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石头印红楼之传国玉玺传:新解红楼梦

我们知道,所谓"王凤姐弄权铁槛寺",是在给秦可卿送殡之时,而凤姐是孝庄,秦可卿是崇祯,孝庄怎么会给崇祯送殡呢?奇哉怪也。但这却是历史事实,清朝入关后,为了收买民心,确实曾装腔作势地"以帝礼改葬"过崇祯。【伏线。不枝蔓。】这已点明此回的时间背景,即清朝入关之后。我们知道,秦钟指皇太极和顺治,这里当然指入关后的顺治。

  宝玉"捉奸",秦钟"倒不依",宝玉道:"等一会睡下,再细细的算帐。"

  脂砚斋道:"看官细思。"但他们会怎么"细细的算帐"呢?

  作者由"好人"智能引出"好人"宝玉,由秦钟与智能的一番"云雨",引出秦钟与宝玉的"与凡常不同的一片儿女之态",最后却说:"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如此就能"淡淡隐去"?自然也是"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了。【同时写了两个历史事件。伏线。】

  顺治与宝玉"睡"在了一起,也就是说顺治正在为宝玉"补缺"呢!【脂砚道:"看官细思。"其实这与清朝的文字狱一样,也是"堵嘴"。】于是凤姐便命人将"通灵玉""拿来塞在自己枕边"。脂砚斋道:"这方是世人意料不到之大奇笔。"不谬也。

  这就是所谓的"良儿偷玉"。

  第五十二回:

  平儿道:"宝玉是偏在你们身上留心用意、争胜要强的,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刚冷了一二年间,还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而且更偷到街坊家去了。"

  "良儿","娘儿"也,即"娘"和"儿",王熙凤是孝庄,秦钟是顺治,正是"娘儿俩"。这"娘儿俩"联手,将镶补宝玉"缺角"的通灵宝玉给"偷"了去。

  "琪官""马上丢了",指清朝占领了东北,而"良儿偷玉"则指清朝已入主北京。

  但在第十五回以后,通灵宝玉不是还照样出现过吗?比如第二十五回"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通灵玉除邪";第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宝玉"咬牙恨命"地摔通灵宝玉。这里须要说明一下,第二十五回和第二十九回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其发生时间实际上是在第十五回之前。也就是说《石头记》这部"明史",并非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记述,而是将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先颠而倒之,然后用《红楼梦》的表面故事情节串联起来,进行分时段的记述。暂伏线于此,后文自然明白。
 
四 林黛玉--从传国玉玺上崩掉的大明"玉角"

  "有病"之传国玉玺已经投胎转世,王莽篡汉时崩掉的那块"汉玉",以及王莽镶补在"传国玉玺"上的那块小小的金子,也已投胎转世,并演绎着与"王莽篡汉"相类似的故事。由"汉玉"转世而来的通灵宝玉,是北京朱明用来镶补传国玉玺的"玉角",那么南京朱明的"玉角"呢?我们通过解读林黛玉,来回答这个问题。

  《石头记》第二回,详细地介绍了林黛玉的家世:

  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甲戌侧批:盖云"学海文林"也。总是暗写黛玉。】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甲戌眉批: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本贯姑苏【甲戌侧批:十二钗正出之地,故用真。】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

  "林如海","如","前往"之意;"如海",到海外。"巡盐御史","逊燕欲死"也;"逊",让出帝王之位;让给谁了呢?"燕",燕王,朱棣也;谁让位给朱棣,并差点死了呢?建文帝也,据说他逃往了海外。

  "兰台寺大夫","兰台寺",东汉御史府【国家最高监察机关。】也;但御史府只有中丞,没有大夫;为什么说大夫呢?言其官职之大也;有多大呢?"夫",天字出头,比天大,皇帝是也。所以,"兰台寺大夫"即"御史大夫",乃"欲死皇帝"之意也。谁是"欲死的皇帝"呢?建文帝也。

  "前科的探花","前朝第三代"之意。第一代:洪武帝朱元璋;第二代:太子朱标,朱元璋长子,早夭;第三代:朱允炆,朱标次子,【朱标长子亦早夭。】朱标死,被立为皇太孙,后即位,是为建文帝。

  "淮扬地面",也正是建文朝都城南京的所在地。

  那么林如海,建文帝也。

  关于建文帝:

  建文帝,名朱允炆,朱元璋长子朱标的次子,被立为皇太孙。1398年,朱元璋死后即位。朱元璋在遗诏中称赞朱允炆"仁明孝友",但外表仁弱的建文帝继位伊始,就着手改革朱元璋时的弊政,他自己确定新年号为"建文",与乃祖父"洪武"刚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史称"建文新政"。1、建文帝有意结束明初的尚武政风,大力加强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被称作"秀才朝廷"。2、宽刑省狱:建国之初,朱元璋以刚猛治国,乱世用重典,法外用刑情况严重,建文帝在当皇太孙时就已经意识到太祖用刑过猛,因此登基后力图改变这种情况。3、减轻赋税。4、锐意削藩:朱元璋将他的众多儿子都封为藩王,镇守各地,以确保大明江山,第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没想到的是,后来各藩王都拥兵自重,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因此建文帝决定削藩。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起事,从而拉开了长达四年的叔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建文三年十二月,燕王朱棣率军直趋南京。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建文帝将领李景隆打开南京金川门迎降,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建文帝则不知所终,一说皇宫自焚;一说逃往海外;一说出家为僧。

