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证据

真诚地说,不是每个人的帖子我都认真看了,为了辨论而辨论的帖子多读无益(无特指,是教训):blowzy:

到目前为止,回您的所有帖子,虽然言语上有冒犯,但是真诚的。

谢谢你专门解释此事。我可以感受到你的真诚,这是我特别回了这麽多帖子的原因。(可把我的正事儿给耽误了!:)

好,我们的讨论也该告一段落了。反正来日方长。:)

我有言语冒犯的地方也请谅解。
 
你说的是早期的GRE,不是托福吧?:p
法学院的叫LSAT。
看来老闹你这两种试都没有考过。;)

我现在可以确认老闹子的专业一定不是人文学科类的了。:D
先别忙下结论,你这逻辑推论的过程就太不靠谱。还得跟老方同志学习学习。:)

一口就咬定我两门考试都没过,也太不给我留面子了。:blowzy:
 
为了避免争执,不细谈。 当事人很明确地说是纸张,不是一个人说的,记忆有出入的是什么纸张。 而韩同学作文是布不需要记忆,文字在那里。没有人说当事人扯谎,大家相信是纸,编辑部到处是纸,布就难了。

至于你后面的很可能。。。等推测我不质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有兴趣随手扔一团纸进水杯就可以了,几分钟的事情,不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得到结论。。。

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明确说了是“推测”,就只是在做一种假设,并不是把这种可能性当作论点提出来,而且我邀请大家从是否违背逻辑推理和公认真理的角度来检验这种推测是否完全不成立。
我也没完全否认过你现在坚信的那种可能性,即韩寒父子作弊。请注意,我真正的论点是:方舟子及各位现在坚信的作弊说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性,还有与之相当的其它可能性。无论是作弊还是我这种推测,都有可能,但也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同时也都有其解释不了的疑点。更重要的是,既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那么就没有理由只认定作弊这一种可能性。

如果说已经确认就是纸,而韩寒稿纸上从“干团”改成“干布”的步骤,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我的猜测呢--韩寒从看到考官的动作起就将精力集中在进行联想之上(这也解释了他这篇文章完成得很快的原因),所以他甚至不会细看那是纸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到构思完成写下来后可能又觉得“干团”不妥,才自以为是地改成了“布”。(再次声明,这只是假设,不是我的结论。)

的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面对同样的事实也会有不同观点,就象那个乐观派和悲观派看见半杯水的反应所寓示的。但是有智慧的人懂得怎样理解和尊重与自己不一致的看法,愚昧而固执的表现则是永远选择性地听自己喜欢听的观点,同时排斥任何与己相异的看法。
 
先别忙下结论,你这逻辑推论的过程就太不靠谱。还得跟老方同志学习学习。:)

一口就咬定我两门考试都没过,也太不给我留面子了。:blowzy:

那是随口就调侃的,抱歉,没有细想。:blowzy::thanks:

现在回头来看,是不严密,不过还是有一定依据的,你不反对我八卦的话,我再进一步修正我的推测啊--不是在西方国家学人文社科专业的。;):p
 
老闹子,恕我直言,你对于事实和观点的区分不是太清楚。我想这可能才是导致我们观点有分歧的最主要原因。

1。韩寒的中学语文成绩不怎么样,可能很差。这是没有多少异议的事实。-- 这个勉强算事实吧。其实“差”是一个没有固定标准的概念,但考虑到主语是“成绩”,若是以分数来作标准的话,那么可以算作事实。
2。韩寒说他不读中外名著。这是没有异议的事实。--同意。
3。韩寒在公开场合回避谈论他的作品。这是没有多少异议的事实。-- 同意。
4。署名韩寒的<<小镇生活>>我读过了,文笔很好,很老练,不象是一个中学生的口气写的。-- 这个是典型的观点而非事实。
5。署名韩寒的<<三重门>>我没有读过,但是别人指出那小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绝不是一个中学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可以写出来的。--这个前半句是事实,后半句是观点。
6。方质疑韩被代笔之后,韩寒发了几篇文章或短信出来,其中的文笔极差,我说是极其差,不是一般的差,语无伦次。 -- 这个就难以再算作事实了,因为如果说成绩好坏还可以以分数来作固定衡量标准的话,文笔的差和好在我们这种泛泛讨论的环境中,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精确的大家都认可的标准。好比你认为《杯中窥人》是上乘佳作,我却认为它so so;除非是那种真的词不达意不知所云的文字,比如赵鼎新文章里引用的那段,那大家基本都会公认那是极差的文字。但那段文字的真实性还待考。
虽然有韩粉坚持那是伪造的,但是好像韩寒并没有否认那些是出自他的手笔。如果是伪造的,韩寒会出面否认的机会有90%。所以,我基本相信那些是韩寒写的。--这些都是推测。
这也是我认为韩寒不是那些<<三重门>>和<<小镇生活>>等作品的真正作者的最直接证据。 --你只能说它们是你得出这一看法/观点的依据,但不能说它们是证据。证据首先必须是事实。

