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103页-《天眼》完全重写版本开始连载

偶像快写啊

我都默默的看了一个月了哦

真过瘾!!!

BTW我是新人,GGJJ要照顾我哦:zany: :zany: :zany: :D
 
沈阳离北京并不算远,三百多公里的样子?

不会这么近吧?(沈阳离北京并不算远,三百多公里的样子)
好象记得是700-800公里左右
 
F4??

其实他对F4的评价还算是相当客气的了。一提起那四个扭扭捏捏的“男人”(如果他们也可以算是男人的话),真叫人恶心,想起历史上那些什么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等等。虽然他们倒不见得真是娈童一类人物,想来也该是唐朝张五张六的同胞。

其实不是英雄的男人也可爱,没长一张英雄脸也不是他们的错。可是除了一张花样脸庞就一无可取之处,唱歌走调,读书念错字,连笑都不知道如何真笑,学女人搔首弄姿犹如东施效颦......也敢出来见人,就不是“恶心”两个字形容得了的了。

你可以喜欢他们,别人也有权讨厌他们。
 
我一口气全看完了,太好了,尤其是第一部,吊胃口挺好的,不过在平壤的兄弟还没回来呢?太好了。最后结局更好---“情”真值得一生怀念!
太好了!!!
 
Re: 沈阳离北京并不算远,三百多公里的样子?

最初由 今天 发布
不会这么近吧?(沈阳离北京并不算远,三百多公里的样子)
好象记得是700-800公里左右

“里七外八”,山海关以里七百里,山海关以外八百里,即北京到沈阳700+800=1500里,750公里。这是我的外祖父告诉我的,他早在住在辽宁,后移居吉林。
 
楼主不定期在哪里有东东?我刚来这里不久,还要多追追你哦!
 
终于看到了最新页,第67页,总体来说,印象还可以,可能好奇心与鸡肋心并重吧(可能有人要不服的),大略说一下读后印象,本文情节多变,好处是有如做脑筋急转弯,有一种挑战性,坏处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不是记忆力的原因,只能说小说的逻辑性,结构性有所欠缺,没有一条很强烈的红线。
从写法上,我不太喜欢看有关描写如何打日军的段子,太一般了没有任何的悬念,可能是根据一些传统题材或电影再加一些八封新闻等改编的,与奇异之说相差太远,浪费太多的笔墨,有凑字之嫌。
当然,仍要感谢作者的写作,以打发现在的许多无聊时间。
顺便对照一首该小说中出现的诗,以期抛砖引玉: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百岁人生万事空,幸有同心结束成;奈何桥头频繁顾,不慕长生羡来生!
 
一日疲累,昨晚又是几乎一夜未眠,我们几人都是格外疲倦,但即使这样,我也并未睡好,在睡梦中似乎一直在寻找崔二胯子留下的盗墓第二入口,早上醒来,浑身酸痛。

第二日,我们又在昨日做好标记的地点南面和西面搜索了几乎整整一天,依旧是一无所获。西南两面,除那一片密林之外,也几乎是平平整整,并无任何惹人之处,虽然知道此番沈阳之行并不会异常轻松,但是两天忙过之后,我们依旧是感觉异常沮丧。所幸的是赵颖非常细心,这两天我们一边搜索,她一边用数码相机将周边的景物拍摄下来,以备回北京之后
再作分析。下午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花在了那一处密林之中,林内古木参天,大树几乎都要有两三人合抱粗细,看来树龄至少要有两三百年,但是一个下午的时间过去,直至太阳落山,依旧是没有任何新的进展,甚至连丝毫的蛛丝马迹都没有发现。

由于第二天还要上班,晚上六点钟,我们在沈阳吃罢最后一顿晚餐,驱车返回北京。从沈阳到北京六百多里的高速,我和高阳轮流驾驶,仅仅用了不到六个小时,就进了四环。分别送赵颖和高阳回家后,我回到了自己家里。洗过热水澡躺在了床上,虽然是两天的疲倦,但是躺在床上我却怎么也睡不着。

给赵颖打了个平安电话,电话中她嘱咐我好好休息,又聊了几句,我突然问她道:“你觉得我们现在这样乱找,到底有多少可能性能够找到?”

