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方的和挺韩的都是左派还是右派啊?

虽然我不能完全认同老闲所具体应用的那些概率的样本及其得出的结果,但是他的大方向是对的。而你用的自己和老闲对话已经发生的事件来反驳他的观点,我觉得是完全没有弄清楚概率论适用的范围。

如果一定要用概率来比较方对韩的质疑和你跟老闲的对话,应该首先确定取样的样本范围。把你今天跟老闲在CFC上对话的这个事情记录下来,问一问一百个人,让他们也到CFC上来看一下事实上有没有老闲这个ID和小篆这个ID发生了对话,再问问他们有多少人认为你们两个ID在CFC上发生了对话。结果应该是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说,的确看到你们两个ID发生了对话,除非有人睁着眼睛说瞎话。因此,概率是100%。这就是已发生事件的概率。

而你把韩寒的求医文章给一百个人看,再把方舟子对韩寒求医经历造假的质疑给一百个人看,再问问大家有多少人相信韩寒文章中的求医经历是真实的,估计有一大半人不会相信那是真实的,而相信他是造假;再把韩寒所引用毛主席语录、英文原文、拉丁文原文等写出来的文章给一百个人看,再把他的中学语文成绩、中学学习过程等等,以及方舟子对他的质疑给大家看看,问问大家有多少人相信那些文章不是韩寒父亲而是韩寒自己的东西,估计也有一大半人不相信那是韩寒写的东西,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是韩寒写的,而且按照逻辑也不像是韩寒写的;,,,韩寒身上还有很多这样拿不出证据,也经不起推敲的所谓小概率奇迹发生。把这些个别的小概率加总起来集中在韩寒一个人身上发生,概率就更小了,这正是老闲所要说明的韩寒是天才的概率如此之小,几乎为零的意思。

你可能会说,在你看来大多数人都会在看了方舟子的质疑以后依然认为韩寒是真正的作者。我不会跟你争论这个大多数或少数之类的问题。我要说明的关键是,在你的比较中,“韩寒是真正作者”是个不确定的疑问,因而存在并适用于概率讨论,其样本范围就是各种可能的解释;“老闲和小篆这两个ID在CFC上发生了对话”是个确定的事实,不适用于概率讨论,要讨论的话,你的样本只有一个:那就是已经对话了。

先谢谢你的科普。:)

我承认,我拿概率来反驳老闲,是属于胡搅蛮缠存心气人的。:blowzy::D 之前我已将我倾向于支持韩寒的理由表述得差不多了,也已讲过我不认为老闲说的那些都是小概率事件。但老闲单挑“概率”来讨论,所以我没心思再认真讨论下去。

我说了,我不认同老闲讲的那些是小概率事件,因为当我看到方舟子提出的很多“疑点”时,我自己很快就想到可能的答案,再看韩寒的解释,和我想到的大同小异,所以我不认为那些是小概率事件。举个例子,关于生僻语言的引用,我读书时参加过的一场考试是这样的:在三个小时之内分别就教授出的三个题目写三篇小论文,每篇800到1000单词。考前老师讲过,论文里如果能引经据典是可以加分的,不过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paraphrase都须加括号注明作者和书名,而考试的形式是闭卷。所以我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刻意地、临时地背了一些我认为可能用得上的“语录”,有些甚至是我读的中文材料里面转引的,原书我根本没时间去看,我只是通过材料里的注释记下原书书名和作者名。考试的时候我尽量往自己准备的这些“语录”上引申,对于那些经过转引我才读到的“语录”,我加注时是直接写的原书作者和书名。不要说过十年的时间,就是那次考完试后过十个月,谁要和我提起我那份答卷上曾经引的经据的典,我恐怕都会一脸茫然。但事实是那份考卷的确是我答的。我不是天才,我能够想得到并且应用过的引经据典的办法,韩寒用了,我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类事我自然不赞同是小概率事件。

