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为什么好多人都抢着还房贷,以mortgage free为荣

楼主最受银行欢迎了。
以前算过:
每月多付10%,总付款月数一般能减少20%。
如果100%(双倍)付,25年不是变成12.5年,而是9年左右付清。
两个15% + 一个100%全用上,25年预期用6-7年就结束了。
如果原来要付30万的利息,现在只要付不到7万!

你真能YY!

就现在3%的利率, 要达到你这样的效果,需是100万的房子,把每月付款从4000多变成14000多。

欺负CFC上没人懂数学是吧?
 
朋友,银行贷款给你,就是它低风险回报超过3%的投资啊。它的钱又是1%借来的,空手套2%啊!



谢谢您的例子。



银行的钱已经1%借来了,如果有其他相同风险但回报超过3%的投资,它会选择那个投资而不贷款给你。借和贷是两笔买卖,能赚更多的不会去赚更少,除非有约束使得那个1%的借款以贷给你为条件。
 
以前想赶快还,后来听一朋友的话开窍了,人生年轻时光难得,该花钱的时候就花,没必要都堆在房子上,省吃俭用的算计过日子,久了会觉得很闷很烦,反正房子会慢慢升值,想想用人生仅有的美丽时光一直做房奴,蹉跎了岁月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趁胃口好的时候吃,身材好的时候穿,年轻的时候开辆喜欢的车,都是自己的钱没什么可耻的。就算房子都供完了,只有个房子以后是留给孩子还是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多出去走走重要呢?或者直接变现?变现了到那个时候几十万加币能值多少钱?

不过每个人观点不同,有房心里踏实没房日子轻松,万一2012了有多少房子都没用不是(呸呸呸呀~~~)。有没有房,别影响了生活质量是真。
 
以前想赶快还,后来听一朋友的话开窍了,人生年轻时光难得,该花钱的时候就花,没必要都堆在房子上,省吃俭用的算计过日子,久了会觉得很闷很烦,反正房子会慢慢升值,想想用人生仅有的美丽时光一直做房奴,蹉跎了岁月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趁胃口好的时候吃,身材好的时候穿,年轻的时候开辆喜欢的车,都是自己的钱没什么可耻的。就算房子都供完了,只有个房子以后是留给孩子还是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多出去走走重要呢?或者直接变现?变现了到那个时候几十万加币能值多少钱?

不过每个人观点不同,有房心里踏实没房日子轻松,万一2012了有多少房子都没用不是(呸呸呸呀~~~)。有没有房,别影响了生活质量是真。

"万一2012了有多少房子都没用不是。" 呸呸呸呀~~~
 
以前想赶快还,后来听一朋友的话开窍了,人生年轻时光难得,该花钱的时候就花,没必要都堆在房子上,省吃俭用的算计过日子,久了会觉得很闷很烦,反正房子会慢慢升值,想想用人生仅有的美丽时光一直做房奴,蹉跎了岁月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趁胃口好的时候吃,身材好的时候穿,年轻的时候开辆喜欢的车,都是自己的钱没什么可耻的。就算房子都供完了,只有个房子以后是留给孩子还是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多出去走走重要呢?或者直接变现?变现了到那个时候几十万加币能值多少钱?



不过每个人观点不同,有房心里踏实没房日子轻松,万一2012了有多少房子都没用不是(呸呸呸呀~~~)。有没有房,别影响了生活质量是真。



:cool:最好的投资是投在人上,就是消费。最不鼓励的就是房子没还完去投资别的什么,一样也是没消费,还可能把以后的消费都赌丢。
 
不是 “以mortgage free为荣”。是图心理踏实。一旦有变故,无论什么原因,如果还不上贷款,就会被银行踢出去。如果 FREE 了,至少还有个房子。

第一代移民在这里没靠山,只能靠自己。这也叫危机意识。

:cool::cool:
 
开公司,做生意的人都是冒险。人有几成机会发财,更有几成机会输光。打工族也有风险,说不定那天就没工作了。
 
那是,没风险的就只有GIC了。换个思路,一点风险不冒就安心了?你的RRSP在哪?也在GIC里?如果真是如此,你的RRSP只是个延税工具,本身是一定输给通胀的。

RRSP contribution退回来的预扣税怎么说?
 
开公司,做生意的人都是冒险。人有几成机会发财,更有几成机会输光。打工族也有风险,说不定那天就没工作了。

怕丢工作,咱先把工作辞掉好了。:D
 
那是,没风险的就只有GIC了。换个思路,一点风险不冒就安心了?你的RRSP在哪?也在GIC里?如果真是如此,你的RRSP只是个延税工具,本身是一定输给通胀的。



RRSP放指数基金,起码管理费少,收益随大流。如果不是单位Match,我根本就不会在房贷清之前买RRSP,那个额度你不买也能积累,除非以后不挣钱了。
 
延税啊,买一万,最多能退四千吧?以后退休了,取—万可能就只交一千税了。但钱也贬值不少了。
 
开公司,做生意的人都是冒险。人有几成机会发财,更有几成机会输光。打工族也有风险,说不定那天就没工作了。



做实业的人是冒险,但是他们对自己的业务更熟悉,并有自己的管理方法、知识产权、关系等无形资产一起,是更有把握的冒险,这和金融投资类的黑盒子式冒险不是一类的。

确实不存在没风险的事,但风险和风险是可以比较的,人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尽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和钱途,别人不会比你更珍惜你的钱。
 
朋友,银行贷款给你,就是它低风险回报超过3%的投资啊。它的钱又是1%借来的,空手套2%啊!

银行付1%-2%从你这里吸$1000存款,作他的保证金,然后它可以放出12到44倍的loan。也就是说,他能最高贷出$44,000.
如果贷款没有违约,或打成REIT等成功出售,它第一年可以获利:
44000*3% - 1000 %2%=$1300
这笔获利扣除工资等成本后,又增加了它的保证金$1000,再增加放出44000loan。
第二年获利=88000*3% -1000%2= 2620
。。。爆炸性增长

大家最好把下代都培养成洋行家和军事家。他们是国家的最高主流!
 
银行付1%-2%从你这里吸$1000存款,作他的保证金,然后它可以放出12到44倍的loan。也就是说,他能最高贷出$44,000.

如果贷款没有违约,或打成REIT等成功出售,它第一年可以获利:

44000*3% - 1000 %2%=$1300

这笔获利扣除工资等成本后,又增加了它的保证金$1000,再增加放出44000loan。

第二年获利=88000*3% -1000%2= 2620

。。。爆炸性增长



大家最好把下代都培养成洋行家和军事家。他们是国家的最高主流!

算账不是这么算的,银行真这么牛逼,市场上大把银行股票等你买。pe连10都不到,pb只有0.5,够便宜了吧,还不是照样招到抛售。

银行是风险极高的行业。
 
你真能YY!

就现在3%的利率, 要达到你这样的效果,需是100万的房子,把每月付款从4000多变成14000多。

欺负CFC上没人懂数学是吧?

闲哥,你是科大的吗?不是抬杠。
1。当年我计划时利率在5%-6%
2。搞个好的mortgage 计算器,试试不同加速还款在整个贷款还清结束时的总本金和总付利息!
3。当时的结论是早期多还$1, 可以减少$2-$3左右的利息。
4。3%的是利滚利,不用指数复利计算。25年前欠的$1也产生了75%的利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