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集

《Hummingbird》FOR TESS

by 雷蒙德·卡佛

Suppose I say summer,
write the word “hummingbird,”
put it in an envelope,
take it down the hill
to the box. When you open
my letter you will recall
those days and how much,
just how much, I love you.



《蜂鸟》


那年夏天,他收到了一封信,一封来自远方的没有署名的信。

他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打开折叠的整整齐齐的信纸,上面只有两个字-- --“蜂鸟”,谁会无聊到花费时间和邮票寄来一封毫无实质内容的信,他有些惊讶。

他将所有认识的人都想过了一遍,一定是她,那个一说话就脸红的女孩,不是她还有谁,只有她是那种慢悠悠的性子。

他想打电话问候她一声,可是一忙起来,就又忘记了。

那封信后来躺在他的抽屉里,一直过了很多年。

4afd43338657qknYHQDu.jpg


那封信如果会说话,或许会跟他说起那年夏天的旅行,它带着她的欲言又止,独自旅行了好几百公里,飞上天空,又落回地面,最后才抵达他的手中。

他不知道的是,她看见那只蜂鸟煽动翅膀忽然出现在眼前,那一瞬间,她充满了惊喜和诉说的愿望。

但是她没有拿起手机,没有拍照,没有录音或是录影,也没有用现代最快捷的方式发送语音或是视频,她甚至都忘记了可以打电话。

她只是久久地凝视着从天而降的它,那么罕见和珍奇,那么美好好像他们在一起的屈指可数的时光。

蜂鸟盘旋了一阵子就飞走了,花丛在仲夏午后的风中轻轻摇晃着。

她回到家里,从日记本上撕下了一张空白的字笺, 用最喜欢的蓝色钢笔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蜂鸟”两个字。然后一丝不苟地将信纸折叠成一个整整齐齐的正方形,每一道折痕都留下了她的快乐,她用舌尖灵巧地封住信封,最后再用看不见的唇印封缄,郑重得如同在信封里真的装了一只活着的蜂鸟。

她出门前对着镜子梳妆良久,特地选择了一顶带着碎花丝带的白色草帽。她穿过林间的小径,和沿着湖边的土路慢慢走着。她很老了的时候依旧还记得那个夏天,自己如何花费了生命中不可能再回来的三个小时去山下的小镇寄信。树影,花影和他的影子一路都陪伴着她,还有她那只蜂鸟,尽管在信里她什么也没有说。

她到达邮局的时候正是下午最炎热的那会儿,小邮局里没有什么人,门窗都开着,也没有开灯,却特别的清凉,她心情愉快地买好了邮票,依旧是用舌尖沾湿,然后将邮票端端正正地贴在了蜂鸟的胸口,好像赋予它最古老的魔咒。

她看着那封信滑落到又深又黑的邮筒,就如同将一只脆弱的生命交给了命运,她不知道这只鸟最后会怎样,但是在放出手去的一瞬间,她已经完成了一个心愿。

她微微地叹了一口气,重新戴好帽子,开始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山上走,一路上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脑海里只有那只蜂鸟落入命运的声音。

4afd43338680Albt9WJE.jpg


再次打开这封信的时候,他已经是个老人了,它混在一些旧的卡片里,已经有些微微发黄。他辨认了很久,终于想起那个遥远的夏天,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女孩,一说话就脸红,关于她的记忆好像是在又黑又深的隧道中穿行,总是走着走着就迷失在其他的记忆中。

他坐在藤椅上,重新将信折好,放回属于它的信封里。她写出蜂鸟两个字的心情似乎重要也似乎不重要,经过这么多年,很多有用的信笺和有用的人都已经永远走出了他的生命,但是竟然就留住了这封信,记住了这么一个人。

也幸亏她寄出这么一封奇怪的信,他想,让一只蜂鸟拥有了灵魂。
故事非常好! 自媒体的视频让它更有生机。 也许是因为字母会消失,所以看得格外认真。 钢琴曲也好听,很多高音不聒噪,反而像内心的表白。
 
谢谢一尘姐:p:p早上过来一眼看见你给我那么多的支持,真开心啊:):)
浏览附件757526
浏览附件757527
也借此机会谢谢拥抱哥长期以来的每一个点赞,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写的好才得到了赞同和支持,而是因为那份努力被看到的了,被认同了,我忘记是谁说的了,觉得无原则的点赞是虚伪,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点赞其实就是一个善意的呼应,一个鼓励的态度。

我来原创后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也学会了给周围的人点支持,这一点一尘姐也是我的榜样,我觉得这正是原创的正能量吧,为每一个坚持自己的人喝彩,并且希望大家都能够坚持的久一点,再久一点儿:p:p

:jiayou:
能和灵兮,拥抱互相关注, 鼓励真是码字的快乐! 很多人也许某个时刻都会获得掌声, 可是能远远久久的并不多。 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说什么, 说出来也未必有什么意义,可是过后看看曾经那么认真地说过,就觉得特别欣慰。
特别开心有灵兮这样一如既往地相伴而行。我知道你最好的文章还没有出现, 厚积必然会有成果。
 
很好看的微小说视频,文字,图片,音乐都美,虽然不长,但是留有余韵
我故意做得很短啊,本来做了有2分半钟的长度,编辑的时候给掐到1分多钟,小视频微小说,长了怕没人有耐心看。
还在摸索中,谢谢拥抱哥。
 
能和灵兮,拥抱互相关注, 鼓励真是码字的快乐! 很多人也许某个时刻都会获得掌声, 可是能远远久久的并不多。 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说什么, 说出来也未必有什么意义,可是过后看看曾经那么认真地说过,就觉得特别欣慰。
特别开心有灵兮这样一如既往地相伴而行。我知道你最好的文章还没有出现, 厚积必然会有成果。
今天在流年看到了一尘姐写的那篇《一桌珍馐几许情》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631143/#post-10942679
特别喜欢,看到了一尘姐柔情似水的一面呢:p
 
食物比时间更重要--评电影《钢琴家》

  • 豆瓣评分9.0, Rotten Tomato评分95%
  •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 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电影奖 最佳影片
4e24d5c68325QL5aSx6Z.jpg




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家》不可谓不是一部好电影。音乐好,立意好,故事好,演员也帅,在150分钟的时间里,导演将二战犹太人饱受欺侮迫害的血泪史通过波兰犹太钢琴师Szpilman辗转流亡死里逃生的传奇经历徐徐道来。



除了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好看的大鼻子,轮廓分明的五官和修长的手指,我为他扮演的波兰钢琴师Szpilman无比强烈的求生欲而震惊,至亲至爱的父母兄妹死了,帮助他逃离集中营的犹太朋友死了,在工厂秘密筹划反抗的犹太工友死了,给他安排藏匿住所的波兰地下党夫妇死了,为他筹款买食物的波兰电台技术人员被枪杀了,甚至连最后欣赏Szpilman的演奏并给他衣服食物的德国纳粹军官也死于俄国人的战俘营,而文弱的Szpilman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纵观全片,导演关于战争的视角异常冷峻和冷静:影片中不甚枚举的杀人场面,全部处理得干脆利索,让人不寒而栗。Szpilman曾是备受尊敬的多情又富于幽默感的音乐家,对于同胞的死亡,他曾经感到悲哀和痛惜,在犹太人隔离小区,当他看到走私食品的孩子被活活地打断脊梁死在他的怀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悲愤,禁不住放声痛哭。但是随着无数亲朋好友在各种方式下相继死去,Szpilman的眼中除了恐惧已经没有了多余的表情。为了活着他不惜一切代价,那是一种纯粹的求生欲望,这种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可以完全抛弃了任何形式的多愁善感,战争的残酷也不言而喻。

9601e1649604rWUIH8oi.jpg


电影《钢琴师》是根据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城市的毁灭》改编,小说于1998年问世。这部浸透着钢琴家生命体验的作品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迄今已被译成14种文字。当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他也有幼年从集中营逃生的经历,母亲死在集中营)看到这部自传体小说时,书中 “客观到近乎冷酷和精确地步”的描写深深震撼了他。 2000年的一天,风烛残年的Szpilman出现在众多媒体的话筒和闪光灯前,道出他多年不肯触及的伤痛:“……每天清晨醒来,我都想起与家人永诀的那个火车站。我想念他们……如今他们在哪儿?他们是怎么死的?他们最后的时刻是怎样度过的?”

而Szpilman这些令人心酸的疑问都没有在影片中表达出来,一个镜头也没有。

但无论如何Szpilman也是幸运的,他传奇般的活了下来,成就他的最后一个奇迹是同样爱好音乐的德国军官Wilm Hosenfeld。战争中敌对的双方,一个是逃亡者,一个是军官,却在废墟一角,在废弃的客厅里,在肖邦的《第一钢琴叙事曲》中找到了共鸣和怜悯。在Hosenfeld的帮助下,Szpilman撑过了饥饿和战火,从残酷的战争中存活了下来。

9601e1649871SUPQ3gmG.jpg




真实的《钢琴师》:纳粹军官和波兰钢琴家的故事 (ZT)


他们相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个是九死一生的波兰钢琴家,一个是对现实感到迷茫的纳粹德军上尉。多年以后,幸存的钢琴家把自己的故事公诸世人,引起轰动。

2002年,波兰著名电影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又把它搬上银幕,斥资3500万美元的大制作《钢琴家》在第55届戛纳电影节获金棕榈奖之后,又一举夺得2002年度美国影评家协会四项大奖。这里回忆的,就是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故事。



加入纳粹的德国青年

故事中的纳粹军官叫维尔姆·霍桑菲尔德(Wilm Hosenfeld),生于1895年,是个乡村小学教师的儿子。随着父亲工作的更动,维尔姆的童年迁徙于德国伦山一个个高原小村庄之间。后来读了师范学校,维尔姆自己也当了教师。 生就的浪漫气质,维尔姆从小就富于幻想。自中学时代,他就加入了一个叫“流浪鸟”的青年组织。这是一群理想主义者,1914年8月,爱国热情高涨的“流浪鸟”们上了前线。维尔姆作战英勇,三次负伤,自豪地回到祖国。然而像许多同胞一样,他把《凡尔赛条约》视为对德国的侮辱。

战后一年,在“流浪鸟”的一次集会上,维尔姆遇到了让她心仪的姑娘安娜玛丽·克鲁马赫尔。他们结了婚,1927在塔洛的一个小村庄安下家,安娜玛丽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一家人过得宁静而美满。

当希特勒赢得1933年大选时,维尔姆认为他的纲领接近“流浪鸟”所崇尚的平等思想——元首不是许诺说,所有德国人不论出身多么卑微,只要参加国家社会党(纳粹)都可以一展宏图吗?他参加了纳粹冲锋队,两年后又加入了纳粹党。年轻的维尔姆喜欢唱歌、郊游、森林、营火。他为能够参与祖国的复兴而心醉,根本没有想到第三帝国即将带来的灭顶之灾。