赵颖在电话中一愣,说道:“我不认为我们去一次两次沈阳就可以找到这个洞口。”

我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赵颖道:“既然当年祖父两次前往沈阳,都未能找到这个洞口,说明当年军师安排的这个洞口,一定是极为隐蔽,很可能就算是告诉了你位于何处,若没有特殊的开启方法,也不一定能够发现。”

我点头道:“你说得不错,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赵颖在电话中沉吟了一会儿,才道:“高阳的意见很好,看来我们确实要马上去寻访崔二胯子的后人了,我相信在他的手中,一定留下了和这盗墓第二入口有关的重要线索。”

不错,赵颖提醒了我。既然军师在临死之前郑重嘱托崔二胯子,如果能够侥幸逃生,一定要对他们所做的这件事情进行补偿,而崔二胯子确实是侥幸逃生,虽然没过半年,他也伤重不治,但是崔二胯子对军师一向敬重,又是临终委托,况且此时又与自己息息相关,所以一定不会违背。

而军师所托之事,既然谈到了补报,自然是指对盗墓一事而言。但是从墓中取出的财宝已经变卖,不可能再行赎回,唯一所能补报的,就是将皇太极的尸骨重新安葬,再将盗墓入口填死,稍作补偿。所以这些所有和军师所讲的补偿有关的事情,是一定要再入古墓的。

但是崔二胯子身受伤痛困扰,一直到死,按道理来讲应该在他去世之前的这段时间,不大有可能有体力,甚至是有时间再回古墓,因而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件事情托付给其他人。但是对崔二胯子来说,如此重大的事情,能受此托付,必定是和他极为亲密之人,当时崔二胯子所有肝胆相照的朋友之中,除祖父肖剑南之外,已经全都不在人世,而且从祖父的记录之中也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崔二胯子并没有将此事托付于他。想是“义气”二字为重,不愿再让祖父孤身犯险,这一点,在崔二胯子给祖父的三封书信之中,也可以看出来。

既然如此,崔二胯子所能够托付的,也就只有他的家人。在祖父的记录之中,我注意到一处细节,祖父最后一次探望崔二胯子之时,崔二胯子的女人已经身怀六甲,按照时间推算,小孩应该是在当年祖父与崔二胯子从奉天城中逃出,回到崔家屯之时做的胎,当时已经有六个月,因而祖父才能够看出来。既然英雄有后,按照常理来讲,崔二胯子很可能将军师最后嘱托的这件事情,托付给他的后人。而且当时小孩还未出生,崔二胯子一定将这处盗墓的第二入口,用文字或图表的方式,留给了他的后人。

想到这里,整整一个晚上的沮丧之情顿消,我马上在电话中将刚才所想到的告诉给了赵颖,赵颖听了我的分析之后,也是深表赞同,笑道:“笨狗狗什么时候变聪明了?”

我不理会赵颖的玩笑,又跟她商量了一下下一步究竟如何进行,商量已毕,看看表已是凌晨两点。挂了电话,我兴奋得半天睡不着觉,直到天光渐亮,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There are two paragraphs missing forware, hrer they are:

转载出自:Net-Bugs.com
弄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都感觉到高阳这个建议极是有建设性,几人都是很兴奋。又聊了一会儿,看看表已经是快早上五点钟,于是三人各自上床安歇,明日一早,还要前往昭陵寻访。

有了昨晚的谈话,我们心中更多了底数,即便这次寻访不成,也还有办法。没有睡几个小时,第二日一早我们便早早起来,前往北陵公园。

北陵公园所处的皇姑区,在解放前一直属于奉天城的城北的郊区,甚是荒凉。这些年沈阳经济发展很快,城区范围也是在逐渐扩大,随着市政府前途皇姑区,昭陵的四周也渐渐地变成了一处闹市,异常繁华。

我们所住的宾馆离北陵公园的大门并不远,于是我们将车子停在了宾馆,徒步只用了几分钟,就来到了北陵公园的门口。

皇太极的昭陵占地面积甚大,从我们所得到的资料,是三百三十万平方米,大约是一个长度为两公里半,宽度为一点五公里左右的长方形,坐北朝南,背靠隆业山,甚是气派。

我们和一大群游人一起进入陵区,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再到宝城,沿途一边观赏一边小心审视。按照我们的计划,我们是要从宝顶开始,测定好东南方位,再徒步测量好七百五十米距离的地点,最后在以这一点为圆心,在周围三百米的范围之内仔细详查。

整个陵区比我们想象中要大,从下马碑到正红门这一段距离就有将近两公里,而真正的陵寝主体,宝城和周围的一些配合建筑,仅仅有大约半公里见方。相传下马碑是王公大臣到此祭拜下马之处,也就是所谓的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之处。一路走去,古木参天,甚是幽静,沿途有建有华表、石牌坊等建筑,只是陵道已经异常的破旧。赵颖带着数码相机,一路走一路拍摄,以便我们回去分析之用。按照我们事先的分析,崔二胯子他们所设下的陵墓第二入口,很可能就位于此处地方。

陵道走到尽头,就是正红门,四周修有红色围墙,走到这里,才算是真正地进入陵区。正红门的四周,设有更衣厅、宰牲厅,是当年专门准备祭祀庆典之用。我们进入正红门,只见里面方砖铺地、遍布松柏,往里走去,一路两旁先是两座华表,其后是一边六座,两边一共是十二座石象生,有石像、石骆驼、石马、麒麟,不一而足,各个雕刻得栩栩如生,甚是庄严威武。

