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集

《长日将尽》

017e5bc35319S7hYW3xA.jpg


拜沃德镇外的钢桥下

是苍老的劳伦斯河

夏天里 黝黑而迟缓的河面上

海鸟成群 时光摇动记忆

的浮沫 树丛后

钟声宣告长日将尽

钢桥耸立在霞光中

如命运般沉默



他离开小镇后的第二年,她喜欢在傍晚的时候来到钢桥下。劳伦斯河一成不变地流淌着,从冬天白色的冰河到夏天的黑色锦缎,不疾不徐的景象令她想起地球的另外一侧的故乡,同样宽阔的河流,同样的岁月绵长。她想起他们一年一年的老去,大多数时光都在等待中度过,而现在,她一边等待,一边做纸船,让等待的时光水流一样。


在半月形围栏的背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棕黑色的木头长椅,她常常坐在木椅上眺望远方,跑步的人们从她身后经过,遛狗的人,说说笑笑的情侣,还有骑着自行车的孩子们和喧嚣嘈杂的游客,人们从她身后走过,好像河流经过树木。从高山上清澈透明的雪水,一点一滴地汇集起来的记忆,有雨水有冰雪有溪流,涓涓地裹挟着尘世的烟云,穿山越岭,顺流而下,最后磅礴浩瀚浩浩荡荡地穿过她居住的城镇。也许他此时也和她一样,目光如同海鸟一样盘旋在平静的河面上方,白色的细浪中有着她和他都看不懂听不懂的故事,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背对着整个世界,拥有一段寂静的时光。


旧笔记本的边角已经微微卷曲,好像是微微翘起的嘴唇。这本来是个很厚的本子,现在却剩下不多的几页空白,她的笔滑过纸面的时候发出了轻微的沙沙声,如同秋风扫过惆怅的山林。她写写画画,空白的格子纸上很快就涂满了秀丽却略带潦草的笔迹。偶尔,她抬起头对着耸立在河面上的钢桥出一会儿神。思绪在夕阳中雀跃,好像要捕捉那片扑朔迷离的光斑,任何烦心的开心的事情一但被写下来,就好像是一颗颗放进了漂流瓶里的雨花石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于是,无论她度过了怎样的一天,伤心的,烦恼的,焦虑的,或是兴奋的,都无一例外地变成了或大或小颜色不一深浅不同的石头被存入了时间的漂流瓶。她学会将自己的故事放入其中,将它化作一只只小小的纸船。


她喜欢用这种方式等待着,虽然他也许从来都看不到她写给他的信。


夕阳西沉,远处教堂的钟声发出重重的叹息,好像在提醒她长日将尽。写着写着,她感到躁动的内心被平静注满,如同黑沉的河流。太阳差不多要下山了,原本明媚的天空变得忧伤而昏暗,她在信的末尾写上自己的名字,只有他知道的名字。


和过去一样,她将信从本子上撕了下来,三下五下就折成了一艘小小的纸船。她走到河边,蹲下身子,将做好的纸船投入水中,水流接过纸船,簇拥着打了几个转儿,很快便向着钢桥下方的黑色漩涡驶去,她将目光延伸到钢桥的最下方,仿佛那里藏着她生命中消失了的一切。她还记得很多年前,她目送着他的船从阶梯般的船闸上一坎一坎开出河道,他回过头对她笑了笑,举起帽子向她挥舞,像是在致敬,又像是在道别。阳光下闪亮的桅杆和白得刺眼的帆,在漩涡上方的半空中熠熠生辉。


也是在这条河边,她看到过大大小小的很多船,它们从她身边经过,最后无一例外地驶向远方。没有船永远停留在港口,她眺望一艘艘途径她的船只,她的等待像诺言也像宿命,她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回来,那已经超出了她的视线和掌控,她能把握的只有等待本身,好像在遵守一份承偌,哪怕要说服的只有自己。劳伦斯河与钢桥边的景色四季轮回,过去的人和事都来来去去,一切的恩怨是非都随着河流的节奏化作了乌有,唯独等待被留在了时光之外。纸船随着渐渐聚拢的白色泡沫旋转又旋转,在太极图形般神秘的力量中越转越快,然后无一例外地沉入黑色的河底。


回家的路上,钢桥上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从她的身边呼啸而过,钢桥好像一个不堪重负的老人,发出咣当咣当的呻吟声,车流在黑暗中排起长龙,转弯时车灯扫过桥面在黑黝黝的河面上投下一道梦幻般的光柱。她有时会想象他们坐在车里驶过钢桥的模样,车窗外越来越黑,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远处是城市的喧嚣的灯火。

好文。
 
《长日将尽》

017e5bc35319S7hYW3xA.jpg


拜沃德镇外的钢桥下

是苍老的劳伦斯河

夏天里 黝黑而迟缓的河面上

海鸟成群 时光摇动记忆

的浮沫 树丛后

钟声宣告长日将尽

钢桥耸立在霞光中

如命运般沉默



他离开小镇后的第二年,她喜欢在傍晚的时候来到钢桥下。劳伦斯河一成不变地流淌着,从冬天白色的冰河到夏天的黑色锦缎,不疾不徐的景象令她想起地球的另外一侧的故乡,同样宽阔的河流,同样的岁月绵长。她想起他们一年一年的老去,大多数时光都在等待中度过,而现在,她一边等待,一边做纸船,让等待的时光水流一样。


在半月形围栏的背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棕黑色的木头长椅,她常常坐在木椅上眺望远方,跑步的人们从她身后经过,遛狗的人,说说笑笑的情侣,还有骑着自行车的孩子们和喧嚣嘈杂的游客,人们从她身后走过,好像河流经过树木。从高山上清澈透明的雪水,一点一滴地汇集起来的记忆,有雨水有冰雪有溪流,涓涓地裹挟着尘世的烟云,穿山越岭,顺流而下,最后磅礴浩瀚浩浩荡荡地穿过她居住的城镇。也许他此时也和她一样,目光如同海鸟一样盘旋在平静的河面上方,白色的细浪中有着她和他都看不懂听不懂的故事,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背对着整个世界,拥有一段寂静的时光。


旧笔记本的边角已经微微卷曲,好像是微微翘起的嘴唇。这本来是个很厚的本子,现在却剩下不多的几页空白,她的笔滑过纸面的时候发出了轻微的沙沙声,如同秋风扫过惆怅的山林。她写写画画,空白的格子纸上很快就涂满了秀丽却略带潦草的笔迹。偶尔,她抬起头对着耸立在河面上的钢桥出一会儿神。思绪在夕阳中雀跃,好像要捕捉那片扑朔迷离的光斑,任何烦心的开心的事情一但被写下来,就好像是一颗颗放进了漂流瓶里的雨花石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于是,无论她度过了怎样的一天,伤心的,烦恼的,焦虑的,或是兴奋的,都无一例外地变成了或大或小颜色不一深浅不同的石头被存入了时间的漂流瓶。她学会将自己的故事放入其中,将它化作一只只小小的纸船。


她喜欢用这种方式等待着,虽然他也许从来都看不到她写给他的信。


夕阳西沉,远处教堂的钟声发出重重的叹息,好像在提醒她长日将尽。写着写着,她感到躁动的内心被平静注满,如同黑沉的河流。太阳差不多要下山了,原本明媚的天空变得忧伤而昏暗,她在信的末尾写上自己的名字,只有他知道的名字。


和过去一样,她将信从本子上撕了下来,三下五下就折成了一艘小小的纸船。她走到河边,蹲下身子,将做好的纸船投入水中,水流接过纸船,簇拥着打了几个转儿,很快便向着钢桥下方的黑色漩涡驶去,她将目光延伸到钢桥的最下方,仿佛那里藏着她生命中消失了的一切。她还记得很多年前,她目送着他的船从阶梯般的船闸上一坎一坎开出河道,他回过头对她笑了笑,举起帽子向她挥舞,像是在致敬,又像是在道别。阳光下闪亮的桅杆和白得刺眼的帆,在漩涡上方的半空中熠熠生辉。


也是在这条河边,她看到过大大小小的很多船,它们从她身边经过,最后无一例外地驶向远方。没有船永远停留在港口,她眺望一艘艘途径她的船只,她的等待像诺言也像宿命,她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回来,那已经超出了她的视线和掌控,她能把握的只有等待本身,好像在遵守一份承偌,哪怕要说服的只有自己。劳伦斯河与钢桥边的景色四季轮回,过去的人和事都来来去去,一切的恩怨是非都随着河流的节奏化作了乌有,唯独等待被留在了时光之外。纸船随着渐渐聚拢的白色泡沫旋转又旋转,在太极图形般神秘的力量中越转越快,然后无一例外地沉入黑色的河底。


回家的路上,钢桥上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从她的身边呼啸而过,钢桥好像一个不堪重负的老人,发出咣当咣当的呻吟声,车流在黑暗中排起长龙,转弯时车灯扫过桥面在黑黝黝的河面上投下一道梦幻般的光柱。她有时会想象他们坐在车里驶过钢桥的模样,车窗外越来越黑,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远处是城市的喧嚣的灯火。
灵兮的文笔越来越老道了,很美的文章,结尾尤其好:
“回家的路上,钢桥上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从她的身边呼啸而过,钢桥好像一个不堪重负的老人,发出咣当咣当的呻吟声,车流在黑暗中排起长龙,转弯时车灯扫过桥面在黑黝黝的河面上投下一道梦幻般的光柱。她有时会想象他们坐在车里驶过钢桥的模样,车窗外越来越黑,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远处是城市的喧嚣的灯火。”
这样的结尾自然,非常含蓄又意味深长,给人留下许多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灵兮的文笔越来越老道了,很美的文章,结尾尤其好:
“回家的路上,钢桥上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从她的身边呼啸而过,钢桥好像一个不堪重负的老人,发出咣当咣当的呻吟声,车流在黑暗中排起长龙,转弯时车灯扫过桥面在黑黝黝的河面上投下一道梦幻般的光柱。她有时会想象他们坐在车里驶过钢桥的模样,车窗外越来越黑,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远处是城市的喧嚣的灯火。”
这样的结尾自然,非常含蓄又意味深长,给人留下许多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这篇写起来很过瘾,好像进入了电影的一个场景。

如果我把这种感觉传递了出来,那么就是对的啦。

谢谢拥抱哥。
 
《孟小冬,让梅兰芳和杜月笙念念不忘的奇女子》


有人说,梅兰芳的传记里最好不要出现孟小冬,因为有了孟小冬,梅兰芳就不完美了。而杜月笙的传记里,却一定要有孟小冬,因为有了孟小冬,杜月笙才不会只是“三百年来帮会第一人”,而是成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真男子。



不由得好奇孟小冬是何样人物,利用国庆长假细细阅读许锦文撰写的《杜月笙和孟小冬》,不胜感慨。孟小冬出道早,12岁就惊艳登场,也许是持才傲物,也许是个性倔强,孟小冬最终输给了福芝芳,梅兰芳在福芝芳和孟小冬之间难以取舍时,梅党一致认为“孟小冬为人心高气傲,她需要‘人服侍’,而福芝芳随和大方,可以‘服侍人’,以‘人服侍’和‘服侍人’相比,为梅郎一生幸福计,就不妨舍孟而留福。”孟小冬听说后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不顾夜深,冒着倾盆大雨一路奔回了娘家,临行前撂下了沉甸甸的,迄今广为流传的两句话: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说这句话时,孟小冬23岁,确实有着傲娇的理由。



