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杂谈

Just as budhha says:" I do not like argue with people but people like to argue with me"

Body is nothing more than emptiness,
emptiness is nothing more than body.
The body is exactly empty,
and emptiness is exactly body. --- from heart sutra

If you can understand this, you will see there are no confliction between samsara and emptyness. I wish you can understand...


不懂。:(您懂吗?:)
 
藏传佛教寺院分两类,一类是学院式寺院,一类是禅修寺院。
  学院式的寺院是按印度那烂陀寺的模式建立的学修为一体的佛教学院。藏传佛教学院式的建制最初形成于11世纪的噶当派桑普寺,后来在萨迦派中也相继建立,其制度的完善应归功于15世纪建立的甘丹、色拉、哲蚌等格鲁派三大主寺。这三个寺院在鼎盛期学僧数量高达2万人,其中哲蚌寺学僧近万人,被称为"雪域那烂陀"。规模较大的寺院中除了显宗学院外,还设有上部密续学院、下部密续学院、时轮学院、喜金刚学院、藏医学院等。
  显宗学院的学制一般分为13级。其中因明论5(五学年),般若现观庄严论4(四学年),中观论2(二学年),俱舍4(四学年),律学2(二学年)。学完五大论,共需17个学年,每一学年分4大学期(每学期30天)、4小学期(每学期20天)。每年除了夏季和冬季年关放假10多天外,其余时间各班级学僧都要按规定听课和阅读。读完10~12个学年的学僧,成绩优秀者可以申请格西学位预备资格。进入格西预备名单的学僧,等待多年才能获得正式格西答辩的机会。处于格西学位预备期的学僧,还要按规定广泛研读有关经论,参加辩论。
  从显宗学院毕业后,可以进入密续学院,攻读密宗学位。密宗学院的学制一般是3至5年。
  在显宗学院一般设有三级学位:一级然建巴,相当于硕士学位,读完10年就可以申请答辩;二级噶居、多然巴,相当于博士学位,读完五大论后成绩优秀者方可以获得;三级拉然巴,相当于博士后,是最高学位,是在西藏三大寺僧众集会的拉萨祈愿大法会上经过答辩选拔的前10名,由藏传佛教最高权位人士授予学位。
  密宗学院成绩优秀、通过答辩者,可以获得俄然巴(密宗博士)学位。时轮学院有宰然巴(术学博士),藏医学院有曼然巴(医学博士)学位。如甘丹寺金座法王的任职者必须具备显密双学位,即拉然巴和俄然巴。各大寺的堪布、首席法座的任职者必须具备拉然巴或者多然巴、噶居等学位。各学院高级班的教授也由有高级学位的著名的善知识担任。学院各班级的教师由学院组织派遣,学员拜师的礼物只是一条哈达,学院和教师不收学费,教师没有工资,教师、学僧的生活费都靠社会信众的供养和布施。
  禅修寺院一般都是规模较小的寺院,这类寺院没有正规的学制,一般都是以做法事活动和禅修为主。学僧采取单独拜师、分散学习的方式,有时参加经论讲座和传法、灌顶活动。这类寺院在管理上比较松散,来去也比较自由。

藏传佛教源自印度, 有着清净的传承和完整的体系, 高僧大德, 瑜伽士, 伏藏师诸多大成就者层出不穷. 对于大乘佛教流传之地的汉族信士, 能在今世值遇如此殊胜的佛法可谓三生有幸. 更值得赞叹的是晋美彭措上师教下的索达吉堪布, 丹增嘉措活佛, 慈诚罗珠堪布等将传承清净的显密佛法翻译成汉语, 利益了无数汉族有情.

人身难得, 正法难遇...


顶礼释迦摩尼佛,
顶礼文殊菩萨,
顶礼传承上师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法成法师 译藏
任杰 由藏译汉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
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
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
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
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
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
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咒,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咒。
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罗峨帝,波罗僧峨帝,菩提萨诃。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
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虽然《心经》的字数很少,字面意思看起来也很简单,不像俱舍、中观的某些论著,有很多的法相名词或逻辑推理方法,但就像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讲电流、光速、量子物理等高深问题,即使你磨破嘴皮,他们也是不知所云一样,空性对我们来说也是新颖而陌生的概念,如果想彻底通达《心经》的所有内容,也是很难的。
在《心经》当中,涉及了很多世俗法相与胜义实相的概念,如果真的想搞懂,不仅要精通广、中、略三种般若的内在含义,还有两本书是一定要学的,一本是《俱舍论》,另一本是龙树菩萨所著的《中论》,如果没有学过这两部论著,不仅你们不能彻底领会其中的内涵,我讲起来也非常吃力,因为其中所涉及的很多概念,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表达清楚的。
在《俱舍论》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谛等等的概念,但却尚未抉择出这些概念的空性本质;在释迦牟尼佛示现圆寂以后,阐释般若经典的集大成者,即是佛陀在很多经典当中亲自授记过的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最重要的论典,就是《中观根本慧论》(《中论》)。将《中论》密意诠释得最精确、最完整的论著,当数龙树菩萨的得意门生——圣天论师所著的《中观四百论》,以及月称菩萨的《入中论》和《显句论》。通过《中论》等中观论著的学习,我们就可以通达上述所有的概念都是空性。在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学习《心经》内容,便是得心应手之事了


-----索达吉堪布《心经讲记》

http://www.folou.com/viewthread.php?tid=86127
 
索达吉堪布:证悟空性与因果不虚并不相违

【要义】

《中论》以「不生」抉择因果空性,间接宣说了因果不灭,如云:「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因果就如同人的影子,虽是恍恍惚惚的有,但实际上本体不成立,因为它没产生过。 《入中论》以「不灭」说明了因果不坏,论云:「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业并不是自性灭的,故即使不存在唯识宗所许的阿赖耶,也可以成立业因果。 这两颂一个是自性不灭,一个是自性不生,虽然角度不同,但实际密意是一致的,都是说因果在胜义中不生不灭,但在名言中依一个相续可以成立。

印度诸位大德和智者们都说,现空双运在凡夫人面前似乎相违,但实际上并不相违,因为万法空性的缘故,因果不会灭失,而在因果显现的同时,万法又是空性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存在。

相信因果存在,不单单是证悟空性的一种定解,没有证悟空性的人通过偶尔的因缘,也可以发现因果不虚的真相。

证悟空性的境界越高深,取舍因果就越细微。

-------------------------------------------------- ---------

对方辩驳道:「佛在《百业经》中说:『诸比丘,众生所作之业,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地、水、火、风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蕴、界、处上。』很多佛经中都讲了造业者感受果报的道理,如果说『我』不存在,怎么会自作自受呢?因此,你们声称『我』不存在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言。」

(现在也有些人明明不懂佛教,却喜欢用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来驳斥别人。我听到有些人的辩论特别可笑,他连基本的辩论方法都不懂,就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说:「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讲的,出家人不应该这样做,因为什么什么……」自认为明白一点道理,就有资格指点江山,其实佛法广大如海,不懂装懂只能显露自己的无知。)

对方还是很有智慧的,若是一些小小的邪见,寂天菩萨也不值得驳斥。 破曰:不会相违。 中观宗在观察胜义时俱生我和遍计我都不存在,跟石女的儿子没有差别,但在未经观察的名言中、于众生的迷乱面前,业报应该存在于同一相续。 比如我在人间布施,后于天界享受妙乐,人与天人就是一个相续。

我们从小到老乃至死亡,身体可以说是一个相续;从被无明迷惑的凡夫到成就佛果之间,虽然在六道中流转无数,但心也是一个相续,就像念珠一样不断。 这样的相续可假立为「我」,在名言中作为因果的所依,因此,胜义中没有因果并不等于名言中也没有。 《中论》以「不生」抉择因果空性,间接宣说了因果不灭,如云:「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因果就如同人的影子,虽是恍恍惚惚的有,但实际上本体不成立,因为它没产生过。 《入中论》以「不灭」说明了因果不坏,论云:「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业并不是自性灭的,故即使不存在唯识宗所许的阿赖耶,也可以成立业因果。 这两颂一个是自性不灭,一个是自性不生,虽然角度不同,但实际密意是一致的,都是说因果在胜义中不生不灭,但在名言中依靠一个相续可以成立。

在座的人,不管是初学者也好,有一定佛学基础的也好,对这些问题一定要牢牢掌握。 现在有些人听到空性,就认为:「万法若是空,怎么安立因果呢?」「如果我不存在,造善业就没有意义了吧?」「我不存在的话,修加行干嘛?我都不存在了,难道是为了石女儿而修加行吗?」这些人平时不做善事,也不积累任何功德,说起大话来头头是道,完全堕入断见派。

