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一看吓我一跳,以为闲哥要当数学家了呢中国的“哥德巴赫猜想”闹剧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这个猜想最早出现在1742年普鲁士人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的通信中。用现代的数学语言,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陈述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简称“1+1"。
1919年,他使用推广后的“筛法”证明了:所有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数之和,并且两个数的质因数个数都不超过9个。简称“9+9"。
不过,这有什么用呢?什么用也没有。这无非是古代的数学家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瞎琢磨。弄出这么个“猜想来”。这个问题的迷人之处在于,哥德巴赫说的是对的,无论你找出任何一个数来,都能写成“1+1"!但是,任何人包括最现代化的计算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正整数都试遍,因为有无限多个正整数。
但是,这个猜想,不能成为“定理”,它需要证明的是“任何"。也就是说,如果把哥德巴赫猜想称为“原命题”,您必须证明它的“逆命题”。它的“逆命题”是:能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数,可以是任何偶数。
为此,后代的数学家们费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拼死拼活的去证明。有不少数学家甚至为此贡献了自己“悲惨”、“寂寞”的一生。
哥德巴赫最初得到的结果是“9+9”,以后,每减少一个数,比如“9+7"等等,都会成为世界数学界的头等大事。甚至成为数学界最盛大的节日。
但是,请注意,只是数学界,并且是极少数的数学专家们才关心这种事儿。就像少数着迷的游戏魔玩儿游戏一样。
这个问题后来越来越引起其它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等等学科的关心,甚至政府也关心支持,原因在于,在这个“数学游戏”的证明过程中,要用到几乎所有的数学知识,涵盖、牵涉到的数学范围越来越广,不断有人创造“新算法”、“新证明方法”……,而这一探讨游戏过程中,反过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甚至于有些研究、计算方法迅速被另外的学科、部门作采用,对科技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已经与数学界无关了。那些数学游戏魔,得不到任何直接的好处,也就是说,忙了半天白忙活……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
有的只是数学家们自己的行业组织产生的奖项,除去懂行的专家,没人感兴趣,也不会有全社会的大吹大擂,像抽疯似滴。
再请注意,一个国家,相应的科学技术水平、科研体制必须配套,才能达到这样积极的社会效果。像中国那种国家,想都不要想。
不过中国人毕竟聪明,也有数学“疯子”爱干这个活儿,华罗庚算是比较早的一位。
1938年,华罗庚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推广:任意给定一个整数k,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p1+p2+p3(k)的形式,其中k是p3的指数。当k=1时,叫做弱“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您没必要懂,只要知道,比证明“猜想”成功进了一步,并且曾经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重视,仅此而已。后来很快就被其它人超越了。
华罗庚在中国走红,跟这个有很大关系。其实,华罗庚也不是什么好鸟儿。文革中,跟着伟大领袖和四人帮,推广什么“优选法”,“0.618法”、“黄金分割”,这些都是数学里老掉牙的狗屁玩艺儿,经华罗庚嘴里吐出来,拐个弯儿,就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拉。实际上纯粹扯淡,骗家庭妇女、哄孩子的人玩艺儿。
再后来就到了全中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陈景润啦。一个无人问津的数学家,也就是一个玩儿数学玩儿成魔症的家伙,一夜之间,成了全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简记为(1+2),据说成为哥德巴赫猜想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在1982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事情差不多也就算可以了。没想到……
1978年在邓小平的授意下作家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引发全国轰动,陈景润立刻声名鹊起。这种“名声”显然已经与数学无关了。
1978年,散文家、诗人徐迟(一个对科学、数学一无所知的文学耗子,所谓的“家”也不知道谁封滴)受《人民文学》月刊杂志邀请写作了以陈景润证明“1+2”命题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引起巨大反响。令中国的普通公民对哥德巴赫猜想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民众,举国欢腾,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大跃进”的“哥德巴赫”高潮,在徐迟的报告文学影响下,大量“科学”爱好者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浓厚的兴趣,许多人自称在此问题上取得了进展,甚至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科学院每年都收到“几麻袋”的讨论或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来信来稿。不少报章也刊登过哥德巴赫猜想被民间科学爱好者证明的消息。
直到80年代到90年代,很多人热情不减,更有些人立志要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当做终生奋斗目标,就像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一样。以期“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的一个邻居就这德行。怎么回事涅?
