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的轻松学佛法 <1 - 灵魂没有死>

260-破坏别人的家庭
1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爱别离”?这是我们过去世自己造不善业,破坏别人的家庭,使别人家庭不能够完聚,于是我们在这一生受到果报。

2 古时候,破坏人家的家庭的事情少,破坏畜生的家庭的事情多,都受这种果报。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报;什么样的果报,过去生中一定有因缘。

3 凡是破坏众生的家庭,不能不受报应!我们最常见的,小鸟也有家庭,你去抓这个鸟,抓窝里面的蛋,你破坏人家的家庭,你叫人家家破人亡,来生你得人身,也要有“家破人亡”的这个报应。

4 破坏别人的家庭,这个因果很重很重!佛经上讲得很清楚,邪淫的罪过很重。你贪图的只是片刻之欢,可是你后头要受无量劫的罪报!一定要了解后果的严重,这个事情做不得!

5 古大德常常告诉我们,“万恶淫为首”,淫为首,你看看今天的社会,的确是排在第一,今天人不知道那是恶的根本!你看今天人的造作,这真的是古人所讲的“造孽”!

6 破坏别人的家庭,这是“造孽”,这是恶事。你今天造作恶因恶业,你将来一定感恶报!“杀盗淫妄”,你只要搞上这个,果报决定在地狱,这是一定要警惕的!

7 佛在经论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淫欲是色,五欲里面最严重的就是色,你淫欲不断,你就不能超越轮回!

8 所以佛在经上教导我们,如果我们真的想在这一生当中,要超越六道轮回,那我们一定要把“淫欲”的念头断掉;否则的话,你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


261-怎样才能够契入经教
1 经教不是念的,经教是教你要行的。你看看古大德给经判教,判教就是作注解,部部经都离不开信解行证,行重要!你首先是建立信心,你要理解,有信解之后,要把它落实到生活。证是什么意思?证就是我们从日常生活当中,证明佛经上所讲的是正确的,这就是证。
2 经是我们的生活、经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心融化在经里,经就是我们自己的身心,这里头就有乐趣了;你要是不能够契入,你哪来的乐趣?这个乐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之乐,你不契入,你尝不到!这个乐趣不是别人传给你的,这是要你自己行证,你才能尝到。
3 诸佛菩萨对我们的帮助,止于信解。他帮助我们信、帮助我们明了,那是解;至于行证,他帮不上忙,一定要靠自己修行。如果你身口意三业的行为,跟经上讲的不相应,那你就要知道,你还一样受苦、还一样遭难,甚至于还一样要堕落!
4 佛菩萨所讲的经,是从心性流出,心性流出来的言语文字,超时间、超空间,决不受时空限制,所以称之为经。不像现在世间人写的文章,报纸杂志里头的文章,只看一遍,就可以丢进垃圾桶,没有看第二遍的必要。
5 这个经不同,经是永恒不变,经是我们自性的流露。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我们现在自性迷了,迷而不觉,要靠诸佛如来从心性流出来的言语文字,引发我们的自性。我们对诸佛如来要有信心,决定不能有丝毫怀疑。
6 如果有疑惑,不要去想它、不要去分别、不要去研究,愈研究就愈错,这个道理要懂!为什么愈研究愈错?佛讲经是从离妄想分别执着心里面说出来的,你今天用妄想分别执着心来学它,怎么能理解?要怎样才能够真正了解经义?要离妄想分别执着。
7 学佛不能死在字里行间、不能死在言语之下,万万不能执着,一定要记着: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教给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心缘相,就是心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我们绝对不要去想它,你愈想就愈错,因为你那个心是分别心、执着心,你会把经典都想歪了。

8 什么都不想,你老实念经,你就会契入,你就会豁然大悟!所以心愈清净,你悟得就愈深、悟的面就愈广,天天有悟处!念经有悟处,你会法喜充满,非常快乐。这个乐,是真乐,是真正的乐,绝对不是世间那些娱乐能够相比的!

262-要怎样念佛
1 有同修问,怎样念佛才能功夫得力?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问得非常之好!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之浅深”,这话说得好。

2 可是“三辈往生”,世尊教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在《无量寿经》上,十八愿是“一向专念”,第十九愿就是“发菩提心”。

3 菩提心是一个真正觉悟的心,它的体是至诚心。什么叫诚?曾国藩先生说得好,“一念不生谓之诚”,我们一天到晚妄念纷飞,哪来的诚心?

4 至诚心是真心!我们今天心不真,我们用的是假心。我们念佛用真心,待人接物用假心。佛告诉我们“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处事待人接物用妄心,你就要觉悟到,你念佛也是在用妄心!