大家一定要知道,万法在胜义中是空性,无有任何实质,而在名言中,因果绝对是不欺惑的。 如果能通达这一道理,即可了达释迦牟尼佛的殊胜教理,《三摩地王经》云:「于诸法中不执着,常能摄受一切法,于诸业果信不动,最胜世尊说是法。」若对诸法一点都不执着,明白胜义中一切皆空,对世俗因果的诚信就会毫不动摇,这是佛陀所宣的最殊胜、最深妙的法藏。 了知这种真理的人,龙猛菩萨在有关论典中一直赞叹。 (在我们藏传佛教,龙猛菩萨所说的话,除了具邪见者、疯狂者以外,大家百分之百承认,因为他无误抉择了佛陀的究竟密意。汉传佛教也是如此,只不过有些人什么都不懂就胡说八道,除此之外,对龙猛菩萨这样权威的大智者,每个佛教徒都是承认的。)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诸智者以奇语赞,说此双运真奇妙。」印度诸位大德和智者们都说,现空双运在凡夫人面前似乎相违,但实际上并不相违,因为万法空性的缘故,因果不会灭失,而在因果显现的同时,万法又是空性的。

有些人认为明白空性后,什么都不用做了,磕头也不用,念经也不用,天天就是睡懒觉。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证悟空性的境界越高深,取舍因果就越细微,因此,一个人有没有证悟空性? 从其行为也看得出来。 假如特别害怕堕入恶趣,言行极其小心翼翼,说明对空性有所认识;如果对一切恶行无所顾忌,对一切善行不生欢喜,这时候就很危险了。 以前有个人说米拉日巴尊者是断见派,尊者回答说:「我有没有堕入断见,你看我的行为就可以。」因为米拉日巴修行非常精进,每天除了中夜以外,上夜下夜都不睡觉,一直行持善法。 现在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早上起得很早,晚上睡得很晚,白天不散乱,始终非常精进,取舍因果也特别谨慎,这说明他对空性有所认识。 而有些人不承认前后世、不承认空性,每天抽烟、喝酒、打牌,浑浑噩噩地消磨时光,这种人肯定对空性没有任何定解。

当然,相信因果存在,不单单是证悟空性的一种定解,没有证悟空性的人通过偶尔的因缘,也可以发现因果不虚的真相。 在二战时期,有一天,艾森豪威尔将军乘车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当时天气非常寒冷,他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 原来,这对老夫妇准备去巴黎投奔儿子,但因为车子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艾森豪威尔立即把这对老夫妇请上车,特地绕道去了趟巴黎。 送完这对老夫妇之后,才风驰电掣般地赶去参加会议。 尽管艾森豪威尔根本没有行善图报的动机,但他的善心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当天几个德国纳粹狙击手埋伏在他必经的那条路上,如果不是为送老人而改变了行车路线,他恐怕很难躲过这场 ​​杀身之祸。 后来据说他成了一个非常虔诚的宗教徒。

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个士兵看见一个乞丐,手里拿着一枚假银币,在路上一直哭泣。 士兵觉得他非常可怜,劝他不要哭,自己用真银币跟他交换。 那个假银币不能用,也舍不得扔,士兵就穿了一根线戴在脖子上,算作纪念品。 没想到后来在战场上,一颗子弹正好击中银币,救了他一命。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存在。 我原来也举过一个例子,就像你吃了毒药后,不管承不承认它有毒,它迟早都会要你的命。 因此,造了杀生、偷盗等自性罪和佛制罪的人,终究都会感受痛苦,而造了善业的人,对相续绝对是有利的。

当然,因果法门甚深难测,并非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佛经中说:「因果相应胜法门,细微难见佛境界。」因果十分深奥、殊胜、微细,它唯一是佛的境界,阿罗汉和世间人都无法彻知。 《杂譬喻经》中就有个公案说:佛在世时,有一位阿闍世王,一天,一个以杀生为业的屠夫拜见国王,请求国王每遇节日需要杀生时,全部赐给他来做。 阿闍世王问为什么,屠夫说他有一个小小的神通,知道自己前六世都是屠夫,从事杀羊的职业,而死后均转生天界,享受天福,所以他觉得杀生是转生天界的因。

阿闍世王很不解,去请教佛陀。 佛陀观察到这位屠夫前世造过一个善业,由于这一功德,使他得以六回生天享福,出生为人又能知宿命。 但他知宿命的能力很浅,只知过去六世杀羊生天的事,再早一些的事情便无法得知,于是误认为屠羊是生天享福的因,而不知杀生的罪业应受恶报,一旦机缘成熟,将会堕地狱受极大痛苦。

世间人的小神通,包括声闻阿罗汉的神通,对长远的因果无法了解,故月称论师说「亦遮思维诸业果」,一般的凡夫人不要随随便便猜测因果。 现在有些人似乎超过佛陀了,一开口就是「你今天供养什么什么,来世一定会变成人,没有问题」,这些愚昧无知的人什么都敢说,好像自己是造世主一样。 其实因果没那么简单,真正证悟空性、对因果有了解的人,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言行特别谨慎。

众生所造的业虽不会失坏,但按照大乘的说法,依靠一些殊胜的对境、不同的因缘,恶业也可以减轻,甚至不需受报。 唐玄奘讲过他上师戒贤的一个故事:戒贤具有超群的智慧、清净的戒律,在印度弘扬佛法的贡献非常大。 后来他患上重疾,全身如同刀刺般疼痛,他想绝食而死。 夜里梦见文殊菩萨对他说:「你在前生当国王,残害了很多百姓,你应当忏悔自责,怎么能自尽了事呢?有位支那僧人来此学习,已经在路上了, 3年后应该到这里。将佛法传授给他,他再去流通,你的罪自然就消失了。」 3年后玄奘果然来了,戒贤向玄奘叙说了自己的往事。

现在也有很多人行持善法后出现不顺,比如身体不好了,魔障现前了,这很可能是往昔的罪业重报轻受,因此没有必要去抱怨,理当坦然受之。

http://tw.myblog.yahoo.com/jw!N_swON.FFUQz0fuWxNaZ/article?mid=138&prev=139&next=136

原文内有优雅的佛乐

以上三帖应chris88同学之问而发。
 
优昙婆罗花

  优昙婆罗花又优昙婆罗为梵语,意为灵瑞花、空起花、起空花。在佛经又有不少译名,例如:优昙钵罗、优昙波罗、优昙跋罗、优昙婆逻、乌昙婆罗、乌昙 萝,或称优昙钵、优昙、乌昙。在佛经中,通常提到优昙婆罗花大多是在形容极难遇到佛陀出世,正如极难遇到优昙婆罗花一般:
  《妙法莲华经》卷7〈27 妙庄严王本事品〉:「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
  至于更多的说明,可参考这一段《泥洹经》,此段经文在许多论中常常被引用到。

《佛般泥洹经》卷2:「诸比丘。尔等熟视佛颜色。佛不可复得起。却后十五亿七千六十万岁。乃复有佛耳。佛世难值经法难闻。众僧难值。唯佛难见也。阎浮提内有尊树王。名优昙钵。有实无华。优昙钵树。有金华者世乃有佛。」
  这段经文即是指出佛说在他涅盘后要等数亿年以上,才会有下一尊佛出世,我想大家都知道下一尊佛就是指「弥勒佛」。经文中就提到能见到佛陀是非常困难的,在此就举出优昙钵树,这种树只有果实,平常看不到花,只有当开出金色花朵时,就是佛陀降世的时候。
 
四法印

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忧檀那。 四法印乃显示诸法真理之四标印,可作为佛教特征之四种法门。


四法印即:

诸行无常

有漏皆苦

诸法无我

涅盘寂静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以四法印次第称为四法本末,即:

诸行无常,称为初法本末。

有漏皆苦,称为第二法本末。

诸法无我,称为第三法本末。

涅盘寂静,称为第四法本末。。
 
八风不动

《起信论》主张通过施、戒、忍、进、止观五门发起大乘正信,其施门说 “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是使人心动摇的八种障碍物: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合己意或不合己意利、衰,暗中毁谤或赞誉毁、誉,当面称赞或讥嘲称、讥,身心的烦劳或快乐苦、乐,这八种东西能煽动人心,所以叫“八风”。“八风”大体上可以分为净秽二类。“八风吹不动”,即不为这八种障碍物所左右。

