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走出华为

被曲解的“垫子文化”

华为党委书记陈珠芳老师说得好:你有钱你可以吃小炒,但你必须得排队。

在华为没有贵族,除了在收入和职权上有高低之分外,在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
的。华为的副总裁如果你不认识也没有关系,他们和普通员工一样的打扮、一样的
行为规范。没有员工见到他们点头哈腰,他们没有特权,他们天天就在你的身边。
无论是物理位置还是心理位置。

但要知道,这些和你站在一起排队,和你无碍地说笑的小个子,转身可能就要
去拍板3G的生死,或接待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做汇报。

1. 曲解的“垫子文化”

・ 站在门外,你甚至可以很清楚地看见老板的一张简易的小折叠床,老板就
差打地铺了

・ 垫子的确是当初加班、勤奋的衍生品……准确地讲,华为的“垫子文化”
反映了华为的“平民文化”

在2000年前,华为副总裁一级没有独立的办公室是很常见的,即使有所谓的独
立办公室,也是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面还有他的副手和秘书,共3 人。

在我印象中,一直有独立办公室的只有任正非、孙亚芳、郑宝用3 人,而且仅
仅是真正的办公室,绝对没有我曾经见过的一些官职不大排场不小的领导所配备的
奢华办公室:地上配有高档的地毯还不说,很多领导的办公室竟然有洗手间和淋浴
房!

任正非在2000年搬到龙岗基地之前,在科技院的7 楼办公室也就是30个平方左
右,普普通通的桌子,普普通通的装修,背后也没有看起来吓人一跳的巨大书柜。
站在门外,你甚至可以很清楚地看见老板的一张简易的小折叠床,老板就差打地铺
了。

至于各副总裁,大多和员工在一个开放的办公室里办公,办公用品也和常人无
异,只是他们的办公室往往在一个角落里,这个角落只能给他们极其有限的单独空
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眼里。到了午休时分,一群男男女女“不成体统”
地都在一个办公室里躺下。循着细细的鼾声,你都可以发现副总裁同志正在睡梦中
露出甜美的微笑。磨牙之声相闻。

很多人包括客户认为发现了华为人辛勤工作的证据:放在办公室里睡觉的“垫
子”。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解,垫子的确是当初加班、勤奋工作的衍生品,但是在
好几年前,华为的垫子已经变成人们中午睡觉的工具了。因此,准确地讲,华为的
“垫子文化”反映了华为的“平民文化”。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还能勉强说得过去,
但把灯一关,帘子一拉,副总裁和普通员工们,男员工们与女员工们就这么像海豹
一样横七竖八地躺在一起,有几个公司能够如此?

当然,华为不是办公室不够用,更不是小气省钱,华为公司在硬件上的配置是
非常追求品质的,不要说现在新的生产基地是按照五星级的标准进行装修,早在1996
年搬入的科技园办公大楼的装修标准就是四星级水平了。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全国的办事处租用了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中最好的写字
楼,办事处主任们都有一个相当体面的独立办公室,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办公室都
比任正非的要宽敞明亮。不要以为高层不知道,华为的高层就等于半个市场人员,
下办事处是常事。但高层从来没有因此而有任何非议,办事处主任也不会因此而战
战兢兢。说到底,这都是副总裁们、任正非亲自签字同意的!

华为的面子是给市场的,不是给职位和权力的。
 
吃出一个“文化”来

2. 吃出一个“文化”来 ・ 据说任正非请客主要就是吃面,而且还不带钱


・ 这位老板实在没有把华为的文化摸透,华为人可以一掷千金,但绝不铺张
浪费

・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吃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说到吃,读者可能会疑惑:你也太吹捧华为公司了,说别的行,说到吃恐怕还
要到我们这里来取经。你先别急,听我道来。

