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缘分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男人心细,对妻子的感觉能够体会到并且还体贴,真应该是好男人滴料,妻不应该累才是,在俺印象中这样滴男人比较少见,多是妻子抱怨丈夫不知心啊:p

天下滴夫妻都象你这样想,就太平了:p



不管是丈夫还是妻子,坦诚相待的同时,还得替对方多想想,这样,双方就能达到相互“体贴”。久而久之,便成了“默契”,很多事就会不言自喻。我总觉得,居家过日子,错了认错,不丢人,不摘面子。错了硬撑着,才丢人。
 
3.7

我握着妻的手相互依偎着漫步走进了公园。

我们居住的城市很大很大。这个城市的人口本来就多,来这儿观光旅游的人也多。很多人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到这座城市来看看逛逛。所以,白天的公园是外地人的世界,是喧嚣的,嘈杂的。那些背着大包小包、拖儿带女、大呼小叫的人群,在公园的路上急匆匆而来,急匆匆而去,忙不迭地拍照留影。

而公园的早上和晚上则属于本地人。

清晨,天还蒙蒙亮,那些不用上班的老人就已经在这儿遛鸟的遛鸟,打拳的打拳,舞剑的舞剑,舒动起筋骨了。更有那喜好京剧的,会摆出架势,配上京胡二胡一阵吱吱扭扭,吼上两嗓子西皮二黄。等太阳升起的时候,老人就会买上几根油条几个包子,散去了。

早上的公园,是老年人的。

晚上,步履匆匆、走马观花的外地人走了,这儿便安静了下来,成了一对对情侣的天堂。

在夜的玄色大幕之下,情侣们或者手挽着手,或者肩依着肩,沉浸在浓郁的爱河里。晚上的公园变得年轻了。因为晚上来的都是年轻人。他们来这儿为的是情趣,图的是爱。

今晚的公园,月光如水,湖平如镜。

虽然我和妻已经不那么年轻,可我们也像那些年轻的情侣一样,手挽起了手,肩倚靠着肩,悠闲地漫步在月光如水的湖边。

湖光潋滟。也许是触景生情,我的脑子里迸出了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依旧,月依旧,只有人和水不再依旧。我和妻走的是七年前走过的同一条路。路依旧,月依旧,湖水依旧,人也依旧,可是我却觉得怎么也找不回七年前的那种幸福的感觉了。

是我变了?

我悄悄地瞥了一眼妻。妻已沉醉在七年前的夜晚。我在心里情不自禁地感慨,妻呀,你总是喜欢生活在梦里。

我们继续在月光如水的湖边慢慢地踱着步子,欣赏着湖光月色。当年,我们也是这样默默地行走着的。今天依然如是。可是,那时,我和妻都能在沉醉中感应到对方的心跳,一切尽在不言中,可是今天呢?

就要走到七年前我们坐过的那张椅凳了。妻微微侧了侧头看看我。我感觉到了她那饱含记忆的目光。我懂妻的意思。可是我远远地望见,七年前我们坐过的那张椅子上正斜靠着一对情侣。我们两人同时放慢了脚步。我们都在默默祈祷那两个情侣能在我们靠近时离开。

果然天随人愿。就在我们离那张椅凳还有四五米远的时候,那对情侣站起身来依偎着离开了。

我们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其实本来不必的,因为我们周围并没有他人。

在这儿坐会儿吧。妻微笑着望着我。好像在问,你不会忘了这个地方吧?我用我的眼睛回答了她:怎么会呢!