禅宗对“八风”的超越,是建立在般若空观基础上的不二法门式的超越。禅宗认为“八风”最能磨炼性情。
  1. 《最上乘论》:“五欲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禅宗对“八风不动” 的修行境界赞赏有加:“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2. 《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安耐毁誉,八风不动。”
  3. 《永嘉集》“对五欲八风,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
  4. 《祖堂集》卷14《怀海》对“八风不动”的悟境,禅宗创造了很多喻象来加以象征。
  • “无漏岩”:“寒山无漏岩,其岩甚济要。八风吹不动,万古人传妙。” 《全唐诗》卷806寒山诗“八风吹不动,千古镇常安。”《从容录》第19则禅者常说“八风吹不动天边月”,即是指晶莹如月的本心不为八风所动。黄庭坚《代书寄翠岩新禅师》:“八风吹得动,处处是日用”《全宋诗》卷998, 则是在寒山子诗后下的一转语,谓虽遇八风,置身其中却不为所染,是更高的超越境界。
  • “珍宝山”:“八风吹不动者,真是珍宝山也。”《最上乘论》
  • “不系舟”:“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风伤逼岂怀愁。随风东西无我所,独脱逍遥不系舟。”《善慧录》卷3
  • “耳边风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也,于他本分宗师,如耳边风过。”《从容录》第33则
  • “盲人视物”:“二六时中,对五欲八风,如盲人视物。”《续古》卷2《法昌遇》
  • “祖灯”:“问:‘如何是祖灯?’师曰:‘八风吹不灭。’”《传灯》卷23《横龙》
  • “毁誉”是八风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对,有时被单独加以阐说。《维摩经·佛国品》:“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玄奘译本作“八法不动如山王”。禅宗基于般若空观立场,倡导毁誉不二:“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永嘉集》“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证道歌》“生死幽径彻,毁誉心不惊。”《传灯》卷4《法融》“是非毁誉付之空,竖阔横长浑恰好。”《五灯》卷19《守珣》
  • “怨亲平等”也是基于般若空观立场的悟境。《涅盘经》卷3:“若有一人以刀害佛,复有一人持檀涂佛,佛于此二,若生等心。”又卷19:“观金与土平等无二,刀破右胁左涂啃檀,于此二人心无差别。等视怨亲,心无异相,此师真是世之良医。”怨亲平等也是禅宗的基本原则:“智圆则喧寂同观,悲大则怨亲普救”,“离怨求亲者,厌槛忻笼也。”《永嘉集》“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禅门要旨,无是无非。涂割怨亲,不嗔不喜。”《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庞居士语录》卷下“孤立大方资定慧,等观含类舍怨亲。” 《明觉语录》卷6“涂割等平忘顺逆。”《古尊宿》卷30《清远》 “触是舜若多,善恶总能和。涂割无嗔喜,只个是弥陀。”《汾阳录》卷下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苏曼殊《寄调筝人》
 
佛教所说的“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
涅槃经云:“夫涅槃者,名为解脱。”


涅槃经云:“涅槃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也。”

涅槃经云:“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大涅槃。”

涅槃,涅槃是佛弟子修学佛法,最终的归宿,最后的目标与终程,更是佛弟子的理念世界。

佛法清净无染就是涅槃。佛性常恒无有变异,光明自在,当下就是涅槃。凡夫之辈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涅槃,虽处涅槃性,不见涅槃,始终不得解脱生死。

    人人都有个涅槃之心,凡夫不开发,不勤修,不断烦恼,虽有涅槃之心,有亦等于无一般。

    勤修戒定慧的菩萨行者,断烦恼,便见涅槃,当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无今有,是故涅槃是常住的。总而言之,涅槃的境界是勤修戒定慧而得,涅槃就是清净佛法的别名,每个人都有一颗清净之涅槃妙心,只是无明烦恼所覆蔽,因而不得普见涅槃,是故沉沦生死,流转六道。若能发起道心,弃除贪乐五欲,心生恭敬三宝,勤修如来正法,息灭贪嗔痴诸烦恼,普见不生不灭之佛性,即见涅槃。

什么是涅槃

    涅槃一词为来自古印度,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目前在中文里,这个词偏向于专指佛教里的涅槃概念。
  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 Nibbāna是源自动词 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梵文 निर्वाण 在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中给出四个解释:“槃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中文旧译作“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涅槃这个词的中文意译是圆寂。但圆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语里常被等同于在肉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
涅槃出处
  涅槃《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


涅槃的分类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种。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有余涅槃界与无余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空、无相与无愿。
  涅槃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而只有一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该分别的根据是(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
  阿罗汉所体验的涅槃界名为“有余涅槃界”(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为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所产生的诸蕴还存在。在注疏里也被称为“烦恼之灭尽”(kilesa-parinibbāna)。在阿罗汉死时所证得的涅槃界名为“无余涅槃界”(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再后有。在注疏里也被称为“诸蕴之灭尽”(khandha-parinibbāna)。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
  涅槃被称为空(suñña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被称为无相(animit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被称为无愿(appaṇihi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渴爱之欲。


涅槃的特点

  涅槃只能被亲身作证的圣人们完全理解。尚未证悟涅槃的人们至少应当知道它的三个特点。
  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无条件的存在。[3]涅槃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4]涅槃无我,就是指涅槃不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里面没有涅槃,在涅槃里也没有我。[5]“入灭”、“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涅槃并无来、去、进、出这些概念。
 
阿难尊者入灭

如是我闻印心田 结集三藏照地天
光明破除一切暗 多闻记忆万德篇
佛法流传三千界 僧伦受化百亿川
后贤普沾醍醐味 庆喜功勋广无边

阿难尊者传法之后,就于恒河中流入灭,在那儿圆寂了。他入灭时,不是就那么死了,而是涌身到虚空,在空中现十八变。
证果的人,可以在虚空里现十八变。这十八变是什么?就是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者身下出火,身上出水;或者在空中,又躺着,又坐着,又站着──就在虚空里边游行自在,现十八种的变化。这是罗汉的境界,差不多都有这样子。这时候,又刮大风,又打雷,阿难尊者就入“风奋迅三昧”这种定,用三昧真火把自己烧了。
他的舍利被分成四份,一份就奉在忉利天宫供养,一份奉存到娑竭罗龙宫供养,一份奉给毗舍离王供养,一份奉给阿阇世王来供养,他们各建造宝塔来供养尊者的舍利。
 
净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该法门以信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净土为归。佛法西来,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宗第二代祖师。净宗历代祖师并无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弘扬净土贡献推戴而来。中国净宗十三祖分别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及印光大师。


