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铃声(小小小说水水水楼)

哥当年刚移民的时候穷哈哈苦哈哈, 全靠木子美和璩美凤的花边新闻带来点娱乐了 ...
璩美凤当年这么大一丑闻,后来也没事儿了,在英国待了一段时间后,去澳大利亚当电视主播,后回台湾继续从政。
原来以为是黑帮害她,后来才知道居然是前男友想了解她的行踪和她的一个闺蜜羡慕嫉妒。闺蜜谎称自己老公可能出轨,找侦探公司安装针头摄像机,前男友协助。这世界。
 
中国的“哥德巴赫猜想”闹剧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这个猜想最早出现在1742年普鲁士人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的通信中。用现代的数学语言,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陈述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简称“1+1"。

1919年,他使用推广后的“筛法”证明了:所有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数之和,并且两个数的质因数个数都不超过9个。简称“9+9"。

不过,这有什么用呢?什么用也没有。这无非是古代的数学家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瞎琢磨。弄出这么个“猜想来”。这个问题的迷人之处在于,哥德巴赫说的是对的,无论你找出任何一个数来,都能写成“1+1"!但是,任何人包括最现代化的计算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正整数都试遍,因为有无限多个正整数。

但是,这个猜想,不能成为“定理”,它需要证明的是“任何"。也就是说,如果把哥德巴赫猜想称为“原命题”,您必须证明它的“逆命题”。它的“逆命题”是:能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数,可以是任何偶数。

为此,后代的数学家们费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拼死拼活的去证明。有不少数学家甚至为此贡献了自己“悲惨”、“寂寞”的一生。

哥德巴赫最初得到的结果是“9+9”,以后,每减少一个数,比如“9+7"等等,都会成为世界数学界的头等大事。甚至成为数学界最盛大的节日。

但是,请注意,只是数学界,并且是极少数的数学专家们才关心这种事儿。就像少数着迷的游戏魔玩儿游戏一样。

这个问题后来越来越引起其它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等等学科的关心,甚至政府也关心支持,原因在于,在这个“数学游戏”的证明过程中,要用到几乎所有的数学知识,涵盖、牵涉到的数学范围越来越广,不断有人创造“新算法”、“新证明方法”……,而这一探讨游戏过程中,反过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甚至于有些研究、计算方法迅速被另外的学科、部门作采用,对科技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已经与数学界无关了。那些数学游戏魔,得不到任何直接的好处,也就是说,忙了半天白忙活……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

有的只是数学家们自己的行业组织产生的奖项,除去懂行的专家,没人感兴趣,也不会有全社会的大吹大擂,像抽疯似滴。

再请注意,一个国家,相应的科学技术水平、科研体制必须配套,才能达到这样积极的社会效果。像中国那种国家,想都不要想。

不过中国人毕竟聪明,也有数学“疯子”爱干这个活儿,华罗庚算是比较早的一位。

1938年,华罗庚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推广:任意给定一个整数k,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p1+p2+p3(k)的形式,其中k是p3的指数。当k=1时,叫做弱“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您没必要懂,只要知道,比证明“猜想”成功进了一步,并且曾经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重视,仅此而已。后来很快就被其它人超越了。

华罗庚在中国走红,跟这个有很大关系。其实,华罗庚也不是什么好鸟儿。文革中,跟着伟大领袖和四人帮,推广什么“优选法”,“0.618法”、“黄金分割”,这些都是数学里老掉牙的狗屁玩艺儿,经华罗庚嘴里吐出来,拐个弯儿,就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拉。实际上纯粹扯淡,骗家庭妇女、哄孩子的人玩艺儿。

再后来就到了全中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陈景润啦。一个无人问津的数学家,也就是一个玩儿数学玩儿成魔症的家伙,一夜之间,成了全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简记为(1+2),据说成为哥德巴赫猜想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在1982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事情差不多也就算可以了。没想到……

1978年在邓小平的授意下作家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引发全国轰动,陈景润立刻声名鹊起。这种“名声”显然已经与数学无关了。

1978年,散文家、诗人徐迟(一个对科学、数学一无所知的文学耗子,所谓的“家”也不知道谁封滴)受《人民文学》月刊杂志邀请写作了以陈景润证明“1+2”命题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引起巨大反响。令中国的普通公民对哥德巴赫猜想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民众,举国欢腾,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大跃进”的“哥德巴赫”高潮,在徐迟的报告文学影响下,大量“科学”爱好者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浓厚的兴趣,许多人自称在此问题上取得了进展,甚至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科学院每年都收到“几麻袋”的讨论或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来信来稿。不少报章也刊登过哥德巴赫猜想被民间科学爱好者证明的消息。

直到80年代到90年代,很多人热情不减,更有些人立志要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当做终生奋斗目标,就像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一样。以期“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的一个邻居就这德行。怎么回事涅?