  第三回:

  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甲戌侧批:夹写如海一派书气,最妙!】

  脂砚斋批道:"夹写如海一派书气,最妙!"妙则妙矣,何言"最妙"呢?建文朝,人称"秀才朝廷",一群书生纸上谈兵,居然妄议削藩,又怀妇人之仁,终被朱棣所乘,反受其害。

  而林黛玉是林如海之女,那么林黛玉,乃建文帝之后也,代表南京朱明,是后来的南明的前身。

  《石头记》中的人物称谓,有时也很有意思。宝玉叫宝钗为"宝姐姐",叫湘云为"云妹妹";宝钗叫宝玉为"宝兄弟",探春也叫宝玉为"宝哥哥";宝玉对黛玉却直呼其姓,叫"林妹妹"。

  前面曾提到,武则天认为"玺"与"死"谐音,便改"玺"为"宝",因此传国玺也叫"传国宝"。那么"宝玉","玺"之玉也,即玉玺;"宝钗"者,"玺"之金也,即金玺,"钗"乃金也。【"云妹妹"之"云"后面再解。黄砚堂】
 
那么,林黛玉呢?作者为什么让林黛玉姓"林"呢?

  第三回,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次见面: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甲戌眉批:又从宝玉目中细写一黛玉,直画一美人图。】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甲戌侧批:奇眉妙眉,奇想妙想。】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甲戌侧批:奇目妙目,奇想妙想。】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甲戌侧批:至此八句是宝玉眼中。】心较比干多一窍,【甲戌侧批:此一句是宝玉心中。甲戌眉批:更奇妙之至!多一窍固是好事,然未免偏僻了,所谓"过犹不及"也。】病如西子胜三分。【甲戌侧批:此十句定评,直抵一赋。甲戌眉批: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比干,商纣王的亲叔叔,累次劝谏纣王。纣王怒道:"比干自以为圣人。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遂杀比干,剖腹验心。比干家人则从朝歌逃往牧野。后周武王灭商,派人寻找到了比干的遗腹子。因其出生于长林石室,故赐名坚,赐姓林,拜为大夫,乃为林姓始祖。

  为什么将黛玉比作比干呢?为了赞其玲珑剔透;但更为了告诉我们黛玉乃正统皇族,故而也姓林。

  为什么将黛玉比作西子呢?为了赞其美;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其中道理对宝玉来说,可谓心知肚明。

  我们来看黛玉的名字:

  (宝玉)因问:"妹妹可曾读书?"【甲戌侧批:自己不读书,却问到人,妙!】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甲戌侧批: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甲戌侧批:如此等语,焉得怪彼世人谓之怪?只瞒不过批书者。】

  脂砚斋很牛气地批道:"只瞒不过批书者。"那么作者到底在隐瞒什么呢?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作者搬出了《古今人物通考》、《四书》这么大的招牌,最后却又坦白地交代这是"杜撰",他在故弄玄虚吗?不然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首先,很明显的一点,作者说"黛"就是"代墨",说明《石头记》使用了拆字之法。其次,"黛"不仅是"代墨",而且还是与其同音的"代",说明《石头记》还使用了谐音之法。"林黛玉"之"黛玉",也就是"代玉"。

  为什么要读成"代玉"呢?究其实,作者又在给我们讲述传国玉玺的故事。

  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立大明。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携带着传国玉玺逃回了蒙古大漠。明朝初,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攻入蒙古,追击遁逃的蒙古朝廷,据说就是为了得到传国玉玺,这是历史上最后的有关传国玉玺的记载,最终还是空手而返。直到多年之后,朱元璋还念念不忘地对大臣们说:"如今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挂在心头。"其中第一件事就是缺少传国玉玺。

  得不到传国玉玺,那怎么办呢?皇帝总不能没有印玺吧?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自刻。有一种说法,明朝国玺由福建寿山石雕刻而成。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枚刻有"皇帝之宝"的石玺,据说就是朱元璋的宝玺。所以可以说,明朝国玺不是玉,而是以石代玉。

  这就是林黛玉名字的由来。"黛玉"者"代玉"也,代替玉制作玉玺的"石头"是也。也就是说,黛玉即朱明玉玺,乃代玉之石也。

  那么此石从何而来呢?再看"林"姓的来历:因为比干遗腹子生于长林石室,故周武王赐姓林,拜为大夫,乃为林姓始祖。
 
"长林石室"在什么地方呢?在河南淇河以西、卫辉市西北二十五公里的太行山的余脉之中,属于原河南汲县,古称牧野,正位于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的西南面。所以"西方有石"一句,并非虚拟妄言也。

  也就是说,"林代玉"之"石",来源于比干遗腹子的出生地"长林石室",与林黛玉之"林"姓的来历完全相同。就是这块来自"长林石室"之"石",代替玉成为了大明的玉玺。

  这就是所谓"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叫作"黛"的石头可以代替"画眉之墨";叫作"黛"的石头,也可以代替"玉玺"之玉。

  注意,作者告诉我们这只是杜撰,并非历史事实。虽然他振振有辞地狡辩:"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但天机已泄矣!