佛教西来
  种种资料显示,佛教传入中国年代远比西汉更久远。目前发现的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早事件,如:官方权威的《太平广记》第284卷,引用《王子年拾遗记》一书,记述题为《天毒道人》的事件,详细记载了燕昭王七年(前305年)来自印度的百四十岁高僧尸罗(从文中对其的记载来看,是位具足神通的圣者无疑)来华(燕都)传法的事。此年代已比印度阿育王时代更早,接近佛陀在世的年代了!秦汉以前佛法就已传入中国汉地的史证,目前已经发现的还有不少。而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使节伊存口授《浮屠经》,则为很多学者指为第一部中文书面形式的佛经。注意:大月氏使节伊存此时还是以口诵方式传授佛经,而中国的博士弟子景庐,则立即按中国文化传统将其以汉语文字形式记录了下来。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朝廷官方出面前往西域恭请佛经佛教,并礼请高僧携经来华,在洛阳建白马寺,开始中国的佛经翻译事业,这被公认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开始。
佛经翻译事业
  公元前后的古印度,正是口颂佛经书面化的时代。几乎同时代中国开始的佛典翻译事业,是以皇室官方组织,严谨制度下的书面系统翻译。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佛教的大门,随后数百年间,天竺西域与中原两地传经、取经之高僧络绎不绝,鸠摩罗什,真谛,法显..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经,并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圆满归唐后,印度佛教各派主要经典之后都渐翻译到了汉地。此时的东土,各大宗派纷纷成熟,高僧辈出,证者无数,从教理研释证悟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传弘,大乘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实践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渐转移到了中国。并进而传播影响到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及我国的西藏等地。而印度佛教此后则日趋没落而消亡了。目前,中国翻译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统和完整的。
净土经典翻译
  净宗典籍的翻译,始于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两大译经师。安世高本是安息国太子,让国位与叔父,出家修道,博通经藏。东汉桓帝建和初(公元179年)来洛阳。二十年间详出176部经卷,多属小乘,间译大乘经。支娄迦谶,月氏国人,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来洛阳。十余年问,译经21部,多属大乘经典。此两大译经师都曾翻译过净宗典籍。据《开元释教录》记载:安世高曾翻译《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惜已佚。支娄迦谶于后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译出《佛说般舟三昧经》,此即中国净宗经典传译之开端。继而又译出号称净宗第一经的《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到了三国时代,吴月氏优婆塞支谦(公元222年)译出《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译出《佛说无量寿经》(公元249年)。姚秦鸠摩罗什(公元401年来洛阳)译出《佛说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等。北凉昙无谶译出《悲华经》(公元419年),刘宋噩良耶舍译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公元424年),北魏菩提流支译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公元508年),唐玄奘重译《阿弥陀经》,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公元650年),唐南印度三藏菩提留志译出《无量寿如来会》(此本出《大宝积经》),赵宋西域沙门法贤译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无量寿经》自汉迄宋有十二译,上面所列乃存世之五种)。
  上面所述乃净宗主要经典,带说净土的大乘经典尤多,诸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楞伽经》等大乘经典。随着净宗经典的次第译出,古印度佛教净土思想在东土广泛传布,在原有的儒道文化土壤的滋润下,开花结果,实践发展为大乘佛教的一道浩荡主流。
发展概况
东林起信
  净土信仰,大致曾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净土信仰由道安首倡,一时盛行于北魏,梁齐间还有所闻,不久即衰。弥陀净土信仰在中国的流行始于东晋慧远大师。他于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在庐山东林寺建莲社(亦称白莲社),参加的僧人、各界士大夫名流居士达123人。他们于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专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并令刘遗民著文勒石,以明所誓。其中大多都获得很高的净土修行成就,证得念佛三昧,或亲见弥陀,或命终蒙佛通知而自知时至,更有刘遗民定中到极乐世界胜境游览后回娑婆,因喝了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八功德水而周身毛孔散发奇妙清香数周者,与佛典所记载的无二无别,且皆有往生瑞相,开创了净土宗在中国弘扬的开始。慧远大师指出:“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根(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庐山东林寺被誉为净宗祖庭之一。此后,有昙鸾于北方超化寺等地专修净业,传龙树菩萨大乘难行、易行二道之说,主张以弥陀如来本愿力为根本。昙鸾以后有道绰,曾讲《观无量寿经》200余遍,并劝人用麻豆计数,精进念佛。自己日诵佛号七万遍。著《安乐集》2卷,立圣道、净土两门,指出末法时代对大部分众生而言净土念佛法门是当生了生脱死的唯一出离之路。
古佛再来
  善导大师(613-681)是道绰的弟子,俗姓朱,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幼年出家,诵《法华》、《维摩》诸经。贞观十五年(641)冬,赴玄中寺拜谒道绰,听讲《观无量寿经》,道绰授以念佛往生法门。道绰卒后,善导大师入长安光明寺,勤笃精苦,昼夜礼诵,如救头然。每入室长跪唱佛,不到力尽,终不休歇。寒冰天气念佛,亦要念到汗湿衣襟才止息。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睡眠。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心绝念于名闻利禄,从不举目见女人。律己俊严,待人慈爱宽恕。凡美味佳肴皆供养大众,粗粝饭食则留给自己。佛前的灯,常年不熄,三衣瓶钵,不用人替自己拿。从不与人聚谈世俗之事,恐怕耽误净业。大师念佛功深,成就殊胜,念一声佛,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百千声,便有十百千道光明从其口出,自证境界不可思议。大师圣德高风,本迹不可测度。据《天竺往生略传》云,善导是阿弥陀佛化身。
  大师所得均施财,“写《阿弥陀经》十万卷,画净土变相三百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敦煌千洞中《观无量寿经》曼荼罗的成立,即是大师亲作,流传于世。唐高宗敕于洛阳龙门兴造大卢舍那佛像,命他负责监制。自古迄今,这尊佛像,以其丰颐秀目,既庄严雄伟又不失睿智慈祥的风格,予人类以心灵的震撼。他的佛教活动影响极广,弟子不可胜数,“以其化者,至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卷者,念佛日课万声至十万声者”(同上)。善导大师著作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往生礼赞》一卷、《净土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观念法门》一卷等。此外,还有他与道镜共集的《念佛镜》二卷。
  《观无量寿佛经疏》又称《观经四帖疏》。因它主要阐述净土法门的教相教义,故又可名为“教相 分”或“解义分”,而其他著述则因主要阐述净土法门的行事仪式,故名之为“行义分”。《观经疏》宣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皆可依靠阿弥陀佛愿力往生极乐净土。它把称名念佛归为“正业”,而把读经、礼拜等视为“助业”。《往生礼赞》详细介绍昼夜六时礼赞阿弥陀佛以及观音、势至两大菩萨的仪式。《净土法事赞》具体说明《阿弥陀经》转读、行道的方法。《般舟赞》介绍修习般舟三昧行道的方法。《观念法门》则叙述观念佛三昧的行相和入道场念佛、忏悔发愿的方法。《念佛镜》分十一门,阐述念佛的原理、方法、意义,意在照明修行念佛者,增益信心。在《念佛镜》中,善导把往生净土的行业分作正、杂二行。“正行”指专依净土经典所作的修行,杂行是其余诸善万行。善导的净土法门,便是舍“杂行”而归“正行”,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念相续不断,以往生净土为期。善导继道绰之后,完备了净土宗的教义和行仪,把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视为自宗的根本内容。 善导弟子有怀感、怀恽、净业等人。怀感原系长安千福寺沙门,初学唯识,博通经论,不信念佛往生之说。后谒善导,善导命他入念佛道场修持念佛法门。于是他精进念佛,三年后得念佛三昧,并著《释净土群疑论》七卷,具体解释有关念佛往生的各种疑问。
  善导以后,净土宗继续流传,历代名师辈出。先有承远大师、怀感大师、法照大师、少康大师等继续弘扬。以上被称为善导派或善导系;他们虽非善导弟子,但于弘扬念佛法门颇有贡献,在净土宗历史上有很高地位。另外在唐开元时出现了慈愍三藏即慧日,他曾由南海去古印度等七十余国游历,学习净土经义,凡十八年,著有《净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赞》等,提出禅净一致的念佛禅,融会诸宗,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万善同归
  五代至宋净土宗一直盛行,净土法门深受民间百姓欢迎,教、禅、律、净诸宗继续呈现融合兼修。五代末杭州永明寺(净慈寺)永明延寿大师,作为禅宗祖师禅法眼宗三祖及莲宗(净土宗)六祖,著宗门巨著<宗镜录>,作<万善同归集>,融合诸宗,推弘净土思想。大师每日定做一百零八件佛事为常课,持咒、礼佛忏悔、诵经、坐禅、放生、说法等,每夜则于旷野施食予鬼神等类。大师每日定念十万声阿弥陀佛圣号,常往别峰经行念佛,随从者常达数百。时人常听闻螺贝天乐响于天际。此外,在北宋开宝三年(9 70),步入晚年的延寿大师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督建高达五十余丈共九层的六和塔,以作镇潮之用,巍巍立于江边,蔚为杭州一大景观。
  作为禅、净两宗的祖师,最能凸显延寿大师修持思想的,莫过于世人熟知而被赞为“大藏之纲宗,修行之龟鉴”的“四料简”了。其文如下:“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见弥陀佛,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大意为:若人[1]明心见性而又念佛求生净土,其人威猛犹如带角的老虎;现世堪为人间导师,来生即可成佛作主。若人未能开悟但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则万人信愿念佛万人得以往生成就;彼土花开面觐阿弥陀佛,又何愁不大彻大悟?!若人虽"有禅"却不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十人中有九人会蹉跎耽搁;假若临命终时中阴身现前,随其业力重者受生于相应的善恶道中。若人既未开悟又未念佛求生净土,临终现出地狱的铁床与炽热的铜柱,于中经受万劫与千生的剧苦,无有善业感召他人来作救助。 大师四料拣,言简义丰,立意精当,无论何种根机的众生,均能从中获得无穷的受用。上跟利器无妨禅净双修,中下根性自应稳守净宗阵地,老实念佛,总以西方净土为最后指归。大师身体力行,理事双修,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榜样。以延寿大师个人来说,禅净双修是他理想的修持法门。
  永明延寿大师的名字与阿弥陀佛名字(阿弥陀佛即无量光无量寿也)的含义也暗合,后人多指其为弥陀再来。雍正帝更称永明延寿大师为“六祖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
  宋元两代结社之风盛行,出现了净业会、净土会等,专弘净土著名的有宋初杭州省常大师,元代普度大师等。莲宗诸祖
高僧辈出
  明代弘传净土大师辈出,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杭州云栖莲池大师,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大成者,指禅净不二,念佛含摄万法之旨。大师遍参宗门后,即转而专修净土念佛三昧。传是年杭州大旱,民请祁雨。大师曰:老僧不会作法,只会念佛。乃责杭州市民斋戒十日。是日,领众于田径念佛,“木鱼所到之处,雨下如注”。大师以正法眼藏与净业功行,破斥邪见,开导迷茫,厥功甚伟。他说“此一心(指念佛之一心不乱境界)即实相,即同乎法界,即定中之定,即菩萨念佛三昧,即达摩直指之禅,即是转识成智。故知念佛总摄一切佛法”。大师著作包括《弥陀疏钞》十余万言等,总持圆顿诸经,融会事理,指归一心。另一位四大高僧之灵峰藕溢大师,初由儒入佛,参宗门开悟后,深入天台教理,又三遍阅律藏,后专修念佛三昧。大师佛学思想无比丰富,包罗了禅宗、天台教理、律宗教法,但又归于净土,同时融合了一些儒家学说。其著作弘丰,十卷《灵峰宗论》深入天台教理,被尊为天台宗灵峰宗祖师。大师更作著名的“净土十要”,其中之首篇《弥陀要解》更是独步古今,印祖评说:“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为净业行人必读之作。
  满清乾隆以来,国家日渐衰亡,尤其满清取消了隋唐以来汉地一直实行的严格的出家考核(度牒)制度,佛法日趋衰落。不过,净土一宗尚有普仁行策截流大师,梵天实贤省庵大师、资福际醒彻悟大师等续佛慧命。
民国救劫
  清末民初,中华文明及文化陷入空前劫难中。一大批高僧在此黑暗苦难年代应世,力挽狂澜,挽救人心。净土第十三代祖师-灵岩印光大师(圣量),应劫而生。大师遍参南北丛林,更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闭关阅藏二十余载,深入念佛三昧,通宗通教而专修净土。又创弘化社,办灵岩山净土念佛道场。其文字般若,度化众生无以计数。不离因果,不谈玄妙,倡导老实念佛。德行闻名四方,仍粗衣淡饭,不登大坐,不打经忏佛事,远离名利。所有供养亦捐善举,资助流通法宝数百万册,不留一文。临终预知时至,集众开会,嘱托安排一切已办,乃领众念佛,跏趺而坐,含笑往生。荼毗后,更示现舍利无数。时人天同赞,圆瑛大师作诗赞曰:乘愿再来势至身,圆通念佛训群伦。风光本地无他术,声教当年自有真。..弘一大师(李叔同)赞曰:“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太虚大师赞曰:“亲其教览其文者,辄感激威德力之强,默然折服,翕然崇仰,为莲宗十三祖,洵获其当..”。实为近代佛子僧人之典范。由于印光大师晚年往来弘法于民国江浙和上海等地,他对现代社会众生根性最为了解,留下的<印光法师文抄>等著作,被誉为“小三藏”,实为末法之慈航,暗夜之明灯,是现代众生修习佛法尤其净土法门的最佳指南之一。

