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的北魏,是一个情形相当奇怪的王朝;北魏的左光禄大夫崔浩,是一个处境相当尴尬的重臣。
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起来的,却拼命的想蜕掉自己身上那层鲜卑人的皮!最热衷于汉化儒学的,偏偏是鲜卑族的皇帝。底下那些皇室贵族们,却对此很不以为然。汉人不是俺们的手下败将吗?为什么我们反倒要穿他们的衣服?
身为著名儒学家的崔浩,因此受到了朝中鲜卑贵族的猛烈攻击。弄到后来,连皇上也保不了他了,被迫赋闲在家。奇怪的是,皇帝反而对他更加信任,崔浩说的每句话,太武帝都是言听计从。此时的崔浩,心中可以说是五味杂陈,自己到底处在一个什么地位?该何去何从?
儒家之人,学了一身的本事,目的就是为了货于帝王家,谋个一官半职来封妻萌子。崔浩不是陶弘景,“山中宰相”只适合于修道之人,对于儒家人士,却是一钱不值。孔门弟子都有这样一个臭脾气:提起经商发财,大家都是一脸的鄙视;说到升官发财,却个个跃跃欲试,一点都不觉得脸红。
所以崔浩渴望的是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他的机会于是就来了,他遇到了寇谦之。而反过来,对于寇谦之来说,遇到崔浩,有何尝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寇谦之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知道要对付崔浩这样眼睛朝上长的儒家之人,没有真格的东西,是毫无指望的。他胸有成竹,凭的就是几十年苦修的道家学问。那些“无为”、“清静”、“顺其自然”的道理,在萎靡不振的崔浩听来,简直就像三伏天里吃了一大块冰镇的红瓤大西瓜!
有了这些还是不够的,学问家崔浩是见多了,寇谦之也不想成为简单的“另一个”。如果是那样,最终就算给举荐到了皇上跟前,也只是一个词臣罢了。屈原、宋玉、司马相如等人,他们可以极大地感动后人,但拿眼前的皇上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所以寇谦之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辟谷之术!崔浩请吃大餐——不用!俺这几天正好斋戒。崔浩请吃斋——不用!俺这几天正好修炼。崔浩端了碗稀粥咸菜出来,“大师您还是多少用点吧!别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呀!”——不用!俺有仙人所传的辟谷之术,一两个月不吃不喝,基本上还是没有问题!
崔浩吃东西的时候,寇谦之就在旁边乐呵呵地看,一边还大谈减肥瘦身有利健康的学问。崔浩也不是笨蛋,暗地里派几个机灵的小厮躲在寇谦之窗外,看这老道士没人在的时候有没有趁机偷嘴。结果还真没有!寇谦之是什么样的人?就算真有偷嘴,也不会被几个小厮逮着呀!
十几天下来,寇天师是满面红光,越饿越精神!崔浩大为佩服,这种技术,在战乱不休的南北朝乱世,真是太有用了!一遇到兵祸,撒腿就跑,连干粮都不用准备。
当然仅凭不吃饭就想搞定崔浩,未免小看了这个当世大儒。于是,寇谦之拿出了他的看家绝活:扶乩!
扶乩,又称“扶箕”,东北地区旧称为“扶箩”。其法:先设一个大沙盘,也就是“乩”,然后用木头制成丁字形或人字形的木架,悬锥于下,也就是为“乩笔”。准备好后,由两名乩手扶木架两端,用符咒请神降临、问事,接着乩笔在沙盘上划出文字,以示所问的东西。
这是道士们历代相传的看家本领,据说灵验的不少。——当然骗人的更多!而灵验(或者骗得了人)的关键是扶着乩笔的乩手,没有相当的法术,天大的面子,神仙们理都不理你!请来的最多是一些邪魔外道,孤魂野鬼。
清朝时候有一群秀才,会考临近,慌得手足无措。聚在一起扶乩请吕洞宾祖师泄露点考题。焚香祭拜完毕,乩笔迅速动了起来,大书数字:吾乃赵酒鬼是也!
众人大怒,骂曰:什么地方来的野鬼敢这么大的胆子?请吕祖师你也敢跑过来?当心请天师剑斩了你的鬼头!
