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者心多妙
身在红尘是非多。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意味着无法拥有绝对的淡泊和宁静。
看破红尘,不是至境;看破红尘而归于红尘才是至境。
真正的宁静不仅仅是远离尘嚣的安谧,而且还包含着拈花微笑的默契!
在嘈杂纷扰的社会里,宁静的真谛在于能用心灵宁静守住做人的本色,静到能在狂风暴雨中心平气和,静到能在喧嚣躁动中,也能体味“闭门何处不深山”的境界。
静者心多妙。他们以坚韧的姿态保持着淡然从容,不张扬、不虚浮,默默地坚守着自己心灵的清芳,把盏茗茶,拈花微笑。
其实,人生的至高境界和茶艺一样,都是精神的淡然空灵。
“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一枝花,在普通人的眼里,无非是颜色、香味、名称再加以美或丑的评价。在诗人的笔下,则会再添风韵,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便再现了梅的超逸精髓。
而在觉悟到了无上智慧的佛手中,它既是花又不是花。“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它蕴藏了整个世界的秘密。因为,在觉悟者的心中,花的精神生命是同万事万物的精神生命深融一体、不可分割的。
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森罗万象,各各差异,甚至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这一切不过是无限虚空中瞬间的生生灭灭,起起落落,它们的本来面目同为寂静的虚空。觉悟到这一点,人的心中所生的种种分别、善意、是非、美丑、高下还有什么是恒常不变的呢?
拆除心灵的封界,回到那个更高更广的真实之中,居高临下的关照万物,等同梦幻空花,有而不实。
佛祖拈起了花,也非花也非佛,只是虚空中绽开的笑颜;迦叶情不自禁以微笑回应,哪里又是迦叶?一刹那,心心叠印,性性相通。
放弃是一种睿智
它可以放飞心灵,可以还原本性
使你真实地享受人生
放弃是一种选择
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
进退从容,积极乐观
必然会迎来光辉的
有时候
一个人
静静的,品一壶香茶,或漫不经心的翻阅着书/或与朋友分享一件开心或感动的心事/游览大好河山.......
某一时某一秒
也许就在刹那间
心中漾起一丝丝甜美/知足
幸福的感觉,那是一种拈花微笑的禅意,
如问幸福是什么,无以言比
它是一种心境
只有心地无私和知足常乐的人才会时时看到幸福在向你招手微笑,只有觉悟了人生真谛的智者才能在生活中时满足和舒畅,
借杜甫诗一首: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另:莫贪名和利,名利是身仇,
清心明志,人生真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