再一个,我认为拿概率来给一个人定罪是缺乏说服力的。也许我带有偏见,但我认为概率这东西用来研究“群体”时比较有用,用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它的参考价值都很有限,更不要说具备“决定性”了。比如说,成功率99.99%的手术,在某个病人身上可能偏偏就失败了,对于大家而言,失败率很低,但对于那个倒霉的病人而言,这个失败就是100%,那个0.001%的失败率数据对他毫无意义。


我想我只能解释这么多了,再深入解释的话太费时间,老大也不会多发CFC刀给我,所以各位喜欢较真的大佬请饶过我吧。:crying: 或者你们直接宣布胜利也行--又吓跑了一个拒绝加入何超板他方大哥(或者大侄子?)阵营的异己分子,耶!:D:jiayou:
 
闲得慌 说:
基数是相同年龄段的人数(不受代沟因素的影响),时间的跨度是人类的历史。
60亿中有120个,从一岁到一百二十岁,一岁一个。在韩寒年纪可以有一个,这个兴许就是韩寒?:)
 
谢谢你真诚的讨论. 我觉得偏心眼是心理学上的客观存在, 或多或少, 所以有这个左右派的贴子. 比如我自己长期以来是方的支持者, 此事一上来就有韩是骗子的感觉. 我也努力替HH想想他应该怎样辩解, 或者说他有没有可能真的曾经是个少年天才, 可惜到现在也找不到. 说可能性很小是客气的,我认为是没有可能性.

你觉得他要是真的骗,应该更高明些. 可是方揭出的很多骗子手段根本不高明,在信息社会里漏洞百出,不一样骗了那么久?你替HH做的这个辩解不成立.

历史上在极小概率下出现的天才也不是没有规律的, 天才有天才的规律, 首先一条是他们在自己从事的领域里是优秀的,比如钱钟书可以数学极差但是语文绝对好.HH的天才居然打破了天才的纪录,连语文都全面的不好,实在没有先例,如果有还请赐教. 第二,文学方面的少年天才,主要出现在短诗歌这种有点艺术性的领域,而中长篇小说是需要生活积累的. 我孤陋寡闻,没听说哪个天才少年写出过比较优秀的中长篇小说,如果有也请举例给我长长见识.

HH和粉丝们本不用担心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们可以用的方法太多了,比如以下这些:
1. 手稿非誊清版(连书信,卷子都能翻出来,那么多页没有涂改的小说手稿不知谁会信)
2. 当年的老师和同学可以站出来证明韩同学某些场合写过某些东西(他不是自称有同学在场吗)
3. 当场讲讲自己的作品本身, 当时的一些想法
4. 当面对质
这些如果有一样,我都会动摇自己的判断,可惜一个也没有. 实际上我怀疑连书信都会是假的,如果真的动用刑侦手段,HH的那些证据要悬. 正所谓魔鬼在细节,骗子的手段没有想像的高明,HH的不堪一击超出我们这些围观者的预计.

因此对于你为什么到现在还那么替HH辩解,我的一个猜测就是你比较认同他的政论文章,觉得HH是你这一方的.

先回答简单的:“你为什么到现在还那么替HH辩解,我的一个猜测就是你比较认同他的政论文章,觉得HH是你这一方的”。你的猜测错了,我开头就说了,我倾向于支持韩寒是因为方的逻辑说服不了我。如果一定要再补充一点,那也是我前面说过的:我在韩寒的两篇应答文章(《我写下的这些都可以成为呈堂供证》、《二月零三日》)里读到的是诚实。

你的其他疑问,很抱歉,我不能一一回答了,具体原因参看上一贴。另外,迄今为止我尚未明确表示过自己是或曾经是韩粉,但若因为我这次支持韩寒就被贴上韩粉的标签,我觉得是很搞笑的。(这是否多少说明方舟子阵营中很多人的思维模式都有些非黑即白的倾向而缺乏跳出陈框看待他人的柔性/宽容度呢?)如果再被当成韩寒的代言人来回答方舟子阵营的疑问的话,那就更搞笑啦。:p 当然我说过我欣赏韩寒,但似乎远不至于到不能接受他有任何缺憾誓死要捍卫他的形象那种地步。事实上,我也相信关于他的天才或许有夸大的成分,只不过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被明星光环笼罩的人,完全没有夸大或者虚假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一天真的有确凿证据(比如被法院所认可的证据)能证明韩寒的文章都是他人代笔的,我肯定会平静地“直面那残酷的事实”。但我有一点看法不会变,那就是我始终会认为方舟子这次打假的“逻辑”很让人不齿。
 