那时,我正在一所大学当副教授,我老婆的同事的妹妹的丈夫,说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死说活说,非要让我帮他先看一看,还格外谦虚的说,先跟我探讨探讨,如果我认为还行,他准备托我把他的“论文”递交给中国科学院。为什么找我涅?原来,我老婆在单位净为我吹牛B,说我发表了多少多少论文、认识多少著名教授,老师是中科院的著名科学家等等等等………其实我心里清楚,那孙子不过是个中专毕业,不过挺好钻研,不知是那根筋不对,迷上“哥德巴赫猜想”啦,这不瞎捣乱吗。不过我老婆那位年轻女同事长得挺漂亮,让人一见就爱,我是冲着她的面子,答应到她家看看。

好家伙,她丈夫的书房里,摆的满满的都是有关数学、数论、统计学、策论、运筹学、概率论……等等有关的书籍,做题用过的草稿儿到处都是,光是他给我看的“论文”,足有二尺多厚!

我一看就是瞎掰,整个儿一个走火入魔,心说:“就凭你?数论?哥德巴赫猜想?狗屁吧,该干嘛干嘛吧。”嘴上可不好意思这么说,不过还是给他泼了泼冷水,大致讲了一下有关的知识,总得意思是说,别说你啦,不是大学数学系专业毕业,这类问题,想都不要想。当时说得当然是分委婉,最后,也没敢劝他放弃,只是说,这个忙恐怕帮不了。其实我心里有数,就这类东西,真介绍到中科院我老师那儿,我的脸都没地方搁。

这么着,把这个事儿推了。哪知坏了,原来,我老婆的同事是个高干出身,在单位挺拿事儿,这一来等于是得罪了那位同事、同事他妹妹、同事他妹妹的丈夫,还有不少相关人等,都说我不懂人情、拿架子、清高孤傲、出口伤人,……遇到这帮子无知小人。我这脾气也大了点儿,跟我老婆大吵了一架,天翻地覆,后来差点儿达离婚!这事而闹的。您瞧这哥德巴赫有多缺德!



这个挺有意思, 分享一下 ....
 
中国的“哥德巴赫猜想”闹剧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这个猜想最早出现在1742年普鲁士人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的通信中。用现代的数学语言,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陈述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简称“1+1"。

1919年,他使用推广后的“筛法”证明了:所有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数之和,并且两个数的质因数个数都不超过9个。简称“9+9"。

不过,这有什么用呢?什么用也没有。这无非是古代的数学家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瞎琢磨。弄出这么个“猜想来”。这个问题的迷人之处在于,哥德巴赫说的是对的,无论你找出任何一个数来,都能写成“1+1"!但是,任何人包括最现代化的计算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正整数都试遍,因为有无限多个正整数。

但是,这个猜想,不能成为“定理”,它需要证明的是“任何"。也就是说,如果把哥德巴赫猜想称为“原命题”,您必须证明它的“逆命题”。它的“逆命题”是:能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数,可以是任何偶数。

为此,后代的数学家们费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拼死拼活的去证明。有不少数学家甚至为此贡献了自己“悲惨”、“寂寞”的一生。

哥德巴赫最初得到的结果是“9+9”,以后,每减少一个数,比如“9+7"等等,都会成为世界数学界的头等大事。甚至成为数学界最盛大的节日。

但是,请注意,只是数学界,并且是极少数的数学专家们才关心这种事儿。就像少数着迷的游戏魔玩儿游戏一样。

这个问题后来越来越引起其它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等等学科的关心,甚至政府也关心支持,原因在于,在这个“数学游戏”的证明过程中,要用到几乎所有的数学知识,涵盖、牵涉到的数学范围越来越广,不断有人创造“新算法”、“新证明方法”……,而这一探讨游戏过程中,反过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甚至于有些研究、计算方法迅速被另外的学科、部门作采用,对科技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已经与数学界无关了。那些数学游戏魔,得不到任何直接的好处,也就是说,忙了半天白忙活……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

