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最新博客文章

冯梦云 韩寒比方舟子更有知识

—民主程序与权力

民主是天赋人权。人人承认。程序是过程,有时动用国家公共资源,这就有人不承认民主了。因为这个国家的公共资源已被少数人窃国独霸了。
民主决议人民利益时,反对者往往是民众中的一部分,他们关心自身利益而冲动表态。民主决议执政者时,反对者往往是执政人,因为他们害怕。
从无聊争吵中走出来的韩寒在新浪博客写了一篇新博文,很快被删除了。韩寒没有悬赏2000万捍卫著作权,更没把新浪删文的侵权行为告上法庭,上海媒体表示:“大量评论令他感到意外也获益匪浅,有一些对原来观点的修正,准备在春暖花开时,继续“再谈”革命、自由和民主三个题材。”愚认为,韩寒长大了,而且成熟了。明白了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不再是个人利益,而是要发挥公共代理作用为民主呐喊,才是尽职!公共知识分子是个名利场,上了场就只能到闭幕时才能下场。这是一份权力,而且是民主选举的。只要不被删文,其权力比宣传部长更有影响。
所以,身价上亿的韩寒与方舟子纠缠,只会令《环球时报》窃笑,与反民主势力斗争,才使知识社会佩服。韩寒比方子舟更有见识。
韩寒新博文的题目是:《让一部分人先选起来》。博文还语带玄机地说:“只要你不犯法,大不了人民把你选下去,你无非是能力不足,也不用为了保命而躲到美国领事馆去。”他指的是最近引发国际关注的“王立军事件”。题目带有邓式理论原理,占了王气。遥指“打假英雄”,暗喻了方舟子的阳痿。
当今中国多少事,从来急,考证韩文算那门子本领。有能耐的,“参选市长去”!
韩寒破题曰:“选什么很重要。”更加深了对方舟子的指责。反问方教授:“选富重要乎?选市长重要乎?”方舟子举重若轻选了打假药为专业,阻碍了民主程序。从这个政治意义上说,方舟子不得人心,只得旨意!
韩寒文章被删去了,多议也无凭据。由韩寒的民主程序想到中港的“一国两制”。对“选富和选市长”的先后有了更深认识。
最近,港府在遭到一部分人激烈反对的气氛中通过了“港粤自驾游”。这是维护人权的举措,对中国开放人权的全力支持。一部分港民反对只限于对香港接纳能力质疑,反人权之意在香港政坛没有立足之地。从文明社会的规则,对游客唱“反蝗歌”,比随地大小便野蛮。前者是明知故犯,后者是万不得已。蓄谋和被迫有本质的差别。
我想指出的是,从港府执政证明“先让一部分人选市长”比“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重要。人类社会往往有很多比吃饭更重要的事,不能用搁置争议处置,一国两制不是目的,民主程序决定政权才是目的。
韩寒的《先让一部分人选起来》是一篇改革的新理念,只不过他人微言轻被删掉了。但是,上海首先再议,让方舟子的高腔成为港民的“反蝗歌”。方舟子可有这样的知识?
中国理论真的并不落后,落后的是领导者的能力。香港特首曾荫权在达沃斯论坛上用这句话教训欧美总统,韩寒用这意见教训中国,方舟子帮《环球时报》教训韩寒,优劣分明。
爱中国的只有人民!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303661.html
 
韩寒长微博:《写给每一个自己》

http://weibo.com/1191258123/ydbao4qe9

最近三个月,看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失落与收获都颇多。失落在我出生是纯正的上海郊区农村屌丝,无权无势,白手起家,本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励志的“屌丝的逆袭”的故事,却硬要被说成一个经过多方神秘势力包装的惊天大阴谋;失落在北京有一个几面之交的“名流友人”,莫名编造了一个内幕,四处传播,让我心寒,我愿怀着善意,相信他是无心的吹水;失落在我自己,太过在意,害怕深文周纳,行文变得谨慎。收获在很多谋面和未曾谋面的朋友仗义执言;虽然都被打成利益集团;收获在十几年前的同学为我说话,虽然因为回忆太远往事,细节互相有偏差被打成诈骗团伙;收获在我看到太多人心和各种面目,以后写小说刻画人物会更加精彩。


