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午后茶

国内的书法大师们到底有多野?(ZT)


文人骚客终其一生不外乎求个洒脱。

这一点在下面这位书法大师身上体现得尤为尽致。不光是他家那不要钱的纸墨,奋不顾身的动作更是达到了人笔合一的超脱。

640


晋代书法名家卫夫人曾有言:"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下面这位青年才俊算是这一心法的终极执行者了。

640


他的“多力丰筋”使他年纪轻轻就超凡入圣。

一次练习时,期间爆发出来的龙虎之力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640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名家王羲之曾在《书论》中说:“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

大意是:书法是一门深奥的技能,若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学不到位的。

另一位大家张怀谨曾对书法做出概论:“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意思是:用明了的表象阐述深奥的道理,将高深的东西溶于笔墨之间,这不是一般人能共情与理解的。

640


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一直认为书法是一种集合了文学、绘画、哲学、甚至行为艺术的奇迹。

2016年好莱坞科幻大片《降临》也推测,拥有高度发达文明的外形人可能使用书法作为交流形式。

640


但大概真的是“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在看到当代书法名士舞文弄墨时,我不可抗拒的怀疑起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640


2013年,国内某书法男女组合在威尼斯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展。

640


在展出上,他们不仅使用红墨这一书法中的大忌行书。

更为开创性的是行书者让她的妹妹代替自己提笔写字。

640


但这尴尬的场面并没有如意想中的那样引起围观群众的羞愧。

在现场,甚至有风流的意大利观众惊叹这是比肩米开朗基罗的美。

640


"人笔合一"这一门派里的老师也不都是这么重口味的。

比如下面这位,正当我以为他在一波酝酿后准备发功时,世界却突然静止。

他下半身那忽快忽慢又戛然而止的迷踪步,给我带来了一种高潮中断般的痛苦。

640


稍倾,在我以为大秀已作罢时,这位老师忽然又狂扭起了他风骚的大腿。

我是外行人,这作品有没有门道我不知道。但当做看热闹,我给满分。

640


刚柔并济自古就在各类领域备受尊崇。

"人笔合一”派也不例外。

下面这位教授就把少林身法与武当铁拳融入到了书法里面。

如此生猛的气势让他手里毛笔看起来更像太上老君腰间的拂尘。

640


文章开头曾提到过的卫夫人的那句名言“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粗暴点翻译就是:写字用力过猛牛B,肾虚手抖傻B。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社会上有些老师的理解比我拍脑袋的翻译还要霸道彻底。

640


640


把笔写断在“力宗”这一门派里都算是小事了。

据说他们的作品每次不弄得个四分五裂,藏家都不敢认定是真迹。

640


上面这些都是玩外功的。

而和武侠世界里的规则一样,在力宗的圈子里,内功深厚才是得道成仙的表现。

看看下面这位师傅,他的笔触虽轻如鸿毛,但面部却如经受便秘之苦。

仔细看最后一段好像他还依靠笔尖玩起了反重力四十五度倾斜。

不仅画面中的群众拍手叫好,屏幕后面的我也不禁佩服。

640


一门艺术的形式越多样,说明其发展趋势越健康。

除了上面这些靠头铁吃饭的,杂耍特技也跨界融入到了社会书法老师的笔锋之中。

640


640


640


虽说是杂技,但这个门派里的先生也一点不比头铁帮的家伙们容易。

640


这里我为各位老师们出个主意。

找霸王洗发水做个联名广告,效益一定会更好。

640


江湖中,除了各领风骚的门派。如东方不败、西门吹雪一类的散人高玩,向来也是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任何项目都需要不断的有年轻人的创意,这样才能永葆活力。

下面这位小哥据说就有着五年的涂鸦功底。在认识到汉字之美后,他再也不削使用外语和浮夸的型色来表达自我了。

640


另一位肌霸据传入行前有着十年校游泳队的经验。

由他独创的“溺水书体”在长江边也算是一段绝唱了。

640


关于书法,杜甫曾有言:"挥毫落笔如云烟"。李白更是大胆出语:"时时只见龙蛇走"。

640


但我们眼前的这位老师既敢以东方不败自居,那定是不只这两把刷子。

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他以开天辟地之气,狂放的将西方科学结晶,摩尔斯电码与打点计时器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里。

这股不求当世有人问津,但争万世留存芳名的精气,确实体现出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应有的骨气。

640


他的同门师弟,笔名“任我行”任老师在借鉴了师兄的作品后,也演化出了属于自己的中西合璧风格。

640


唯一不同在于,他的灵感源自于心电图机。
 
国内的书法大师们到底有多野?(ZT)


文人骚客终其一生不外乎求个洒脱。

这一点在下面这位书法大师身上体现得尤为尽致。不光是他家那不要钱的纸墨,奋不顾身的动作更是达到了人笔合一的超脱。

640


晋代书法名家卫夫人曾有言:"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下面这位青年才俊算是这一心法的终极执行者了。

640


他的“多力丰筋”使他年纪轻轻就超凡入圣。

一次练习时,期间爆发出来的龙虎之力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640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名家王羲之曾在《书论》中说:“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

大意是:书法是一门深奥的技能,若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学不到位的。

另一位大家张怀谨曾对书法做出概论:“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意思是:用明了的表象阐述深奥的道理,将高深的东西溶于笔墨之间,这不是一般人能共情与理解的。

640


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一直认为书法是一种集合了文学、绘画、哲学、甚至行为艺术的奇迹。

2016年好莱坞科幻大片《降临》也推测,拥有高度发达文明的外形人可能使用书法作为交流形式。

640


但大概真的是“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在看到当代书法名士舞文弄墨时,我不可抗拒的怀疑起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640


2013年,国内某书法男女组合在威尼斯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展。

640


在展出上,他们不仅使用红墨这一书法中的大忌行书。

更为开创性的是行书者让她的妹妹代替自己提笔写字。

640


但这尴尬的场面并没有如意想中的那样引起围观群众的羞愧。

在现场,甚至有风流的意大利观众惊叹这是比肩米开朗基罗的美。

640


"人笔合一"这一门派里的老师也不都是这么重口味的。

比如下面这位,正当我以为他在一波酝酿后准备发功时,世界却突然静止。

他下半身那忽快忽慢又戛然而止的迷踪步,给我带来了一种高潮中断般的痛苦。

640


稍倾,在我以为大秀已作罢时,这位老师忽然又狂扭起了他风骚的大腿。

我是外行人,这作品有没有门道我不知道。但当做看热闹,我给满分。

640


刚柔并济自古就在各类领域备受尊崇。

"人笔合一”派也不例外。

下面这位教授就把少林身法与武当铁拳融入到了书法里面。

如此生猛的气势让他手里毛笔看起来更像太上老君腰间的拂尘。

640


文章开头曾提到过的卫夫人的那句名言“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粗暴点翻译就是:写字用力过猛牛B,肾虚手抖傻B。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社会上有些老师的理解比我拍脑袋的翻译还要霸道彻底。

