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的基督教

神父在此楼遇到几乎0%的接受率的可能原因是
无聊一把,抱歉了CHRIS88。
CHRIS88是神父?我还以为是牧师呢?
要是神父,那要做的牺牲可不小!
牧师吗,拖家带口的传教,那叫一个乐哉,我是又佩服又羡慕。:)
 
我不明白的是

如果没有人威胁要烧书,为什么Sorbonne要在跟Buffon的书信中提到?大可不必多此一举。Sorbonne提到这个,估计不是by the way,随便提提那么简单吧?

这是阿Q找到的Sorbonne与Buffon之间的唯一通信,你看到哪里提到烧书?

Buffon系列之六

Sorbonne写给Buffon引起他Recant的信

Sir

We have been informed, by someone amongst us on your behalf, that when you learned that the Natural History, of which you are the author was one of the works chosen by order of the faculty of Theology to be examined and censured because it contained principles and maxims that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ose of religion, you declared to him that you did not have the intention of dissociating yourself from it and that you were prepared to satisfy the faculty in regard to each of the articles it found reprehensible in your work; we cannot, Sir, praise you enough for such a Christian resolution, and in order to put you in a position to carry it out, we are sending you the statements taken from you book that seemed to us to be contrary to the beliefs of the Church.

We have the honour of being respectfully, Sir, Your very humble and obedient servants

The Deputies and Syndic of the Faculty of the Theology of Paris, In the house of the Faculty, January 15, 1751


该文章作者认为,Sorbonne对Buffon的处理,是factionalism, squabbling and double dealing。factionalism翻译过来就是,教内斗争。该文章作者认为教内斗争导致让Buffon签署那个Buffon第二次拒绝签署的玩意是可以理解的。阿Q对该文章的观点表示赞同。

顺便问问,double dealing是啥意思?

是, 阿Q赞同博客作者的观点,但是阿Q从来没有提倡“Perfection”,不管什么评价对象。again,俺将事实翻出来,怎么看待是个人的事情了
 
在diamond中的碳-14是creationist的favorite topic。好像是1997年,还有creationist拿恐龙化石让科学家检测,结果测出很短的年限,然后被creationist拿这个结果来鼓吹yong earth的。很有意思,cvictor可以看一下。
谢谢。看了一下什么'young earth'.那是拼命地以'创世纪'为真知真言来解释,殊不知'创世纪'也是从前人那里抄袭来的,而那些前人又是从更早的前人那里东拼西凑地抄来的。
 
视频: 恩宠之星(第1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Q4NjI5MDQ=.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2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Q4NjMxNjg=.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3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Q4NjQ0MzI=.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4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Q4NjQ2MjQ=.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5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Q4NjYxODg=.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6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Q5ODM5NTY=.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7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wMDA5NDA=.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8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Q5OTQyODQ=.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9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wMDE5NDQ=.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10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wMDI1ODg=.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11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wMDM0ODA=.html

视频: 恩宠之星(第12节, 共12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wMTk4MDg=.html
 