20年后,孟小冬感激杜月笙的照顾和恩遇,跟随杜月笙逃到香港。杜月笙一度考虑逃难去法国,在办理家人的护照的时候,孟小冬轻轻地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使唤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啊。”一代名伶,年华老去,再无当年跟梅兰芳决裂时的刚勇。杜月笙听到孟小冬这句话,当即宣布:申请护照的事情放一放再说,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尽快和阿冬把婚事办了。杜月笙当时年逾花甲,缠绵病榻,天天靠输氧气为继,说得难听一点,是大半截都已下土了,居然还要结婚,如果不是为了给孟小冬一个名分又是为了什么。

杜月笙的四夫人姚玉兰却说:我们姐妹早已认下,没有话说,不过现在都一大把年纪了,何必再大事破费,惹人嗤笑?”但是杜月笙依旧力排众议办了喜酒,至此,63岁的杜月笙与43岁的孟小冬结为夫妇,杜月笙在港的儿子媳妇和女儿全部叫来给孟小冬行跪拜礼,此前都叫孟小冬阿姨,从今以后一律都叫“妈咪”。梨园冬皇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名分”,终于如愿以偿,正式做了大亨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可惜杜月笙与孟小冬婚后只有一年的夫妻缘分,不久就过世了。



孟小冬在戏剧界被尊称为“冬皇”,更是余派的嫡传弟子,唯一女传人。孟小冬之所以是孟小冬,与她在戏剧上的天赋和多年的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有着莫大的关联。“冬皇”这顶皇帝桂冠被戴在孟小冬的头上,是源于1928年的天津沙报,当时有一个评论家沙大风在异想天开,在文章里称孟小冬为“冬皇帝”。后来有一首打油诗传诵一时:“沙君孟话是佳篇,游艺场中景物鲜。万岁吾皇真善祷,大风吹起小冬天。”此后,“梨园冬皇”的称号就这样传播了开来。那时,孟小冬还不满20岁,年少成名青春得意,正是一派大好时光。



很多人看了章子怡在电影《梅兰芳》中扮演的孟小冬,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坤伶“冬皇”,章子怡说,最佩服的就是她(孟小冬)的坚决,从与梅兰芳分手到嫁给杜月笙,几十年演绎的人生传奇,没有坚决,是走不了这么远的。



纵观孟小冬的一生,少年成名却一生大起大落几度离开戏坛;仰慕者无数,却没有幸福的婚姻;一边是掌声如潮,一边是孤苦伶仃,一边是人前显贵,一边是难言的委屈....但是细想之下又觉得孟小冬人生中的每个选择其实也都是必然,性格使然,命运使然,缘分使然。如果她不这么做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冬皇传奇了。






孟小冬生平之时间线



一、梨园世家科班出身

孟小冬本名孟令辉,因为出生1907年的12越9日,生在冬天,后来就得了艺名“孟小冬”。孟小冬出生在梨园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伶人,唱戏为生。所以孟小冬在不到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练功了,七岁登台,十二岁正式出道。而且,孟小冬从一开始学的就是老生。

6f6d71358838c6eG3Wle.jpg




二、幼年时期拜师学艺



孟小冬的开蒙老师是她的姨父仇月祥。民国四年,孟小冬的父亲孟五爷在搭班唱戏时意外中风,虽医治及时,但依旧造成身体不便,半身不能动弹。孟五爷是全家的收入来源,现在不但不能演戏还要请医问药,着实愁苦。无奈之下,孟家将时年九岁的孟小冬,写给老伶工仇月祥为徒,立下三年的契约,期满后为师效力三年,即在三年演出期间,所有收入皆归师父,第四年一半可给家中,第五年起,则可全部用来养家糊口了。



九岁的孟小冬就这样离开了学校,开始了正式的学徒生活。由于仇月祥是她的姨父,两家亲戚关系融洽,所以孟小冬并没有受太多责打,但这位师父教戏上也非常严格,每天早晨带着孟小冬出去遛弯、喊嗓。小小年纪的孟小冬聪明伶俐,学戏认真上心,不觉其苦反觉其甜,在勤勉刻苦的学习和得天独厚的天赋下,孟小冬的戏曲技艺迅速长进。同时,展现在她面前纷繁复杂的戏剧世界既使她新奇惊叹,也令她疲倦苦累,那段时间的孟小冬在师父的教诲下,几乎无日不唱,甚至无时不唱。



三、少女时代锋芒初露



孟小冬与师父仇月祥的三年契约转瞬而满,孟小冬也成长为一个十二岁的亭亭少女,迎来了她的第一个正式登台演出机会。当时无锡新世界正在招揽一位老生上台,仇月祥决定让初出茅庐的孟小冬去试试看。新世界的经理一见孟小冬,个头矮小,肌瘦体弱,稚气未脱,不觉已失去信心。但仇月祥信誓旦旦地对他说:“小徒已跟我学了多年,不是我王婆卖瓜,上台准行!”随之,他让孟小冬唱《逍遥津》给经理听,孟小冬一开口即令经理刮目相看,她的歌喉清亮高昂,音色纯正,高低宽窄,运腔自如。一曲终了,经理连连赞叹:“小妮子不简单!果然名不虚传!”并当场拍板决定:到无锡头天打炮戏就唱《逍遥津》!



孟小冬在无锡新世界的首秀不负众望地大获成功,虽然她年纪只有十二岁,唱功却已经不容小觑,嗓子又宽又亮,丝毫听不出女孩子固有的雌音。当天演出完毕,整个剧场掌声狂热,人声鼎沸。隔日《锡报》有评:



“王勃十二岁作《阿房宫赋》,自古惊为天才,孟筱冬十二岁能唱谭刘各调,亦天才也。”



这场首秀的成功,自是孟小冬超高天分的展露,但也是她自小勤勉奋发所得到的甘美收获。正是她在此前三年不惧辛劳夜以继日地勤学苦练,才在机会到来时能够大放异彩,让人们看见了一颗梨园新星的明艳登场。


0eaef8016452qc7rl4ie.jpg


同年11月,经六叔孟鸿茂的介绍,孟小冬加盟了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内的乾坤大京班。这对于孟小冬的戏剧生涯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阶段性的大跨越。而后几年的时间里,孟小冬一路走南闯北,在福建、南京、济南等等各地辗转演出,在当地无不都引起热烈反响。孟小冬独特敞亮的嗓音与唱腔得到越来越多观众与专业人士的肯定和重视,她的优美曲音在她足迹踏过之地绕梁不绝,令人难以忘怀。



四、名震京城梅孟同台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八岁的孟小冬再次迎来她戏剧事业里的一个满堂彩。这年孟小冬在师父的陪同下北上唱戏,京城的繁华与热闹让正值妙龄的孟小冬自觉紧张也满怀憧憬。



这年,孟小冬以一出《四郎探母》在京城首演告捷,一炮而红,可以说是一鸣惊人了。从此,孟小冬一名在京城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北京城。随之而来,孟小冬在京城受到邀约不绝,门庭若市,她清丽的外表与卓绝的气质也同样令很多人倾倒不已。但同时,当时京城名伶众多,竞争相当激烈,假使孟小冬就此沾沾自喜疏于练演,那么保不准很快便会被人遗忘。孟小冬想要在重重包围之中脱颖而出立稳地位,就必须更加勤勉和刻苦,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辛劳。孟小冬自知自己正是好运当头,需要把握时机,她便戒骄戒躁,铆足力气,白天演,夜晚演,到处赶场子,演双出,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一刻不歇。

6f6d71358188FEYDdMhM.jpg


(图说:那么漂亮的姑娘,演了《四郎探母》杨四郎,当年该有多惊艳啊!!)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让孟小冬一生难忘的事情,也是她人生轨迹里出现的一个难以评判的转折——与梅兰芳同台演出。当是时,梅兰芳已经是举世闻名的伶界大王,孟小冬也是名噪一时、誉满京城的新秀名伶,这样两位天才人物的首次合作,可以说受到了举国瞩目。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初次见面,是在师父仇月祥的陪同下一起赴约冯耿光安排的午宴。冯耿光是当时中国银行的总裁,也是梅兰芳的挚友,这次安排的午宴,也是为了梅孟见面一起说说吊嗓排戏的事。两人都到场之后,冯总裁上前为梅孟互作介绍,孟小冬对着梅兰芳谦逊地躬身施礼,并随口叫了声“梅大爷!”当时梅兰芳刚过而立之年,被人誉为“东方美男子”,现今被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称为“大爷”,在场人不禁都哑然失笑。梅兰芳也还礼道:“小冬姑娘,别客气!”冯耿光则走过来对孟小冬说:“往后常常要见面,还是叫梅先生吧。”



十八岁的孟小冬第一次见到了堪称伶界第一的戏剧大师梅兰芳,现在来说就是见到了自己事业上所崇拜着的顶级偶像,又怎能不紧张忐忑甚至语无伦次呢?面对这位在名震梨园的翩翩先生,孟小冬也难以想象得到,她与梅兰芳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缘与灭也在此时奏响了序曲。

五、黄金时期与梅结合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结合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两人在才艺与才貌上确实都堪称是完美的匹配。其实梅孟的结合,还得多亏梅兰芳那些朋友们的撮合,也即梅党们的热心拉拢。上文提到的冯耿光,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见一些朋友看台上梅孟合作亲密无间,便在台下也有心促成梅孟结百年之好,便正式委托齐如山、李释戡二位做大媒,正面询问梅孟两人的想法。



梅兰芳一听非常高兴,经过几次同台合作,他早已被孟小冬的过人才气所折服,认为孟小冬是位难得的坤老生人才,又是个漂亮又不失灵气的女孩子,若能与之结合,自然欢喜。但当时梅兰芳已有两房夫人,第一房王夫人久病在床,想必不会有反对意见,但第二房夫人福芝芳,却是性情果烈,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当时李释戡便向梅兰芳提出“金屋藏娇”一计,梅稍加思索,点头赞同。



梅孟之事确定下来后,孟小冬首要之务是结束与师父仇月祥的师徒契约。仇月祥得知此事之后,长长地叹了口气:“真是女大不中留!这几年跟着我走南闯北,戏没少唱,钱也没少挣,只是现当口在北京正走红,嫁过去,恐怕梅兰芳不会让你抛头露面出来唱戏。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年半载不练,只怕就前功尽弃了。”



孟小冬一听此话就急了,大声说道:“谁说不唱了!”其实孟小冬在之前也考虑过,若果能与梅兰芳结合,朝夕相伴同台演戏,在艺术上必定也能有很大的裨益,又怎么可能如师父所说一结婚就不唱了呢?为什么结婚之后就不能唱戏了呢?我能不能特殊例外?孟小冬暗下决心,她不但要继续唱,还要唱得越好。对孟小冬来说,唱戏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了,融会在她的血肉之中。