波兰犹太钢琴家 就在维尔姆投身纳粹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波兰钢琴家已是柏林音乐学院二年级的学生,他叫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Wladys Law Szpilman),当时22岁。或许是家族基因的遗传,或许是后天的熏染,瓦迪斯瓦夫很早就在音乐方面显露了过人的天分,16岁便考进华沙的弗雷德里克·肖邦音乐学校。一首曲谱,他只要读一遍,就能无懈可击地弹奏出来,而且能以任何调式即兴弹奏一些完整的作品。父母在私下里不胜欣喜:“将来这是又一个鲁宾斯基,又一个霍罗威茨!” 瓦迪斯瓦夫的父亲塞缪尔是卡托维兹歌剧院的第一小提琴手。他一向仰慕德国的音乐文化,希望儿子将来在德国发展。“德国有300部歌剧,而波兰只有3部!” 他常对瓦迪斯瓦夫说。然而希特勒执政后开始迫害犹太人,父亲的希望破灭了。

年轻的钢琴家回到华沙,他创作的歌曲折服了许多音乐厅的经理,机遇向他微笑。他应聘到广播电台工作,不久就开始给老家汇款了。后来,他在斯利斯卡街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房,把父母和弟妹都接来同住,那是什皮尔曼一家最幸福的时光。

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了。23日,瓦迪斯瓦夫正在电台播音室演奏肖邦,一群德国轰炸机飞向华沙。一小时后,首都的供电中心首先被炸毁,电台的播音嘎然中断。 “我感到羞耻” 1939年8月底,维尔姆·霍桑菲尔德再次应召入伍,这时他已44岁,被分配到后卫部队,没有直接参与入侵波兰。10月,他被派往波兰的帕比亚尼采,管理一个临时战俘营。 一天在战俘营外,一个女人上前用德语跟他搭话: “求求您,先生,我丈夫被关在这里,我现在怀着孕,他母亲快咽气了,只求临终前再见儿子一面,要是您能放他出来……求您了!”

这个叫佐菲亚·切齐奥洛娃的女人其实是编了个故事,她并没有怀孕,她的婆婆也没有病危,但是霍桑菲尔德相信了,答应帮她。三天后,波兰军士长斯坦尼斯拉夫·切齐奥拉获得了自由,心存感激的夫妇俩把德国军官请到家里,坦告真情。从那以后,他们成了常来常往的朋友。 这期间,维尔姆对德国军队在波兰的使命逐渐产生了怀疑。

1940年冬的一天,他看到一群德国兵毒打一个波兰孩子,因为怀疑他偷了干草。这件事又一次深深触动了他,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的所有热情都熄灭了。看到我们的人在波兰的所作所为,作为一个德国军人,我感到羞耻。”从这时起,他开始写战时日记,通过军邮一篇一篇地寄给妻子。

1942年,维尔姆·霍桑菲尔德晋升上尉,负责管理华沙驻军的体育设施,组织各种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他在驻地开了波兰语课,让德国官兵学习波兰语,请来授课的安东尼·切齐奥拉神父就是佐菲亚丈夫的哥哥。

当德国人在战场上处于劣势时,神父对上尉说:“你们打败了,扔掉你的军装吧!我们会把你藏起来。”上尉拒绝了,他说:“我知道上帝在诅咒德国人,但我不能抛弃我的同胞。”



“我们都死了,就在此刻。”

德军在华沙将犹太人圈禁在犹太人居住区。由于斯利斯卡街就在其中,什皮尔曼一家不能迁居他处。瓦迪斯瓦夫在下等小酒馆弹琴,挣的钱不够全家?口,他们不得不一点点变卖家产。到1940年底,一直舍不得卖的钢琴成了最后一件没有保住的家当。坏消息不断传来,听说一些小城市的犹太人居住区都被洗劫一空,但父亲仍然心存侥幸:“华沙是大都市,我们有将近50万人,他们不能那么做。”

灾祸还是降临了。1942年8月16日,什皮尔曼一家和数千犹太人一起被押送到Umschlagplatz车站,开往死亡营的列车即将从这里出发。人们在酷暑中挨了好几个小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饥渴难耐的什皮尔曼一家以天价买了一块点心,分成六份,这是全家人在一起的最后一顿午餐。 士兵们接到命令,开始把人群赶进臭气熏天的车厢。忽然,瓦迪斯瓦夫听见有人大叫:“瞧,这是什皮尔曼!”一个警察——可能是在小酒馆里听过瓦迪斯瓦夫的演奏——跑来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拽出队伍。眼看着弟弟妹妹扶着母亲上了车,父亲正四处张望着寻找他,瓦迪斯瓦夫的眼泪夺眶而出,“爸爸!”他高喊着,挣扎着,要和亲人在一起。士兵们把他推开了,其中一个冷冷地说:“你犯什么傻?还不赶紧逃自己的命去!” 瓦迪斯瓦夫一下子明白了等待着这些人的是什么,这些被强行塞进车皮的不幸的人!他转身拔腿飞奔……两三天后的一个夜里,他梦见了弟弟,弟弟俯身对他说:“我们都死了,就在此刻。”

1943年2 月,华沙犹太人区暴动的前两个月,一些朋友和广播电台的同事找到了瓦迪斯瓦夫,把他安顿在雅利安人居住区的普拉沃斯卡街。因为怕被抓住,他不敢出门,而且不得不一次次转移,更换住所。电台付重金让一个技术员照料他的生活。但是到了夏天,送饭突然中断了,瓦迪斯瓦夫困守藏身之所,无以果腹。几个星期后,当朋友们赶来时,钢琴家已奄奄一息。电台又为他另找到一个住所,房门从外面用挂锁锁上,瓦迪斯瓦夫在这里提心吊胆地躲了63天,直到1944年8月华沙起义。

漫长的63天中,他听到巷战的轰隆声和嘈杂声,然后是居民随着德军的推进而撤退。一天,他从窗口看到德国兵正在放火焚烧他藏身的这座公寓。与其被活活烧死或者跑出去被打死,他宁肯自杀。他吞下了30粒安眠药,默告家人:“我来了,和你们重聚来了。” “你要挺住!” 公寓的大火在烧到瓦迪斯瓦夫住的地方之前熄灭了,昏迷许久的钢琴家竟又苏醒了过来。他恍恍忽忽走到外面,踯躅在废墟中。环顾四周,战前有131万居民的华沙如今已是一座空城,他好像当年的鲁滨逊,漂流在孤岛上。

只是,不时还有德国兵巡逻,他只能找机会偷偷钻进废墟下的那些厨房,找一点食物充饥。他蓬头垢面,瘦得脱了形,在饥饿、孤独和惶悚中苦苦挣扎。

一天,他又摸进一个厨房,正埋头在撤离的主人没能带走的坛坛罐罐里聚精会神地翻找,没有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突然一声德语问话,让他惊跳起来: “你在找什么?你不知道德军参谋部要驻扎到这里来吗?”

大难临头,衰弱不堪的瓦迪斯瓦夫已无力逃跑,他绝望了:“随你把我怎么处置吧!” “你是谁?” 军官又问,他正是维尔姆·霍桑菲尔德。 “一个钢琴家。” 维尔姆指了指隔壁屋里的一架钢琴:“弹吧!” 瓦迪斯瓦夫在钢琴前坐下,开始弹奏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飘荡在瓦砾堆上的优美旋律令上尉动容。 “我帮助你出城,送你到乡下一个小村子去,”维尔姆建议,“在那里就安全了。” “可是……我出不去。” 维尔姆猜到了:“你是犹太人?”

钢琴家把自己的隐蔽处指给上尉。在此后的几个月里,维尔姆多次回来。给他带来面包和大衣。

一天,钢琴家问他苏联军队到了哪里。

“已经到了维斯瓦河东岸的普拉加,华沙的一个区。你一定要挺住!最多只有几个星期了,战争不会拖过春天。”

维尔姆最后一次回来是在1944年12月12日,带着面包和被子。道别前他告诉钢琴家: “我的部队要离开华沙了,俄国人随时可能过来。”

1945年1月17日,维尔姆·霍桑菲尔德被苏联红军俘虏。



明斯克的囚徒

恢复和平以后,瓦迪斯瓦夫回到波兰广播电台工作,在第一次直播节目中,他又演奏了肖邦。

他开始撰写回忆录。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度过的每一段时光、交往过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住过的每一个地方。这部回忆录于1946年出版,书名为《城市的毁灭》。

40年代末,瓦迪斯瓦夫娶了医科大学的女学生哈利娜,后来又有了两个儿子。新的天伦之乐医治了心灵的创伤,他把对逝去亲人的痛苦思念埋藏进记忆的深处。

人们很久都没有维尔姆·霍桑菲尔德的消息。

直到1946年6月,一个从苏联明斯克战犯营获释的犯人给安娜玛丽带来一封信,那是维尔姆写的,他在那里干着挖渠和养猪的活儿。维尔姆把他帮助过的波兰人的名单写给了妻子,并嘱咐:“去找切齐奥拉,他还可能找到我帮助过的其他犹太人。”

安娜玛丽找到切齐奥拉神父,神父立即给明斯克战俘营的长官写了信,证明霍桑菲尔德在战争期间确实救助过一些波兰人和犹太人。但是上尉没有因此获释。 1947年7月,霍桑菲尔德在战犯营中风,两年后拖着病体接受审判;1950年被判处死刑,后减判为25年苦役。 直到1950年,什皮尔曼才得知霍桑菲尔德的悲惨命运,是另一个被上尉救助过的犹太人莱昂·沃姆写信告诉他的,信中说:“霍桑菲尔德在明斯克的战犯营,他被控犯有侵害波兰平民罪。”

瓦迪斯瓦夫立即向共产党政权的一位重要领导人请求帮助,不久获得答复:“如果他在波兰,我们可能给他自由。但是我们的苏联同志不愿释放他。” 判刑一年后,维尔姆·霍桑菲尔德再次中风,瘫痪在床;1952年死于狱中。

他宁愿谈巴赫

1957年,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的第一次国外音乐会在德国举办,他利用这个机会拜访了维尔姆的遗孀安娜玛丽·霍桑菲尔德。安娜玛丽给对钢琴家讲了丈夫的战时日记,还找出丈夫的照片。两年后她也离开了人世。

这时的瓦迪斯瓦夫已是华沙广播电台的音乐部主任,创作了1300多首歌曲,其中有些在当时的波兰家喻户晓。他很少提起战争,两个儿子读过他的回忆录,但这不是他们父子间的话题。劫后余生的钢琴家宁愿跟孩子们谈论他敬仰的巴赫,还有战前德国的300部歌剧。他说:“不能憎恨整个民族。”