我们坐了下来。椅凳就在路边的树下,月荫恰好遮住了椅凳,前边是路,路前边是湖。坐在这张椅凳上赏月,看湖,是最好的位置。

今晚的夜,没有一丝儿云。月光很柔,很亮。亮得有些晃眼。湖水好平,好静。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天上的一轮美月。凝视着湖月,我的心终于开始静了下来。

水中月,镜中花,这是多少人追求的最美的东西。可那是虚的。可望而不可及。也许只因可望而不可及,人们才觉得那是最美的,最渴望得到的。人们往往渴望得到哪些得不到的虚幻的东西,而对自己已经得到的最珍贵的东西却不够珍惜。

这是人的悲剧。好像也是大多数人的悲剧。

一切都和七年前一样。妻靠着我的肩上,我们静静地望着湖水。不同的是,七年前,是我握着妻的手,而今天却是妻握着我的手,而且握得紧紧的。

七年前,我们坐在这儿的时候,忘了一切,仿佛天地间只有我和妻。我们坐到很晚很晚,我相信,那天晚上,我和妻是最后一对离开公园的人。

第二天,我发现我舍身饲蚊三十三次。因为我身上留下了三十三个被蚊子亲吻过的痕迹。

可是那天晚上,我竟然一无感觉。因为那时我是醉的。醉的人在沉醉时打他都没有感觉,何况是小小的蚊子。

妻那晚没有受到蚊子的袭击,一下也没有。因为我把一瓶防蚊油全都抹在了她身体裸露出来的部分。在几小时内我给她抹了三次。

可是今天我忘了。

今天为什么总是觉得有蚊子在我耳边飞来飞去?在我的脚腕上撞来撞去?我抽出手,赶走了一个在耳边哼哼唧唧的蚊子,反握住了妻的手。我感觉到妻的手很凉,也感觉到了妻正沉溺于她的幸福。

妻的声音仍然是温柔的,她问:那首中秋月的词怎么说来着?苏东坡的,还记得吗?

妻知道七年前我坐在这张椅子上诵的不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虽然我很喜欢苏东坡的这首词。

我故作惊讶地笑了。你这么年轻,记性已经衰退到如此地步。老了可怎么办呀?是不是会连我也不认识?我最喜欢的是张孝祥的“念奴娇”,不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说着,我便像七年前一样,握着妻的手,望着湖水,望着湖中月,低低吟诵起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

我怔住了,昏黄路灯掩映下的小径上走过来一个郁郁踯躅的身影,她的步子放得很慢,是一个既熟悉又不熟悉的年轻女人。一袭白裙,一束黑瀑。

她的长发松松地用一块纱巾挽着,那天,她也是这么挽着头发的。难道是她?
 
沙发

默契了交流还真不需要语言。

“我”没感觉了。"妻“就一定还是七年前的”妻“?

”她“也在找不到感觉到时候送感觉来了。”难道“用得很传神,有动感。 7年就是天仙也要无奈的。”我“真的是无辜,无助,无奈。
 
写得比前版本更好:cool::cool::cool:

是西湖嗎? 浪漫死了:p;):)
 
沙发

默契了交流还真不需要语言。

“我”没感觉了。"妻“就一定还是七年前的”妻“?

”她“也在找不到感觉到时候送感觉来了。”难道“用得很传神,有动感。 7年就是天仙也要无奈的。”我“真的是无辜,无助,无奈。


不只是“我”想修补关系,在“检讨”,“妻”也如是。“我”找不回来七年前的感觉,“妻”也应该是。所以两个人都很“无奈”。

任何美好的往事,如果重做一次的话,都会褪色。所以还是保留记忆的好。
 
不只是“我”想修补关系,在“检讨”,“妻”也如是。“我”找不回来七年前的感觉,“妻”也应该是。所以两个人都很“无奈”。

任何美好的往事,如果重做一次的话,都会褪色。所以还是保留记忆的好。
:cool::cool::cool:
人隨時光变, 情也会变
往事重做一次已带刻意了, 还是保留在记忆的好
 
3.7

我握着妻的手相互依偎着漫步走进了公园。

我们居住的城市很大很大。这个城市的人口本来就多,来这儿观光旅游的人也多。很多人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到这座城市来看看逛逛。所以,白天的公园是外地人的世界,是喧嚣的,嘈杂的。那些背着大包小包、拖儿带女、大呼小叫的人群,在公园的路上急匆匆而来,急匆匆而去,忙不迭地拍照留影。