五经一论
  
佛教传入中国后,净宗经论随之次第翻译,专谈净土以及带说净土的经论,有两百种之多。历代祖师大德在如此宏富的净土经论中,经历一千余年的选择,从最初的三经一论,到近代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净土五经一论的选定,使净宗的修学与弘传有了明确的依归。大凡净土缘起、因果、事理等精义,五经一论都非常详尽。因为释尊说法的时间和听法弟子的根机不同,所以五经内容详略互异,侧重面有所不同。五经一论立表如下:
[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译)
  佛宣讲无量寿经,说出阿弥陀佛最初的因地:弃国王位,出家修行,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经过无量劫的依愿修行,终于福慧圆满,得证佛果。所感得的极乐世界,庄严无量,妙莫能名,十方诸佛咸共赞叹。十方世界的菩萨、回小向大的声闻缘觉、以及具足惑业的凡夫,只要信愿行三俱足,仰承佛力,决定往生。被誉为净土第一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畺良耶舍译)重点有三:
  1.净业三福: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是净业行人成就之资粮。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第一人天之福,第二小乘声闻缘觉之福,第三大乘菩萨之福。“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初、二多属戒学,三则三学圆具。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2.十六妙观:第一日观。观落日如悬鼓。第二水观。观大水澄清。第三地观。观冰琉璃。成就地想。第四树观。观琉璃地上。作宝树想。第五池观。观七宝池中。有八功德水想。第六总观。作宝楼阁想。第七座观。观七宝莲华中。第八像观。观一佛二菩萨想 第九佛观。观佛相好想 第十观音观。作大士形像。佛立顶冠想 第十一势至观。第十二普观。第十三杂观。作佛大小不定身想 第十四。上三品观 第十五。中三品观 第十六。下三品观。诸佛菩萨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行人明白呀?
  3.九品因果:说明西方极乐世界各个品位的正因,因往生者的因行有胜劣,往生之相有等差,往生后见佛成佛有疾缓,从而分有上、中、下的三辈九品。西方极乐世界是无上善人聚会之美妙庄严的佛土,佛慈悲为普度众生故,以佛愿力特开带业往生的该法门,业力凡夫乃至曾作五逆十恶忏悔之人,只要信愿行俱足亦可仰承佛力往生。但业力凡夫业障恶习深重,往生后按照各自因行先住在莲花苞心(或边地疑城,里面依然美妙快乐胜三禅天只是暂不能外出)里铲除业障习气,熏修梵音佛法,增养菩提,然后再花开见佛。按照众生因行优劣而分三辈九品。最上品之人往生后即刻花开见佛,而最下品之人则须住莲花苞心忏罪熏修多劫方花开见佛。吾辈宜依佛教导,努力信愿念佛,发大乘菩提心,持五戒十善等三福,提升往生品位。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
  佛宣讲阿弥陀经,描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妙果,令闻者生信、发愿、执持佛名,求生净土。信、愿、行(执持名号),是净土法门的纲领宗旨。具此三资粮,不论是 毕生执持而现生就得"一心不乱"的上根之人(所谓是人但念阿弥陀,既是无上深妙禅,依祖师指,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境界),或临终方闻佛名而生大忏悔一念猛利深信切愿者念佛十声乃至一声,皆蒙接引,往生西方。阿弥陀经,佛教诸宗(天台、华严、法相、三论、禅、密、律),均奉为晚课内容。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般刺密谛译)
  念佛法门的心法上,作为大乘佛教最重要经典之一的首愣严经,其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做出了最妙开示,经中大势至菩萨指示:"...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是故此章列於三经之后,为第四经。
[普贤行愿品]
  (唐般若奉诏译)
  华严经被推为大乘诸经之首。行愿品为华严最后一品。讲善财徧参知识,末后於普贤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证者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而为华严一经归宗结顶之法。"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位菩萨。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种种身,以度脱众生。此后从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与彼抗。由是知念佛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以其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而即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致广慧和尚书) 。
  净业行人,作为发菩提心之大乘行者,能随份随力依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行持,就能逐渐向佛菩萨的无我利他的心行靠拢,积累资粮,提升往生品位。
[往生论]
  (世亲菩萨造,元魏菩提留支译)
  古印度的天亲菩萨(又称世亲菩萨),佛涅盘后九百年顷,生于北印度健陀罗国之富娄沙富罗城。他和兄长无著菩萨,是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祖师。天亲菩萨作的《唯识二十论》和《唯识三十颂》等,是印度唯识宗的经典代表著作。三弟“狮子觉”也在有部出家,亦证得阿罗汉果。
  天亲菩萨早年亦在有部出家,遍通十八部意,作《阿毗达摩俱舍论》,成一代著名小乘论师,且曾诽谤大乘。后在兄长无著菩萨的点化下,幡然醒悟,欲以割舌忏悔。无著菩萨说:诽谤之罪,纵割千舌不能灭,不如以此诽谤大乘之舌,弘扬大乘。天亲菩萨遂深入大乘佛法,彻悟妙谛,广造大乘经论五百部,成一代大乘论师。在其主著《摄大乘论释》结尾,有如下语句:“我说句义所生善,因此愿悉见弥陀,由得净眼成正觉。”如是可察天亲菩萨最后之皈命,乃在西方净土。《往生论》即是天亲菩萨修学净土法门的心得著述。在该论中,天亲菩萨对于净宗不可思议的事理、因果、性相,与佛境界的状态,和盘托出。从该论可以学习到古印度大乘菩萨净业行人对净业修持的诠释开示。
编辑本段修持简述
念佛方法及抉择
  善导大师把净土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正行又分为读诵、观像、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此中又特别把称名作为正业,其他四种为助业,显出称名念佛为最重要。念佛的方法凡有四种:1、专称念佛的名号,称为持名念佛;2、观佛的塑像与画像,称为观像念佛;3、观想佛的妙相(包括《观经》十六观门),称为观想念佛;4、观佛的法身,即谛观实相,以般若智照,了达此一切法,当体全空,亲见本具妙真如性,称为实相念佛。印光大师也指: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四种念佛,唯持名最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出自《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修持简述
  印光大师指出:“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实偏圆各异,无非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复本心性而已。然此诸法,皆须自力修持,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绝无他力摄持,令其决於现生入圣超凡,成就所愿也。唯净土法门,仗佛誓愿摄受之力,自己信愿念佛之诚,无论证悟与否,乃至烦惑丝毫未断者,均可仗佛慈力,即於现生往生西方。”(《印光法师文钞(续)》“净土十要序”)"。“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文钞续编卷下净土指要)。印光大师指出,净业行人,须持守净戒(在家为五戒十善),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信愿念佛。信愿行三资粮,缺一不可。末法凡夫虽戒难持清净亦须努力去持,菩提心亦要发,有此去恶向善之心方与佛气氛相应而感应道交,仰承慈悲佛力带业往生。否则真信切愿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在方法上,虽念佛法门可深可浅,但对教理的正确学习领会是念佛实修的基础,也很重要。在念佛方法上,以持名念佛最为稳妥,但宜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可以视情况选择专念阿弥陀佛,或念观世音菩萨为辅等。并根据自己的情况与因缘选择与早晚功课,礼拜忏悔,诵经,五戒十善等行持主辅调节配合,但这些助行的功德都需回向一心往生净土,体现专修原则。对根基中下或初学等一般信众,宜专修最受益而少障。对上根利智或久修大士,则境界不妨广大,可万善圆修,以期福德智慧圆满。正如印光大师所说:“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十念记数法”
  