640


640


把笔写断在“力宗”这一门派里都算是小事了。

据说他们的作品每次不弄得个四分五裂,藏家都不敢认定是真迹。

640


上面这些都是玩外功的。

而和武侠世界里的规则一样,在力宗的圈子里,内功深厚才是得道成仙的表现。

看看下面这位师傅,他的笔触虽轻如鸿毛,但面部却如经受便秘之苦。

仔细看最后一段好像他还依靠笔尖玩起了反重力四十五度倾斜。

不仅画面中的群众拍手叫好,屏幕后面的我也不禁佩服。

640


一门艺术的形式越多样,说明其发展趋势越健康。

除了上面这些靠头铁吃饭的,杂耍特技也跨界融入到了社会书法老师的笔锋之中。

640


640


640


虽说是杂技,但这个门派里的先生也一点不比头铁帮的家伙们容易。

640


这里我为各位老师们出个主意。

找霸王洗发水做个联名广告,效益一定会更好。

640


江湖中,除了各领风骚的门派。如东方不败、西门吹雪一类的散人高玩,向来也是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任何项目都需要不断的有年轻人的创意,这样才能永葆活力。

下面这位小哥据说就有着五年的涂鸦功底。在认识到汉字之美后,他再也不削使用外语和浮夸的型色来表达自我了。

640


另一位肌霸据传入行前有着十年校游泳队的经验。

由他独创的“溺水书体”在长江边也算是一段绝唱了。

640


关于书法,杜甫曾有言:"挥毫落笔如云烟"。李白更是大胆出语:"时时只见龙蛇走"。

640


但我们眼前的这位老师既敢以东方不败自居,那定是不只这两把刷子。

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他以开天辟地之气,狂放的将西方科学结晶,摩尔斯电码与打点计时器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里。

这股不求当世有人问津,但争万世留存芳名的精气,确实体现出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应有的骨气。

640


他的同门师弟,笔名“任我行”任老师在借鉴了师兄的作品后,也演化出了属于自己的中西合璧风格。

640


唯一不同在于,他的灵感源自于心电图机。
挺好的一门书法艺术,被这帮人给糟蹋的。。。变成形体艺术了。
 


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已不在;如果我不在,那么所有的记忆都将不在了。是的,他想,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福克纳《野棕榈》

36.jpeg

曲名:泪光闪闪
歌手:夏川里美
所属专辑:冲縄の风
发行年代:2004
风格:冲绳民谣
介绍:夏川里美,在日本有“心灵歌姬”之称的歌手,被誉为“日本四十年来最美的歌声”,日本乐坛“愈疗系”歌手的一员。

本曲为森山良子为纪念已逝的哥哥而作的诗,后由“冲绳歌神”BEGIN谱曲并演唱,收录于BEGIN的专辑中,是一曲经典的冲绳民谣。泪光闪闪作为名曲被广为传唱,最为著名的传唱版本为夏川里美版。新加坡歌手蔡淳佳的《陪我看日出》也是翻唱于此歌。日本导演土井裕泰更是根据歌曲歌词改编了一部同名爱情电影。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叫格雷西的漂亮冠蓝鸦,和一位叫迪娜的女士。

640


她们的第一次见面,还要追溯到3年前的一个早上。

那天早上,迪娜在自家花园的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只被遗弃的小鸟。

小鸟刚出生几天的样子,羽翼还没有丰满,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它孤单无助的样子让迪娜很心疼,她当即决定把小鸟带回家照顾。

640


就这样,小鸟毫无征兆的闯进了迪娜的世界,并且成为她家里的一员,迪娜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格雷西。

或许是天生的缘分吧,迪娜的女儿和丈夫一见到这个毛茸茸的小家伙,都喜欢的不得了。

640


(当时的格雷西,丑萌的不要不要的
u1F602.png
u1F602.png
u1F602.png


在这里,格雷西得到了最悉心的照料。

怕伤到格雷西稚嫩的胃,一家人请教了专家后,给它喂流质的食物。

640


它可以自由自在的飞翔,和家庭成员打成一片。

640


640


每个清晨,它都会在院子里和小主人玩耍一会儿。

640


因为早就打算好,有一天将格雷西放回大自然,所以迪娜会每天把它带到阳台上,让它多接触外面的环境,确保它以后回到大自然的时候,能尽快适应。

她还会对它进行各种野外生存技能的训练。

比如让它学习如何筑巢,教它各种搜寻食物的技能。

640


格雷西很聪明,所有的技能几乎是一点就会,它能很快找到迪娜藏在树干里的坚果,然后大快朵颐一顿。

640


每次看到这里,迪娜都很欣慰,她的小格雷西真是聪明啊,可转念一想,格雷西学习的本领越多,那便意味着它陪在自己身边的日子不多了.......

迪娜早就习惯了有格雷西的日子,她不敢想象,少了它,日子会变成什么样。

其实她不是没想过,把格雷西一直留在自己身边,但她知道,这样做的话自己太自私了,她不能剥夺一个动物的天性。

640


纵使心里有万分不舍,分别的日子还是来到了。

那一天好像和往常没什么两样,但对迪娜一家人来说,却有些“沉重”,他们把格雷西放到阳台上,示意它飞走,格雷西似乎明白了,却迟迟未动。

格雷西不会说话,但一家人都明白,它这是在用行动“抗议”。

一家人先服了软,在心里默默做了个决定:“两个周,只要再过两个周,一定把它送回去。”

640


两个周后,格雷西真的飞走了。

迪娜心里想,“这一次,缘分真的到此为止了吧,那么再见了,我的朋友。”

可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在第二天,格雷西就飞了回来。

它在院子里停留了10分钟左右,然后又飞走了,而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它这一天竟然这样来回飞了10多次。

640


是的,格雷西并没有忘记这一家人对自己的恩惠,即使已经在外面筑了巢,也要回来看看。

每天至少10次的往返,每次停留10分钟左右,风雨无阻,怀着宝宝的时候亦是如此。

就这样,双方心照不宣地约定好了一样,格雷西开启了日复一日、两点一线的生活,有时候还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可爱的小礼物什么的。

而迪娜一家人呢,会在格雷西飞回来的时候出现,喂它点吃的,或者就那么静静地陪它一起呆着。

640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因为爱你们,我愿意无数次跋山涉水。”

格雷西每次停留的时间都不长,似乎看到一家人快乐的生活着,它就可以安心的飞回去了。

640


可突然有一天,一切似乎都变了。

迪娜的头发被剃得光秃秃的,躺在床上,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那一年,她被确诊为卵巢癌。

家里往日的欢声笑语都消失了,转而被紧张的气氛笼罩。

640


那天它像往常一样飞回来,但飞走后,很长时间没有再回来。

“大概是它察觉到这里的气氛不对劲,所以这一次真的离开了吧。”所有人都以为它不会再回来了。

可后来,格雷西不仅回来了,还花了更多时间来陪伴生病的迪娜。它飞到窗户上,床边.......飞到任何迪娜能看到的地方。

640


640


迪娜说,“我感觉格雷西很担心我,它甚至知道我们每个人需要什么,那段时间,它飞过来,就只待在我身边陪着我。”

