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妈妈,你们偏心吗?

看到这个小短文。觉得有些道理(但是不一定完全对)。帖过来,供大家参考。
*********
门三爷:棒棒糖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对象是一群四岁的孩子。实验很简单,给每个孩子发棒棒糖。孩子自己也有选择,如果想马上吃到棒棒糖,就只能得到一块。如果想要得到两块棒棒糖,就要等十五分钟。

结果,这一群孩子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孩子不能等十五分钟,马上就要一块棒棒糖吃。另一部分孩子想得到两块棒棒糖,就坚持等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看起来时间并不长,可在棒棒糖的诱惑下,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十五分钟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孩子们为了消磨掉那难捱的十五分钟,有的假装睡觉,有的摆弄手指,有的小声唱歌......

二十年后,实验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发现,大部分当年选择一块棒棒糖的孩子,在受教育程度、工资收入、社会地位以及婚姻状况上,都比选择两块棒棒糖的孩子差。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孩子的情感塑造实际上在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到四岁,孩子的大脑已经长到成人的三分之二。这几年中,在父母、亲人、幼儿园老师等人的培养和教育下,孩子的情感造型已初具规模。这时,孩子大致知道自己怎么样?在父母眼里,我是否可爱,我是否重要?在幼儿园,老师是否喜欢我,小朋友们是否愿意跟我一起玩?等等。

在一个温暖的,亲密的,充满爱的家庭里,父母给予孩子极大的关爱、扶持和抚育,孩子在情感上就得到了丰富的营养。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父母的情感联系非常紧密,情感发育正常,瑕疵少。结果,孩子的性格基本上是乐观的,阳光的,向上的。他们有自信,对世界充满好奇,与人为善,对将来充满希望。孩子的人生态度就是去得到两块棒棒糖。将来,他们的人生就是“两块棒棒糖”的人生。

在一个淡漠的,松弛的,放任的家庭里,父母没有在孩子身上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有意无意的用各种借口对孩子情感的需求不予理睬。由于太忙,或者由于无知,或者听信那些没有任何道理的谬伦:“孩子哭了,不能抱。每次哭了,你不抱他(她),他(她)以后就不哭了。”等等。孩子哭了,是在跟父母交流。他(她)可能害怕了,需要父母来安慰,来爱抚。同样,父母不肯在孩子身上多花时间,不跟孩子一起玩耍,一起读书,一起做事,也是在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跟父母没有紧密的情感关系,从父母的行为里得到的信息是自己不可爱,没有价值,不重要。与父母没有很深的情感关系,他们对其他人和世界也都不会产生很深的情感关系。长大后,他们对人冷漠,对世界不感兴趣,对将来也不感兴趣。

有的家长不但不顾孩子的情感需要,也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一切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父母高兴了,无故给孩子奖赏,孩子想要得到什么就立刻满足孩子的需求。父母情绪好,孩子做错了事,也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父母不痛快了,就拿孩子撒气,无缘无故的惩罚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无可适从,不知怎样做是对,怎样做是错。在他们内心里,好坏的标准都是模糊混乱的,好坏的标准是随时可变的。有的父母说话不算数,答应孩子的事,到时不兑现。这一切,都造成了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慢慢的,孩子内心里明白了一条道理,世上不但没有明确的对与错,连父母都是琢磨不定的,是不可靠的,继而,世上的一切都是琢磨不定的,都是靠不住的。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情感造型就有很多的瑕疵,或者是畸形的。因为连父母都是靠不住的,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能靠得住?在他们的眼里,将来也是靠不住的,他们对将来也不报任何希望。对他们来说,没有将来,只有眼前。所以,只顾眼前,不管将来,就成了他们的习惯,他们的个性,他们的世界观。最终,他们的人生就是“一块棒棒糖”的人生。
http://www.hxwz.org/
 
幕天MM,说个题外话,我觉得你应该和孩子爸爸好好谈谈,对女儿,尤其要小心,女孩子大都敏感,如果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感觉到不被爸爸喜欢,对女孩的成长特别不好~~

多谢多谢,也说句题外,如果谈有用的话就不用抱怨了。
为了妹妹吵过数不清多少次了。打架也打了(当然是小孩睡觉以后)。就是没用/
希望多给妹妹些爱弥补下,可怜的孩子:crying:
 
头次听说老爹不稀罕自家闺女的。。。这个要好好重视,不然女孩子以后很容易跟人跑的。。。
 
头次听说老爹不稀罕自家闺女的。。。这个要好好重视,不然女孩子以后很容易跟人跑的。。。

嗯,这个是可能的,据说很多早恋的女孩都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爱,所以很容易受外界诱惑。。。
 
多谢多谢,也说句题外,如果谈有用的话就不用抱怨了。
为了妹妹吵过数不清多少次了。打架也打了(当然是小孩睡觉以后)。就是没用/
希望多给妹妹些爱弥补下,可怜的孩子:crying:

不喜欢,当时为什么要生啊?难道你老公想再生个儿子?
 