1963年,他离开电台组建了华沙乐队,举办音乐会2000多场,大多是在国外。

80年代末,维尔姆的儿子赫尔穆特·霍桑菲尔德带着妻子和孩子们来到波兰,拜访了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抚今追昔,两家人涕泪交流。 钢琴家的小儿子安杰伊·什皮尔曼在汉堡开诊所时和霍桑菲尔德家也有了来往。1993年的一天,德国著名诗人沃尔夫·比尔曼(他的父亲也死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来到安杰伊的诊所,二人一见如故。安杰伊对诗人讲起父亲的回忆录和上尉的日记,比尔曼说:“这应该出版。” 以什皮尔曼的回忆录为基础,又补充进霍桑菲尔德战时日记的一些内容,由卡琳·沃尔夫翻译的德文版自传体小说《钢琴家》于1998年问世。这部浸透着钢琴家生命体验的作品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迄今已被译成14种文字。

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2000年7月6日辞世,享年89岁。
 
斯帝文·斯皮尔伯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十分动人的好电影。与许多二战题材的影片不同,它不仅具有沉重的人道主义思考,还对法西斯主义者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心理结构做了深刻探索。片中有一个小插曲看上去很不经意,似乎有点跟他的主题关系不是很紧密、我初看时并没有很在意。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插曲”,但却令人恐惧,令人深思。

在克拉夫特大屠杀的晚上,德国的军人以他们特有的精确和认真态度搜查犹太人。他们就是国防军,不是党卫军,也不是盖世太保的秘密警察。在战后,如果审问这些人,他们一定会告诉法庭自己只是在执行任务。其中有的人还会象今天的某些作家、红卫兵,或红卫兵作家一样理直气壮地声称他们当时是出于纯洁的动机和崇高的理想主义。经过白天的大搜捕和大屠杀,犹太人居民区已经人去楼空。但是还有一些人想尽一切办法藏在一切可能藏人的地方。德国军队有的是耐心,他们也具有高度严密的组织才能。为了找到躲藏在楼梯下和夹层里的老人和孩子,全副武装的军队居然用上了听诊器!在一阵手电筒的光晃动之后,德国军队在钢琴里面、床板下面、楼板夹层中找到了躲过了白天大屠杀的残存者。又响起了一阵阵的枪声,又一批生命消失了。

可是,这时楼房的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居然响起了钢琴声,弹奏的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中的一首赋格曲。演奏者的技巧很好,乐曲弹奏得节奏流畅,触键的颗粒性很好,旋律给人的感觉十分欢快、激扬。两个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士兵居然站在门口谈论起来:“这是巴赫?”,“不,这是莫扎特。”此后,这曲子就伴随着枪声一直在画面中延续。大屠杀的夜晚,到处响着枪声和被屠杀者的惨叫,这钢琴曲一直伴随至这杀人现场切换成黑暗小镇全景的结尾。

我问过几个看过的人,在这一段中,是谁让钢琴鸣响?有的说没注意,有的说是一个犹太人在弹奏,导演以此表现犹太人视死如归。《当代电影》是大陆的很权威的专业性电影杂志。该杂志1995年第3期登了《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剧本,是国内人根据影片记录编译的。编译者也将此一段理解为是一个犹太人在弹奏:“这时,一位犹太音乐家却端坐在钢琴前,入神地弹奏着雄壮的钢琴曲。蜂拥而至的德国‘屠夫’冲进房门,在一阵狂笑声中,用机枪将钢琴扫得粉碎。”

那位业余钢琴演奏家、很有水准的音乐爱好者是一位德国军官。

这是极其令人震撼的一笔。它写出了德国军官在杀人时那种极为自然的心态,用平常、正常写出了纳粹军人是如何把这种族灭绝的大屠杀当作一个工作、一个任务。他们简直就象受到邀请到别人家中去做客,玩累了,就弹上一段钢琴曲休息一下,用音乐的怡悦换换杀人趣味,或者是冲淡一下杀人的烦闷。这一笔写出了戈培尔博士怎样把德国士兵都锻造成元首杀人机器上那些可靠的、闪闪发光的螺丝钉。更加让我们看到这一群官兵在杀人现场的状态。他们在杀人现场处于一种极其自然、正常的心理状态中。这更让我产生了凉透骨髓的荒诞感、恐惧感。在这一段,编导还多次用了这种反写的方法表现了德国军人的正常状态:早晨,集中营司令官高特以有魅力的语言激发起士兵们心中神圣的事业感、种族优越感、参与创造新历史的使命感。从这段钢琴曲来看,他的动员令是很有效的,士兵们以如此认真、纯净的心境在清洗犹太人居住区。在这一段,编导也让他发出了嫌夜晚寒冷的牢骚,他抽着鼻子抱怨这个“夜晚”怎么还不结束。

本文想研究的是:为什么我们会出现如此南辕北辙的误读?美好的音乐与美德有联系吗,反过来说,沉浸于心旷神怡、或宁静、辉煌的音乐就能让人不干坏事吗?

观察渗透理论,对《辛德勒的名单》的这一处误读可能与目前我们这里比较盛行的文化信念有关。

对于音乐的作用、音乐与人们心灵的关系、音乐与人的精神生活、音乐与创作者及其欣赏者的良心的关系,我看到许多让我很奇怪的信念。

《方法》是一本很有学术水准的探索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杂志。有一位有些名气的胡亚东先生在上面撰文,他认为:“有人说音乐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此话虽有夸张,但是常听贝多芬或者巴赫的音乐,绝不会出现做坏事、抄袭、做假等等现象。强大的美可以抑制丑的滋长。”

赵鑫珊是国内对法西斯的艺术关注较多,并做了很有价值的研究的一位学者。在《希特勒与艺术》一书中,他提供了大量的纳粹时期艺术的材料,发出了许多富于人道情感的深沉疑问,有许多思考是联系我们民族的历史现象作出的。作者的资料占有令我获益菲浅,作者的澎湃思绪很有感染力。可是,作者对音乐本质的一些认识我不敢同意,甚至觉得有点危险。

“在1942年,在希特勒的生日庆典上,居然用贝多芬“第九”来装点这个人类的死敌,对此我大为吃惊:贝多芬的曲子竟被坏人曲解、利用至此!我恨。我在波恩贝多芬故居访问,……我就想起他的音乐伟力被希特勒利用一事,心里便充满了愤慨,这愤慨并不亚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在我心中激起的憎恨。”

民间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很可怀疑的全称否定判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

二、魔鬼殿堂回荡的美妙音乐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表述:一个是听音乐可以使人的本性得到升华,还有的试图把这一判断限制一下或者加上了对音乐更严格的纯净选择:好的音乐可以使人道德水准得到提高。这两种表述其实是基于一个信念:音乐可以使人向善,听音乐,或者说听那些被认为崇高的音乐就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就能剔除一个人性格中那些恶的倾向,就能使灵魂得到拯救。从这个信念推导出另一个结论:恶人不能欣赏音乐,听不懂伟大、崇高的音乐。对这一问题很有思考的赵鑫珊先生就这样认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司令官克拉麦以亲手杀人为乐,哪里懂得什么童心?又何以能听懂《梦幻曲》?一颗充满仇恨的心怎么能同一颗充满挚爱的心(指舒曼的美好心灵。作者注)共鸣?”撇开音乐是否能听“懂”这一音乐美学的另一个很值得争议的问题,这里我要讨论的是,坏人喜欢音乐是不是装出来的?人间恶魔听到美妙的音乐有没有深深的感动和发自内心的快感和怡悦?音乐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种道德担保?

就我的观察和思考,听音乐,学音乐能使人具有更好的教养,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具有更丰富的内心情感,使一个人给人的感觉更文明一些。但是,要说学音乐、创造音乐会使一个人的道德良心得到多少善良的升华,这不好说。反过来说,因为一个人喜爱听音乐,或只听经过道德和音乐双职称教授挑选的“高雅、高尚”的音乐,他就能得到某种道德担保,我也不能下肯定判断。热爱音乐的坏人,跟不喜欢音乐的好人没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差异。也不能证明,坏人就不能欣赏音乐,好人就对高雅、纯净、向上的音乐有什么天生的敏感和应和。最让我担心的是,这些高雅、纯净、向上的好音乐怎样确定、由谁来确定?什么样的音乐圣哲和强有力的文化机器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要说音乐素养,纳粹德国的军队是音乐文化素质很高,音乐爱好者最多的军队。

在纳粹的党代表大会上,播放或者现场演奏次数最多的作品来自两个音乐家:瓦格纳和贝多芬。尤其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纳粹时期德国的报纸常有这类报道:晚上德国飞行员听了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和《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二天驾着战斗机向伦敦或莫斯科前线飞去便斗志昂扬,勇气倍增。”贝多芬的音乐可以让各种人激动,可以给各种人以愉悦,可以为各种理想壮威,希特勒、戈陪尔用这种氛围为他们那由极端民族主义引导出的残酷的种族主义服务,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如那些美学家们所言��表达了崇高的思想和充满了善良的哲理,那么它与反人类的纳粹主义信念怎么会相得益彰,至少是和平共处?

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司令官克拉麦杀人如麻,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毒气杀害囚犯。他还为此做过很多实验。他是一种极度认真和冷静、实验的态度来做这件事的,他说:“门一关上,他们(指裸体女囚犯)就开始尖叫。我通过管子把一些盐放进去,然后从一个小孔去窥视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些女人只挣扎了一分钟便倒在地上。”可这一点也不妨碍他是一个真诚、热情的音乐爱好者。他在集中营里组织了囚犯的管弦乐队。他经常听奥斯维辛女子交响乐队的演奏。听到舒曼的梦幻曲时,他动情地落泪了。

党卫军的保安处处长,秘密警察的副首领海德里希生性残暴,他很好地组织和负责地执行了希特勒亲自提出的“对犹太人的最后解决计划”。他设计了对1100万犹太人的屠杀方案和具体措施。但是,他也是一个忠实、热情的音乐爱好者。他对古典音乐有一种狂热的喜好,尤其是对海顿和莫扎特的乐曲。他自己也能很好地弹奏许多古典音乐家的曲子。

纳粹的领袖希特勒不光是一个有着疯狂思想的人物,也是一个有着很高的艺术素养的人。他对音乐的热爱是世人皆知的。他最喜爱的三位音乐家是瓦格纳、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53岁生日的庆典上,演奏的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可是这三位音乐家的许多作品至今仍是我们许多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希特勒对瓦格纳音乐的崇拜,伴随了他的一生,从他的维也纳流浪时代起,他经常买站票去欣赏瓦格纳的歌剧。据希特勒自己说:光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就听过34遍,而且每听一遍都有新的感受。他甚至能把《钮伦堡的名歌手》的第二幕的歌词背出来、唱出来。希特勒在1942年1月曾经说过:瓦格纳的每一部作品都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愉快!当他成了大独裁者之后,一直竭尽全力推崇瓦格纳音乐。

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也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他也崇拜瓦格纳,他还擅长演奏小提琴,他原先的理想是做个音乐家。

三、迷人的音乐和迷人的法西斯

音乐是美的。但它仅仅是美的。

法西斯是恶的,但它也是美的,迷人的。

法西斯的美,是我在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迷惑、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而且,我至今仍不能把思路转移到21世纪是哪个文化的世纪,由什么文化来拯救21世纪的世界这样宏大又伟大的问题上来。