640


有了格雷西的陪伴,迪娜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她的脸上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640


渐渐地也能出去走走了。如果当时有人在街上看到她,那么她肩膀上那只可爱的小鸟,一定是格雷西了。

640


在积极地治疗下,奇迹出现了!迪娜战胜了癌症。

是格雷西这位老朋友,陪她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在那段经历了化疗和手术的黑暗日子里,给予她继续前进的勇气。

而现在,虽然她的病已经好了,但格雷西依然会每天飞过来看她,陪着她。

640


这世间万物皆有灵性,虽然格雷西不会说话,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它会每天从遥远的地方飞过来,然后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在迪娜的身边,给予她力量与勇气。

这个世界上啊,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人如此,更别说一只鸟儿了。

格雷西每天的如约而至,好像就是在告诉迪娜,“别怕,伙计,有我在呢。”

640


迪娜说过一段话,很令人动容,她说: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好像都没什么希望 ,很难、很痛苦,我当初救格雷西的时候,从未想过要它回报,它现在却是我的守护天使。

守护天使有很多种,但我从来没想到会以冠蓝鸦的形式出现。

是啊,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孤独难熬的时光,但请不要气馁。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那么总会有一个守护天使,出现在你身边,陪着你渡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这个故事真感人!让人感动的不是来自强者的鼓励,而是一个弱小生命的心愿和理解。
 
国内的书法大师们到底有多野?(ZT)


文人骚客终其一生不外乎求个洒脱。

这一点在下面这位书法大师身上体现得尤为尽致。不光是他家那不要钱的纸墨,奋不顾身的动作更是达到了人笔合一的超脱。

640


晋代书法名家卫夫人曾有言:"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下面这位青年才俊算是这一心法的终极执行者了。

640


他的“多力丰筋”使他年纪轻轻就超凡入圣。

一次练习时,期间爆发出来的龙虎之力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640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名家王羲之曾在《书论》中说:“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

大意是:书法是一门深奥的技能,若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学不到位的。

另一位大家张怀谨曾对书法做出概论:“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意思是:用明了的表象阐述深奥的道理,将高深的东西溶于笔墨之间,这不是一般人能共情与理解的。

640


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一直认为书法是一种集合了文学、绘画、哲学、甚至行为艺术的奇迹。

2016年好莱坞科幻大片《降临》也推测,拥有高度发达文明的外形人可能使用书法作为交流形式。

640


但大概真的是“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在看到当代书法名士舞文弄墨时,我不可抗拒的怀疑起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640


2013年,国内某书法男女组合在威尼斯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展。

640


在展出上,他们不仅使用红墨这一书法中的大忌行书。

更为开创性的是行书者让她的妹妹代替自己提笔写字。

640


但这尴尬的场面并没有如意想中的那样引起围观群众的羞愧。

在现场,甚至有风流的意大利观众惊叹这是比肩米开朗基罗的美。

640


"人笔合一"这一门派里的老师也不都是这么重口味的。

比如下面这位,正当我以为他在一波酝酿后准备发功时,世界却突然静止。

他下半身那忽快忽慢又戛然而止的迷踪步,给我带来了一种高潮中断般的痛苦。

640


稍倾,在我以为大秀已作罢时,这位老师忽然又狂扭起了他风骚的大腿。

我是外行人,这作品有没有门道我不知道。但当做看热闹,我给满分。

640


刚柔并济自古就在各类领域备受尊崇。

"人笔合一”派也不例外。

下面这位教授就把少林身法与武当铁拳融入到了书法里面。

如此生猛的气势让他手里毛笔看起来更像太上老君腰间的拂尘。

640


文章开头曾提到过的卫夫人的那句名言“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粗暴点翻译就是:写字用力过猛牛B,肾虚手抖傻B。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社会上有些老师的理解比我拍脑袋的翻译还要霸道彻底。

640


640


把笔写断在“力宗”这一门派里都算是小事了。

据说他们的作品每次不弄得个四分五裂,藏家都不敢认定是真迹。

640


上面这些都是玩外功的。

而和武侠世界里的规则一样,在力宗的圈子里,内功深厚才是得道成仙的表现。

看看下面这位师傅,他的笔触虽轻如鸿毛,但面部却如经受便秘之苦。

仔细看最后一段好像他还依靠笔尖玩起了反重力四十五度倾斜。

不仅画面中的群众拍手叫好,屏幕后面的我也不禁佩服。

640


一门艺术的形式越多样,说明其发展趋势越健康。

除了上面这些靠头铁吃饭的,杂耍特技也跨界融入到了社会书法老师的笔锋之中。

640


640


640


虽说是杂技,但这个门派里的先生也一点不比头铁帮的家伙们容易。

640


这里我为各位老师们出个主意。

找霸王洗发水做个联名广告,效益一定会更好。

640


江湖中,除了各领风骚的门派。如东方不败、西门吹雪一类的散人高玩,向来也是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任何项目都需要不断的有年轻人的创意,这样才能永葆活力。

下面这位小哥据说就有着五年的涂鸦功底。在认识到汉字之美后,他再也不削使用外语和浮夸的型色来表达自我了。

640


另一位肌霸据传入行前有着十年校游泳队的经验。

由他独创的“溺水书体”在长江边也算是一段绝唱了。

640


关于书法,杜甫曾有言:"挥毫落笔如云烟"。李白更是大胆出语:"时时只见龙蛇走"。

640


但我们眼前的这位老师既敢以东方不败自居,那定是不只这两把刷子。

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他以开天辟地之气,狂放的将西方科学结晶,摩尔斯电码与打点计时器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里。

这股不求当世有人问津,但争万世留存芳名的精气,确实体现出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应有的骨气。

640


他的同门师弟,笔名“任我行”任老师在借鉴了师兄的作品后,也演化出了属于自己的中西合璧风格。

640


唯一不同在于,他的灵感源自于心电图机。
虽然书法不是谁家的,看了还真无语!
 