zt的---

鹰神Horus与耶稣的神共同点
  把耶稣称为神话人物会使许多基督徒 (也许还有走出派史学家们) 感到愤怒,但是就象大禹治水一样,其事迹属于神话,至于作为历史人物的真实耶稣也只有当他的光环被剥离之后才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另一方面,这种比较文化和比较神话会给文化的全球性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
  最早注意到耶稣生平记述来源于埃及的Horus神话的是英国的埃及学者,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Godfrey Higgins (1772-1833)、自学成才的英国诗人Gerald Massey (1828-1907) 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神学博士Alvin Boyd Kuhn (1880-1963)。Massey在他的著作The Natural Genesis中对于Horus与耶稣的神话作了系统的比较,并且说服了Kuhn,使他相信耶稣的事迹是从埃及神话中演变而来的次级衍生物。到了二十世纪,在多伦多大学和牛津大学受教育的加拿大神学家Tom Harpur (1929-) 又写出The Pagan Christ (异教徒耶稣) 一书,进一步发挥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上述假说在网络上遭到美国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和其它宗教卫道士们破口大骂,许多人更是抓住Massey缺乏正规考古教育一点大作文章。虽然近来某些支持者的说法有夸大之嫌,但是Massey的基本发现是站得住脚的。比如说,关于Isis处女受胎的说法就遭到强烈质疑,而这一点只是Massey的众多发现之一而已。在西方国家特别是保守势力强大的美国,这和任何其它宗教话题一样,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很难对有关人物和理论做客观评价。要判断分析的合理性,还是要从整体着眼,同时结合其它与犹太教和埃及宗教关系的证据通盘考虑,而不是全盘否认。
Horus (H) 和耶稣 (J) 的生平比较:
母亲:H:Isis即Isis-Meri (Isis the beloved);J:Miriam (Mary)
养父:H:Seb;J:Joseph
受胎告知:H:安琪儿;J:安琪儿
天象:H:天狼星;J:东方之星
生日:H:冬至;J:12月25日
见证:H:牧羊人;J:牧羊人
试图谋杀者:H:Herut;J:Herod
成年礼:H:12岁;J:12岁
洗礼:H:River Eridanus;J:Jordan River
敌人:H:Sut;J:Satan (撒旦)
复活地点:H:Anu;J:Bethanu (House of Anu)
尊号:H:KRST;J:Christ (基督)
别称:H:Iusa;J:Jesu (耶稣)
  以上对比主要来自Massey和Harpur的文献,仅供参考。
  最后要提到两个基督教象征符号与埃及的联系,即圣母像和十字架。在四-五世纪的欧洲,黑圣母像曾经非常流行,有人提出其来源是从埃及传播到希腊、罗马的Isis和Horus的形像,尽管这种说法仍然有争议。基督教的十字架与埃及的生命之符Ankh的相似也是不言而喻的,与古代用于钉犯人的木架则没有太多联系,因为后者其实是T形而不是十字。
  应该指出的是,Massey对于古代语言 (从埃及到波利尼西亚) 也做了系统分析,发现古埃及语言属于原始的语言,许多词汇出自对于声音的模仿。比如说,九柱神之一Shu的名字就是打喷嚏的声音,因为他是Atum (或者Ra) 以打喷嚏的方式生出来的,猫这个词是meow,也就是猫叫的声音。他通过神话类型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史前远古时期的重要类型 (Thompson可能会称之为母题) 进入各种宗教之中,具有文化同源性。如树与蛇在犹太神话中出现,也在希腊神话和印度神话中出现,均起源于非洲大陆。他认为母系氏族社会和图腾崇拜是相关连的,代表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然后产生出宗教。他把Osiris放在美索不达米亚的Tammuz, 希腊的Adonis和Dionysus的前面,认为是他们的原型。Osiris和Seith的斗争通常是被认为代表上下埃及两地在统一战争中的冲突,但Massey把这种冲突升华到抽象的二元对立运动的层面来认识。比如说Horus在替父复仇时几乎杀死Seith,但是智慧之神Thoth阻止了战斗,让Horus所代表的光明和Seith所代表的黑暗共存,因为宇宙需要两种对立元素的平衡与和谐并存。我们不难预期其进一步的发展必将涵盖中国的阴阳学说。本人在分析尼罗河颂时指出了古埃及思想与老子的某些哲学思想和理念的共通之处。在Massey看来,埃及乃古代世界之光。
  除了上面所说的神话研究之外,还有人提出Joseph的原型来自苏美尔农神Tammuz (慕尼黑大学的学者Thomas Mann),耶稣的原型来自释迦牟尼 (在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并在牛津大学任教的Max Müller),等等。在柏林大学和波恩大学任教的Bruno Bauer对于新约全书给予了特别尖锐的批判,认为许多章节 (如马克福音、马太福音和保罗书信) 是伪造的,基督教信条是披着犹太外衣的斯多亚学派哲学。但纵观圣经整体,其主要神话主题来自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前者包括伊甸园和亚当的故事以及大洪水的故事,后者包括创世纪 (来自Ra的神话) 和耶稣的生平事迹神话 (来自Osiris的神话)。从这个角度来看,埃及神话通过基督教的传播而影响了全球。
古埃及祷告词和基督教祷告词的比较
古埃及祷告词

我们的圣父在天国里,
神圣是你的名字。
你的王国即将到来,
主将赐予他的关爱。
主在人间如同在天国。
主赐予我们面包。
主免除我们的过失,
让我们也免除他人的过失。
主让我们远离诱惑,
拯救我们脱离罪恶。
主的领地就是王国。
主的权力和荣耀,
直至永远,
阿门。

基督教祷告词

人间的主是宇宙的统治者,
主让他的崇拜者流芳百世。
赋予你的主以存在,
主将赐予他的关爱。
主的愿望与人世同在。
主让我们每天焚香上供。
主将判断真伪曲直。
对于主之所憎恶保持戒心,
使我免于堕落。
主是宇宙之王。
主将荣耀授予他的崇拜者,
明日如同今日,
阿门。

  上面提到的关于犹太教起源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神话的理论─这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耶稣这个历史人物的存在则是众说纷纭。许多坚持批判史学传统的西方学者根本质疑耶稣其人的存在,这里不拟详细介绍,只是给个罗列。