5 祖师大德教给我们,要老实念佛,“实”是“实实在在、老老实实”,我们不老实。我们今天念佛,不但“实”没有,“真心”也没有,怎么能成就?

6 我们今天不是用“真心”念佛,用什么?用妄心、用假心。我们是用妄想在念佛,用第六意识在念佛。诸位要晓得,妄心、假心,这是轮回心,我们用轮回心来信净土、来修净土,修到最后还是搞六道轮回。

7 李炳南老居士常讲,一万个念佛人当中,真正能往生的不过二、三人而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问题出在他是不是真修、真干。

8 古来的祖师大德给我们讲,这个法门是“万修万人去”,现在万修只有二、三人去,可见只有二、三人是真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其余的都是用“轮回心”。我们念佛,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往生,关键在此地。


263-随文入观
1 读经,最重要的是要“随文入观”——读到什么地方,那个境界就现前。我们能随着经文,提起自己观照的功夫,那就有受用。

2 “随文入观”,也就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听经要在“消归自性”。你听经,你能把经里讲的这些事,归到你自性里面,那就是“随文入观”。

3 我们读经,要能随着经文,把我们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思想改正过来,这才行!如果我们随着经文打妄想,我们没法子“随文入观”,纵然经念得滚瓜烂熟,我们也提不起观照功夫。

4 我 们读经是两种读法,两种目的。第一种我们求根本智。这一种读法,就是恭恭敬敬翻开经本,从“如是我闻”一直念到最后“欢喜信受,作礼而去”,一个字也没有 念错,字字分明,恭恭敬敬地念,不去求解,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怀疑。这一种读经,就是修定,修根本智。

5 根 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我们是修“无知”。如果读经的时候,想这一句是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解释,你读经的目的就被破坏掉了!你是把经典 当作世间书去念,那个得不到效果。我们读经就是修定,读一个小时是修一个小时的定,读两个小时就修两个小时的定,这是第一种方法。

6 第 二种方法,那就深入一层,“随文入观”。那是已经得到了根本智,已经得到定了,你才有这个能力。没有得到定的时候,你没有这个能力。已经得到定,你有能力 把经里面佛所讲的理论、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你读《阿弥陀经》,就到了极乐世界,西方世界依正庄严跟自己的身心融成一片了。

7 “随文入观”,这是真实的功夫!你能“随文入观”,你的“心愿解行”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完全融成一片,那个境界高,那个利益非常非常之大!这是第二种的读法。现在恐怕大多数人这两种读法都没有,所以学了很久,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不会用心,方法错了。
8 我们读经,每读一遍,就是提醒自己一次、薰习一遍。我们读经读了那么多年,还是不能“随文入观”,可见得烦恼习气力量太大了!我们这一点薄弱的薰习,敌不过外面环境的诱惑,境界一现前,我们马上就迷了。不但一般境界里面迷,正在读经也迷、正在念佛也迷,这就没法子了!


264-一定要用真诚心
1 学佛一定要用真诚之心,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要真、要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从早到晚,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一定要用真心、诚心。

2 佛菩萨跟我们什么地方不一样,实在讲,就是用心不一样。处事待人接物这些礼节、态度、方式没有两样,就是用心不一样,佛菩萨用真心,真诚到极处!我们凡夫用的是妄心,妄心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

3 佛菩萨用的心是真诚,我们也用真诚心,跟佛菩萨就没有两样。可是,什么叫做真?什么叫做诚?这个要搞清楚。

4 我们常听到一些人说,“我诚心诚意,用真心待人”,他说他是真心待人,其实他不真,他也不诚。他不晓得“真诚”两个字怎么讲法,他误会了。

5 曾国藩在读书笔记里,对“诚”下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下得很好,很简单,也很容易明了,他说:“一念不生谓之诚。”这个念是指妄念。

6 心里干干净净,一个妄念都没有,这个心就是诚心。诚心就是真心,真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你有妄想有杂念,这个心就不真,就不诚了。

7 你没有受菩萨戒,你会用真诚心,就是你已经发了菩提心,那你就是菩萨。受菩萨戒的,未必是菩萨!你用真心待人,那你是真菩萨,为什么?发了菩提心。

8 受了菩萨戒,还是以虚情假意待人,那叫什么菩萨?那个菩萨,说得不好听,是骗佛的,实在讲,是骗自己的。佛哪能骗得了?所以学佛的人,要想在这一生中成就,一定要用真诚心。


265-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
1 台湾的财神是拜关公,关公对于理财,没有听说过他理得好,所以财神拜关公很没有道理。大陆上供财神,供范蠡,那个有道理。

2 你看范蠡帮助越王勾践中兴了国家,这个“中兴”比创业难,太难太难了,国家被灭亡,居然能够恢复,这不是一个容易事情,他真是第一功臣!