那时,我正在一所大学当副教授,我老婆的同事的妹妹的丈夫,说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死说活说,非要让我帮他先看一看,还格外谦虚的说,先跟我探讨探讨,如果我认为还行,他准备托我把他的“论文”递交给中国科学院。为什么找我涅?原来,我老婆在单位净为我吹牛B,说我发表了多少多少论文、认识多少著名教授,老师是中科院的著名科学家等等等等………其实我心里清楚,那孙子不过是个中专毕业,不过挺好钻研,不知是那根筋不对,迷上“哥德巴赫猜想”啦,这不瞎捣乱吗。不过我老婆那位年轻女同事长得挺漂亮,让人一见就爱,我是冲着她的面子,答应到她家看看。
好家伙,她丈夫的书房里,摆的满满的都是有关数学、数论、统计学、策论、运筹学、概率论……等等有关的书籍,做题用过的草稿儿到处都是,光是他给我看的“论文”,足有二尺多厚!
我一看就是瞎掰,整个儿一个走火入魔,心说:“就凭你?数论?哥德巴赫猜想?狗屁吧,该干嘛干嘛吧。”嘴上可不好意思这么说,不过还是给他泼了泼冷水,大致讲了一下有关的知识,总得意思是说,别说你啦,不是大学数学系专业毕业,这类问题,想都不要想。当时说得当然是分委婉,最后,也没敢劝他放弃,只是说,这个忙恐怕帮不了。其实我心里有数,就这类东西,真介绍到中科院我老师那儿,我的脸都没地方搁。
这么着,把这个事儿推了。哪知坏了,原来,我老婆的同事是个高干出身,在单位挺拿事儿,这一来等于是得罪了那位同事、同事他妹妹、同事他妹妹的丈夫,还有不少相关人等,都说我不懂人情、拿架子、清高孤傲、出口伤人,……遇到这帮子无知小人。我这脾气也大了点儿,跟我老婆大吵了一架,天翻地覆,后来差点儿达离婚!这事而闹的。您瞧这哥德巴赫有多缺德!
这个挺有意思, 分享一下 ....
猛一看吓我一跳,以为闲哥要当数学家了呢
这文章要我看只说明了一点:当代的中国的正牌的学院派都是低能儿....绕着弯子托人去中国衙门搞真正的科研,根本没戏。
拿这个副教授来说,一篇千字文,东扯西拉,满口跑炮,学问没多少,倒是处处炫耀自己的背景,身份,关系网,玩高深,实际研究水平只怕都很低,对专业的热情更是有限。倒是他那个邻居埋头搞研究,没准还真能倒刺点什么东东。邻居如果看好自己的论文,根本不需要托人找中科院的老师,直接把论文翻成英文,然后寄给国外知名的数学专业杂志,一流科学杂志的编辑都很牛,他们就能指出问题,如果这位邻居的演算论证有幸发表,全世界对此课题有兴趣的数学爱好者都会看到他的论证,谁还管他是不是科班出身,认不认识体系中人,有没有中科院认可,一切都靠真才实学说话。
哈哈哈,这位果然是出口伤人,估计是在背后挤兑了老婆的女同事的丈夫几句,被careless whisper到了老婆的女同事耳朵里,没准儿还被添油加醋了。中国的“哥德巴赫猜想”闹剧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这个猜想最早出现在1742年普鲁士人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的通信中。用现代的数学语言,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陈述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简称“1+1"。
1919年,他使用推广后的“筛法”证明了:所有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数之和,并且两个数的质因数个数都不超过9个。简称“9+9"。
不过,这有什么用呢?什么用也没有。这无非是古代的数学家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瞎琢磨。弄出这么个“猜想来”。这个问题的迷人之处在于,哥德巴赫说的是对的,无论你找出任何一个数来,都能写成“1+1"!但是,任何人包括最现代化的计算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正整数都试遍,因为有无限多个正整数。
但是,这个猜想,不能成为“定理”,它需要证明的是“任何"。也就是说,如果把哥德巴赫猜想称为“原命题”,您必须证明它的“逆命题”。它的“逆命题”是:能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数,可以是任何偶数。
为此,后代的数学家们费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拼死拼活的去证明。有不少数学家甚至为此贡献了自己“悲惨”、“寂寞”的一生。
哥德巴赫最初得到的结果是“9+9”,以后,每减少一个数,比如“9+7"等等,都会成为世界数学界的头等大事。甚至成为数学界最盛大的节日。
但是,请注意,只是数学界,并且是极少数的数学专家们才关心这种事儿。就像少数着迷的游戏魔玩儿游戏一样。
这个问题后来越来越引起其它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等等学科的关心,甚至政府也关心支持,原因在于,在这个“数学游戏”的证明过程中,要用到几乎所有的数学知识,涵盖、牵涉到的数学范围越来越广,不断有人创造“新算法”、“新证明方法”……,而这一探讨游戏过程中,反过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甚至于有些研究、计算方法迅速被另外的学科、部门作采用,对科技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已经与数学界无关了。那些数学游戏魔,得不到任何直接的好处,也就是说,忙了半天白忙活……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