特推荐印祖开示的十念记数法。“至於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於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分念心数,则全心力量,施於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後世饨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做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做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於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沦,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心,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复高邸麟书四)

净宗殊胜特色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理机双契,不可思议。无论佛经佛语,还是古来历史上无数证悟的祖师大德,赞叹净土之法语章句无以计数。弥陀经中,十方佛均出广长舌相,赞叹西方净土殊胜超妙。各大乘经典,处处赞叹指归净土。禅、教、律、密大乘各宗,亦或兼修念佛亦或行归净土。“《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印祖文抄(正)印施极乐图》
  佛在《观无量寿佛经》中,如此赞叹念佛人: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净土宗 - 基本思想
  净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本宗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着弥陀本愿的他力,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又称为念佛宗。我国净土宗从庐山慧远倡导净土思想,历经北魏昙鸾、唐朝道绰、慈愍等大师的大力推弘,随着时代的迁移,愈为后代人所奉行,是影响中国佛教民间信仰最为深远的宗门。
  一般所谓净土,主要是指弥勒净土、弥陀净土。弥勒净土的信仰,以东晋道安大师为最早,他着有《净土论》六卷,倡导往生兜率天的弥勒净土;唐代玄奘与窥基大师,也以弥勒净土为行持依归。但自此以后,由于修者少,弘扬者更少,渐形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弥陀信仰的兴隆,弥陀净土便成为诸佛净土的代表。早期弘扬弥陀净土信仰的,以东晋慧远大师为最力,他在庐山结白莲社,与大众共修念佛三昧,以期能往生见佛,是我国结社念佛之始,也是我国净土的主流。
  北魏宣武帝时,菩提流支译出世亲的《往生论》,昙鸾为之注解,着《往生论注》一书,书中采用龙树《十住毘婆沙论》中(易行品)的说法,明示佛法修行的难、易二道,也就是他力法门、自力法门的不同,阐扬净土信仰的本旨在于他力法门,主张依靠他力本愿为五浊恶世中方便易行之道,始阐扬净土立教的本义,并强调藉着持名念佛来求生净土。到唐代,道绰、善导等大师继承昙鸾的教旨,极力强调佛的本愿力,主张往生净土就是相应于末法时代的信仰。道绰着有《安乐集》一书,论破诸师的谬解,开示末世众生的要路,并依昙鸾难易二道之说,创立圣道、净土二门的教判。善导撰《观无量寿佛经疏》,楷定古今各家的谬见,确立净土的教义、教相,并厘定修行上的正行、杂行之别,奠定了净土教义独立系统的基础。其后,有怀感着《释净土群疑论》,针对各宗对往生净土的质疑,一一阐论。睦州的少康,也大力弘扬称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自昙鸾至少康,被称为净土宗的“震旦五祖”。当时在长安等地,诸师也撰写了不少解释《阿弥陀经》、《观经》等注疏。在这个时期,净土经典的研究达于高峰。
  唐代开元初年,慧日大师自印度归国,看到当时禅家把净土信仰视为引导一般愚民的方便教说,便激烈反对,而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主张戒净并行、禅净双修、教禅一致,而以一切修行都回归于往生净土的旨趣。承远、法照、飞锡等人绍继他的主张,以念佛三昧为无上深妙的禅门,极力排斥禅僧的空腹高心。于是,我国净土宗在唐代,可分为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善导系统、慈愍系统。 当时,在禅门中有认同慧日一派的,如六祖门下的南阳慧忠提倡解行兼修。到后周法眼文益的嫡孙永明延寿,更大力弘扬禅净双修。元代以后,禅净双修的风气更加盛行,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人都归心于西方净土。到明代,楚山绍琦、云栖袾宏、憨山德清等人,相继倡导禅净合一,尤其以云栖袾宏精进修持念佛三昧,更是著称于世。他除了注解《阿弥陀经》外,还著书立论,大力弘扬禅净一致之旨,对当时教界影响很大。
  天台一门也有很多信仰净土的高僧大德,如宋代四明知礼,他所撰的《观经疏妙宗钞》,就是主张台净融和的论着,为历来的天台宗僧所重视。明代的灵峰智旭提倡三学一源论,认为禅、教、律三学的归趣就在净土法门。到了清代,不少在家居士也提倡净土信仰,如彭绍升、希涑父子,编《净土圣贤录》。康熙、乾隆年间,实贤法师在杭州结莲社,教化远近,尊奉昙鸾、道绰、善导为净土三祖。民国以后,除了杨仁山的大力提倡,印光大师也主张净土法门为佛陀出世的本怀,致力于社会救济事业,各地僧俗渐次兴起结社念佛的风气。今日台湾佛教,不论禅寺、律寺,乃至显教、密教,都普遍藉念佛法门来引导信徒修持。这是由于称名念佛简单易行,因此能普及于一般社会大众,形成近代以来中国佛教的一大主流。以念佛法门为中心的念佛会、莲社、居士林等,相继成立,呈现了佛教各宗并容,多彩多姿的面貌。
  净土思想主要依据的是“三经一论”,“三经”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一论”是指佛陀入灭后八、九百年左右,世亲菩萨所造的《往生论》。历来的净土宗祖师大多依据“三经一论”以及马鸣、龙树等诸论师赞述“三经”的要义来弘传此宗。
  净土宗净土宗三大经典之中,《阿弥陀经》描述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种种庄严的事相,并说明发愿往生的意义及方便,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这部经的经文较短,很容易诵读,被奉为净土宗修行者必诵之经。《无量寿经》详述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愿,以致果地圆满成佛,庄严国土,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并说明三辈往生的条件。《观无量寿经》旨在说明想要往生西方极乐国土的众生所必修的净业正因,并以十六观法谛观阿弥陀佛的身相及极乐净土相,又解释九品往生的因果。至于《往生论》,则说明修习“五念门”,可得种种成就,令众生得以往生安乐国土,面见阿弥陀佛。
  本宗的宗旨,是以修净土者的“心行”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因此,修持净土法门必须先发菩提心,也就是企求无上佛道的愿心;其次是发厌离心、欣求心,就是厌离这个众苦煎迫的秽土而欣求清净庄严的佛土之心;再来是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三心”:一、至诚心,是真实为了脱生死而求生彼国,不是为求名闻利养而现精进相的心。二、深心,对于阿弥陀佛在因地摄受一切众生的四十八大愿,抱着毫不怀疑的信心,专心一念地称念佛号,藉由佛力加持而往生极乐。三、回向发愿心,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资粮,全部发愿回向往生西方;再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所有有情众生也都往生极乐净土。[2]
净宗与现代社会
  净土念佛法门方便易行,人人能修,安全稳妥,而义理深妙。念时宜万缘放下摄心内听,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久久自得三昧。念佛时即能仰承佛力感应加持,以佛之真如熏习我辈的无明,摄受佛的智慧福德光明熏修吾辈业力凡夫,如念佛圆通章所说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再配以净业三福:深信因果,五戒十善等行为修持,在生能净化心灵,提升品格,业消智朗,健康身心,增福增慧,幸福人生;临终又能蒙佛关怀而接引往生佛国净土:“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亲来迎接”,而得不退转,最终成就无上菩提。
  


