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通灵宝玉"来自于传国玉玺
"通灵宝玉",是一块很奇特的玉,第二回介绍贾府时说:
……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甲戌侧批:青埂顽石已得下落。】就取名叫作宝玉。
宝玉出生时就口衔"通灵宝玉",脂砚斋批道:"青埂顽石已得下落。"表明"通灵宝玉"来自于僧人用"青埂顽石"变幻而来并"镌上数字"的"宝物"。
《石头记》的故事,就从"青埂顽石"开始。
第一回: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甲戌侧批:无稽也。】练成高经十二丈、【甲戌侧批: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甲戌侧批: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甲戌侧批:合周天之数。蒙侧批: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甲戌侧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甲戌眉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甲戌侧批: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果何石哉,如斯之神也!此乃传国玉玺之前身也。
关于传国玉玺: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就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先秦前,玺和印指同一样的东西,到了秦朝,"玺"被皇帝独占,才有了玺和印之分,只有皇帝的印才可以称为"玺",官吏及一般人的则叫作"印"。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秦始皇所作,正面刻着秦丞相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后来的历代中国帝王,都把它当作"皇权神授"的信物,用以证明自己皇权的正统性。得到它就表示自己"受命于天",是"真命天子",应该做皇帝;失去它就表示"气数已尽"。如果没有得到这个玉玺,即使当上皇帝,也会显得先天不足,被嘲笑为"白版皇帝",乃至统治的正当性也会遭人质疑。孙悟空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所以,想要做皇帝的人们,为了得到传国玉玺,都大打出手,你争我夺。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也可以说是争夺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的历史。
传国玉玺是用什么做的呢?一说是陕西蓝田玉,一说是和氏璧。
说到和氏璧,《韩非子·和氏》有如下记载: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玉璞,献给楚厉王。但玉工鉴别后,说是石头,厉王便以欺君之罪砍了卞和的左脚。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玉,武王又以相同的罪名砍了卞和的右脚。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文王派人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意思是说:我不是因为被砍了脚而悲伤,而是因为他们把宝玉说成石头,把忠诚之人说成骗子,我才这样地悲伤。于是文王让人剖开玉璞,果然得到了一块宝玉,并命名为"和氏璧"。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得到了和氏璧。后来嬴政一统天下,称始皇帝。秦二十六年,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用篆文书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又让咸阳一个叫孙寿的玉工,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并刻上这八个字,于是就有了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