  所以,林黛玉,大明玉玺也。

  林黛玉以石代玉做了大明玉玺,但后来朱棣篡位,等于又拥有了自己的玉玺,那就是嘴衔"通灵宝玉"的"宝玉";朱棣后又迁都北京,等于将"宝玉"及其"通灵宝玉"也带到了北京。这也是贾宝玉"衔玉而生"的原因,因为通灵宝玉早在南京时已被朱棣镶补在宝玉的缺角之上了。

  【贾宝玉的年龄一直是一个谜,其实很简单,朱棣迁都北京后共传了十三个皇帝,其中有一个皇帝(英宗)做了两任皇帝,共十四朝,加上朱棣总共十五朝。《石头记》是记载"明末清初"的"明史",所以到了明末清初,宝玉便已经"十二三岁"、"十三四岁"或"十四五岁"。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贾宝玉的年龄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如此而已。黄砚堂】

  但到了"明末清初",林黛玉为什么又来到贾府了呢?"贾府"即北京朱明。林黛玉到北京干什么呢?正为"代玉"也,即代替"通灵宝玉"。

  朱元璋以石代玉,建文帝之后的林黛玉正是效仿其祖,要再次以石代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再看"病如西子胜三分"。

  西子,即西施,越国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称雄,吴国和越国开战,结果越军大败,越王勾践被吴国国王夫差俘获并囚禁。越国大夫范蠡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策划实施了"美人计",此计的主角就是西施。西施成功地完成了任务,离间了吴国君臣,使吴王变成了荒废国事的无道之君,并让吴王放回了被囚禁着的越王,从而为越王勾践复仇创造了条件。

  东施效颦的典故,大家都知道。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东施见了,觉得姿

  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怕人。以此比喻胡乱模仿,适得其反。

  宝玉送给黛玉的妙字"颦颦"两字,有两重含义:(1)指黛玉效仿西施皱眉头,即指黛玉的所谓"眉尖若蹙",此一效也。(2)指黛玉效仿西施以美人计复国,黛玉也正为复国而来,此二效也。既效仿西施皱眉,又效仿西施施展"美人计",可不正是效颦了一次又效颦一次吗?

  将"林黛玉颦颦"连起来读,"建文之后"要以石代玉,怎么代呢?效颦西施!

  所以"莫若'颦颦'二字极妙",宝玉便给黛玉取字叫"颦颦",此二字若何?"岂不两

  妙"?

  "字"者"志"也,志在效颦西施,以石代玉。"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无"志"吗?嘿嘿嘿!

  谁在建文帝之后想恢复建都南京的明朝呢?南明也。

  那么林黛玉既是南京朱明之玉玺,又是南明用来代替"通灵宝玉"的"玉角"。也就是说,林黛玉其实就是朱棣篡位时崩掉的南京朱明的"玉角"。

  再看宝玉黛玉第一次见面时的反应:

  1.黛玉"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脂砚道:"正是想必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曾见过。"

  2.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脂砚道:"看他第一句是何话。"

  这是为什么呢?自然是黛玉从宝玉身上崩下来不久之故也:
 
(宝玉)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甲戌侧批:奇极怪极,痴极愚极,焉得怪人目为痴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甲戌眉批:奇之至,怪之至,又忽将黛玉亦写成一极痴女子,观此初会二人之心,则可知以后之事矣。】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甲戌侧批:试问石兄:此一摔,比在青埂峰下萧然坦卧何如?】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甲戌侧批:如闻其声,恨极语却是疼极语。】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甲戌侧批:一字一千斤重。】宝玉满面泪痕泣【甲戌侧批:千奇百怪,不写黛玉泣,却反先写宝玉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甲戌眉批:"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一场也。】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甲戌侧批:所谓小儿易哄,余则谓"君子可欺以其方"云。】

  "可也有玉没有?"

  没有。

  "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所以以石代玉。

  于是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宝玉明白林黛玉的目的以后,立即将代表北京朱明的"通灵宝玉"给摔了。"通灵","同另"也,"通灵宝玉",与另一个宝玉相同,指王莽篡汉时从"宝玉"身上崩下来的"玉角"。所谓"连人之高低不择",北京朱明是朱棣篡位而来,"通灵宝玉"却代表北京朱明,这可不是瞎眼了吗?南京朱明才是真正的大明。【这是作者的观点。】宝玉的意思是:连北京朱明和南京朱明谁是正统都分不清,即使是跟我一样的另一块"宝玉",我也不要!