有的只是数学家们自己的行业组织产生的奖项,除去懂行的专家,没人感兴趣,也不会有全社会的大吹大擂,像抽疯似滴。
再请注意,一个国家,相应的科学技术水平、科研体制必须配套,才能达到这样积极的社会效果。像中国那种国家,想都不要想。
不过中国人毕竟聪明,也有数学“疯子”爱干这个活儿,华罗庚算是比较早的一位。
1938年,华罗庚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推广:任意给定一个整数k,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p1+p2+p3(k)的形式,其中k是p3的指数。当k=1时,叫做弱“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您没必要懂,只要知道,比证明“猜想”成功进了一步,并且曾经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重视,仅此而已。后来很快就被其它人超越了。
华罗庚在中国走红,跟这个有很大关系。其实,华罗庚也不是什么好鸟儿。文革中,跟着伟大领袖和四人帮,推广什么“优选法”,“0.618法”、“黄金分割”,这些都是数学里老掉牙的狗屁玩艺儿,经华罗庚嘴里吐出来,拐个弯儿,就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拉。实际上纯粹扯淡,骗家庭妇女、哄孩子的人玩艺儿。
再后来就到了全中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陈景润啦。一个无人问津的数学家,也就是一个玩儿数学玩儿成魔症的家伙,一夜之间,成了全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简记为(1+2),据说成为哥德巴赫猜想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在1982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事情差不多也就算可以了。没想到……
1978年在邓小平的授意下作家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引发全国轰动,陈景润立刻声名鹊起。这种“名声”显然已经与数学无关了。
1978年,散文家、诗人徐迟(一个对科学、数学一无所知的文学耗子,所谓的“家”也不知道谁封滴)受《人民文学》月刊杂志邀请写作了以陈景润证明“1+2”命题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引起巨大反响。令中国的普通公民对哥德巴赫猜想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民众,举国欢腾,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大跃进”的“哥德巴赫”高潮,在徐迟的报告文学影响下,大量“科学”爱好者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浓厚的兴趣,许多人自称在此问题上取得了进展,甚至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科学院每年都收到“几麻袋”的讨论或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来信来稿。不少报章也刊登过哥德巴赫猜想被民间科学爱好者证明的消息。
直到80年代到90年代,很多人热情不减,更有些人立志要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当做终生奋斗目标,就像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一样。以期“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的一个邻居就这德行。怎么回事涅?
那时,我正在一所大学当副教授,我老婆的同事的妹妹的丈夫,说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死说活说,非要让我帮他先看一看,还格外谦虚的说,先跟我探讨探讨,如果我认为还行,他准备托我把他的“论文”递交给中国科学院。为什么找我涅?原来,我老婆在单位净为我吹牛B,说我发表了多少多少论文、认识多少著名教授,老师是中科院的著名科学家等等等等………其实我心里清楚,那孙子不过是个中专毕业,不过挺好钻研,不知是那根筋不对,迷上“哥德巴赫猜想”啦,这不瞎捣乱吗。不过我老婆那位年轻女同事长得挺漂亮,让人一见就爱,我是冲着她的面子,答应到她家看看。
好家伙,她丈夫的书房里,摆的满满的都是有关数学、数论、统计学、策论、运筹学、概率论……等等有关的书籍,做题用过的草稿儿到处都是,光是他给我看的“论文”,足有二尺多厚!
