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闹子,恕我直言,你对于事实和观点的区分不是太清楚。我想这可能才是导致我们观点有分歧的最主要原因。
1。韩寒的中学语文成绩不怎么样,可能很差。这是没有多少异议的事实。-- 这个勉强算事实吧。其实“差”是一个没有固定标准的概念,但考虑到主语是“成绩”,若是以分数来作标准的话,那么可以算作事实。
2。韩寒说他不读中外名著。这是没有异议的事实。--同意。
3。韩寒在公开场合回避谈论他的作品。这是没有多少异议的事实。-- 同意。
4
。署名韩寒的<<小镇生活>>我读过了,文笔很好,很老练,不象是一个中学生的口气写的。-- 这个是典型的观点而非事实。
5。
署名韩寒的<<三重门>>我没有读过,但是别人指出那小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绝不是一个中学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可以写出来的。--这个前半句是事实,后半句是观点。
6
。方质疑韩被代笔之后,韩寒发了几篇文章或短信出来,其中的文笔极差,我说是极其差,不是一般的差,语无伦次。 -- 这个就难以再算作事实了,因为如果说成绩好坏还可以以分数来作固定衡量标准的话,文笔的差和好在我们这种泛泛讨论的环境中,很难有一个
统一的精确的大家都认可的标准。好比你认为《杯中窥人》是上乘佳作,我却认为它so so;除非是那种真的词不达意不知所云的文字,比如赵鼎新文章里引用的那段,那大家基本都会公认那是极差的文字。但那段文字的真实性还待考。
虽然有韩粉坚持那是伪造的,但是好像韩寒并没有否认那些是出自他的手笔。如果是伪造的,韩寒会出面否认的机会有90%。所以,我基本相信那些是韩寒写的。--这些都是推测。
这也是我认为韩寒不是那些<<三重门>>和<<小镇生活>>等作品的真正作者的最直接证据。 --你只能说它们是你得出这一看法/观点的依据,但不能说它们是证据。证据首先必须是事实。
你的最后一段,再次显示出我们对于一个作品的好坏分别持有非常不同的标准。坦白说,方舟子的文笔我认为不错,是可以想见的那种稳拿考试高分的类型。但要说是“大作家的文采”,我希望你这句话是夸张的幽默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