人的处事风格和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16岁到30岁之间。我写过一些不错的文字,也写了不少烂文章,无论状态起伏,无论风格转变,都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谁人能在十四年的青春里保持纹丝不动。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主张抵制日货,是个民族主义者,08年的时候开始反对抵制家乐福,我小时候主张打仗收复台湾,现在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这么说过,十七八岁时,我居然说,活着的作家中,写文章论排名老子天下第二,现在想起来都脸红,更让我脸红的是当年我心中那个第一居然是李敖。我少年时装酷,追求语出惊人,这些话现在看来,很多都惹人厌恶,甚至还惹我自己厌恶,把各种傻话挖出来,总会击中不同的人。谁没有年少过,你在宿舍里说过的那些蠢话,你在树林里幼稚的表白,现在拿出来可不都得笑死,没有人永远和过去的自己一致,除非你不再成长。


接触过我的人都知道,我面对生人其实腼腆拘谨。这点从小到现在都未改变。也许我把性格里的另一面都发泄到了赛车和写作中。只要不是被踢走,我在一支车队一效力就是五六年,有合作的地方只要没有意外都会一直合作下去,酒店都选熟悉的住,吃饭永远去那两三家,点的也永远是那几个菜。我性格就是这样。也许因为我选择走的道路太不一样,充满未知,所以我很希望在日常生活里没有变故,不再有陌生的事物。我口才不算好,有人把我十几二十岁时的电视采访都挖了出来,挑了回答的差的问题和木讷的地方拼接在一起,以验证我是一个草包。

是的,大家尽可以挖苦我,嘲弄我,也许有的人在二十来岁的时候上电视能出口成章泰然自若,比我强很多。今天我知道了口无遮拦的代价,知道了年少轻狂的代价,知道了直来直去的代价,知道了不设城府的代价,但明天我还会这样说话,外交辞令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嘴里。我在很多地方笨拙,嘴皮子也耍不好,所以我选择了写东西。面对键盘,我拥有我自己的世界,就像我倒车经常撞,停车老停歪,但戴上头盔,坐进赛车,我依然是个好的车手。这就是我的性格。人的性格未必一面,也未必必须符合其他人的设定。每个人的境遇和脾性都是不同的。你不能拿着标尺先裁量自己,再去宣判每个与你尺码不同的他人是伪劣产品。


我反智么?是的,我反弱智,我还反各种束缚人的体制。我学历低,学识差,也有很多的缺点。我有恶趣味,但我最怕无趣,我口无遮拦,但我最恨道貌岸然。我常说错话,得罪人,也常道歉反思。此番我又发现我17岁的书中有一句话错了,那就是七门红灯,照亮我的前程——红灯永远不能照亮你的前程,照亮你前程的,是你的才能。


在很多的采访里,我常说一句话:人,可以不上学,但一定不能停止学习。我也常说,为了避免早期作品中模仿他人的痕迹太重这个缺点,我不再看其他人的小说,但一定不能停止阅读,只有阅读,才会进步。硬要控制信息,断章取义,我也没有办法,也许我们读着不一样的书,走着不一样的路。我只是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写作,我影响了学业,最后退学,为了赛车,我又几乎放弃写作,不计代价,孤注一掷,我运气好,都做的不差。

电脑前的每一个人,我相信造物者一定赋予你们特殊的才能,很多人只是没有发现而已。也许此刻,有很多莫扎特正在编程序,很多舒马赫正在写文案,很多张曼玉正在当前台,很多李开复正在做中介。我只是比很多人幸运,找到了自己喜欢又适合的。同时我也有很多比你们蠢笨的地方,怎么学都学不会。每一个人,纵然缺点一身,但必然有一些地方是长于他人的,那是你区别与他人的标记,也是造物者公平的地方,就看你能否找到这些标记。

没人能让所有人满意,所以让自己和你中意的人满意就可以。你所判定的一切,也许就是你自己内心的投影。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接纳和抛弃的过程,就是一段迎接冷眼嘲笑孤独前行的旅途。KO不了你的,也许让你更ok,没让你倒下的,也许让你更强大。我也将尽我所能,向在乎我的人创造各种东西,绝不向厌恶我的人解释这是个什么东西。