赵酒鬼明显是怕了。乩笔停了一会儿,又再次迅速移动:吕祖师在此!尔等有事快问。
众人连忙说明了来意。吕祖师说:这太容易了!你们赶快磨墨,越多越好。
吕祖师开口,谁敢不听?磨墨是秀才们的看家本事,不大工夫便墨了极大碗。祖师在乩盘上进一步指示:分而饮之!
秀才们都听说过寇谦之当年的教训,不敢怠慢,苦着脸喝了下去。喝完,黑着嘴巴凑到乩盘前面看吕洞宾的下一步指示,只见乩盘上笔走龙蛇,刷刷刷写了几行大字:
平时不读书,急来喝墨水。
我非吕祖师,仍是赵酒鬼!
寇谦之当然没有这么弱智!吕洞宾是什么人?唐代的一个不第的举子,请他来指点文章,活该被酒鬼戏弄!崔浩是个自负的儒家文人,这一点寇天师牢记在心。当下请了文曲星下凡,在乩盘上写出一篇篇文字优美、内容深奥的精妙文章来。
崔浩是个文章的行家,看后大为叹服。“人神接付。手笔粲然,古今无比“呀!他断定,这样的文章,自己是写不出来的;而自己都写不出来的文章,凡间自然是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写得出来的!寇道长不愧是”天师”呀,什么样的神仙,听到招呼,都得乖乖地下凡写文章。
到了这个地步,崔浩对寇谦之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什么也要拜他为师。寇谦之却说什么也不同意,说还是以朋友相称吧!——寇谦之进一步暗示崔浩:拜我为师?你想清楚没有,俺可是“天师”呀!天师,应该是谁的师父才合适?
崔浩是个聪明人,当下恍然大悟!连夜修表,洋洋洒洒数万字,详细地向太武帝介绍寇谦之这个绝世奇人——不,绝世仙人!
北魏太武帝见表大喜!当皇帝的一般都很喜欢两样东西:一是奇物;如两个头的转基因麦穗,满身鱼鳞病的黄牛(麒麟)等,因为这样的东西,就是传说中的“祥瑞”了。
二是奇人。“海晏河清圣人出”,有圣人出现,可以有力地证明自己是一个绝世英主,国家治理得堪比尧舜。另外,出个把圣人,多少可以在旁边出谋划策,减轻自己治理国家的压力。谁都想当皇帝,但有几个人体谅当皇帝的难处?
例如,太武帝现在,就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两难选择。
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起来的,却拼命的想蜕掉自己身上那层鲜卑人的皮!最热衷于汉化儒学的,偏偏是鲜卑族的皇帝。底下那些皇室贵族们,却对此很不以为然。汉人不是俺们的手下败将吗?为什么我们反倒要穿他们的衣服?
身为著名儒学家的崔浩,因此受到了朝中鲜卑贵族的猛烈攻击。弄到后来,连皇上也保不了他了,被迫赋闲在家。奇怪的是,皇帝反而对他更加信任,崔浩说的每句话,太武帝都是言听计从。此时的崔浩,心中可以说是五味杂陈,自己到底处在一个什么地位?该何去何从?
儒家之人,学了一身的本事,目的就是为了货于帝王家,谋个一官半职来封妻萌子。崔浩不是陶弘景,“山中宰相”只适合于修道之人,对于儒家人士,却是一钱不值。孔门弟子都有这样一个臭脾气:提起经商发财,大家都是一脸的鄙视;说到升官发财,却个个跃跃欲试,一点都不觉得脸红。
所以崔浩渴望的是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他的机会于是就来了,他遇到了寇谦之。而反过来,对于寇谦之来说,遇到崔浩,有何尝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寇谦之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知道要对付崔浩这样眼睛朝上长的儒家之人,没有真格的东西,是毫无指望的。他胸有成竹,凭的就是几十年苦修的道家学问。那些“无为”、“清静”、“顺其自然”的道理,在萎靡不振的崔浩听来,简直就像三伏天里吃了一大块冰镇的红瓤大西瓜!
有了这些还是不够的,学问家崔浩是见多了,寇谦之也不想成为简单的“另一个”。如果是那样,最终就算给举荐到了皇上跟前,也只是一个词臣罢了。屈原、宋玉、司马相如等人,他们可以极大地感动后人,但拿眼前的皇上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所以寇谦之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辟谷之术!崔浩请吃大餐——不用!俺这几天正好斋戒。崔浩请吃斋——不用!俺这几天正好修炼。崔浩端了碗稀粥咸菜出来,“大师您还是多少用点吧!别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呀!”——不用!俺有仙人所传的辟谷之术,一两个月不吃不喝,基本上还是没有问题!
