改个题目:袁腾飞说中国近代的那些人那些事

呵呵,有时候觉得没道理好讲,就。。。
刚过去四十多年,当年受毛害的人还有活着的,再过若干年,都死无对证了,还不定有什么妖蛾子说道呢

现在看来,他丫就一脑残。 还说要抽人家袁腾飞呢, 我呸!
 
关于毛如何神奇的故事,你就把它当《聊斋》听就是,中国人爱搞造神运动。
 
关于毛如何神奇的故事,你就把它当《聊斋》听就是,中国人爱搞造神运动。

这是事实,5000年历史固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但,5000历史也给中国人强灌了皇上至上,明君至上,权威至上
明君就是神,没明君没神中国人就不知所措,不知忠于谁,不知为谁活着,活不了了
5000年的骄傲如果造就出的是些贱民,那是多么的悲哀啊
好在上苍眷顾中华民族,贱民虽有,鲁迅们也不少
 
71年美国记者眼中的中国:这里看不到乞丐与痛苦。人们都是热情的,健康的,有着圆圆的脸,红润的面颊,雪白的牙齿(zt)

美国《时代》周刊1971年4月26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竹幕后面的两位目击者》。全文如下: 萨尔回到香港后说:“起初,好像到了另外一个星球上一样。至少有两天的时间,谁都不能十分肯定他看到的是什么,接着,情况逐渐开始变得正常起来,我们开始看到一个非常统一和非常有组织的社会和国家——总的来说很穷,但是绝对没有痛苦和饥饿。我所得的印象是,这是一个非常团结、非常强大、不是靠警察或者强迫 实行纪律而是靠真正的信念维持的国家。在那里看不到乞丐,看不到痛苦。”(来源:爱历史的凤凰博报)

萨尔说:“人们都有衣穿,衣料是蓝色斜纹布的。”但是有些迹象表明人们是节俭的。“许多人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但是没有人穿得破破烂烂或者衣不蔽体。中国人显然是健康的。我没有看到有许多虚胖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国家,大多数人的气色都是健康的。”

中国人的自信心给萨尔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个不欠任何人的债的亚洲国家,因此,人们正眼看待他们,他们也正眼看待人们。看来他们对自己感到满意,对他们的命运感到满意,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将向什么地方走去。”

他还发现人们称道的共产党中国的诚实作风仍然存在。“有一次,一个人走下三层楼把一个小钱币——也许只值美元一厘钱——交给菲施贝克,这是他喝了一杯咖啡 找给他的钱。”

在中国的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手续繁多的现象。萨尔说:“乘坐出租汽车以后,司机一定得给我四张分开的票据,并且要填写一张表格。同样,离开旅馆时花半小时 算账看来差不多也是正常的事情。”

萨尔发现北京“刮大风,狂风卷着尘土刮过天安门广场。”广场前面的俄罗斯—哥德式的建筑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建筑物似乎是为个子有十英尺高的 一个种族修建的。北京的极为宽阔的大街有很多时间“安静得出奇”,除了带拖车的无轨电车外几乎没有其他车辆。

萨尔说:“大街上每天有成千成万辆自行车行驶,这是标准的交通工具。每天清早,人们可以听到运载公社产品的大马车的马蹄声以及一百万辆自行车的铃声。”

他发现城市惊人地清洁。”整个那个地方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不浪费物资的观念。我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看到垃圾箱。他们似乎没有东西不加以利用。不仅大街上不乱 扔东西,而且也没有一个城市通常有的那种乱堆东西的现象。所有东西都被处置掉了,这些东西被放到应当放的地方,并被加以利用。”

去访问的美国人获悉,目前中国普遍开展的活动之一是模仿毛泽东的长征,每天清早,一队一队的儿童出发到乡村去。萨尔说:“还可以看到的景象是,当年龄不等的成群结队的儿童在外边训练时,有人吹着口哨,喊‘一、二、三、四’。”