而公园的早上和晚上则属于本地人。

清晨,天还蒙蒙亮,那些不用上班的老人就已经在这儿遛鸟的遛鸟,打拳的打拳,舞剑的舞剑,舒动起筋骨了。更有那喜好京剧的,会摆出架势,配上京胡二胡一阵吱吱扭扭,吼上两嗓子西皮二黄。等太阳升起的时候,老人就会买上几根油条几个包子,散去了。

早上的公园,是老年人的。

晚上,步履匆匆、走马观花的外地人走了,这儿便安静了下来,成了一对对情侣的天堂。

在夜的玄色大幕之下,情侣们或者手挽着手,或者肩依着肩,沉浸在浓郁的爱河里。晚上的公园变得年轻了。因为晚上来的都是年轻人。他们来这儿为的是情趣,图的是爱。

今晚的公园,月光如水,湖平如镜。

虽然我和妻已经不那么年轻,可我们也像那些年轻的情侣一样,手挽起了手,肩倚靠着肩,悠闲地漫步在月光如水的湖边。

湖光潋滟。也许是触景生情,我的脑子里迸出了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依旧,月依旧,只有人和水不再依旧。我和妻走的是七年前走过的同一条路。路依旧,月依旧,湖水依旧,人也依旧,可是我却觉得怎么也找不回七年前的那种幸福的感觉了。

是我变了?


我悄悄地瞥了一眼妻。妻已沉醉在七年前的夜晚我在心里情不自禁地感慨,妻呀,你总是喜欢生活在梦里。

我们继续在月光如水的湖边慢慢地踱着步子,欣赏着湖光月色。当年,我们也是这样默默地行走着的。今天依然如是。可是,那时,我和妻都能在沉醉中感应到对方的心跳,一切尽在不言中,可是今天呢?

就要走到七年前我们坐过的那张椅凳了。妻微微侧了侧头看看我。我感觉到了她那饱含记忆的目光。我懂妻的意思。可是我远远地望见,七年前我们坐过的那张椅子上正斜靠着一对情侣。我们两人同时放慢了脚步。我们都在默默祈祷那两个情侣能在我们靠近时离开。

果然天随人愿。就在我们离那张椅凳还有四五米远的时候,那对情侣站起身来依偎着离开了。

我们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其实本来不必的,因为我们周围并没有他人。

在这儿坐会儿吧。妻微笑着望着我。好像在问,你不会忘了这个地方吧?我用我的眼睛回答了她:怎么会呢!

我们坐了下来。椅凳就在路边的树下,月荫恰好遮住了椅凳,前边是路,路前边是湖。坐在这张椅凳上赏月,看湖,是最好的位置。

今晚的夜,没有一丝儿云。月光很柔,很亮。亮得有些晃眼。湖水好平,好静。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天上的一轮美月。凝视着湖月,我的心终于开始静了下来。

水中月,镜中花,这是多少人追求的最美的东西。可那是虚的。可望而不可及。也许只因可望而不可及,人们才觉得那是最美的,最渴望得到的。人们往往渴望得到哪些得不到的虚幻的东西,而对自己已经得到的最珍贵的东西却不够珍惜。

这是人的悲剧。好像也是大多数人的悲剧。

一切都和七年前一样。妻靠着我的肩上,我们静静地望着湖水。不同的是,七年前,是我握着妻的手,而今天却是妻握着我的手,而且握得紧紧的。

七年前,我们坐在这儿的时候,忘了一切,仿佛天地间只有我和妻。我们坐到很晚很晚,我相信,那天晚上,我和妻是最后一对离开公园的人。

第二天,我发现我舍身饲蚊三十三次。因为我身上留下了三十三个被蚊子亲吻过的痕迹。

可是那天晚上,我竟然一无感觉。因为那时我是醉的。醉的人在沉醉时打他都没有感觉,何况是小小的蚊子。

妻那晚没有受到蚊子的袭击,一下也没有。因为我把一瓶防蚊油全都抹在了她身体裸露出来的部分。在几小时内我给她抹了三次。

可是今天我忘了。

今天为什么总是觉得有蚊子在我耳边飞来飞去?在我的脚腕上撞来撞去?我抽出手,赶走了一个在耳边哼哼唧唧的蚊子,反握住了妻的手。我感觉到妻的手很凉,也感觉到了妻正沉溺于她的幸福。

妻的声音仍然是温柔的,她问:那首中秋月的词怎么说来着?苏东坡的,还记得吗?