有的只是数学家们自己的行业组织产生的奖项,除去懂行的专家,没人感兴趣,也不会有全社会的大吹大擂,像抽疯似滴。

再请注意,一个国家,相应的科学技术水平、科研体制必须配套,才能达到这样积极的社会效果。像中国那种国家,想都不要想。

不过中国人毕竟聪明,也有数学“疯子”爱干这个活儿,华罗庚算是比较早的一位。

1938年,华罗庚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推广:任意给定一个整数k,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p1+p2+p3(k)的形式,其中k是p3的指数。当k=1时,叫做弱“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您没必要懂,只要知道,比证明“猜想”成功进了一步,并且曾经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重视,仅此而已。后来很快就被其它人超越了。

华罗庚在中国走红,跟这个有很大关系。其实,华罗庚也不是什么好鸟儿。文革中,跟着伟大领袖和四人帮,推广什么“优选法”,“0.618法”、“黄金分割”,这些都是数学里老掉牙的狗屁玩艺儿,经华罗庚嘴里吐出来,拐个弯儿,就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拉。实际上纯粹扯淡,骗家庭妇女、哄孩子的人玩艺儿。

再后来就到了全中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陈景润啦。一个无人问津的数学家,也就是一个玩儿数学玩儿成魔症的家伙,一夜之间,成了全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简记为(1+2),据说成为哥德巴赫猜想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在1982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事情差不多也就算可以了。没想到……

1978年在邓小平的授意下作家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引发全国轰动,陈景润立刻声名鹊起。这种“名声”显然已经与数学无关了。

1978年,散文家、诗人徐迟(一个对科学、数学一无所知的文学耗子,所谓的“家”也不知道谁封滴)受《人民文学》月刊杂志邀请写作了以陈景润证明“1+2”命题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引起巨大反响。令中国的普通公民对哥德巴赫猜想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民众,举国欢腾,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大跃进”的“哥德巴赫”高潮,在徐迟的报告文学影响下,大量“科学”爱好者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浓厚的兴趣,许多人自称在此问题上取得了进展,甚至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科学院每年都收到“几麻袋”的讨论或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来信来稿。不少报章也刊登过哥德巴赫猜想被民间科学爱好者证明的消息。

直到80年代到90年代,很多人热情不减,更有些人立志要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当做终生奋斗目标,就像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一样。以期“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的一个邻居就这德行。怎么回事涅?

那时,我正在一所大学当副教授,我老婆的同事的妹妹的丈夫,说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死说活说,非要让我帮他先看一看,还格外谦虚的说,先跟我探讨探讨,如果我认为还行,他准备托我把他的“论文”递交给中国科学院。为什么找我涅?原来,我老婆在单位净为我吹牛B,说我发表了多少多少论文、认识多少著名教授,老师是中科院的著名科学家等等等等………其实我心里清楚,那孙子不过是个中专毕业,不过挺好钻研,不知是那根筋不对,迷上“哥德巴赫猜想”啦,这不瞎捣乱吗。不过我老婆那位年轻女同事长得挺漂亮,让人一见就爱,我是冲着她的面子,答应到她家看看。

好家伙,她丈夫的书房里,摆的满满的都是有关数学、数论、统计学、策论、运筹学、概率论……等等有关的书籍,做题用过的草稿儿到处都是,光是他给我看的“论文”,足有二尺多厚!

我一看就是瞎掰,整个儿一个走火入魔,心说:“就凭你?数论?哥德巴赫猜想?狗屁吧,该干嘛干嘛吧。”嘴上可不好意思这么说,不过还是给他泼了泼冷水,大致讲了一下有关的知识,总得意思是说,别说你啦,不是大学数学系专业毕业,这类问题,想都不要想。当时说得当然是分委婉,最后,也没敢劝他放弃,只是说,这个忙恐怕帮不了。其实我心里有数,就这类东西,真介绍到中科院我老师那儿,我的脸都没地方搁。

这么着,把这个事儿推了。哪知坏了,原来,我老婆的同事是个高干出身,在单位挺拿事儿,这一来等于是得罪了那位同事、同事他妹妹、同事他妹妹的丈夫,还有不少相关人等,都说我不懂人情、拿架子、清高孤傲、出口伤人,……遇到这帮子无知小人。我这脾气也大了点儿,跟我老婆大吵了一架,天翻地覆,后来差点儿达离婚!这事而闹的。您瞧这哥德巴赫有多缺德!