我一看就是瞎掰,整个儿一个走火入魔,心说:“就凭你?数论?哥德巴赫猜想?狗屁吧,该干嘛干嘛吧。”嘴上可不好意思这么说,不过还是给他泼了泼冷水,大致讲了一下有关的知识,总得意思是说,别说你啦,不是大学数学系专业毕业,这类问题,想都不要想。当时说得当然是分委婉,最后,也没敢劝他放弃,只是说,这个忙恐怕帮不了。其实我心里有数,就这类东西,真介绍到中科院我老师那儿,我的脸都没地方搁。
这么着,把这个事儿推了。哪知坏了,原来,我老婆的同事是个高干出身,在单位挺拿事儿,这一来等于是得罪了那位同事、同事他妹妹、同事他妹妹的丈夫,还有不少相关人等,都说我不懂人情、拿架子、清高孤傲、出口伤人,……遇到这帮子无知小人。我这脾气也大了点儿,跟我老婆大吵了一架,天翻地覆,后来差点儿达离婚!这事而闹的。您瞧这哥德巴赫有多缺德!
这个挺有意思, 分享一下 ....
这次回国,听我大姐说,我们老家有一个农民,大概是初中毕业,迷上了写小说,总投稿总发不了。好久好久以前,听老家人说我哥在某个部门工作,就想托我哥帮他发表一下。我哥说那你给我寄来,我看看。然后这位文学青年就把几篇作品给我哥寄来了,封面写党中央国务院某某某收,把我姐给逗的。现在网络资源那么多,什么级别的数学爱好者都能遇到,搞出个数学推论不奇怪。人家完全可以自学成才...
闲哥原来是学数学的,真没看出来。
呵呵,笑趴下啦,这位文青哥太有志气了....这次回国,听我大姐说,我们老家有一个农民,大概是初中毕业,迷上了写小说,总投稿总发不了。好久好久以前,听老家人说我哥在某个部门工作,就想托我哥帮他发表一下。我哥说那你给我寄来,我看看。然后这位文学青年就把几篇作品给我哥寄来了,封面写党中央国务院某某某收,把我姐给逗的。
我哥还真找了个跟出版沾边的大学同学,看了看他的作品,最后帮他在个什么刊物上发了一首小诗。
自此之后,这位文学青年大受鼓舞,从此后励志为文学奋斗终生,我们老家谁给他说媳妇也不干,非要找个能谈得来的文学女青年。老家人都觉得他有病。
现在呢,这位文学青年五十岁了,依然单身,对文学热情不改,可是一辈子除了那一首小诗外再也没能发表任何作品,也没遇见一个能谈得来的女文青做老婆(也没准儿有看上他的,但是这位不干活,天天坐在家里当作家,没收入,按老家人的说法是游手好闲,即使有看上他的姑娘,估计理想也都败给现实了)。最近他又找我大姐来了,说编辑们看不懂他的作品,说莫言他们写得都不行,说自己不是用笔,是用心来写的。把我那当初也是有点儿女文青情节的大姐给感动了。
我姐找我哥说,你再给他找人发一篇。我哥说,现在这事儿好办,咱花点儿钱,找人给他印一些去,稿费他就别想了,咱总不能给他倒贴稿费吧。我姐就跟那位文青说了。然后文青很有志气的说,不给稿费算什么发表,不发!
忘了说了,文青哥不会使用电脑,跟人通讯靠手写信,写东西靠用稿纸,给人看作品,也是拿着自己的一摞稿纸。我姐劝他学电脑,一直也没效果。估计是真穷 (在老家不干活,住着爸爸的房子,蹭吃蹭喝,没收入,电脑估计是买不起),而且老家可能也没Internet。呵呵,笑趴下啦,这位文青哥太有志气了....
他认识余秀华吗?就是写那个《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那位。人家就是在网上写诗,写着写着就出名了。写的好不好呢?见仁见智,但是人家也是农民,高中毕业,脑瘫,待业在家....2014年一炮走红,现在又出名又出诗集,去年还当上了当地作协副主席。
文青哥可能有个问题,就是太把自己的“心”当回事儿,那种态度到死都出不了名....
浏览附件604820
余秀华简介
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诗人。
余秀华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高中毕业后,余秀华赋闲在家;2009年,余秀华正式开始写诗;2014年11月,《诗刊》发表其诗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2015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其出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同年2月,湖南文艺出版社为其出版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如果你不看这个人的背景,诗真的写得很好。在文学城上都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好诗:作品原文: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名家点评
这样强烈美丽到达极限的爱情诗,情爱诗,还没有谁写出来过。出奇的想象,语言的打击力量,与中国大部分女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人民网评)
人性中最基础、最隐秘的部分。余秀华的直率乃至粗鲁,击中了现代人的伪饰软肋,人们痛恨伪饰又依赖伪饰,一经袭击,便轰然颓塌。(小说家,文化批评家 马小盐)
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诗刊》编辑 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