崔浩吃东西的时候,寇谦之就在旁边乐呵呵地看,一边还大谈减肥瘦身有利健康的学问。崔浩也不是笨蛋,暗地里派几个机灵的小厮躲在寇谦之窗外,看这老道士没人在的时候有没有趁机偷嘴。结果还真没有!寇谦之是什么样的人?就算真有偷嘴,也不会被几个小厮逮着呀!
十几天下来,寇天师是满面红光,越饿越精神!崔浩大为佩服,这种技术,在战乱不休的南北朝乱世,真是太有用了!一遇到兵祸,撒腿就跑,连干粮都不用准备。
当然仅凭不吃饭就想搞定崔浩,未免小看了这个当世大儒。于是,寇谦之拿出了他的看家绝活:扶乩!
扶乩,又称“扶箕”,东北地区旧称为“扶箩”。其法:先设一个大沙盘,也就是“乩”,然后用木头制成丁字形或人字形的木架,悬锥于下,也就是为“乩笔”。准备好后,由两名乩手扶木架两端,用符咒请神降临、问事,接着乩笔在沙盘上划出文字,以示所问的东西。
这是道士们历代相传的看家本领,据说灵验的不少。——当然骗人的更多!而灵验(或者骗得了人)的关键是扶着乩笔的乩手,没有相当的法术,天大的面子,神仙们理都不理你!请来的最多是一些邪魔外道,孤魂野鬼。
清朝时候有一群秀才,会考临近,慌得手足无措。聚在一起扶乩请吕洞宾祖师泄露点考题。焚香祭拜完毕,乩笔迅速动了起来,大书数字:吾乃赵酒鬼是也!
众人大怒,骂曰:什么地方来的野鬼敢这么大的胆子?请吕祖师你也敢跑过来?当心请天师剑斩了你的鬼头!
赵酒鬼明显是怕了。乩笔停了一会儿,又再次迅速移动:吕祖师在此!尔等有事快问。
众人连忙说明了来意。吕祖师说:这太容易了!你们赶快磨墨,越多越好。
吕祖师开口,谁敢不听?磨墨是秀才们的看家本事,不大工夫便墨了极大碗。祖师在乩盘上进一步指示:分而饮之!
秀才们都听说过寇谦之当年的教训,不敢怠慢,苦着脸喝了下去。喝完,黑着嘴巴凑到乩盘前面看吕洞宾的下一步指示,只见乩盘上笔走龙蛇,刷刷刷写了几行大字:
平时不读书,急来喝墨水。
我非吕祖师,仍是赵酒鬼!
寇谦之当然没有这么弱智!吕洞宾是什么人?唐代的一个不第的举子,请他来指点文章,活该被酒鬼戏弄!崔浩是个自负的儒家文人,这一点寇天师牢记在心。当下请了文曲星下凡,在乩盘上写出一篇篇文字优美、内容深奥的精妙文章来。
崔浩是个文章的行家,看后大为叹服。“人神接付。手笔粲然,古今无比“呀!他断定,这样的文章,自己是写不出来的;而自己都写不出来的文章,凡间自然是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写得出来的!寇道长不愧是”天师”呀,什么样的神仙,听到招呼,都得乖乖地下凡写文章。
到了这个地步,崔浩对寇谦之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什么也要拜他为师。寇谦之却说什么也不同意,说还是以朋友相称吧!——寇谦之进一步暗示崔浩:拜我为师?你想清楚没有,俺可是“天师”呀!天师,应该是谁的师父才合适?
崔浩是个聪明人,当下恍然大悟!连夜修表,洋洋洒洒数万字,详细地向太武帝介绍寇谦之这个绝世奇人——不,绝世仙人!
北魏太武帝见表大喜!当皇帝的一般都很喜欢两样东西:一是奇物;如两个头的转基因麦穗,满身鱼鳞病的黄牛(麒麟)等,因为这样的东西,就是传说中的“祥瑞”了。
二是奇人。“海晏河清圣人出”,有圣人出现,可以有力地证明自己是一个绝世英主,国家治理得堪比尧舜。另外,出个把圣人,多少可以在旁边出谋划策,减轻自己治理国家的压力。谁都想当皇帝,但有几个人体谅当皇帝的难处?
例如,太武帝现在,就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两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