这个挺有意思, 分享一下 ....
猛一看吓我一跳,以为闲哥要当数学家了呢:eek::eek::D:D

这文章要我看只说明了一点:当代的中国的正牌的学院派都是低能儿....绕着弯子托人去中国衙门搞真正的科研,根本没戏。

拿这个副教授来说,一篇千字文,东扯西拉,满口跑炮,学问没多少,倒是处处炫耀自己的背景,身份,关系网,玩高深,实际研究水平只怕都很低,对专业的热情更是有限。倒是他那个邻居埋头搞研究,没准还真能倒刺点什么东东。邻居如果看好自己的论文,根本不需要托人找中科院的老师,直接把论文翻成英文,然后寄给国外知名的数学专业杂志,一流科学杂志的编辑都很牛,他们就能指出问题,如果这位邻居的演算论证有幸发表,全世界对此课题有兴趣的数学爱好者都会看到他的论证,谁还管他是不是科班出身,认不认识体系中人,有没有中科院认可,一切都靠真才实学说话。
 
最后编辑:
猛一看吓我一跳,以为闲哥要当数学家了呢:eek::eek::D:D

这文章要我看只说明了一点:当代的中国的正牌的学院派都是低能儿....绕着弯子托人去中国衙门搞真正的科研,根本没戏。

拿这个副教授来说,一篇千字文,东扯西拉,满口跑炮,学问没多少,倒是处处炫耀自己的背景,身份,关系网,玩高深,实际研究水平只怕都很低,对专业的热情更是有限。倒是他那个邻居埋头搞研究,没准还真能倒刺点什么东东。邻居如果看好自己的论文,根本不需要托人找中科院的老师,直接把论文翻成英文,然后寄给国外知名的数学专业杂志,一流科学杂志的编辑都很牛,他们就能指出问题,如果这位邻居的演算论证有幸发表,全世界对此课题有兴趣的数学爱好者都会看到他的论证,谁还管他是不是科班出身,认不认识体系中人,有没有中科院认可,一切都靠真才实学说话。

哥还真是数学科班出身的, 无奈脑洞不够大, 理解不了太抽象深奥的东西, 只好改行了.

这个副教授说的基本都在理. 邻居在家搞研究就好象孩子在车库整卫星火箭, 最多也就是发明个大的二踢脚, 是上不了月亮的 ...
 
哥还真是数学科班出身的, 无奈脑洞不够大, 理解不了太抽象深奥的东西, 只好改行了.

这个副教授说的基本都在理. 邻居在家搞研究就好象孩子在车库整卫星火箭, 最多也就是发明个大的二踢脚, 是上不了月亮的 ...
现在网络资源那么多,什么级别的数学爱好者都能遇到,搞出个数学推论不奇怪。人家完全可以自学成才...

闲哥原来是学数学的,真没看出来。
 
中国的“哥德巴赫猜想”闹剧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这个猜想最早出现在1742年普鲁士人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的通信中。用现代的数学语言,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陈述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简称“1+1"。

1919年,他使用推广后的“筛法”证明了:所有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数之和,并且两个数的质因数个数都不超过9个。简称“9+9"。

不过,这有什么用呢?什么用也没有。这无非是古代的数学家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瞎琢磨。弄出这么个“猜想来”。这个问题的迷人之处在于,哥德巴赫说的是对的,无论你找出任何一个数来,都能写成“1+1"!但是,任何人包括最现代化的计算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正整数都试遍,因为有无限多个正整数。

但是,这个猜想,不能成为“定理”,它需要证明的是“任何"。也就是说,如果把哥德巴赫猜想称为“原命题”,您必须证明它的“逆命题”。它的“逆命题”是:能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数,可以是任何偶数。

为此,后代的数学家们费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拼死拼活的去证明。有不少数学家甚至为此贡献了自己“悲惨”、“寂寞”的一生。

哥德巴赫最初得到的结果是“9+9”,以后,每减少一个数,比如“9+7"等等,都会成为世界数学界的头等大事。甚至成为数学界最盛大的节日。

但是,请注意,只是数学界,并且是极少数的数学专家们才关心这种事儿。就像少数着迷的游戏魔玩儿游戏一样。

这个问题后来越来越引起其它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等等学科的关心,甚至政府也关心支持,原因在于,在这个“数学游戏”的证明过程中,要用到几乎所有的数学知识,涵盖、牵涉到的数学范围越来越广,不断有人创造“新算法”、“新证明方法”……,而这一探讨游戏过程中,反过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甚至于有些研究、计算方法迅速被另外的学科、部门作采用,对科技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已经与数学界无关了。那些数学游戏魔,得不到任何直接的好处,也就是说,忙了半天白忙活……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