Jean Hardouin (1646-1729) 法国学者,认为新约全书和耶稣生平是中世纪教会的造史产物;
Charles Fran?ois Dupuis (1742-1809) 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公学教授,荣誉军团成员,法国议会议长,认为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地区古代的太阳崇拜,提出西亚、埃及、希腊和中国文明有共同起源,对于拿破仑的思想有影响;
Constantin-Fran?ois Chasseb?uf (1757-1820) 东方学家、议会议员、法国科学院院士,太阳崇拜说的支持者;
David Friedrich Strauss (1808-1874) 德国蒂宾根大学和柏林大学毕业,黑格尔的学生,因为质疑耶稣存在而被蒂宾根开除职务。他认为圣经是一本哲学书而非历史书,是向黑格尔哲学前进的一个中间站;
Bruno Bauer (1809-1882) 柏林大学和波恩大学教授、无神论哲学家,认为新约全书多造伪,基督教哲学属于斯多亚学派;
Samuel Adrian Naber (1828-1913) 荷兰历史学家、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
Allard Pierson (1831-1896) 荷兰历史学家、海德堡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
Edwin Johnson (1842-1901) 英国历史学家,生平不详。他认为耶稣神话起源于驱魔术和洗礼派;
Albert Kalthoff (1850-1906) 德国神学家,认为基督教最初是共产主义的尝试;
William Benjamin Smith (1850-1934) 法国土伦大学数学教授,提出耶稣崇拜存在于公元前时代的艾赛尼教派;
Peter Gerardus Johannes Josephus Bolland (1854-1922) 格罗宁根大学毕业的学者,认为基督教是艾赛尼派隐士所创建;
John Mackinnon Robertson (1856-1933) 英国议员,提出耶稣是约书亚崇拜者的造伪。一个名叫Jeshu ben Pandira的巫师曾经被吊死,时间约在公元前一个世纪的逾越节前夕。他的五个门徒后来也被处决。这就是耶稣的来历;
George Robert Stowe Mead (1863-1933) 剑桥大学毕业的英国作家,认为耶稣生平事迹来自第三世纪以后编造的伪史。
Arthur Drews (1865-1935) 德国Karlsruhe大学教授,认为耶稣生平是诺斯替教徒的伪造;
Joseph Wheless (1868-1950) 美国律师,赞同伪造说;
Gustaaf Adolf van den Bergh van Eysinga (1874-1957) 荷兰学者、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支持诺斯替教说;
Hermann Raschke (1887-1970) 德国学者,就读于马堡大学和柏林大学;
Alvar Elleg?rd (1919-2008) 瑞典古登堡大学教授,提出耶稣的原型是公元前150年死海西岸Qumran地方以独身、共产和浸洗为特点的艾赛尼派领袖,其余是保罗创造出来的;
John Marco Allegro (1923-1988) 曼彻斯特大学毕业的英国学者,曾经研究死海文书,认为基督教源于生殖崇拜;
George Albert Wells (1926- ) 伦敦大学教授,提出耶稣生平主要是伪造的历史,真实耶稣即使存在也无法还原;
Earl J. Doherty (1941- ) 加拿大历史学者,认为基督教是犹太教和希腊哲学的合成;
Heribert Illig (1947- ) 德国系统分析家,提出中世纪早期历史是造史运动的产物;
Robert McNair Price (1954- ) 美国迈阿密的神学教授,认为耶稣崇拜起源于古希腊文明的生死循环说;
Timothy Freke (1959- ) 英国作家;
Richard Cevantis Carrier (1969- )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无神论者、网络作家。
  耶稣升天可能也是从埃及国王升天借来的灵感。考虑到基督教从埃及那里拿来了创世纪 (Ra)、树与蛇 (Apepi)、祷告词 (Maxim of Ani)、耶稣生平事迹 (Osiris),如果他们从埃及国王升天再借一些东西过来的话我不会感到惊讶。
 
zt•••

27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到了他从前站在耶和华面前的地方,

  亚伯拉罕一早又回到了希伯仑东北部和耶和华分手的地方,迫切地想了解他一天前代求的结果。当他看到整个平原上烈火熊熊,黑烟冲天时,他是何等的失望啊!

