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出自:Net-Bugs.com
这一小片空场恰好位于一条小路的边上,空地四周有几株大树,西北方向上不远处,就是我们站在宝顶之上所看到的那处密林,因而站在空场的四周,并不能看到陵区的建筑。
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确认我们所处的地点,应该就是当年崔二胯子开店之处。经历了六十几年的风雨,空场之上已经看不出来原有建筑的痕迹,况且崔二胯子所建的小店,早已在祖父搜索的时候被拆掉。
为了更准确地确认这一处的位置,我们又沿着空场向南走了大约一公里左右,果真找到了一处很长的深沟,在祖父的笔记记载之中,小店向南大约两里之处,有一处深沟,是当年崔二胯子一行人倒土之所。而此处这条深沟,如果不出我们所料,应该是就当年崔二胯子他们倾倒掘墓所挖出来的土方之处。
确认了小店的位置,我们三人都是备受鼓舞,站在小店的旧址之上,回想六十多年前那一晚的惊险枪战,以及崔二胯子当年神采,悠然神往,又不禁感概岁月如歌、人生短促。
我们回到宝顶正南五百三十米我们第一次标记之处,再一次向东测量出五百三十米的距离,此时我们所确认出来的这一点,就是用来找寻崔二胯子当年盗墓第二入口的基准点。
位置确定好之后,我们在地上作好了标记,又在附近找好了参照物。一切停当,已经到了午饭时间,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我们也都是很兴奋。在周围找了一处饭馆吃罢午饭,稍作休息,我们开始一处一处的搜索可能的第二入口之处。
我们所找到的这一处位置,正好位于皇陵宝顶东南方向七百五十米,而再往东南方向,就是小店后面那一片密林,如此看来这座树林大约有三百米见方。我们以这处地点为圆心,分别沿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搜寻,每一方向搜索三百米的范围。
这一基准点的周围,除了东南方向是一片树林之外,基本上可以算做一片平原,稀稀拉拉的几株树,并没有什么特别惹眼的地方。我们倒是没有丧失信心,决定这件事情之时,我们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想当年即便是祖父两次探访,也是没有任何结果,所以我们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如果这出入口是这么容易发现,恐怕在这六十多年之中,早就被别人发现,也就不可能再轮到我们。
整整的一个下午,我们搜索的异常仔细,也只是搜索了北和西两面,在我们搜索过的地方,并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整个被搜索之处,地面异常的平整,没有大石,石板等我们事先想过的可能作为第二入口的东西。
我们一直搜索到太阳落山,一无所获,看看天色已晚,我们也都是异常疲倦,于是出了陵区找了个饭馆吃了晚饭,早早休息。
这一小片空场恰好位于一条小路的边上,空地四周有几株大树,西北方向上不远处,就是我们站在宝顶之上所看到的那处密林,因而站在空场的四周,并不能看到陵区的建筑。
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确认我们所处的地点,应该就是当年崔二胯子开店之处。经历了六十几年的风雨,空场之上已经看不出来原有建筑的痕迹,况且崔二胯子所建的小店,早已在祖父搜索的时候被拆掉。
为了更准确地确认这一处的位置,我们又沿着空场向南走了大约一公里左右,果真找到了一处很长的深沟,在祖父的笔记记载之中,小店向南大约两里之处,有一处深沟,是当年崔二胯子一行人倒土之所。而此处这条深沟,如果不出我们所料,应该是就当年崔二胯子他们倾倒掘墓所挖出来的土方之处。
确认了小店的位置,我们三人都是备受鼓舞,站在小店的旧址之上,回想六十多年前那一晚的惊险枪战,以及崔二胯子当年神采,悠然神往,又不禁感概岁月如歌、人生短促。
我们回到宝顶正南五百三十米我们第一次标记之处,再一次向东测量出五百三十米的距离,此时我们所确认出来的这一点,就是用来找寻崔二胯子当年盗墓第二入口的基准点。
位置确定好之后,我们在地上作好了标记,又在附近找好了参照物。一切停当,已经到了午饭时间,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我们也都是很兴奋。在周围找了一处饭馆吃罢午饭,稍作休息,我们开始一处一处的搜索可能的第二入口之处。
我们所找到的这一处位置,正好位于皇陵宝顶东南方向七百五十米,而再往东南方向,就是小店后面那一片密林,如此看来这座树林大约有三百米见方。我们以这处地点为圆心,分别沿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搜寻,每一方向搜索三百米的范围。
这一基准点的周围,除了东南方向是一片树林之外,基本上可以算做一片平原,稀稀拉拉的几株树,并没有什么特别惹眼的地方。我们倒是没有丧失信心,决定这件事情之时,我们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想当年即便是祖父两次探访,也是没有任何结果,所以我们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如果这出入口是这么容易发现,恐怕在这六十多年之中,早就被别人发现,也就不可能再轮到我们。
整整的一个下午,我们搜索的异常仔细,也只是搜索了北和西两面,在我们搜索过的地方,并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整个被搜索之处,地面异常的平整,没有大石,石板等我们事先想过的可能作为第二入口的东西。
我们一直搜索到太阳落山,一无所获,看看天色已晚,我们也都是异常疲倦,于是出了陵区找了个饭馆吃了晚饭,早早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