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石头印红楼之传国玉玺传:新解红楼梦

兔兔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4-04-07
消息
2,614
荣誉分数
111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卡屯
第一部分

自序:扯掉"红楼人"的遮羞布

前些时候,有人在"百家讲坛"大侃特侃《红楼梦》,其结果就好像捅了马蜂窝,所谓"红学界"登时乱纷纷,闹哄哄,乃至苍蝇蚊子满天飞,"哼哼哼"、"嗡嗡嗡",各种"哼哼韵"不绝于耳,搅得人至今不得安宁。

  戚蓼生云:"如捉水月,只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

  如今又有人筹划重拍《红楼梦》,大张旗鼓地搞什么"海选";又有人高调出版什么续书或高调宣布续写《红楼梦》……

  戚蓼生云:"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千万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戚蓼生之序,乃振聋发聩之论也。本人起而效之,也想大喊一声:"STOP!"不管是重拍也好,还是续写也好,都必须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作为前提,那就是必须读懂了《红楼梦》。但可悲又可笑的是,现在根本无人真正读懂《红楼梦》!何止是没读懂,甚至不知道红楼殿堂的大门朝向何方!最多也就有人偶然路过,趴在窗口向里面瞟了几眼而已。虽然在清朝时,读懂《红楼梦》的"个中人"不在少数,但也都和作者一样,不敢明言。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而《石头记》又叫"风月宝鉴",两面都可以照人,正面是"红楼人",反面是"骷髅骨"。正如戚蓼生所言:"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

  《红楼梦》和《石头记》的关系,就像衣裳和美女。俗语有云:"天上掉馅饼。"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了个林妹妹",一帮好事者立即围了上去,对美女视若无睹,却对美女的衣裳着了魔,大赞其衣裳是如何如何的漂亮,继而开始考证裁缝是谁,又考证另一个裁缝的祖宗十八代,甚至将众多裁缝家的祖坟刨了一遍又一遍。于是所谓"红学"随之诞生,也就是有了一门专门研究《红楼梦》的所谓"学问"。

  又好比《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猪八戒没有识别妖怪的能力,却贪图村姑的几个馒头,于是怂恿唐僧大念紧箍咒。只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才能透过变幻了的人形,直接看到骷髅骨。这正如《石头记》作者所说:"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红楼掩面人"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而"青冢骷髅骨"则指《石头记》中的历史人物。《石头记》是一部历史小说,毛主席曾说:"对《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红楼梦》写的是很仔细很精细的历史。"此乃至理名言也。戚蓼生亦云:"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红楼梦》只是作者为了躲避清朝惨无人道的文字狱,为《石头记》设计的一块遮羞布。所谓"红学",就是研究这块遮羞布的学问。

  《石头记》只有八十回,早先的各种版本,书中都有许多用红笔写的批语,其中写批语较多的一人叫"脂砚斋",而且《石头记》最早的版本甲戌本,其每一页的版心的下部都署有"脂砚斋"三个字,所以这些批语通称"脂批"。《红楼梦》和这些主要批语一起构成了《石头记》,"脂批"是《石头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来乾隆皇帝和权臣和珅,指使程伟元、高鹗对《石头记》的部分章节进行了篡改,并将"脂批"阉割掉,又狗尾续貂地加写了后四十回,这就是所谓的"程高本",结果彻底掩盖住了《石头记》。也就是说,清朝将《红楼梦》这块遮羞布加以改造,又添上了一块布料,重新缝制了一块裹尸布,将《石头记》从头到尾,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石头记》从此就在暗无天日中苟延残喘。"程高本"是名副其实的"伪《红楼梦》",而研究"伪《红楼梦》"的学问,可以称之为"伪红学",所谓"伪红学",就是研究这块裹尸布的学问。

  "红学"是一种很奇妙的学问,是读不懂《石头记》的产物,乃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越是读不懂《石头记》,"红学"越是"夺目红"。"红学"发展到如今,已是摇头丸摇出来的美妙的幻觉,但"红学"却因"幻觉"而成了显学,实在叫人哭笑不得!

  国学大师蔡元培先生,居然从"伪《红楼梦》"中,索隐出了"悼明之亡、揭清之失"的高论,高!实在是高!有时候直想将他从坟墓中请出,灌他几杯薄酒,然后轻拍着让他熟睡,以免苍蝇蚊子的喧阗,搅扰了他老人家的清梦。
 
现有一人,也相当的厉害,推论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清初的著名戏剧家、诗人洪昇。"洪昇"二字,是进入红楼殿堂的敲门金砖。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此君扛着敲门金砖,却尽在红楼殿堂之外打转。

  胡适,也是一高人,曾大骂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索隐派是"猜笨谜",虽然这个高人偶然从书摊上购得古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并且长期独占,秘不示人,但他却从中得出了"曹家"这么个绝论,成为了"新红学"的奠基人。高!实在是高!直呼之"狗屁"可也,至少在"红学"上,胡适是典型的"胡曰",即胡说八道。至于其徒子徒孙,连胡适都不如,略过不提。

  据本人掌握的材料来判断,历史上真正读懂《石头记》的有两人,一为袁枚,一为戚蓼生。但本人并不否认清初曾有大批人读得懂《石头记》,只是无资料佐证罢了。

  在满清改续"红楼梦"前后,便开始有人读不懂《石头记》,正因为越来越读不懂,才诞生了所谓"红学"。而其时究竟有多少深谙《石头记》奥妙的"个中人",不得而知。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从清朝灭亡至今,近百年之间,无人真正读懂《石头记》,甚至可以说没有人摸着门。

  "红学"是一朵已"迷人眼"的塑料花,无数人曾经或正在为其添枝加叶、涂脂抹粉,使其已臻"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化境,但假花终究是假花,不可能有生命力。"红学"更是一尊忽悠愚夫蠢妇的泥菩萨,多少人不遗余力地为其镀了一层金又一层金,然后借着佛光普照,纷纷立了"派"、成了"家"。

  如今我们将目光重新投向了《石头记》,"红学"便只好泥菩萨过河了。

  戚蓼生云:"吾谓作者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譬之绘事,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逾一树。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

  何谓"佳处"?又何谓"幽处"?《石头记》之"微旨"究竟为何?