3 范蠡非常了解越王勾践的个性——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勾践他困难的时候,可以作他的好朋友、好的助手;享福的时候,不行,他这个人心量不大,所以国家恢复之后,范蠡就找机会逃掉了,以后经商作生意,改个名字叫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范蠡。

4 范蠡很会理财,没有多少年就发了大财;发财之后,他就把财全部布施光,去救济那些苦难的人,然后从小生意再做起。过几年又发了,发了他又布施,三聚三散,这个了不起!他的财发的时候,他不享受,完全回馈给社会,是我们商人的一个榜样,所以中国人供奉他作财神。

5 发了财自己不享受,完全回馈给社会,把福报储存在一切众生的福报上,这个财就永远不会失掉,你的福报就享受不尽,所以要知道,不可以积财。积财,实在讲,你的福报很有限;这个福报消失之后,你立刻就崩溃了。

6 聪明人会散财,散财是真正保持着财富,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收入无论多少,衣食足了,吃得饱、穿得暖就够了。生活实在讲要节俭,节俭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

7 修福当中,实在讲也不难。譬如,我们每天存一块钱,这个不多,一年就有三百六十块了;这三百六十块做慈善的事业,或者放生,或者随喜印经书来布施,只要有恒心,这个福报不可思议!

8 所以在生活当中,能够有一点结余的时候,做这个好事,这个一生累积下来,不得了!积小福报,就成大福德!人人都可以做,就看你会不会做?


266-我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
1 做佛的弟子,要真发大心,真发大心是什么?自度度他。我不行,我懂得一句,我讲一句;我懂得两句,我讲两句。欢喜帮助人、肯帮助人,法缘就殊胜,你就能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

2 我在讲台上讲经,今年是第五十年,还能有这么一点成就,真正得力于佛菩萨加持。

3 我跟大家说真话,不是我会讲,我没有能力讲,我也不会讲,但是我可以上讲台,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佛菩萨加持,我才讲出来。

4 佛菩萨没有这个工具,他没有办法说出来。我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祈求佛菩萨藉我这个身体,跟大家讲经说法,我这样干了几十年。

5 所以,经讲出来,这两个小时讲完了,我下来之后,你们要问我:“法师,你讲些什么?”我完全不知道,我不晓得。

6 你们听了说:“法师讲得不错。”“我自己不知道我讲些什么。”我讲的句句都是真话,我把我的身体在讲台上借给佛菩萨用,说出来的话,不是我说出来的,是佛菩萨藉着我这个口说出来的。

7 好在现在有录音、录像,打开来看看,我才知道我刚才在说些什么;没有这些,我是一无所知,一句都记不得。

8 实在讲,也不需要记,记这个事情干什么?记一句阿弥陀佛就好,记住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离十善就好。只要记这个就行了,其他的都用不着放在心上,用不着记忆!


267-父母不信佛
1 我们学了佛,有幸遇到净土法门,我们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只有乐没有苦,只有自在没有忧愁。我们拿这个法门劝家人,他们听了不相信,不相信不奇怪,不相信我们也不要烦恼,为什么?他没有那么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

2 我们要想帮他忙也帮不上,不但我们帮不上忙,一切诸佛菩萨都帮不上。善根要靠自己修,福德也要靠自己修,别人帮不上!佛只能把方法教给我们,至于做还得要自己去做,佛菩萨不能代我们做,这一点总是要知道。

3 福德不够,他没这个福份,我们要生怜悯心;有福的人,我们要帮助他、成就他,实际状况,我们总要了解清楚,才不会受动摇。我们劝父母,他不相信,他不肯听、不肯学,我们也没有法子!只要我们尽到自己心力,就圆满了。

4 父母这一生不能得度不要怕,自己要往生。自己往生了之后,你的父母不管在哪一道,你看得到;他什么时候能够接受,你马上化身来度,这叫真正孝顺。你现在为了度你父母,一天到晚心里烦得不得了,好了,父母没去得了,自己也去不了,这个可惜,这是愚痴到了极处!

