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阿屁:发贴与挣钱

看不过了

闲云野鹤
VIP
注册
2010-08-09
消息
1,406
荣誉分数
201
声望点数
173
发贴挣钱也是个技术活,不是屁来屁去的没有逻辑和因果乱转一起,你这样是挣不了大洋钱的,你身后还有那么多屁民需要养活,真难为你了,给你出这个题目,好好屁思一下,让帖子里多含点屁素,有点上进。:D:D
 
透露个消息,阿屁已经加入耶教,正努力靠放屁的本事,向耶稣基督骗本上天堂护照。以后可以不用辛苦,就有吃有喝有屁放。:p
 
透露个消息,阿屁已经加入耶教,正努力靠放屁的本事,向耶稣基督骗本上天堂护照。以后可以不用辛苦,就有吃有喝有屁放。:p

你也加入的吧,不然你咋知道的那么清楚?屁民都不知道,你那是啥秘密组织阿?
 
对还在挣人民币,没见过洋钱是啥样的人物,屁民只能笑而不语。:D:D
 
对还在挣人民币,没见过洋钱是啥样的人物,屁民只能笑而不语。:D:D

是啊,没见你语过,都是放的:D

看你执着于洋钱一说,也给你透个底,那就是欧元曾经挣了,克朗也用过,至于美刀加刀嘛,更是咱打铁铺里的日常用品,至于多少,就不刺激你了,反正是你发帖挣不了的:D
 
对还在挣人民币,没见过洋钱是啥样的人物,屁民只能笑而不语。:D:D

大家都知道你这屁民是挣五毛洋钱的,看看你这屁民发的所有贴子就知道挣了不少,但离养家糊口还差点,应该向你这屁民的主子要求加钱了,否则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
 
大家都知道你这屁民是挣五毛洋钱的,看看你这屁民发的所有贴子就知道挣了不少,但离养家糊口还差点,应该向你这屁民的主子要求加钱了,否则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

大家?
 
大家都知道你这屁民是挣五毛洋钱的,看看你这屁民发的所有贴子就知道挣了不少,但离养家糊口还差点,应该向你这屁民的主子要求加钱了,否则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

我是在挣洋钱没错,您呢,您凭发帖子挣钱么?要不您怎知多少呢?

请问你在这里不挣洋钱,还在挣人民币么?那您是使馆的,还是哪里的呢?

有个把只见过人民币,没见过洋钱的小瘪三跑来呼咋两声,还以为自己是个啥人物呢?
 
我是在挣洋钱没错,您呢,您凭发帖子挣钱么?要不您怎知多少呢?

请问你在这里不挣洋钱,还在挣人民币么?那您是使馆的,还是哪里的呢?

有个把只见过人民币,没见过洋钱的小瘪三跑来呼咋两声,还以为自己是个啥人物呢?

还是让大家看看你这屁民发的所有的贴子,并且都是同一话题的贴子,就知道你这屁民是不是为那洋五毛贼喊捉贼的了。

如果你不是为那五毛发贴活着,有那些工夫,还是劝你多发些为村民服务的贴子,多为村民排忧解难不好吗?
 
我看了这么半天,心里有个疑问,这些人在这个论坛老是发那些帖子,他们有工资吗?我想,没钱肯定不会这么持之以恒地这么干,那么是谁给他们钱?老蒋还是老美?还是另有其人?另外发一个帖子或者跟一个帖子多少钱?如果每个帖子超过五块加币,我也想试试,我保证每天发十贴以上。请屁民兄弟还有COUNCILOR兄弟透露一下,有钱大家赚。
 
我看了这么半天,心里有个疑问,这些人在这个论坛老是发那些帖子,他们有工资吗?我想,没钱肯定不会这么持 之以恒地这么干,那么是谁给他们钱?老蒋还是老美?还是另有其人?另外发一个帖子或者跟一个帖子多少钱?如果每个帖子超过五块加币,我也想试试,我保证每 天发十贴以上。请屁民兄弟还有COUNCILOR兄弟透露一下,有钱大家赚。


发帖挣钱这种好事情,你们该去问问鱼4,他闷不吭气挣钱,也不同你们兄弟分一杯羹,真不够意思.
 
我看了这么半天,心里有个疑问,这些人在这个论坛老是发那些帖子,他们有工资吗?我想,没钱肯定不会这么持之以恒地这么干,那么是谁给他们钱?老蒋还是老美?还是另有其人?另外发一个帖子或者跟一个帖子多少钱?如果每个帖子超过五块加币,我也想试试,我保证每天发十贴以上。请屁民兄弟还有COUNCILOR兄弟透露一下,有钱大家赚。


这事情你要问楼主,他是业内人士。
 
网络评论员

网络评论员,即网评员,或网民所指的五毛五毛党,是中国大陆特有的一种指称,一般指受中国行政机关雇佣或指导,网 络 表评论为全职或兼职的人员。通常他们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发表与中国政府(甚至各级行政机关)观点一致或相仿的内容,或采取其他网络传播策略,来试图达到影 响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和制造网络舆论的目的。