  一、《红楼梦》本名《石头记》,其作者是洪昇,创作于清初康熙年间,具体时间在1690年至1704年之间,距今已三百年有余。参与创作者有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都曾是"《长生殿》事件"的参与者。

  二、《石头记》只有八十回,业已完稿,并作过修订,并非如"红学"所认为的是一部未完成之作。

  再引用一遍戚蓼生之序:"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千万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三、《石头记》是在清初文字狱之中诞生的"怪胎",和书中的"风月宝鉴"一样,分为正反两面,正面为"红楼梦",反面为"石头记"。

  《石头记》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

  四、《石头记》还带有"脂批","脂批"也是《石头记》的正文,是《石头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带"脂批"的"石头记"就是"红楼梦",《石头记》等于"红楼梦"加"脂批"。

  五、"脂批"的主要创作者脂砚斋和畸笏叟,其实就是作者洪昇自己。作者借"批"之名,行"写"之实,双管齐下,书就了这"千古未闻之奇文"。

  六、"曹雪芹"并不存在,是作者有意虚设的"莫须有之人"。

  七、《石头记》是一部"传国玉玺传",其中"衔玉"之宝玉即传国玉玺。传国玉玺诞生于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之手,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使传国玉玺崩掉了一角,后王莽以金镶之。《石头记》中的"金"与"玉"就来源于此。而妙玉、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都只是曾经镶嵌在传国玉玺的缺角上的一角,分别代表宋、元、明、清。

  八、《石头记》又是一部"明史",清朝的文字狱不允许真正的"明史"存在,于是洪昇采用"避讳"之法,将《石头记》分为正反两面,正面是"红楼梦",反面是"明史"。

  提起清朝文字狱,我们就会想起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夺朱非正色,异种尽称王。"等等。就为这些文字,清朝大兴冤狱,滥杀无辜。后龚自珍叹道:"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又有"万马齐喑究可哀"之句。而清朝的第一宗文字狱大案,就是"庄氏明史案",受此案株连者达两千余人,一时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清统治者忌讳真正的"明史",便大肆烧杀。但汉族文人仍以修"明史"为己任,认为这是报答故国的一种方式,其代表人物黄宗羲曾道:"国可灭,史不可灭。"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伟大的《石头记》,即"反文《红楼梦》",亦即"明史"。

  《石头记》从明朝万历年间的东北女真族的兴起,一直写到清朝康熙年间的台湾郑氏集团的降清,详细地记述了其间发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主要历史人物。如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崇祯登基铲除阉党、起用袁崇焕;皇太极改金为清、征服朝鲜及内外蒙古、计杀袁崇焕;李自成农民起义、崇祯吊死煤山;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多尔衮携顺治入主北京、灭南明、降西藏;康熙平三藩、收台湾,等等。

  九、《石头记》中的大观园,狭义上是指北京西苑三海和景山,广义上指明末清初时的中国。

  十、《石头记》中的荣国府,狭义上指北京西苑三海,广义上指从兴起到一统天下的满清;荣国府中的"梨香院"和"东大院",都指入关前的清朝,而荣国府的实际掌权人王熙凤,正从"东大院"而来。宁国府狭义上指北京明皇宫(含景山),广义上指朱明。

  十一、《石头记》的中"甄家",指建都南京的朱明王朝,即"南京朱明",包括建文帝时的明朝("甄士隐"之"甄家")、朱棣迁都北京后的留都南京和清朝入关后的南明。"贾家"指朱棣迁都北京后的"北京朱明"。

  十二、《石头记》有两大主题思想,一为"华夷"思想,一为"无君"思想。"华夷"与"无君",是明末清初的两大思想潮流。

  《石头记》作者洪昇还写有著名的《长生殿》,其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写的正是"胡虏"的叛乱,借以比喻清朝的兴起和入关。《石头记》则全面记述了清朝从兴起到入主中原的历史,可以说是《长生殿》的姊妹篇。明末清初之际,很多汉人都保持了民族气节,黄宗羲等认为:"屈节以事夷者,为万世之罪人。"吕留良则认为:"华夷之分,大过于君臣之伦。""严华夷之辨",是明末清初的一大思想潮流,"华夷"思想是《石头记》的主题思想之一。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改朝换代的历史,也就是争夺皇权即"传国玉玺"的历史。所谓"改朝换代",也就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又"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其结果则必定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明末清初之际,人们痛定思痛,兴起了一股"反帝制"的思想潮流,而"无君"思想则是《石头记》的另一大主题思想。所以作者用"传国玉玺"作为《石头记》的第一主人公,即宝玉。而《石头记》中的其他主要人物,都围绕着宝玉打转,也就是为了占据"传国玉玺"的缺角,大家勾心斗角,争风吃醋。

  ……

  虽然不敢说本书已完全抓住了作者的本意,但作为引玉之砖,应该问题不大。当然,"红学大家"们会嗤之以鼻,道:"牵强附会,没有学术价值!"但本人不相信谁能将整部《石头记》,"牵强附会"成一部首尾贯通、合情合理的历史。
 
前言:什么是《红楼梦》?什么是《石头记》?

诗云:

  此言皆虚妄?红友自思量。

  石头书中语,岂可作荒唐!

  什么是《红楼梦》,什么又是《石头记》?这是所谓"红学"从来没有回答、也永远回答不了的问题。《石头记》诞生三百年来,至少在清朝灭亡以后根本无人读懂,所以我们也不必过分苛责"红学大师"们。

  那么究竟什么是《石头记》呢?

  《石头记》首先是一部"传国玉玺传"。

  传国玉玺诞生于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之手,从此便成为了中国封建皇权的象征。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改朝换代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争夺代表皇权的"传国玉玺"的历史,正如毛主席所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王莽的姑母将传国玉玺摔在地上,结果使传国玉玺崩掉了一角,【"玉角"之来历。记清。】王莽后来以金镶之。【"金角"之来历。记清。】《石头记》中的"玉"与"金",就来源于此。

  《石头记》中的"宝玉"就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叫"传国玺",武则天因"玺"与"死"谐音,故改"玺"为"宝",所以"传国玺"又叫"传国宝"。"宝玉"的意思即"玺之玉",也就是"玉玺",即"传国玉玺"。

  在"金陵十二钗"之中,除了贾家的姑娘媳妇之外,还有四个"美若天仙"的外来人,即妙玉、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她们都是曾经镶嵌在传国玉玺的缺角上的一角,分别代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是曾被"宝玉"勾引得"竞折腰"的"英雄"。

  《石头记》还是一部"明史",是一部记载明朝末世的"明史",这段历史开始于清朝的兴起,结束于朱明的彻底灭亡。

  在《石头记》中,作者又将明朝分为南京朱明和北京朱明。明朝本为朱元璋所建,都城在南京,而朱家又本是南方人,所以作者将南京称为朱家的"真家",即书中的"甄家"。建文帝时朱棣篡位,又将都城迁到了北京,所以将北京称为朱家的"假家",即书中的"贾家"。"甄家"指南京朱明,"贾家"则指北京朱明。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上吊,朱家人又在南京建立起了南明,这等于朱家将都城又从北京搬回了南京,也就是说朱家人又从"贾家"回到了"甄家"。所以《石头记》中的"甄家"还包括后来的南明。

  《石头记》中的历史分段也与现在不同。按照现在的历史分段,崇祯十七年(1644)的崇祯上吊和清朝入关,即标志着明朝的灭亡。但《石头记》作者认为,明朝还包括南明和台湾郑氏集团,台湾郑氏集团的灭亡,才标志着大明的灭亡。这也是当时明朝遗民的一般看法,含有很强的"正统"观念。朝鲜曾将崇祯年号一直用到"崇祯七十七年",也正是这种"正统"观念的反映。【记清。】