最后我想到一部电影的结尾。朋友们,愿你带走我身上你们中意的那一部分,踩两脚讨厌的那部分。当你站在城墙上,拥抱着你所喜爱的那部分,回头看到人群里背身远去那个叫韩寒的家伙,不妨说一句,那个人样子好怪,他好像一条狗诶。

http://blog.sina.com.cn/twocold

小韩由韩三篇时期的反省自己所属的群体到现在的反省自己本身,这个转变令人感到欣喜。
 
韩寒被删博文:先让一部分人选起来

首先,这篇文章的原名叫《彼岸花》,也就是年前回应麦田的文章里说的正写了一半的那篇。很遗憾年前美好的讨论气氛被一场闹剧摧毁了。那次讨论其实使我获益匪浅。看了很多人的文章以后,我有一些对原来观点的修正,由于这会儿还在保养期,就先不修正了。待春暖花开时,我想《再谈革命》,《再谈自由》,《再谈民主》。让我意外的是,我以为这些枯燥的话题不会有多少人关心,因为我问过一些年轻的朋友,他们都表示最爱看我写的——影评。我甚至看见过这样一段话:中国是个毛邓社会,华解不了,胡搞几年,赵样不行,江就一下,再胡搞几年,就习以为常了。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同时也表明了你所有的关心,都是无用的,弄不好自己还要惹一身麻烦。

但是当有一个口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就是对自己的关心,大家或深或浅或多或少都会愿意谈论,甚至为社会的改变而行动。期间发生了台湾的选举。虽然台湾和大陆在生态上有诸多的不同,但是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不曾想到,国民党居然是通过了这种方式反攻大陆,没有一兵一卒,不用一枪一弹。于是我开始回想自己的履历,终于让我想起了我经历的第一次选举:

在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班里选班长。我们班级好像一共是42人,每个同学可以选多人。我因为人见人爱,学习成绩突出(我小学的确是学习委员,不用诧异,每个胖子都瘦过),得了满票的42票,而我的竞争对手则比我少了一票。遗憾的是,最终的结果我并不是班长,因为老师说,你这个同学,太不谦虚了, 居然能全票通过,你怎么好意思投自己一票。

于是,我落选了。虽然现在我是反对在学校进行班干部选举的,但那次在黑板上画“正”字,至今深印在记忆里。从那次以后,我至今没有见过选票。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大家都记得邓小平在1985年说的一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句话最终成为一个非正式的口号。毫无疑问,这个口号已经实现了,而且似乎已经超额实现,有一部分人他妈的太富了,虽然中产阶层也在增多,但在这一部分暴富者的映衬之下,老百姓好像更穷了。经济改革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我们先不去管经济改革的成败得失,但政治改革依然不见起色,你看,十八大还没召开,老百姓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说实话,我觉得现今中国一人一票选主席未必实际,社会各个阶层人数差别太大了,互相割裂,地区发展也不均衡。能做到一步到位朝发夕至的似乎也只有霸权和独裁,而非民主与改革。其实我能接受现在就知道2012年谁当主席,谁当总理,就像当年邓小平钦点接班人也没问题——邓立君,正常。但是我代表身边的很多年轻人朋友(这不是泛指,真的是我认识的朋友们,经过对民主和改革的讨论,他们授权我代表),郑重地希望改革开放的口号能够再加一句——让一部分先选起来。

至于这是哪一部分人,哪些地区,都无所谓,但是选什么很重要。中国很早就开始了村一级的行政选举,但是这种实践步子走的太小了。政权成立快一百年了,我们好歹也该一人一票选市长了。当然,在一开始,我甚至无所谓其中必须有民选代表,哪怕都是由官方指派的候选人都没关系。比如上海市,完全可以由当权者指定三个候选市长,让他们在电视台和报纸上自由辩论,提出各自设想,然后再去各个区县公开演讲。村级选举的贿选很容易(贿选也比不选强),市级选举的贿选就不那么容易了。在某个大城市进行公开市长选举的同时,全国人民也都可以围观和进行虚拟投票,培养培养情操,准备迎接实战。同时,市长可以每三年选举一次,人民代表可以联手弹劾市长,那人民代表就不再形同虚设。如果我们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开始选举市长,那饱受诟病的上访制度也可以休息了。因为我坚信,只要市长是选出来的,哪怕暂时都是党的人,都会顾忌人民,反之就只会讨好上级。只要你不犯法,大不了人民把你选下去,你无非是能力不足,也不用为了保命而躲到美国领事馆去。这对于官员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和保全,对于国民来说,则是最生动的民主练习。