  "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

  燕王朱棣于1402年篡位,但直到1420年才正式下诏:"自明年正月初一始,正北京为

  京师。"朱棣在南京的十几年也属于南京朱明,所以南京朱明也曾拥有"通灵宝玉"。后来朱棣迁都北京,等于将"通灵宝玉""带了去了"。这与书中意思完全一致,叔叔与姑妈的亲疏远近,本也无多大分别。这里的林黛玉指南京朱明,而朱棣是建文帝之叔。

  作者敷演得严丝合缝,却又担心读者不能理解其苦心,所以脂砚斋批道:"所谓小儿易哄,余则谓'君子可欺以其方'云。"

  这可不是"哄小儿"之语,而是历史。"君子可欺以其方",本人没上当,所以本人

  非君子也。

  《石头记》中的林黛玉和朱棣真有什么关系吗?有。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在秦可卿死去之前,林如海捎信给贾府,说自己病重,于是贾府派贾琏护送林黛玉去了扬州。在秦可卿丧事期间,贾琏的跟班昭儿回来说林如海已亡。而在为秦可卿送殡的路上,贾宝玉遇见了北静王,北静王送给宝玉一串"鹡鸰香念珠"。黛玉回来后,宝玉立即将念珠转送给了她,谁知黛玉却掷而不取,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甲戌侧批:接得好!】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甲戌眉批: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文。】二爷带了林姑娘【庚辰侧批:暗写黛玉。】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昭儿道:"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庚辰侧批:此系无意中之有意,妙!】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

  "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

  这个时间大有问题,与《石头记》前后文不符。

  第十二回: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蒙侧批:须要林黛玉长住,偏要暂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注意"这年冬底"四字,是在年底接到的林如海的书信。然后就"忙忙地"打点黛玉起身,又"作速"择了日期,很明显,丝毫没有拖延。

  第十三回:

  闲言少叙,却说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凄,也不和人顽耍,【甲戌侧批:与凤姐反对。淡淡写来,方是二人自幼气味相投,可知后文皆非突然文字。】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甲戌侧批: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

  注意"近日"两字,是说林黛玉没走多久,秦可卿就死了,应该死于年底或第二年初。而昭儿从苏州回来时,是在秦可卿死后一个月多点以后,书中交代,"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第五个"七天"的第五日,即秦可卿死后的第三十三天。

  也就是说,从"冬底"接到林如海"身染重疾"的消息,到昭儿随着去扬州、苏州,再回来报信,充其量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昭儿却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

  奇哉怪也!这个"九月"只能是去年的"九月",也就是说,在去年"冬底"接到林如海的来信时,林如海已经死了三四个月了,这封信也迟到得太离谱了。如果硬要说它就这么慢,但昭儿却在更短的时间之内,已经去了个来回。这说得通吗?

  是如"红学大师"们所说,《石头记》还没有完全定稿吗?非也!这里面大有文章。

  通过上面的解读,我们知道林如海是建文帝,那么究竟为什么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呢?查一下史料,建文帝也不是"九月初三没的"啊?其实很简单,读谐音就行了。

  "九月初三日巳时","就曰出三日四是"也。分开解读,"就曰出三日","就说出了第三个太阳",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是谁呢?朱棣也。"四是","老四是也",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没错,"第三个太阳"就是朱棣。

  那么建文帝是什么时候"没的"呢?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登基做大明的第三个皇帝的时候。简单点说,朱棣登基之时,建文帝就"没"了。如此而已。

  再看第十四回的回目名:"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既然建文帝已经"没"了,那么代表"传国玉玺"的宝玉遇到燕王朱棣,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谦和。近闻宁国公冢孙媳告殂,因想当日彼此祖父相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祭,命麾下的各官在此伺候。
 
"北静王","北京王"也,即燕王,朱棣封地在北京。

  "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朱棣从侄儿手中夺得皇位,又从南京迁都北京,可不是"功高"?所以其子孙至今仍然"称王称霸"。

  "水溶",朱棣之后也。朱棣登基后得意洋洋,定年号为"永乐"。是啊,都做皇帝了,再也没人敢削他的"藩"了,其乐可知,正所谓"其乐融融"是也,"水溶"之"溶",即"融"也;但人总要死的,永乐帝也终于呜呼哀哉了,所以去其头,改"永"为"水"。又有谁能"永乐"呢?哪怕你是皇帝!

  "未以异姓相视",永乐帝之后的水溶,本与崇祯帝(秦可卿)是一家人,怎可"以异姓相视"?

  第十五回:

  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与宝玉道:"今日初会,伧促竟无敬贺之物,此系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宝玉连忙接了,回身奉与贾政。【庚辰侧批:转出没调教。】贾政与宝玉一齐谢过。

  脂砚斋批道:"转出没调教。"怎么就"没调教"了?"鹡鸰",一种鸟,古人用鹡鸰代表兄弟之情。唐玄宗李隆基曾作"鹡鸰颂"并序云:"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为方伯,岁一朝见。虽载崇藩屏,而有睽谈笑,是以辍牧人而各守京职。每听政之后,延入宫掖,申友于之志,咏《棠棣》之诗,邕邕如,怡怡如,展天伦之爱也。秋九月辛酉,有鹡鸰千数,栖集于麟德殿之庭树,竟旬焉,飞鸣行摇,得在原之趣,昆季相乐,纵目而观者久之,逼之不惧,翔集自若……"

  水溶送给宝玉"鹡鸰香念珠",表示他与宝玉同辈。但宝玉却"回身奉与贾政",这是想让水溶与其父称兄道弟了,所以该骂:"没调教!"但这也不同时在骂贾政吗?不管他了,作者用意并不在此。

  黛玉从苏州回来之后,宝玉迫不及待地将"鹡鸰香念珠"转送给了黛玉。这是为什么呢?也是因为"没调教"吗?非也!水溶是永乐帝之后,黛玉是建文帝之后,本是一家人,称兄道弟也没什么可以奇怪之处。但黛玉却掷而不取,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其潜台词是:你们篡夺了我们的皇位,还想跟我们称兄道弟呢?"臭男人"!