  《石头记》中的"贾宝玉",就是传到北京朱明手上的"传国玉玺","贾宝玉"本身就是"贾家之宝玉"的意思,即北京朱明的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曾经缺了一角,这个"缺角"就是"贾宝玉"的"嘴",王莽篡位时曾在这个"缺角"上镶补过一块金子。朱棣篡位后,也在"贾宝玉"的"嘴"中镶补上了一块东西,但不是"金子",而是一块玉,即"通灵宝玉",这就是贾宝玉"衔玉而生"的来历。贾宝玉的诞生,表明"传国玉玺"又投胎转世到了北京朱明,即"贾家"。"传国玉玺"的每一次投胎转世,都代表中国一个新的朝代的开始。

  贾宝玉"嘴"中的"通灵宝玉"又是"蒋玉菡",代指明朝的东北,清朝便由此兴起。

  在《石头记》中,"玉"又指汉族,"金"又指北方游牧民族,特指建立后金的女真族。妙玉、蒋玉菡林黛玉的名字当中都有一个"玉"字,分别代表汉族政权宋朝、明朝(北京朱明和南京朱明);史湘云和薛宝钗都有一个重要的金首饰,一为"金麒麟",一为"金璎珞",分别代表游牧民族政权元朝和清朝。不仅如此,妙玉还是宋朝灭亡时从"传国玉玺"上崩下来的赵宋玉角;史湘云则是蒙元崩掉赵宋的玉角"妙玉"之后,镶补在"传国玉玺"上的金角。这与王莽篡汉致使"传国玉玺"崩掉一角、又"以金镶之"完全一致。而蒙元灭掉赵宋也正是"篡汉",即"篡夺汉族政权"之意。蒋玉菡是被清朝崩掉的北京朱明的玉角,林黛玉则是前来镶补"传国玉玺"的南京朱明的玉角;薛宝钗是清朝崩掉北京朱明的玉角"蒋玉菡",又挤掉南京朱明的"林黛玉"之后,镶补在"传国玉玺"上的金角。清朝灭掉朱明也是"篡汉"。
 
明末清初有三大势力,即汉族的明朝、满族(前身为女真族)的清朝(前身为后金)、蒙古族的北元。这三大势力为争夺中国的统治权,在北京朱明进入衰亡期时,都使出浑身解数、大打出手。它们在《石头记》中的代表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她们是《石头记》的三大女主人公,都想将自己嫁给宝玉,即想让"宝玉"将自己含在"嘴"中,并因此明争暗斗、争风吃醋。

  这就是《石头记》所谓"怀金悼玉"的来历,《石头记》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传国玉玺传",又是一部记载"明末清初"历史的"明史"。

  什么又是《红楼梦》呢?

  《石头记》即"传国玉玺传","宝玉"及其"通灵宝玉"即"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上有八个字,即"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么《石头记》相当于"传国玉玺"上的这八个字,而这八个字又相当于《石头记》的八十回,《石头记》也正好八十回。

  林黛玉又是"印泥",其前身是书中的"绛珠仙子";薛宝钗的前身是印泥的组成部分"朱砂"。也就是说,宝钗的前身是黛玉的前身的一部分,这与清朝的前身本是朱明的一部分完全一致。"宝玉"与林黛玉(含薛宝钗)之间的关系,又是"印玺"与"印泥"之间的关系。【看后文自然明白。】

  "传国玉玺"蘸上印泥,钤盖在纸上,纸上就会显现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而这八个字就是《红楼梦》,也只有八十回。

  《石头记》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红楼梦》也是这八个字,那么《红楼梦》与《石头记》不就是一回事了吗?不。

  "传国玉玺"上的这八个字,与钤盖在纸上的这八个字,在排列方向和字形上是完全相反的,这是治印常识。也就是说,《红楼梦》等于"反文《石头记》";反之亦然,即《石头记》等于"反文《红楼梦》"。

  钤盖在纸上的八个字,一目了然。但如果直接看"传国玉玺"上的这八个字,即读这八个字的"反文",可能会有点费劲。如果不是八个字,而是《石头记》的八十回呢?将《石头记》的八十回全部读成"反文",那就不是费劲的问题了,除了治印的行家里手,常人估计比登天还难。所以我们要读"反文《石头记》",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钤盖在纸上,直接读"正文《红楼梦》"。

  但是,"反文《石头记》"并不等于《石头记》,显然"正文《石头记》"才是真正的《石头记》。也就是说,只有读"正文《石头记》"才是读真正的《石头记》,而不是读"反文"。如果读"反文",那就是读《红楼梦》了。要读《红楼梦》,直接读钤盖在纸上的《红楼梦》就可以了,何必去读"反文《石头记》"呢?

  所以《石头记》必须读"正文",而"正文《石头记》"等于"反文《红楼梦》",那么读"正文《石头记》"等于读"反文《红楼梦》"。

  也就是说,"传国玉玺"上的八个字,钤盖在纸上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很好认,因为它是"正文",即与我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完全一样,但作者却要我们读"反文"。反过来,"传国玉玺"上的八个字,本是"反文",作者却要我们读"正文"。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石头记》的作者是洪昇,洪昇是清初人,《石头记》成书于康熙年间。《石头记》中将清朝征服朱明比喻为"王莽篡汉",这在"文字狱"盛行的清初可是死罪,甚至会株连九族。

  清入关后杀人如麻,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致使汉族人口大幅减少。在军事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为了抑制反清思想,清朝又大兴文字狱,仍是一字方针:"杀!"顺治借口"顺天科场案"、"江南科场案"等,大肆屠杀汉族士子。并颁旨:"禁士子不得妄立社名,纠众盟会,其投刺往来,也不许用同社同盟字样……违者灭门。"1663年(清康熙二年),康熙刚一即位,就制造了清朝第一文字狱大案--"庄氏明史案"。浙江富商庄廷鑨购得明末宰相朱国桢所著的《明史》遗稿,聘请当地名士一起修撰,并补上了明末崇祯一朝的历史,如实记录了清朝入关之前的史事。清朝为了抹杀东北女真族本来臣属于明朝的事实,以"诋毁清朝"的罪名,将参与编修的人员及其家族全部逮捕,而凡与此书相关者,甚至购书者,也莫不受到牵连。逮捕入狱者达两千余人,死刑七十多人,其中凌迟处死者十八人。而被没官为奴及徙边者不计其数。清朝文字狱自此一发而不可收,越来越严厉,越来越惨无人道。

  清初的"文字狱",正是洪昇将《石头记》写成"反文"的原因。《石头记》是"反文",其作者当然应该抄家灭族了,因为所谓"反文",就是"造反之文"。《石头记》成书于康熙年间,那么所谓"造反之文",就是"反清朝之文"。这就是"反文"的寓意,其中寓含着"排满"思想。而"华夷"思想,则是《石头记》的主题思想之一。
 