你的最后一段,再次显示出我们对于一个作品的好坏分别持有非常不同的标准。坦白说,方舟子的文笔我认为不错,是可以想见的那种稳拿考试高分的类型。但要说是“大作家的文采”,我希望你这句话是夸张的幽默手法。:p

我宽恕你直言,不宽恕你看贴不仔细。:) 你看看,在我认为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事实”的那几项,我加了“事实”两字;后面那几项是我的判断,不敢以“事实”强加于人,所以都没有写“事实”两字。你还能以这几项来说明我“对于事实和观点的区分不是太清楚”啊?太冤枉人了吧。:o

不过,我不记得我哪里说过<<杯中觑人>>是上乘之作啊。我说过<<小镇生活>>文笔好,也没敢说那是上乘之作。你今天对我的发言,真是不给我留面子。你看,我刚说韩寒(署名)的<<小镇生活>>文笔不错,本来想拍拍韩粉的马屁的,结果你上来就说,不过是装B,不过so so。让我感觉自己的肤浅,一下就被你暴露得一塌糊涂了,好没有面子啊。:blowzy:

大作家一词,当然是指韩寒了。方舟子在你们看来连作家都不是,何敢称大。
 
我宽恕你直言,不宽恕你看贴不仔细。:) 你看看,在我认为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事实”的那几项,我加了“事实”两字;后面那几项是我的判断,不敢以“事实”强加于人,所以都没有写“事实”两字。你还能以这几项来说明我“对于事实和观点的区分不是太清楚”啊?太冤枉人了吧。:o

不过,我不记得我哪里说过<<杯中觑人>>是上乘之作啊。我说过<<小镇生活>>文笔好,也没敢说那是上乘之作。你今天对我的发言,真是不给我留面子。你看,我刚说韩寒(署名)的<<小镇生活>>文笔不错,本来想拍拍韩粉的马屁的,结果你上来就说,不过是装B,不过so so。让我感觉自己的肤浅,一下就被你暴露得一塌糊涂了,好没有面子啊。:blowzy:

大作家一词,当然是指韩寒了。方舟子在你们看来连作家都不是,何敢称大。

哦,说的是啊,我真是误会你了,抱歉抱歉。:thanks::thanks:
看来我当不了高产“作家”了,多发几个帖子都会出这种大错,:blowzy:幸好冤枉的是你这样好脾气好修养的人。:)

方舟子是科普作家,这是没有疑问的。他擅长的恰巧是韩寒最欠缺的。韩寒的语言(我是指我看过的大部分博客)有不羁之风,但也因此体现出独特的率性和活力,若是让他写不能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对内容和意义有较多束缚的文章,比如说明文,他就蔫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他为何难以适应国内的应试教育。他那些时不时犯一下的语法错误以及那篇写如何调校赛车的文章(说明文)水平低则表明他的底子没有打得很牢固,毕竟中学没有读完。方舟子是应试教育的适应者和佼佼者,可是他这个语文状元最终也就是成为科普作家,而没有什么真正广为流传和得到很高的专业评价的作品,这也许要拜应试教育对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钳制所赐吧。

我又想了一下,虽然你列出的前几条是事实后面是观点,但是你列出的事实并不能完全证明你的观点。比如语文成绩差,成绩差不意味着写不出好文章,高分低能及低分高能是应试教育里的常见现象。再者,有同学说韩寒中学语文考试时他并不认真对待,每次作卷子自己算一算,能拿到60分就不再继续作了。这个对于你们那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但对于80后应该也不是特别难以想象的事了。小P孩的年少轻狂吧。
 
别再说韩寒了,没什么意思了。他是个什么人,大家都很清楚。要想说服韩粉,无异于痴人说梦,也无必要。时间将会见证一切。等着吧,且看韩方如何收场,他不是要起诉吗?如果他还知羞耻,有点头脑,此事不会发生了。见过作家想不起某些作品的,没见过想不起自己任何作品的。这个世界真神奇!“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方舟子家人为什么会遭遇“韩寒困境”