法西斯的美表现在许多方面。

法西斯使用和创造了许多美丽、迷人和有力的形式。音乐只是它利用的一种审美形式。法西斯的VI(视觉定位体系)和CI(公司、团体定位体系)系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最有力的广告宣传和意识形态系统,只不过这是一种美学的暴力支撑的成功,是以压制普世价值观、压制人的善良本性为代价的。法西斯的制服是设计和制作得极为精细、唯美的一种制服。这种制服更加使里面的人有一种对群体的归属感,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优越感。穿上它,一个在底层的愤怒、不满的红卫兵、红小兵也会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媚的心态,会感觉自己精神起来,有力起来。“比较起平民化、缝工也较为粗陋的美军制服来,党卫军的制服紧身、笔挺、风度翩翩,包括手套、皮靴等,处处体现和助长着把对方视为次等动物继而加以灭绝的优越感,甚至成为行使暴力的依据。如此挺拔俊美的人应该享有一般人不具有的特权,这类奇怪思想只有放在纳粹整个意识形态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记得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读到希姆莱解决组织问题的抉择过程时,我还有一些不明白。当时德国有各种各样的青年组织,纳粹还只是一个小山头。后来成为秘密警察头子的希姆莱曾经为参加哪一个组织而颇费踌躇。他后来回忆,是青年冲锋队的制服在视觉上的美感吸引了他,使他决定参加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希姆莱还提到纳粹的举手动作对他也很有吸引力。是的,除了制服,纳粹的举手礼、集体操练和检阅的仪式��元首的演说、人群的欢呼、元首与孩童、妇女的接触和握手��都是使人进入魅力中,使人产生归属感的重要手段。

法西斯是迷人的,因为戈培尔博士用美的力量挑动了根植于内心的许多特质,这些特性是人性的重要部分。法西斯用选择迷人的强力人格、集体操练、大型检阅、领袖魅人的演讲、有力的理论和完美的表述把我们的许多本性挖掘了出来。使用了这些美的形式,它让许多人产生归属感,让许多人在单调压抑的现代社会感到又投入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从而觉得自己的生命又获得了自由和意义。人对于选择自我、思考存在的本质和自己的生存状态这些思想任务本来就十分懒惰,法西斯让人可以一次性地把自己交出去,从此只要元首的手挥向哪里自己就杀向哪里就可以了。在现代社会中,人常常会有失败感、挫折感,法西斯替我们找到一个“非我族类”的群体或者种族,好让我们一下子就升华了,一下子就感到高人一等,让我们把一切的失败、贫穷、渺小都归到一个种族或某一类人身上。每个人都有权力意志,法西斯为我们找到一部人,把他们划分出去,让我们可以任意地污辱他们、折磨他们、殴打他们、屠杀他们,这是多么令人放松、令人有快感的事!肆无忌惮,几乎是每个人都想达到的境界。法西斯告诉我们,你可以在一部分人身上实现它、体验它。法西斯甚至在情爱关系上制造了一种纯洁的信仰。它即压制了自己队伍内的这种腐败,也把其信徒对犹太人的性爱和情爱成功的阉割、遮蔽了。对这个问题,福柯说了一些很有道理的话。他把法西斯时期的权力欲与现在的爱欲横行做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深刻之处的结论。“在权力与爱情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基本的、正反辨证关系……权力有一种性爱的快感和刺激。纳粹主义现在为何变成了爱欲的终极象征?现在,每一种被颠覆的、劣质的性爱幻想,都被归属于纳粹主义。这引发了一个根本而且严肃的问题:你怎么会再去爱权力呢?没有人会再爱权力了。这种对权力被运作、加在别人身上的权力的情感上,爱欲性的执着、依恋和欲望,现在已经不存在。君主政体以及它的各种政治仪式是被创造来激发对权力的这种爱欲关系。庞大的斯大林国家机器,甚至希特勒的国家机器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而被构筑起来。

在法西斯的整个文化思想生产线上,音乐只是其中的一部有力的发动机。但它是有快感的、集体性的、有激情的、高扬的,很多时候音乐本身就具有生理上的感动人的力量。我在纳粹的行为和纳粹的艺术中都看到音乐女神的完美演出。

在长达12年的纳粹德国时期,到处奏响的是瓦格纳的音乐,每逢纳粹党大会召开或群众集会上,都少不了演奏《众神的黄昏》片段。尤其是当希特勒检阅军队,举手行纳粹礼的时候。无数犹太人被驱逐出德国的家园,背井离乡,亡命国外,或被纳粹用火车车皮运往集中营,这时候的背景音乐多半就是瓦格纳的曲子。瓦格纳的音乐成了纳粹德国的音响符号,以至于二战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以色列人还拒绝演奏瓦格纳的作品。对此,我的美学认识是:他的作品的激情状态可能与纳粹的状况更契合,也更为纳粹鼓动青年人所需要。他的歌剧中的歌词确实是直接与纳粹的大德意志国家主义相应相和。但是,这与他音乐并没有直接联系,否则我们就不会到今天还在世界各地演奏和欣赏他的乐曲。时至今日,连以色列的青年也觉得不演奏瓦格纳的音乐毕竟是一种文化上的损失。

纳粹时期有一个女性记录片大师,名字叫莱尼·瑞芬斯坦。她拍摄的记录片形式极其有力、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她的艺术作品,在大场面的把握上,至今没有一个导演可以声称超越了她。1934年,她受命拍摄纳粹的纽伦堡大阅兵。她用情节剧的摄影机角度来记录这场宏大的阅兵里的个人和整体,又用瓦格纳歌剧的手法来表现这场庞大阅兵的主角��希特勒成了人间之神。在这部毫无情节可言的杰作《意志的胜利》之中,瑞芬斯坦把“纯粹”和“秩序”当作主人公来塑造,她把希特勒的政治理想表达得不仅前程灿烂,而且显得无限动人。其中有一段极好地用音乐的魅力与她那完美的画面和剪辑技巧相互配合,使希特勒和纳粹的士兵显得十分神圣、庄严,整个仪式也因此更加真实、感人。这是在影片的第12段,内容是律特普德体育场对战死烈士的致敬仪式。仪式的主要人物是由希姆莱和褐衫队头子鲁兹陪同的希特勒。几千名参加仪式的士兵尽管列队整齐军容严整,在记录片中只不过是用做构图和线条的背景,他们的脸孔是看不见的,但我们从他们站立的姿势和队伍的纪律看出,他们是被对领袖的崇敬、和参与历史重要时刻的光荣感笼罩的。三个领导在士兵的簇拥下走向摆着花圈的阵亡将士纪念碑。此时,画面已经营造出哀悼的气氛。构图上,队伍向画面上方延续,堵满了画面,几个人舒缓而坚定的步伐与无声肃立着的几千人对比,强有力地传达了宏伟庄严的印象。这时,一首军歌响了起来。这是一首根据乌兰德在1809年9月5日所写的诗《好战友》谱写的德国军旅歌曲。这时,记录片的观众无法分辨声音是来自画内或是画外,瑞芬斯坦显然不要我们注意这个,她只要用最有效的方式把我们带入她的美学帝国的辉煌殿堂中去。因为此前画面中已经出现过仪式上有一只大型管乐队在演奏,这时歌声的飘然降临就十分自然。这时,引用这歌曲在美学上是贴切的、既符合气氛又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场景,更有效地把我们导入到作者的思想认同道路上。当然,它的歌词和历史泛本文关系更提供了某些希特勒和瑞芬斯坦所需要的暗示。对战死者的记忆,提供了对历史重新做修正的借口,导演用看上去是从天而降的、无人称、无声源的歌曲给希特勒提供了与民族、历史合一的人格化身份 营造了一个既是历史继承人又是当下众望所归者的形象,并暗中把一种神圣感和任意书写的权力赋予他。

在当时那个封闭的文化氛围中,这首歌曲会比较有效地帮助观众得到一个真实的印象,好象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已经结束的事件,它是完整的,动人的,而且是永恒不变的。如果只有画面,这一段影片就不会这样封闭、就不会这样有一种令人不可置疑的完整和虔诚。它好象没有遗漏任何物质上的东西,我们的听觉和视觉感官也不需要再追寻银幕外的任何事物。这一段加强了整个《意志的胜利》的风格:好象是既存的事实,好象是仅仅记录了事情的自然状态。歌曲和画面、剪辑给我们的印象是丰富的,但又是简洁的。事实上,我们今天来看这一段,歌曲的安排和画面一样都是完美控制的、是十分符合人们形式感觉的。歌曲是画面外的配乐,摄影机的每个运动都受到控制:领袖走下宽阔的走道、大批士兵恭敬地行注目礼、小心翼翼从右至左的稳定的移动镜头表现了全貌、推进的镜头突出强调帝国的鹰徽和纳粹的万字标志。这些都被划作一个整体,没有一秒钟会出现任何不确定的或未经安排的事物。这样就具有高度的美学感染力又避免了矫饰,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学上的胜利。它是法西斯美学的胜利,许多这种胜利聚集在一起就使得法西斯更加迷人、更加有力量。顺便说一句,战后人们问起这位御用女导演与法西斯的关系,她的回答与卡拉扬对类似诘问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只是想拍电影。

看来,音乐既不能使人更好,也不能保证不被恶人所享用。

四、没有一次性获得解放的门槛

恶人会不会发自内心地喜爱音乐,会不会对音乐产生快感?恶魔能不能“听懂”音乐?高雅的音乐能不能滋养恶人的灵魂?对所有这些问题。我的回答只有一个:会。

音乐是美的,但它和法西斯一样也是危险的。

这个事实并不比奥斯维辛的焚尸炉更让人愤怒、并不比纳粹的火炬大游行和燃烧书籍更让人恐惧。但从今天人们的认识和对这一问题的议论来看,比焚尸炉更令人深思。

美是一种感动,一种纯形式的规律,符合艺术形式的规律会让人产生快感。对纯形式的体验、感悟能力是普遍人性的一部分,所以康德认为美是一种纯粹判断,真正的美是无利害关系的。以上我对音乐性质、功能的考察符合这一认识。音乐能感动人,而且它的美(歌剧的歌词不在单纯的音乐美感之内)是超越阶级、文化、民族的。就是说,音乐是能感动人的,但是感动以后、激动热情的发泄方向却不是音乐所能控制的,也不能通过选择某一种音乐来达到。同样是听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也许引起的是捍卫元首的神圣感、民族扩张的使命感,甚至是屠杀异类的豪情,也可能是坚定了保卫人的尊严,与无边的苦难和不可逃避的命运做抗争的勇敢决心和无畏精神。在小说和影片《沉默的羔羊》中,嗜血食人的利克特博士在戒备森严的巴尔的摩监狱连杀两名狱警以后不是还照样平心静气地欣赏巴赫的复调钢琴曲吗?我们能说希特勒和他喜欢音乐都是附庸风雅,都是装做有教养的人前作秀?