《石头记》是一部用"反文"写成的小说,所以我们必须读"反文"这种文字,也就是读"《石头记》正文"。

  这里解释起来相当拗口,我们换一种说法。"传国玉玺"上有"反文"的八个字,钤盖在纸上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我们面对纸时,"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按照我们正常的书写阅读习惯来读,大家都认识;而当我们面对"传国玉玺"时,如果仍然按照我们正常的书写阅读习惯去读,这时有谁知道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还是读出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就证明你读错了,很明显你读的还是"反文"。按照正常的书写阅读习惯读"传国玉玺"上的"正文",才是正确的阅读方法,如果能从"正文"中读出别的意思来,那才算是读懂了《石头记》。也就是说,《石头记》的主题绝不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里寓含着《石头记》的另一大主题思想,即"反帝"思想,当然这里的"帝"指皇帝。

  《石头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明朝灭亡后,许多汉族文人都有志于修"明史",要修明史以报故国,黄宗羲曾说:"国可灭,史不可灭。"但在大兴文字狱的清初,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伟大的《石头记》,即"反文《红楼梦》",《石头记》既是一部"传国玉玺传",又是一部"明史"。作者洪昇修撰了一部"明史",但为了躲避清朝的文字狱,使这部"明史"得以流传于世,作者竟然将《石头记》用"反文"抄录出来,"问世传奇"。

  《石头记》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只有空空道人才有缘一睹"庐山真面目"。而我们现在所能读到的,只是空空道人抄回来的《石头记》,但空空道人随即将书名改为了《情僧录》。为什么呢?因为空空道人抄录回来的实际上不是《石头记》,而是《红楼梦》,"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也正说明了这一点。《石头记》是"反文",但为什么空空道人"再检阅一遍",还是认为《石头记》"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呢?这也说明他抄录回来的是《红楼梦》。

  《石头记》被空空道人抄录回来以后才"问世传奇",但空空道人抄录回来的却是《红楼梦》。既然真正"问世传奇"的是《红楼梦》,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读到《石头记》呢?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说:"我们只须根据可靠的版本与可靠的材料,考定这书的著者究竟是谁,著者的事迹家世,著书的时代,这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这些问题乃是《红楼梦》考证的正当范围。"

  胡适及后来红学者,正是从这种观点出发,一直围绕着"作者"打转。胡适的这种观点,也许非常适合于其它古典著作的考证,但对于《石头记》来说,却是典型的瞎子观灯、盲人摸象。《石头记》是在清朝文字狱的高压之下产生的"非常"之作,要解读《石头记》也必须采用"非常"之法。《石头记》的作者从创作时开始,就在尽一切可能地抹去有关"著者的事迹家世,著书的时代"等等的一切痕迹;后来读懂《石头记》的"个中人",也使出浑身解数,极尽误导、掩饰之能事;终于连明白《石头记》寓意的清朝统治者,最后也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那就是改续《红楼梦》,将《石头记》彻底包裹在"伪《红楼梦》"之中。请问高人胡适,从何处可以得到"可靠的材料"?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读《石头记》呢?只有解读《石头记》文本本身,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个中人"们不是读懂了吗?清朝统治者不是也明白其寓意了吗?

  但又如何解读《石头记》文本呢?

  "正文《石头记》"等于"反文《红楼梦》",我们要读《石头记》,那么只有读"反文《红楼梦》"了。否则便只有再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去拜访"石兄",但是又有谁知道,这个"青埂峰"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反文《红楼梦》"又怎么读呢?不急,作者早有安排。
 
一、"解谜"

  《石头记》中有很多谜语,作者明确告诉我们是谜语的谜语诗就不少,比如第二十二回和第五十回、第五十一回的谜语诗。对于这些谜语,作者都是先告诉我们几个谜底,后面的则让我们自己去猜。这显然是作者在引导我们猜谜,只有猜出这些谜语,我们才能进入"红楼殿堂"。作者就这样把入门钥匙交到了我们手上,但是至今无人明白作者的深意,无人接过入门钥匙。既然连入门钥匙都不要,那么所谓"红学"至今还在"红楼殿堂"之外打转,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所以要读《石头记》,必须"解谜","解谜"才是进入"红楼殿堂"的敲门金砖。但我们不能为了"解谜"而"解谜",必须为了读懂《石头记》而"解谜"。《石头记》中的"谜语诗"艰深晦涩,十分难解。即使猜出了第一层的谜底,也不敢判定是否就是正解,也未必明白还有另一层暗含的谜底。有的谜语,谜面、谜底和暗含谜底之间,居然互为"面"和"底",一定要先猜出暗含谜底才能明白谜面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只有挖出谜面、谜底所隐藏的全部秘密之后,或上下验证,或反推验证,或谜语与谜语之间互相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才有可能是正解。不仅如此,最后得出的结论还得与《石头记》上下文验证,与《石头记》全文验证,必须完全吻合,上下左右完全一致。只有经过这样验证之后的谜底,我们才能有信心地说:这就是正解。

  二、"还讳"

  中国古代有一种严厉的宗法制度,叫"避讳",所谓避讳,就是人们说话和写文章时,必须回避当时的帝王、圣人和本人祖上的名讳。避讳的方法之一,就是用同音或近音字(词)替代必须避讳的字(词)。

  《石头记》正是用"避讳之法"创作的一部"明史",作者也不厌其烦地反复为我们演示了这种方法。比如"英莲"的谐音为"应怜","霍启"的谐音为"祸起",等等;还有的人名,其用意更是一目了然,如"詹光"为"沾光"、"单聘仁"为"善骗人"、"卜固修"为"不顾羞"、"卜世仁"为"不是人"……不胜枚举。作者还告诉我们,将人名的"谐音"串在一起还可以组成句子,比如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四姐妹的名字的第一个字,其谐音为"原应叹息"。这等于在告诉我们,《石头记》中的谐音,不仅存在于关键的词语当中,而且还存在于关键的句子之中。和上面所说的谜语一样,作者不仅告诉我们《石头记》使用了"谐音"的写作手法,还不断地为我们作示范,希望我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后自己去解读《石头记》中的其它谐音。

  既然《石头记》采用了古人的避讳之法,即采用了"谐音"的写作手法,这就说明《石头记》也有避讳之处。那么《石头记》究竟"避"谁之"讳"呢?当然是清朝之"讳"。而清朝之"讳"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要明白清朝之"讳",我们便只有用"读谐音"的方法,反向推论了。也就是说,既然《石头记》中的部分字词是用谐音之法"避讳"而来,那么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也用谐音之法还原其所避之"讳",也就明白什么是清朝之"讳"了。此乃"还讳之法"也,即用"读谐音"之法,还原出《石头记》所避讳的字或词,甚至句子。"还讳法",才是读"反文《红楼梦》"的正确方法。【避讳之法有多种,谐音只是其中之一。而"还讳之法"也有多种,"读谐音"也只是其中之一。看后文便知。黄砚堂】

  那么我们应该将《石头记》的什么地方进行"还讳"呢?是将所有的字或词都读成谐音吗?当然不是,须要"还讳"的地方,往往是文章的关键部分,比如人名、物名、地名等;还有语句生涩的地方,这是作者"为观者醒目",刻意那么写的;而脂砚斋作过批语的地方,则更要留意……