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已不在;如果我不在,那么所有的记忆都将不在了。是的,他想,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福克纳《野棕榈》

2976431393848987-mtyyw.jpeg

曲名:泪光闪闪
歌手:夏川里美
所属专辑:冲縄の风
发行年代:2004
风格:冲绳民谣
介绍:夏川里美,在日本有“心灵歌姬”之称的歌手,被誉为“日本四十年来最美的歌声”,日本乐坛“愈疗系”歌手的一员。

本曲为森山良子为纪念已逝的哥哥而作的诗,后由“冲绳歌神”BEGIN谱曲并演唱,收录于BEGIN的专辑中,是一曲经典的冲绳民谣。泪光闪闪作为名曲被广为传唱,最为著名的传唱版本为夏川里美版。新加坡歌手蔡淳佳的《陪我看日出》也是翻唱于此歌。日本导演土井裕泰更是根据歌曲歌词改编了一部同名爱情电影。

日本歌,用日文唱出来,蛮好听的。
 
640


100多年前的梵高,画了1000幅画但一张也没卖掉,连自己也养活不起。

100年后的赵小勇,临摹了几十万张梵高全都卖掉了,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全家老小。

深圳的大芬村里,有无数像赵小勇一样的“中国梵高”,他们虽是产业链底层的赝品制造者,但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中国,深圳,大芬村。

这是一个0.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村民以耕种为生,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有个香港人,走进村庄…

640


这个香港人,带着20几个画工,在大芬村搞起了“仿制世界名画”的生意…

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拿起画笔,就成了中国的达·芬奇、拉斐尔、梵高和莫奈…

640


流水线生产,一个人负责画背景,一个人负责画眼睛,一个人负责画鼻子…

刚开始,一张画,要分成三条流水线,每条流水线7个人,每个人画一个局部。


640


其中,模仿梵高的人最多。因为,梵高的市场需求最大,订单最多…

以《梵高自画像》为例,职业画家想要临摹一张,可能需要两天,但交给大芬村的画工,只需要几个小时…

640


640


现在,深圳大芬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在大芬村的巷子里,密密麻麻的画廊,满街都是画室,画工近万人,每年生产几百万张莫奈、梵高、达·芬奇“名画”,销往世界各地…

640


画工大多都是农民,他们吃在画室里,睡在画室里,常年累月的去画一棵树、一朵云、一座山丘、一个乳房…

据说,一个熟练的画工,可以用两只手画画,左手画风景,右手画花卉。

至于一边画画一边看电视,一边画画一边听收音机,是几乎每个画工都具备的基本能力。

640
640


640


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任何一个人的画作,都比全世界任何一个职业画家的作品多。

比如,梵高是出名的高产画家,临终时留下了1000多张作品,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然而,在大芬村画了20年的赵小勇,他画了超过10万张梵高,是梵高本人的100倍。


深夜,大芬村不眠不休的“中国梵高”

赵小勇,在大芬村颇有些名气。原因有两个:其一,他已经在大芬村画了20多年,是老江湖了。其二,他专攻梵高,是梵高的忠实粉丝。

赵小勇几乎将梵高作品临摹遍了,但画的最多的,还是最著名的那几张:向日葵、星夜、梵高自画像…

640


640


梵高一生,没卖掉一幅画,连自己都养不活,穷困潦倒了一辈子…

赵小勇这20年,临摹了几十万张梵高,全都卖掉了。靠着这些画,他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全家老小…

640



100多年前的梵高,一定想不到,他那些无人问津的画作,会在百年后,成为大洋彼岸的一群陌生人的生计…

以赵小勇全家为例,他的老婆专攻梵高的《向日葵》和《星夜》,弟弟专攻梵高的《夜晚露天咖啡座》,小舅子专攻梵高多个版本的《自画像》…

而赵小勇自己,他能画梵高所有名作,画一张《向日葵》只需要28分钟,画一张《自画像》只需要22分钟,连草稿都不用打。

640


梵高原作

赵小勇觉得,自己冥冥中和梵高有一些缘分。

你看,梵高是100多年的人物,生活在遥远的欧洲…但这么个世界知名的人物,愣是和出生在湖南邵阳农村的自己,发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甚至,有朋友开玩笑说:没有梵高,就没有你赵小勇的今天!

640


赵小勇曾经做过一个梦:梵高从画里走了出来,长得跟画里一模一样。他问赵小勇“小勇,你画得怎么样了?”,赵小勇说“我已经进入你的状态了”…

赵小勇说:后来,我想伸手去握梵高的手,他就不见了,我就醒了。那天晚上,我坐在床上,再也睡不着了。

640
 
那天之后,赵小勇就萌生了去荷兰,去阿姆斯特丹,去梵高美术馆,去看梵高真迹的念头。

但是,赵小勇的老婆不乐意了,她说:你也不想想,去一趟要花多少钱?要卖多少张画?

640


赵小勇说:我一定要去!不要舍不得这点钱,未来有大把钱赚,我去看了之后,可能会画得更好,也许以后会赚更多钱!

640


办护照,办签证,买机票…

赵小勇终于踏上了飞往荷兰的航班,飞机即将降落,看着阿姆斯特丹郊区大片大片的田野,赵小勇感觉,梵高或许曾经站在这里…

640


640


终于,赵小勇站在梵高美术馆门前。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画,张贴在旅游纪念品商店门前。

赵小勇有点失落,他说:这个客户合作好多年了,我以为他的画廊很高档,没想到是个纪念品商店…

更让赵小勇郁闷的是,这些标价几百上千欧元的画作,其实,他只收到了几百块人民币的酬劳。

640


640


随着汹涌的人流,赵小勇挤进了梵高美术馆。他看到了:向日葵、自画像、杏花、鸢尾花、吃土豆的人、阿尔的卧室…

甚至,可以这么说,赵小勇比梵高还要了解梵高画作,梵高不一定记得自己画过的每一笔,但赵小勇却千万遍的模仿过。

640


640
梵高《吃土豆的人》

在梵高自画像前,赵小勇停留了很久,他凑得很近,鼻尖都快碰到画面了,他反复端详,久久不愿离开…

赵小勇自言自语: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640


640


640


纪录片《中国梵高》由余海波、余天琦执导,目前还没能在中国公映,在豆瓣上也只有741人评分。

在片中,我们能看到,狭窄的出租屋里,一群精壮男子,流着汗,叼着烟,他们在梵高、拉斐尔、达芬奇的画作之间,吃饭、睡觉、发脾气、打扑克…

有网友评论道:产业链底层的赝品制造者,也有仰望星空,追求伟大的权利。

640


640


640


虽然这部电影曾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映,引起了荷兰媒体的报道。但是,或许是因为片子没有“卖相”,或许因为院线对票房没有信心…

这部《中国梵高》迟迟未能在中国公映,赵小勇和大芬村画工们的故事,他们的卑微和坚定,他们的困惑与梦想,没能被更多人知道。

640


640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中国梵高》,并非对梵高不敬,更不是说赵小勇真的是“中国梵高”,它更像是在表达:梵高和一群中国农民之间的缘分。

640


电影《至爱梵高》剧照

虽然它拍得并不完美,但大芬村挥汗如雨的画工们,他们的奋斗和梦想,有资格得到更多关注和尊重。

640


余海波、余天琦导演的《中国梵高》

刚开始,画工们不知道啥叫艺术,不知道梵高是谁,也不知道这些玩意儿谁会买…

他们心想,管他妈的艺术不艺术,梵高不梵高,能挣钱就行,家里有好几口人等着开饭呢!