所谓“韩寒困境”在我记忆里似乎是慕容雪村所杜撰出来的一个词,他的意思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方舟子质疑韩寒的那种逻辑之下幸免,一定会陷入到一种无法自证的困境当中。当时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但随着方舟子的倒韩活动继续,这种困境已经不再是韩寒的困境,而同时也成为了方舟子以及其夫人的困境。



方舟子的困境由来已久,这些年他的打假生涯有对有错,但作为一个个体而言,他本人并无足够的信誉弹性承受任何一次打假的失败。我曾经说过,如果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所衍生的学术审核机构,哪怕是某次打假出了问题,整体机构的信誉不会受到太大伤害,个人打假则一次都输不得,一旦输了自然也就信誉扫地,之前以及以后的打假案例都会被画上问号。方舟子打假信誉如处女膜,原装的那片是不能破的。



由于这个困境,导致其求胜早就超过了最开始的求真,输不起啊。他总在说很多人是“方黑”,是对他的个人恩怨,而实际上说,无论从肖传国最初举报他抄袭、然后他开始打肖传国,到遇罗永浩的对峙引出这场方韩大战,其实都明确的说明其求胜、私怨早就超越了打假的初衷。也正是如此,他个人打假的标准才会在这些事件当中一换再换,已经到了可以为我所用就是标准的程度。甚至早年他自己的文章所披露的读书不求甚解、只是记得一些生僻、部分内容混充知识丰富都忘了,青年的方舟子穿越时空而来,在这个中年谢顶的方舟子脸上狠击一掌。当然,他再次用上了“我看不见”的招数,对此不做任何回应。可惜的是,他忘了网络世界两大金科玉律:网络是有记忆的;傻逼都是自证的。



而方舟子看不见的案例并不是就这一种。当他发出当面对质的邀约给韩寒的时候,其他人的质疑也纷至沓来,其中深圳电视台也做了一个在他看来是诽谤的片子,方舟子再次发出邀约辩论肖氏手术,肖传国接招后,他又说这是给深圳电视台的。这也罢了,当深圳电视台的制片人接招之后,方舟子就再也不提当面对质的事情了。



也是由于他的求胜,激起了其他人对其围攻的热情。按照堡垒都是从内部突破的原理,他夫人刘菊花的抄袭问题持续发酵,已经不是质疑方舟子双重标准的问题,而是把他们两口子绑在一起进行质疑,以至于有一百多位所谓学者上书中国社科院,要求彻查刘菊花的论文抄袭问题。实话说,作为曾经的京城恶少与现在的江湖混混,对这种行为充满着鄙视,哪怕其中有数位我曾经尊敬的学者专家。男人就去打男人,打女人算个啥事儿呢?同理,我比较鄙视肖传国的行为,亲自动手算个汉子,找别人动手不算本事。



但此事好玩儿的地方在于,方舟子夫人刘菊花女士居然回应了一篇神文《过洁世同嫌》。该神文除了声称自己“美而纯”之外,就只能说是“炫而蠢”了。其自恋之强烈,与方舟子说自己的道德洁癖有一拼。实际上我都怀疑这两个人怎么能走到一起。都是那种自恋到恨不得自己跟自己上床的人物,很难想像能琴瑟和鸣。



此神文最牛的地方是给她自己挖了一个坑,落入了方舟子构陷韩寒的逻辑陷阱。比如说她没有正面回应学历的问题,给了很多人接着质疑的机会(实际上她说对了,即使她亮出学历、经历,还是会被质疑。但这不正是韩寒亮出手稿、信件之后所遭遇的情况么?);说了自己的某些经历,但被人质疑其父亲是如何作为国民党投诚军官身份被文革打击之后,能够到新疆那些地方去、最后怎么当官的、她去甘肃林业局是怎么去的;她关于绿坝的文章没有采访而被署名,这是一种什么行为等等。



这正是方舟子以及其他人质疑韩寒的方式。我们的生活如果展示出来就如同一本相册,看上去展示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实际上都是生活的片段,相片背后那些事情是别人不知道的生活。从照片上可以推论出很多东西,但这个逻辑链条其实是很弱的,事情往往并不是按照推理者的逻辑进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想说的、但并非是见不得人的一面。如果是一个单一事件的话,从几张片段推论还有可能发现疑点,但您要是从13年的所有照片中推论一个人的生活,出错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尤其是根据先入为主的结论,节选其中符合自己论断的片段的话。比如质疑《三重门》的时候,只说那种与年龄不符的知识,避而不谈这本不算好的小说当中那么多当时学生的印记。要知道,那些知识毕竟是可以学到的,但那种生活的细节很多是不能复制的。