有的只是数学家们自己的行业组织产生的奖项,除去懂行的专家,没人感兴趣,也不会有全社会的大吹大擂,像抽疯似滴。

再请注意,一个国家,相应的科学技术水平、科研体制必须配套,才能达到这样积极的社会效果。像中国那种国家,想都不要想。

不过中国人毕竟聪明,也有数学“疯子”爱干这个活儿,华罗庚算是比较早的一位。

1938年,华罗庚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推广:任意给定一个整数k,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p1+p2+p3(k)的形式,其中k是p3的指数。当k=1时,叫做弱“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您没必要懂,只要知道,比证明“猜想”成功进了一步,并且曾经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重视,仅此而已。后来很快就被其它人超越了。

华罗庚在中国走红,跟这个有很大关系。其实,华罗庚也不是什么好鸟儿。文革中,跟着伟大领袖和四人帮,推广什么“优选法”,“0.618法”、“黄金分割”,这些都是数学里老掉牙的狗屁玩艺儿,经华罗庚嘴里吐出来,拐个弯儿,就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拉。实际上纯粹扯淡,骗家庭妇女、哄孩子的人玩艺儿。

再后来就到了全中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陈景润啦。一个无人问津的数学家,也就是一个玩儿数学玩儿成魔症的家伙,一夜之间,成了全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简记为(1+2),据说成为哥德巴赫猜想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在1982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事情差不多也就算可以了。没想到……

1978年在邓小平的授意下作家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引发全国轰动,陈景润立刻声名鹊起。这种“名声”显然已经与数学无关了。

1978年,散文家、诗人徐迟(一个对科学、数学一无所知的文学耗子,所谓的“家”也不知道谁封滴)受《人民文学》月刊杂志邀请写作了以陈景润证明“1+2”命题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引起巨大反响。令中国的普通公民对哥德巴赫猜想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民众,举国欢腾,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大跃进”的“哥德巴赫”高潮,在徐迟的报告文学影响下,大量“科学”爱好者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浓厚的兴趣,许多人自称在此问题上取得了进展,甚至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科学院每年都收到“几麻袋”的讨论或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来信来稿。不少报章也刊登过哥德巴赫猜想被民间科学爱好者证明的消息。

直到80年代到90年代,很多人热情不减,更有些人立志要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当做终生奋斗目标,就像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一样。以期“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的一个邻居就这德行。怎么回事涅?

那时,我正在一所大学当副教授,我老婆的同事的妹妹的丈夫,说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死说活说,非要让我帮他先看一看,还格外谦虚的说,先跟我探讨探讨,如果我认为还行,他准备托我把他的“论文”递交给中国科学院。为什么找我涅?原来,我老婆在单位净为我吹牛B,说我发表了多少多少论文、认识多少著名教授,老师是中科院的著名科学家等等等等………其实我心里清楚,那孙子不过是个中专毕业,不过挺好钻研,不知是那根筋不对,迷上“哥德巴赫猜想”啦,这不瞎捣乱吗。不过我老婆那位年轻女同事长得挺漂亮,让人一见就爱,我是冲着她的面子,答应到她家看看。

好家伙,她丈夫的书房里,摆的满满的都是有关数学、数论、统计学、策论、运筹学、概率论……等等有关的书籍,做题用过的草稿儿到处都是,光是他给我看的“论文”,足有二尺多厚!

我一看就是瞎掰,整个儿一个走火入魔,心说:“就凭你?数论?哥德巴赫猜想?狗屁吧,该干嘛干嘛吧。”嘴上可不好意思这么说,不过还是给他泼了泼冷水,大致讲了一下有关的知识,总得意思是说,别说你啦,不是大学数学系专业毕业,这类问题,想都不要想。当时说得当然是分委婉,最后,也没敢劝他放弃,只是说,这个忙恐怕帮不了。其实我心里有数,就这类东西,真介绍到中科院我老师那儿,我的脸都没地方搁。

这么着,把这个事儿推了。哪知坏了,原来,我老婆的同事是个高干出身,在单位挺拿事儿,这一来等于是得罪了那位同事、同事他妹妹、同事他妹妹的丈夫,还有不少相关人等,都说我不懂人情、拿架子、清高孤傲、出口伤人,……遇到这帮子无知小人。我这脾气也大了点儿,跟我老婆大吵了一架,天翻地覆,后来差点儿达离婚!这事而闹的。您瞧这哥德巴赫有多缺德!