几十年画过去了,他们从手拿画笔的民工,变成了梵高的“徒弟”,他们和梵高有了交情,他们真心替梵高难过。

640


有一天晚上,画工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到梵高的悲惨命运,有个名叫小鱼的姑娘哭了,赵小勇说:小鱼,别哭了,搞得我也想哭了…

我相信,他们的眼泪是真实的,虽然他们和梵高没啥关系,即使他们自己的处境比梵高好不了多少。

640


离开阿姆斯特丹的前一天,赵小勇专程去了梵高的墓地。按照老家的习俗,他在梵高墓碑上点了三根香烟…

赵小勇说:我相信,他能够看到我来过。

640


640


640


离开阿姆斯特丹,赵小勇回到大芬村,他拿起画笔,开始创作自己的原创作品…

他画农村的留守老人,他画家乡的泥泞小路,他的笔触不如临摹梵高时那么挥洒自如,色彩远不如梵高炙热耀眼…

但是,他终于踏上了自我实现的旅程。

640


640


如果你问赵小勇:从一个中国农民,到“中国梵高”,要走多远的路?他或许会告诉你:20年。

640
 
那天之后,赵小勇就萌生了去荷兰,去阿姆斯特丹,去梵高美术馆,去看梵高真迹的念头。

但是,赵小勇的老婆不乐意了,她说:你也不想想,去一趟要花多少钱?要卖多少张画?

640


赵小勇说:我一定要去!不要舍不得这点钱,未来有大把钱赚,我去看了之后,可能会画得更好,也许以后会赚更多钱!

640


办护照,办签证,买机票…

赵小勇终于踏上了飞往荷兰的航班,飞机即将降落,看着阿姆斯特丹郊区大片大片的田野,赵小勇感觉,梵高或许曾经站在这里…

640


640


终于,赵小勇站在梵高美术馆门前。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画,张贴在旅游纪念品商店门前。

赵小勇有点失落,他说:这个客户合作好多年了,我以为他的画廊很高档,没想到是个纪念品商店…

更让赵小勇郁闷的是,这些标价几百上千欧元的画作,其实,他只收到了几百块人民币的酬劳。

640


640


随着汹涌的人流,赵小勇挤进了梵高美术馆。他看到了:向日葵、自画像、杏花、鸢尾花、吃土豆的人、阿尔的卧室…

甚至,可以这么说,赵小勇比梵高还要了解梵高画作,梵高不一定记得自己画过的每一笔,但赵小勇却千万遍的模仿过。

640


640
梵高《吃土豆的人》

在梵高自画像前,赵小勇停留了很久,他凑得很近,鼻尖都快碰到画面了,他反复端详,久久不愿离开…

赵小勇自言自语: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640


640


640


纪录片《中国梵高》由余海波、余天琦执导,目前还没能在中国公映,在豆瓣上也只有741人评分。

在片中,我们能看到,狭窄的出租屋里,一群精壮男子,流着汗,叼着烟,他们在梵高、拉斐尔、达芬奇的画作之间,吃饭、睡觉、发脾气、打扑克…

有网友评论道:产业链底层的赝品制造者,也有仰望星空,追求伟大的权利。

640


640


640


虽然这部电影曾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映,引起了荷兰媒体的报道。但是,或许是因为片子没有“卖相”,或许因为院线对票房没有信心…

这部《中国梵高》迟迟未能在中国公映,赵小勇和大芬村画工们的故事,他们的卑微和坚定,他们的困惑与梦想,没能被更多人知道。

640


640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中国梵高》,并非对梵高不敬,更不是说赵小勇真的是“中国梵高”,它更像是在表达:梵高和一群中国农民之间的缘分。

640


电影《至爱梵高》剧照

虽然它拍得并不完美,但大芬村挥汗如雨的画工们,他们的奋斗和梦想,有资格得到更多关注和尊重。

640


余海波、余天琦导演的《中国梵高》

刚开始,画工们不知道啥叫艺术,不知道梵高是谁,也不知道这些玩意儿谁会买…

他们心想,管他妈的艺术不艺术,梵高不梵高,能挣钱就行,家里有好几口人等着开饭呢!

几十年画过去了,他们从手拿画笔的民工,变成了梵高的“徒弟”,他们和梵高有了交情,他们真心替梵高难过。

640


有一天晚上,画工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到梵高的悲惨命运,有个名叫小鱼的姑娘哭了,赵小勇说:小鱼,别哭了,搞得我也想哭了…

我相信,他们的眼泪是真实的,虽然他们和梵高没啥关系,即使他们自己的处境比梵高好不了多少。

640


离开阿姆斯特丹的前一天,赵小勇专程去了梵高的墓地。按照老家的习俗,他在梵高墓碑上点了三根香烟…

赵小勇说:我相信,他能够看到我来过。

640


640


640


离开阿姆斯特丹,赵小勇回到大芬村,他拿起画笔,开始创作自己的原创作品…

他画农村的留守老人,他画家乡的泥泞小路,他的笔触不如临摹梵高时那么挥洒自如,色彩远不如梵高炙热耀眼…

但是,他终于踏上了自我实现的旅程。

640


640


如果你问赵小勇:从一个中国农民,到“中国梵高”,要走多远的路?他或许会告诉你:20年。

640
看了一下豆瓣评分,7.6. 这样的纪实片子,7.6 应该是不错了吧
 
《“偷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赞美和质疑从四面八方赶来》(ZT)

在我注册豆瓣十年这一天,豆瓣送了我一份惊喜:我上传到豆瓣没几天的“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这个相册,在这一天被推荐到豆瓣App首页。十年来,我更多把豆瓣当做工作平台和生活工具,“向北向北”一直都是豆瓣上一个不温不火的ID。作为一个注册十年的“非资深”用户,此前我的日志、书评也上过几次豆瓣首页推荐,但这次跟以往不太一样。

2c4925379859d082873e87df2688bf64.jpg

豆瓣相册“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目前有五万多浏览。截屏图

6月25号这一天晚上,我打算把手机里存的一百多张在地铁上拍的乘客读书照上传到豆瓣相册集中存放。豆瓣App一次只能上传9张,家里网速又慢,当晚我略带“工作未完成”的小沮丧睡去。第二天晚上,我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上传。直到第三天晚上才终于传完,我也终于研究出怎么在App端给照片添加注释文字。

还记得那个晚上,我洗完澡吹完头发,盘腿坐在床上,笨拙地为每一张照片添加图注。我一边翻看手机相册,查找确切的拍摄时间,一边从微信中复制出每一张随手拍的朋友圈文字,以便准确记录下拍照时的点滴信息。在来回翻看、复制、粘贴间,我眼见着相册浏览人数蹭蹭蹭往上涨——几乎每一秒的数字都不同。我还记得当时心里的那份小小的焦急:啊!怎么突然这么多人看了?我都还有没来得及编辑好全部照片的注释呀!