5 所以,只要自己成了佛,你的家亲眷属,可以说早晚的事情,没有不成佛的。因为他过去跟你有这个缘分,缘分很深,“佛不度无缘之人”,他跟你缘分很深,到他回心转意的时候,智慧现前,业障少一点的时候,你一说他就会听、就会接受。

6 念佛往生也不完全是这一生的事情,来生来世还可以,问题就是我们家人要有一个人真的往生。只要有一个人往生,我们都有救,早晚都有救;一个人都没有,这就很困难!我们堕在六道里头,谁来度我们?

7 所以,缘分很重要!跟我们没有这个关系的人,也就是说,跟我们没有缘分的人,你跟他讲,他不相信,他不接受;有缘的人,你一说,他就听、就相信,我相信每一位同修都有这个经验。
8 我在最初接触佛法,很多法师跟我讲佛经,我不相信,我不能接受;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我跟他学哲学,他跟我讲佛法,我一听就相信——他讲一句我信一句;讲两句我信两句,缘分不一样!


268-冒充佛菩萨 / 不要相信鬼神
1 有些人他懂得一点经教,会讲一些东西,就到处对人说“我是菩萨再来的”,“我是什么罗汉再来的”,这个不得了!这个造无量无边的罪业。

2 我初学佛时,请教章嘉大师有关扶鸾的事情,章嘉大师告诉我:“那是灵鬼假借佛菩萨的名义,那不是真的佛菩萨。”

3 他也做一点好事,他也劝人断恶修善,用他自己的身份,没人相信,所以他就假借佛菩萨名义,大家就相信了。可是我们一定要知道,那不是真的佛菩萨!

4 灵鬼有一点小神通,小的事情、很近的事情,他会说得很准确;如果是大事情、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你去问他,他就胡造谣言,就骗人。反正他不负责任,你也找不到他。那个鬼走了之后,你到哪儿去找他?你找不到,所以往往他就不负责任,就欺骗人,所以决定不要跟他们打交道。

5 章嘉大师还告诉我,满清亡国就亡在乩坛上。慈禧太后虽然是佛教徒,也皈依三宝,也拜出家人作老师,可是她迷信,她不相信佛,她相信鬼神,她喜欢搞驾乩扶鸾——国家的决策,她不向高僧大德请教,她取决于扶鸾,所以她亡国了。

6 实在这一桩事情,中国在春秋时候,《左传》里面就有记载:“国之将兴听于民”,听老百姓的话,你国家兴旺;“国之将亡听于神”,你听鬼神的,国家就要亡了。所以满清亡国,我们想想,《左传》里面记载的这些话没错,所以千万不要搞这些东西!

7 如果你自己一切要是听驾乩扶鸾,将来自己身败名裂;一家听于神,你家庭要衰;一国主持政治的人要听于神,会亡国。孔老夫子教给我们的态度就很好,“敬鬼神而远之”,“远”是不听他胡造谣言,我们对他恭敬,决定不能听他的话!

8 所以诸位一定要有理智,不要相信鬼神这些东西,他纵然讲得很准确,你要晓得他的准确度很有限,并不是样样都准确,十桩事情有个三、五桩准确,还有一大半不准确,所以不能完全相信。


269-我们专修净土的
1 有个同学问,我们修净土法门的,是否需要在初一、十五念《地藏经》、念地藏佛号?如果这样做,算不算夹杂?

2 这视情形而定,你是慈悲心为一切堕在恶道众生,念经帮助他、超度他,这很好;如果自己是专修净土,就没有这个必要。

3 前清慈云灌顶法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实际上消除业障力量最殊胜的,就是恭恭敬敬持这一句佛号。他说得很好,业障重的时候,所有一切的经典、所有一切忏悔的仪规都没有办法救的时候,最后还有这一句佛号能救。

4 造五逆十恶之罪,只要他一口气不断,头脑很清楚,真正忏悔,念这一句佛号也能往生。如果得痴呆症就没办法,最怕是这个现象,这是业障现前。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有一切经忏都不能跟它相比,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5 也有些同学,学佛学了十余年,他初持《金刚经》,现为一门深入,改念《弥陀经》,他想知道,是否可以在早晚课时,加念《心经》及大悲咒?