梅兰芳、孟小冬作为梨园界中一对生、旦最佳的“搭档”,通过几次舞台上的合作配对,互生倾慕假戏真做,这段金玉良缘确实是中国近代戏剧史上令人称道不已的千古韵事。梅孟婚后度过一段非常美满无忧的生活,他们的新房先是设置在冯耿光的公馆里,后秘密乔迁至一所巷内大宅,每日挚友聚会闲散浪漫,物质精神上都得到极大满足。

0eaef8016651OCHiDpTy.jpg


六、深藏金屋修学养性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结合因为当时还是非公开状态,所以外界对此事几乎一无所知。孟小冬被安藏在深宅大院里,每日梅兰芳出去唱戏,她自己一个人则自由打发时间。这种虽无忧无虑但单调刻板的生活渐渐使孟小冬备觉空虚,她突然意识到婚前师父所说的话不无道理:一旦与梅结合,很可能意味着舞台生活的结束。孟小冬离开了魂牵梦绕的舞台,就像是鱼儿离开了水一般难过与焦渴。为此孟小冬几次曾向梅兰芳表示自己想重返舞台的愿望,但都被梅兰芳拒绝了:“男主外,女主内,你现在自由自在多么好。若是出去唱戏,朋友们会笑话我梅兰芳连自己的太太都养不活,你叫我这脸往哪搁?”孟小冬无法违逆梅兰芳,只好忍气吞声留在家里做太太。



但生性勤快好学上进的孟小冬也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浪费时间,她退而求其次,向梅兰芳提出请一位教师上门为她教戏,以免技艺生疏。梅兰芳满足了孟小冬的要求,为她聘请了当时的名师鲍吉祥先生为她授课。从此孟小冬的心总算安定下来,在宅子里深居简出精心学习。



在继续钻研戏曲的同时,她还开始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因为孟小冬九岁辍学拜师学艺,其文化修养其实是很低的,孟小冬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她不甘心做一个只知唱戏的伶人,她想像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这些伶人大师一样,能写善画。一心上进的她便趁此闲暇补习文化课程,每日按时临窗习字,阅读戏本、白话小说,梅兰芳还手把手教她绘画梅兰竹菊,或谈论梨园掌故,或推敲戏词字韵,可谓其乐融融。此后孟小冬还特地聘请了一位国学老师学习书法,所以后来她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文,便是在此时打下的稳固基础。



孟小冬在事业的黄金时期与梅兰芳结成婚姻,而后深藏金屋度过了一段闲适舒漫的快乐生活,与过去那些年的奔波劳碌相比,这段日子虽然稍显空虚,但也安稳轻松,不必像过去那样到处赶场疲惫不堪。从九岁时就潜心学戏,而后步步高升精益求精争强好胜的孟小冬,终究为了爱情,暂时搁置了自己深爱的戏剧舞台。但冷冽的现实很快打碎了孟小冬的美好幻想,这场盛名之下的天作之合,并未得以善终。



七、劳燕分飞重返舞台



梅孟之间的婚姻大概维持了四年有余,最后一别两宽,各自为生,不复再来往。他们之间关系淡化和破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梅家给予孟小冬的非正式名分,梅兰芳二太太福芝芳的挑拨争宠,民间出现的舆论绯闻,梅孟之间的性格冲突等等,并非一朝一夕的爆裂,而是日积月累的矛盾最后无法调和只有终结一路。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赵荣琛先生在他的《翰林之后寄梨园》一书中说道:“两个好角儿,在艺术上可以十分相配,相得益彰,但不一定能组成一个完美的家庭;全是角儿,谁又能屈尊?久之必生风波。”梅兰芳与孟小冬都是受尽千万人宠爱的舞台名角,他们受着台下人们的狂热崇拜和追捧,自然心性难免清高自傲,这样在出现一些摩擦时,两方都不愿意低头认错,加之种种外部因素的侵扰干预,两人终究意兴阑珊精疲力尽。

0eaef8016733u6cq87Xh.gif


孟小冬年少成名,过人的才华与清丽的面容让她一直处在一个制高点上接受大众的赞美与仰视,同时又饱受着竞争求胜的压力和勤学苦练的辛劳,故为人难免心高气傲又争强好胜。在梅兰芳还在她与福芝芳之间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时,孟小冬当机立断地提出分手:“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这样不死不活地拖着,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梅兰芳则说:“我还是希望你冷静一下,人生就像棋子,是不能走错一点点的。”“我就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的。”梅兰芳试图挽留她,但孟小冬去意已决:“我不能在这样伤心断肠的地方再待下去了!”梅兰芳试图给孟小冬一点钱,孟小冬也拒绝了,并对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在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不会比你差!”



梅孟婚姻破裂发生在1930年左右,那时正是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提倡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孟小冬的坚决果断正呼应了那个时代女性反抗的主题。孟小冬不仅在戏剧事业上奋起拼搏不甘人后,在爱情婚姻上也同样敢爱敢恨敢舍敢离,她在爱时便不顾一切地嫁给所爱之人,在爱情幻灭时便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开,她要自由,要自我,要自尊,要活得自强自爱。

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报》第一版上,孟小冬连登三天启事:“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这公告说的是因梅兰芳自小过继给他伯父作为养子,按当时的社会习俗来说可以娶两房妻子,所以20岁的孟小冬才嫁给他。结果在梅兰芳伯母(即养母)去世的时候,梅兰芳原配妻子福芝芳不让孟小冬进屋跪拜,意为不承认她的地位。面对这种情景,梅兰芳选择了委屈孟小冬,劝她先离去。孟小冬一路洒泪,离开了梅家,因此事大病一场,甚至想遁入空门。

很长时间,孟小冬的心情好了些,才应由沙大风主办的《天风报》邀请义演筹款赈灾,也算是重登剧台了。然而天津一家报纸此时很缺德地连载了一部小说,影射梅孟,并提到当年的李志刚(孟小冬的狂热粉,因追求她不成想刺杀梅兰芳,结果误害热心群众张汉举),暗指孟小冬是李志刚事件的罪魁祸首。梅兰芳的一再沉默引发了孟小冬的愤怒:“是我负人,抑人负我?”廖廖八字,是受尽了委屈的控诉。孟小冬不顾两人13岁的年龄差异,不顾自己正在上升的事业毅然嫁给他,甘愿退出舞台、忍受长久的寂寞,结局却如此。

1933年分手声明之后,孟小冬再未提及梅兰芳。她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京剧事业上,灌制唱片,登台演戏,1938年拜四大须生之首余叔岩为师,尽得真传,成为第一女须生。一切尘埃落定,不见风尘起。而孟小冬与梅兰芳究竟是谁辜负了谁,恰如孟小冬自己所言:“世间自有公论。“


0eaef80167953mtKTsub.jpg




八、与杜结缘立雪余门



当时的北京是京剧演员心目中憧憬的“圣地”,孟小冬到北方的最大目的是要求得艺术上的发展,除了演出以外,她先后向陈秀华、陈彦衡、孙佐臣、王君直、苏少卿等人请益,钻研谭派艺术。孟小冬见识越广,理解越深。在鉴别比较中,她做出了理智的抉择,最终她把目标锁定了余派(新谭派)。她认为余派艺术不仅在唱念做表细腻深刻,决非其他派别所能望其项背;而在唱腔方面的三音联用(高音立、中音堂、低音苍),能藏险妙于平淡,更为她所爱。对余派心仪已久的她下定决心要寻找机会立雪余门,亲炙教导。


其实,余叔岩对孟小冬的艺术才华也颇为欣赏。一九三五年曾有人介绍上海一票友拜余叔岩为师,被余一口回绝。介绍人走后,余对身旁的朋友说:“有些人教也是白教,徒费心力。”朋友问:“当今之世,谁比较好呢?”余叔岩回答说:“目前内外行中,接近我的戏路,且堪造就的,只有孟小冬一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漫长的等待,几经周折,孟小冬终于夙愿得偿。在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女弟子。

6f6d71350303JiXGVRx4.jpg




这时的余叔岩体弱多病,早已息影舞台,孟小冬殷勤奉侍,照顾周到;请问艺事,敬业执著,余叔岩自然也倾囊相授,一招一式务求完美。孟小冬的艺术在拜余之后较之拜余之前有了质的飞跃,能与当时京剧老生翘楚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相颉颃,誉满全国,被尊称为“冬皇”。

一九四三年,余叔岩因患膀胱癌不治逝世,孟小冬痛挽恩师,她的挽联写道:清方承世业,上苑知名,自从艺术寝衰,耳食孰能传曲韵;弱质感飘零,程门执辔,独惜薪传未了,心丧无以报恩师。

6f6d71350521YiGz0xFo.jpg


孟小冬《搜孤救孤》谢幕

孟小冬戏剧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正式演出,那是在1947年由杜月笙发起的为陕西水灾义演的《搜孤救孤》。这场演出最后只能以“轰动”来形容,曾质疑孟小冬“冬皇”资格的人,自这一次后皆默不作声。这同时是孟小冬向逝世四年的老师余叔岩交出的一份答卷。

有人这样评价说:“(孟小冬)自拜叔岩,则每日必至余家用功,寒暑无间。前后五年,学了数十出戏,是余派唯一得到衣钵真传的人。……假若余派的东西是真正研究院的玩艺,孟小冬倒真是一位唯一够资格的研究生。名贵则名贵极矣,然大好艺术不能广传,总是一件令人扼腕的事。”(孟瑶《中国戏曲史》第三册)



九、广陵绝唱随杜迁港

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情分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后来他尽管娶了名须生姚玉兰,但对孟小冬依旧念念不忘。1936年孟小冬应杜月笙的邀请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其后在此演出20余日。因为孟小冬是杜之四夫人姚玉兰好友,演出期间理所当然地住在姚玉兰处,这样孟杜的接触就频繁起来了。

1946年,已返回沪上的杜月笙,又让总账房黄国栋写信给孟,催其南下。孟小冬由于想念姚玉兰,也就不再推托。好友的嘘寒问暖,杜月笙不露声色的敬重体恤,使她感到数年来未曾有的温暖。孟小冬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此次赴沪不久,终于以身相许。

6f6d71350666RpfTSGZy.jpg


1947年8月30日是杜月笙的60岁生日,当时国内有些地区发生水灾,杜月笙便决定办一个祝寿赈灾义演,即将表演收入全部作为赈灾。这次义演自然请了业已出师的孟小冬。孟小冬演出了两场《搜孤救孤》,获得圆满成功,满堂喝彩。一出余派名剧,被孟小冬演唱得近乎完美无瑕,行内外一致好评如潮,盛赞不绝。但遗憾的是,这也成为孟小冬最后的登台表演,而后她回绝了一切邀约,静心修养。有推测说她不再登台也许是体质太弱造成的,她曾对弟子说过:“一戏之耗费精力太多,非体所能胜也。”



1949年解放战争中,孟小冬寄居在杜月笙的上海家宅中。后来形势吃紧,杜月笙因其特殊的政治因素不得不逃往香港,孟小冬当时虽然并非是正式杜家人,前往香港也意味着与家人和朋友的分离,但还是作出了决定:“跟着老杜走!”孟小冬决心与她如今的爱人—杜月笙共生共死。