这个帖子应该加精吧?迄今为止,看到的极富理性、、深度和风度的讨论。难为小篆先生了,了不起!:cool:
 
60亿中有120个,从一岁到一百二十岁,一岁一个。在韩寒年纪可以有一个,这个兴许就是韩寒?:)

是的,就是他。经过方舟子的质疑,现在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
无论法庭受理不受理,或者以后怎么判决,都不重要了。韩寒已经完了。
 
这个帖子应该加精吧?迄今为止,看到的极富理性、、深度和风度的讨论。难为小篆先生了,了不起!:cool:

难为你了,马甲同志。
还不如我,干脆叫马甲算了。:)
 
是的,就是他。经过方舟子的质疑,现在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
无论法庭受理不受理,或者以后怎么判决,都不重要了。韩寒已经完了。

老闲这话说的,该不会是因为预感老方要输所以先虚张声势留个退路吧?:p

实话说吧,以前我从来没花钱买过韩寒的书,都是在网上看的,这回我决定下次韩寒再出书一定去买一本。;)
 
方舟子完全认同我的概率论方法。见下面视频第38分钟:
http://v.ku6.com/show/BolLIE5blGYMsS6W1re6DA...html

看来我们之间的差异大大地缩小了。现在就是对一些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小的认定问题,即在我认为是小概率的事件,你不认为是小概率。

1. 先说一个初二高一的学生,写出大部头的小说的概率。我认为这个概率往大了说,1%。 而且,在这1%的可能性中,一般发生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至少语文成绩要好。中小学生成绩不好,一般是2个原因,一是贪玩,二是对文字文化的东西悟性差,而且这2者往往是兼而有之,甚至是因果关系。所以我要说写出大部头的小说的概率发生在包括语文在内的7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身上的可能性只占发生在成绩好至少是语文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的十分之一, 即10%。 乘上前面的1%,就是0.1%。

2. 一个平常语文成绩差,但是高中时期参加作文竞赛的时候能写出半文半白旁征博引文字老练的文章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

3. 一个少年文学天才,在视频对话的时候语言贫乏没有内涵说不出连贯的5句话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4. 一个少年写的杂文,声称是自己的经历,但是写的却与他老爸那一代人的经历很相似,这种可能性算20%。

5. 一个少年时代写东西文笔老辣,但是直到快30岁的时候写的东西却很一般,的地得还用不好,文笔倒退很多,这种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6. 韩寒自己说自己从小不爱学习,上课在玩,课下更是在玩,但他爸韩仁君却说他在写《三重门》的时候,把所有地时间都用上了,亡命般地写小说。在这里,他爸说真话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0.1% x 1% x 10% x 20% x 10% x 10% = 0.0000002%, 即亿分之二。

现在回到你的结论,你认为不相信这亿分之二的可能性会发生在韩寒身上的人是“自以为是的偏狭和偏执”,反之像你这样相信那亿分之二的可能性的人反倒是合情合理的。是这样吗?
 
老闲这话说的,该不会是因为预感老方要输所以先虚张声势留个退路吧?:p

实话说吧,以前我从来没花钱买过韩寒的书,都是在网上看的,这回我决定下次韩寒再出书一定去买一本。;)

你是指我说的“韩寒已经完了”吧?请看方舟子怎么说。从第45分钟起
http://v.ku6.com/show/BolLIE5blGYMsS6W1re6DA...html
 
老闲高见,让我们还是回到方韩之战吧。
你说只遗憾被老方强了先,那麦田不是得后悔死了?