28 向所多玛和蛾摩拉与平原的全地观看,不料,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

29 当上帝毁灭平原诸城的时候,他记念亚伯拉罕,正在倾覆罗得所住之城的时候,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之中出来。

  耶和华尽管没有原谅亚伯拉罕为之代求的城市,但还是听了他的代祷,使那些愿意离开的人得救。由于亚伯拉罕的缘故,救恩临到了罗得的家。

30 罗得因为怕住在琐珥,就同他两个女儿从琐珥上去,住在山里;他和两个女儿住在一个洞里。

  惊慌失措的罗得不久就离开了琐珥,害怕这城也将面临相邻四城的命运(《先祖与先知》167页)。

31 大女儿对小女儿说:“我们的父亲老了,地上又无人按着世上的常规进到我们这里。

32 来!我们可以叫父亲喝酒,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他存留后裔。”

33 于是,那夜她们叫父亲喝酒,大女儿就进去和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

34 第二天,大女儿对小女儿说:“我昨夜与父亲同寝。今夜我们再叫他喝酒,你可以进去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父亲存留后裔。”

35 于是,那夜她们又叫父亲喝酒,小女儿起来与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

36 这样,罗得的两个女儿都从她父亲怀了孕。

  罗得的女儿这样做,证明了所多玛的邪恶影响。她们在一个充满醉酒,随意犯罪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以致判断迟钝,良心麻木。罗得虽然能够保护他的女儿不为所多玛人所害(见第8节),却未能将公正的原则放在她们的心中。人们更应可怜她们,而不是指责她们,因为罗得自己也与她们的罪有份。他应对造成这样这一后果的局面负责,正如他应对饮用摆在面前的酒负责一样。(见创9:21注释)。罗得这几年住在所多玛的代价就是家破人亡。他唯一的后代就是罪恶而拜偶像的摩押人和亚扪人。

37 大女儿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现今摩押人的始祖。

  摩押人的含义可能是“我父的”,如希腊七十士译本所译。摩押人虽然是以色列人的亲戚,但却与以色列人为仇。他们起初居住在死海以东的亚嫩河谷和撒烈河谷之间。从大卫到亚哈的时代,他们暂时成为了其西部临国的属国。但他们在米沙王的带领下重新获得了独立(王下3:4,5)。他将其疆域向北扩张。

38 小女儿也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便亚米,就是现今亚扪人的始祖。

  便亚米。亚扪人的始祖。其名字的含义可能是“我民之子”。他的母亲以此表达他的父母属一个家庭。她的儿子实际上是她同父异母的兄弟。他的祖先也是她的祖先。亚扪人成为游牧民族,居住在雅博河谷和亚嫩河谷之间的东部。其要塞拉巴亚扪,就是现代约旦王国的首都安曼。

  罗得和他家人的故事是不幸的。有一个污点存在于所有的后代对他的记忆之中。他的罪虽然已蒙赦免,但他多年来贪图享乐和财产所造成的恶果却影响到他的子子孙孙(《先祖与先知》168页)。
上一页1..16171819202122232425..54下一页
 
果蝇-苹果实蝇(Rhagoletis pomonella)之一

16_Rhagoletis_pomonella.jpg

Wiki如是说:

Rhagoletis pomonella is significant evolutionarily in that the race of this species that feeds on apples spontaneously emerged from the hawthorn feeding race in the 1800 - 1850 CE time frame after apples were introduced into North America. The apple feeding race does not now normally feed on hawthorns and the hawthorn feeding race does not now normally feed on apples. This constitutes a possible example of an early step toward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pecies, a case of sympatric speciation.

The emergence of the apple race of Rhagoletis pomonella also appears to have driven formation of new races among its parasites

简单的说,200年前北美开始种苹果树,源于北美的吃山楂的苹果实蝇,开始吃苹果后,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品种

来自康乃尔大学的证据网页Observed Instances of Speciation内容相同:

... Offspring of females collected from on of these two hosts are more likely to select that host for oviposition. 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flies on these two hosts have been found at 6 out of 13 allozyme loci. Laboratory studies have shown an asynchrony in emergence time of adults between these two host races. Flies from apple trees take about 40 days to mature, whereas flies from hawthorn trees take 54-60 days to mature. This makes sense when we consider that hawthorn fruit tends to mature later in the season that apples. Hybridization studies show that host preferences are inherited, but give no evidence of barriers to mating. This is a very exciting case. It may represent the early stages of a sympatric speciation event (considering the dispersal of R. pomonella to other plants it may even represent the beginning of an adaptive radi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some of the leading researchers on this question are urging caution in interpreting it. Feder and Bush (1989) stated:

"Hawthorn and apple "host races" of R. pomonella may therefore represent incipient species. However,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host-associated traits can evolve into effective enough barriers to gene flow to result eventually in the complete reproductive isolation of R. pomonella populations."
 
果蝇-苹果实蝇(Rhagoletis pomonella)之二

苹果实蝇被当成同域新种形成(Sympatric speciation)的例子,但是用词还比较谨慎:potentially incipient species。也承认这篇论文在讲不同的果蝇之间的Hybrid。

这篇creationist的文章摘录了部分上述“Observed Instances of Speciation FAQ”所引用论文的观点,来证明“苹果实蝇形成新物种”的实际情况。这篇文章写的比较早,刚才阿Q浏览了一下苹果实蝇Sympatric speciation的几篇最新论文,俺认为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摘录如下:

McPheron et al., 1988 --
“speciation by the formation of host race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great controversy”

Prokopy et al., 1988 --
“Female apple maggots preferred to lay eggs in the fruit of hawthorn trees over apple tree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originated on hawthorn or apple trees, leading the paper to conclude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 again strongly indicated that hawthorn is a
significantly more acceptable fruit than apple.”