过了碑亭,穿过仪仗房、茶膳房等四处建筑,才算是到了真正的陵寝主体-------方城。整个方程四周修有城墙,墙上设有垛口,大概是一个长五百米,宽三百米的长方形结构。进入方城,两侧东西配殿,正前方尽头,便是隆恩殿。隆恩殿后面,两侧分别是石五供和二柱门,再往后走,便是昭陵地宫上面的地面建筑-----宝城了。

我们沿台阶登上宝城,这里是整个陵寝的最高点,我们站在宝城之上,眺目向南远望,整个沈阳城区尽收眼底,俯视低瞧,整个陵区就在脚下。我们所站之处,身后就是昭陵的宝顶,而宝顶的正下方七八米处,就是皇太极陵寝的地宫。
 
转载出自:Net-Bugs.com

按照我们的分析,崔二胯子当年所用来掩饰的小店是一定不会在陵区之内,而要想确切地找到他们当年掘进盗洞的路线,我们也还要向他们当年一样,从宝顶的位置开始观察、测量,因为宝顶之下地面七八米之处,就是他们发觉盗洞的最终目的地。

按照祖父的记录所载,崔二胯子当年的小店,就在陵墓东南方向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我们站在宝城之上,在这里根本不需要任何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非常精确地判断出东南的方位,因为整座宝城,是严格的坐北朝南。

从我们在宝城之上观察,在宝顶东南方向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已经出了陵区,是一大片的树林,枝高林密,站在这里也看不出林子之后的情形。估计在那片树林之后,应该就是当年崔二胯子小店的位置。

方位确定好,我们从宝顶开始徒步测量。方法非常简单,由于如果选取直接向东南方向的路线在许多处将会被宝城以及陵园的围墙挡住,况且宝顶四周有许多建筑,都会影响前进的路线。所以我们在此之前画好了一张草图,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根据勾股定理,既然确认沿东南方向的距离是七百五十米,也就是等边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七百五十米,那么计算之后两个直角边应该是七百五十米平方后除以二,之后再开根号,是五百三十点三米,大约五百三十米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从宝顶开始,先沿着神道向正南方行进五百三十米,之后再向正东方向行进五百三十米,这个点就应该是我们找寻第二盗洞口的基准点。而崔二胯子的小店距离宝顶为一公里,所以我们计算出这时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七百零七米。

将整个数据再次地计算了一遍我们从宝顶开始,徒步测量。说起方法非常简单,赵颖从警校毕业,一直是军事化管理,所以她正常走路每步就是标准的七十公分,而高阳当过三年兵,每步是标准的七十五公分。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出发之前,曾经在我将旁边的操场测算过一次,误差很小。因而只要两人分别测量一遍,取折衷点即可。

当下高阳在前,赵颖在后,我们开始从宝顶沿着神道,向正南方出发。按照我们的计算,五百三十米的地方,高阳要走七百零七步,而赵颖需要走七百五十七步,之后两人测出的位置折衷后,再向前走一百七十七米,就是要寻找崔二胯子小店的直角边长,这一段距离,高阳要走二百三十六步,而赵颖则需要走二百五十三步。我们每一百米做一次停顿,两人取测量折中点,以便尽可能减小误差。好在我们所判断出来的第二盗墓入口,也仅仅是估算,所以在测量之时,有一些误差,影响并不会太大。

本来在出发之前,高阳曾经建议去找一部炮兵专用的测距仪器,因为他在参军之时,一直是在炮兵部队,但是这个建议被我们否决了。我们不想这次的昭陵寻访,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即使是现在徒步测量,我们也觉得自己象在踩盘子,心里咚咚的直打鼓。

第一个段测量的五百三十米,我们一共用去了四十七分钟。在测好的位置做好标记,我们继续测量第二段的一百七十七米,这段距离我们一气呵成,用了十五分钟就测量完毕。

这时候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点,还没有出整个的陵区。好在整座公园并没有外围的围墙,只是在进入宝城的门口设了一个售票处。那里才真正算座公园的主体。我们稍事休息,确认好正东的方向,开始进行第二个阶段的测量,这一段路程为七百零七米,测量最后的位置,就应该是大致上当年崔二胯子开店的位置。

因为有了前面测量的经验,再加上这一段路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游人,所以我们进行的速度很快,仅仅用了半小时不到,就找到了最后的测量位置。看来我们在宝顶之上观察得不错,这一点正好在那片繁茂的树林之后,是一片不大的空场。

在最终位置点上坐下标记之后,我们三人开始详细观察此处的地形。正如祖父记录之中的记载,这片空地的东北方向不远处,有一座小小的土山,当年祖父枪毙完祁老三之后,就应该是绕过那座小山后,看到崔二胯子所开的这处小店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