现代社会众生,生活节奏紧张、竞争压力大,烦恼业力厚重,贪欲横流,而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趋劣下。净土念佛法门成为他们最宜普及修习的法门。无论在家出家,无论学生老师、士农工商,学习紧张时,工作压力时,成功时,失意时,工间休息时,早晚睡眠时,时时可念佛片刻,净化心灵缓解压力,熏修改变性格习气,辅疗身心疾患,提升智慧等。心净国土净,娑婆世界本是众生众业所感而成。而佛法净土信仰,众生皈依佛陀之教导,在生按净业三福、五戒十善,环保素食,六度万行等准则妙法提升、改造自己的心性品格,从而净化社会风气,为精神文明,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有法师提倡所谓“人间佛教”,而实际净土法门即是末法时代最好的“人间佛教”!佛法以出世心,行入世事耳。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是也。[1][3][4][5][6]
编辑本段净土法门的功德利益
  净土法门的修学从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入手,加上修习福慧善根,自在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使众生得到无上功德利益。
  净土法门的修学要如经所言,爱惜一切众生,利人而不去迫害,帮助大家得到美好智慧之生命,远去痛苦,就会得证极乐世界无量寿的功德利益。心存善良清净,就会得证心灵安乐解脱的功德利益。要施与大家饮食、衣服、医药、家庭常用品和一切所需要的物品。就会合入极乐世界百物富足的功德利益。
  净土法门的修学不去做一切不如法的事,做对于所有人有利益和有贡献的事。就会得证极乐世界事事如意的福报。要己学,向人说六波罗密、四摄法,深刻了解因果,实修实持以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就会得以早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利益。
  如果大家对我们有所求,我们都要极力去帮忙大家,让他们的愿望能够达成,就会得证极乐世界所求如愿的功德利益。不要有愤怒心、恨毒心,就会得证极乐世界无烦恼清凉境界的功德利益。要多学经典,为人说法就会辩才无碍,就会得证广大圆满的功德利益。
  净土法门的修学要常积福田、常修智慧、常学忍辱。这些都是佛祖在经中对我们的教导,我们如法修之,能得不可思议功德,往生极乐世界受其安乐的大福泽。(方海权著)

  本宗主要经典为五经一论:无量寿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夏莲居居士汇集本)、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往生论。
  在行持中,分难行、易行。在五浊恶世,并无佛住世,修六度万行,永不退转地修行为难行。信佛所言,凭藉弥陀愿力便得往生入不退转为易行。
  净土法门,唯依弥陀行愿,普收三根,彻上彻下无所不该。上至文殊、普贤、龙树、马鸣,莫不发愿导归;下至思夫愚妇,无不可依此法门而往生。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中,发了四十八大愿,愿生者寿命无量,国上庄严,入不退转。其中度生之愿为第十八愿最恳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故此世尊应末世之根机,开此法门,劝令往生极乐。
  1、信愿行
  往生西方以信、愿、行为三要素。非信无以发愿,非愿无以导行,非行不足满所愿,证所信,三者缺一不可。
  信:信娑婆之苦,极乐之乐,信念佛能往生。
  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立深音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净土得生与否,全视愿力之真切与否,即信而发愿,起真实修行。
  行:此行专指念佛法门。念伟行业为内因,以弥陀愿力为外线,内外相应,决定往生。念佛有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三种。
  称名念佛,又云持名念佛、即口称佛号。其中有默持、金刚持、高声持。此外还有和缓念、追顶念、禅定念、参究念。
  此持名念法是依《阿弥陀经》中的“……执持名号,若一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观想念佛:观佛相好功德。实相念佛:观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
  2、正助杂三行
  专依净土经而修行业为正行,修余一切诸善万行为杂行。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为五正行。但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为正行中之助行,唯称名为正行中之正行。善导大师的净土法门是舍杂归正,专修正行,旁修助业,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念不舍,以期往生净土。
  3、三辈九品
  念佛的目的是愿求往生极乐世界,但随行人的根机不等而往生的程度也有上中下之别。《观无量寿经》中说:“行人必须有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方能往生。”此为往生的根本依证,但所修净业正因深浅有别,而往生的品位有高下不同。上中下三品,各有上中下三生,为九品、上品必须具足戒行,读诵大乘,深信因果,发无上道心,愿求往生等条件。中品必具戒行,不造五逆,孝养父母等条件。下品虽造罪,随其造罪深浅,但于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念念佛而生者。
  修净业不可不知修福之助缘,《观无量寿经》云:“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三藏十二部

  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在佛门中,我们经常会听人说到「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但很多人不太清楚「三藏十二部」所指的具体内容,下面根据《君友会大藏经》记载分别作简要的介绍。
  「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是指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别。

三藏
  具体来说,「三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是「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若依觉音之说,则藏为「谙记」之义,即以谙诵之法而师徒口传。另据《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载,藏为「器」之义,即容受所应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众部与其它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杂藏(本生因缘等),犊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罗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与菩萨藏,大众部之一说部另加杂集藏与禁咒藏,成实论加上杂藏与菩萨藏,六波罗蜜经加上般若波罗蜜多藏与陀罗尼藏,五者合称五藏。此外,经藏与律藏二者,或声闻藏与菩萨藏两者,并称为二藏。
  「三藏」中的经藏,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即指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能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论藏又称论部。
  在《大乘庄严经论》卷四中举出了设立「三藏」之九种原因,即:
  一、为对治疑惑,故设立修多罗。
  二、为对治受用之二边,即令远离乐行之边、苦行之边,故设立毗尼。
  三、为对治自心之见取,故设立阿毗昙。
  四、为说三学,故设立修多罗。
  五、为成就戒学、心学,故设立毗尼。
  六、为成就慧学,故设立阿毗昙。
  七、为讲说法及义,故设立修多罗。
  八、为成就法及义,故设立毗尼。
  九、为通达法及义,故设立阿毗昙。
  在《释氏要览》卷中亦援引《阿毗达磨集论》之说,谓经藏乃用以对治疑烦恼,律藏对治受用二边之随烦恼,论藏对治自见取执之随烦恼。此外,西藏喇嘛教以三藏配于三毒,而谓律藏可断除贪欲,经藏可断除瞋恚,论藏可断除愚痴。
  有关三藏的先后次第,尚无定论,若就三藏结集的先后而言,则其次第为经、律、论;若就行修之顺序而言,则为律、经、论。若将此三藏配于三学,则经相当于定学、律相当于戒学、论相当于慧学。同时,经亦包含戒、定、慧三学,律包含戒、定二学,论唯包含慧学。
  在诸宗中,凡是以经立宗者,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日本日莲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如我国南山律宗;以论立宗者为论宗,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别称为经师、律师或论师。造论弘扬佛教者,称为论主或论师。精通三藏之法师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单称三藏。在我国,三藏之翻译家亦称三藏,例如称玄奘三藏、真谛三藏等。

十二部
  「十二部」是佛所说的法,按照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
  一、契经,音译修多罗,即契于理契于机之佛教经典,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
  二、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这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解。从形式上看,文句字数有定,与古诗相似,这是从梵文、巴利文沿袭而来的文体,一般称为偈颂。从内容上看,都是对长行内容的复述,故称应颂或重颂。应者,「顺应长行」;重者,「重宣其义」。
  三、记莂,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记。通俗地说就是经典中所记载的佛陀明确告诉弟子何时可以成佛的经文。据《璎珞经》讲有八种授记,《法华经》第六品专名「授记品」。
  四、讽颂,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也就是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五、自说,佛陀未待他人问法或者无请问佛法者,而佛自行开示教说的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我们知道,佛陀说法,多是弟子先请问,佛再作答,于一问一答中深入开来。而自说一体,是指弟子们不知提问,而佛从大事因缘出发,认为教义重大,即便无人求法请问,也要主动开示众生。
  六、因缘,记载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因缘是有关该经在甚么情况下,为解决甚么问题,对甚么人而说的等等记述,属于交代背景、主题、性质、目的等内容。
  七、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八、本事,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也就是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有关佛讲述某菩萨或弟子过去几生几世所作所为的种种因缘事业,此类即称为本事经,如《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品」即是其例。
  九、本生,记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如《佛本生经》中就讲述了佛陀在过去世修行时,为鹿、为鹰等动物舍己度化众生的故事。
  十、方广,字面意思是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的经文。宽泛点说,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凡属宣讲菩萨道的教理,弘扬菩萨行的法门,均属方广,是为教化大乘菩萨的大乘经典的通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对于方广经典,《菩萨地持经》卷三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此是形容佛在说法中显现出来的种种神力、吉祥、瑞相的经文。之所以称名「未曾有」,是因为这些瑞相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从来未曾有的境界,众弟子同声赞叹:「未曾有」而得名。如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论议,记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论议是佛法经典的主要形式,即「以理论议,明辩法相。」如佛为声闻乘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义理。在文体上显示为「一问一答」或「直发精义」的两种,显示了佛说法的活泼亲切。
  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而诸经中有人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有人认为除记莂、自说、方广外,其余九部皆属小乘经;也有人认为除因缘、譬喻、论议外,其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人以为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为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种藏中,古往今来亦有不同的说法。
  为了方便后人记忆这十二部经的名称,古人将十二部经编成了一首偈颂: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共成十二部,详如大论三十三
 
长学问!!!