随着相册被推荐,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从豆瓣页面、邮件推送、朋友圈、微信群看到这个相册,纷纷跑来跟我确认:豆瓣上有个很火的地铁读书人的相册,po主头像跟你微信头像一样,是你吗?一时间,惊喜、赞美和感动随批评、反对的声音一齐涌来,我知道,这个相册已经不仅仅属于我了。

0e1ee59c268774adf0536efe51fc9957.jpg

周末地铁读书人。又见稻盛和夫,他读的是今年初东方出版社新出的稻盛和夫的《思维方式》。

沉醉,也难过

这个相册目前有五万多人浏览,比浏览人数更为我所关注的,是网友把它分享出去时写下的评语。那些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只言片语,让我从中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我从没有想过这个无意之举会引得那么多人流露最真挚的感动。当然,也有个别人对此表示反对,理由很容易想到——“侵犯肖像权”、“侵犯隐私”。

与赞许相比,反对的声音很少,甚至更多反对声不是在相册下面留言,而是在反对者个人的豆瓣页或微博上发出。有热心网友维护我,会把这些声音截图发我。每当这样的时候,我通常都很“鸵鸟”,安慰完对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不同的判断标准,这很正常”后,自己却装作没看见——其实我心里沮丧得很,乃至一整天都隐隐不欢,纠结于还要不要继续拍下去。

在这个相册受关注之前,我已经在朋友圈发了小半年“地铁上的读书人”图文。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慢慢引发了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甚至不断有朋友从各个城市发来他们拍到的地铁上的读书人照片。“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地铁读书照”底片库,随时有可能接收经常联系或不怎么联系的朋友、同事、工作伙伴的各种“投稿”,某种程度上,“地铁读书照”确实变成了我的“社交关系增强器”,因书联结也让关系变得更美好,更纯粹。更有甚者,同城的伙伴会开玩笑说“想被你拍到”。约拍不成,就自拍后发我——这些可爱的读书人的可爱之举,常常让我忍俊不禁。

相册被推荐后,更多网友发图给我,让我把图传到我的相册里。也有人表示想拍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各个城市地铁上的读书人。我一度想把这个仅仅局限在北京的相册做成一个开放性空间,除了放我自己拍的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也把大家投稿的全国各地地铁上的读书照上传——当然是在获得投稿人许可的前提下。

a4c07fb9a29f798b46123ebd280598c5.jpg

七月末的光竟开始有早秋味,那强光透过地上城铁的窗玻璃,打在他的kindle屏幕上,他总要不断变换方向,才能找一个最适宜阅读的角度。

身边的朋友纷纷出主意:你拍了那么多在地铁上用Kindle读书的照片,可以去跟亚马逊谈合作呀;每年“4·23世界读书日”,地铁里都是名人读书的宣传海报,你完全可以去跟地铁公司谈,用普通人在地铁上阅读的动人瞬间打动更多人,比名人代言更接地气;那个你遇到过十几次的气质特别的读书女孩,可以为文艺的、舒适的服装品牌做代言;开一个“地铁上的读书人”微信公众号,给出版社做图书宣传也不难实现……而我自己最希望的是iPhone或其他拍照手机品牌来找我合作,毕竟我是用手机拍下了这么多读书的瞬间——最后这条当然是开玩笑啦。不过,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一闪而过的设想,我最终没有这样做,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受反对声音的影响——在尚未明确“偷拍”到底有没有侵权的前提下,“不以盈利为目的”是我给自己开出的唯一一剂安慰剂。

我一边收下众多网友的感动,又一边为“是否侵权”“是否离真正的文明社会差三代人之功”而纠结自省。虽然感动和赞美的声音占压倒性多数,但面对质疑,我确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心理低谷期。在与网友互动时,我坦然说出自己的这种纠结。令我感动的是,大家从各个角度来表明自己的理解和立场,来自朋友的鼓励和陌生人的善意,让我有勇气去重新审视那些批评的声音,去理解那些虽然在情感上支持但在道义上反对的声音,更多的,是倾听那些无数次鼓励到我的声音——我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因而愿意带着美好的初心继续拍下去。

65d86f21e1f6ffda51ac107bc1a24d4e.jpg

他看书太认真,到这一站疑心坐错,从车厢走出来看地铁线路图,看完后又走进车厢。他现在车厢门口正中继续认真看书,我为他拍下一张自认为很棒的照片,却因为是正面,没法发上来。他看的是《从查理大帝到欧元:欧洲的统一梦》。

►地铁读书:世间最美场景

“看到一丝正能量”“内心很平静”“地铁换乘(走路or上楼梯)也能看书的人真的是很敬佩了”“心生暖意”“温柔的相册”“精神角落”“一道风景线”“从头看下来,竟然掉眼泪啦”“不知怎地,热泪盈眶”“比早上吃的水蜜桃还要让人感动”,看到这样的字句,我很难不反过来被浏览这个相册的网友感动。有网友说这些地铁上读书的照片是“世间最美场景”。我比较少直接回复豆瓣相册底下的留言,不过在朋友圈里跟朋友互动时,我常回复留言说:你看到照片时心觉美好,是因为你自己就很美好。你心里有什么,就映照出什么。

在众多的留言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这些美好的瞬间让人在(第)一万次疲惫的时候打起十次精神来赞美这座城市”。说实话,读过这样的留言,我也差点热泪盈眶,仿佛在无意间观照了一个疲惫至极却仍有追求的灵魂,在累极乏极的下班路上送上一束微光,照TA在第二天早上满打精神再次上路。这样说当然是我自己的浪漫想象,但我相信,TA多少会从中寻取到一丝支撑的力量吧。

2e445913bafefefecfd4eeffbfbc3be3.jpg

没有人规定一个人必须在什么阶段读什么书。她人到中年,读《百年孤独》,认真又淡定。

►“你在读什么呀?”

当相册的关注的度越来越高,不乏一些可爱的网友特意跑到这个相册来找自己或者找朋友。“没拍到我”“楼主都坐几号线呀”“求偶遇”的声音常常让我莞尔。因为书,人与人的相遇成为一种期待,这也代表了一部分爱书人的心理。有人说“我想我不会一见钟情,但是一个看书的男孩却能在我心里留下满分好感”。有人会对“地铁上看书的人生出莫名的亲切感来”、“每次在一车拿着手机看的人里,发现有和我一样用Kindle看书的人,都会倍感亲切”。有人期待与同好偶遇:“我每天都举着《科幻世界》,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幻友。”有人仅仅是希望跟对方打个招呼:“每次在地铁上遇到同样在读书、或者手里拿着书的人,都希望去打个招呼问,你在读什么呀。相比起绚丽吵闹的世界,他们是安睡在窗台上、等待阳光沐浴的微尘。”豆瓣网友盛夏夜行如是说。书是人的衣裳。