6 《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专修净土的,早晚课都念《弥陀经》最好,这是专修专念。早晚课是不是要加念《心经》及大悲咒?如果专修的话,可以不必加这些经咒进去。

7 《心经》及大悲咒,应当放在日常生活当中。生活当中怎么修?《心经》是观空,你真正能看得破、放得下,你就是受持《般若心经》;大悲咒就是大慈悲心,你能够用大慈悲心,见到一切众生有苦难,就全心全力帮助他,舍己为人,那就是大悲咒。

8 如果你做不到,天天念这个咒没有用处。蚊子来咬你,一巴掌打死,哪有大悲心?大悲咒就白念了,这个要懂。你念大悲咒为什么不灵?没有大悲心;念《心经》不灵,没有看破,没有放下。诸位明白这个道理就好。


270-她想出家
1 十几年前,在台湾有个同学常常来听经,有一天她来找我,跟我说她想出家,要到我图书馆来出家。

2 我就告诉她,我说如果你要找个对象结婚,是不是要对这个对象有很深的了解?她说要。我说是不是还要有个一生当****同生活的理想、生活努力的目标?如果没有,将来两个人一辈子生活会常常闹别扭,家庭会不美满。她说是,这个是很重要。

3 我告诉她,结婚是终身大事,决定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的结婚,没几天就闹离婚了。离婚,彼此双方都受到损害,对社会也有不好的影响。我问她对不对?她说对!

4 好!你要出家,我们道场有十六个人,你能跟十六个人都能相处吗?你结婚才跟一个人相处,现在你要跟十六个人相处,比你那个家庭困难多了。你结婚只要了解一个人,你要加入我这个团体,你要了解十六个人,你要想跟他们相处,这比结婚还要难,还要不容易!

5 我们道场有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对于《无量寿经》是专修专弘,我们完全照这部经典去做,你有没有发这个心?如果我们的理想、目标不能完全相同,将来住在一起就格格不入,就不会很欢喜,不会很愉快。

6 所以我劝她要慎重,不能够感情用事,出家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这样她乖乖地回去了。所以,一定要理性,不能感情用事。

7 在家、出家都一样,如果大家有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会生活得非常愉快,会非常欢喜;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目的,同床异梦,那生活会很痛苦!这都是事前考虑不周所犯下的错误。

8 学 佛的人头脑是很冷静的,面面都看得很清楚,都看得很仔细,这样才能够减少错误,才能够真正达到离苦得乐这个目的。所以,自己修学要有方向、要有目标。那 么,跟自己同修的,黄念祖居士常说,“贵精不贵多”。方向、目标相同,在一起互相勉励,这真正叫同参道友;如果方向、目标不相同,不能在一个道场共修!


271-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1 2006年6月,我在香港,亚视何守信访问我,他曾经说了一句话,他说:“谚语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哪个人不为自己?”他认为自私自利,这是正常的,是天经地义的。

2 我就跟他说,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这句话不知误导了多少的众生。我就举个例子,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为自己,孔子一生没有为自己,历史上许许多多知名人物都是为众生不为自己,天也没诛他,地也没灭他,反而流芳百世。

3 我们世间人常说“损人利己”,这个话也说错了!损人决定不利己,利人才是真正利己。

4 “损人利己”是恶业,“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损人哪有会利己的事情?古今中外没这个道理!这个是思想的错误、心理的蒙昧,这是迷惑颠倒!

5 他当时还问我一个问题:“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到底人性是善是恶?”主张性善、性恶是贤人的说法,圣人不是这个说法,圣人怎么说?圣人说“性相近,习相远”,说善恶是习性,不是本性,所以我们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

6 你看从前童蒙教学,《三字经》上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这个“性本善”,就是佛法里头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7 佛性是本善,为什么会变成不善?那是习性。人为什么会变成不善?为什么会造作罪业?那是习惯,染上不良的习惯,习惯久了就变成习性,习性不善。

8 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导我们,教什么?把习性放下,恢复本性,这是圣贤的教育。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经是被环境染污的,已经不是本性了,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明了这个事实真相,你才晓得教育重要!


272-人要为己,天诛地灭
1 我们学佛,最重要的是改心。改心就是转变念头,知道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我们被什么害了?被自私自利害了。

2 多年前,我在香港接受亚视何守信先生的访问,他曾经给我提过,世间人都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觉得人为自己是正常的;换句话说,自私自利是正常的。我听了笑笑,告诉他:“这一句话是错误的,这是误导众生!”

3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不为己,天也没有诛我,地也没有灭我,我生活得比别人还快乐、比别人还自在!

4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是自私自利的借口,不是真的,是假的,我们要把这个念头转过来。人只要不为己,你就得到广大众生的尊敬,怎么会天诛地灭?

5 人要为己,才天诛地灭。你为自己,以非法的手段夺取别人的生命财产,到最后被法院判刑去枪毙、去杀头,那就天诛地灭。

6 自私自利的人,才会遭天诛地灭;不为己的人,绝对不会!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要多想想,不要被这些花言巧语迷惑了。

7 你们大家想想,释迦牟尼佛不为自己,天也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而且这几千年来,多少人尊敬他、多少人纪念他!世出世间,古圣先贤、大圣大贤都不为自己,天没诛他,地也没灭他,反而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尊敬;而自私自利的人,死了之后,默默无闻,谁知道他?

