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杜巴尔的传记,有着大量霍洛维茨和他探讨音乐的记录,很有价值。韩斌编的书,主要是他一生音乐活动的记载。这两本,都是国内出版的音乐家传记中非常重要的文献。
除音乐之外,霍洛维茨夫妇对政治都有相当程度的关注。万达有一次曾评述:“民主并不太好,但剩下的就更糟了。”不失为真知灼见。
霍洛维茨,中文译名有时亦作霍罗维茨。但杜巴尔的书中文版,封面和内文各取其一,应属于校对的小小瑕疵。
而韩斌先生编著的书中,有着一个不可原谅的纰漏,必须指出。
霍洛维茨卒于1989年11月5日,这其实在韩文中也有提及。但不可理解的是,在别的章节,竟然还出现这么一段:
-----------------------------------------------------------------------------------
1989年11月他再次来到苏联待了两星期,此后,他再也没有
到祖国演出或者生活、游历过,他毕竟年纪太大了,回国的
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微乎其微,但是他自认为是俄罗斯人,这
一点不能改变。
-----------------------------------------------------------------------------------
这未免太荒诞了,难道作者安排了霍老魂归故里?更荒唐的还在后面:
----------------------------------------------------------------------------------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他曾经说过:“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
我祝福它!”
-----------------------------------------------------------------------------------
这多么主旋律,多么像是矢志不渝的、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口吻啊,如何出自霍洛维茨之口?在他去世两年多后,作者又如何起霍老于地下,作这一番本不属于他的感慨的呢?
奇哉怪也。
也许霍老被作者“永生”了。讲笑也。我估计是多人编写,由韩斌先生统纂而成;不够仔细时就会犯这样的错误。著书者当引以为戒,读者会进而怀疑其它重要情节是否也是“编”的。
但,霍洛维茨当然是永生的,以他流传于世的伟大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