但到达香港后安稳日子也没过多久,1950年的深秋,杜月笙计划再次逃往法国避风头。当时他在全家人面前宣布了这个事情,孟小冬在旁冷不丁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使唤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啊?”孟小冬这句话很早就想问了,当初她为了姚玉兰的盛情撮合,也为了报答杜月笙的知遇之恩,以身相许,从北平来到上海,从上海来到香港,在香港的一年多,整天为杜月笙的病体操持,煎汤熬药不离左右,像丫鬟一样照顾他也不计较名分,这与年轻时候心高气傲的孟小冬已经判若两人。杜月笙自到香港之后,病情越加严重,她也毫无怨言不辞辛劳地服侍着他,而在杜家面前,却始终像是个外人。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渴望一个正式的承认。她想起自己第一次失败的婚姻,不禁更心伤神怠。好在一语点醒梦中人,杜月笙当下决定:与孟小冬补办婚礼。



63岁形销骨立的杜月笙与42岁端庄细挑的孟小冬办了一场迟来的婚礼,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当年梅兰芳未能给予她的名分,终如愿以偿,成为一代传奇大亨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对于享誉全国孤傲清高的孟小冬来说,这也许是她对命运的最后妥协,与自己的无奈和解。

0eaef8016984ALigB7tp.jpg


台湾作家章君榖在《杜月笙传》一书中有如下描述:



“孟小冬身怀绝技,孤苦伶仃,一辈子傲岸于荣瘁之际,数不清受过多少次打击,用“历尽沧桑”四字,差堪作为她的写照。她自杜月笙60岁那年进门,长日与茗炉药罐为伴,何尝有一日分享过杜月笙的富贵荣华,何曾有一刻得过杜月笙的轻怜蜜爱,因此,乃使杜月笙的病越重,便越觉得自己着实辜负了孟小冬的一片深情。让孟小冬这种卓尔不群的奇女子,让她踏进杜公馆这么一个紊乱复杂的环境,长伴一位风之烛般的久病老人,对她而言,实在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



不论是在第一段婚姻里与梅兰芳藏首匿尾的结合,还是在第二段姻缘任劳任怨成为杜月笙的小妾,孟小冬在感情上总是忠于内心,她爱所爱之人便倾尽全心全力无怨无悔,正如同她在事业上的不屈不挠矢志不渝。孟小冬便是这样一位超然绝俗的女子,特立独行主见分明,尽管命运跌宕不堪,也坦然处之昂然以待。



十、在港授徒十年台北

0eaef8017059Feg6YuAw.gif


1951年,64岁的杜月笙在港逝世,杜家随之分崩离析。孟小冬也搬出了杜公馆,只身住进一个公寓里,深居简出。而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孟小冬开始收徒教戏,一如其师余叔岩,孟小冬授徒要求极其严苛,为门下弟子定下很多规矩。这正是出于孟小冬对于艺术的忠诚与热爱。正因为这份赤胆诚心,她才会希望她的徒弟在学戏之时抱有一种敬畏之心与信念感,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练戏学戏,以忠畏赤忱的信念对戏待戏,正如孟小冬自己一生所执。



1967年,孟小冬离开香港定居台北。在台北的生活闲散悠哉,孟小冬每日看画读诗,念经打坐,无牵无挂。但病魔却是晚年孟小冬最大的敌手,年轻时的孟小冬因为太过操劳体质薄弱,晚年更是病痛缠身无以解脱。孟小冬在台北的最后十年,正如她的弟子李猷先生所说:“十年台北,多半病中。”



1976年,一代戏剧传奇“梨园冬皇”孟小冬因病逝世,享年70。
 
《孟小冬,让梅兰芳和杜月笙念念不忘的奇女子》


有人说,梅兰芳的传记里最好不要出现孟小冬,因为有了孟小冬,梅兰芳就不完美了。而杜月笙的传记里,却一定要有孟小冬,因为有了孟小冬,杜月笙才不会只是“三百年来帮会第一人”,而是成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真男子。



不由得好奇孟小冬是何样人物,利用国庆长假细细阅读许锦文撰写的《杜月笙和孟小冬》,不胜感慨。孟小冬出道早,12岁就惊艳登场,也许是持才傲物,也许是个性倔强,孟小冬最终输给了福芝芳,梅兰芳在福芝芳和孟小冬之间难以取舍时,梅党一致认为“孟小冬为人心高气傲,她需要‘人服侍’,而福芝芳随和大方,可以‘服侍人’,以‘人服侍’和‘服侍人’相比,为梅郎一生幸福计,就不妨舍孟而留福。”孟小冬听说后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不顾夜深,冒着倾盆大雨一路奔回了娘家,临行前撂下了沉甸甸的,迄今广为流传的两句话: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说这句话时,孟小冬23岁,确实有着傲娇的理由。



20年后,孟小冬感激杜月笙的照顾和恩遇,跟随杜月笙逃到香港。杜月笙一度考虑逃难去法国,在办理家人的护照的时候,孟小冬轻轻地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使唤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啊。”一代名伶,年华老去,再无当年跟梅兰芳决裂时的刚勇。杜月笙听到孟小冬这句话,当即宣布:申请护照的事情放一放再说,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尽快和阿冬把婚事办了。杜月笙当时年逾花甲,缠绵病榻,天天靠输氧气为继,说得难听一点,是大半截都已下土了,居然还要结婚,如果不是为了给孟小冬一个名分又是为了什么。

杜月笙的四夫人姚玉兰却说:我们姐妹早已认下,没有话说,不过现在都一大把年纪了,何必再大事破费,惹人嗤笑?”但是杜月笙依旧力排众议办了喜酒,至此,63岁的杜月笙与43岁的孟小冬结为夫妇,杜月笙在港的儿子媳妇和女儿全部叫来给孟小冬行跪拜礼,此前都叫孟小冬阿姨,从今以后一律都叫“妈咪”。梨园冬皇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名分”,终于如愿以偿,正式做了大亨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可惜杜月笙与孟小冬婚后只有一年的夫妻缘分,不久就过世了。



孟小冬在戏剧界被尊称为“冬皇”,更是余派的嫡传弟子,唯一女传人。孟小冬之所以是孟小冬,与她在戏剧上的天赋和多年的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有着莫大的关联。“冬皇”这顶皇帝桂冠被戴在孟小冬的头上,是源于1928年的天津沙报,当时有一个评论家沙大风在异想天开,在文章里称孟小冬为“冬皇帝”。后来有一首打油诗传诵一时:“沙君孟话是佳篇,游艺场中景物鲜。万岁吾皇真善祷,大风吹起小冬天。”此后,“梨园冬皇”的称号就这样传播了开来。那时,孟小冬还不满20岁,年少成名青春得意,正是一派大好时光。



很多人看了章子怡在电影《梅兰芳》中扮演的孟小冬,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坤伶“冬皇”,章子怡说,最佩服的就是她(孟小冬)的坚决,从与梅兰芳分手到嫁给杜月笙,几十年演绎的人生传奇,没有坚决,是走不了这么远的。



纵观孟小冬的一生,少年成名却一生大起大落几度离开戏坛;仰慕者无数,却没有幸福的婚姻;一边是掌声如潮,一边是孤苦伶仃,一边是人前显贵,一边是难言的委屈....但是细想之下又觉得孟小冬人生中的每个选择其实也都是必然,性格使然,命运使然,缘分使然。如果她不这么做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冬皇传奇了。






孟小冬生平之时间线



一、梨园世家科班出身

孟小冬本名孟令辉,因为出生1907年的12越9日,生在冬天,后来就得了艺名“孟小冬”。孟小冬出生在梨园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伶人,唱戏为生。所以孟小冬在不到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练功了,七岁登台,十二岁正式出道。而且,孟小冬从一开始学的就是老生。

6f6d71358838c6eG3Wle.jpg




二、幼年时期拜师学艺



孟小冬的开蒙老师是她的姨父仇月祥。民国四年,孟小冬的父亲孟五爷在搭班唱戏时意外中风,虽医治及时,但依旧造成身体不便,半身不能动弹。孟五爷是全家的收入来源,现在不但不能演戏还要请医问药,着实愁苦。无奈之下,孟家将时年九岁的孟小冬,写给老伶工仇月祥为徒,立下三年的契约,期满后为师效力三年,即在三年演出期间,所有收入皆归师父,第四年一半可给家中,第五年起,则可全部用来养家糊口了。



九岁的孟小冬就这样离开了学校,开始了正式的学徒生活。由于仇月祥是她的姨父,两家亲戚关系融洽,所以孟小冬并没有受太多责打,但这位师父教戏上也非常严格,每天早晨带着孟小冬出去遛弯、喊嗓。小小年纪的孟小冬聪明伶俐,学戏认真上心,不觉其苦反觉其甜,在勤勉刻苦的学习和得天独厚的天赋下,孟小冬的戏曲技艺迅速长进。同时,展现在她面前纷繁复杂的戏剧世界既使她新奇惊叹,也令她疲倦苦累,那段时间的孟小冬在师父的教诲下,几乎无日不唱,甚至无时不唱。



三、少女时代锋芒初露



孟小冬与师父仇月祥的三年契约转瞬而满,孟小冬也成长为一个十二岁的亭亭少女,迎来了她的第一个正式登台演出机会。当时无锡新世界正在招揽一位老生上台,仇月祥决定让初出茅庐的孟小冬去试试看。新世界的经理一见孟小冬,个头矮小,肌瘦体弱,稚气未脱,不觉已失去信心。但仇月祥信誓旦旦地对他说:“小徒已跟我学了多年,不是我王婆卖瓜,上台准行!”随之,他让孟小冬唱《逍遥津》给经理听,孟小冬一开口即令经理刮目相看,她的歌喉清亮高昂,音色纯正,高低宽窄,运腔自如。一曲终了,经理连连赞叹:“小妮子不简单!果然名不虚传!”并当场拍板决定:到无锡头天打炮戏就唱《逍遥津》!



