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太出意外了,织云愣愣的望着何绍祥,一句话也说不出。
她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和英格一同到医院来了好几次,打听她的病况,给她请特别医生和护士,坚持把她搬到头等病房的人,会是被她早忘得一乾二净的何绍祥。
何绍祥还是那样子,淡灰色的夏季西装,裤线毕挺,衬衫雪白,打着海蓝色的领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下巴上的胡碴子刮得泛着隐约的青色。整个人光鲜洁净,一派绅士风度。他手上捧着一大把艳粉色的玫瑰,光泽的脸上浮着含蓄的微笑。
织云停止了玩弄被单,抬起哀怨的大眼睛打量着何绍祥。他的额前并没有“荡浪”一绺头发,眼睛里也没有音乐,笑起来不会露出悄皮的虎牙,脸上也没有那种带点忧郁意味的诗人气质。他没有江啸风那种出众的潇洒,也没那种逼人的“帅”。但他的稳重、书卷气、含蓄和斯文、绅士的风仪,也是江啸风所没有的。他的眼睛里虽然没有“音乐”,却有一股清隽之气,给人一种安静和平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跟江啸风在一起从来不曾有过的。而江啸风抛下她就走了,何绍祥却给她雪中送炭。她想起刚到慕尼黑时,那个大风雪天,何绍祥不但送她去音乐院,还替她推开那扇重重的大玻璃门。而他在事业和学术上的成就,眼前是没人可以相提并论的。他实在是个本质优秀又懂得体贴的人。何以两三年来,竟从来没重视过他的一片真情?江啸风的阴影是多么大啊!大得使她被笼罩在那下面,看不见外面的天地……
那房间正对着波顿湖,站在窗口,外面的景色便全在视野里。里面的布置是法国古典式,床和桌椅都是弯弯的腿,架上有收音机、有电视、有自己独用的浴室。织云几乎以为她到了那家大旅馆,忘了这是疗养院。
“早上你不必赶着起床,有人把早餐给你端到床上来。我们的节目是:早饭之后在湖边上做柔软体操。做完操自由活动,但是天气好的时候规定要在户外,十点到十一点半在室内游泳池游泳,水是由湖里引进来的天然水,不过池子里有暖气,不会像外面湖水那么冷。有专人指导。十二点吃午饭,饭后一小时休息,下午在树林里散步一小时,日光浴一小时。四点半到六点半的两个钟点可以会客,七点吃晚饭。晚饭后回房休息也可以,不然可以到交谊室看书或听唱片,一星期中两个晚上有音乐演奏……”那护士小姐详细的为织云讲解。
“你写论文都用德文吗?”织云掩不住羡慕的。
“在德国瑞士发表的自然是用德文,在英国美国发表的就用英文。我的法文只能看看书,说也说不好,写更写不出。”何绍祥很幽默的口气,说着自己就先笑了。
“你们写这种论文,也有稿费吗?”织云好奇的问。
“德国的两家杂志社给一点,另外两家不给。其它国家全不给,美国有家权威性的杂志,不单不给稿费,还得自己出印刷费,每一页要付三四十美金,去年我的一篇论文是二十多页,所里替我付了一千多美金。”何绍祥微笑着,话也多了,显然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
“他们说你得过奖?”织云也对这个题目的兴趣越来越浓。
“奖倒是得过几次。美国、英国、德国和瑞典的科学界都给过我奖牌奖状一类的。”何绍祥轻描淡写的说。
“喔,你真了不起,何先生。”织云的钦佩由语调中透出来。微微上吊的大眼睛里满是崇拜的光芒。
何绍祥激动得脸红红的,赶快把盯着织云的眼光转到湖水上,但片刻之后又转过来。他的手抬起了一下,想去握住织云正在抚摸着长头发的手,可是抬了一半又连忙缩回,心想:如果碰了钉子可糟,以后的计划就全完了。虽然跟她握过好几次手,那只是礼貌的形式,性质到底不同。他犹疑了一阵,干脆把那只手插在上衣口袋里。轻轻叹喟一声,悠悠的道:
“何先生?海兰娜,到现在你还叫我‘先生’吗?我的朋友都叫我S.C.呢!”他说这话的当儿,眼光又转向湖面。
“S.C.”织云几乎有点想笑。“两个字母怎么能代表一个人呢?”
“名字不过是一个代表的符号而已。两个字母也可以代表的。”何绍祥认真的说。
“可是我不喜欢叫你S.C.”织云带笑的看着他。
“那就叫我绍祥。”何绍祥垂下脑袋,又推推眼镜框。
“好吧!我就叫你绍祥吧!”