■ 领导买单

部门领导请下属吃饭在华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每次吃饭三五成群、浩浩荡荡,
一般都是部门领导和他的员工们同去。菜足饭饱,领导买单,因为领导工资高啊,
领导的活是大家干的呀,他不买单谁买单?华为还形成了不成文的例行活动,任正
非也专门为此说过话,领导不请也得请。我没有亲眼见过任正非请客,但其他领导
隔三岔五带着员工成群结队去吃饭都是常事。也许是个玩笑,据说任正非请客主要
就是吃面,而且还不带钱包。

不同的“假设”就是不同的文化。很多组织认为官是民的父母,提拔你就是对
你的恩赐,而华为认为当官的是沾了下属的光,领导应该感谢下属。这种“假设”
的不同,企业文化自然就有天壤之别。就像麦格雷戈著名的X 理论和Y 理论,不就
是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吗?

■ 专找便宜的吃

你要以为华为的员工有钱,肯定会大吃大喝那你就错了,华为人专找大排挡吃
饭。领导请客也是“小气”得很,找一家小馆子坐下,一盘水煮花生,一盘拍黄瓜,
一人再来一碗炒河粉,最后,算是改善伙食,再上一盘回锅肉。

这就是华为人请客或者聚会的常见菜单。

1998年的时候,华为一离职人员想起华为人这么高的薪水,买房子都是成批成
批地买,吃饭风又如此盛行,于是在与华为只有一街之隔的地方开了个档次较高的
饭店,所谓“较高”,就是有迎宾了,有包厢了,菜单不用手写了。其实也不过就
是一家平常的中档饭店。

你大跌眼镜了吧!两个月之后,这家饭店就倒闭了。

这位老板实在没有把华为的文化摸透,华为人可以一掷千金,但绝不铺张浪费。
停在大排挡外面的是一辆宝马,车的主人就在里面吃刀削面。华为人所谓的请客聚
会,实际上就是普通的吃饭而已,说白了,就是员工沟通、聚会的一个借口而已。

华为人是不是就是艰苦朴素呢?我觉得还不是。前文说了,华为人也认识螃蟹,
吃螃蟹。华为就是习惯了,“老一辈”的创业者就是这么过来的。早期任正非经常
对几十个员工说,今天改善伙食,熬点猪尾巴汤啊!大家拽着猪尾巴吃得挺开心。
每个新人进来后,大家请客吃的也就是这些,久而久之,自己也就爱上这口了。

■ 吃饭搭台,沟通唱戏

华为公司之外的人如果与华为的朋友在一起吃饭,你通常就会感觉到你失去了
自我,因为他们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华为。聊着聊着,突然有人说:下班了干嘛还
谈什么华为啊,聊点别的!同志们“嗡”的一声开聊别的话题。聊着聊着,突然又
有人说:刚才不是说不谈华为了吗?怎么又聊起华为来了?来,喝酒,喝酒。

于是,又是一阵哄笑。

公司派人到办事处做支持,事情还没谈,先吃饭再说,也就是找一个咖啡厅或
者干净的小饭店。当然吃的最多的还是华为人的最爱:火锅、湘菜,反正要够辣,
够劲。吃得汗流浃背还是那个话题:华为。顺便把本次来的目的、对策全都穿插进
去。饭吃完了,问题也就谈完了。

一抹嘴,回办公室干活,“吃人嘴短”啊,哥儿们,保证连夜把报价做好。

备出问题了,用服兄弟火线把设备调通。走,兄弟们,感谢,感谢,出去吃
顿饭。

看到小王近来情绪不稳定,领导一拍小王的肩膀:中午我请你吃个饭,聊聊。

“我投诉你了,希望你不要介意。”“没关系的,都是为工作嘛,明年我再投
诉你,哈哈,走,去喝一杯。”

过年过节了,网上立刻会收到相关部门的贺卡。到了元旦附近,每个部门都有
一项重要任务:请相关部门吃饭。还是麻,还是辣。那些天,你几乎天天有饭局。
过去一年中哪些工作你们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有些事情你们做得还不够;明年部门
的规划大体是什么,需要得到你们什么样的支持。

……这不是文化是什么?