这个挺有意思, 分享一下 ....
哈哈哈,这位果然是出口伤人,估计是在背后挤兑了老婆的女同事的丈夫几句,被careless whisper到了老婆的女同事耳朵里,没准儿还被添油加醋了。
 
现在网络资源那么多,什么级别的数学爱好者都能遇到,搞出个数学推论不奇怪。人家完全可以自学成才...

闲哥原来是学数学的,真没看出来。
这次回国,听我大姐说,我们老家有一个农民,大概是初中毕业,迷上了写小说,总投稿总发不了。好久好久以前,听老家人说我哥在某个部门工作,就想托我哥帮他发表一下。我哥说那你给我寄来,我看看。然后这位文学青年就把几篇作品给我哥寄来了,封面写党中央国务院某某某收,把我姐给逗的。
我哥还真找了个跟出版沾边的大学同学,看了看他的作品,最后帮他在个什么刊物上发了一首小诗。
自此之后,这位文学青年大受鼓舞,从此后励志为文学奋斗终生,我们老家谁给他说媳妇也不干,非要找个能谈得来的文学女青年。老家人都觉得他有病。
现在呢,这位文学青年五十岁了,依然单身,对文学热情不改,可是一辈子除了那一首小诗外再也没能发表任何作品,也没遇见一个能谈得来的女文青做老婆(也没准儿有看上他的,但是这位不干活,天天坐在家里当作家,没收入,按老家人的说法是游手好闲,即使有看上他的姑娘,估计理想也都败给现实了)。最近他又找我大姐来了,说编辑们看不懂他的作品,说莫言他们写得都不行,说自己不是用笔,是用心来写的。把我那当初也是有点儿女文青情节的大姐给感动了。

我姐找我哥说,你再给他找人发一篇。我哥说,现在这事儿好办,咱花点儿钱,找人给他印一些去,稿费他就别想了,咱总不能给他倒贴稿费吧。我姐就跟那位文青说了。然后文青很有志气的说,不给稿费算什么发表,不发!
 
这次回国,听我大姐说,我们老家有一个农民,大概是初中毕业,迷上了写小说,总投稿总发不了。好久好久以前,听老家人说我哥在某个部门工作,就想托我哥帮他发表一下。我哥说那你给我寄来,我看看。然后这位文学青年就把几篇作品给我哥寄来了,封面写党中央国务院某某某收,把我姐给逗的。
我哥还真找了个跟出版沾边的大学同学,看了看他的作品,最后帮他在个什么刊物上发了一首小诗。
自此之后,这位文学青年大受鼓舞,从此后励志为文学奋斗终生,我们老家谁给他说媳妇也不干,非要找个能谈得来的文学女青年。老家人都觉得他有病。
现在呢,这位文学青年五十岁了,依然单身,对文学热情不改,可是一辈子除了那一首小诗外再也没能发表任何作品,也没遇见一个能谈得来的女文青做老婆(也没准儿有看上他的,但是这位不干活,天天坐在家里当作家,没收入,按老家人的说法是游手好闲,即使有看上他的姑娘,估计理想也都败给现实了)。最近他又找我大姐来了,说编辑们看不懂他的作品,说莫言他们写得都不行,说自己不是用笔,是用心来写的。把我那当初也是有点儿女文青情节的大姐给感动了。

我姐找我哥说,你再给他找人发一篇。我哥说,现在这事儿好办,咱花点儿钱,找人给他印一些去,稿费他就别想了,咱总不能给他倒贴稿费吧。我姐就跟那位文青说了。然后文青很有志气的说,不给稿费算什么发表,不发!
呵呵,笑趴下啦,这位文青哥太有志气了....