至此,我要思考为什么有的人会认为音乐会提供某种道德担保。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这个信念:音乐是善真美的统一体,音乐自身可以使人得到拯救,得到某种提升和完善。

这其实是在政治的教条解魅之后试图再次找到某种一次性获救的天堂之门,好让人可以一步跨进去得到解放。真善美统一的音乐美学信念基于我们的一个很可怕的愿望:总想找到一个可以总体上救赎自己灵魂的思想精神或偶像,好把自己的责任一次性交出去。这是人的一种本性��逃避自由,这种本能倾向在音乐美学上就是这样表现的。面对每日的无数不可逃避的选择,我们总想逃避,我们总想否认这种很累人的生存境遇,我们总想呆立不动或者面对选择背过身去。现代重要思想家佛洛姆就认为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是法西斯主义的重要心理基础。“第一种所要谈的逃避心理机构是指个人有放弃其自身独立自由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种事物结合以便获得他所缺少的力量。……这类人想要轻视自己,使自己软弱而不愿去主宰一切,他们有一种显著的象征,就是愿意依靠别人、组织、大自然或自身以外的任何力量。”

这种整体性把握的信念不认为艺术、政治、道德彼此是有不同的价值标准的,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彼此不同的规律和标准。应该指出:这种多元性标准不是说人性基本人道主义有多元标准,而是一种基于统一的、普世的人性之上的,存在于人类生活各中活动之间的多元标准。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是这种价值多元论的代表,他断言:“一事物之所以为美,恰恰因为其不真不善,而且唯其不美不善,才成其为真……真善美根本就是相分离而不是相统一的”。与之不同,启蒙时期有的思想家的信念是认为“大自然已经用一条牢不可破的铁链把真理、幸福和美德结合为一体。”(孔多塞)德国作曲家舒曼也持这种我很难理解的音乐美学观:“道德的规律也是艺术的规律”。事情要是真的这样,那麻烦可就大了。不过,学对位法也许就简单了。

中国儒家的传统是相信可以追求“尽善尽美”,相信天地万物是由一个内在统一的“道”来管制,所以总想追求某种“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境界。这种文化传统接受价值分离、每个人的特质是由他每天的选择来决定这类理念就要稍微困难一些。

另外,追求完美、音乐与人的道德紧密相连这一信念还会导致对音乐作品做出高下之分,并进而试图以音乐来判断人的道德、拯救人的道德。

这就很危险了。请看下面几段话。

“艺术必须是崇高和美的喉舌,因此她是自然和健康的载体。”

“艺术是一项崇高的,需要狂热去献身的使命”

“有时候我甚至设想,如果希特勒感兴趣的不是瓦格纳歌剧,而是莫扎特的歌剧,也许就不会有纳粹运动了。”

“丧失了人生根基、灵魂无着落而惶惶不可终日的当代人,不是通过重金属摇滚,不是靠高科技震耳欲聋的音响、变幻多端的灯光、劈啪作响的烟火、电子屏幕的烘托和全身闪烁的服装等方面加以包装,以及杰克逊在台上拼命扭动霹雳,声嘶力竭地喊唱、气喘嘘嘘时就停下来说几句‘我爱你,我爱你’,而是通过莫扎特的圆号才获救的!”

“把那些有传染危险的腐败艺术从觉醒的德国艺术中清除出去!”

有的人可能不会相信,上面的前两段话是希特勒语录,接在后面的两段话是《希特勒与艺术》的作者赵鑫珊在文中多次表达的信念。而最后一句话是纳粹德国“艺术协会”第一任主席哥尔德斯密特的坚定决心。

对比这几段话,我简直又好笑又害怕。好笑的是,赵鑫珊在感情上很富有人道主义同情心、内心极为痛恨纳粹和专制。他试图通过研究法西斯艺术来剖析法西斯的思想根源和心理基础,可是他自己居然在美学上转了一个圈子,走到了法西斯美学的隔壁。对音乐的神圣化、对音乐作用理解的偏激化、道德化居然能让作者表达的这样的思考:“墨索里尼还经常拉小提琴,他原先的理想是做一个音乐家。不过我怀疑这样的政治恶棍是否真的理解伟大的、神圣的小提琴所演奏出来的音乐艺术。”对音乐的神圣化和拜物崇拜居然泛化到一种乐器上去了。别人不说,小提琴到了我的手上就马上不神圣、不伟大了,马上就会让周围人家纷纷来抗议白天鸡叫。同时,我又感到深深的恐惧。我害怕的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和整体论信念是怎样长江后浪推前浪,怎样为我们每一代人准备了生活上的导师和艺术上的检察官。杰克逊的音乐是热闹一些,《希特勒与艺术》的作者不喜欢也完全是一件与别人无关的事,可作者怎么就能证明现代人已经丧失了根基?灵魂都惶惶不可终日?作者可能不知道,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绝对困难的任务:怎么证明只能是莫扎特的圆号可以让现代人获救?不光困难,完成这种任务,还得要一颗“勇敢人的心”啊。就是勇敢、狂妄地为别人的精神生活规定形态,坚定地把自己的道德理想国强加于每一个大脑之内。

不知认为好音乐可以使人高尚的人有没有想过。这个任务由谁来完成:指定和选择一些好的,或者说高雅、向上、向善的音乐。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个任务本身就是人性中的法西斯倾向给每一代人、每一个人准备好的大陷阱,这是一个布满鲜花,香气扑鼻的大陷阱。对艺术和一切东西的绝对纯洁和崇高的要求恰恰是通向法西斯的一扇大门。要捍卫艺术的高雅纯洁,想为音乐区分等级、清理门户就开始朝走向老大哥、迎接《1984年》迈出了第一步。

有一些音乐素养很高的人说坏人不能欣赏美好的音乐,认为法西斯利用音乐是对音乐的亵渎,希特勒沉浸和迷狂在欢乐颂的高昂乐曲中就是玷污了贝多芬,这是一种道德化的美学信念,是用道德评判替代了美学分析。这种占据道德制高点的美学理论其实多少有一种自媚。这类音乐美学家的愤怒是盲目的,是基于一种错误的信念之上的。而且,我从中多少感觉到一点把自己提升到高空的得意,他们把对自己音乐修养很欣赏,这原本是合理的,没什么不好;但是他们用一种高超的自媚心理技巧把这点自我欣赏引导、扩大到了良知和道德上。

顺便说一句,希特勒的美术素养也很好,他的素描功底很不错,仅就素描这一项,考上中央美院没问题。

最后,我应该正面回答本文提出的问题。学音乐的孩子不比别的孩子好,也不比别的孩子坏。学音乐的孩子变好也要自己的磨练、抉择,如果变坏,也跟别的孩子一样快、一样坏。

在快要完成本论文的时候,我有一个朋友对我的观点有质疑:“也许法西斯在主观上是有道德感的,否则他们怎么会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那是一首有明确文学表达的乐曲。”我想,某种主观的欲望和激情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机,但那不是道德,那是个人的意志。它恰恰是与道德相对的概念。道德这个概念强调的不是相对性,不是个人的、主观的东西,而是某种普遍性和共同性,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所承认、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它所包含的基本价值观是人类的共识。我们不排除在激昂的第九交响曲和语录歌的乐音中,那些施暴者也体会到某种参与历史创造的使命感和重任在肩的崇高感,但对于这种封闭环境中的个人意识状态;对这种被操纵、控制的激情,我们一般不用“道德”这个词来表述它。也许,也正因为我们善于为这类“主观的道德”寻求合理性,才会使在“文革”期间做过令人发指的罪恶的人为自己找到道德的解脱,对此,我们还远没有全社会的深刻反省。在21世纪,我们应该强调建立某种普遍性的底线伦理。我们首先可以做的是承担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选择的权利和不可逃避的选择的责任。试图把这种选择一次性地交给音乐是一种虚妄甚至是欺骗。
 
说起音乐与人性,看来音乐也不是万能的。德国是古典音乐最牛逼的国家。却架不住极端的政治思想。
绘画就更不要说了,希特勒本人就是画家出身。而且是相当出色的画家。

推而广之,艺术美永远只能是生活美的反射,却不能真正靠着艺术保证生活美本身。人性的缺陷,不是艺术能够弥补的。
 
斯帝文·斯皮尔伯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十分动人的好电影。与许多二战题材的影片不同,它不仅具有沉重的人道主义思考,还对法西斯主义者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心理结构做了深刻探索。片中有一个小插曲看上去很不经意,似乎有点跟他的主题关系不是很紧密、我初看时并没有很在意。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插曲”,但却令人恐惧,令人深思。

在克拉夫特大屠杀的晚上,德国的军人以他们特有的精确和认真态度搜查犹太人。他们就是国防军,不是党卫军,也不是盖世太保的秘密警察。在战后,如果审问这些人,他们一定会告诉法庭自己只是在执行任务。其中有的人还会象今天的某些作家、红卫兵,或红卫兵作家一样理直气壮地声称他们当时是出于纯洁的动机和崇高的理想主义。经过白天的大搜捕和大屠杀,犹太人居民区已经人去楼空。但是还有一些人想尽一切办法藏在一切可能藏人的地方。德国军队有的是耐心,他们也具有高度严密的组织才能。为了找到躲藏在楼梯下和夹层里的老人和孩子,全副武装的军队居然用上了听诊器!在一阵手电筒的光晃动之后,德国军队在钢琴里面、床板下面、楼板夹层中找到了躲过了白天大屠杀的残存者。又响起了一阵阵的枪声,又一批生命消失了。

可是,这时楼房的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居然响起了钢琴声,弹奏的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中的一首赋格曲。演奏者的技巧很好,乐曲弹奏得节奏流畅,触键的颗粒性很好,旋律给人的感觉十分欢快、激扬。两个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士兵居然站在门口谈论起来:“这是巴赫?”,“不,这是莫扎特。”此后,这曲子就伴随着枪声一直在画面中延续。大屠杀的夜晚,到处响着枪声和被屠杀者的惨叫,这钢琴曲一直伴随至这杀人现场切换成黑暗小镇全景的结尾。

我问过几个看过的人,在这一段中,是谁让钢琴鸣响?有的说没注意,有的说是一个犹太人在弹奏,导演以此表现犹太人视死如归。《当代电影》是大陆的很权威的专业性电影杂志。该杂志1995年第3期登了《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剧本,是国内人根据影片记录编译的。编译者也将此一段理解为是一个犹太人在弹奏:“这时,一位犹太音乐家却端坐在钢琴前,入神地弹奏着雄壮的钢琴曲。蜂拥而至的德国‘屠夫’冲进房门,在一阵狂笑声中,用机枪将钢琴扫得粉碎。”

那位业余钢琴演奏家、很有水准的音乐爱好者是一位德国军官。

这是极其令人震撼的一笔。它写出了德国军官在杀人时那种极为自然的心态,用平常、正常写出了纳粹军人是如何把这种族灭绝的大屠杀当作一个工作、一个任务。他们简直就象受到邀请到别人家中去做客,玩累了,就弹上一段钢琴曲休息一下,用音乐的怡悦换换杀人趣味,或者是冲淡一下杀人的烦闷。这一笔写出了戈培尔博士怎样把德国士兵都锻造成元首杀人机器上那些可靠的、闪闪发光的螺丝钉。更加让我们看到这一群官兵在杀人现场的状态。他们在杀人现场处于一种极其自然、正常的心理状态中。这更让我产生了凉透骨髓的荒诞感、恐惧感。在这一段,编导还多次用了这种反写的方法表现了德国军人的正常状态:早晨,集中营司令官高特以有魅力的语言激发起士兵们心中神圣的事业感、种族优越感、参与创造新历史的使命感。从这段钢琴曲来看,他的动员令是很有效的,士兵们以如此认真、纯净的心境在清洗犹太人居住区。在这一段,编导也让他发出了嫌夜晚寒冷的牢骚,他抽着鼻子抱怨这个“夜晚”怎么还不结束。

本文想研究的是:为什么我们会出现如此南辕北辙的误读?美好的音乐与美德有联系吗,反过来说,沉浸于心旷神怡、或宁静、辉煌的音乐就能让人不干坏事吗?