10年前,华为创业员工围着大排挡吃着炒河粉,煮花生。10年后,大家开始吃
火锅,吃烤肉,但还爱吃河粉,还爱吃花生。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吃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吃文化”承载着华为一路行来的历史。
 
知道你是化为出来的。比较奇怪为什么老盯着化为不放。
要不要请认证飞来北电做个报告?问点个人化的问题,华为和北电,你支持谁?
在这里贴华为是要让北电吸取教训呢,还是真的认为化为有纯学术的研究价值?
如果化为的强大和北电的没落不可避免,身在北美如何自处?
还望楼主不吝赐教。
 
最初由 Caohaoying 发布
知道你是化为出来的。比较奇怪为什么老盯着化为不放。
要不要请认证飞来北电做个报告?问点个人化的问题,华为和北电,你支持谁?
在这里贴华为是要让北电吸取教训呢,还是真的认为化为有纯学术的研究价值?
如果化为的强大和北电的没落不可避免,身在北美如何自处?
还望楼主不吝赐教。

看楼主自己挖坑挖的怪累的,帮帮忙了.:D
 
最初由 Caohaoying 发布
知道你是化为出来的。比较奇怪为什么老盯着化为不放。
要不要请认证飞来北电做个报告?问点个人化的问题,华为和北电,你支持谁?
在这里贴华为是要让北电吸取教训呢,还是真的认为化为有纯学术的研究价值?
如果化为的强大和北电的没落不可避免,身在北美如何自处?
还望楼主不吝赐教。

嘿嘿,这个好回答,我对华为感兴趣

要不要请任正非来做报告,是William Owens的事情. 就个人而言,我支持华为

在这里贴华为,不过是我的个人兴趣,当然读者要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那就是锦上添花了,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华为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例子,中国有什么非公有的企业能做到华为这样规模的吗?

华为的崛起和北电的没落是现阶段的,也许下一个阶段就倒了过来,没有什么是永久的.如果脆弱到看写竞争对手的文章都不爽,那在哪里都要好好想想怎么自处的问题了.

如果你手头有类似写Nortel的文章,也欢迎你贴出和大家分享
 
最初由 long@strong 发布


看楼主自己挖坑挖的怪累的,帮帮忙了.:D
华为的道比较深,得好好挖:D
 
发钱的“艺术家”

发钱的“艺术家”・ 华为通过发钱实现了一次面对面的公司与员工的对话,
员工与自我的对话。不仅发了钱,还传递了真情和价值观

・ 如果说发钱是一门艺术,那么华为就是一个发钱的艺术家

在杭州,辞职后我曾经帮朋友与一家浙江比较著名的高科技公司洽谈人力资源
咨询事宜。该公司非常重视,公司总裁亲自和我们谈,在谈话中,他多次希望能给
他们提供一个量化的考核标准出来,由于他工作太忙,在临走时特意嘱咐其人力资
源部经理看看我们提供的考核表范本。

老总的意思也无可厚非,华为在前几年也经历过这个过程。但华为现在已经不
在意把考核表设计得美仑美奂,把奖金算得多么准确无误,而是在意考核沟通的过
程和薪酬发放的沟通过程,华为把这个过程称为“发红包”。

华为每年都有一个非常宏大的“发红包”活动,7 、8 月份公司分股票发奖金,
那时公司的高层几乎全部出动,包干到户到各个部门进行“发红包”,比如,市场
部的几位副总裁按片区分赴各地和员工沟通。

沟通什么呢?沟通公司的发展战略,沟通绩效评价和反馈等。根据保密原则,
分头分级进行沟通:

(1 ) 发放红包。告诉你今年的“红包”是多少。

(2 ) 自我评价。问你对结果的意见、对自己的优缺点的评价、未来的发展
道路。

(3 ) 指导意见。结合之前公司的综合评定活动告诉你去年的表现,指出你
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发展方向。