他认识余秀华吗?就是写那个《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那位。人家就是在网上写诗,写着写着就出名了。写的好不好呢?见仁见智,但是人家也是农民,高中毕业,脑瘫,待业在家....2014年一炮走红,现在又出名又出诗集,去年还当上了当地作协副主席。

文青哥可能有个问题,就是太把自己的“心”当回事儿,那种态度到死都出不了名....:cool::cool:

9.jpg

余秀华简介
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诗人。

余秀华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高中毕业后,余秀华赋闲在家;2009年,余秀华正式开始写诗;2014年11月,《诗刊》发表其诗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2015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其出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同年2月,湖南文艺出版社为其出版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最后编辑:
作品原文: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名家点评
这样强烈美丽到达极限的爱情诗,情爱诗,还没有谁写出来过。出奇的想象,语言的打击力量,与中国大部分女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人民网评)

人性中最基础、最隐秘的部分。余秀华的直率乃至粗鲁,击中了现代人的伪饰软肋,人们痛恨伪饰又依赖伪饰,一经袭击,便轰然颓塌。(小说家,文化批评家 马小盐)

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诗刊》编辑 刘年
 
最后编辑:
哥还真是数学科班出身的, 无奈脑洞不够大, 理解不了太抽象深奥的东西, 只好改行了.

这个副教授说的基本都在理. 邻居在家搞研究就好象孩子在车库整卫星火箭, 最多也就是发明个大的二踢脚, 是上不了月亮的 ...
好像从来都没怀疑过闲哥是学数学的。 到今天为止,从未发现闲哥的逻辑有任何偏差。 :p:p
 
呵呵,笑趴下啦,这位文青哥太有志气了....

他认识余秀华吗?就是写那个《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那位。人家就是在网上写诗,写着写着就出名了。写的好不好呢?见仁见智,但是人家也是农民,高中毕业,脑瘫,待业在家....2014年一炮走红,现在又出名又出诗集,去年还当上了当地作协副主席。

文青哥可能有个问题,就是太把自己的“心”当回事儿,那种态度到死都出不了名....:cool::cool:

浏览附件604820
余秀华简介
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诗人。

余秀华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高中毕业后,余秀华赋闲在家;2009年,余秀华正式开始写诗;2014年11月,《诗刊》发表其诗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2015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其出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同年2月,湖南文艺出版社为其出版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忘了说了,文青哥不会使用电脑,跟人通讯靠手写信,写东西靠用稿纸,给人看作品,也是拿着自己的一摞稿纸。我姐劝他学电脑,一直也没效果。估计是真穷 (在老家不干活,住着爸爸的房子,蹭吃蹭喝,没收入,电脑估计是买不起),而且老家可能也没Internet。
 
作品原文: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名家点评
这样强烈美丽到达极限的爱情诗,情爱诗,还没有谁写出来过。出奇的想象,语言的打击力量,与中国大部分女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人民网评)

人性中最基础、最隐秘的部分。余秀华的直率乃至粗鲁,击中了现代人的伪饰软肋,人们痛恨伪饰又依赖伪饰,一经袭击,便轰然颓塌。(小说家,文化批评家 马小盐)

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诗刊》编辑 刘年
如果你不看这个人的背景,诗真的写得很好。在文学城上都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好诗:

转贴:
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13首余秀华的动人诗歌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26012.html

--------------------------------------------------------------------------------------------
【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石磨】
横店的石磨上,谁栓住了我前世今生