Smith, 1988--
”direct genetic evidence of biologically meaningful differentiation among putative host races has been lacking“

do not even signify the existence of a reproductive barrier among
populations


Feder et al., 1988--
“Hawthorn and apple flies readily mate in the laboratory and produce viable F1 progeny.”

the likelihood of reproductiv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se flies is
remote.


We consequently believe that it is inappropriate to state definitively that hawthorn and apple races represent ‘incipient’ species.’”

Barton, et al. 1988--
“In Rhagoletis, for example, it is hard to be certain that the apple race is not an existing sibling species which became common only after it invaded apples.”
 
果蝇-苹果实蝇(Rhagoletis pomonella)之三 -- 重复几句废话

前面讲过这几个观点:
  • 如何给动物分类(Species),科学界有争议、有困难的;
  • 生殖隔离被认为是speciation的基本标准,但是明显不是唯一标准,阿Q已经看到不存在生殖隔离的海鸥被分成不同的species;
  • 生殖隔离是不是对等于不同的“DNA解释器”?从而代表阿Q和其他creationist相信的传说中的生物“进化”的不可逾越的界限,俺不知道,一个例子一个例子看吧;
  • 在科学界不完全清楚生殖隔离的真正原因的前提下,如果定义两种动物之间的生殖隔离是有麻烦的;只要有一例interbreeding的例子,即可否认,但是要确认,难度较大。比如前面看过的herring gull 和 Less Black Headed Gull两种海鸥,以前被认为是隔离,后来被推翻;
  • 动物的分类不是固化的,随着科学的进步,不断在调整;
所以,俺当前的理解,跳出“Species”这个概念的框框,看它下面的东西。共同起源/宏进化的有效证据需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成立,现在还不清楚,case by case看吧
  • 突破生殖隔离
    [*]产生新的基因,而不是因为丢失信息而产生的新物种
对于苹果实蝇的例子,显然目前还没有形成生殖隔离的,所以这可以跳过了。接下来看另外一种果蝇
 
zt一下

物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种”重定向至此。关于与其同名的其他主题,详见“种 (消歧义)”。
生物分类学
分类阶级
域 | 界 | 门 | 纲
目 | 科 | 属 | 种
双名法
三域系统
非细胞生物
病毒
细胞生物
古菌域
细菌域
真核域
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
动物界
种(Species)或称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后一级,在属之下。较为笼统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不同,并能够交配繁殖的相关的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学家恩斯特·麦尔(Ernst Mayr)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局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双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印刷,手写时则加上底线;属名首字母大写,属名之后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这个词称为种小名或种加词,其首字母不可大写。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有智慧的人),而不是sapiens。
目录 [隐藏]
1 物种的定义
2 在生物学分类上的重要性
3 “指定物种状态”的含义
4 更详细的隔离种的概念
4.1 隔离的问题
5 物种分类的历史
6 物种的数量
7 参看
8 参考文献
[编辑]物种的定义

物种的定义:常是指一类形态和遗传组成相似的生物群体,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之间在自然状态下能产生正常后代。
形态学种(morphological species)是一群在外观上不同的生物,例如我们可以分辨出鸡和鸭,因为它们长着不同形状的喙,而且鸭子的足有蹼。在有记录的历史之前,物种就已经像这样定义了。尽管受到不少批评,形态学种的概念仍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物种概念,而且在生物学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植物学中。
生物学种或隔离种概念把物种定义为一组能够或潜在能够相互培育的生物。对于研究现存高等生物,如哺乳类、鱼类和鸟类的科学家来说,这不失为一种简洁的表达方式;但对于不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这个定义是毫无意义的。它把互相配育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和种群间基因流动的可能性区分开来。例如马和驴杂交是可行的,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然而它们仍然属于两个种。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在野生状态下,马和驴通常不会杂交。第二,因为它们结合产生的后代很少具有繁殖能力。定义生物学种的关键在于两个种群间没有显著的基因物质交流。
配偶识别种定义了一群能够把种群中的其它个体识别为潜在配偶的生物。正如上述隔离种的概念那样,它仅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系统发生种或者进化种或者达尔文种是一组具有相同祖先的生物; 在时间和空间上,这个世系与其它世系保持分离。在这样一组生物在的某个时候,其成员可能分道扬镳。当其不同越来越显著的时候,这两个种群就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种了。
另请参阅孤雌生殖中的小种,涵盖了那些没有经过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导致每代都在基因上与上代完全相同的物种。
对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和古菌来说,因为不存在有性生殖,一个种除形态和生物化学特征不能有较大差别外,还必须满足rRNA序列的相似性要大于97%。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定义通常都相一致,这些定义的不同点主要是侧重点不同而非相互否定。然而,还没有提出一个物种概念可以在无需具体分析情况下,就能完全否定、或应用于所有情况的。事实上,科学界对于物种的定义高达27种。
[编辑]在生物学分类上的重要性