  所以,在"鹡鸰香念珠"的送达过程中,宝玉起到的只是桥梁作用,有如邮递员,作者的目的只是为了表明水溶和黛玉的特殊关系。如此而已。当然,建文帝和朱棣之间的恩怨,本就因为"宝玉",即皇权,所以由宝玉居间传送。【《石头记》中常用此法,记清。黄砚堂】

  那么林黛玉究竟怎么"代玉"呢?那就是嫁给宝玉,再次将自己镶嵌在"宝玉"的缺角之上,即让宝玉衔在嘴里,指南明代替北京朱明。

  第五十七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话题起自邢岫烟和薛蝌的定亲,薛姨妈大侃特侃了一通姻缘与"红线"之后,说:

  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林黛玉先还怔怔的,听后来见说到自己身上,便啐了宝钗一口,红了脸……

  "他又生的那样",大家细想一下,宝玉生得哪样?宝玉即传国玉玺也,不就缺了一角吗?所以将"黛玉"之"玉"配给他,"岂不四角俱全"了?【所谓"四角俱全",有意思!黄砚堂】

  为什么将"黛玉"许配给宝玉,宝玉就"四角俱全"了呢?

  大明玉玺,等于宝玉加黛玉,这才是正统的朱明玉玺。但朱棣篡位,使建文朝的"黛玉"被从"宝玉"身上崩了下来。后朱棣迁都北京,等于将"宝玉"带到了北京,而"黛玉"则留在了南京。"黛玉"为了复国,即为了再次粘在"宝玉"的身上,于是追到了北京。不想又来了个"宝钗",即"后金"。"宝钗"是清朝的"金角",也想将自己粘在"宝玉"的缺角之上。

  为什么"黛玉"和"宝钗"都先后来到贾府、并且都想嫁给宝玉呢?正因为朱棣给"宝玉"镶补的"玉角",即蒋玉菡,已被清朝给崩掉了,指清朝占领了东北,这也是"宝玉"又犯了"疵病"的来历。"宝玉"的缺角又空了出来,于是"黛玉"和"宝钗"连忙赶来,都想将自己粘在上面。我们知道,宝钗是清朝的前身,是清朝用来镶补传国玉玺的"金角"。黛玉则代表南明和南明用来镶补传国玉玺的南京朱明之"玉角"。

  南京朱明包括朱元璋在南京建立的明朝和后来又在南京(或南方)建立政权的南明。这就是作者对朱明的看法,他将朱明一分为二,分为了南京朱明和北京朱明。但显然南京朱明才代表大明正统,所以林黛玉有时又代表整个明朝及其历史人物。

  但为什么一定要将"黛玉"许配给宝玉才"四角俱全"呢?宝钗不行吗?不行!因为只有黛玉和宝玉,才能构成正统的大明玉玺,而将宝钗之"金"镶嵌在宝玉的缺角之上,则和王莽一样,属于"篡汉"。为什么朱棣不属于篡汉呢?因为朱棣本是汉族、又是朱明帝胄,虽属篡位,但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所以他镶补在"宝玉"缺角上的也是"玉角",即蒋玉菡。

  明末清初,清朝在东北兴起,等于将中国崩掉了一角,即"蒋玉菡",这预示着南明和清朝都有了取得中国统治权的可能性,于是黛玉和宝钗前后来到了"贾府"。

  宝钗是后金,又是清朝的"金角",清朝要将"宝钗"镶嵌在"宝玉"身上,这叫"金玉良姻"。与之相对,黛玉是被朱棣崩掉的大明"玉角",南明想将"黛玉"再次镶嵌在"宝玉"身上,这叫"玉玉姻缘"。《石头记》中还有一个"木石前盟",一个"木石姻缘",这又指什么呢?待后分解。
 
五 妙玉--从传国玉玺上崩掉的大宋"玉角"

  宝玉即"缺角"之传国玉玺,黛玉和宝钗是曾镶嵌在"宝玉"缺角上的"玉角"与"金角"。但仅凭这些就断定《石头记》为"传国玉玺传","此书不免腐儒一谤"。所以我们还得再找出一对"玉角"和"金角"来,以便"自站地步","将世人欲驳之腐言预先代人驳尽"。但哪里还有"玉角"与"金角"呢?有,那就是妙玉与湘云。

  我们先扯掉妙玉的道袍,看看里面裹着的究竟是一堆什么白骨。咦!妙玉不是尼姑吗?怎么会裹着道袍呢?别急,我们并没有扯错人,妙玉手下收"茶盏"的人就是"道婆"。【《石头记》僧道不分。】

