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时报文章:为什么中国妈妈是一流的?

这种教育方法对有的孩子有效,有的就不行。要知道西人教育方式出来的成功人士比华人更多。上大学时系里最厉害的几个总是老外。

俺也同意! 个人认为西人妈妈也推的,只不过有的西人妈妈不推. 中国妈妈大部分推的,孩子成绩也不赖,所以让老外觉得比例大.

我比较奇怪的是: 没有playdate, 孩子跟谁玩儿?
 
"...
Western parents worry a lot about their children's self-esteem. But as a parent, one of the worst things you can do for your child's self-esteem is to let them give up. On the flip side, there's nothing better for building confidence than learning you can do something you thought you couldn't.
...
Western parents try to respect their children's individuality, encouraging them to pursue their true passions, supporting their choices, and providing positive reinforcement and a nurturing environment. By contrast, the Chinese believe that the best way to protect their children is by preparing them for the future, letting them see what they're capable of, and arming them with skills, work habits and inner confidence that no one can ever take away.
..."
这两段也是我印象最深的,尤其认同第一段。

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比具体的某项技能要重要多了。
 
那是必须地。不然孩儿们都那脆弱,我说这西方社会咋这多心理问题捏。:D
这下可以死心塌地地当推妈了。:D
 
这种教育方法对有的孩子有效,有的就不行。要知道西人教育方式出来的成功人士比华人更多。上大学时系里最厉害的几个总是老外。

据说犹太妈妈比中国妈妈推得更厉害,有些孩子优秀的品格就是从小开始一点一点培养的。。
 
俺也同意! 个人认为西人妈妈也推的,只不过有的西人妈妈不推. 中国妈妈大部分推的,孩子成绩也不赖,所以让老外觉得比例大.

我比较奇怪的是: 没有playdate, 孩子跟谁玩儿?

这个就自己灵活掌握吧,孩子各个年龄段肯定有不同的侧重,而且也没说完全不要有啊,再大的孩子,看mall里乌秧乌秧的,你不也觉得闹得慌么。。俺闺女的班主任说她就是规定孩子不能晚于8点回家,blahblah的。。
 
据说犹太妈妈比中国妈妈推得更厉害,有些孩子优秀的品格就是从小开始一点一点培养的。。
我公司的犹太妈妈确实是挺推的,起码比我推多了。
 
我觉得中国社会的心理问题也不少,中国妈这种玩命的教育方法,其实很多都是社会造成的。
孩子的潜力是很大。 但是任何收获都是在牺牲的基础上的。父母有引导的权利,但是没有剥夺孩子童年的权利, 孩子相比成年人是脆弱很多的,要不怎么许多保护儿童的法律呢。那位妈妈不准孩子学其他乐器,不在乎孩子文体的发展,简直是荒谬。她那套裹脚布试理论,应该收起来。
不是说不推孩子,这个推是要有道的,不是只有那种玩命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建立自信心。心理学的STUDY,结果:这种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某种程度其实会降低孩子的自信。
 
那么多条规定,这种推我觉得过了。此法大概适用于不多比例的性格特别或太有天赋才华而不屑于普通生活的人。
要是咱们中国普通人家都这么做,我都担心姑娘难以出嫁小伙找不着媳妇。
我知道的一些忧太妈妈是对孩子学习抓的紧,但很注重孩子社交的,鼓励SLEEPOVER参加娱乐活动什么的,我儿子同学中就有。
 
我觉得中国社会的心理问题也不少,中国妈这种玩命的教育方法,其实很多都是社会造成的。
孩子的潜力是很大。 但是任何收获都是在牺牲的基础上的。父母有引导的权利,但是没有剥夺孩子童年的权利, 孩子相比成年人是脆弱很多的,要不怎么许多保护儿童的法律呢。那位妈妈不准孩子学其他乐器,不在乎孩子文体的发展,简直是荒谬。她那套裹脚布试理论,应该收起来。
不是说不推孩子,这个推是要有道的,不是只有那种玩命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建立自信心。心理学的STUDY,结果:这种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某种程度其实会降低孩子的自信

对的,同意。

我并不赞同她的每一句话,比如她不准孩子自己选择乐器,不参加校园剧这些。但我赞成她主张不轻易放弃这条,即使是天才也是需要努力的,父母不能完全放任。不过推必须有理,(孩子有该方面的能力),也必须有实际可达到的目标。(如钢琴,是要成家,还是只要过级就好,还是只要能弹几只曲子自娱就可,要符合孩子的实际。)

我记得读过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演奏家对记者说,你们都说我是天才,却没人看到我从6岁就天天练琴,每天至少2小时。
记者说,不,我们知道的。但这样天天练习的孩子千千万万,而只有你成了演奏家,所以你就是天才!

这个故事有两面性。
有人看到天才也是需要努力的;
有人看到努力了也成不了“家”。(但能自娱也不错啊,所以努力还是值得的:p,但推得太狠就不值得了)

记得曾经有位TZ贴过他苦心教导缺乏体育天赋的儿子打羽毛球的故事,我觉得深受启发,私心认为那是推得恰到好处。
 
自愧不如啊!白当这么些年妈啦:blowzy:
 
大家来说说中国家庭谈纲琴的比例那么高,是不是正常的,是不是合适的推?我老外同事问过我这个问题很多次,他们任为着是我们的传统,很不理解。
我始终有这个心结,女儿也慢慢大了,推还是不推。。
 
我觉得会一样乐器是挺好的,起码自娱自乐不错。
但为什么一定是钢琴,而不是其他乐器?我也不明白。也许,钢琴就算弹不好,也不刺耳?
 
要是娱乐,电子琴吉它打鼓运动项目什么的都可以,我自己就弹电子琴。可大家都觉得电子琴不入流,好象是糟蹋孩子似的。
也许其它乐器不好找老师?
 
钢琴是最容易入门的乐器吧。。吉他还有6跟弦呢,钢琴就一大平板,非常straightforward。

俺的假设是这里的妈妈都是成年人,不会看到一本书就100%照做吧?怎么着也得多看几本书,多跟别人聊聊,再结合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吧?为什么就绝对的说要摒弃这个妈妈的做法呢?之所以有那么多保护儿童的法案,是因为孩子没有自主能力,是父母的“dependent"。。在生活上是绝对需要照顾的,同时也需要引导。。但什么样的童年就是童年了呢?我所知道的例子多是孩子感谢父母小时候推了一把,或者埋怨父母没推的。。

可能俺站着说话不腰疼,也许有的年轻的妈妈是从小被推大的,觉得没有童年了吧。。代沟啊。。

另外一个要说的是,其实家庭教育更多是言传身教,妈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妈妈是有主见有始有终不轻易气馁的,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