物种的概念历史悠久。这之所以是最重要的分类阶元之一,有下面的原因:
它是普通人区分不同生物的基础- 狗是一种,猫是另一种。
科学家通常使用标准的双名制命名法 (或 三名制命名法)来指代生物。
这是唯一的具有经验成分的分类阶元,比如断言两只动物是两个物种就不单单是对它们进行分类那么简单了。
在使用了几千年后,这个概念依然集中在生物学和相关学科上,也仍然被错误的定义和争论不休。
[编辑]“指定物种状态”的含义

对于某个物种的命名应该看作是对于该群生物的进化关系及其独特性的一种假定。更新的资料会证实或推翻这个假设。有时候,尤其是旧时通讯不发达的时候,分居异地的分类学家会为后来定为同一种的生物命两个不同的名字。 当两个经过命名的种发现其实是同一个种时,先发表的那个种名通常会保留,后发表的被废弃,这一过程称为 synonymization, 或 lumping。将一个分类阶元分开成多个通常是新的阶元称为splitting。分类学家常被他们的同时戏称为“lumpers”或“splitters”,视乎他们找到了物种间的不同点还是相同点。(参阅 en:lumpers and splitters)。
传统上,研究人员依赖于解剖学上的不同,和通过观察不同种群间是否有成功混交来区分物种;解剖结构和生殖行为依然是指定物种状态的重要手段得益于上几个十年里微观生物学研究技术的日新月异,包括 DNA 分析等,得出了一大批关于物种间相似与区别的知识。许多从前认为是不同物种的类群现在归入了单一的分类阶元,许多过去归在一起的类群被分开了。任何的分类阶元(种,属,科等)都可以合并和分开。对于一个较高的阶元,这样的修订则更显得意义深远。
从分类学的角度看,种下的类群定义为低于种的分类阶元。在动物学中,仅使用亚种概念,而植物学还会使用诸如变种,亚变种,和变型等单位。
[编辑]更详细的隔离种的概念