何绍祥抬起头,定定的看了织云一会,无限感动的道:“海兰娜,我们的友谊又进一步了。”
织云无法控制住自己,只好咧开嘴笑笑,她只知道很多科学家是书呆子,但不知道会“呆”到这个程度。
“是呀!我们的友谊又进一步了。”她说。
何绍祥就这样每天往返开四小时的车来看织云。来了几次之后,织云才知道,原来为了来看她,他每天七点不到就开始工作,晚上回去车子是直接到实验室,中饭晚饭都在实验室里吃,食谱是两个夹肉三明治、一个苹果、一支香蕉、一杯咖啡。
“那怎么可以?饭总得正正经经的吃。”织云大为不忍。
“没关系,我这个人向来不在乎吃,营养够了就行。”何绍祥乐观的说。
“不,这样不好。从明天起你不要每天来看我了。”
“还是来吧!我真的不在乎。”何绍祥毫不动摇的口气。
何绍祥还是每天来,每隔三天一定带把玫瑰花来,而且一定是粉红色的。来了他们就坐在面湖的椅子上闲谈。织云说话的时候不多——她也弄不清自己是从甚么时候变的?以前的余织云会说话,口才好,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而今天的余织云,嘴巴和思想好像都退化了,口才既不灵,也找不出甚么话来说。
何绍祥的腼腆倒是随着时日消失了,话变得越来越多,他谈话的范围常常离不开他的工作,甚么核子、原子、中子、分裂、分解、融合、加热、冷却,有时就把织云说得迷迷糊糊,越听越觉得“一加一一定是等于三”。何绍祥经常出去开会演讲、出差,走的地方多,见闻广阔,也常说些新鲜事物给织云听:
何绍祥一开始给自己定这么高的调子,结婚后肯定要演砸,没底线的献殷勤这种事情一开始把女生给宠坏了,后面不接着做就要落下埋怨了。事情太出意外了,织云愣愣的望着何绍祥,一句话也说不出。
她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和英格一同到医院来了好几次,打听她的病况,给她请特别医生和护士,坚持把她搬到头等病房的人,会是被她早忘得一乾二净的何绍祥。
何绍祥还是那样子,淡灰色的夏季西装,裤线毕挺,衬衫雪白,打着海蓝色的领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下巴上的胡碴子刮得泛着隐约的青色。整个人光鲜洁净,一派绅士风度。他手上捧着一大把艳粉色的玫瑰,光泽的脸上浮着含蓄的微笑。
织云停止了玩弄被单,抬起哀怨的大眼睛打量着何绍祥。他的额前并没有“荡浪”一绺头发,眼睛里也没有音乐,笑起来不会露出悄皮的虎牙,脸上也没有那种带点忧郁意味的诗人气质。他没有江啸风那种出众的潇洒,也没那种逼人的“帅”。但他的稳重、书卷气、含蓄和斯文、绅士的风仪,也是江啸风所没有的。他的眼睛里虽然没有“音乐”,却有一股清隽之气,给人一种安静和平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跟江啸风在一起从来不曾有过的。而江啸风抛下她就走了,何绍祥却给她雪中送炭。她想起刚到慕尼黑时,那个大风雪天,何绍祥不但送她去音乐院,还替她推开那扇重重的大玻璃门。而他在事业和学术上的成就,眼前是没人可以相提并论的。他实在是个本质优秀又懂得体贴的人。何以两三年来,竟从来没重视过他的一片真情?江啸风的阴影是多么大啊!大得使她被笼罩在那下面,看不见外面的天地……
那房间正对着波顿湖,站在窗口,外面的景色便全在视野里。里面的布置是法国古典式,床和桌椅都是弯弯的腿,架上有收音机、有电视、有自己独用的浴室。织云几乎以为她到了那家大旅馆,忘了这是疗养院。
“早上你不必赶着起床,有人把早餐给你端到床上来。我们的节目是:早饭之后在湖边上做柔软体操。做完操自由活动,但是天气好的时候规定要在户外,十点到十一点半在室内游泳池游泳,水是由湖里引进来的天然水,不过池子里有暖气,不会像外面湖水那么冷。有专人指导。十二点吃午饭,饭后一小时休息,下午在树林里散步一小时,日光浴一小时。四点半到六点半的两个钟点可以会客,七点吃晚饭。晚饭后回房休息也可以,不然可以到交谊室看书或听唱片,一星期中两个晚上有音乐演奏……”那护士小姐详细的为织云讲解。
“你写论文都用德文吗?”织云掩不住羡慕的。
“在德国瑞士发表的自然是用德文,在英国美国发表的就用英文。我的法文只能看看书,说也说不好,写更写不出。”何绍祥很幽默的口气,说着自己就先笑了。
“你们写这种论文,也有稿费吗?”织云好奇的问。
“德国的两家杂志社给一点,另外两家不给。其它国家全不给,美国有家权威性的杂志,不单不给稿费,还得自己出印刷费,每一页要付三四十美金,去年我的一篇论文是二十多页,所里替我付了一千多美金。”何绍祥微笑着,话也多了,显然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
“他们说你得过奖?”织云也对这个题目的兴趣越来越浓。
“奖倒是得过几次。美国、英国、德国和瑞典的科学界都给过我奖牌奖状一类的。”何绍祥轻描淡写的说。
“喔,你真了不起,何先生。”织云的钦佩由语调中透出来。微微上吊的大眼睛里满是崇拜的光芒。
何绍祥激动得脸红红的,赶快把盯着织云的眼光转到湖水上,但片刻之后又转过来。他的手抬起了一下,想去握住织云正在抚摸着长头发的手,可是抬了一半又连忙缩回,心想:如果碰了钉子可糟,以后的计划就全完了。虽然跟她握过好几次手,那只是礼貌的形式,性质到底不同。他犹疑了一阵,干脆把那只手插在上衣口袋里。轻轻叹喟一声,悠悠的道:
“何先生?海兰娜,到现在你还叫我‘先生’吗?我的朋友都叫我S.C.呢!”他说这话的当儿,眼光又转向湖面。
“S.C.”织云几乎有点想笑。“两个字母怎么能代表一个人呢?”