  (一) 妙玉脱胎于宋恭帝赵显

  我们先了解一下宋恭帝。

  宋恭帝赵显,南宋末代皇帝,1274年即位,时年仅4岁,由祖母谢太皇太后主持国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德祐"。1276年(德祐二年),蒙元军进逼临安,恭帝随谢太皇太后"奉表降元"。后被押离临安北上,到达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降封他为"瀛国公"。1282年(至元十九年),恭帝又被迁居元上都。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恭帝18岁,元世祖忽必烈担心养虎为患,想除掉他。他得知这消息后,请求剃度为僧,永脱尘世。忽必烈应允,于是"受赐钞百锭,往吐蕃学法"。同年12月遣送他入吐蕃(今西藏),居住于萨迦大寺(位于今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城内),更名为合尊法师,号本波讲师("本波"是萨迦寺所在的山的名字)。在萨迦寺学会藏文,并勘对藏汉文佛经,重加修订翻译,有《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等译作传世。在《因明入正理论》扉页留下了题字,自称"大汉王出家僧人合尊法师",被藏族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的名单,成为一段历史奇事。

  宋恭帝曾吟诗一首:"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据说因此获罪。后宋恭帝返居河西,随于1323年(至治三年),被赐死于河西,结束了他在西藏定居35年的喇嘛生涯,也结束了他47年的俘虏历程,这一年他54岁。

  我们再看《石头记》中对妙玉的介绍。

  第十八回,因元春省亲,贾府采买"小尼姑小道姑",妙玉因此进入贾府:

  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庚辰眉批:妙玉世外人也,故笔笔带写,妙极妥极!畸笏。】【庚辰眉批:是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回末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庚辰双行夹批:因此方使妙卿入都。】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庚辰双行夹批:补出妙卿身世不凡心性高洁。】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林之孝家的答应了出去,命书启相公写请帖去请妙玉。次日遣人备车轿去接等后话,暂且搁过,此时不能表白。【庚辰双行夹批:补尼道一段,又伏一案。】【己卯眉批:"不能表白"后是第十八回的起头。】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宋恭帝赵显自小亡国,当然算"多病";后为蒙元所疑忌,只有自己出家才能保住性命,"替身儿"当然不中用。

  "今年才十八岁",宋恭帝也正是"十八岁"时出的家。

  "法名妙玉","妙玉","瞄玉"也。宋恭帝死心了吗?没有。"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与宋太祖赵匡胤《咏初日》诗对看:"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黄砚堂】这是他的获罪之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满腔的故国之思。他又自称"大汉王出家僧人合尊法师",虽然已出家,但仍以"大汉王"自居。所以作者说他仍然"瞄着宝玉之玉",为她取名"妙玉",大有深意。正如妙玉的判词所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牟尼院","谋逆之愿"也,尚有复国之念。宋恭帝不听师父临终"不宜回乡"的遗言,离开西藏才到河西,便被赐死。

  "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点出南宋都城杭州。《石头记》中常用苏州、扬州代指古都南京、杭州等,明朝时苏州、扬州都属于南直隶。【伏线。】

  第六十三回,邢岫烟也对妙玉作了介绍:

  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如今又天缘凑合,我们得遇,旧情竟未易。承他青目,更胜当日。"

  "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此话不谬也,宋恭帝正是为蒙元之权势所不容,不得已才出了家。

  那么妙玉,宋恭帝也,代表大宋。

  (二) 妙玉的四个茶具

  第四十一回,书中第一次正面描写妙玉。妙玉请宝钗黛玉去喝"梯己茶",宝玉尾随。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左分右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上乔下皿)"。妙玉斟了一(上乔下皿)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庚辰双行夹批:茶下"糟蹋"二字,成窑杯已不屑再要,妙玉真清洁高雅,然亦怪谲孤僻甚矣。实有此等人物,但罕耳。】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靖批:玉兄独至岂真无茶吃?作书人又弄狡猾,只瞒不过老朽。然不知落笔时作者如何想。丁亥夏。】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1. "(左分右瓜)瓟斝",其中"瓟"应为"瓝"之误,下文自明。

  (1) "(左分右瓜)瓝斝"(bān bó jiǎ),(左分右瓜),瑞瓜。瓝,小瓜。斝,酒具。(2) "晋王恺珍玩"

  《世说新语·汰侈》记载:晋王恺有一头名为"八百里駮(bó)"的牛,与千里马齐名,相当名贵,王济与王恺比射,以此牛为赌注,王济一射破的,"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因此后人以"八百里"代指牛。

  "八百里",又指此牛奔跑之快速,而牛"跑"曰"犇",同"奔"。所以"(左分右瓜)瓝",应念"奔駮",即"本波"也,宋恭帝赵显出家后,号"本波讲师"。"本波"者,"奔波山"也,宋恭帝出家的萨迦寺,建在西藏萨迦县奔波山上。

  所以,"(左分右瓜)瓝斝","本波家"或"本波出家"之意,宋恭帝在此一待就是三十五年。
 
(3) "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

  宋神宗时,苏轼曾在《约公择饮,是日大风》一诗中写道:"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诗中的"八百里",即指"八百里駮"。

  《约公择饮,是日大风》中的"公择",即李公择,名常,苏轼老友。诗中有句云:"先生生长匡庐山,山中读书三十年"、"谁信家书藏九千"等,说的就是李公择在庐山时的事迹。