总的说来,对于那些大型复杂的有性生殖生物(例如 哺乳类 和 鸟类), 生物学种或隔离种概念的定义有几种变体。通常,区分两个物种,甚至是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物种都是很简单的。例如,马 (Equus caballus) 和驴 (Equus asinus)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或学习的人就能够把它们分开。然而它们相近得可以进行杂交,并产生不育的骡。它们明显就是不同的种。
但是许多情形则让人难以决定。这就是隔离种和进化种的分歧之处。两个概念都同意一个物种在时间上保持着其血统的独立性,它与其他这样的血统可以被我们区分(否则我们就认不出它们来了), 是生殖隔离的(否则一个种群如果一有机会就和另外一个合并起来了), 并有有效的种内识别 机制(没有这个,该血统不可能延续)。在实际上,两种观点都同意一个种必须有其自身的独立进化历史;否则刚才提到的特征都不适用了。 其不同在于:进化种概念不对种群的未来作出预测,而仅仅是记录已知的类群。相反,如果经过研究人员的研究,某两个种群在可能情况下能够再次合并,隔离种概念就不认为这两个种群为两个种。
[编辑]隔离的问题
有两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初定的这个种是不是能持续的、可靠的与其它物种区分呢? 第二,这在未来也会持续下去吗? 先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下面有几个地理分布上的可能性
初定的两个种分布区重叠的—它们占有相同的栖息地。 经过多年的观察,都无法在重叠区分辨出有两个以上的种群,这些种群可能在随后时间又合为一个大种群。没有生殖隔离,种群就不得以分化,有了生殖隔离,种群间的基因无法交流,也就无法抹掉差异。这不是说杂交完全不会发生,只是说它可以忽略不计。通常,杂种个体无法像其亲本纯种个体那样成功的繁殖。
初定的两个种地理隔离—它们占有不同的地理区域。很明显,无法直接观察到分隔两地的两个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情况。通常情况下也不可能通过试验来完成: 即使在豢养情况下两个初定的种能配育,这不代表在野外它们也会自由交配,这也不总是可以对杂种后代在进化上的适应性提供多少信息。通过其它一些试验可能会得出更多信息: 例如,种群A的个体是否对种群B发出的求偶鸣叫录音有正确的反应呢? 有时候,试验能够提供确切的答案。例如,巴拿马地峡两边居住着七组看上去几乎一样的海虾(Altheus)种群,它们在约3百万年前出现。直到不久前,它们还被认为是相同的7个种。但是当把来自海峡两边的雄性和雌性放在一起时,它们没有交配反而大打出手。甚至如果海峡再次下沉,这些种群在基因上还会保持隔离: 所以,它们现在被划分为不同的种。但在更多情况下,观察和试验都无法提供确定的答案,这是就要通过对邻近物种的经验来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了。
初定的两个种地理比邻—它们的繁殖区域比邻但不重叠。这种情况很少有,尤其在温带地区。分界线通常都是栖息地突然改变的地方(群落交错区),比如像森林边缘或者山上的雪线等,但有时却不大起眼。地理上的比邻指出这两个种群占有很相似的生态位导致它们无法在同一个地区共存。又因为它们不进行杂交,可以肯定地说有一种机制(通常是行为上的)来防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因此它们应该属于不同的种。
在两个种群混合区有杂交区域。典型情况下,杂交区域会存在'纯种'种群一方或双方的代表,加上第一代杂交种和反交得到的后代。通过对杂交区域的广度与存在疑问的两个种群典型散布区广度的比较,可以评估两个'纯种'种群之间基因交流阻力的大小。例如橡树的分布距离是鸟或松鼠携带橡子的距离; 袋食蚁兽的散布距离约为15公里,因为这是小袋食蚁兽在离巢后寻找空闲领地时通常会经过的距离。 如果杂交区域相对于散布区域越窄,则两个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就越少,它们之间就更倾向于在进化到路上继续分化。然而,很难去预测未来杂交区域的变化; 无论把具有杂交的种群定为两个种还是一个种,都具有潜在的争议性。
种群的变化是渐变式的—在种群地理分布的两极,其典型个体间差异十分明显,但是在它们间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例如,北澳大利亚的树袋熊比南方的亲戚来得要小而且颜色也较浅,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绝然的分界线: 越向南部,树袋熊的个体就越大而且颜色越深; 在中间地带的个体则体型和色泽都是中等。相反,在相同的地理范围内,黑背(北方)和白背(南方)钟鹊不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过渡;北方种群黑背,南方种群白背,在杂交区域“纯种”与杂合类型同样常见。树袋熊的变化是渐变式的(从北到南逐渐过渡,在小范围内的种群具有统一的外观), 但钟鹊的变化不是渐变的。在这两个例子中,对其分类都存在一些不肯定,但是大多数的看法是两者的南北双方都不足以构成种。由于认为南北的钟鹊基因交流受到了限制,足以称它们为亚种(而非种); 但树袋熊之间存在南北间实质的基因交流,所以专家甚至拒绝认定它们为两个亚种。
[编辑]物种分类的历史

在古时,人只是赋与一群类同的生物一个名词。希腊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生物是可严格区分为不同的“物种”,而且物种是永恒不变的。
随着接触的生物愈多,人开始尝试认真把生物分类。最初,人只是以外貌与习性分类,就像中国人把大多数水上生物称作“鱼”。
在十八世纪林奈首次以生殖器官作生物分类。他似乎只是认为这样的分类有些意义,而并不是以为有近似生殖器官的物种有可联系。毕竟,当时的欧洲人相信创造论,即所有物种由神独立创造,并无任何其他的联系。 可能由于创造论,林奈对一些差异极微的物种感到困惑。他因而提出一些物种为完美的,样板的;另一些则是仿造的。
及至十九世纪,多数自然学者开始明白物种在不断地变异,而地球的古老也足矣容纳长时间累积形成的巨变。因而,分类法开始强调物种之间是如何演变。拉马克认为生物可以把需要的特质遗传给后代,例如长颈鹿就是因为吃愈来愈高的树叶而长出愈来愈长的颈项。(这只是简化的描述,拉马克的理论当然远为深邃)
拉马克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不同物种之间可以有连续不断的系諎。他在1809年的著作《动物学哲学》(Zoological Philosophy)是首个以逻辑理由否定创造论。当达尔文的进化论在1860年代被广为接受后,却掩盖了拉马克的贡献。及至二十世纪末,拉马克的理论重新获得重视,成为适应突变的一个基础。他另一曾被舍弃的目标为本进化论,亦发展成人工选择。
达尔文及华莱士提出的进化论是目前公认最权威和有说服力的进化理论。
[编辑]物种的数量