他的感觉是,“居民是用一种军事制度加以管理的,但不是明显地为了军事目的”。在他看到的数百名军人中,只有极少数的人带着步枪,受训练的儿童也没有穿制服。

萨尔告诫说:“这也许是一种错误的印象,因为我所描述的仅仅限于城市的情况。”但是他补充说:“人们感觉到,整个中国是一个很协调的、走得很准的钟。”

摄影师菲施贝克追述道:“无论什么地方,人们都是热情的,健康的,有着圆圆的脸,红润的面颊,雪白的牙齿。我随时可以通过透镜看到这种情景。他们显然非常愉快。当他们和你握手时,他们握得很紧。你只好鼓掌欢迎,以避免握手。看来他们很高兴看到外国人。

陪同我们的翻译人员说:‘我们希望还会有人来。’看来他们并不十分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人到中国去。我们向他们保证说,还会有人 去。”


1079kpv.jpg

人们都是热情的,健康的,有着圆圆的脸,红润的面颊

294gaao.jpg

车间女工

x3sbv6.jpg

幸福农村老人游览故宫
 
其实想一想,中国5000年的文明,从古到今天,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农村的农民一直活的最苦。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读书又少,有病就扛着,小病能扛过去,大病就只好等死了。我妈现在还呆在农村,我给她打电话时她时常提起谁谁又没了,50多岁啊等等。在我看来不是中国老百姓非要效忠皇上,而是他们被灌输成这样。比如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思想和大陆人就不一样。
 
你是相信一个记者的还是相信事实?我小的时候最深的印象就是山东、河南人(不好意思,冒犯山东、河南兄弟了)挎着篮子到北方讨饭,衣衫褴褛,每次我妈都给满满一大碗,有些舍不得吃要往袋子里装,说要带回去。一般妇女比较多,喜欢要馒头啊、苞米面饼子能保存长时间的食物。后来,愿意要粮食,估计是带回家。这样持续好几年,后来渐渐没有了。现在山东、河南都富裕了。

71年美国记者眼中的中国:这里看不到乞丐与痛苦。人们都是热情的,健康的,有着圆圆的脸,红润的面颊,雪白的牙齿(zt)

美国《时代》周刊1971年4月26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竹幕后面的两位目击者》。全文如下: 萨尔回到香港后说:“起初,好像到了另外一个星球上一样。至少有两天的时间,谁都不能十分肯定他看到的是什么,接着,情况逐渐开始变得正常起来,我们开始看到一个非常统一和非常有组织的社会和国家——总的来说很穷,但是绝对没有痛苦和饥饿。我所得的印象是,这是一个非常团结、非常强大、不是靠警察或者强迫 实行纪律而是靠真正的信念维持的国家。在那里看不到乞丐,看不到痛苦。”(来源:爱历史的凤凰博报)

萨尔说:“人们都有衣穿,衣料是蓝色斜纹布的。”但是有些迹象表明人们是节俭的。“许多人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但是没有人穿得破破烂烂或者衣不蔽体。中国人显然是健康的。我没有看到有许多虚胖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国家,大多数人的气色都是健康的。”

中国人的自信心给萨尔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个不欠任何人的债的亚洲国家,因此,人们正眼看待他们,他们也正眼看待人们。看来他们对自己感到满意,对他们的命运感到满意,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将向什么地方走去。”

他还发现人们称道的共产党中国的诚实作风仍然存在。“有一次,一个人走下三层楼把一个小钱币——也许只值美元一厘钱——交给菲施贝克,这是他喝了一杯咖啡 找给他的钱。”

在中国的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手续繁多的现象。萨尔说:“乘坐出租汽车以后,司机一定得给我四张分开的票据,并且要填写一张表格。同样,离开旅馆时花半小时 算账看来差不多也是正常的事情。”