妻知道七年前我坐在这张椅子上诵的不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虽然我很喜欢苏东坡的这首词。

我故作惊讶地笑了。你这么年轻,记性已经衰退到如此地步。老了可怎么办呀?是不是会连我也不认识?我最喜欢的是张孝祥的“念奴娇”,不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说着,我便像七年前一样,握着妻的手,望着湖水,望着湖中月,低低吟诵起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

我怔住了,昏黄路灯掩映下的小径上走过来一个郁郁踯躅的身影,她的步子放得很慢,是一个既熟悉又不熟悉的年轻女人。一袭白裙,一束黑瀑。

她的长发松松地用一块纱巾挽着,那天,她也是这么挽着头发的。难道是她?

妻沒变但"我"变了! 今天新鮮的女人令他心思掛念, 但这是誰的錯?
 
妻沒变但"我"变了! 今天新鮮的女人令他心思掛念, 但这是誰的錯?

其实都变了。只是变得方向不一样。“这是谁的错”?也许谁都没有错,爱没有错。
 
3.8

一定不是她。世上哪有如此巧的事!而且在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就是同班几十位同学一毕业同居此城却也如“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了,多年难得一遇。怎么会是她?

可是那身影,那步履,那气质,又分明告诉我那就是她。

叫住她?请她一起来小坐,与我和妻一同欣赏这明净夜空中挂着的满月,一起沉醉于比天上月更美的湖中之月的美景?

可是,这张椅凳再大,也只能容得下两个人,这条路上就算能走过千军万马,可此时此刻比肩而行的也只可能是两个。

就是妻的心再博大再宽厚,也不可能,也容不下。

而且今晚妻要我和她来这儿旧梦重温的目的是什么?我怎能在这个时候又勾起她心中折磨了她有些时日的隐痛?

一定不可以!

也许今天晚上她雅兴大发,特意独自一人来此湖边,欣赏这湖中美月,陶醉于这静夜的魅力?也许她是来这里约会,见她新的朋友?各种各样的猜测臆想飞快地在我脑海中旋转着,一路掠过,嘴却不敢怠慢。我装作好像是有点儿忘了词,也好像是打了个磕吧,接了下去:

“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我很笨,“怡然”竟说了两次。我觉得就在我发怔的瞬间,妻也向那个已经过去的人影投去了不易觉察的一瞥。

下阙应该是妻吟诵了,可是妻没有马上接下去。她是不是意识到了什么?我有些心虚。我轻轻捅了她一下,该你了。要是你忘了,我给你提词。妻从远处收回目光,略加思忖,稍稍清了一下嗓音,接了下去: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妻一口气吟了下去,诵得还算流利,可是跟往日相比,好像缺少了什么情趣或者说是神气。至少,她不像七年前那样悠然心会,她的声调和她刚才的情绪好像也不配。妻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来,望着我的眼睛,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很喜欢这首词中的“肝胆皆冰雪”一句。你呢?

这话,七年前妻没有说过。因为七年前我们两人都是“肝胆皆冰雪”,彼此心心相印,明亮得像一块镜子,一切都照得毫发毕见,没有丁点儿的尘埃。难道妻发现了我心中的尘埃?发现了我的“肝胆”已不似七年前那样冰雪般纯洁?

我慌忙回答,我也喜欢这一句。我说的是实话。可是心中不免有点儿发虚,嘴也就不那么灵便了。听起来好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吐着舌头在模仿我的声音,多少有些假。

本来,今天晚上应该是我和妻“不知今夕何夕”的时候。可是,我却知道了。妻知道吗?妻是不是还沉浸在七年前的那个晚上?