观察渗透理论,对《辛德勒的名单》的这一处误读可能与目前我们这里比较盛行的文化信念有关。

对于音乐的作用、音乐与人们心灵的关系、音乐与人的精神生活、音乐与创作者及其欣赏者的良心的关系,我看到许多让我很奇怪的信念。

《方法》是一本很有学术水准的探索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杂志。有一位有些名气的胡亚东先生在上面撰文,他认为:“有人说音乐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此话虽有夸张,但是常听贝多芬或者巴赫的音乐,绝不会出现做坏事、抄袭、做假等等现象。强大的美可以抑制丑的滋长。”

赵鑫珊是国内对法西斯的艺术关注较多,并做了很有价值的研究的一位学者。在《希特勒与艺术》一书中,他提供了大量的纳粹时期艺术的材料,发出了许多富于人道情感的深沉疑问,有许多思考是联系我们民族的历史现象作出的。作者的资料占有令我获益菲浅,作者的澎湃思绪很有感染力。可是,作者对音乐本质的一些认识我不敢同意,甚至觉得有点危险。

“在1942年,在希特勒的生日庆典上,居然用贝多芬“第九”来装点这个人类的死敌,对此我大为吃惊:贝多芬的曲子竟被坏人曲解、利用至此!我恨。我在波恩贝多芬故居访问,……我就想起他的音乐伟力被希特勒利用一事,心里便充满了愤慨,这愤慨并不亚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在我心中激起的憎恨。”

民间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很可怀疑的全称否定判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

二、魔鬼殿堂回荡的美妙音乐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表述:一个是听音乐可以使人的本性得到升华,还有的试图把这一判断限制一下或者加上了对音乐更严格的纯净选择:好的音乐可以使人道德水准得到提高。这两种表述其实是基于一个信念:音乐可以使人向善,听音乐,或者说听那些被认为崇高的音乐就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就能剔除一个人性格中那些恶的倾向,就能使灵魂得到拯救。从这个信念推导出另一个结论:恶人不能欣赏音乐,听不懂伟大、崇高的音乐。对这一问题很有思考的赵鑫珊先生就这样认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司令官克拉麦以亲手杀人为乐,哪里懂得什么童心?又何以能听懂《梦幻曲》?一颗充满仇恨的心怎么能同一颗充满挚爱的心(指舒曼的美好心灵。作者注)共鸣?”撇开音乐是否能听“懂”这一音乐美学的另一个很值得争议的问题,这里我要讨论的是,坏人喜欢音乐是不是装出来的?人间恶魔听到美妙的音乐有没有深深的感动和发自内心的快感和怡悦?音乐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种道德担保?

就我的观察和思考,听音乐,学音乐能使人具有更好的教养,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具有更丰富的内心情感,使一个人给人的感觉更文明一些。但是,要说学音乐、创造音乐会使一个人的道德良心得到多少善良的升华,这不好说。反过来说,因为一个人喜爱听音乐,或只听经过道德和音乐双职称教授挑选的“高雅、高尚”的音乐,他就能得到某种道德担保,我也不能下肯定判断。热爱音乐的坏人,跟不喜欢音乐的好人没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差异。也不能证明,坏人就不能欣赏音乐,好人就对高雅、纯净、向上的音乐有什么天生的敏感和应和。最让我担心的是,这些高雅、纯净、向上的好音乐怎样确定、由谁来确定?什么样的音乐圣哲和强有力的文化机器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要说音乐素养,纳粹德国的军队是音乐文化素质很高,音乐爱好者最多的军队。

在纳粹的党代表大会上,播放或者现场演奏次数最多的作品来自两个音乐家:瓦格纳和贝多芬。尤其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纳粹时期德国的报纸常有这类报道:晚上德国飞行员听了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和《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二天驾着战斗机向伦敦或莫斯科前线飞去便斗志昂扬,勇气倍增。”贝多芬的音乐可以让各种人激动,可以给各种人以愉悦,可以为各种理想壮威,希特勒、戈陪尔用这种氛围为他们那由极端民族主义引导出的残酷的种族主义服务,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如那些美学家们所言��表达了崇高的思想和充满了善良的哲理,那么它与反人类的纳粹主义信念怎么会相得益彰,至少是和平共处?

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司令官克拉麦杀人如麻,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毒气杀害囚犯。他还为此做过很多实验。他是一种极度认真和冷静、实验的态度来做这件事的,他说:“门一关上,他们(指裸体女囚犯)就开始尖叫。我通过管子把一些盐放进去,然后从一个小孔去窥视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些女人只挣扎了一分钟便倒在地上。”可这一点也不妨碍他是一个真诚、热情的音乐爱好者。他在集中营里组织了囚犯的管弦乐队。他经常听奥斯维辛女子交响乐队的演奏。听到舒曼的梦幻曲时,他动情地落泪了。

党卫军的保安处处长,秘密警察的副首领海德里希生性残暴,他很好地组织和负责地执行了希特勒亲自提出的“对犹太人的最后解决计划”。他设计了对1100万犹太人的屠杀方案和具体措施。但是,他也是一个忠实、热情的音乐爱好者。他对古典音乐有一种狂热的喜好,尤其是对海顿和莫扎特的乐曲。他自己也能很好地弹奏许多古典音乐家的曲子。

纳粹的领袖希特勒不光是一个有着疯狂思想的人物,也是一个有着很高的艺术素养的人。他对音乐的热爱是世人皆知的。他最喜爱的三位音乐家是瓦格纳、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53岁生日的庆典上,演奏的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可是这三位音乐家的许多作品至今仍是我们许多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希特勒对瓦格纳音乐的崇拜,伴随了他的一生,从他的维也纳流浪时代起,他经常买站票去欣赏瓦格纳的歌剧。据希特勒自己说:光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就听过34遍,而且每听一遍都有新的感受。他甚至能把《钮伦堡的名歌手》的第二幕的歌词背出来、唱出来。希特勒在1942年1月曾经说过:瓦格纳的每一部作品都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愉快!当他成了大独裁者之后,一直竭尽全力推崇瓦格纳音乐。

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也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他也崇拜瓦格纳,他还擅长演奏小提琴,他原先的理想是做个音乐家。

三、迷人的音乐和迷人的法西斯

音乐是美的。但它仅仅是美的。

法西斯是恶的,但它也是美的,迷人的。

法西斯的美,是我在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迷惑、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而且,我至今仍不能把思路转移到21世纪是哪个文化的世纪,由什么文化来拯救21世纪的世界这样宏大又伟大的问题上来。

法西斯的美表现在许多方面。

法西斯使用和创造了许多美丽、迷人和有力的形式。音乐只是它利用的一种审美形式。法西斯的VI(视觉定位体系)和CI(公司、团体定位体系)系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最有力的广告宣传和意识形态系统,只不过这是一种美学的暴力支撑的成功,是以压制普世价值观、压制人的善良本性为代价的。法西斯的制服是设计和制作得极为精细、唯美的一种制服。这种制服更加使里面的人有一种对群体的归属感,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优越感。穿上它,一个在底层的愤怒、不满的红卫兵、红小兵也会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媚的心态,会感觉自己精神起来,有力起来。“比较起平民化、缝工也较为粗陋的美军制服来,党卫军的制服紧身、笔挺、风度翩翩,包括手套、皮靴等,处处体现和助长着把对方视为次等动物继而加以灭绝的优越感,甚至成为行使暴力的依据。如此挺拔俊美的人应该享有一般人不具有的特权,这类奇怪思想只有放在纳粹整个意识形态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记得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读到希姆莱解决组织问题的抉择过程时,我还有一些不明白。当时德国有各种各样的青年组织,纳粹还只是一个小山头。后来成为秘密警察头子的希姆莱曾经为参加哪一个组织而颇费踌躇。他后来回忆,是青年冲锋队的制服在视觉上的美感吸引了他,使他决定参加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希姆莱还提到纳粹的举手动作对他也很有吸引力。是的,除了制服,纳粹的举手礼、集体操练和检阅的仪式��元首的演说、人群的欢呼、元首与孩童、妇女的接触和握手��都是使人进入魅力中,使人产生归属感的重要手段。

法西斯是迷人的,因为戈培尔博士用美的力量挑动了根植于内心的许多特质,这些特性是人性的重要部分。法西斯用选择迷人的强力人格、集体操练、大型检阅、领袖魅人的演讲、有力的理论和完美的表述把我们的许多本性挖掘了出来。使用了这些美的形式,它让许多人产生归属感,让许多人在单调压抑的现代社会感到又投入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从而觉得自己的生命又获得了自由和意义。人对于选择自我、思考存在的本质和自己的生存状态这些思想任务本来就十分懒惰,法西斯让人可以一次性地把自己交出去,从此只要元首的手挥向哪里自己就杀向哪里就可以了。在现代社会中,人常常会有失败感、挫折感,法西斯替我们找到一个“非我族类”的群体或者种族,好让我们一下子就升华了,一下子就感到高人一等,让我们把一切的失败、贫穷、渺小都归到一个种族或某一类人身上。每个人都有权力意志,法西斯为我们找到一部人,把他们划分出去,让我们可以任意地污辱他们、折磨他们、殴打他们、屠杀他们,这是多么令人放松、令人有快感的事!肆无忌惮,几乎是每个人都想达到的境界。法西斯告诉我们,你可以在一部分人身上实现它、体验它。法西斯甚至在情爱关系上制造了一种纯洁的信仰。它即压制了自己队伍内的这种腐败,也把其信徒对犹太人的性爱和情爱成功的阉割、遮蔽了。对这个问题,福柯说了一些很有道理的话。他把法西斯时期的权力欲与现在的爱欲横行做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深刻之处的结论。“在权力与爱情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基本的、正反辨证关系……权力有一种性爱的快感和刺激。纳粹主义现在为何变成了爱欲的终极象征?现在,每一种被颠覆的、劣质的性爱幻想,都被归属于纳粹主义。这引发了一个根本而且严肃的问题:你怎么会再去爱权力呢?没有人会再爱权力了。这种对权力被运作、加在别人身上的权力的情感上,爱欲性的执着、依恋和欲望,现在已经不存在。君主政体以及它的各种政治仪式是被创造来激发对权力的这种爱欲关系。庞大的斯大林国家机器,甚至希特勒的国家机器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而被构筑起来。