麦田应该不遗憾,他的打假水平的确差。因为方舟子接过他的打狗棒,他也沾光,青史留名了。
 
你是指我说的“韩寒已经完了”吧?请看方舟子怎么说。从第45分钟起
http://v.ku6.com/show/BolLIE5blGYMsS6W1re6DA...html

不,我是指你说的“无论法庭受理不受理,或者以后怎么判决,都不重要了”。要是一个老右说这种话,我比较好理解,但你老闲是扛左派大旗的,怎么能对天朝的法院如此没信心呢?:p
 
不,我是指你说的“无论法庭受理不受理,或者以后怎么判决,都不重要了”。要是一个老右说这种话,我比较好理解,但你老闲是扛左派大旗的,怎么能对天朝的法院如此没信心呢?:p


现在的中国资本主义复辟了,现在的共产党早就偏离了毛泽东思想。
 
先回答简单的:“你为什么到现在还那么替HH辩解,我的一个猜测就是你比较认同他的政论文章,觉得HH是你这一方的”。你的猜测错了,我开头就说了,我倾向于支持韩寒是因为方的逻辑说服不了我。如果一定要再补充一点,那也是我前面说过的:我在韩寒的两篇应答文章(《我写下的这些都可以成为呈堂供证》、《二月零三日》)里读到的是诚实。



你的其他疑问,很抱歉,我不能一一回答了,具体原因参看上一贴。另外,迄今为止我尚未明确表示过自己是或曾经是韩粉,但若因为我这次支持韩寒就被贴上韩粉的标签,我觉得是很搞笑的。(这是否多少说明方舟子阵营中很多人的思维模式都有些非黑即白的倾向而缺乏跳出陈框看待他人的柔性/宽容度呢?)如果再被当成韩寒的代言人来回答方舟子阵营的疑问的话,那就更搞笑啦。:p 当然我说过我欣赏韩寒,但似乎远不至于到不能接受他有任何缺憾誓死要捍卫他的形象那种地步。事实上,我也相信关于他的天才或许有夸大的成分,只不过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被明星光环笼罩的人,完全没有夸大或者虚假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一天真的有确凿证据(比如被法院所认可的证据)能证明韩寒的文章都是他人代笔的,我肯定会平静地“直面那残酷的事实”。但我有一点看法不会变,那就是我始终会认为方舟子这次打假的“逻辑”很让人不齿。



你大概也觉得HH的事迹很可疑, 但是认为现有的证据不足以认定? 还是认为HH基本上就是没有代笔, 你接受了他的解释, 认为不必再查了?

如果是前者, 我想说的是, HH在法律上是没有犯法的, 疑罪从无, 即使法院判名誉权侵权不成立, 也会确认著作权和署名权都是他的, 作文大赛的事也没法查他, 也只能疑罪从无, 他都可以宣布胜利. 但是这世上另有一个标准是历史的标准, 按照历史的标准还原事实, 最接近的事实就是HH没有写比赛时的作文和三重门. HH打官司要说法, 就是为了拿第一个标准去套第二个, 赢得宣传优势, 要不然帮他的媒体都没法发挥.

我们只能掌握间接的证据,做有风险的判断. 方的逻辑是: 列出事实, 列出解释这些事实的所有可能性, 把可能性按概率排队, 然后综合一下这些可能性. HH的解释是提出另外一些可能性. 没有利益关系的大部分人的判断据我所知是认为方的质疑成立, 因为大家根据常识,个人阅历,历史知识,认为方提出的可能性极大,HH提出的可能性极小或自相矛盾不成立.

你可以说这种逻辑是无理取闹, 但我觉得至少这是有理取闹, 因为这是人们推测事情真相的基本方法.

我有一个感觉就是HH的造假并不严密,漏洞很多,为了圆谎而造更多的假. 骗子总是低估对手和旁观者的智商, 像唐骏这么个聪明人,也是臭棋频出的. 将来可能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细节被拿出来让人大跌眼镜.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