孟小冬在无锡新世界的首秀不负众望地大获成功,虽然她年纪只有十二岁,唱功却已经不容小觑,嗓子又宽又亮,丝毫听不出女孩子固有的雌音。当天演出完毕,整个剧场掌声狂热,人声鼎沸。隔日《锡报》有评:



“王勃十二岁作《阿房宫赋》,自古惊为天才,孟筱冬十二岁能唱谭刘各调,亦天才也。”



这场首秀的成功,自是孟小冬超高天分的展露,但也是她自小勤勉奋发所得到的甘美收获。正是她在此前三年不惧辛劳夜以继日地勤学苦练,才在机会到来时能够大放异彩,让人们看见了一颗梨园新星的明艳登场。


0eaef8016452qc7rl4ie.jpg


同年11月,经六叔孟鸿茂的介绍,孟小冬加盟了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内的乾坤大京班。这对于孟小冬的戏剧生涯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阶段性的大跨越。而后几年的时间里,孟小冬一路走南闯北,在福建、南京、济南等等各地辗转演出,在当地无不都引起热烈反响。孟小冬独特敞亮的嗓音与唱腔得到越来越多观众与专业人士的肯定和重视,她的优美曲音在她足迹踏过之地绕梁不绝,令人难以忘怀。



四、名震京城梅孟同台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八岁的孟小冬再次迎来她戏剧事业里的一个满堂彩。这年孟小冬在师父的陪同下北上唱戏,京城的繁华与热闹让正值妙龄的孟小冬自觉紧张也满怀憧憬。



这年,孟小冬以一出《四郎探母》在京城首演告捷,一炮而红,可以说是一鸣惊人了。从此,孟小冬一名在京城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北京城。随之而来,孟小冬在京城受到邀约不绝,门庭若市,她清丽的外表与卓绝的气质也同样令很多人倾倒不已。但同时,当时京城名伶众多,竞争相当激烈,假使孟小冬就此沾沾自喜疏于练演,那么保不准很快便会被人遗忘。孟小冬想要在重重包围之中脱颖而出立稳地位,就必须更加勤勉和刻苦,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辛劳。孟小冬自知自己正是好运当头,需要把握时机,她便戒骄戒躁,铆足力气,白天演,夜晚演,到处赶场子,演双出,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一刻不歇。

6f6d71358188FEYDdMhM.jpg


(图说:那么漂亮的姑娘,演了《四郎探母》杨四郎,当年该有多惊艳啊!!)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让孟小冬一生难忘的事情,也是她人生轨迹里出现的一个难以评判的转折——与梅兰芳同台演出。当是时,梅兰芳已经是举世闻名的伶界大王,孟小冬也是名噪一时、誉满京城的新秀名伶,这样两位天才人物的首次合作,可以说受到了举国瞩目。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初次见面,是在师父仇月祥的陪同下一起赴约冯耿光安排的午宴。冯耿光是当时中国银行的总裁,也是梅兰芳的挚友,这次安排的午宴,也是为了梅孟见面一起说说吊嗓排戏的事。两人都到场之后,冯总裁上前为梅孟互作介绍,孟小冬对着梅兰芳谦逊地躬身施礼,并随口叫了声“梅大爷!”当时梅兰芳刚过而立之年,被人誉为“东方美男子”,现今被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称为“大爷”,在场人不禁都哑然失笑。梅兰芳也还礼道:“小冬姑娘,别客气!”冯耿光则走过来对孟小冬说:“往后常常要见面,还是叫梅先生吧。”



十八岁的孟小冬第一次见到了堪称伶界第一的戏剧大师梅兰芳,现在来说就是见到了自己事业上所崇拜着的顶级偶像,又怎能不紧张忐忑甚至语无伦次呢?面对这位在名震梨园的翩翩先生,孟小冬也难以想象得到,她与梅兰芳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缘与灭也在此时奏响了序曲。

五、黄金时期与梅结合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结合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两人在才艺与才貌上确实都堪称是完美的匹配。其实梅孟的结合,还得多亏梅兰芳那些朋友们的撮合,也即梅党们的热心拉拢。上文提到的冯耿光,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见一些朋友看台上梅孟合作亲密无间,便在台下也有心促成梅孟结百年之好,便正式委托齐如山、李释戡二位做大媒,正面询问梅孟两人的想法。



梅兰芳一听非常高兴,经过几次同台合作,他早已被孟小冬的过人才气所折服,认为孟小冬是位难得的坤老生人才,又是个漂亮又不失灵气的女孩子,若能与之结合,自然欢喜。但当时梅兰芳已有两房夫人,第一房王夫人久病在床,想必不会有反对意见,但第二房夫人福芝芳,却是性情果烈,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当时李释戡便向梅兰芳提出“金屋藏娇”一计,梅稍加思索,点头赞同。



梅孟之事确定下来后,孟小冬首要之务是结束与师父仇月祥的师徒契约。仇月祥得知此事之后,长长地叹了口气:“真是女大不中留!这几年跟着我走南闯北,戏没少唱,钱也没少挣,只是现当口在北京正走红,嫁过去,恐怕梅兰芳不会让你抛头露面出来唱戏。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年半载不练,只怕就前功尽弃了。”



孟小冬一听此话就急了,大声说道:“谁说不唱了!”其实孟小冬在之前也考虑过,若果能与梅兰芳结合,朝夕相伴同台演戏,在艺术上必定也能有很大的裨益,又怎么可能如师父所说一结婚就不唱了呢?为什么结婚之后就不能唱戏了呢?我能不能特殊例外?孟小冬暗下决心,她不但要继续唱,还要唱得越好。对孟小冬来说,唱戏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了,融会在她的血肉之中。



梅兰芳、孟小冬作为梨园界中一对生、旦最佳的“搭档”,通过几次舞台上的合作配对,互生倾慕假戏真做,这段金玉良缘确实是中国近代戏剧史上令人称道不已的千古韵事。梅孟婚后度过一段非常美满无忧的生活,他们的新房先是设置在冯耿光的公馆里,后秘密乔迁至一所巷内大宅,每日挚友聚会闲散浪漫,物质精神上都得到极大满足。

0eaef8016651OCHiDpTy.jpg


六、深藏金屋修学养性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结合因为当时还是非公开状态,所以外界对此事几乎一无所知。孟小冬被安藏在深宅大院里,每日梅兰芳出去唱戏,她自己一个人则自由打发时间。这种虽无忧无虑但单调刻板的生活渐渐使孟小冬备觉空虚,她突然意识到婚前师父所说的话不无道理:一旦与梅结合,很可能意味着舞台生活的结束。孟小冬离开了魂牵梦绕的舞台,就像是鱼儿离开了水一般难过与焦渴。为此孟小冬几次曾向梅兰芳表示自己想重返舞台的愿望,但都被梅兰芳拒绝了:“男主外,女主内,你现在自由自在多么好。若是出去唱戏,朋友们会笑话我梅兰芳连自己的太太都养不活,你叫我这脸往哪搁?”孟小冬无法违逆梅兰芳,只好忍气吞声留在家里做太太。



但生性勤快好学上进的孟小冬也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浪费时间,她退而求其次,向梅兰芳提出请一位教师上门为她教戏,以免技艺生疏。梅兰芳满足了孟小冬的要求,为她聘请了当时的名师鲍吉祥先生为她授课。从此孟小冬的心总算安定下来,在宅子里深居简出精心学习。



在继续钻研戏曲的同时,她还开始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因为孟小冬九岁辍学拜师学艺,其文化修养其实是很低的,孟小冬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她不甘心做一个只知唱戏的伶人,她想像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这些伶人大师一样,能写善画。一心上进的她便趁此闲暇补习文化课程,每日按时临窗习字,阅读戏本、白话小说,梅兰芳还手把手教她绘画梅兰竹菊,或谈论梨园掌故,或推敲戏词字韵,可谓其乐融融。此后孟小冬还特地聘请了一位国学老师学习书法,所以后来她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文,便是在此时打下的稳固基础。



孟小冬在事业的黄金时期与梅兰芳结成婚姻,而后深藏金屋度过了一段闲适舒漫的快乐生活,与过去那些年的奔波劳碌相比,这段日子虽然稍显空虚,但也安稳轻松,不必像过去那样到处赶场疲惫不堪。从九岁时就潜心学戏,而后步步高升精益求精争强好胜的孟小冬,终究为了爱情,暂时搁置了自己深爱的戏剧舞台。但冷冽的现实很快打碎了孟小冬的美好幻想,这场盛名之下的天作之合,并未得以善终。



七、劳燕分飞重返舞台



梅孟之间的婚姻大概维持了四年有余,最后一别两宽,各自为生,不复再来往。他们之间关系淡化和破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梅家给予孟小冬的非正式名分,梅兰芳二太太福芝芳的挑拨争宠,民间出现的舆论绯闻,梅孟之间的性格冲突等等,并非一朝一夕的爆裂,而是日积月累的矛盾最后无法调和只有终结一路。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赵荣琛先生在他的《翰林之后寄梨园》一书中说道:“两个好角儿,在艺术上可以十分相配,相得益彰,但不一定能组成一个完美的家庭;全是角儿,谁又能屈尊?久之必生风波。”梅兰芳与孟小冬都是受尽千万人宠爱的舞台名角,他们受着台下人们的狂热崇拜和追捧,自然心性难免清高自傲,这样在出现一些摩擦时,两方都不愿意低头认错,加之种种外部因素的侵扰干预,两人终究意兴阑珊精疲力尽。

0eaef8016733u6cq87Xh.gif


孟小冬年少成名,过人的才华与清丽的面容让她一直处在一个制高点上接受大众的赞美与仰视,同时又饱受着竞争求胜的压力和勤学苦练的辛劳,故为人难免心高气傲又争强好胜。在梅兰芳还在她与福芝芳之间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时,孟小冬当机立断地提出分手:“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这样不死不活地拖着,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梅兰芳则说:“我还是希望你冷静一下,人生就像棋子,是不能走错一点点的。”“我就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的。”梅兰芳试图挽留她,但孟小冬去意已决:“我不能在这样伤心断肠的地方再待下去了!”梅兰芳试图给孟小冬一点钱,孟小冬也拒绝了,并对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在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不会比你差!”



梅孟婚姻破裂发生在1930年左右,那时正是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提倡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孟小冬的坚决果断正呼应了那个时代女性反抗的主题。孟小冬不仅在戏剧事业上奋起拼搏不甘人后,在爱情婚姻上也同样敢爱敢恨敢舍敢离,她在爱时便不顾一切地嫁给所爱之人,在爱情幻灭时便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开,她要自由,要自我,要自尊,要活得自强自爱。

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报》第一版上,孟小冬连登三天启事:“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这公告说的是因梅兰芳自小过继给他伯父作为养子,按当时的社会习俗来说可以娶两房妻子,所以20岁的孟小冬才嫁给他。结果在梅兰芳伯母(即养母)去世的时候,梅兰芳原配妻子福芝芳不让孟小冬进屋跪拜,意为不承认她的地位。面对这种情景,梅兰芳选择了委屈孟小冬,劝她先离去。孟小冬一路洒泪,离开了梅家,因此事大病一场,甚至想遁入空门。

很长时间,孟小冬的心情好了些,才应由沙大风主办的《天风报》邀请义演筹款赈灾,也算是重登剧台了。然而天津一家报纸此时很缺德地连载了一部小说,影射梅孟,并提到当年的李志刚(孟小冬的狂热粉,因追求她不成想刺杀梅兰芳,结果误害热心群众张汉举),暗指孟小冬是李志刚事件的罪魁祸首。梅兰芳的一再沉默引发了孟小冬的愤怒:“是我负人,抑人负我?”廖廖八字,是受尽了委屈的控诉。孟小冬不顾两人13岁的年龄差异,不顾自己正在上升的事业毅然嫁给他,甘愿退出舞台、忍受长久的寂寞,结局却如此。

1933年分手声明之后,孟小冬再未提及梅兰芳。她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京剧事业上,灌制唱片,登台演戏,1938年拜四大须生之首余叔岩为师,尽得真传,成为第一女须生。一切尘埃落定,不见风尘起。而孟小冬与梅兰芳究竟是谁辜负了谁,恰如孟小冬自己所言:“世间自有公论。“


0eaef80167953mtKTsub.jpg




八、与杜结缘立雪余门



当时的北京是京剧演员心目中憧憬的“圣地”,孟小冬到北方的最大目的是要求得艺术上的发展,除了演出以外,她先后向陈秀华、陈彦衡、孙佐臣、王君直、苏少卿等人请益,钻研谭派艺术。孟小冬见识越广,理解越深。在鉴别比较中,她做出了理智的抉择,最终她把目标锁定了余派(新谭派)。她认为余派艺术不仅在唱念做表细腻深刻,决非其他派别所能望其项背;而在唱腔方面的三音联用(高音立、中音堂、低音苍),能藏险妙于平淡,更为她所爱。对余派心仪已久的她下定决心要寻找机会立雪余门,亲炙教导。