  只要将这些关键的地方进行"还讳",并且"还原"到位,便会豁然开朗,上下文立即就转变成了历史。这些关键的地方就有如电视的遥控,只要轻轻一按,我们就能看到另一台完全不同的节目;又有如汽车的方向盘,你在现代化的长安街上行驶,只要向右一打方向盘,就能拐入充满历史感的小胡同,但千万别左拐,那里限行。

  但汉字具有相同发音的字很多,更何况是谐音呢?"还讳"难免会产生多种读法,相同的一个词语,完全可能读出多个意思完全不同的词语。那么哪个"谐音"才是正确的呢?又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呢?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与上下文一致,与全文一致。读出来的"谐音"不仅必须解释一段短文,还必须与全篇贯通。如果贯通不了,那就是错的。与全篇贯通,是检验"谐音"解读得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如果有人用不同的"谐音"来反驳"还讳法",请在全篇贯通之前免开尊口,因为探讨一两个孤立词语的"谐音"的读法,毫无意义。

  "还讳"也有一定的规律,作者当初用"避讳之法"写作时,也不可能随意为之。比如应尽可能将怪僻的词语解读为通俗易懂的词或话,一般解读得越口语化才越能接近作者本意;对作者或脂砚斋做过暗示的词语,应该按照他们的指示去解读;有时候解读出来的多个"谐音"词语当中,有只有单一意思的词语,这时应优先选择具有唯一解释的"谐音",这也是作者煞费苦心编撰的结果。作者还用相同的姓氏,代表相同的利益集团,比如邢氏家族指蒙古族、尤氏家族指降清者、柳氏家族指南明等。
 
三、"意淫"

  通过"解谜"进入"红楼殿堂"以后,只有用"还讳之法"才能读懂"反文《红楼梦",即"正文《石头记》"。作者不仅绞尽脑汁地引导我们"解谜"、"还讳",在第五回,作者还教给了我们一个解读《石头记》的绝招,那就是"意淫"。所谓"意淫",就是"心会",就是"神通",作者要求我们"心会"《石头记》"不可口传"之寓,"神通"《石头记》"不可语达"之意。

  这就是作者为我们精心设计的解读《石头记》的方法,即"解谜"、"还讳"、"意淫"。这三种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必须先"解谜",再"还讳",最后"意淫"。在不同的场合,当然也可以分开使用。只有按照作者的指示去做,我们才有可能读懂《石头记》。

  但是"红学大师"们却拒绝了作者的苦心安排,偏偏要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硬是在半空中建起了"海市蜃楼",还美其名曰"红学",【正中作者圈套。估计作者会笑活,然后再气死。如此循环往复,不知凡几。】令人不得不感叹,感叹造"学"者的伟大。这正是:

  博古通今探佚事,穷经皓首索隐疾。

  千古绝唱谜有尽,一饭之恩报也迟。

  读《石头记》,切忌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摆出一副什么家的架势,谓"红袖"曰:"老夫要做学问了,不陪你玩了!"【其素常情景可知。】然后摇头晃脑,"之乎者也",如老和尚念经。【故,还须再修炼一百年。黄砚堂】

  读《石头记》,切记吊儿郎当,嘻笑怒骂,"三字经"不离口。最好一手操着酒瓶,一手搂着"红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然后效仿洪昇当年,调笑无厌,海阔天空;"石头"自会"打动凡心","口吐人言",主动道出其中玄奥,"倩'你'记去作奇传"。

  《石头记》是一部"传国玉玺传",也是一部"明史"。所谓《红楼梦》就是"朱楼梦",即"朱明之梦"。《红楼梦》还是"青楼梦",即"满清之梦"。作者通过总结中国封建时代的改朝换代的历史规律,用朱明从兴旺到灭亡的历史,预示了清朝的灭亡。《石头记》主要记述了明末清初的历史,按照现在的历史分段来看,也可以称之为"明清演义"。

  下面我们就开始"意淫"《红楼梦》,并从中读出《石头记》。
 
"赤壁怀古"之谜

一 "赤壁怀古"之谜

  国学大师蔡元培先生在《石头记索隐》中指出:"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

  "新红学"的奠基人胡适却在《红楼梦考证》中说:"研究这部书的人都走错了道路……只做了许多《红楼梦》的附会!"并讥讽蔡元培先生"猜笨谜",说:"假使一部《红楼梦》真是一串这么样的笨谜,那就真不值得猜了。"

  胡适认为《石头记》"不值得猜",他真的这么牛吗?到底谁走错了道路?我们通过破解《石头记》中的谜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石头记》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宝琴将素习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作者明确告诉我们薛宝琴所作的是谜语诗,但并没有给出谜底,只是说:"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

  我们先解读"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的第一首,看看究竟是不是"不值得猜"。

  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谜底:(1)"明史" (2)清初"文字狱"

  解读:此诗不通。

  "赤壁",即位于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的赤壁山,是著名的古战场。三国时诸葛亮和周瑜曾在这里火烧曹营,大败曹操。

  宋代苏轼也有"赤壁怀古"词一首,其开头便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薛小妹却道:"赤壁沉埋水不流。"赤壁只是座小山,别说"沉埋"了,即使将它扔到江中,也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如果说这里指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沉埋"在赤壁边的水里,但又哪来的载名姓的"空舟"呢?注意不仅是"沉",还有"埋"!而且达到了使"水不流"的程度。

  如果硬说就是还有"空舟",那么后面的"喧阗一炬"又烧的是什么呢?联系上下句看只能是"空舟",谁没事干又效颦诸葛亮周瑜把"空舟"给烧了呢?如果将"喧阗一炬悲风冷"这一句往前提,那么"喧阗一炬"之后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便"沉埋"了,但却留下了"空舟",难道周瑜的一把火借着诸葛亮的东风,专烧人不烧船吗?难道"喧阗一炬"之后,"樯橹"并没有"灰飞烟灭"?

  "薛小妹"为什么作此不通之诗呢?且莫管她,作者的目的也并不在此。既然她明言这是谜语,我们便来猜谜。

  (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赤壁",可以理解为"朱姓王朝",即明朝;"沉埋",入土,成为历史;"水不流",不再延续。那么"赤壁沉埋水不流"一句可以解读为:明朝已经灭亡。这是一种思路。

  "徒留名姓载空舟",记载已亡明朝之"名姓"的能是什么呢?史书也,可以称之为"明史"。所谓"空舟","书"也;"载",记载也。

  但这样解读能说得过去吗?我们来验证一下。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明末清初,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东林党人物叫钱谦益,人称"两朝领袖",精于史学,立志修"明史"。明末,钱谦益曾撰修《历朝实录》,存放在北京太液池畔的"蕉园",后李自成火烧明皇宫,"蕉园"也没能幸免。清初,钱谦益又收集了完备的明代史料,编写了达二百五十卷的明史稿,藏于自家藏书楼"绛云楼",后也毁于一场大火。钱谦益曾叹曰:"乌乎!甲申之乱,古今图籍书史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书史图籍一小劫也。"他认为:"汉晋以来,书有三大厄。梁元帝江陵之火,一也;闯贼入北京烧文渊阁,二也;绛云楼火,三也。"又在《蕉园》一诗中写道:"蕉园焚稿总凋零,况复中州野史亭。"他把存放在蕉园内的《历朝实录》叫正史,把存放在绛云楼中的明史稿叫野史或半野史,而绛云楼又叫"半野堂"。【一说在半野堂之后。】所以他所编修的明史,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已经在"喧阗一炬"中化为了灰烬。