在法西斯的整个文化思想生产线上,音乐只是其中的一部有力的发动机。但它是有快感的、集体性的、有激情的、高扬的,很多时候音乐本身就具有生理上的感动人的力量。我在纳粹的行为和纳粹的艺术中都看到音乐女神的完美演出。

在长达12年的纳粹德国时期,到处奏响的是瓦格纳的音乐,每逢纳粹党大会召开或群众集会上,都少不了演奏《众神的黄昏》片段。尤其是当希特勒检阅军队,举手行纳粹礼的时候。无数犹太人被驱逐出德国的家园,背井离乡,亡命国外,或被纳粹用火车车皮运往集中营,这时候的背景音乐多半就是瓦格纳的曲子。瓦格纳的音乐成了纳粹德国的音响符号,以至于二战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以色列人还拒绝演奏瓦格纳的作品。对此,我的美学认识是:他的作品的激情状态可能与纳粹的状况更契合,也更为纳粹鼓动青年人所需要。他的歌剧中的歌词确实是直接与纳粹的大德意志国家主义相应相和。但是,这与他音乐并没有直接联系,否则我们就不会到今天还在世界各地演奏和欣赏他的乐曲。时至今日,连以色列的青年也觉得不演奏瓦格纳的音乐毕竟是一种文化上的损失。

纳粹时期有一个女性记录片大师,名字叫莱尼·瑞芬斯坦。她拍摄的记录片形式极其有力、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她的艺术作品,在大场面的把握上,至今没有一个导演可以声称超越了她。1934年,她受命拍摄纳粹的纽伦堡大阅兵。她用情节剧的摄影机角度来记录这场宏大的阅兵里的个人和整体,又用瓦格纳歌剧的手法来表现这场庞大阅兵的主角��希特勒成了人间之神。在这部毫无情节可言的杰作《意志的胜利》之中,瑞芬斯坦把“纯粹”和“秩序”当作主人公来塑造,她把希特勒的政治理想表达得不仅前程灿烂,而且显得无限动人。其中有一段极好地用音乐的魅力与她那完美的画面和剪辑技巧相互配合,使希特勒和纳粹的士兵显得十分神圣、庄严,整个仪式也因此更加真实、感人。这是在影片的第12段,内容是律特普德体育场对战死烈士的致敬仪式。仪式的主要人物是由希姆莱和褐衫队头子鲁兹陪同的希特勒。几千名参加仪式的士兵尽管列队整齐军容严整,在记录片中只不过是用做构图和线条的背景,他们的脸孔是看不见的,但我们从他们站立的姿势和队伍的纪律看出,他们是被对领袖的崇敬、和参与历史重要时刻的光荣感笼罩的。三个领导在士兵的簇拥下走向摆着花圈的阵亡将士纪念碑。此时,画面已经营造出哀悼的气氛。构图上,队伍向画面上方延续,堵满了画面,几个人舒缓而坚定的步伐与无声肃立着的几千人对比,强有力地传达了宏伟庄严的印象。这时,一首军歌响了起来。这是一首根据乌兰德在1809年9月5日所写的诗《好战友》谱写的德国军旅歌曲。这时,记录片的观众无法分辨声音是来自画内或是画外,瑞芬斯坦显然不要我们注意这个,她只要用最有效的方式把我们带入她的美学帝国的辉煌殿堂中去。因为此前画面中已经出现过仪式上有一只大型管乐队在演奏,这时歌声的飘然降临就十分自然。这时,引用这歌曲在美学上是贴切的、既符合气氛又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场景,更有效地把我们导入到作者的思想认同道路上。当然,它的歌词和历史泛本文关系更提供了某些希特勒和瑞芬斯坦所需要的暗示。对战死者的记忆,提供了对历史重新做修正的借口,导演用看上去是从天而降的、无人称、无声源的歌曲给希特勒提供了与民族、历史合一的人格化身份 营造了一个既是历史继承人又是当下众望所归者的形象,并暗中把一种神圣感和任意书写的权力赋予他。

在当时那个封闭的文化氛围中,这首歌曲会比较有效地帮助观众得到一个真实的印象,好象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已经结束的事件,它是完整的,动人的,而且是永恒不变的。如果只有画面,这一段影片就不会这样封闭、就不会这样有一种令人不可置疑的完整和虔诚。它好象没有遗漏任何物质上的东西,我们的听觉和视觉感官也不需要再追寻银幕外的任何事物。这一段加强了整个《意志的胜利》的风格:好象是既存的事实,好象是仅仅记录了事情的自然状态。歌曲和画面、剪辑给我们的印象是丰富的,但又是简洁的。事实上,我们今天来看这一段,歌曲的安排和画面一样都是完美控制的、是十分符合人们形式感觉的。歌曲是画面外的配乐,摄影机的每个运动都受到控制:领袖走下宽阔的走道、大批士兵恭敬地行注目礼、小心翼翼从右至左的稳定的移动镜头表现了全貌、推进的镜头突出强调帝国的鹰徽和纳粹的万字标志。这些都被划作一个整体,没有一秒钟会出现任何不确定的或未经安排的事物。这样就具有高度的美学感染力又避免了矫饰,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学上的胜利。它是法西斯美学的胜利,许多这种胜利聚集在一起就使得法西斯更加迷人、更加有力量。顺便说一句,战后人们问起这位御用女导演与法西斯的关系,她的回答与卡拉扬对类似诘问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只是想拍电影。

看来,音乐既不能使人更好,也不能保证不被恶人所享用。

四、没有一次性获得解放的门槛

恶人会不会发自内心地喜爱音乐,会不会对音乐产生快感?恶魔能不能“听懂”音乐?高雅的音乐能不能滋养恶人的灵魂?对所有这些问题。我的回答只有一个:会。

音乐是美的,但它和法西斯一样也是危险的。

这个事实并不比奥斯维辛的焚尸炉更让人愤怒、并不比纳粹的火炬大游行和燃烧书籍更让人恐惧。但从今天人们的认识和对这一问题的议论来看,比焚尸炉更令人深思。

美是一种感动,一种纯形式的规律,符合艺术形式的规律会让人产生快感。对纯形式的体验、感悟能力是普遍人性的一部分,所以康德认为美是一种纯粹判断,真正的美是无利害关系的。以上我对音乐性质、功能的考察符合这一认识。音乐能感动人,而且它的美(歌剧的歌词不在单纯的音乐美感之内)是超越阶级、文化、民族的。就是说,音乐是能感动人的,但是感动以后、激动热情的发泄方向却不是音乐所能控制的,也不能通过选择某一种音乐来达到。同样是听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也许引起的是捍卫元首的神圣感、民族扩张的使命感,甚至是屠杀异类的豪情,也可能是坚定了保卫人的尊严,与无边的苦难和不可逃避的命运做抗争的勇敢决心和无畏精神。在小说和影片《沉默的羔羊》中,嗜血食人的利克特博士在戒备森严的巴尔的摩监狱连杀两名狱警以后不是还照样平心静气地欣赏巴赫的复调钢琴曲吗?我们能说希特勒和他喜欢音乐都是附庸风雅,都是装做有教养的人前作秀?

至此,我要思考为什么有的人会认为音乐会提供某种道德担保。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这个信念:音乐是善真美的统一体,音乐自身可以使人得到拯救,得到某种提升和完善。

这其实是在政治的教条解魅之后试图再次找到某种一次性获救的天堂之门,好让人可以一步跨进去得到解放。真善美统一的音乐美学信念基于我们的一个很可怕的愿望:总想找到一个可以总体上救赎自己灵魂的思想精神或偶像,好把自己的责任一次性交出去。这是人的一种本性��逃避自由,这种本能倾向在音乐美学上就是这样表现的。面对每日的无数不可逃避的选择,我们总想逃避,我们总想否认这种很累人的生存境遇,我们总想呆立不动或者面对选择背过身去。现代重要思想家佛洛姆就认为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是法西斯主义的重要心理基础。“第一种所要谈的逃避心理机构是指个人有放弃其自身独立自由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种事物结合以便获得他所缺少的力量。……这类人想要轻视自己,使自己软弱而不愿去主宰一切,他们有一种显著的象征,就是愿意依靠别人、组织、大自然或自身以外的任何力量。”

这种整体性把握的信念不认为艺术、政治、道德彼此是有不同的价值标准的,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彼此不同的规律和标准。应该指出:这种多元性标准不是说人性基本人道主义有多元标准,而是一种基于统一的、普世的人性之上的,存在于人类生活各中活动之间的多元标准。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是这种价值多元论的代表,他断言:“一事物之所以为美,恰恰因为其不真不善,而且唯其不美不善,才成其为真……真善美根本就是相分离而不是相统一的”。与之不同,启蒙时期有的思想家的信念是认为“大自然已经用一条牢不可破的铁链把真理、幸福和美德结合为一体。”(孔多塞)德国作曲家舒曼也持这种我很难理解的音乐美学观:“道德的规律也是艺术的规律”。事情要是真的这样,那麻烦可就大了。不过,学对位法也许就简单了。

中国儒家的传统是相信可以追求“尽善尽美”,相信天地万物是由一个内在统一的“道”来管制,所以总想追求某种“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境界。这种文化传统接受价值分离、每个人的特质是由他每天的选择来决定这类理念就要稍微困难一些。

另外,追求完美、音乐与人的道德紧密相连这一信念还会导致对音乐作品做出高下之分,并进而试图以音乐来判断人的道德、拯救人的道德。

这就很危险了。请看下面几段话。

“艺术必须是崇高和美的喉舌,因此她是自然和健康的载体。”

“艺术是一项崇高的,需要狂热去献身的使命”

“有时候我甚至设想,如果希特勒感兴趣的不是瓦格纳歌剧,而是莫扎特的歌剧,也许就不会有纳粹运动了。”

“丧失了人生根基、灵魂无着落而惶惶不可终日的当代人,不是通过重金属摇滚,不是靠高科技震耳欲聋的音响、变幻多端的灯光、劈啪作响的烟火、电子屏幕的烘托和全身闪烁的服装等方面加以包装,以及杰克逊在台上拼命扭动霹雳,声嘶力竭地喊唱、气喘嘘嘘时就停下来说几句‘我爱你,我爱你’,而是通过莫扎特的圆号才获救的!”

“把那些有传染危险的腐败艺术从觉醒的德国艺术中清除出去!”

