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第二輯)
本帖由 shanliang18 于 2011-09-20 发布。版块名称:基督教会
一百问目录:
第一页
1.在家菩薩戒與出家菩薩戒,所修證的果位有何不同?
2.如何是『歸依在三寶,實踐在三寶,成就在三寶?』
3.何謂『三淨肉』?何謂『五淨肉』?
4.在家三寶弟子,如何護持三寶?
5.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
6.如何破『我執』?
7.大乘佛法有那三大思想體系,立論如何?有何差別?
8.男眾與女眾在修持上,證果上有何差別?
9.明心未必見性,見性必得明心,這句話是否正確?
10.六道中,佛法以何道為主?其餘能否往生極樂世界?
11.佛教要消業障,要從那方面入手,才能達到真正的消業障?
12.教禪宗常提到破三關,何謂『破三關』?
13.『閉關』的實際意義何在?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閉關?
第二页
14.身為佛教徒,對禍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態來正見它?對風水地理,又該存何種態度以待?
15.眾生會因妄想而起心動念,請問佛還會起心動念嗎?
16.請問佛法和生活之間,是否有關連?如何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
17.菩薩度化眾生,要有那些方便?
18.如何避免火燒功德林?
19.佛教是以『死』為主的宗教,還是以『生』為主的宗教?
20.何謂『三業清淨佛出世,三業不淨佛滅度
21.眾生有生有死,有來有去,為何聖者卻說無來無去?
22.人從那裡來?
23.如何才能達到『實相念佛』?怎樣才能見到佛性?
24.何謂『道』?
25.眾生業重,如何轉業力為願力?
26.佛法有空門與有門,如何能深入?
27.禪淨雙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嗎?
28.念佛能否往生,品位高下以何為主要支柱?
29.佛教對『正見』的看法如何?
30.請問成佛之後,還會變為眾生嗎?還有因果嗎?
31.學佛要出三界,請問要如何出三界?佛有出三界嗎?
32.凡夫發願,願生生世世留於娑婆度眾生,是否正確?
33.何謂『念念菩提,步步無生』?
34.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其差別何在?
35.佛法是因緣法,世間一切法也是因緣法嗎?
36.真如與妄想是同時具足,或有先後,請慈悲開示!
37.對別人演說佛法,要具備什麼條件?
38.身為佛教徒入三寶殿時,有何禮節?
39.未信佛前所造的罪業,及信佛之後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
40.何謂『三業』?何謂『三障』?
41.為什麼學佛者要常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要具備什麼條件?
42.請問如何修行?
43.何謂『結界』?何謂『結夏
第三页
44.學佛者發願有何忌諱?
45.請問四弘誓願和自性四弘誓願有何差別?
46.請問戒定慧在因地上和果地上有何差別?
47.請問禪定可分為幾種?境界有何差別?
48.請問學佛的過程,解脫的境界可分幾種?
49.佛教重因果,大致可分幾類因果?
50.請問慈悲與感情有沒有一樣?
本帖由 shanliang18 于 2011-09-20 发布。版块名称:基督教会
一百问目录:
第一页
1.在家菩薩戒與出家菩薩戒,所修證的果位有何不同?
2.如何是『歸依在三寶,實踐在三寶,成就在三寶?』
3.何謂『三淨肉』?何謂『五淨肉』?
4.在家三寶弟子,如何護持三寶?
5.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
6.如何破『我執』?
7.大乘佛法有那三大思想體系,立論如何?有何差別?
8.男眾與女眾在修持上,證果上有何差別?
9.明心未必見性,見性必得明心,這句話是否正確?
10.六道中,佛法以何道為主?其餘能否往生極樂世界?
11.佛教要消業障,要從那方面入手,才能達到真正的消業障?
12.教禪宗常提到破三關,何謂『破三關』?
13.『閉關』的實際意義何在?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閉關?
第二页
14.身為佛教徒,對禍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態來正見它?對風水地理,又該存何種態度以待?
15.眾生會因妄想而起心動念,請問佛還會起心動念嗎?
16.請問佛法和生活之間,是否有關連?如何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
17.菩薩度化眾生,要有那些方便?
18.如何避免火燒功德林?
19.佛教是以『死』為主的宗教,還是以『生』為主的宗教?
20.何謂『三業清淨佛出世,三業不淨佛滅度
21.眾生有生有死,有來有去,為何聖者卻說無來無去?
22.人從那裡來?
23.如何才能達到『實相念佛』?怎樣才能見到佛性?
24.何謂『道』?
25.眾生業重,如何轉業力為願力?
26.佛法有空門與有門,如何能深入?
27.禪淨雙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嗎?
28.念佛能否往生,品位高下以何為主要支柱?
29.佛教對『正見』的看法如何?
30.請問成佛之後,還會變為眾生嗎?還有因果嗎?
31.學佛要出三界,請問要如何出三界?佛有出三界嗎?
32.凡夫發願,願生生世世留於娑婆度眾生,是否正確?
33.何謂『念念菩提,步步無生』?
34.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其差別何在?
35.佛法是因緣法,世間一切法也是因緣法嗎?
36.真如與妄想是同時具足,或有先後,請慈悲開示!
37.對別人演說佛法,要具備什麼條件?
38.身為佛教徒入三寶殿時,有何禮節?
39.未信佛前所造的罪業,及信佛之後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
40.何謂『三業』?何謂『三障』?
41.為什麼學佛者要常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要具備什麼條件?
42.請問如何修行?
43.何謂『結界』?何謂『結夏
第三页
44.學佛者發願有何忌諱?
45.請問四弘誓願和自性四弘誓願有何差別?
46.請問戒定慧在因地上和果地上有何差別?
47.請問禪定可分為幾種?境界有何差別?
48.請問學佛的過程,解脫的境界可分幾種?
49.佛教重因果,大致可分幾類因果?
50.請問慈悲與感情有沒有一樣?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