(4 ) 激励沟通。最后勉励你好好工作,签字认同。

诸位可不要认为华为担心员工不认购股票而搞路演来了,华为人几乎就没有不
把股票认购下来的,只有人希望能获得更多公司的股票。股票代表着分配利益的机
会,代表公司对你的认同。如果股票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数目,很多人还会很失落、
很沮丧。

华为把发钱不仅当作一个结果,而且作为一个过程让员工知道公司的战略、公
司的导向、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

可以说,华为通过发钱实现了一次面对面的公司与员工的对话,员工与员工的
对话,员工与自我的对话。不仅发了钱,还传递了真情和价值观。

不只是发股票等比较重要的活动才展开“发红包”行动,平时例行的涨工资,
特别是新员工的涨工资,你的主管也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涨这次工资,工作中还有哪
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只是发钱,只要事关评价,比如季度的例行考核、劳动态度评定、任职资格
认证,你的主管都会和你沟通,告诉你考核结果的由来,优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甚至还要制定详细的绩效改进计划。

如果说发钱是一门艺术,那华为就是一个发钱的艺术家。
 
最初由 人在天涯 发布


如果脆弱到看写竞争对手的文章都不爽,那在哪里都要好好想想怎么自处的问题了.


你看,和我讨论问题还不忘记在心理上站个上风。
这习气可就不好了。至少看起来不够大方。
 
为什么中兴/联想就没有这么多文章?化为的人这么能写?你不觉得奇怪么?
 
最初由 Caohaoying 发布


你看,和我讨论问题还不忘记在心理上站个上风。
这习气可就不好了。至少看起来不够大方。

欢迎批评和自我批评.本来这样的文章,就没有针对谁的意思.

就文章的内容探讨是正常的,但去追究我为什么喜欢帖这样的文章,这就不是很正常的.不过这确实也是CFC的风气.

写华为的书多,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我倒是很奇怪你为什么觉得奇怪:D
我是作家,我也是喜欢写老大的,老大写完了,才轮到老二.

如果你认为这是华为在炒做,那只能说明中兴有关部门失职,你也可以炒做啊.当然也许中兴不喜欢出书,如最近中兴要冠名中超.大家都有大家的路子,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最初由 人在天涯 发布


欢迎批评和自我批评.本来这样的文章,就没有针对谁的意思.

就文章的内容探讨是正常的,但去追究我为什么喜欢帖这样的文章,这就不是很正常的.不过这确实也是CFC的风气.




:(

最初由 人在天涯 发布



写华为的书多,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我倒是很奇怪你为什么觉得奇怪:D
我是作家,我也是喜欢写老大的,老大写完了,才轮到老二.



:D

最初由 人在天涯 发布



如果你认为这是华为在炒做,那只能说明中兴有关部门失职,你也可以炒做啊.当然也许中兴不喜欢出书,如最近中兴要冠名中超.大家都有大家的路子,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
 
最初由 人在天涯 发布


欢迎批评和自我批评.本来这样的文章,就没有针对谁的意思.

就文章的内容探讨是正常的,但去追究我为什么喜欢帖这样的文章,这就不是很正常的.不过这确实也是CFC的风气.

写华为的书多,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我倒是很奇怪你为什么觉得奇怪:D
我是作家,我也是喜欢写老大的,老大写完了,才轮到老二.

如果你认为这是华为在炒做,那只能说明中兴有关部门失职,你也可以炒做啊.当然也许中兴不喜欢出书,如最近中兴要冠名中超.大家都有大家的路子,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什么样的企业就有什么样的作风。华为是狼,所以要嗷嗷叫。
只是,在那里做事都不要太高调。中国几千年的经验也不都是糟粕。
 
炒作要看哪个方面。中兴冠名中超,是提高企业知名度。
华为则热衷于探讨所谓的企业文化。颇有自恋的情结。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