8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话错误了,这是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自私自利,那是错误的,那是死路,走不通的道路!


273-陈嘉庚先生 / 念念为人想
1 世间一切苦难众生,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脱离贫困,这里面需要物质的帮助,更重要的,需要教学的帮助。

2 诸位要知道,物质的帮助,只是帮助一时,只能帮他解决眼前的痛苦。中国古人说得很好,“济难不济贫”,他眼前有灾难,我们可以救济他;他的生活贫穷潦倒,我们没有办法救。贫穷要救的话,那是他一生的事情。

3 可是贫穷怎么帮忙?教育他,教他技术能力。有了技术能力,他自己可以独立谋生。所以,办学校是济贫唯一的方法。办学校帮助他破迷开悟,他觉悟了,就能过圆满幸福的生活。

4 新加坡过去有一位大财主,陈嘉庚先生,在南洋,大家都知道他。他白手起家,发了大财,可是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他自己有钱,他不享受。他年纪老了,去检查身体,医生发现他营养不良。他这么富有,钱到哪里去了?全做社会慈善事业。

5 新加坡南洋大学,现已改名为南洋理工大学,就是他办的。在国内,他在自己的家乡,到处兴办学校,提倡教育,帮助苦难的人。

6 新加坡的李居士告诉我,坐飞机的时候,他儿子坐头等舱,他自己坐经济舱,下了飞机,他跟儿子讲:“我们同时到达,何必花那么多冤枉钱?并不是说你花多钱,你就比我早到。”所以,这老人不一样。

7 听说他儿子有一次被强盗绑票,强盗提出条件要多少赎金。他通知强盗:“你把我儿子杀掉好了,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他。我的钱全部拿来做公益慈善事业,绝不给后代!”那个强盗接到通知,把他的儿子放了。

8陈嘉庚先生,真正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念念为人想、为社会想,没有为自己,所以今天在南洋,提到陈老先生,哪一个不尊敬?


274-爱是终极的治疗
1 一个人的心不清净,很容易感染疾病。那个“不清净”叫三毒,贪嗔痴是三毒。你的心不清净,就会感染外面的病菌。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纵然感染病菌,生病了,需不需要治?不需要。这个话在外头不能说,为什么?一般人没有这个功夫,没有这个功夫,他一定要去找医生给他治病。

2 你 真正有这个信心,真正有这个意念,你修清净心、修平等心,把你心里面的三毒消掉,你感染的病毒就都能化解。诸位看过“山西小院”,为什么那么严重的病,医 院放弃治疗,他们回家去念佛,念三个月,病就念好了?这有道理在,每个人都做得到,这就是大乘教里佛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

3 世出世间一切法什么成就的?信心成就的。《华严经》上讲“信为道元功德母”,这句话的意思很深。虽然很深,但是可以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问题就是你有没有清净的信心,有没有坚定的信心,关键在这个地方。

4 《金 刚经》上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到信心极清净的时候就生起来了,这个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得了重病的人,他来 问我,我就劝他到长春百国兴隆寺去打十个佛七。十个佛七打下来之后,再去检查,病好了。什么原因?清净心、慈悲心帮助带着病的细胞、器官恢复正常,这个秘 诀连外国人都知道了。

5 美 国魏斯医生,精神科的医生,他出了四本书,这四本书我在一年前看过,而且把它节录下来,印成一个小册子,提供给同学们做参考。书里有一句话非常重要,“爱 是终极的治疗”,就是无论什么样严重的病,最后的治疗是爱心。你真正能把爱心发起来,你的病就没有了,这跟佛法里面讲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是一个意 思。

6 你 的心清净、平等、慈悲,你的健康就恢复了,什么毛病都没有了,魏斯是怎么发现的?他用深度的催眠,让病人回到过去世,到前生再前生,一生一世地去检查,看 看那个病根、病源是什么,从哪里发生的。找到之后,他把事情告诉病人,那是过去生中多少世的事,现在可以放下了,病人一放下,他的病就好了,因为心理上疑 惑的根断掉了。

7 魏斯医生说,世间终极的治疗,最圆满的治疗是什么?爱心。病人只要把爱心发出来,什么病都没有了,这是他一生行医得到的结论。所以他对待病人有爱心,也劝病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爱心发扬光大,不要只为自己想,要为别人想,要为社会想。

8 “一 切法从心想生”,心里常常想着病,没病也会想出病来。病人怀疑自己有病,魏斯医生就告诉他,这是他前世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不要再想,他就不想了。不 想,过一段时期自然就好了。所以魏斯说“爱是终极的治疗”,什么样的医药方法都没有办法对治的,能生起真正的爱心,最后都能治好,这话很有道理!