其实,余叔岩对孟小冬的艺术才华也颇为欣赏。一九三五年曾有人介绍上海一票友拜余叔岩为师,被余一口回绝。介绍人走后,余对身旁的朋友说:“有些人教也是白教,徒费心力。”朋友问:“当今之世,谁比较好呢?”余叔岩回答说:“目前内外行中,接近我的戏路,且堪造就的,只有孟小冬一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漫长的等待,几经周折,孟小冬终于夙愿得偿。在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女弟子。

6f6d71350303JiXGVRx4.jpg




这时的余叔岩体弱多病,早已息影舞台,孟小冬殷勤奉侍,照顾周到;请问艺事,敬业执著,余叔岩自然也倾囊相授,一招一式务求完美。孟小冬的艺术在拜余之后较之拜余之前有了质的飞跃,能与当时京剧老生翘楚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相颉颃,誉满全国,被尊称为“冬皇”。

一九四三年,余叔岩因患膀胱癌不治逝世,孟小冬痛挽恩师,她的挽联写道:清方承世业,上苑知名,自从艺术寝衰,耳食孰能传曲韵;弱质感飘零,程门执辔,独惜薪传未了,心丧无以报恩师。

6f6d71350521YiGz0xFo.jpg


孟小冬《搜孤救孤》谢幕

孟小冬戏剧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正式演出,那是在1947年由杜月笙发起的为陕西水灾义演的《搜孤救孤》。这场演出最后只能以“轰动”来形容,曾质疑孟小冬“冬皇”资格的人,自这一次后皆默不作声。这同时是孟小冬向逝世四年的老师余叔岩交出的一份答卷。

有人这样评价说:“(孟小冬)自拜叔岩,则每日必至余家用功,寒暑无间。前后五年,学了数十出戏,是余派唯一得到衣钵真传的人。……假若余派的东西是真正研究院的玩艺,孟小冬倒真是一位唯一够资格的研究生。名贵则名贵极矣,然大好艺术不能广传,总是一件令人扼腕的事。”(孟瑶《中国戏曲史》第三册)



九、广陵绝唱随杜迁港

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情分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后来他尽管娶了名须生姚玉兰,但对孟小冬依旧念念不忘。1936年孟小冬应杜月笙的邀请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其后在此演出20余日。因为孟小冬是杜之四夫人姚玉兰好友,演出期间理所当然地住在姚玉兰处,这样孟杜的接触就频繁起来了。

1946年,已返回沪上的杜月笙,又让总账房黄国栋写信给孟,催其南下。孟小冬由于想念姚玉兰,也就不再推托。好友的嘘寒问暖,杜月笙不露声色的敬重体恤,使她感到数年来未曾有的温暖。孟小冬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此次赴沪不久,终于以身相许。

6f6d71350666RpfTSGZy.jpg


1947年8月30日是杜月笙的60岁生日,当时国内有些地区发生水灾,杜月笙便决定办一个祝寿赈灾义演,即将表演收入全部作为赈灾。这次义演自然请了业已出师的孟小冬。孟小冬演出了两场《搜孤救孤》,获得圆满成功,满堂喝彩。一出余派名剧,被孟小冬演唱得近乎完美无瑕,行内外一致好评如潮,盛赞不绝。但遗憾的是,这也成为孟小冬最后的登台表演,而后她回绝了一切邀约,静心修养。有推测说她不再登台也许是体质太弱造成的,她曾对弟子说过:“一戏之耗费精力太多,非体所能胜也。”



1949年解放战争中,孟小冬寄居在杜月笙的上海家宅中。后来形势吃紧,杜月笙因其特殊的政治因素不得不逃往香港,孟小冬当时虽然并非是正式杜家人,前往香港也意味着与家人和朋友的分离,但还是作出了决定:“跟着老杜走!”孟小冬决心与她如今的爱人—杜月笙共生共死。



但到达香港后安稳日子也没过多久,1950年的深秋,杜月笙计划再次逃往法国避风头。当时他在全家人面前宣布了这个事情,孟小冬在旁冷不丁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使唤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啊?”孟小冬这句话很早就想问了,当初她为了姚玉兰的盛情撮合,也为了报答杜月笙的知遇之恩,以身相许,从北平来到上海,从上海来到香港,在香港的一年多,整天为杜月笙的病体操持,煎汤熬药不离左右,像丫鬟一样照顾他也不计较名分,这与年轻时候心高气傲的孟小冬已经判若两人。杜月笙自到香港之后,病情越加严重,她也毫无怨言不辞辛劳地服侍着他,而在杜家面前,却始终像是个外人。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渴望一个正式的承认。她想起自己第一次失败的婚姻,不禁更心伤神怠。好在一语点醒梦中人,杜月笙当下决定:与孟小冬补办婚礼。



63岁形销骨立的杜月笙与42岁端庄细挑的孟小冬办了一场迟来的婚礼,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当年梅兰芳未能给予她的名分,终如愿以偿,成为一代传奇大亨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对于享誉全国孤傲清高的孟小冬来说,这也许是她对命运的最后妥协,与自己的无奈和解。

0eaef8016984ALigB7tp.jpg


台湾作家章君榖在《杜月笙传》一书中有如下描述:



“孟小冬身怀绝技,孤苦伶仃,一辈子傲岸于荣瘁之际,数不清受过多少次打击,用“历尽沧桑”四字,差堪作为她的写照。她自杜月笙60岁那年进门,长日与茗炉药罐为伴,何尝有一日分享过杜月笙的富贵荣华,何曾有一刻得过杜月笙的轻怜蜜爱,因此,乃使杜月笙的病越重,便越觉得自己着实辜负了孟小冬的一片深情。让孟小冬这种卓尔不群的奇女子,让她踏进杜公馆这么一个紊乱复杂的环境,长伴一位风之烛般的久病老人,对她而言,实在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



不论是在第一段婚姻里与梅兰芳藏首匿尾的结合,还是在第二段姻缘任劳任怨成为杜月笙的小妾,孟小冬在感情上总是忠于内心,她爱所爱之人便倾尽全心全力无怨无悔,正如同她在事业上的不屈不挠矢志不渝。孟小冬便是这样一位超然绝俗的女子,特立独行主见分明,尽管命运跌宕不堪,也坦然处之昂然以待。



十、在港授徒十年台北

0eaef8017059Feg6YuAw.gif


1951年,64岁的杜月笙在港逝世,杜家随之分崩离析。孟小冬也搬出了杜公馆,只身住进一个公寓里,深居简出。而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孟小冬开始收徒教戏,一如其师余叔岩,孟小冬授徒要求极其严苛,为门下弟子定下很多规矩。这正是出于孟小冬对于艺术的忠诚与热爱。正因为这份赤胆诚心,她才会希望她的徒弟在学戏之时抱有一种敬畏之心与信念感,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练戏学戏,以忠畏赤忱的信念对戏待戏,正如孟小冬自己一生所执。



1967年,孟小冬离开香港定居台北。在台北的生活闲散悠哉,孟小冬每日看画读诗,念经打坐,无牵无挂。但病魔却是晚年孟小冬最大的敌手,年轻时的孟小冬因为太过操劳体质薄弱,晚年更是病痛缠身无以解脱。孟小冬在台北的最后十年,正如她的弟子李猷先生所说:“十年台北,多半病中。”



1976年,一代戏剧传奇“梨园冬皇”孟小冬因病逝世,享年70。
怎么读下来,给人的感觉是一错在错嫁梅郎,二错在错嫁杜老呢?
 
看见一尘姐在QQH里给我留言,哈哈,说的没错啊,这首词我就是一拍脑袋就写了,很喜欢那种自由疏狂的感觉,匆匆而就的确没有在网上做格律检测,出现很多的不押韵,本来以为反正没人看,所以就偷懒了,让行家笑话啦。

再次谢谢一尘姐指点:p:p:p
14.jpg
 
看见一尘姐在QQH里给我留言,哈哈,说的没错啊,这首词我就是一拍脑袋就写了,很喜欢那种自由疏狂的感觉,匆匆而就的确没有在网上做格律检测,出现很多的不押韵,本来以为反正没人看,所以就偷懒了,让行家笑话啦。

再次谢谢一尘姐指点:p:p:p
浏览附件772446

悄悄话也贴出来了?! :tx: 灵兮写词一定会进步飞快! 你太有灵气了! 词还主要还是要按平仄。
我用这个检验:

格律在线检验

http://www.poemshenzhen.com/index.php/Testing/index?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upload_2018-7-8_0-53-20.png
 
谢谢一尘姐指正,我下面琢磨了一下,为了格律只能搞文字游戏了:rolleyes::rolleyes::oops::oops::):)

重新改后的《如梦令》长这个样子:

野菊惺忪醉宿,竟伴牡丹国秀。笑我太痴狂,只道暖风依旧,知否?知否?新月正当豆蔻。

22.jpg
 
--关于网文爽文的跟评

什么鬼套路啊,哈哈哈,网文这么搞,司徒狗屎都没时间叼着个贪心的小村花做白日梦。

我看晚妆同学还是别跟这个表妹2混了,她能给你带沟里去,她的这套网文生态链最适合网络农民工,爽文虽然娱乐消遣,实质却是害人,浪费人家时间不说,还误导。本来人家小镇女青年能找个老实本分的男青年踏踏实实过日子,现在看了这些YY,可能就成剩女了,这种事情缺德,咱不能干!文字之所以能流传一定要有开启智慧的功用,否则读书干啥呢?

下面是回复你前面一个帖子的,这里显眼,我坐第一排,看到的人也会多一点点,借借晚妆的热乎气儿,谁不喜欢attention啊?

