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的你的诗感觉好真实好美 有看清一切的睿智 也有固执的坚持 喜欢谢谢青草的点拨,继续写 (昨天有悲有喜,先记下,再慢慢改,怎么改?)
交集
剪不断的思绪
盘横交错
晦涩的字里行间
隐隐泛出苦意
揣不透的心
诡异
喧哗声不绝
默然无语
心成碎玻璃
断裂声刺破耳底
忽地一丝暖意
细看竟飘着漫天的花雨
梦一般的诗情画意
玫瑰的真挚
粉色的话语
那暖意
直钻入心底
涌起两汪清泉
花红柳绿
美的太惬意
痛和喜
同时占据心底
黑夜白昼瞬间交替
不给时间喘息
冰与火
是炼狱
也是洗礼
墨色的天际
挂着一轮圆月
宁静明亮
要有多少的沉积
才可如月般持重
优雅含蓄
浏览附件383868
记得你提起说要学写诗 我反而不羡慕那些韵律规矩的文字。如果能够自由地宣泄情感 形式 也许并不重要 我猜5,
纯诗在诗歌形式方面,有提倡格律,注重音韵,主张通过完美的诗形营造诗歌含蓄融洽的境域。
纯诗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有“契合”说,主张通过契合,创作或欣赏诗歌含蓄融洽的意境
纯诗论,理想色彩太浓,追求一种所谓的“绝对独立,绝对自由,比现世更纯粹,更不朽的宇宙”对当时甚至现在的诗歌而言都是一个美丽的乌托邦,不能完全的付诸于诗歌的创作实践中,但它本身的价值人具有一定的价值,它毕竟为世人描绘了一副美好的图画:“在蓝天深处翱翔着的鸟儿最先只代表那翱翔于人间种种事物之上的永生的愿望;但是立刻你已经是鸟儿自己了。”
**评注: 这好像是30 年代的理论,,,中国近二三十年,有一套成体系的现代诗理论吗,再找找,,,
周末好, Atla!对不起,歇了歇,才看到。
我真觉得不用改,不是客气。这首不错。
我不是诗歌评论家,也不喜欢具体评说缺点,文字不是一加一等于二,很难确定分数。你要非要我说,我只能说,这个阶段,你的这些诗歌,反应你的所思所想,是做到了。但没有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也就是说,让人看过了,当时觉得不错,过后就忘了,印象力、影响力都不足。这种力量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慢慢来,别急。读个几万首,写个几百首,自会有感觉。
再说,你是你诗歌的主人,改不改也都是你做主。比如我建议你怎么改,那是用了我的思想、我的视角以及我的学养,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你,不好! 宏观讨论,我也许ok, 但我真的不喜欢微观指导。我不喜欢这样对人对诗对文。
保持你自己的诗意,别人是帮不了你的。具体词句、韵律的使用,各有所好,我也不愿意用我的意志加给别人。很多功课,真的得自己去研习,缓慢领悟,别着急。急,本身是一种妨碍“修身养性”的东西,为文为诗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东西,最忌急功近利。
你现在阅读对诗歌理论的讲解,很好,还得多读经典的优秀诗歌,同时写着,就好了。每首诗亦不要去求完美,有时候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回头来看,你自己自会有定论。有的诗人,一首好诗写了几年才定稿的,也是有的。还有,一首诗,如果不能把你自己感动,通常是不会感动别人的。那种难以遏制的情绪,是改不出来的。亲爱的,写了几百首诗歌,只有一两首可以打动自己,都很正常!成名的大诗人,也都是一两首诗歌流芳百世,在他的创作旅程中不过九牛一毛。但没有那无数首的铺垫,就没有这一两首。
不说了,慢慢读着写着,就好!加油!祝开心,进步!
技巧, 方法, 用词不重要, 練诗重要的是練心
我自己也是摸石过河, 这些还是学习中, 真的。神马意思? 最近不敢太让青草为我操劳了,就劳动你了
我最初想写诗,是为了派遣情绪。后来发现,这还真是种很好的消遣,就想继续,因此,我绝对是用心的。但问题是,我想飞,只能借助飞机,也就因此得学开飞机。 我借诗歌作载体,放飞我的灵魂,不是一个道理吗? 若写的技巧和方法不走在最前面,反而先去练心,有用吗? 况且,什么叫心? 是视野,是人生的领悟吗? 那对我这悟性差的,是得等七老八十才可下笔?我就是觉得应该有一种很core 的东西在里面,若抓住了便可自如
很抱歉我的废话连篇,但真的是走不出的瓶颈。 遇到很有兴趣的事,就变偏执
很久以前在课上问绘画教授关于找灵感,教授是德国人,比我还坚韧不拔,但说不清。我最后较劲地问素描阴影部线条之间的距离应有多远,因为蒙娜丽莎是算出来的。她看了我半天脸色潮红走了。第二天,她让我用碳笔涂黑整张画纸,用橡皮或任何东西擦出一个照片,一周后交作业,我做了,很吃惊不错。突然豁然开朗,也受益于以后的各门课。 她应该是唯一明白我问题的人。 说这事是想明确:我不是非要较劲,只为做好
我自己也是摸石过河, 这些还是学习中, 真的。
但我有点体会到, 写诗最重要的是诗者的心, 是心给予诗的生命,所以是心在写, 不是填格式便成诗。如青草所说, 不怕写, 管它什么技巧, 写多了心也练了, 技巧也自然有了。可是诗的好与坏象Art一样, 沒有science的绝对, 很多的原素是不能教的,要自己去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