有的人可能不会相信,上面的前两段话是希特勒语录,接在后面的两段话是《希特勒与艺术》的作者赵鑫珊在文中多次表达的信念。而最后一句话是纳粹德国“艺术协会”第一任主席哥尔德斯密特的坚定决心。

对比这几段话,我简直又好笑又害怕。好笑的是,赵鑫珊在感情上很富有人道主义同情心、内心极为痛恨纳粹和专制。他试图通过研究法西斯艺术来剖析法西斯的思想根源和心理基础,可是他自己居然在美学上转了一个圈子,走到了法西斯美学的隔壁。对音乐的神圣化、对音乐作用理解的偏激化、道德化居然能让作者表达的这样的思考:“墨索里尼还经常拉小提琴,他原先的理想是做一个音乐家。不过我怀疑这样的政治恶棍是否真的理解伟大的、神圣的小提琴所演奏出来的音乐艺术。”对音乐的神圣化和拜物崇拜居然泛化到一种乐器上去了。别人不说,小提琴到了我的手上就马上不神圣、不伟大了,马上就会让周围人家纷纷来抗议白天鸡叫。同时,我又感到深深的恐惧。我害怕的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和整体论信念是怎样长江后浪推前浪,怎样为我们每一代人准备了生活上的导师和艺术上的检察官。杰克逊的音乐是热闹一些,《希特勒与艺术》的作者不喜欢也完全是一件与别人无关的事,可作者怎么就能证明现代人已经丧失了根基?灵魂都惶惶不可终日?作者可能不知道,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绝对困难的任务:怎么证明只能是莫扎特的圆号可以让现代人获救?不光困难,完成这种任务,还得要一颗“勇敢人的心”啊。就是勇敢、狂妄地为别人的精神生活规定形态,坚定地把自己的道德理想国强加于每一个大脑之内。

不知认为好音乐可以使人高尚的人有没有想过。这个任务由谁来完成:指定和选择一些好的,或者说高雅、向上、向善的音乐。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个任务本身就是人性中的法西斯倾向给每一代人、每一个人准备好的大陷阱,这是一个布满鲜花,香气扑鼻的大陷阱。对艺术和一切东西的绝对纯洁和崇高的要求恰恰是通向法西斯的一扇大门。要捍卫艺术的高雅纯洁,想为音乐区分等级、清理门户就开始朝走向老大哥、迎接《1984年》迈出了第一步。

有一些音乐素养很高的人说坏人不能欣赏美好的音乐,认为法西斯利用音乐是对音乐的亵渎,希特勒沉浸和迷狂在欢乐颂的高昂乐曲中就是玷污了贝多芬,这是一种道德化的美学信念,是用道德评判替代了美学分析。这种占据道德制高点的美学理论其实多少有一种自媚。这类音乐美学家的愤怒是盲目的,是基于一种错误的信念之上的。而且,我从中多少感觉到一点把自己提升到高空的得意,他们把对自己音乐修养很欣赏,这原本是合理的,没什么不好;但是他们用一种高超的自媚心理技巧把这点自我欣赏引导、扩大到了良知和道德上。

顺便说一句,希特勒的美术素养也很好,他的素描功底很不错,仅就素描这一项,考上中央美院没问题。

最后,我应该正面回答本文提出的问题。学音乐的孩子不比别的孩子好,也不比别的孩子坏。学音乐的孩子变好也要自己的磨练、抉择,如果变坏,也跟别的孩子一样快、一样坏。

在快要完成本论文的时候,我有一个朋友对我的观点有质疑:“也许法西斯在主观上是有道德感的,否则他们怎么会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那是一首有明确文学表达的乐曲。”我想,某种主观的欲望和激情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机,但那不是道德,那是个人的意志。它恰恰是与道德相对的概念。道德这个概念强调的不是相对性,不是个人的、主观的东西,而是某种普遍性和共同性,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所承认、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它所包含的基本价值观是人类的共识。我们不排除在激昂的第九交响曲和语录歌的乐音中,那些施暴者也体会到某种参与历史创造的使命感和重任在肩的崇高感,但对于这种封闭环境中的个人意识状态;对这种被操纵、控制的激情,我们一般不用“道德”这个词来表述它。也许,也正因为我们善于为这类“主观的道德”寻求合理性,才会使在“文革”期间做过令人发指的罪恶的人为自己找到道德的解脱,对此,我们还远没有全社会的深刻反省。在21世纪,我们应该强调建立某种普遍性的底线伦理。我们首先可以做的是承担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选择的权利和不可逃避的选择的责任。试图把这种选择一次性地交给音乐是一种虚妄甚至是欺骗。
谢谢推荐好文,麻烦注明一下出处,尊重作者的心血和辛苦付出:):)

这篇文不错,涉及了很多方面,如果展开了说,可以讨论的观点也非常多。

中国人一度被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捆绑,什么都用好人坏人来标签,这大概是文革时候非黑即白的后遗症。

将道德感跟艺术形式扯到一起,坏人不能欣赏好音乐....认为法西斯利用音乐是对音乐的亵渎,希特勒沉浸和迷狂在欢乐颂的高昂乐曲中就是玷污了贝多芬,标准的文革语录啊。

文中反驳的那些观点我都认同,将伦理道德作为是否“配“欣赏艺术,或是界定艺术的好坏的标准,这样的人既不懂艺术,也不懂人性,非常无知。文革的时候只有劳动人民是真善美的,而劳动人民是不屑于欣赏任何腐朽的西方资本主义艺术形态的,那些都是精神大毒草,只有样板戏是美的,好的,高尚的....
 
最后编辑:
讨论艺术,不需道德。艺术只应该与人性有瓜葛。但是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基本出发点是“同情”。

或者叫“移情”。这东西是艺术一个本源。即便不是全部,也是最重要的概念。能够欣赏艺术的,都富有同情,移情的细胞。如何能反人性屠杀?
 
最后编辑:
《长日将尽》

017e5bc35319S7hYW3xA.jpg


拜沃德镇外的钢桥下

是苍老的劳伦斯河

夏天里 黝黑而迟缓的河面上

海鸟成群 时光摇动记忆

的浮沫 树丛后

钟声宣告长日将尽

钢桥耸立在霞光中

如命运般沉默



他离开小镇后的第二年,她喜欢在傍晚的时候来到钢桥下。劳伦斯河一成不变地流淌着,从冬天白色的冰河到夏天的黑色锦缎,不疾不徐的景象令她想起地球的另外一侧的故乡,同样宽阔的河流,同样的岁月绵长。她想起他们一年一年的老去,大多数时光都在等待中度过,而现在,她一边等待,一边做纸船,让等待的时光水流一样。


在半月形围栏的背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棕黑色的木头长椅,她常常坐在木椅上眺望远方,跑步的人们从她身后经过,遛狗的人,说说笑笑的情侣,还有骑着自行车的孩子们和喧嚣嘈杂的游客,人们从她身后走过,好像河流经过树木。从高山上清澈透明的雪水,一点一滴地汇集起来的记忆,有雨水有冰雪有溪流,涓涓地裹挟着尘世的烟云,穿山越岭,顺流而下,最后磅礴浩瀚浩浩荡荡地穿过她居住的城镇。也许他此时也和她一样,目光如同海鸟一样盘旋在平静的河面上方,白色的细浪中有着她和他都看不懂听不懂的故事,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背对着整个世界,拥有一段寂静的时光。


旧笔记本的边角已经微微卷曲,好像是微微翘起的嘴唇。这本来是个很厚的本子,现在却剩下不多的几页空白,她的笔滑过纸面的时候发出了轻微的沙沙声,如同秋风扫过惆怅的山林。她写写画画,空白的格子纸上很快就涂满了秀丽却略带潦草的笔迹。偶尔,她抬起头对着耸立在河面上的钢桥出一会儿神。思绪在夕阳中雀跃,好像要捕捉那片扑朔迷离的光斑,任何烦心的开心的事情一但被写下来,就好像是一颗颗放进了漂流瓶里的雨花石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于是,无论她度过了怎样的一天,伤心的,烦恼的,焦虑的,或是兴奋的,都无一例外地变成了或大或小颜色不一深浅不同的石头被存入了时间的漂流瓶。她学会将自己的故事放入其中,将它化作一只只小小的纸船。


她喜欢用这种方式等待着,虽然他也许从来都看不到她写给他的信。


夕阳西沉,远处教堂的钟声发出重重的叹息,好像在提醒她长日将尽。写着写着,她感到躁动的内心被平静注满,如同黑沉的河流。太阳差不多要下山了,原本明媚的天空变得忧伤而昏暗,她在信的末尾写上自己的名字,只有他知道的名字。


和过去一样,她将信从本子上撕了下来,三下五下就折成了一艘小小的纸船。她走到河边,蹲下身子,将做好的纸船投入水中,水流接过纸船,簇拥着打了几个转儿,很快便向着钢桥下方的黑色漩涡驶去,她将目光延伸到钢桥的最下方,仿佛那里藏着她生命中消失了的一切。她还记得很多年前,她目送着他的船从阶梯般的船闸上一坎一坎开出河道,他回过头对她笑了笑,举起帽子向她挥舞,像是在致敬,又像是在道别。阳光下闪亮的桅杆和白得刺眼的帆,在漩涡上方的半空中熠熠生辉。


也是在这条河边,她看到过大大小小的很多船,它们从她身边经过,最后无一例外地驶向远方。没有船永远停留在港口,她眺望一艘艘途径她的船只,她的等待像诺言也像宿命,她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回来,那已经超出了她的视线和掌控,她能把握的只有等待本身,好像在遵守一份承偌,哪怕要说服的只有自己。劳伦斯河与钢桥边的景色四季轮回,过去的人和事都来来去去,一切的恩怨是非都随着河流的节奏化作了乌有,唯独等待被留在了时光之外。纸船随着渐渐聚拢的白色泡沫旋转又旋转,在太极图形般神秘的力量中越转越快,然后无一例外地沉入黑色的河底。


回家的路上,钢桥上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从她的身边呼啸而过,钢桥好像一个不堪重负的老人,发出咣当咣当的呻吟声,车流在黑暗中排起长龙,转弯时车灯扫过桥面在黑黝黝的河面上投下一道梦幻般的光柱。她有时会想象他们坐在车里驶过钢桥的模样,车窗外越来越黑,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远处是城市的喧嚣的灯火。
 
花事荼蘼,牡丹
24.jpg


<观花>

小园幽静独相思,素染花枝泪雨迟

倾国奈何芳菲尽,天中飞雪笑奴痴


注明:“天中”为六月的别称


<蘅芜>

姣姣蘅芜落尘凡,邀风揽镜酒正酣

雨横风吹寻常事,天晓霞飞我凭栏


<芳华>--赠一水


春意难描舞影风, 娉婷妖娆自纷飞

晓歌深翠花清浅, 一瓣相思一瓣香



<如梦令>

野菊惺忪醉眼,也伴云鬓国色。平生笑轻狂,却道春风依旧,知否?知否?星眸千般风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