“五毛党”是对网评员的一种别称,一般是为了象征性地讽刺网络评论员每发一贴能挣五毛钱。

<table id="toc" class="toc"> <tbody><tr> <td> 目录

[隐藏]</td> </tr> </tbody></tab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DATA[ if (window.showTocToggle) { var tocShowText = "显示"; var tocHideText = "隐藏"; showTocToggle(); } //]]> </script> 历史

中国大陆,“网络评论员”最早出现南京大学官方BBS——南京大学BBS上。在小百合BBS拒绝按照官方命令进行整改,宣布关站之后,南京大学校方在 原有域名上开设官方版本的南京大学BBS,指令学生会干部及一部分热心上进人士为“网评员”,“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根据每月的考评结果发给适当的勤工 助学补助”。这些网评员将通过发帖发布对学校正面的信息,跟帖抵制负面信息,同时对校内外网站上有关学校的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学校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随后各个学校纷纷招聘网络评论员。<sup>

</sup> 随之,中国江苏省宿迁市浙江省台州市<sup id="_ref-tai_6-0" class="reference">[7]</sup>、四川省巴中市等 省市也开始聘请网评员,用于在网上对政府进行正面宣传引导。

在《我们这个家——2006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家书》一 书中透露有很多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网络监控的信息。例如在《在宣传部的日子里》等文章里透露了他们在网上搜集到涉及湖南的言论,与相关网站交涉,删除涉及 到的文章,“引导”网上舆论;在《忙碌让我充实》文章里透露报送中宣部的信息,临时发展和聘用网评员。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官方论坛七一社区也会统一实名登记来自全国各地的反腐频道网评员, 投票评选“优秀”网评员, 或开展一些征文活动。

规模与招聘

根据《中国中共高校工委的招聘意见(暂定)》,各高校网络评论员主要从高校共产党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网络中心、招生就业处、思想政 治理论教学部和教学系院等单位工作的干部和部分学生干部中选任。

而对于招聘规模,则没有具体数据,各地数量不一,比如淮安市清河区法院,就组建了12人的互联网网评工作队。甘 肃将建650人网络评论员队伍,形成以50名网络评论“高手”为核心层、100名网络评论“好手”为紧密层、500名网络评论“写手”为外围层的网评队伍 体系。<sup>

</sup> 2005年4月,《扬子晚报》报道宿迁市委宣传部在全市招聘了第一批26名网络评论员。

据《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曾当过网评员的网络写手温云超称广东省大概有20个新闻网站专职评论员;湖南省某县级纪委网评员表示 该县有100多名业余写稿的通讯员,而这个县人口不到100万;北京大学互联网专家胡泳认为“舆情管理人员已经深入中国的毛细血管”,他发现每个旅游城市 的机场都设有“网络舆情管理处”以快速处理网上负面消息,而其朋友说县级中学都有这种设置。<sup>

</sup> 任务与要求

网络评论员由一些隶属当地政府宣传部门领导, 一些隶属于当地检察院, 但大部分工作通过与当地政府各部门协调完成。

中国各地网络评论员的主要职责任务,一般都是引导网络舆论,消除当地各种事件对政府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光明日报新华网等中国官方媒体、中共的一些招聘意见文件以及一些政府官员均认为,网评员要拥护中共,在政治上与中共保持 “高度一 致”,要掌握社会热点动态,发挥和提高引导网上舆论的能力,以维护中国共产党与政府的执政安全,并对网评员的知识涉猎、“政策理论水平”、心理素质、网络 基本操作、网络语言、文字功底和说服力等能力有或多或少的要求,也要“及时”在网站、BBS、博客上发帖跟帖等。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上级行政部门检查,制造当地团结的网络氛围,并为每周需要递送中央的参考舆情信息准备相应的材料,应对官员考核评定,许多地方政 府也建立了有关“基层舆情信息收集”的制度。

高校网络评论员的主要职责一般是:主动介入一些网上论坛和留言板等,就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对政府和学校正面的评论。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及 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中共的正面形象,尽可能消除各种对政府和学校负面的影响。

网络评论员一般要根据发帖量进行阶段的考核测评,并据此予以奖励。 不少地方对其网评员的文章和帖子的数量也有固定的下限。

奖励

对于表现突出,引导得力的网评员,会给予额外奖励。例如新华网2007年度优秀网评人评选,共有10名评论员获奖,他们分别是:余丰慧,李克杰,亦菲,郭松民,赵志 疆,石飞, 艾琳(谭浩俊),毛建国,陈一舟,倪洋军(排名不分先后)。 其中获奖人亦菲的“喝彩”系列网评以喝彩而闻名,他表示,发一篇文章可从其发表的网站上拿四五十元的稿酬。