  宋元丰三年,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李公择任淮南西路提刑,与黄州毗邻,二人曾作诗相和。元丰四年十二月,"苏轼闻李公择出按行,抵光州,相约会于歧亭(即今湖北麻城古镇歧亭)。"苏轼曾三次前往歧亭等待。"李公择至,留住数日,苏轼作《歧亭》(之三)以志之。"而其诗《约公择饮,是日大风》,也应作于此时。元丰五年三月末或四月,著名画家米芾从长沙往庐山,顺道拜访苏轼,住于东坡雪堂,与苏轼观画家吴道子画释迦佛。

  另据《宋史·米芾传》记载:元丰五年,米芾"谒东坡于黄冈,承其余论,始专学晋人"。并改书斋号为"宝晋斋"。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一诗,应作于元丰四年或五年,而米芾在元丰五年四月曾见到过这首诗。

  所谓"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意思为:《约公择饮,是日大风》乃"眉山苏轼"所作,"宋元丰五年四月"曾被米芾见到过。"秘府","米芾"是也。也就是说,"要当啖公八百里"一句,出自苏轼,米芾曾见过。

  作者绕了这么个大弯子,只是为了解释"(左分右瓜)瓝斝"之"瓝"的出处。那么,"(左分右瓜)瓝斝"之"瓝",来源于与之同音的"八百里駮"之"駮"无疑。

  苏轼原来就是这么见到的"(左分右瓜)瓝斝"。

  2. "点犀(上乔下皿)"

  作者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引导我们去了解"(左分右瓜)瓝斝"的来历。不仅如此,还明确告诉我们,这是在"点出其中蹊跷",即"点犀(上乔下皿)"也。

  3. "绿玉斗"

  "绿玉斗",是妙玉"自己常日吃茶的"茶杯,借以表明妙玉的身份。"绿玉斗","女玉逗"也,倒着读,"逗玉女","逗引宝玉的女人",即妙玉之"瞄玉",指宋恭帝仍抱有复国之念。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妙玉知道宝玉会随后跟来,所以假借请宝钗和黛玉喝茶,实为请宝玉。看来宋恭帝虽然已是亡国之君,但对皇权确实并未死心。

  妙玉正是用"自己常日吃茶的""绿玉斗"斟茶与宝玉,当着薛林二人之面,毫不忌讳。

  你瞧他还诡辩呢!"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但被畸笏一语道破天机:"作书人又弄狡猾,只瞒不过老朽。"闻听此言,不知道妙玉还能"正色"否?

  而妙玉之"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的"狂话",非狂也,实乃有感而发,以宋朝之富庶而言,并非虚拟妄议。
 
4. "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

  "蟠虬","藩酋"也,指元朝皇帝。

  "一百二十节",指元朝有十二个皇帝。

  但元朝从忽必烈算起不是只有十一个皇帝吗?是,不过中间还有个缘故。

  元朝第八个皇帝是文宗,文宗1328年9月即位。但1329年1月,明宗也在漠北即皇帝位。文宗无奈之下,派人捧着皇帝玉玺到漠北迎接明宗。4月,明宗立文宗为皇太子,8月,明宗南下大都,文宗亲自迎接,明宗便正式做起了元朝的第九个皇帝。明宗得意洋洋,随即宴请皇太子及诸王,结果被害暴死,在位仅仅八个月。文宗于是复位,又当上了元朝的第十个皇帝。也就是说,文宗一人做了两任皇帝,所以元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

  "九曲十环","九去十还"也,说的正是上面的故事,第九个皇帝明宗死去,文宗又坐回到宝座上,当起了第十个皇帝。

  "整雕竹根","竹根","朱根"也,朱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即朱元璋。"整雕","整掉"也。意思为:被朱元璋给整掉了。

  所以,这个酒具所表达的意思为:传了十二个皇帝的蒙元,最后被朱元璋给整掉了。

  "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

  这一句话一直被认为是妙玉与宝玉有私情的有力证据,但这种看法实属瞎子观灯,是典型的"红楼自慰人"和"红楼遗精人"的观点。

  "轻浮","庆父"也,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也。

  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有三个儿子:般、申、开。庄公在位三十二年,临死时庄公询问谁继位为好。叔牙因跟庆父同母,便说"庆父有才,适合继位";而季友则表示誓死辅佐公子般。庄公死后,公子般即位,可是不到两个月就被暗杀了。季友知道这是庆父指使的,自己又无力对付他,便逃到陈国去了。庆父为掩人耳目,没敢自己作国君,而立了八岁的公子开为君,是为鲁闵公。闵公的舅舅齐桓公是当时的霸主,自然也支持闵公,派人至陈国请回季友辅佐闵公。闵公元年,齐桓公不放心鲁国的情况,派他的大臣仲孙前往察探。仲孙了解到,庆父仍野心勃勃,阴谋篡权,回来给齐桓公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意思是说如不除掉庆父这个坏蛋,鲁国的动乱就没个完。果然,鲁闵公到了第二年又被庆父杀害了。这时鲁国上下恨透了连弑两君的庆父,庆父见形势不妙,便匆忙逃到了莒国。季友又在齐国的帮助下立闵公的哥哥申为君,是为鲁僖公。僖公派人送财物给莒国求取庆父,莒国只好把他送回来了。庆父自知难辞其纠,在半路上就上吊死了。至此鲁国才恢复了安宁。通过这个故事,庆父就成了制造动乱的罪魁祸首的典型,仲孙所说的"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也成了成语。不过这句话后来一般习惯说成"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总之都是比喻不除恶人祸患就难以消除。