对于爱书人来说,阅读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当我把那张自己觉得拍得并不好的照片发出来以后,喜欢的人那么多。在那张照片中,一位老者右手拎着大桶花生油,左手拎着装了书的塑料袋,粗糙的画质和并不完美的构图意外获得了认可。我为那张照片写下的图注是“柴米油盐是生活,书也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书被带到地铁上阅读,也是极自然的一件事,正是这种生活中极普通极平凡的小事被放大,才营造了一种格外的动人吧。

aa7c21a34328c143495763197169603f.jpg

下车前看到小朋友在读《青铜葵花》,她肩上还背着琴。放暑假了,地铁上的孩子多了起来,而孩子多会带本书上地铁。

►仿佛看到了自己

有很多看过这些照片的人表示,自己也曾是这地铁阅读大军中的一员。“仿佛看到了每日上下班的自己,两个四十分钟的车程成了自己每日最沉浸的时光。”“一样的人有好多,超开心”。“仿佛看到了在地铁上读kindle的自己”。有人回忆过去:因为租房离上班地点远,路上用读书打发的那些时间,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有位豆友发豆邮跟我说:“北京地铁读书er之一,每天往返三小时多,半年看了四十多本了……现在能开车的时候都选择地铁了”。网友黑白无灰刚上班时步行+公交+地铁,单程1个半小时,“每天只有书才能消磨无聊的时光。当时的无聊,成了现在的经历,充实了生活的记忆。”对这些人来说,这些照片闪耀着的是曾经努力的自己,是过去没有浪掷光阴换回的现在心底的踏实感觉吧。

fe45ad7b3905cf1ce9a1c57c29ff58cc.jpg

一本设计方面的书,不难猜到书名,但想到反对的声音,偶尔会失了猜书名的好玩儿念头。

“工作忙到炸裂,回家只想休息,上下班路上是我唯一能够读书的碎片化时间。”谁说有闲才读书呢?谁说疲累的身躯之下没有一颗安住精神世界的心呢?当你向下,总有向上的流在推动着你。这些在地铁上都无比努力的人,或许在工作中也用尽全力。

也有人会愧疚自责,“自从不坐地铁,读的书少了很多。”“虽然每天上下班包里都会装着书或者kindle,但越来越少拿出来读了,检讨一下。”“家和公司离得近,少了很多路上的乐趣。”对这些人来说,这些照片化为一种翻开一本书的动力。

拍得越多,我越相信,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总有人正在努力生活——无论是在地铁上读书的人,还是在屏幕前浏览照片的人。在很多人抱怨通勤时间太长太辛苦的时候,有些人却并不是这样,“下个月公司迁址后每天来回共46站地铁,可以好好读一读书,成为上海地铁上的读书人了。”“最后选择住远点,搭地铁上班,就是为了空出通勤时间用来读书,倒逼提高工作效率和养成通勤路上看书的习惯。”你看,世界上想法特别的人这么多。

105a8b0bd9145df0028c85f91c27c60c.jpg

他打着哈欠,几乎将头埋进了这本《时间简史》。

►地铁阅读:关于一座城的美好记忆

那些沉浸在北京地铁旅程中的读书人,并非都是一直生活在北京的人。对于一部分“北漂”过又“漂走”的人来说,在地铁里读书的的时光,成了这座城市留给他们最美好的回忆。网友秋满说,“在北京东直门上班的时候,kindle会随身带着,上下班的地铁上都会看,甚至仅靠每天的地铁时间读完了几本大部头的书,那是每天最充实最满足的一段时间,好怀念。”

7e963ed2710a388b3aed3d36a6cb6b03.jpg

她带了书上地铁,并没有拿出来看,但她心中有书。

网友董言说:“想起原来从燕郊到北京的日子,有时候会在草房上车,一路坐到西边去。出门的时候,总是反复选择书,因为有的在地铁上很难读下去;上车后,就算是能在车厢连接处,找个能托着书包看书的位置也很幸福;如果还能在下一次报站前,看完剩余的几页,也像是一场竞逐赛。”

不知道他们如今在哪个城市,是否还同样坐着地铁上下班,这个相册让他们回想起那段在北京上班的生活,是他们生命中一抹特别的底色。


►行动派: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在地铁上完成你的目标

有些相册下的留言,像是说给留言者自己听:他们告诉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阅读,鼓励自己在时间的长河里,像相册中人一样“坚守自己内心的明月”。笃定的行动派也令我感动,网友青上长草留言说“如果你的目标是读完所有名著,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在地铁上完成你的目标”。

我的一位同事一直在犹豫要不要买kindle,当她看过相册和“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一文后,终于下定决心买了回来。有几次我跟她一同外出,见她见缝插针打开kindle阅读,就如随身携带了一座移动图书馆。

说实话,我从没有想过依靠自己的力量唤起什么,也并非想号召所有人在地铁上读书,只是隐隐有一种浪漫幻想:当你看到这些动人的瞬间,也愿意和他们一样,拿起书来,走进一本书的世界,这样就够了。至于是不是在地铁上读,怎么读和读什么都不重要,你只要读就对了。因此,行动派网友的反应,对我而言,是莫大的肯定和安慰。

e935c08c3f1bf9eb7ba79a9379188278.jpg

连续两天遇到这个读《强化学习精要》的人,他每天都自己带小板凳上地铁。

►讨厌被“偷窥”

建这个相册本意只是一份个人记录,纯粹是为了存放我个人的乐趣,至于到后来变成了公共话题则超乎我的想象。随着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有网友会主动把一些负面评论截图发给我,有的群因此互撕几百条聊天记录。我不去想也大概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关于肖像权和隐私问题,我自觉已经努力在克服了,但每个人对隐私的边界理解不同,我自己是完全不介意让人知道自己读书时的所思所想的,但有些人生性讨厌被偷窥——虽然我觉得用“偷窥”这个词于我而言严重了。

无论支持还是反对,跟每个评论者的知识水平没有必然联系,却跟个人观念有很大关联。“一个偷拍的相册,都这么多人喜欢,不懂。”“偷拍”这种行为到底该不该发生?“偷拍”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什么样的照片才能被发出来?原本只是单纯记录阅读之美,但到后来我却不可避免地必须考虑这些问题,甚至因为这些问题而感到苦恼。我也问过自己,但终究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e10e9d190435b94b929de7649a6176e8.jpg

她带了这本《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分册》上地铁,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本在全球都堪称经典的教程。

跟我一样迷茫的网友也有不少,有人表示虽然很喜欢这个相册,但也对“偷拍”之举心中存疑。有网友甚至嘱咐我“拍的时候小心点,不要被打”。当然,也有人表示“这样拍真的很变态,但我喜欢”……

有网友在相册底下留言说“吓得以后不敢在地铁上看书”。稍微柔和一些的读者在赞许之后说“自己没被抓拍到,很欣慰。还是更青睐日本的书衣,不愿被人窥屏自己在读什么。”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心中不免非常难过,我的本意并不是这样啊。

也有网友直接质疑,“你这样在地铁上偷拍读书人真的好吗?”我依然在每个工作日持续上传照片,这种举动可以看作是我的一种态度,但我的内心已经不像最初那样单纯快乐。我会疑虑:这张能不能发呢?这张是我迄今为止拍到过的最棒的,可是露脸了,还是不发了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情绪,我对质疑性的留言统统没有正面回答过。不过网友们倒是会自发为我申辩,“又没拍脸”“感觉作者对隐私的保护还是不错的。可不可以当成风景呢?”是啊,真也希望我的“偷拍”之举并不侵犯任何人的隐私,仅仅是为大家奉上一道地铁阅读风景线。

地铁读书:作秀?