275-佛是第一好老师
1 常言说得好,跟一个老师一条路,好走!跟两个老师是两条路,三个老师是三叉路口,四个老师是十字街头。同时跟几个老师,你无所适从,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

2 现在人为什么修学不得力?因为都听一大堆人讲,脑筋都搞糊涂了。他完全无法掌握圣学的纲领所在,宝贵的光阴白白地耗掉了;而且耗掉还不打紧,学了三年、五年,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受用,就变得不好学了。

3 “一张白纸最好学”,脑筋已经被搞乱的,没有遇到好老师,又没法找到纲领去契入,那就真的是苦了自己!

4 这个世间,尤其是现代,《楞严经》上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太多,到处都是,这是学佛的困难。

5 我们想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很难,真正是“可遇不可求”!什么叫好老师?在佛门里面讲,佛是第一好老师。

6 菩萨、声闻也是好老师,他们都是证果的人,他们的知见决定没有差错;没有证得果位的人,他们的知见,多少还是有问题!

7 佛确实是一位最好的老师,他有最高的智慧,有非常圆满的教学技巧,我们今天所讲的高明的教学法。这样一个好老师,真正是难遇到!

8 我们只跟佛学习,佛虽然不在世了,佛的法身舍利还住在世间。法身舍利是什么?《阿弥陀经》就是佛的法身舍利,有这个经典在,等于佛在我们面前一样,无二无别,我们依照这个经上的方法修行,就跟佛在世没有两样!佛是彻底对宇宙人生真相明了的人,所以我们以佛为老师。


276-佛教化众生是被动的
1 佛在经上常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攀缘就是你有控制的意念、你有占有的意念;随缘里头,没有这个念头。随缘的心清净,随缘的受用是自在;如果是攀缘,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受用绝不自在。

2 “占有是造业,控制是迷惑”,所以我常常劝导同修们:“你要想真正在佛法上有成就,也就是你要想真的会开悟,真的会断烦恼,真的会得智慧,你首先要把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那个念头放下。”

3 佛对于虚空法界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所以佛教化众生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如果真的是主动,我相信他只讲一部《阿弥陀经》,其他都不讲了。被动的时候,你要我讲什么,我就替你讲什么,这是真的。

4 佛应机说法,众生无量无边的根机,这个要请他讲这个法门,那个要请他讲那个法门,佛就讲无量无边的法门,无量无边法门是这么说出来的。如果是佛主动的,那就是一个法门——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5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众生根性不一样,所以佛帮助一切众生,方法、手段各不相同。佛把一切众生根机分为三等,上等的,根熟的众生,讲净土法门。什么叫根熟?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他这一生当中就可以去作佛了,对于这种人讲这个法门。

6 诸位一定要明了,我们接触到这个法门,如果有信心、有愿心,你就是根熟众生;换句话说,在无量劫以来,今天你作佛的机会到了。这个太稀有、太难得了!彭际清居士讲,“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我们遇到了,遇到了怎样?我要作佛去了。

7 你们诸位想想看,有很多人不相信,要破坏,那是理所当然。他业障深重,他不像成佛的样子,他怎么能接受这个法门?“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根没有熟的,佛就讲低一级的法门,帮助他成熟,这是对中根人。

8 下等根的人,他还没种善根;没种善根,佛帮助他种善根;已有善根的人,帮助他成熟;已经成熟的人,帮助他作佛去。净宗法门是对善根成熟的人说的,是帮助他在这一生当中去作佛去了,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要记住!


277-打佛七
1 念佛法门里面,打佛七就是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七天功成,是这个意思,克期取证。

2 念佛七天,就大功告成,也许诸位不相信!你也打了不少次的佛七,结果恐怕佛七打下来之后,烦恼更多,业障习气更重,连个消息都没有,所以你不相信。

3 为什么你七天没有收到效果?给诸位说,是你念佛不如法,所以你念得没效果,你不能成功。

4 如果真正是一个如法的道场,挂个招牌打佛七,“七天就往生”,我相信你们也绝对不会去!到这个地方七天就送死了,这还能去?这不能去!可见得你们打佛七,口是心非,根本就不想往生。

5 信不真、愿不切、念得也不如法,怎么能成功!这个法门要是信愿行三个条件都如法,七天就成功。

6 我们要问:“七天之内能成功的,过去有没有人做到?”你们去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真有!