  谜面可以解读为:明朝已不再延续,成为了历史,只留下许多名姓记载在明史里。记载无限大明"英魂"的明史又被大火所烧毁,只有在冷风中悲叹了。
 
此谜谜底为:明史。

  "绛云楼"在清初可是名闻天下,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就曾居住于此。如此一来,由"明史"牵连出"蕉圆"和钱谦益,钱谦益又牵连出了柳如是。柳如是乃秦淮八艳之一,是否会牵连出"秦淮八艳"呢?【半里伏线。】

  但如此就得出"明史"的结论,似乎不大可靠;况且和"火烧赤壁"相比,这两把火似乎也不够"喧阗"。但哪里还有可以和"火烧赤壁"一较大小的"喧阗一炬"呢?

  (二) 作者由"赤壁怀古",牵连出了"明史"。说到"明史",就不得不提及清初的一大文字狱冤案,叫"庄氏明史案"。

  "庄氏明史案"(摘自李凌《评对中国帝王的隐恶溢美》):明末宰相朱国桢,退休后著有《明史》稿一部。清兵入关后,朱氏后人将书稿卖给富户庄氏,庄氏又请人将明末崇祯一朝历史补上,并请人整理、润色、作序,命名为《明史辑略》,作为庄氏自己的著作出版。该书在提到明朝在辽东与满人交战时,仍用明时习惯用语,用明朝年号;称清先祖和清兵为"贼",对清室先世直呼其名,不加尊称,等等,这就构成"诋毁清朝"的"十恶不赦"的大罪。凡参加庄氏《明史辑略》整理、润色、作序的人,及其姻亲,无不被捕,每逮一人,则全家老小男女全部锒铛入狱。与此书相关的写字、刻板、校对、印刷、装订、购书者、藏书者、读过此书者,莫不株连。入狱者两千余人,审讯后定死刑七十多人,其中十八人被凌迟处死。一时人头落地,血肉横飞。依清律,各犯之妻、妾、媳、女及十五岁以下之子、侄、孙等没官为奴及徙边者无数。这是清朝一宗大案,发生在康熙二年。

  "庄氏明史案"开了清朝文字狱的先河,此后雍正、乾隆,一代比一代残酷。文字狱泛滥,使知识分子动辄得咎,人人自危。龚自珍诗的两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道尽知识分子恐惧悲凉的心态。梁启超在《清朝学术概论》中说:"文字狱顿兴,学者渐惴惴不自保,凡学术之触时讳者,不敢相讲习。"这些,对中国的历史影响都十分深远,是造成中国积弱贫穷落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由"赤壁怀古",牵连出了"明史",又由钱谦益所修的"明史",包括"正史"、"野史"、"半野史",都已在"喧阗一炬"中化为灰烬,牵连出焚烧"明史"的"喧阗一炬"。什么才是真正的"喧阗一炬"呢?当然是清朝的"文字狱"了。在"庄氏明史案"中,清朝的文字狱够得上"喧阗"了吧?但这还只是清朝文字狱的开始。

  所以此谜还暗含着另一个谜底:清朝"文字狱"。

  谜面可以解读为:明朝已经灭亡,只留下"名姓"记载在"明史"里。清朝的"文字狱"不仅烧毁了"明史",还造就了无数编修"明史"的"英魂",只有在冷风中悲叹了。

  谜底:(1)明史 (2)清朝"文字狱"

  清朝一面残酷禁焚明朝人所修撰的"明史",一面又组织人员,自己纂修起了《明史》。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转年即顺治二年,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得到了清廷认可。其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康熙四年(公元1665),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1679),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1739)最后定稿,进呈刊刻。《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如果从清顺治二年(1645)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康熙年间修《明史》者,可谓人才济济,有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朱彝尊、尤侗和毛奇龄等人。但出力最多的是清初著名史家万斯同。这里,应当提一提我国史学史的一段公案。原来,明清之际,有一些明朝遗臣和反清志士十分重视明史的研究。杰出思想家黄宗羲曾编《明文海》四百多卷,并著有《明史案》二百四十卷;顾炎武也辑存有关明朝史料一两千卷。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为笼络明朝遗臣、社会名流,曾有意开博学鸿儒科。黄、顾等人虽坚持不肯与清廷合作,但为着保存明朝真实史迹的目的,仍派出了得力助手参与明史的编纂。黄宗羲的得意弟子万斯同,便是当时被委派参加明史的编撰人之一。黄宗羲觉得修《明史》,事关忠奸评判和子孙后世的大业,有万斯同参加,可以放心。便动员万斯同赴京,并在赠别诗中以"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奸贤托布衣"相勉。黄宗羲的儿子、顾炎武的外甥,也都参与其事。这样,就相应地保证了明史的质量。万斯同是一位出色的史学家,清初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评论他:"专意古学,博通诸史",熟于明朝掌故,对自洪武至天启的"实录",皆"能暗诵",了如指掌。他先后编写和审定两种明史稿,各有三百和四百多卷。因此,可以说,《明史》的初稿,在万斯同时代已基本上完成了。
 
《明史》的确有不少长处。首先,它体例严谨,叙事清晰,文字简明,编排得当。史评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将辽宋、金、元诸史和《明史》作了比较,认为"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其次,《明史》的史料较为丰富。当时可资的第一手史料很多,除一套完整的明朝各帝"实录"而外,尚有邸报、方志、文集和大量私家史乘。朱彝尊修史时《上总裁第二书》中说,仅各地的方志藏于国家图书馆者,即达三千余册之多。此外,如明人王世贞著述的《锦衣志》、《中官考》等,都对明朝特务统治和宦官之弊有系统地作了介绍。这些,都使明史的修撰者们较之各朝修官史者,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第三,《明史》有些地方持论公允,也能秉直书写,如对袁崇焕被清太宗设反间计杀害一事,以及熊廷弼的功罪问题的记载,都很有参考价值。第四,《明史》在体例上有新的创造,在列传中专列了"阉党"、"流贼"和"上司"三目。宦官专政为明朝一代历史的重大问题,《阉党传》记载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党羽祸国殃民的罪行。