挚诚感谢!!!


:thanks::thanks::thanks:



阿弥陀佛
 
天堂和地狱真有吗

地狱和天堂,是形容苦乐对待的名词,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位置,而是随众生的思想行为(业力)所显现的,因此,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诸恶莫作’,则无地狱,‘众善奉行’,就有天堂。

  地狱天堂究竟在那里呢?现在我还没有去过,就是以前去过,现在也忘了,不过我认为它的位置是那里都在,那里都不在。好比说,某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在收看电视,这是天堂相。忽然他的太太说黑白的电视不好,要换彩色的,那么先生就说:‘刚刚筹缴了孩子们的学费,又要买电视机,真是胡闹!’因此而吵嘴,而打架,而自杀!这样一来,就变成地狱了。由此可知,地狱、天堂,是唯心所现的。

  地藏经所说的那许多地狱,如因未见而不信,那政府设有惩治坏人的牢狱,总不能因为没有坐过牢就说没有。地狱的有无,和这道理是一样的。

  最后我特别申明一点,经中所说的许多地狱,完全是众生的业力所造成的,与佛教毫不相干,介绍各种地狱和众生受苦的情形,却是为了防止众生作恶,受诸苦恼,而作义务宣传,藉此以收‘谈梅口酸,想崖足颤’之效。(知义法师著《初机学佛决疑》)

  有人视地狱为实有,也有人说它是唯心所造,并不真正客观存在,何者的观点才对?

  地狱、天界乃至整个六道轮回皆为众生共业所生,它的存在正如人间世界的存在方式一样。当整个宇宙进入消失的阶段时,地狱便不复存在;在此之前,只要众生有共业,六道便存在。说它并不存在是不正确的看法。你看不到的地方,不代表就不存在。只要你略作少许恶业,便很快会见到地狱的存在与否了!当你在地狱道中投生时,你肯定绝不会怀疑它不存在!当然,以中观应成派的空性见去解释的话,地狱与万事万物皆为缘起,并无自性。但即使它是无自性的,并不是说它不存在。你的肉身也是无自性的,但并非不存在。(出自《居士学佛100问》)
 
宇宙和生命的起源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原素也是永恒的,前者是物质不灭,后者是精神不灭。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本来如此就是宇宙和生命的实际情况。

  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那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的结果。

  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的颜色一样,继续不断地薰染到生命的主体──识田中去,在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教称为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的结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这个意思的说明。

  业,有个人单独造作,也有与他人共同造作的;有的虽然单独造作,但也可以和他人相同,有的虽然与他人共同造作,但也各有轻重不同。因此,业的种类,从大体上说,分有‘共业’及‘不共业’的两大类。

  由于共业,所以感得同样的业报;地球,便是由于地球世界的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数众生的共业所感,而有各类不同的共业,所以也感得各种不同的世界,太空之中,宇宙之间,有著无数无量的世界,它们的成因,都是由于各类不同的无数众生,所造各类不同的共业而成。所以,火星上如果真的有人,火星人的形体,未必也和地球人的形体一样。至于那些无人的星球,乃至那些没有生物存在的星球,虽不是众生活动的舞台,但却也是为了众生活动的舞台而存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没有一种现象没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太阳上不可能有生物,但如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的生物也将无法生存;虽然上有许多的事物,无法用科学的观点证明其存在的理由,但在佛教的解释,一切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感,那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

  至于生命在地球上最出的出现,佛教相信是由变化而来,下至单细胞的生物,上至人类,都是一样。地球形成之后最出的人类,是由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是飞空而来的,那是由于他们的堕落,贪爱了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之后,身体粗重不能飞行了,就在地上安居下来(世记经、大楼炭经、起世经等)。实际上,那也是出于他们的业报所致,天福享尽之时,必须要来地上随业受报。正像以后所有的众生一样,既然先由共同的业力,感成了一个地球,岂能不来接受地球生活的果报?一旦在地球世界的业报受完,又将往生应往的他方世界中去。

  又由于不共业的理由,虽然同样生在地球世界,品类的高下,也就不同,下至昆虫,上至人类,人类之中,贫富贵贱,上智下愚,也有千万差别。

  事实上,共业,也是不共业的分类,比如地球众生的共业与他方世界众生的共业相比,便成了不共业;同样的,不共业,也是共业的分类,比如非洲的黑种人与亚洲的黄种人,是由不共业所感,但因彼此都是地球世界的人类,所以仍由共业所感。以此类推,同在一个国家的人民,也有千万差别,乃至同在一个家庭,兄弟姊妹,也各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成就,各有各的生活感受。

  这,就是佛教对于宇宙生命的来源及其存在的看法。(圣严法师著《正信的佛教》)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

  尽十方无有边际的空间,叫做‘宇’,尽过去现在和未来无有始终的时间,叫‘宙’,简称‘宇宙’。其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亦非长短、方圆、黑白、温凉、轻重、厚薄,所能计知的一种实相(空)理体。其用之大,为万物之母,故云‘无不从此法界流’,就是说,万物的相状虽殊,其母则一,存在的时间虽有久暂之别,但终必反其母。又云‘无不还归此法界’,万物虽生之于母,返之于母,必待因缘而后生,而后返,决非有能为者而为之;否则,即是魔说。

  以上所说,是宇宙的定义,和万有与宇宙的关系。也许认为太抽象,因为这个问题,必须懂得‘一切唯心’和‘缘生性空’的道理以后,才比较好懂,不然,是很难说明白的。

  所谓‘一切唯心’,是说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心(妄想、思想)造成的,这个心不是心脏的肉团心,而是能思量、分别的‘识心’,在心理学上叫做思想。请你静静的沉思一番,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不是从思想分别其利害关系而产生的。这种由理想而成为实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力量,佛法称为业力,因此也可以说,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由众生的业力所造成的。如果不相信,请问你住的楼房是不是心造的?老婆孩子是不是心造的?关犯人的牢狱是不是心造的?万里长城是心造的,西螺大桥也是心造的,你的家庭和乐,是全家人的共业所造成,牢狱是犯人的别业所造成的,如果没有犯罪的思想,就没有犯罪的行为,那里会有牢狱呢?由此可知,我们这个世界,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众生的共业和别业所造成的,等到将来众生业尽,此界亦尽,所以地藏经说:‘此界坏时,寄生他界……此界成后,还复而来’,那时候又是天地玄黄,宇宙洪流的时代了。

  至于‘缘生性空’之理,一般人只知道‘缘’是个抽象的名词,其实它有支配一切诸法(宇宙万有)生灭的潜力。比喻说:‘豆子,照理是能生芽、开花、结果的,但是放在瓶子里,那就不可能了,必须有土壤、日光、空气、水分、人工、肥料和时间等等的助缘,才能成为事实。’同样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灭,都需要缘,没有缘,是不会生灭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生中,如果造的全是恶业,只要现在一心行善,而不给恶业犯罪的机会——缘,虽有也等于无,因为诸法自性本空,而今呈现在眼前的一切现象,是心造的,除此就是万无了。

  这个问题,以我的能力来说,是超载的,只好以大题小作的办法,来结束这段因缘。以后有机会,我介绍几本书给你看,相信对这问题会有帮助。

  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两位大专的学生,讨论‘一切唯心’,刚好我到了,他们请我当裁判。为了减少言说的麻烦,就拿出一张台币说,请用一切唯心的道理答覆我,这是什么?但不能说是钱。停了一会见他们不作声,我说:‘以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作答案,好不好?’因为你想买什么,它就是什么,不买什么,依然是原来的什么。于是他们笑了说,有道理。(知义法师著《初机学佛决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