关于那个老二分房睡的问题,可以考虑先和哥哥一个房间睡,让他既习惯离开家长,又能有人陪着不害怕。我家两个儿子就是这样做的。哥哥不到4岁,弟弟不到2岁,让他们一起睡一个房间,各自一张床。刚开始有点折腾,但3周后就一切正常了。现在他们一起睡了几个月了,哥哥4岁了,弟弟也2岁了,于是给他们再分房,于是第一晚,他们就已经顺利过关。

其实你所说的偏心,主要是在老二身上花的时间要多一些,你觉得对老大不公平。这固然是,不过在孩子内心,你的情感付出更重要。他们更敏感于你的情感到底倾向于哪一个。我没有见过你的两个孩子,也只是看到你提出的一点小例子。但是我想问一下,是否有以下的可能:你其实很喜欢老大,而且表现得很明显,于是老二吃醋了,所以他才会特别黏着你不放,一定要霸着你,好让你无法顾及哥哥,做出各种和哥哥相反的举止,让你不得不在他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可能你会觉得我这说法有点夸张,因为你觉得孩子还小。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要用年纪去衡量孩子的IQ和EQ,你只要记住,孩子都是很敏感的,也正因为他们还小,所以很多行为都是潜意识的,即便是中学生,他可能都不能正确告诉他的内心想法和行为原因。

如果你觉得对老大不公平了,你是不是能和老公商量一下,在晚上相处时,改为他陪老二呢?比如让他去照顾老二吃饭,让他去给老二讲故事什么的。我觉得你所说的事例当中好像爸爸参与得很少啊。老二过于依赖你了,作为男孩子应该有爸爸的引导和影响。又或者你和老公两个像值班一样,每晚轮流照顾他们?让老二慢慢和哥哥走上同一步调?

怕自己偏心的话还可以这么做,多想想那个你觉得不够好的孩子的优点,多发掘他的优点。
 
这么多久都没睡过一个整觉,铁人,强人,估计LZ一定很苗条,被折磨了这么久也不反抗的啊,人的忍耐力比爆发力还强啊。你家弟弟也真幸运,没落我手里,否则爱吃不吃,到点收桌,饿死拉倒,晚上不睡,就自己醒着,如果闹,不好意思,地下室的黑屋里呆着去,哭多久呆多久,哭死不管,你闹一天,我治你一天,闹一个月我就把你拖车库里哭一夜去了,我还就不信他敢跟我闹上3个月?当然了如果小宝宝表现好的话,一定要奖励的。这么小的孩子,还没到他们控制咱们的时候呢
 
我看过一篇英文的文章,是个研究文章,说人的天性决定父母一定会偏心。不偏心的几乎都只是不承认而已,只有极小数能做到用理智来控制感情,尽可能地不表现出来,但心里还是有偏爱,而且总有“露馅儿”的时候。:D

我记得钱钟书的女儿说,钱先生就是为了避免偏心,才决定只要一个孩子的。;)

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吧。
 
俺也曾经有这个想法,而且一直持续到生老二的产床上,可是,一看到老二俺就不这么想了。。老二太可爱了,很 会招惹人。。不过俺相信母爱是可以分享的,虽然总觉得老二可爱,可是实际上花在老大身上的时间更多,所以有时候觉得行动上对老大偏心,心理上对老二偏心,很难理解,哈?:p

重男轻女好了,还非要找借口。
 
幕MM回来拉?玩的怎么样? :D

一般般,比较想孩子,吃地不错,东西太贵。花了很多冤枉钱,整了个头2000块人民币,现在什么都看不出来,和以前一样。
小商品市场的东西也太贵了吧,死砍也砍不下来价钱。
国内,太没有秩序。说图些热闹吧,都是因为有亲人和朋友在那儿。为了看望他们才回去的。
 
我说句实话,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虽然是有差异,但是家长的举动才是决定孩子举动的原因

我觉得有时候没必要太SOFT

比如吃饭,爱吃不吃,到点收桌子,没必要劝说,就不信孩子能把自己饿死
比如讲故事,我家的每晚也都讲,两个孩子一起听,规定就是3个故事,讲完上床,没什么讨价还价的,至于孩子作息,晚上不肯睡,那就是还不够累

早上定点起,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让他们多动,你有两个孩子,他们应该是很能动的,我家的都是跑啊动啊,晚上躺床上,着的比什么都快。好的有规律的作息,对孩子的身体也有好处

我觉得家长该做规矩的时候就是要做规矩,如果自己不做规矩,然后抱怨孩子难带,其实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小,自己还不懂

当然如果孩子真的有身体等原因有问题,那是另一回事,我不知道你说看了专家以后,专家有什么建议,如果不是身体上物理的问题,而是心理的话,那么家长更不应该只是屈就,而是应该引导

这个我绝对同意,喂饭两小时简直不可想象,大人一顿饭吃两小时都丧失兴趣了更何况小孩。
我们家是自己会拿勺子了就从不喂饭,每次大人吃完后10分钟收碗。看电视规定最多半小时,到点自己关电视。睡前讲故事固定两个,讲完拉灯睡觉。早上定点起来,没到时间就自己在床上多躺一会儿。
就刚开始的时候会磨一磨,过了三五天形成习惯了就好了,现在我们家小孩做以上所有事情都是乐呵呵的,很有规律对身体成长很好,而且基本不耽误自己和大人的时间。
 
一般般,比较想孩子,吃地不错,东西太贵。花了很多冤枉钱,整了个头2000块人民币,现在什么都看不出来,和以前一样。
小商品市场的东西也太贵了吧,死砍也砍不下来价钱。
国内,太没有秩序。说图些热闹吧,都是因为有亲人和朋友在那儿。为了看望他们才回去的。

跟我感觉差不多,脏,乱,无秩序,但是热闹,不往深处想的话吃的玩的都很爽,有钱就是大爷。旅游探亲可以,要长住的话不习惯,村里待太久了。:D


对了,你孩子过的如何?没妈的日子没有天天吃方便面吧 :tx:
 
我家妹妹爸爸不喜欢,是完全装不出来的不喜欢。闹是闹点而,但是我觉得总的来说还可以的。
我对哥哥妹妹关注是一样的,衣服玩具有哥哥就有妹妹的,从不给妹妹穿哥哥旧衣服。
但是哥哥活动,教育方面全面些,所以我就多关心妹妹些,但是哥哥有时候不高兴,所以还在找平衡点。

人跟人真是不一样,我要是有个小棉袄,估计全家其他人都要掉价50% :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