  但清初所修《明史》,也隐没了不少历史事实,其所隐没者有二:一是隐没清未建国前曾臣于明,二是隐没清入关后南明诸朝廷存在之事实。

  建州女真于明代入朝进见、上贡、袭替、改授及与周边之关系活动甚多,但此均清朝发祥后为明朝之臣的明证,为清廷所讳,因此在《明史》中不但不许见建州女真,而且凡是"女真"皆在所讳,"于是女真之服而抚字,叛而征讨,累朝之恩威,诸臣之功过,所系于女真者,一切削除之"。凡明朝文武诸臣,曾为督抚镇巡等官者,皆削其在辽之事迹。如王翱、李秉、赵辅、彭谊、程信等人,《明史》中均各有传,但其于建州有抚治或征讨之绩处,《明史》中均略去不述,间有一二语涉及,则不指明为何部落,以何原因启衅,其史实真相,无从观看。凡是明朝人中所长而必书之事在于建州者,则《明史》中削其人而不为立传。如顾养谦、宦官亦失哈等,因生平活动不可离辽东及建州之事,《明史》中遂无传。自古以来,凡于易代之际,以后代修前代之史,关系到新朝与旧朝之处,难免没有曲笔。但是一般来说,大都相涉年代不多,其掩饰之处,读史者也能意会其中缘故,从未有如明朝与清朝这样关系始终,"一隐没而遂及一代史之全部"者。

  《明史》中另一掩饰之处,则为南明诸帝。自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克北京,随后清军入关,明朝即亡。几乎与清军入北京同时,南京建立弘光朝廷,此后又有隆武朝、绍武朝、永历朝及鲁王监国。永历帝朱由榔于康熙元年(1662)为吴三桂所杀,或以为此系明亡之时。而孟森先生作《明史》末述《南明之颠沛》,最后有云:"十一月辛卯(十六日),鲁王殂于台湾,明亡,时为清康熙三年(1664)。"则此距崇祯之亡,又二十年矣。此二十年南明之史,《明史》亦予隐讳,不承认其帝号,而将其事记述于诸王传中,以示其仍为诸王

  而非帝统。

  说到清初修史之讳,顺便可以略述清初之文字狱。清初著名文字狱,一为庄氏史案,罹祸者至七十余人,死者剖棺锉尸,生者延颈就戮,妻孥极边充军为奴。而观其原书,涉及清室并未有过分讪谤之语,惟于清兵入关之事,直书为"夷氛"、"夷寇",于"奴酋(努尔哈赤)"名号,迹未加避讳。而于李成梁传中,称努尔哈赤为成梁所豢养:"已而并杀教场及他矢于阿台城下。他矢子即清太祖也,以幼得不死,留置帐下。"此为清廷所最忌讳之事,庄氏及诸修史之人因遭大祸。此为涉及清入关前史事之文字狱。涉及南明诸帝的著名文字狱有戴名世《南山集》狱。戴名世,清康熙间进士,官编修。留心有明一代史事,网罗散佚,走访明季遗老,考求遗事。著《南山集》,用南明永历年号,以存明朝统绪,为左都御史赵申乔所劾,论斩。凡为《南山集》作序者,如方苞等人,均获株连,达数十人之多。此则为清初又一文字狱大案。由此可知清廷这两大避讳是触及不得的。史官岂敢冒杀身之祸而必书其实?即使有此董狐之风,以清初文禁之严,又岂能留只字于官修史书之中?隐讳史实固然是《明史》一大缺失,又是必然结果。

  谢国桢于明清史籍所知博深,其评论《明史》缺失,共列五点,除"毁灭不利清廷之史实"外,尚有四大点:一是于明初事实记载不翔实。因清廷讳言明朝驱逐蒙古于漠北,亦犹如讳言建州女真于东北臣于明。又因史官为明末降清人士,对明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尽略而不愿详记。二是记建文之事,讳言建文出亡,主张焚于火,以示亡国之君无生之理。此亦出清廷之需。三是除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外,其余农民起义,均只见于有关官员列传之中,且极尽歪曲之能事。四是《明史》出于东南文人之手,于江浙文人尤其是东林党人多立佳传。自明嘉靖以后,内阁柄政大臣,多为东南缙绅所操持,一脉相承,当时谓之"传衣钵"。《明史》对党籍中人,言之刺刺不休,与其他方面人物相比,记述不均,因之是非亦难得其平。(引自《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

  清朝为什么要将真实的"明史"给"喧阗一炬"了呢?因为它触及到了清朝的忌讳。清朝又为什么要自己组织编修"明史"呢?当然也是为了避清朝之讳。

  作者由钱谦益所修的"明史"都已付之一炬,包括"正史"、"野史"、"半野史",牵连出"庄氏明史案"和"戴名世《南山集》狱",即清初的"文字狱",从而牵连出清朝的两大避讳:清朝曾臣于明的事实及南明诸朝廷的存在。
 
就在清朝大兴文字狱的背景下,当时有民族气节的文人仍以修"明史"为己任,认为这是报答故国的一种方式,黄宗羲认为修"明史",是"事关忠奸评判和子孙后世的大业"。但直面清朝的"喧阗一炬",怎么才能修撰一部既代表汉族人的观点,又能避开清朝文字狱而得以流传于世的"明史"呢?于是伟大的《石头记》诞生了。

  《石头记》就是一部"明史"。其时清朝当政,即使是清朝纂修的隐讳史实的"明史",也得称之为"正史"。所以,作者将《石头记》定义为"野史",但却是一部真正的"明史"。

  戚蓼生序云:"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然吾谓作者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盲左、腐迁"指作《左传》之左丘明、作《史记》之司马迁。黄砚堂】戚蓼生真乃"个中人"也。而第十二回的"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脂砚斋则更明点《石头记》就是"野史"。

  话说贾瑞迷恋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不觉就得了一病","不能支持,一头睡倒","百般请医治疗","也不见个动静"。"那贾瑞此时要命心胜,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

  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褡裢中【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此褡裢犹是士隐所抢背者乎?】取出一面镜子来【庚辰双行夹批: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两面皆可照人,【庚辰双行夹批:此书表里皆有喻也。】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庚辰双行夹批:明点。】--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庚辰双行夹批:言此书原系空虚幻设。】【庚辰眉批:与"红楼梦"呼应。】专治邪思妄动之症,【庚辰双行夹批:毕真。】有济世保生之功。【庚辰双行夹批:毕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庚辰双行夹批:所谓无能纨绔是也。】千万不可照正面,【庚辰侧批:谁人识得此句!】【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只照他的背面,【庚辰双行夹批:记之。】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说毕,佯常而去,众人苦留不住。贾瑞收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些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想毕,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庚辰双行夹批: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道士混账,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庚辰侧批:可怕是"招手"二字。】叫他。【庚辰双行夹批:奇绝!】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庚辰双行夹批:写得奇峭,真好笔墨。】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到了床上,"嗳哟"了一声,一睁眼,镜子从手里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蒙侧批:此一句力如龙象,意谓:正面你方才已自领略了,你也当思想反面才是。】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如此三四次。到了这次,刚要出镜子来,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庚辰双行夹批:所谓醉生梦死也。】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庚辰双行夹批:可怜!大众齐来看此。】【蒙侧批:这是作书者之立意,要写情种,故于此试一深写之。在贾瑞则是求仁而得仁,未尝不含笑九泉,虽死亦不解脱者,悲矣!】--只说了这句,就再不能说话了。旁边伏侍的贾瑞的众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落下来便不动了。众人上来看看,已没了气,身子底下冰凉渍湿一大滩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庚辰双行夹批:此书不免腐儒一谤。】若不早毁此物,【庚辰双行夹批: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遗害于世不小。"【庚辰双行夹批:腐儒。】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黄砚堂注:1.楷体字为原文、黑体字是通称"脂砚斋"的批语(下同),其中大部分是作者自批。作者自批的部分,是《石头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他批语才是真正的批语,现姑且全部照录,以后再分辨之。