喝彩系列网评〔大 多发表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以评论员文章形式出现〕
  • 《为墨西哥疫区航班如期抵上海喝彩》
  • 《为 坊间语言入政府工作报告喝彩》
  • 《为“世界第一坝”简朴庆典喝彩》
  • 《为刘淇的定力喝彩》
  • 《为张艺谋 又一个100分喝彩》
  • 《为外交部发言人幽默回答“鞋袭”问题喝彩》
  • 《为省委书记的“探索观”喝彩》
  • 《为 陈冯富珍当选世卫组织总干事喝彩》
  • 《为<资本论>搬上舞台喝彩》
  • 《为五星红旗“飘扬”太空喝彩》
  • 《为 中南海的“问计”喝彩》
  • 《为毛家第三代无意“政治”喝彩》
  • 《为法总统的正确决定喝彩》
  • 《为又一个 一百分喝彩》
  • 《为“没有零就业家庭”喝彩》
  • 《为政协民主监督“精品意识”喝彩》
  • 《为“抛头露面” 的十七大代表喝彩》
  • 《秉公碰硬引公众喝彩 发改委成"发火委"有啥不好》
  • 《从温总理“为双方喝彩”说开去》
  • 《大 部制,“大步”走,人们理所当然为之喝彩,为之击掌!》
根据2006 年5月中 共合肥市委宣传部网站上公开的《关于南昌、长沙、郑州宣传文化工作的考察报告》,湖南省长沙市的网评员底薪为600元。

湖南省衡阳市市委党校的网评员补贴则为0.1元/篇,每月奖励不超过100元,每半年计发一次。

湖南省某县级纪委网评员向《环球时报》英文版表示,一篇500字文章,在地方新闻网站发表可得40元,在中央级网站发表可得200元。

“五毛 党”称呼


网络评论员的别称“五毛党”(或“五毛”)通常是带有明显的负面色彩和讽刺意味的。

在一份官方档案中提到,2004年10月开 始,中 共湖南省长沙市委宣传部的网评员每月底薪600元,每帖按5角钱加薪。此说法也被普遍认为是“五毛”一词的由来。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胜军在环球时报中文版上发表《“五毛党”帽子能吓住谁?》一文,称其不知“五毛党”一词的来源,但是该词 的流行,应系西方媒体引导,该词不利于中国网络的言论自由。

北京大学互联网专家胡泳向《环球时报》英文版表示,这种称呼只是一种标签,由于网民认为网评员仅仅是为了钱而做评论的,网评员在网民眼中已经成为了 一种不光彩、不道德的现象。

评价

正面评价

一些中国官方媒体认为,网络评论员在维护中国社会稳定,消除网络谣言,促进政府与民众沟通,建设和谐社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例如据新华网报道,河南 焦作一个网民因为不服交警处罚,在网络上散布了恶意诋毁交警的谣言,被网评员发现后及时辟谣,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sup>

</sup> 有政治评论家认为,主要进行于各大论坛的舆论引导工作说明,网络时代的中国政府愿意遵从论坛的规则,与意见不同的网友进行辩论,而不是使用惯用的言 论管制,说明中国政府的执政思维已经发生了变化,并朝进步的方向发展。<sup>

</sup> 中共海口市委党校的王天意在《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书中认为,网络评论员对网络言论开放的态度,对网民心理的了解之深,与一些对互联网不了 解且顽固不化的官员、学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2009年,上海市级机关网评员参与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件、强制安装“绿 坝”网络屏蔽软件、普陀区城管打人事件、甲型H1N1流感防控、“倒钩”执法事件、闵行区潘蓉自焚事件、地铁事故频发等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在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新 浪天涯社区等网发帖、跟帖、转帖200余篇,东方网评论频道录用文章20余 篇,因而得到了上海市网宣办的肯定。<sup>

</sup> 北京大学互联网专家胡泳在批评网络评论员的同时也指出,网络评论员的虚假舆论反而能让网民提高警惕与分辨真假信息的能力。

负面评价

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认为,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不应当为了金钱利益而发表自己原本支持或者反对的观点,在相当多的论坛社区,网民通过非常恶劣、极端 的语言表达对网络舆论引导政策的仇视;在每一次令人瞩目的社会事件背后,网络讨论中都存在着互相猜疑、甚至暴力言论的现象。有 网友认为,这正是由于政府部门雇用网络评论员,并放任中国官方对网评员的报道流传所造成的恶果,并认为这种相互猜忌妨害正常讨论所造成的社会破坏,已经远 远超过了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潜在歪曲事实可能的威胁。他们认为,网评员这种不正当的讨论方式同时给普通网民树立了很坏的模仿榜样。<sup>

</sup> 限制网民谈论“网络评论员”现象,则是因为惧怕引发更加敏感的议题。正如其他丑闻,“网络评论员”的议题本身在中国大陆的论坛被限制讨论,在任何论 坛,造成影响力的讨论主题将会被删除,或禁止回复。 许多民众亦认为其控制并不一定能够达到审查机构的初衷。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互联网专家胡泳在接受《环球时报》英文版采访时认为,这种网评员成不了气候,只会成为笑柄,他们的弱点是无法积累名 誉,获得信任。网络写手温云超也称Twitter上 的一些中文用户不会轻信网评员的话。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网也曾撰文指出,组织网络评论员制造舆论压制对方与职业道德不符,不应利用公权力来制造虚假的舆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