“名字不过是一个代表的符号而已。两个字母也可以代表的。”何绍祥认真的说。
“可是我不喜欢叫你S.C.”织云带笑的看着他。
“那就叫我绍祥。”何绍祥垂下脑袋,又推推眼镜框。
“好吧!我就叫你绍祥吧!”
何绍祥抬起头,定定的看了织云一会,无限感动的道:“海兰娜,我们的友谊又进一步了。”
织云无法控制住自己,只好咧开嘴笑笑,她只知道很多科学家是书呆子,但不知道会“呆”到这个程度。
“是呀!我们的友谊又进一步了。”她说。
何绍祥就这样每天往返开四小时的车来看织云。来了几次之后,织云才知道,原来为了来看她,他每天七点不到就开始工作,晚上回去车子是直接到实验室,中饭晚饭都在实验室里吃,食谱是两个夹肉三明治、一个苹果、一支香蕉、一杯咖啡。
“那怎么可以?饭总得正正经经的吃。”织云大为不忍。
“没关系,我这个人向来不在乎吃,营养够了就行。”何绍祥乐观的说。
“不,这样不好。从明天起你不要每天来看我了。”
“还是来吧!我真的不在乎。”何绍祥毫不动摇的口气。
何绍祥还是每天来,每隔三天一定带把玫瑰花来,而且一定是粉红色的。来了他们就坐在面湖的椅子上闲谈。织云说话的时候不多——她也弄不清自己是从甚么时候变的?以前的余织云会说话,口才好,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而今天的余织云,嘴巴和思想好像都退化了,口才既不灵,也找不出甚么话来说。
何绍祥的腼腆倒是随着时日消失了,话变得越来越多,他谈话的范围常常离不开他的工作,甚么核子、原子、中子、分裂、分解、融合、加热、冷却,有时就把织云说得迷迷糊糊,越听越觉得“一加一一定是等于三”。何绍祥经常出去开会演讲、出差,走的地方多,见闻广阔,也常说些新鲜事物给织云听:
果然哈,书里第103章这么写的:“你是世界上最喜欢买花的人了。”织云接过花,露齿而笑。“你把钱都用来买花了,当然不会存下钱买房子。”
“买花才用几个钱啊?我平常是很节省的。吃饭从不到大馆子,你看我脚上这双皮鞋,都穿十年了,还看着像新的,就因为我总擦油,让它保持干净。衣服也一样,我买东西一定买顶好的,花钱就一次,以后细心保护,一用就是十来年。”何绍祥摸摸西服上装的领子。
“你这个人真有计划。”织云笑着说,把花放在鼻子下面闻了又闻。
“我是做事有计划。我的生活规律极了。”何绍祥颇引以为傲的说。
“你是个标准的‘科学人’。”织云调皮的看看他。
“我是的,弄科学的怎么会不是科学人呢?”何绍祥高兴的笑了,他就喜欢看织云那种有点天真的娇憨。
是的,在那样的社交场合里,她的长处才有发挥的机会,她才又恢复了在台北时那种公主皇后般的骄傲。和江啸风在一起,她有种龙游浅水、虎落平阳的委屈,看到听到的就是穷,不得志,再不就是中国音乐,我们的歌,回去、留下。交往的圈子就是中国的穷学生。穿件母亲陪嫁的旧皮大衣,会被认为“小姐气”,看歌剧得站着,吃馆子就是到玛琳方场下面啃大饼,“度假”就是到英国公园去开“辩论会”……谢谢上天,这一大串灾难终于过去了。她再也不愿回到以前,她要做个新人,甚么责任、使命感、我们的歌、江啸风,都去得远远的吧!
不错,她曾倾着整个的生命去爱过江啸风,也许在今天那种爱还没完全冷却,可是他们的道路太不同了,他是一个幻想主义者,一个天真的冒险家,她不能幼稚到跟他去冒那个险,她不过是个女孩子,要的是个平凡而安定的生活,何况是他先辜负了她?谁叫他回去的?她和何绍祥结婚,是他促成的,不是她的错,而且,何绍祥是个好人,学问不知比江啸风强了多少倍,她选择他,一点也没错……
老耶好,这是枫老师贴的一篇小说的节选,链接在这里:http://www.my285.com/gt/zsx/wmdg/index.htm没有前后文,是不是我漏掉一些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