“人就是人,不是神。人有属于人的欲望和感情用事。”这个我承认,有弱点的性情中人才可爱啊,看小说,我们也爱看到这样的人设,有人性的弱点更感真实。

“能每分每秒都提醒自己不受欲望控制的,不是人。”不是不受欲望控制,是权衡利弊,看清本质。谁不想要掌声和喝彩啊,但好的文学靠跪舔肯定没用,有思想的人不会因为你跪舔就买单,没思想的人你跪舔,人家也是到处打听随大流,一点儿忠诚度都没有。我觉得文学的出路就是真心要喜欢,然后就是埋头耕耘不问收获。作品本身会说话,假如功夫到了写出有分量的作品,顺带着就把前面的无数的哑炮都带火了,比如写《草房子》的曹文轩,写了很多年才得了儿童文学大奖,马上就厚积薄发,天下闻名了。刘慈恩也是,人家在出名前耕耘了上十年的科幻小说,功成名就一点都不侥幸。当然也有梵高那种,死了才出名。当然这些都改变不了大多数人就是炮灰的命运,在这个世界上成功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李安就曾经回答电影学院学生的提问,学生问自己很困扰到底要不要学下去,要不要坚持,李安说你要是还在问自己这个问题,就别做了,这件事不好做。



“原来我的东西是有这么多人认同的呀。这时候你受到了鼓励,自信大增,有信心向更宽更广的领域开拓进取。”前几天看新闻,著名时尚设计师因抑郁症自杀,我就想人家那么成功那么popular了干嘛还要得抑郁症?这可能是个期待值的问题,过去自己一个人或是几个朋友一起高兴就行,但是忽然被大众喜欢追捧后,人的价值感瞬间爆棚…好多特别成功的人得抑郁症,貌似并不偶然,那种被热捧过,又被冷遇的感觉比起一直被冷冻的感觉更难以忍受,就好象是把你送到天堂上再给推下悬崖。好多人为了维护热度,只能放弃初衷迎合市场。最可悲的是那些自我也放弃了,市场也没抓到的人,两头都不落好。到你自成风格熬成了大师级别,大众就剩下傻笑和欢呼的份儿,比如李安,比如毕加索。

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市场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很多人就是人云亦云。就是你说的,众人嘴皮翻动,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你刚刚以为摸到大众的口味了,但是风头已经改变了。那些爱跟风的读者和看客基本都属于最没有思考力的,到所有人都叫好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到了转变风向的时候,所以就关键的还是opinion leaders的观点,行业中的资深人士都希望是opinion leaders, 因为有影响力,这就是大V,这跟市场营销差不多,iphone最后使用的最多的都是家庭妇女和小白领,因为他们求同的心理最强,也最容易被manipulate….但是人本质上就是喜新厌旧,总是在求新求变,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谁是下一个热点,没人知道,所有人都有机会,看谁能坚持,看谁有观点,看谁运气好,这也就是游戏的有趣之处吧。
 
《孤独的朋友圈》

书店的走道上总是摆放了许多的推荐新书,差不多每个星期都换一批,保持着有规律的轮动。那天看到一本小诗集,看看作者的名字也认不出是谁,但是封面很吸引人,那么几朵五颜六色的野花错落在黑色的背景上,有种安静和忧伤的诗意,于是便拿起书来翻翻看。挺有意思的一本小诗集,不乏精彩的句子,作者说自己在Instagram上有账户,我顺便去看了看,在她的网页上果然贴着同样的诗歌,也一样是带有花朵的配图,和打字机打出来的那种诗句的字条,她的名字下面有4位数的粉丝,我顺手点了好几个赞,这就是网络时代,我们总是那么容易的有了小感动,而且不用等待,就能同样快捷地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心情,然后快步转身,寻找新鲜的热点。

想起看到过的一个小漫画,画面上是一个留着绿色长发的网红在快餐店吃汉堡,眼睛时不时地留意着周围进进出出的路人,希望能够被粉丝认出来,结果是人人都在看手机,谁也没有注意到网红就在身边。美女开始想着怎么吸引眼球,回到家里,她挖空心思地倒立起来吃汉堡,自拍了好多次,终于“创作出”喜欢的照片,立刻上传分享到社交圈和朋友圈,她的社交账户上,蜂拥而至的陌生人们热情叫好点赞,她统计了一下3千多个赞,全部来自于陌生人。而朋友圈应者寥寥,很久都没有动静,于是网红得出结论现实中的朋友们冷漠善妒,而网络上的陌生人才是最热情可爱的人。

我点赞的那位女诗人,想必看见来自陌生人的点赞也会又惊讶又快乐,但是她身边的朋友和诗友们,会不会给她同样的掌声?如果帖子真的好,为什么朋友圈不理不睬,反倒是陌生人不吝啬给予赞美呢?

有人将点赞和点评比喻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货币,虽然是虚拟的财富,但是每个人的每一次转发和点赞都会促成社交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在虚拟的盛宴中只有少数人成为了网红或是大V,拥有更多的曝光率和支持率,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只是靠朋友圈维系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或近或远的人际关系。

每个爱贴朋友圈的人,用心良苦地贴出状态,却又开始了一层焦虑,谁点赞?谁没有点赞?为什么我给点过赞的人,却不肯回报一下我的关注,我们刷屏,我们焦虑,希望获得赞美和称颂的喜悦,却又被点赞和跟帖的多寡转化为一种强烈的焦虑。于是为了得到点赞,又跑去被迫性的点赞别人,期望换取关注,这大概也是朋友圈里的孤独常态吧。

拿我自己来说,有些朋友我天天点赞,完全不管她们说了什么,说白了也是为了感激我们之间的亲密互动的关系。但是对于大多数可点赞可不点赞的“朋友”,网上的关系是静默无声却又直白清晰的,面对面的交往,碍于情面,再普通的关系也一样客客气气的,甚至还会表现出虚伪的热情,但是在网络上,不好就是不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既然不用面对面,有时连敷衍的点赞也没有必要啊。

64b898513556N4mKCmJk.jpg


新媒体研究者将点赞从行为动机上分为三类:拉近距离(网络社交)、维持关系(横向社交)、被动顺从(纵向社交)。

拉近距离式的点赞顾名思义就是常常说的“点赞之交”。点个赞,打个招呼,期待更进一步的“礼”尚往来。

维持关系式的点赞可能是朋友圈点赞最常见的方式。这类点赞,大家主要是朋辈、同学或者同事,点赞主要是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点赞属于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互动原则是我给你点,你给我点,聊上几句,调侃一番,线上party,皆大欢喜。

被动顺从式点赞主要发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或地位的人之间。遵从单向原则,我给你点,但是你很少或者从不给我点,一般只是点个赞,不发表任何评论。内容不重要,关键看人。由于点赞的对象主要属于不同的阶层和社交圈子,这类点赞也叫纵向社交。



如果将朋友圈里的各种晒比喻为集贸市场,张家瓜甜,李家枣香,攀比和嫉妒都是隐性的。不点赞的背后也许就是代表了不喜欢,和不想看你开心。也代表着对方不点赞表明他没有需求跟你拉近距离。朋友圈里没有主动拉近距离的情况有几个可能: 一,不喜欢你的人,不喜欢却要呆在朋友圈里,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二,嫉恨你的人,看见你过得那么开心,怀疑你晒图的真实性,当然不能点赞,让你开心岂不是让自己添堵?三,顽固的潜水员,你的一切对对方来说只是窗外,看看就可以了,满足一下好奇心,这一类应该是不点赞的大多数。



面对着虚拟的网络人际关系,我们该如何定义朋友圈上的光怪陆离? 存在主义大师莎特曾说过:“他人即地狱”,即个体总是在最低限度地寻求他人的关注和认可,他人的欲望可以甚至必须成为我的欲望:父母、恋人想要我成为的样子,最终会成为我想要变成的样子(同时,如果我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爱会变成暴力)。当我的欲望和他人对我的欲望相冲突时,他人就变得危险了。朋友圈也许本来就是个充满表现欲的地方,每个在朋友圈里展示的生活都带有自我标签的意味,于是嫉妒和愤恨也都成了人性欲望的必要构成在朋友圈里上演。



让我用一个笑话来结束这场由点赞引发的漫长思考:

一个贫穷的农民在海难中幸存下来,他发现自己困在一个岛上,和他在一起的还有辛迪·克劳馥(Cindy Crawford)。克劳馥和他交欢后,问他感觉如何;他回答说,爽极了,但他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来实现彻底的满足——她能否扮成他最好的朋友的,穿上裤子,在脸上画上些胡须?当克劳馥装扮好后,农民走近她,戳了戳她的肋部,带着男人之间那种揶揄,得意地笑着说:“你知道我做什么吗?我刚和辛迪·克劳馥做了爱!”


如果农民有朋友圈,你觉得是个什么情况
 
《成年人多动症》

少儿多动症您知道吧,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学习效率低下,多话多动,自控能力差等等。上世纪70年代,专家普遍认为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属孩童病症,到了青春期或步入成人阶段会“自动”消失。

不过,成年人多动症作为国际讨论新概念病症近年来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成年人多动症的症状表现往往表现为患者注意力不集中、计划不如变化快,做事冲动、不能静下心来,多动焦虑脾气暴躁等等,常被误诊为情绪异常所引发。有研究学者将儿童多动症与成年人多动症做比较研究,发现即便没有少儿多动症的前期病史,成年人也一样得患上多动症。

网上有一个改编自成人多动症自我报告量表(ASRS-v1.1版)症状检查表。它是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 ) ,以及工作组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中包括以下团队的心理医生和研究人员:勒纳德阿德勒,医学博士(纽约大学医学院) ,罗纳德角特凯斯勒博士和托马斯斯宾塞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我测试一下https://psychcentral.com/quizzes/adhd-quiz/


70分起,成人ADHD
50 - 69,中等ADHD
35 - 49,轻度ADHD
25 - 34,边缘ADHD
0 - 24,没有ADHD可能

不过我发现患有成人多动症的患者其实连做完一个测试的耐心都没有啊....

dd2d01e60348qG2wG9S3.jpg




不做测试我也知道我一定是“生病”了,而且病得无药可救。我将自己的频繁的焦虑,心浮气躁,朝令夕改和半途而废等等症状输入到电脑,很快网上就给出了很多诊断,最后我给自己的病症找到了合适的名字:成年人多动症。

最先注意到我的症状的是女儿,记得那天她问,妈妈,你为什么总是坐不了两分钟就站起来走几圈?还一会儿发呆,一会儿叹气的?

你个小鬼,还管起我来啦?我心里有好多事儿,我急啊!

急什么呀?有什么好着急的?孩子扑扇着天真的大眼睛。

我每天都有好多事来不及做啊,能不着急吗?我站起来又坐下又站起来烦躁地围着客厅绕了两圈。

你不是说要写儿童小说吗?什么时候开始写啊?孩子问

我现在太忙了,要等等。我烦躁地挥挥手,好像要赶走一只看不见的苍蝇,人家那些写儿童小说的,早就开始写了,有的已经写了二十年了。我都这么老了,还什么都没开始呢,你说我能不着急吗?

妈妈,你不是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吗?慢慢来,别着急啊。

慢慢来,我哪有那么多时间慢慢来啊?你看,这本书我都还没时间开始读。我从大书桌下面拿出女儿推荐的畅销儿童读物《Stroy thief》,书签依旧夹在第2页。

孩子眼睛瞪得溜圆,一脸疑惑地问,妈妈,都三个星期了,你怎么才看了两页啊?

每天忙忙叨叨的上班下班,要锻炼身体,还要管着你吃饭学习,我没有时间啊。这本书我几个小时就看完了。每天一个小时的看书的时间你总是有的,要怪就怪你看书太慢!女儿不服气地说。

我的to-do-list上还好多其他的事儿等着我做呢。如果这本书是中文,我可以一目十行,不一会儿就看完了,但是这是英文书啊!!

你答应了会看完的,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啊。女儿脾气倔,坚持着。

行,行,行,我看!!不就是383页吗?没什么了不起,我现在就开始看,说到做到。

你总是说事情太多,你上次说了要学拉小提琴的,后来学了三次就再也不学了。我都有些不相信你了。

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我的脸有些发烫,前段时间为了敦促孩子好好学琴,我毅然拜孩子为师,结果每天15分钟都变成了煎熬,最后只能放弃,从此这事儿成了我的软肋,成为我半途而废的反面教材。

我只好硬着头皮说,我不跟你说了嘛?我手指头不灵活,这么学下去,也学不出什么好效果,何必浪费时间?