有些网友的批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侵权,而在于“在地铁上读书”这种行为本身。是的,我赞美纸书和电子书阅读,但我并不排斥手机阅读和听书。很多网友告诉我,他们没有带纸书或kindle上地铁,但他们也在读书,他们用手机里的豆瓣阅读、微信读书、网易蜗牛阅读、kindle APP乃至听书软件“读书”。在拥挤的地铁上,手机显然比书和kindle更小巧。时代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形式和载体不再局限于纸书这种载体,只是因为这些不好拍,我没有拍。至于质疑相册是在贬低“手机阅读”的声音,完全不必理会吧,很多人早已跳出“一定要读纸书或kindle才是读书”的思维限制。

也有人质疑地铁根本不是读书的环境,认为在地铁上拿一本书更多是装样子。有网友看过相册后,评价说:“张岱《西湖七月半》既视感。卯出酉归避书如仇者纷纷作手不释卷状大概就是这样子。”但我觉得,真正爱书的人,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阅读,无论在哪里阅读,都是为了读书本身,并不存在一个非要在某个地点才能读书的限制。

db481df6bf590277f80c4cd33918c877.jpg

粉红女郎读《谋杀启事》。

陌生人给我力量

随着反对声不时出现,即使更多人跟我一样,把这种“偷拍”视为一种传播阅读之美的正能量,即使我转过身去假装听不到争议,我仍然没办法绕开这些反对声独自前行。这些反对声或许在网络上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在我心里却始终是解不开的疙瘩。我因为无法确定隐私边界,有段时间常常想到放弃,我从没遭遇过这样的网络争议,心理也没有强大到一定要坚持自己,但当我看到网友伊夏的留言,我真是要哭了,她说,“是我见过比较节制比较柔情的地铁拍摄了,不曝光正脸,不打扰,很动人”。是啊,我从一开始拍就没想过要暴露读者的隐私。我自己很愿意以书会友,却也知道很多人在投入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并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我始终选择只是观察,却从未打扰过任何一个被拍摄对象——即使那个我遇到过十几次的女孩,有很多次,我想跟她打声招呼,我始终没有这样做。这位网友的留言,完全击中了我,让我觉得即使遇到争议,还能被人理解。

87d52ca8b91b74113f508fa29b5c6dbb.jpg

上班族读考研书,谁知道他内心经历了怎样的道路?

也有人安慰我:你并不做商业用途,拍摄初心始终没变,从“善”出发,问心无愧,那些反对的声音不必理会。是啊,且不说是否侵权,在拍下照片的那一刻,除了觉得美好,我确实没有更多想法。

网友热心参与话题也是一种力量。豆瓣网友青石(应他要求放上豆瓣ID:46921322)根据我发的一张给人脸打了马赛克的图书封面模糊的照片,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给出详细的推断过程,最后推理出照片中人读的是《从晚清到民国》;

豆瓣红人、青年作家邓安庆分享了他最难忘的遇到“地铁上的读书人”的经历,当时那人坐在他眼皮底下读他的《山中的糖果》;

f41840365265b0c97c48dcd8fedab952.jpg

给孩子看之前自己先过把瘾呀。《吉姆的冒险》。

网友司南说TA有次在用手机读《大江东去》,抬头时候发现座位右边的女生也在读同一本书的纸质版,瞬间心里“哈”了一声……

这些有趣的小事,也成为点滴肯定的力量,让我觉得无比美好。

661a563da9d84feb75395b4a1fc9e11d.jpg
《OKR工作法:谷歌、领英等公司的高绩效秘籍》,他大约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吧。

因为时间积累,一张一张照片串起阅读的力量,一个网友甚至提出给我拍纪录片,“你拍他们,我拍你。你拍你的,我拍我的。”我当然还没有不自量力到觉得自己能做纪录片主角的地步,不过,却发自内心感谢像他一样支持我的人。

a83caefeb46ba86b45300c215ae05b35.jpg

白发读者读《禅说庄子》。“禅说庄子”是冯学成的一系列书,一位书友说冯是真正的大师,值得读。这一册是“大宗师”,貌似已改版。他让我想起《童年与社会》扉页上的一句话:“儿童的游戏和老年人的智慧,是他们各自季节的果实”。

►很开心中国也有人拍摄地铁上的读书人

通过网友的反馈,我也看到了国外摄影师拍的伦敦、纽约、莫斯科地铁上的读书人相册,“《读者》上有个外国摄影师也拍了好多地铁读书的人们,很开心中国也有的。”有网友直接把纽约地铁上的读书人相册地址贴给我,当我翻开那些在拍照技术和水平远在我之上的相册集,就好像遇到了天涯知己,这也让我坚定了继续拍中国地铁上的读书人的想法。

c6e681562233cd7f6dfd06018670996d.jpg

夜班车上读书人,她读《哈佛商学院人格魅力修炼课》。

►“有人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有些肯定非常可爱,不止一个陌生人私信我,仅仅是“来跟你说一声你拍得真好!”然后就跑掉。有的人像追剧一样天天等更新。有人为我搭讪常常遇到的那个女孩操碎了心。更有网友激动地表示:有人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自从相册受到关注后,我也从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地铁阅读的报道,在国内也不乏跟我做了同样的事的人。只不过,他们比我节制,没有洋洋洒洒写出来。在关注地铁阅读的人中,我也只是大家能看到的行动比较久的那一个。

4150a6f8a3ebd9e02ce9b691a7e78d77.jpg


一个来北京旅游的外国人,带了一本旅行指南上地铁。

困境:谁的隐私谁的权?

一段时间以后,当我终于能够直面所有的反对声,我知道,如果我想继续拍下去,就必须解决版权的问题。我很想咨询一些法律专家,对于这种不露脸、不作商业用途但可能会保留书名和书的内容的照片,到底是不是侵权。拍了照片放在手机相册里独自欣赏是一种做法,上传到网络平台则不得不考虑更多。

不止一个人建议过我,拍完后给对方看一下照片,征得对方的同意后再上传。我觉得这或许是个办法——有些时候我确实也有这样的冲动,当我拍完后,也想跟对方说,“你看,我拍下了你读书的样子,可以发给你吗?”作为地铁读书的一员,如果有人这样问我,我不会反感排斥,反而愿意以书会友。但更多时候,作为拍摄者,我会担心这样的举动对看书人会是一种打扰,所以,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这样做。

9460237d416d83baf175d32b4301f0e2.jpg

还会接着拍吗?

如今我已经知道,一件事情受关注后,自然各种声音都会有。但也我不想完全被负面声音牵着走,读书这么好的事,确实值得分享。拍下这么多动人的读书照,我必须承认这得益于我的女性身份——换作是一个男性拍摄,可以想象他受到的质疑会更多。

对我而言,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更多是收获,我因此而结识了新的朋友——我笑称“几乎到每一个有地铁的城市都有人可以一起吃饭”,跟工作伙伴更加亲密,跟素未谋面的网友真诚互动,知道了很多有趣的书,了解了很多不同职业的不同知识面向,也看到了北京这个两千万人口城市昼夜向上的努力。作为一个喜欢拍照喜欢书的人,我感谢这一切,也愿意一直分享美好,直到真正不能拍的时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