谁蒙住了我的眼睛

磨眼里喂进三月,桃花,一页风流

磨眼里喂稗草,苍耳,水花生

——假如风能养活我,谁就不小心犯了错



我转动的上磨大于横店,横店是静止的下磨

大于横店的部分有我的情,我的罪,我的梦和绝望

磨眼里喂世人的冷,一个人的硬

磨眼里喂进散,大雾,雪

——风不仅仅养活了我,谁一错再错



谁扯下我的眼罩,我还是驮着石磨转动

白天和夜里的速度一样

没有人喂的磨眼掉进石头,压着桃花

掉进世俗,压住悲哀

——这样的转动仅仅是转动





【就做一朵落败的花】
我承认,我是那个住在虎口的女子

我也承认,我的肉体是一个幌子

我双手托举灵魂

你咬不咬下来都无法证明你的慈悲



不要一再说起我们的平原,说出罪恶的山村

生活如狗

谁低下头时,双手握拳

花朵倒塌,举着她的茎鲜血淋漓



我一再控制花朵的诉说,和诗毒蔓延

如同抵挡身体的疾病和死亡的靠近

你需要急切地改变注视的方向

改变你害怕举灯看见的自己的内心



生活一再拖泥带水

剪刀生锈,脐带依然饶着脖子





【捂不紧,内心的风声】
风声四起,一个人的模样出现得蹩脚

房子几十年不变一下,柴禾背风向阳

向阳的还有,斑驳而落的泥灰



向早年的梦要一点华丽的虚构

人生得意,或不得意

尽欢成为道德的审美



这个地带积累着长年累月的风声

忧伤因为廉价而扔得到处都是

我们不靠词语言说日子,生活是一种修饰

一直低于风声



多年后,一个埋我的人被指定

这些年,我偶尔想一想死亡的事情

把活着

当成了一种习惯





【离婚证】
一叠新翠,生命里难得一次绿色环保

和我的残疾证放在一起

合成一扇等待开启的门

36岁,我平安落地

至少一段时间里,我不再是走钢丝的人



比身份证显眼呢

在我近视的眼睛里,身份证总是可疑

她背后的长城时常出现我前生的哭泣

而前面的名字和数字

仿佛没有根据



只是,身份证我总是用到

比如生病住院,邮局取东西

残疾证我偶尔用到

比如申请低保

但是离婚证有什么用呢

——我不再结婚,从此独身





【一打谷场的麦子】
五月看准了地方,从天空垂直打下

做了许久的梦坠下云端

落在生存的金黄里



父亲又翻了一遍麦子

——内心的潮湿必须对准阳光

这样的麦子才配得上一冬不发霉

翻完以后,他掐起一粒麦子

用心一咬

便流出了一地月光



如果在这一打谷场的麦子里游一次泳

一定会洗掉身上的细枝末节

和抒情里所有的形容词

怕只怕我并不坚硬的骨头

承受不起这样的金黄色





【一颗玉米籽在奔跑】
快过一场秋风,快过一列火车

快过玉米棒子的追赶

不能阻隔于河流、和鱼的汛期

不能耽误于山坡,和一场红枫的事故

不能在一阵雁鸣里徘徊



是啊,这么小

世界多么大

要赶在天黑前跑到生命的另一头

要经过秋风的墓穴,经过雪,经过春天的疼

一刻不能停,一刻不能停



经过城市,经过霓虹和海水一样的失眠

经过古堡,和玫瑰的死亡



它时刻高举内心的雷霆,最朴素的一粒金黄





【雪灾】
纵火犯已隐藏于陌生的语音。他的烟头七日后走火

根源来不及查询

首先要救出来的本能,然后是埋没的快感

房子,烟雾,水(需要忽略,生几层,死就几层)



不能就此罢休。不能让血迹掩埋于如此大的虚无

罪证这样无力么?

乌鸦歇在谁的脖子上,控制不住语音的颜色

看看,盲人都知道这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我的身体里没有你要的白,依旧没有

而且不冷

我挪动文字的时候试图挪动身体

原野空旷,没有兔子的蛛丝马迹



然后——

这个连接词小心翼翼,徒留风声





【你在钟祥,我在横店】
在地理上,我从属于你,如一片叶

卷曲在你的袖口上

你醉酒的时候,我就有跌坠的危险

更多的时候,两种方言以汉水为界

冷暖自知



想象你走过的路线,一定有些出入

以莫愁湖为中心,你一反一正就绕过冬天

没有水源的莫愁湖如果干枯

湖底会有横店的地图,如一只蝴蝶

而淤泥里的女子,是多么容易叫人忽略



此刻,我写下这些

总是责怪自己学不会飘过钟祥街头那些女子的

妩媚





【我的身体是一座矿场】
隐藏着夜色,毒蛇,盗窃犯和一个经年的案件

暴露着早晨,野花,太阳和一个个可以上版面的好消息

五脏六腑,哪一处的瓦斯超标

总会有一些小道消息

怎么处理完全凭一个绑架者给出的条件

他住在村子里,不停地吸烟



这是一座设备陈旧煤矿,黑在无限延伸

光明要经过几次改造,而且颜色不一

我会在某个塌方前发出尖锐的警告,摇晃着蛇信子

那些在我心脏上掏煤的人仓皇逃出

水就涌进来

黑就成为白



袒露着虫鸣,月光,狐狸的哀嚎和一个经年的案件

隐藏着火焰,爱情,和一土之隔的金黄

总有人半途而退

一个人往里面丢了一块石头

十年以后

就听到了回声





【我养的狗,叫小巫】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

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

他喜欢跳舞的女人

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

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

还总是蒙着脸



我一声不吭地吃饭

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

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

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
当我注意到我身体的时候,它已经老了,无力回天了

许多部位交换着疼:胃,胳膊,腿,手指



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

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

轻视了清晨



还好,一些疼痛是可以省略的:被遗弃,被孤独

被长久的荒凉收留



这些,我羞于启齿:我真的对他们

爱得不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