我不管,你当时说一定会坚持的,结果只练了三天就不练了。

好吧好吧,我认错就是,那件事我们就不提了,现在我保证我一定会看完这本儿童小说,不就是一本书嘛,我在你这个年纪一天能看5,6本,没什么了不起的。

孩子认真地看着我,低头想了想,一边用手翻开书,书页翻浪一样地在她的手指下头翻动着,孩子说,一本书可能太多了,要不就看到中间吧,280页总可以了吧。你那么忙,你只需要在周末前看到这里,我就相信你了。

那没什么难的,一定说到做到。我笑得腮帮子都有些痛了。

女儿歪着头看我,叮嘱说,不过,你可别骗我哦,回头我要出题目考你的。孩子较真的表情特别像我,强调的时候带着威胁的手势也是有样学样。

我拍拍胸口,信誓旦旦,那是当然,这次我保证一定不会食言。趁着这个机会,我顺便提了一个条件,如果我周末前看到280页,以后你必须把我学拉小提琴中途辍学的事情给忘掉,以后再也不提了,好不好?

没问题啊,孩子笑眯眯的回答说,毕竟还是个孩子,好哄呐。

看着孩子走回房间,我拿起桌上的《Story thief》,暗暗苦笑,谁让自己跟孩子说退休后想当儿童小说作家呢,有志者立长志,无志着常立志,自己一下子要学乐器,一下子要当小说家,可是如果老是不能坚持,在孩子面前可就快要挂不住了。

我翻开小说复习了一下前面的内容,努力的将出场人物重新对上号,分清楚性别和好坏,故事是个魔幻题材,有种离自己生活太远看不进去的感觉。我倒是很希望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样,一手摸着书页,就好像光一样的一头钻进了书本里,可是我的眼睛只能在字与字之间游弋,勉勉强强读到第5页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走神了。

不知怎的想起前两天同事说喜马拉雅上的一个古典音乐的节目,最近注册有优惠,平时收费要300多,打折了才100多。如此一来,以后上班下班,或是出去锻炼身体就可以随时听古典音乐了。我放下手里的书,打开电脑,花费了大半个小时的时间去注册和填写问卷,还试听了一小段,挺满意的。忙完这些,我有种成就感,无人分享,就算注册成功,好像还有些意犹未尽。于是我发了短信谢谢同事,顺便又更新了一回朋友圈,点了几个赞,回复了几个帖子。

一通事情忙完,我重新拿起儿童小说,逼着自己接着往下看。我小的时候很喜欢看书,一个暑假能书虫子一样的一本接一本的看小说,废寝忘食。那会儿看起书来就跟入定了一样,一坐就是大半天。但是现在年纪大了,心浮气躁,自然没有了过去的定性,我努力集中精神,希望能够再次找到孩童时候的那种全神贯注,可是书上字母和句子都好象面目可憎的虫子,怎么读都不顺畅。如果我跳过大量的细节,很快就看不懂故事到底要说什么,可是放慢步子,一字一句地看又实在很考验耐心,我真希望这书有电影版,那么2个小时的时间躺在沙发上一会儿就知道了前因后果。

我苦闷而乏味地啃到了第50页书,感到胸闷口渴。我起身去找喝的,打开冰箱,发现牛奶只剩下半袋了,家里没有牛奶当然是不行的。我异常高兴地换上衣服出门去买牛奶,顺便在超市逛了好一会而,买了一些明天吃的肉排,蔬果,车厘子正当季,才2.99一磅,我一口气买了两大袋,然后大包小包提着回家,时间一晃儿又过去了一个小时。

回到家里,我给孩子做了一杯smoothie送到房间里,聊起儿童小说中的人物,一边跟孩子套近乎,如果女儿肯把故事梗概讲来听,不就可以省下好多阅读的时间了吗?我心里打着如意算盘。女儿直接了当地说,妈妈,你可以自己看书呀,我不想把故事都告诉你了。

你说给我听听不行吗?我可以看得快点啊。我哀求着。

孩子坚定地摇摇头,如同一个铁面无私的大法官。

我灰溜溜地走出女儿的房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些成年人无比热衷于新鲜事物,却对于任何花费时间的事情都变得没有耐心,看电视剧有时直接快进到结局,看电影也好看书也好,只喜欢看开头,然后就是急匆匆地跳去看点评,看书一定是最热门的书,扫一眼简介就能跟人吹牛显摆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永远不会落后于潮流,聊天不露怯就行。我的书桌分上中下三层,中层和下层塞满了杂物,都是开了头而没有完成的,其实也基本就是堆放在哪里,很长时间不会再去翻看。我也喜欢同时好几本书一起看,每本书里面都有张书签,本子上到处是我的涂鸦,记录着突然到来的灵感,却永远没有时间整理成文,还有图书馆借来了DVD,周末打算看的三部电影,此外我有好些照片需要整理,朋友邀请我周末去野餐聚会,但是看着情形我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只怕是去不了了....



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好像堆满了急待处理的木材,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却总是越堆越多。现在我被卡在一本儿童小说里,这让我感到烦躁。我实在不可能只是一动不动地看书,而不做点其他的。我灵机一动去房间里拿来瑜伽垫子扑在客厅的地上,将书放在垫子上,一边伸腰拉胯摆起了姿势。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一边做瑜伽,一边看书的经验,但是对我唯有如此我才觉得自己的时间被有效地而充分的利用了。

20分钟过去,我艰难地又前进了15页,书看是看了,却完全不知道故事到底在讲些什么。我收起瑜伽垫在客厅里走了几圈。还是先休息一下吧,打开手机,红色的小亮点好像在提醒我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在飞奔着迎接崭新而又有趣的生活,晒孩子的,晒美食的,晒聚会的,晒歌舞的,那些美好的生活总是被包裹得精致而唯美,每天粉墨登场的朋友们,好像生怕被世界遗忘了。我不甘人后,也给《Story thief》的封面拍了一张照片,虽然是充满挫败感的阅读着,但是朋友圈里谁又真的在乎?只需要一个动态,一个图片,一个感叹句就可以了,大家不过都是在秀生活,秀出的都是生活的符号,谁会真的在乎?

一天即将过去,夜已经深了,孩子临睡前特意问我看到了多少页,我说看了100页,她有些担忧地说,妈妈,你要看快一点儿啊,还有两天了,你能看到260页吗?

好歹看了100页,这是个好的开始啊...我听着自己的声音,觉得有种说不出的心虚。

孩子翻身睡去,看着她小小的身影,我有些后悔跟孩子立下了赌约,如果自己无法完成,这次只怕真要面子丢尽了。我准备熬夜再看会儿书,咖啡煮好了,倒上牛奶,我坐在书桌前准备看书,鬼使神差地我先跑去看了一眼邮箱,邮箱里赫然有好几条来自图书馆的通知,都是提醒我借的书快要到期了。其中一本是李安的《十年电影梦》,那本书已经被我反反复复地续借了3次,这是最后一次提醒了。我费了些功夫才从一大堆书本杂物下面翻到了这本书,还有大概1/3没看完呢。我没有选择只能放下手里的儿童小说,拿起《十年电影梦》从有书签的地方打开。

我知道明天女儿一定会问我看到多少页了,我也只能实话实说,看来我这个反面教材只能一路当到底了。也许我该跟孩子谈谈成年人多动症的事情,也许她能帮助我做一些改变。
 
--关于网文爽文的跟评

什么鬼套路啊,哈哈哈,网文这么搞,司徒狗屎都没时间叼着个贪心的小村花做白日梦。

我看晚妆同学还是别跟这个表妹2混了,她能给你带沟里去,她的这套网文生态链最适合网络农民工,爽文虽然娱乐消遣,实质却是害人,浪费人家时间不说,还误导。本来人家小镇女青年能找个老实本分的男青年踏踏实实过日子,现在看了这些YY,可能就成剩女了,这种事情缺德,咱不能干!文字之所以能流传一定要有开启智慧的功用,否则读书干啥呢?

下面是回复你前面一个帖子的,这里显眼,我坐第一排,看到的人也会多一点点,借借晚妆的热乎气儿,谁不喜欢attention啊?

“人就是人,不是神。人有属于人的欲望和感情用事。”这个我承认,有弱点的性情中人才可爱啊,看小说,我们也爱看到这样的人设,有人性的弱点更感真实。

“能每分每秒都提醒自己不受欲望控制的,不是人。”不是不受欲望控制,是权衡利弊,看清本质。谁不想要掌声和喝彩啊,但好的文学靠跪舔肯定没用,有思想的人不会因为你跪舔就买单,没思想的人你跪舔,人家也是到处打听随大流,一点儿忠诚度都没有。我觉得文学的出路就是真心要喜欢,然后就是埋头耕耘不问收获。作品本身会说话,假如功夫到了写出有分量的作品,顺带着就把前面的无数的哑炮都带火了,比如写《草房子》的曹文轩,写了很多年才得了儿童文学大奖,马上就厚积薄发,天下闻名了。刘慈恩也是,人家在出名前耕耘了上十年的科幻小说,功成名就一点都不侥幸。当然也有梵高那种,死了才出名。当然这些都改变不了大多数人就是炮灰的命运,在这个世界上成功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李安就曾经回答电影学院学生的提问,学生问自己很困扰到底要不要学下去,要不要坚持,李安说你要是还在问自己这个问题,就别做了,这件事不好做。



“原来我的东西是有这么多人认同的呀。这时候你受到了鼓励,自信大增,有信心向更宽更广的领域开拓进取。”前几天看新闻,著名时尚设计师因抑郁症自杀,我就想人家那么成功那么popular了干嘛还要得抑郁症?这可能是个期待值的问题,过去自己一个人或是几个朋友一起高兴就行,但是忽然被大众喜欢追捧后,人的价值感瞬间爆棚…好多特别成功的人得抑郁症,貌似并不偶然,那种被热捧过,又被冷遇的感觉比起一直被冷冻的感觉更难以忍受,就好象是把你送到天堂上再给推下悬崖。好多人为了维护热度,只能放弃初衷迎合市场。最可悲的是那些自我也放弃了,市场也没抓到的人,两头都不落好。到你自成风格熬成了大师级别,大众就剩下傻笑和欢呼的份儿,比如李安,比如毕加索。

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市场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很多人就是人云亦云。就是你说的,众人嘴皮翻动,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你刚刚以为摸到大众的口味了,但是风头已经改变了。那些爱跟风的读者和看客基本都属于最没有思考力的,到所有人都叫好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到了转变风向的时候,所以就关键的还是opinion leaders的观点,行业中的资深人士都希望是opinion leaders, 因为有影响力,这就是大V,这跟市场营销差不多,iphone最后使用的最多的都是家庭妇女和小白领,因为他们求同的心理最强,也最容易被manipulate….但是人本质上就是喜新厌旧,总是在求新求变,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谁是下一个热点,没人知道,所有人都有机会,看谁能坚持,看谁有观点,看谁运气好,这也就是游戏的有趣之处吧。

不知道网文还有这么多套路,看了之后又一个感觉,就是像我们这样写小说的就别指望能在国内火了。
我觉得吧,我们这种用业余时间写东西的,就不要考虑市场需求了,考虑了也没戏,即使摸准了热点,也会被淹没在无数的网文之中。
写自己喜欢的,写自己认为最好的,自己不辜负自己的时间就行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