由此可以看到,在方式质疑面前,他与自己的家人一样不能幸免。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就是历史上任何构陷他人之人的下场,从武则天手下的酷吏,到后世几乎所有值得跪在某人坟前的人,几乎盖无例外。构陷的逻辑是一种伪逻辑,罗素说过,从错误前提出发的推论,能够推导出任何荒唐的结果,这与正常的质疑是完全不同。



由于新浪微博已经因为我关于两会的言论而对我禁言,此文如果通过关联的新浪博客而技术性转载到新浪微博,当不是我故意为之,也不是新浪故意为之。

http://wuyuesanren.blog.sohu.com/206313591.html
 
别再说韩寒了,没什么意思了。他是个什么人,大家都很清楚。要想说服韩粉,无异于痴人说梦,也无必要。时间将会见证一切。等着吧,且看韩方如何收场,他不是要起诉吗?如果他还知羞耻,有点头脑,此事不会发生了。见过作家想不起某些作品的,没见过想不起自己任何作品的。这个世界真神奇!“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看天涯上有些韩粉已经明白过来了,虽然现在还不多。
最开心的是有些中立的争取过来了,比如小天鹅。

所以辩论还是有点用的。;) :D
 
这正是方舟子以及其他人质疑韩寒的方式。
不同意,类比不恰当。
具体分析真已经是车轱辘话了,您是打定了主意听不进去吧?;)

另外,你引的那篇文章,为什么方打假一次都不能错呢?这是对人的标准,还是对神的标准啊?
方公开说过,错了会认错的,而事实上他也承认了开始的质疑有不当之处的。
个人打假则一次都输不得,一旦输了自然也就信誉扫地,之前以及以后的打假案例都会被画上问号。方舟子打假信誉如处女膜,原装的那片是不能破的。


神父,你总是担心方变成“人造神”,但你看看是谁把他架到“一次都输不得”的位置的?
不就是你引的这类发反方文章的方黑么?
 
韩粉总是忘了问自己为什么韩寒遭到质疑?
 
不同意,类比不恰当。;)

方韩之争演变到现在,事件本身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值得关注的是,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这打假风波之后,中国学界是否变得更成熟、更自信、更有自我反省精神、也更宽容、更真了一些?

当然,我也很有兴趣看看方韩二位从中学到了什么。风波之后,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韩寒,什么样的方舟子? 韩方二位会不会变得更成熟、更自信、更有自我反省精神、也更宽容、更真了一些?
 
当我们质疑韩寒假的时候, 没有人质疑他不是一个赛车手。这叫就事论事。

他在赛车场上的成绩并没有受到攻击。没有任何人有权利阻止韩继续发表文章,没有人阻止他为自己辩护, 相反, 大家期望他能为这种种的荒谬做个解释。

到是倒方派, 莫名其秒地大耍流氓, 以前已经有铁锤伤人事件,在这个挡口攻击方的妻子和家人。方有说因此要血债血还么, 到底是谁宽容? 神父是说方对韩不宽容么? 不如列出来看看, 方在什么地方对韩不宽容。
 
不同意,类比不恰当。
具体分析真已经是车轱辘话了,您是打定了主意听不进去吧?;)

另外,你引的那篇文章,为什么方打假一次都不能错呢?这是对人的标准,还是对神的标准啊?
方公开说过,错了会认错的,而事实上他也承认了开始的质疑有不当之处的。


神父,你总是担心方变成“人造神”,但你看看是谁把他架到“一次都输不得”的位置的?
不就是你引的这类发反方文章的方黑么?

我想那文章的主旨,是说方的心态还有他把自己所放的位置,承担不起哪怕是一次的错误,以至于他渐渐由“求真”转变为“求胜”。

前面也有朋友提到方承认有“技术性”错误。那在我看来是毛式三七开。三七开是掩饰而不是认错。真正的认错是真正的认错,这个我在韩寒身上看到了,在方和方身上暂时还没有看到。让我们耐心等待吧。
 
这打假风波之后,中国学界是否变得更成熟、更自信、更有自我反省精神、也更宽容、更真了一些?

对人,不管犯了什么错误,都要以爱和宽容对待;对事,错了就要纠正,不能和稀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方韩之争中,方舟子是以事论事质疑韩作假,韩寒动不动进行人身攻击。在HH事件中,我100%支持老方,不认为老方有任何不妥的地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