物种分布
据推测[1][2],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物种(±130万),其中650万种物种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海洋深处。
对于真核生物:
大约有777万种动物(其中953,434种已经得到了描述和分类)
大约有298,000种植物(其中215,644种已经得到了描述和分类)
大约611,000种真菌(霉菌、蘑菇)(其中43,271种已经得到了描述和分类)
大约36,400种原生生物(其中8,118种已经得到了描述和分类)
大约27,500种色藻(其中13,033种已经得到了描述和分类)
以上统计不包括病毒。
 
果蝇-苹果实蝇(Rhagoletis pomonella)之三 -- 重复几句废话

前面讲过这几个观点:
  • 如何给动物分类(Species),科学界有争议、有困难的;
  • 生殖隔离被认为是speciation的基本标准,但是明显不是唯一标准,阿Q已经看到不存在生殖隔离的海鸥被分成不同的species;
  • 生殖隔离是不是对等于不同的“DNA解释器”?从而代表阿Q和其他creationist相信的传说中的生物“进化”的不可逾越的界限,俺不知道,一个例子一个例子看吧;
  • 在科学界不完全清楚生殖隔离的真正原因的前提下,如果定义两种动物之间的生殖隔离是有麻烦的;只要有一例interbreeding的例子,即可否认,但是要确认,难度较大。比如前面看过的herring gull 和 Less Black Headed Gull两种海鸥,以前被认为是隔离,后来被推翻;
  • 动物的分类不是固化的,随着科学的进步,不断在调整;
所以,俺当前的理解,跳出“Species”这个概念的框框,看它下面的东西。共同起源/宏进化的有效证据需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成立,现在还不清楚,case by case看吧
  • 突破生殖隔离
    [*]产生新的基因,而不是因为丢失信息而产生的新物种
对于苹果实蝇的例子,显然目前还没有形成生殖隔离的,所以这可以跳过了。接下来看另外一种果蝇

看这个: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productive_isolation

Selection for reproductive isolation
 
这是阿Q找到的Sorbonne与Buffon之间的唯一通信,你看到哪里提到烧书?

怎么一跟阿Q说英文我就犯糊涂。。。
这个难道不是说有人要烧书的意思?
The Seigneur de Buffon...has been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grief that his book’s success gives him. The devout are furious and want to have it burned by the executioner. Truly he contradicts Genesis in every way

是, 阿Q赞同博客作者的观点,但是阿Q从来没有提倡“Perfection”,不管什么评价对象。again,俺将事实翻出来,怎么看待是个人的事情了
我引用这篇文章就是因为我看到和阿Q同样背景的人会得出什么结论。Sorry, 我认然在观察阿Q的思维模式。
我把Buffon摆在这里,也是把事实放在这里,免得大家都不知道还有过这么回事。
 
怎么一跟阿Q说英文我就犯糊涂。。。
这个难道不是说有人要烧书的意思?
The Seigneur de Buffon...has been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grief that his book’s success gives him. The devout are furious and want to have it burned by the executioner. Truly he contradicts Genesis in every way

1. 没有人提到这句话是Sorbonne说的。烧书一事的主语是"The devout",没有讲是宗教组织,或者个人--是一个人说,两个人说,还是一万个人说,在什么场合讲

2. 这句话是曾任法国外交部长的 D’Argenson写的,但是找不到原文,遗憾的也不清楚这句话出现在私人书信、历史书、报刊或者其他,也不知道D’Argenson的信息来源

3. Google搜索这句话,发现只有下面三本书引用,引用这句话的context如下:

Buffon: A Life in Natural History: D’Argenson was exaggerating but captured something of the public’s mood when he wrote:“....”

History of paradise: D’Argenson could then write: "......"

Measuring Eternity: The Search for the Beginning of Time: wrote an acquaintance: "......"

这是阿Q通过网上能找到的所有对Buffon烧书的传言的来源。每个人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历史观去解读,就像有些人可以理解为:“For this he was condemned by the Catholic Church in France and his books were burned
 
果蝇-拟灰果蝇Drosophila pseudoobscura 之一

Wiki将Drosophila pseudoobscura作为实验室里制造生殖隔离和形成新物种的证据:Artificial SpeciationSelection for reproductive isolation

Diane Dodd used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to show how reproductive isolation can evolve in Drosophila pseudoobscura fruit flies after several generations by placing them in different media, starch- and maltose-based media

... ... After the populations had diverged over many generations, the groups were again mix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flies would mate only with others from their adapted population.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mechanisms of reproductive isolation can arise even though the interspecific hybrids are not selected against

600px-Drosophila_speciation_experiment.svg.png


中文Wiki讲得清楚直接:

果蝇的生殖隔离实验。同一族群的果蝇分成两组,一组喂食淀粉类食物,另一组喂食麦芽糖类食物。在经过多代繁殖后,将两组果蝇混合,结果观察到两组果蝇不会杂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