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吵架焦虑症,
可以找小篆啊, 继续讨论那个河北教授实验造假的问题
支持祖国科学研究的伟大创新!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croyu (y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自然》:韩春雨已找到别人无法重复其实验原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4 11:58:20 2016, 美东)
新华社伦敦11月23日电(记者张家伟)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发表的有关一种新
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几个月来在国内外引起巨大争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3日刊载
的一篇新闻报道援引韩春雨的话说,他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这或许能解
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
韩春雨团队今年5月在全球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
,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根据论文,与当前基因编辑领域内
的主流技术CRISPR-Cas9相比,NgAgo-gDNA技术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但随后中国以
及国外都有学者公开表示,无法重复论文中描述的实验。这项研究成果遭到多方质疑。
《自然》的这篇新闻报道引述韩春雨的话说,他现在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
,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他目前正在进行实验来进一
步确认,有了结果后他会把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公布出来。他告诉《自然》,自己还需要
一点时间。
这篇报道还提到,此前有一些科学家接受该杂志采访时曾表示能够利用韩春雨团队在论
文中描述的实验方法获得初步结果,但其中一位科学家的最新说法是,相关数据让人困
惑,现在无法得出结论。《自然》说,这些科学家都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以免被卷入
争议中。
韩春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他自己曾多次重复实验,但
质疑声仍不断出现。不过,相关讨论近来已从舆论关注走入正规的学术轨道。
11月11日,中国南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子刊《细胞研究》上发表论文
报告说,在斑马鱼模型上发现NgAgo技术可以做到“敲低”基因,但没有发现这项技术
有“编辑”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说,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这项研究“并不能支持或者
反驳此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
11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NgAgo的疑问》
的文章,由国内外多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联合署名,文章对韩春雨团队在论文中描述的实
验结果提出质疑,表示无法重复其实验。同时,作者们也呼吁韩春雨团队尽快澄清其中
的疑点,提供更详细的实验资料。
《自然》杂志网站的报道提到,《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现在仍在调查这一事件。《
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8月初曾发布声明称,鉴于韩春雨论文引发的巨大争议,将按
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这篇新闻报道中也说,《自然》的新闻团队与《自然·生物技
术》编辑部是相互独立运作的两个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