萨尔发现北京“刮大风,狂风卷着尘土刮过天安门广场。”广场前面的俄罗斯—哥德式的建筑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建筑物似乎是为个子有十英尺高的 一个种族修建的。北京的极为宽阔的大街有很多时间“安静得出奇”,除了带拖车的无轨电车外几乎没有其他车辆。

萨尔说:“大街上每天有成千成万辆自行车行驶,这是标准的交通工具。每天清早,人们可以听到运载公社产品的大马车的马蹄声以及一百万辆自行车的铃声。”

他发现城市惊人地清洁。”整个那个地方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不浪费物资的观念。我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看到垃圾箱。他们似乎没有东西不加以利用。不仅大街上不乱 扔东西,而且也没有一个城市通常有的那种乱堆东西的现象。所有东西都被处置掉了,这些东西被放到应当放的地方,并被加以利用。”

去访问的美国人获悉,目前中国普遍开展的活动之一是模仿毛泽东的长征,每天清早,一队一队的儿童出发到乡村去。萨尔说:“还可以看到的景象是,当年龄不等的成群结队的儿童在外边训练时,有人吹着口哨,喊‘一、二、三、四’。”

他的感觉是,“居民是用一种军事制度加以管理的,但不是明显地为了军事目的”。在他看到的数百名军人中,只有极少数的人带着步枪,受训练的儿童也没有穿制服。

萨尔告诫说:“这也许是一种错误的印象,因为我所描述的仅仅限于城市的情况。”但是他补充说:“人们感觉到,整个中国是一个很协调的、走得很准的钟。”

摄影师菲施贝克追述道:“无论什么地方,人们都是热情的,健康的,有着圆圆的脸,红润的面颊,雪白的牙齿。我随时可以通过透镜看到这种情景。他们显然非常愉快。当他们和你握手时,他们握得很紧。你只好鼓掌欢迎,以避免握手。看来他们很高兴看到外国人。

陪同我们的翻译人员说:‘我们希望还会有人来。’看来他们并不十分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人到中国去。我们向他们保证说,还会有人 去。”
 
你是相信一个记者的还是相信事实?我小的时候最深的印象就是山东、河南人(不好意思,冒犯山东、河南兄弟了)挎着篮子到北方讨饭,衣衫褴褛,每次我妈都给满满一大碗,有些舍不得吃要往袋子里装,说要带回去。一般妇女比较多,喜欢要馒头啊、苞米面饼子能保存长时间的食物。后来,愿意要粮食,估计是带回家。这样持续好几年,后来渐渐没有了。现在山东、河南都富裕了。
我经历过的比你说的更加严重,只是时间和你不同。在『三光』政策的扫荡中,锅碗打碎,井水下毒。四处残垣断壁,一片荒凉,满路尸体,无人掩埋,垃圾味、尸臭味,处处弥漫,别提馒头、苞米、面饼了这些人间美食了,能生还过来就是个奇迹。

这『三光』政策,日本人用过,老蒋也用过。
 
我经历过的比你说的更加严重,只是时间和你不同。在『三光』政策的扫荡中,锅碗打碎,井水下毒。四处残垣断壁,一片荒凉,满路尸体,无人掩埋,垃圾味、尸臭味,处处弥漫,别提馒头、苞米、面饼了这些人间美食了,能生还过来就是个奇迹。

这『三光』政策,日本人用过,老蒋也用过。

老蒋用过三光政策?这倒是头一次听说。你要知道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啊、文革啊之类的可是和平时期的事情。飞老还是讲讲那三年你挨没挨过饿吧。;)
 
那你干啥还感谢日本人?
我感谢日本人作为我们的反面教员。因为要喊醒一个沉睡的民族,确实不易,是日本人用刺刀刺醒了我们,使我们知道团结之重要。
 
老蒋用过三光政策?这倒是头一次听说。你要知道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啊、文革啊之类的可是和平时期的事情。飞老还是讲讲那三年你挨没挨过饿吧。;)
我只听说有人挨饿,我自己粗茶淡饭还是不缺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