社会之稳固,不应该靠中宣部,而应该靠往前迈几步。
 
韩寒被删博文:重庆美剧

昨天夜晚,相信很多网友和我一样,拼命刷屏人民网。我估计这是人民网第一次迎接来这么多真正的人民。刷屏的目的只为了三个字,王立军。

宫廷大戏一出,我这样的民间闹剧就相形见绌。在这次闹剧中,由于我猪一样的发挥,深感愧对观众。没有想到王立军出现了,而主人公又去了美国大使馆,这就是美剧了。再次回头看看自己扮演的国产连续剧,真的太小儿科了。

这又让我突然想到了常年在各个县城参加拉力赛发车时的情景。因为我是种子车手,所以都是县里的领导给我发车,但到了第二年,主持人喊着一样的头衔,出现的却是不一样的脸。发车过程结束以后,伴随着主持人的一句“请领导下台”,我注视领导的背影,感慨万千。当然这其中有升迁的有栽的,而重庆具体发生了什么,在这种政治八卦里,我们终究是看不清楚的。大路消息深藏不露,人民网不仁,我就只能顺着小道一路攀爬,拼凑出了个大概。在这个过程里,我代入了王立军同志的内心,得出了一个字,累。

中国的官员本身就是极其分裂的,他们上午进会场,晚上进会所,一方面要学习和领会六十年代风格的文件,一方面又要在互联网上仔细分辨微博和QQ的区别,而他们在批评美国的同时也要精确的知道美领馆的位置。在这里,你读不懂中国。我由衷的替他们觉得辛苦。今天只是跟了一个晚上的重庆美剧,过程跌宕起伏,消息层出不穷,连我都觉得需要休假式治疗了,何况当事人王立军,估计已经休克了。

所以我不明白,中国的官员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很多人都想当官,这是肯定的,尤其是当了大官,想做生意的时候根本不用像吴英那样自己想办法筹钱,最后还换个死刑,只需要安排一个亲属,垄断一块资源,致电一下银行。官员做到了一定的程度,上上下下都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理解的,因为上海大火而辞职的官员很快就可以去新疆当官,好在不是被派往克拉玛依。今天能调动舆论机构的,明天就成负面新闻,今天能开动国家机器的,明天就被国家机器带走。对于官员,大家已经不再用腐败和清廉来形容了,只有得势和失宠。而大家也不知道重庆将要发生些什么,尽管这个城市刚刚去香港唱过红,而在此之前,香港人只听过张国荣唱的《红》。

这次的破朔迷离,让我知道未来的中国,其实不需要预想一个什么颜色,红也好,蓝也好,都抵不过透明。
 
他在复活岛上复活,迷一样的神迹啊。
 
韩寒被删博文:先让一部分人选起来
社会之稳固,不应该靠中宣部,而应该靠往前迈几步。
韩寒要平息质疑,不应该靠韩粉呐喊,而应该出来走几步。:p

神父,您不能因为赞成以韩的名义发的言论,就认为韩没做假。这完全的两码事。
您这样做,会让人觉得完全是从立场出发,维护“自己人”,而不是以事实服人。

坦白说,得罪下CFC的韩粉,:blowzy:,我从来没觉得韩关于民主自由的言论多有深度有启发,胜在俏皮而已,也就是北京出租车司机水平吧,:p,比秦晖/刘晓波等差远了。年轻点的,袁腾飞(70后)比他强多了。大家原来支持爱护他,主要是觉得80后有这样的见识还不错了,是从鼓励青年的角度出发的。
 
韩寒要平息质疑,不应该靠韩粉呐喊,而应该出来走几步。:p

神父,您不能因为赞成以韩的名义发的言论,就认为韩没做假。这完全的两码事。
您这样做,会让人觉得完全是从立场出发,维护“自己人”,而不是以事实服人。

坦白说,得罪下CFC的韩粉,:blowzy:,我从来没觉得韩关于民主自由的言论多有深度有启发,胜在俏皮而已,也就是北京出租车司机水平吧,:p,比秦晖/刘晓波等差远了。年轻点的,袁腾飞(70后)比他强多了。大家原来支持爱护他,主要是觉得80后有这样的见识还不错了,是从鼓励青年的角度出发的。

呵呵,我认为韩寒没有作假,并不是因为我同意他的言论,而是我认为韩寒没有作假 -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证明韩寒作假,尽管“铁证”一大堆。另外,韩寒还没有接受主耶稣,他的言论离真理还很远 -不仅离真理还很远,离正确其实也还很远。