这时,一只不知被什么惊了的水鸟,长唳一声,飞向高空,突然又折向湖中。鸟一下子着到了水,惊醒了,又一激灵返身飞向远方。湖中的月碎了。碎得收拾不起来。只有水鸟激起的涟漪,一圈比一圈大,一圈比一圈远,最后触到了岸边。刚才平静的湖水再也不平静了。

妻颤抖了一下。她似乎被水鸟凄厉的叫声惊着了。我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另一只手则搂住了她的肩。我发现,妻的确在发抖。妻喃喃地说,夜深了,我们回吧。

于是,我们掉转头,沿着来路慢慢往回走。

“夜如何其?夜未央。”月光如水,夜凉如水。张若虚的诗又涌在了我的脑海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湖水映的是哪年的月?湖月在待哪代之人?湖凳又在等谁来坐?我相信,湖水映的不是我,望的不是我,等的不是我。我也相信,妻此刻的想法和我不约而同。

我们离开了湖月。离开了公园。湖月送走了我们。

我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话:“人的一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是至理名言。
 
3.9

回来的路上,妻显然已经累了。坐在公车上,她靠着我的肩,闭着眼睛,沉默着,好像在静思着什么。妻的呼吸很轻,很匀。我握着妻的手和腕,妻的脉搏跳得很稳。我觉得,妻的心应该很平静。

我的呼吸也很轻,很匀。可是我的心却不平静。那只水鸟凄厉的叫声在我的耳边驱之不去。那个熟悉而又不熟悉的身影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一袭白裙,一束黑瀑。

我极力镇静着自己。我在心中使劲儿地唱着快乐的歌,使劲儿想着快乐的事。想把盘绕在脑中挠心的事赶走,想把耳边回响的声音驱赶开来。可是,鸟唳依旧。身影依旧。鸟的叫声是那样凄厉,她行得是那样郁郁踯躅,仿佛满腹的心事压得她走不动,也仿佛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我的心上。

这样的夜,这样的月,在湖边,她为什么会一个人蝺蝺独行?为什么她刚一过去,那鸟就突然发出了一声哀鸣?叫得揪心?而且离我们是那样的近?

不会。那不会是她,再说,就是她,她也不知道你和妻坐在那儿。她和你有什么关系?不就是见过一次面,聊过一次天,除了她所告诉你的,你甚至不知道她究竟是谁。

“干卿底事?”

可是,无论如何,那身影和声音顽固地盘踞在脑子里,驱之不去。赶走,回来,再赶走,再回来。猛然,两个词重叠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孤影,惊鸿。惊鸿,孤影。我不敢想了。她说她想到过死。我打了个寒颤。

妻一下子惊醒过来。她感受到了我的寒颤。你冷吗?妻的眼中露出迷离的神色。我忙说,不冷,我不冷。对不起,刚才我动了一下,惊着你了。妻温和地说,没有,我以为你有点儿冷。要是冷,靠紧点儿。

我又对妻说谎了。我不冷是真的,可是我的心紧缩的冷。

那一夜,妻睡得很熟很静。她是握着我的手入睡的。那一夜我却没有睡着。就是数着妻的呼吸声也没睡着。眼前晃动的还是那四个字和那四个字组成的意象。我焦急地等着天亮。我盼着天亮。天一亮,我就要到那个公园去。去看看去听听昨晚在这儿发生了什么。

要是发生了什么事,只有晚报才会刊登这样的消息。那要等到傍晚。而我等不到傍晚。因为,日报从来不登这样的新闻。

那一天,我在公园里转了两个小时,竖起了耳朵特意听公园工作人员的议论。一切正常。我一连看了三天的晚报,一条消息也没放过,一切正常。

我虚惊了一场。

可是以后,她告诉我,那天晚上在公园蝺蝺独行的确实是她。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