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4-16
- 消息
- 7,217
- 荣誉分数
- 1,637
- 声望点数
- 393
一年级就学六年级数学和阅读的可能真的属于正态分布区间之外。
一年级就学六年级数学和阅读的可能真的属于正态分布区间之外。
说得好,我承认我是个很努力的妈妈,因为她一年级结束的时候连16-9都不会算。之前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的辅导,全交给了老师。我甚至没有教过她一首唐诗,就凭她的兴趣玩了。可是,当她一年级结束了,那么简单的减法都不会的时候,我想,该是我努力的时候了。后来,假期的时候,我给她恶补数学,如今,已经颇见成效。
是的,就像9981一样,上学路上我们牵着手,教她背乘法口诀,回家先布置口算题,然后再讲应用题。然后会讲一两篇文学欣赏的美文,也许是诗歌,也许是儿歌,也许是童话。课外的班也都没有落下。
不是推,也不期望自己的梦想让她实现,但是,你必须承认,任何社会都是分层次的。我只希望把她培养成一个有选择权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命运摆布的人。比如一个蛋糕师,她若是自己选择做蛋糕,那么一定是心情畅快的,而若只能做蛋糕,整个生活就是灰暗的。很多时候,人们说,心态最重要,其实,是没有能力选择,被迫低头而已。
好妈妈。如果这样,孩子是不是上最top的学校和class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我承认我是个很努力的妈妈,因为她一年级结束的时候连16-9都不会算。之前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的辅导,全交给了老师。我甚至没有教过她一首唐诗,就凭她的兴趣玩了。可是,当她一年级结束了,那么简单的减法都不会的时候,我想,该是我努力的时候了。后来,假期的时候,我给她恶补数学,如今,已经颇见成效。
是的,就像9981一样,上学路上我们牵着手,教她背乘法口诀,回家先布置口算题,然后再讲应用题。然后会讲一两篇文学欣赏的美文,也许是诗歌,也许是儿歌,也许是童话。课外的班也都没有落下。
不是推,也不期望自己的梦想让她实现,但是,你必须承认,任何社会都是分层次的。我只希望把她培养成一个有选择权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命运摆布的人。比如一个蛋糕师,她若是自己选择做蛋糕,那么一定是心情畅快的,而若只能做蛋糕,整个生活就是灰暗的。很多时候,人们说,心态最重要,其实,是没有能力选择,被迫低头而已。
我承认我是个很努力的妈妈,因为她一年级结束的时候连16-9都不会算。之前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的辅导,全交给了老师。我甚至没有教过她一首唐诗,就凭她的兴趣玩了。可是,当她一年级结束了,那么简单的减法都不会的时候,我想,该是我努力的时候了。后来,假期的时候,我给她恶补数学,如今,已经颇见成效。
是的,就像9981一样,上学路上我们牵着手,教她背乘法口诀,回家先布置口算题,然后再讲应用题。然后会讲一两篇文学欣赏的美文,也许是诗歌,也许是儿歌,也许是童话。课外的班也都没有落下。
不是推,也不期望自己的梦想让她实现,但是,你必须承认,任何社会都是分层次的。我只希望把她培养成一个有选择权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命运摆布的人。比如一个蛋糕师,她若是自己选择做蛋糕,那么一定是心情畅快的,而若只能做蛋糕,整个生活就是灰暗的。很多时候,人们说,心态最重要,其实,是没有能力选择,被迫低头而已。
我切身的体会是,好的学校也重要,因为会有一种学习的风气在那里影响着孩子和家长。比如,现在我孩子的同学好多上课外数学班的,我送孩子跳舞的时候能碰到。那是个印度女娃娃,数学在他们班最好。可见印度人推娃也是蛮拼的。现在孩子班上的风气和校风都特别好,她有很多朋友,也有不少的学校活动,比如上台演话剧什么的。还有就是,老师不一样。这里每周都有两到三次的考试(主要是数学,单词和科学),老师也会每周两三次作业,每天半小时出声朗读,还有一个班级APP平台,随时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校情况。好妈妈。如果这样,孩子是不是上最top的学校和class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你的孩子1,2个小时在路上或者要靠上班的家长接送,生活节奏就会彻底乱。。。
多伦多城市大人口杂,学校和校区差别太大,所以我的朋友也都咬牙买了学区房。。。村里没这个问题,上个排名中偏上的学校问题都不太大只要都象你这样做个好妈妈好爸爸我切身的体会是,好的学校也重要,因为会有一种学习的风气在那里影响着孩子和家长。比如,现在我孩子的同学好多上课外数学班的,我送孩子跳舞的时候能碰到。那是个印度女娃娃,数学在他们班最好。可见印度人推娃也是蛮拼的。现在孩子班上的风气和校风都特别好,她有很多朋友,也有不少的学校活动,比如上台演话剧什么的。还有就是,老师不一样。这里每周都有两到三次的考试(主要是数学,单词和科学),老师也会每周两三次作业,每天半小时出声朗读,还有一个班级APP平台,随时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校情况。
至于上学路上花费很多时间,我还没碰到过。其实现在我们家就过得节奏挺快的了。再快,我也许也受不了。
好妈妈!好孩子!我切身的体会是,好的学校也重要,因为会有一种学习的风气在那里影响着孩子和家长。比如,现在我孩子的同学好多上课外数学班的,我送孩子跳舞的时候能碰到。那是个印度女娃娃,数学在他们班最好。可见印度人推娃也是蛮拼的。现在孩子班上的风气和校风都特别好,她有很多朋友,也有不少的学校活动,比如上台演话剧什么的。还有就是,老师不一样。这里每周都有两到三次的考试(主要是数学,单词和科学),老师也会每周两三次作业,每天半小时出声朗读,还有一个班级APP平台,随时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校情况。
至于上学路上话费很多时间,我还没碰到过。其实现在我们家就过得节奏挺快的了。再快,我也许也受不了。
我的观点也是这样。如果为了择校而放弃了家长的作用和与孩子的互动或者家长handle不了不得不放弃,我自己觉得孩子的损失更大。。。我不是否认天才的存在 我是说 天才可能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因此取消gifted program对绝大多数人 绝大多数孩子 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作为一个新手家长 我也经历了最初从想给孩子找一个好学校自己轻松,到意识到不管孩子在哪里上学 家长都要亲力亲为 自己主导学校为辅(特别是小娃)的思想转变。学校当然重要 上兴趣班也重要 但什么都不如家长言传身教更重要。孩子上学的选择很多 gifted program只是其中的一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