我对韩寒被打假很在意,是因为这个我称为方现象的现象,在我看来就是中国文革的成因 - 不问是非只为成败,并且为此而结党陷害、无所不用其极。而与此相反,我在韩寒身上看到了国人中十分难得的反省,虽然说这种反省还很勉强。

我这麽说得罪的恐怕不只韩黑方粉而已, 但是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真实想法。
 
我对韩寒被打假很在意,是因为这个我称为方现象的现象,其实就是中国文革的成因 - 不问是非只为成败,并且为此而结党陷害、无所不用其极。而与此相反,我在韩寒身上看到了国人中十分难得的反省,虽然说这种反省还很勉强。
1。 不问是非只为成败,并且为此而结党陷害、无所不用其极。
====================================
这肯定是错的。

但这和你所谓的“方现象”是一回事么?结党陷害、无所不用其极?证据,please? 不问是非只为成败? 怎么讲?

这次事件的焦点是方舟子,还是韩2有无做假?;)

这次打假韩2,不只是方舟子吧?你不会认为打假韩2,都是为了支持方,甚至都是方粉吧?不可以是因为讨厌做假么?

其实海外论坛对这事反响不算强烈,倒是国内和香港更热烈些,:D

2。而与此相反,我在韩寒身上看到了国人中十分难得的反省,虽然说这种反省还很勉强。
===================================
反省?不是避重就轻,:p
 
如果更深入一点,文革的本质是用群众运动造神。那场造神运动之所以能够搞得风生水起东风吹战鼓擂,正是国人热衷于造神的内在渴求的外在表现。皇帝时代我们给自己弄了些龙子龙孙们当着神来跪拜,然后来了革命,民国了,皇帝没了,大家自然是不习惯。

憋了个几十年,终于忍不住,自己给造了一个: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来万岁百年了。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雄主不在,大大小小牛鬼蛇神自然是应运而生。从形形色色的气功大师、到各宗各派的佛主菩萨、法王大仙 ...... 只要粉墨登场,吆喝的总是大有人在。

作为毛遗志的正宗继承者,咱无神教的同志们自然也不会例外。基本上可以预见,方舟子之后,一定还有园舟子登场。
 
1。 不问是非只为成败,并且为此而结党陷害、无所不用其极。
====================================
这肯定是错的。

但这和你所谓的“方现象”是一回事么?结党陷害、无所不用其极?证据,please? 不问是非只为成败? 怎么讲?

这次事件的焦点是方舟子,还是韩2有无做假?;)

这次打假韩2,不只是方舟子吧?你不会认为打假韩2,都是为了支持方,甚至都是方粉吧?不可以是因为讨厌做假么?

其实海外论坛对这事反响不算强烈,倒是国内和香港更热烈些,:D

2。而与此相反,我在韩寒身上看到了国人中十分难得的反省,虽然说这种反省还很勉强。
===================================
反省?不是避重就轻,:p

这次问题的焦点,在我看来,是没有任何证据,就有一大堆人不容分辩认定韩2造假。而一切企图为之分辩的都被归为韩2阵营,务必除之而后快。这就是我所谓的方现象。方现象由来已久,只是在这次韩2事件中表现的特别充分而已。

另外,我其实是想把这现象后面更重要的问题说出来,无奈言不达意啊。:)
 
这次问题的焦点,在我看来,是没有任何证据,就有一大堆人不容分辩认定韩2造假。而一切企图为之分辩的都被归为韩2阵营务必除之而后快

另外,我其实是想把这现象后面更重要的问题说出来,无奈言不达意啊。:)
没有任何证据?不容分辩?一切企图为之分辩的都被归为韩2阵营?务必除之而后快?!
:D:D:D:D:D:D
 
没有任何证据?不容分辩?一切企图为之分辩的都被归为韩2阵营?务必除之而后快?!
:D:D:D:D:D:D

我这话所指的是各位(包括姜不辣你啦)方粉韩黑的心态。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吧。:)

韩粉方黑持这种心态的当然大有人在。不过,韩2从一开始就表明希望自己的读者(当然是指粉丝了)不要有不理性的行为。而且他自己的反应还真的基本理性。这就是为什么这次是方现象而不是韩现象了。:)

不过,这事其实已经过去了。老方再分析个几次也就差不多要偃旗息鼓了。我们似乎也没有太多必要进行方韩之争的讨论。

但如果不辣愿意讨论方现象及其根源及影响,我愿意勉力奉陪。:)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