  作者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么一个典故呢?元朝从1271年建立,到1368年灭亡,前后共97年。其中第一个皇帝忽必烈从1260年算起,在位35年,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在位36年。除此之外,再没有一个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从第三个到第十一个皇帝,总共在位时间才32年左右,其中有几个在位只有1年左右。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元朝也有"庆父",元朝皇帝大都为篡位者所谋杀,上面提到的明宗就死于非命。

  再看妙玉的解释: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蒙侧批:妙手层层迭起,竟能以他人所画之天王,作我卫护之神矣。】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靖批:黛是解事人。】

  这里又提到梅花,我们先了解一下宋恭帝"梅花诗"中的"林和靖"。
 
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北宋隐逸诗人,宁波奉化人。因他四十多岁后长期隐居杭州孤山,直到八十三岁死于孤山,葬于孤山,时人多误以为他是"钱塘"人。杭州孤山多梅。林和靖一生不娶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五年前",宋恭帝降元时才五岁。

  "玄墓蟠香寺","泫目藩降是",倒着读,"是降藩目泫","藩",指蒙元;"泫",水点下垂;意思为:是投降蒙元时眼中掉下来的……

  究竟"掉下来的"是什么呢?"梅花上的雪","梅花",与宋恭帝的"梅花诗"中的梅花意思相同,代指杭州,即南宋都城;"雪","血"也。意思为:南宋的血。

  这句话的意思为:是宋恭帝五岁降元时眼中垂落的南宋的血。

  所以,妙玉,南宋宋恭帝也。

  "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蠲",积存。

  意思为:只有"雪(血)"才能产生"庆父"。这也是因果报应。

  "(妙玉)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蹋。'"

  意思为:皇帝不可能大家一起当,就让元朝的皇帝在你争我夺之中,一个一个地遭谋杀死去吧。【宝玉代表皇权,如果将"一百二十节"的"大海"倒满,并且宝玉都喝了,那就表明元朝的十二个皇帝同时当皇帝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妙玉"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而"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果然元朝的"庆父"不断涌现。"轻浮无比",除了"庆父",没有可以比拟的。

  (三) 阳奉阴违的妙玉

  宋恭帝降元是被迫的,心不甘来情不愿,所以书中妙玉的表现也是"阳奉阴违"

  第四十一回: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靖眉批: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栊翠庵","龙陲庵"也,皇帝所在的位于边陲的寺庙,即西藏本波山上的萨迦寺,宋恭帝在此出家。

  "六安茶","留庵察"也,留在寺庙中以待观察。前面我们解读过,"刘姥姥"所代表的叶赫老女本是女真族,后嫁给了蒙古族;而"贾母"所代表的孝庄,本是蒙古族后嫁给了女真族。这里两人代表金朝和蒙元。贾母的潜台词是:蒙元让宋恭帝在西藏出家,但并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所以宋恭帝一到河西便被赐死。

  贾母提醒妙玉注意自己身份,妙玉心中雪亮,于是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老君眉","劳军媚",犒劳蒙元军队以示讨好。"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犒军的排场倒不小。

  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靖眉批: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宝玉会意什么呢?后面是提醒,但也是掩饰。那茶杯不只刘姥姥喝过,贾母也喝过。而"刘姥姥"与"贾母"代表金朝和蒙元。宋恭帝岂可与仇敌共用一杯!

  "成窑",指明朝成化年间的官窑,自然也没看在宋恭帝的眼里。同时,将之送与刘姥姥,也暗示宋朝先为金朝所欺凌,后为元朝所取代;而制造"成窑"的明朝也将为满蒙所取代。
 
(四) 妙玉之死

  关于妙玉的结局,我们来解读一条批语。

  靖本批语:"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

  此批乍看甚不可解,其实只要"瓜州"、"红颜"、"枯骨"等字眼就足够了。

  "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也。"安西"一名始于清朝康熙末年,而以前一直称瓜州。瓜州因"瓜"著称于世,《汉书·地理志》载:"古瓜州地生美瓜,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西逾葱岭,成西域各国贵庶之爱物;东入长安,作为稀有贡品奉献帝王之家。"古诗云:"瓜州四月八,布谷啼恰恰;回看紫陌上,无处不点瓜。"

  "(分瓜)瓝斝"之"分瓜",瑞瓜;"瓝",小瓜。此处叠用"瓜"字,绝非偶然。"斝",也可以理解为"驾",指皇帝;皇帝驾临多瓜的地方。

  《佛祖历代通载》记载:"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宋恭帝被赐死于河西,河西即黄河之西的河西走廊,正是瓜州的所在地。批语中的"瓜州",是甘肃安西之"瓜州"无疑。

  第五回,妙玉的判词道:"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乃史笔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