  2.《红楼梦》加上作者自写的批语就是《石头记》;倘若去掉批语,《石头记》就又变为了《红楼梦》。

  3.前面的"庚辰"、"蒙",还有以后会出现的"甲戌"等,都指版本,《石头记》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所以标明批语出自哪个版本。"眉批",指写在书眉或文稿上方空白处的批注;"侧批",指写在文字侧旁空白处的批注。】

  贾代儒要毁"风月宝鉴",却为什么要"架火来烧"呢?烧得了吗?奇哉怪也!但脂砚斋马上就告诉了我们原委:"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两面皆可照人"的"风月宝鉴"究竟是什么"宝物"呢?脂砚斋说得干脆明了,"风月宝鉴"就是一部"野史",是一部书。是一部什么书呢?脂砚斋对这面"镜子"批道:"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明点此书乃《石头记》也。又道:"此书表里皆有喻也。"指出此书比较奇怪,和"风月宝鉴""两面皆可照人"一样,正反都可以读。"风月宝鉴"的正面是"凤姐","凤姐"是谁呢?"红楼人"也,代指《红楼梦》;反面是"骷髅骨","骷髅骨"是谁呢?历史人物也,代指"明史"。为什么将《石头记》写成正反两面呢?当然是为了躲避清朝的"喧阗一炬"。真正的"明史"为清朝所忌讳,那么就将"明史"改写为《红楼梦》,以"避"清朝之"讳",此乃避讳之法也。【重要。记清。】
 
"风月宝鉴"就是一部书,这也是"贾代儒"要"架火来烧"的原因。"此书不免腐儒一谤!"因为有人痴迷"红楼人"而不能自拔,腐儒们便大骂《石头记》是"妖镜",认为"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竟然要将其付之一炬!完全不明白《石头记》是"不可毁"之"明史"!

  《红楼梦》曾被当作"淫书"而大遭禁焚,想起来只有苦笑,世上之"腐儒"何其多也!

  "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谁叫你们读《红楼梦》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只迷恋"红楼人",拒绝"骷髅骨",怎么能怪《石头记》呢?!

  "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作者就这样把《石头记》的入门钥匙交到了我们手上。

  作者道:"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

  脂砚斋也亦步亦趋地跟着道:"谁人识得此句!"又道:"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记之。"

  要读"明史",必须读《石头记》的反面,【看后文方知"反面"读法。】而不能受"红楼人"的诱惑,只读《红楼梦》。否则便会"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如此三四次",就会"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套住,拉了就走"。

  还有人敢读《红楼梦》吗?有!不仅有,而且大大地有。【"红楼梦中人"正大受追捧便是明证。】胡适连"贾瑞"都不如,不仅不知"红楼掩面人"就是"青冢骷髅骨",而且拒绝"猜笨谜",也就是完全不承认《石头记》有"反面"。"贾瑞"还照过一次反面,只是因迷恋"红楼人"而不能自拔;胡适则一边叫着"不值得猜",一边流着哈喇子,直接一头扎进了"红楼人"的怀抱,并"遗了一滩精",即所谓"新红学"。脂砚斋道:"正面你方才已自领略了,你也当思想反面才是。"但胡适的后学们却置若罔闻,追随着胡适"如此三四次",于是便有了"冰凉渍湿一大滩精",即如今之所谓"红学"。

  后逗红轩披阅"风月宝鉴"半载,又苦思一年,增删五次,居然效颦薛小妹,最终也作【剽窃】得怀古诗一首,专道这"红学"的好处:

  逗红轩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因其太过贴切,不禁效颦林黛玉为之一大哭。【如此就得意忘形,行此"剽窃"之事,"此书不免腐儒一谤"。黄砚堂】
 
前面的谜语猜得对与不对单说,只凭一首"谜语诗",就敢妄言"红楼梦"是"明史"吗?吃错药了吗?跑这里胡言乱语!"孤证不立",懂吗?【将世人欲驳之腐言预先代人驳尽。妙!脂砚】

  那么,我们继续。

  (一) 第二十二回薛宝钗"灯谜诗",谜底:崇祯。

  我们再来解读一首谜语诗。

  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贾母、贾政、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贾环,每人都作了一个谜语,作者也都告诉了我们谜底。显然,作谜语之人都是贾府之人。但还有一个外人也作了一首谜语诗,这就是宝钗,并且只有宝钗这个外人所作的谜语,作者没有给出谜底。这是为什么呢?

  薛宝钗"灯谜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午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解读:(1)"朝罢谁携两袖烟","朝"上可能产生"烟"的是什么呢?香炉、蜡烛、油灯、香等。"焦首朝朝还暮暮",特别点出早晚,那应该是照明用的蜡烛和灯。"午夜无烦侍女添",点出不用"添",灯油是需要"添"的,蜡烛和香是"换"的,只剩下蜡烛。"煎心日日复年年",香炉和香无"芯";油灯有"芯",但如何煎呢?灯油会热到可以煎"芯"的程度吗?只有蜡烛不用"添",还会"焦首"又"煎心",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谜底是蜡烛。

  (2)"琴边衾里总无缘","琴边","琴的边上",注意,这里指"琴"的前后左右,是一个平面概念,不包括"上面"或"下面";"衾里","衾"是盖的,故包括里面和下面,是立体概念;"琴"与"衾"都带"今"字,而且都与"今"字发音相近,所以取"今"。"今"字的边上(平面),里面下面(立体)"总无缘",那么只有上面了。"今"字的上面是什么呢?只有"琴"字的上半部分,两个"王"字,比"王"还多一个"王",那只有皇上了。而"今上"本来就是"当今皇上"的意思。

  "朝罢谁携两袖烟",上朝时谁面前两边摆着蜡烛呢?只有皇上;而第二句则干脆直接回答是"皇上",即"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报""晓筹",报告清早的时间;"鸡人",宫中掌管时间的卫士;这个皇上不用"鸡人"报告,早就知道时间,因为他已经起床了。睡得也晚,直到"午夜";"无烦侍女添",点出蜡烛不用"添"的特点。"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这个皇上和蜡烛一样,朝朝暮暮焦头烂额,日日年年忧心如焚。"光阴荏苒须当惜",时光应当珍惜,但时局的变化已经由不得他了,只好"风雨阴晴任变迁"。这不是特别像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吗?

  没错,蜡烛燃烧的特点正是"煮油、减",即"朱由检",乃崇祯皇帝之名也。"减",指蜡烛越烧越短。

  此谜谜底为:(1)蜡烛 (2)朱由检

  崇祯正在《石头记》中"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呢!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再看作者对贾政看完此谜后的心境的描写。

  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覆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不在话下。

  看完此谜,贾政为什么"大有悲戚之状"呢?【伏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