7 现在的人心不清净、妄念纷飞,一天念佛念到晚,都不是真念佛。打佛七,心中还有牵挂,充其量只是到道场那里去培养一下念佛的习惯,除此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8过去我在台中,李老师告诉我,真正打佛七,人数决定不能超过十个人;超过十个人,主七师的精神照顾不过来。所以,打佛七不能超过十个人,那叫真正用功办道!


278-宝香禅师显神通
1 在佛教传记里面,梁武帝的时代,四川有一位真正得道的高僧,宝香禅师。他在四川这个地方住了很多年,也以种种方便法劝大家断恶修善。

2 当地的风俗,每逢季节都杀生祭祀鬼神,宝香禅师苦苦地劝导他们不要造这个杀业,可是没人听他的。那些人不晓得杀业的罪很重,不但不肯听,还常常讥笑他,宝香禅师也无可奈何!

3 有一天宝香禅师座下的一位居士,到京师去办事,顺便去拜访宝志公。我们晓得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来的,《梁皇忏》,就是宝志公编的。他编了这么一个拜忏的仪规,来超度梁武帝的妃子。拜《梁皇忏》,就是从这里流传下来的。

4 宝志公听说他从四川来,就笑着问他:“你们四川的香贵不贵?”他说:“我们四川的香很贱,很便宜。”宝志公说:“既然贱,为什么不走?”他听不懂宝志公的话。

5 他回四川之后,就去见宝香禅师,宝香禅师就问他:“宝志公跟你说了些什么话?”“他说四川的香既然贱,为什么不走?”宝香禅师听了点点头。

6 过了几天,宝香禅师在寺庙门口挖了个放生池。四川人不相信佛法,他平时劝人要持戒、不杀生、吃长素,没人听他的。这一天,他搞了一个无遮大会,请大众来吃饭。这个无遮大会很特别,不是素斋,鸡鸭鱼肉统统都有,大家都欢喜,都来了。

7 宝香禅师也跟大家一起吃,吃完之后,他领着大家到放生池去,作了一个表演,把吃下肚子里面的那些鸡、鸭、鱼都吐了出来。吐出来的鸡、鸭、鱼全是活的,这个神通一现,把大家都看呆了!吐完之后,法师就站在那里往生了。大家这才后悔,平时没有好好地接受法师的教诲。

8 这说明了一个事实,真正得道的高僧在这个地方弘法利生,一定要与这个地方的众生有缘,众生对他不尊重,他就应当要走,所以佛家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不是佛不愿意度他,是那个无缘之人不相信、不肯接受,那就没法子!


279-禅定可以突破时空
1 现代科学家证实有过去、有未来,也知道我们可以回到过去世,也可以进入到未来的境界,但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回到过去;我们修行人知道,我们用高深的禅定的功夫,就能够突破时空,回到过去、进入未来。

2 现代许多地方流行一本畅销书,《圣经的密码》,传说这本书是三千年前写的,所写的事情是我们现代这个世间所发生重大的灾难。这是一本预言书,三千年前知道三千年后发生的事情,而且说得非常准确。

3 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我看过,报导这桩事情的是美国的一个新闻记者,他不信仰宗教,他看到这本书上所写的这些事情,非常惊讶!他也很聪明,他想象这个书不是上帝写的,如果是上帝写的,上帝应该有能力把这些灾难化解,而他只是提出警告,所以他认为这不是上帝写的。

4 他说:“这应该是一个很聪明、很有慈悲心的人,给这一个时代的众生,提出严重的警告!”这个观点实在讲相当客观。我们知道这个预言家是个聪明人,但是他不晓得灾难发生的原因,我们学佛的人知道。

5 凡是预言,无论是古今中外,理论根据只有两种:一种是从数学里面推断的;另外一种就是禅定。我想许多同修都念过《了凡四训》,孔先生给袁了凡先生算命,算得那么准,那也是预言。

6 了凡一生的休咎,几乎都被孔先生说中,孔先生是根据什么?他是根据数学来推算。他以生辰八字为依据,推算出了凡一生的吉凶祸福;如果他数学差一点,他就会搞错,那就算不准了。

7 算一个人比较容易,时间短;如果算世间的劫运,那就难,时间长。能算三千年之后的劫运,实在是不容易!所以,我们仔细看《圣经的密码》里面所写的,我们也能够肯定,这一份预言是从禅定里面产生的。

8 禅定的功夫,那不是数学,禅定可以突破时空,在禅定里面可以看到未来;未来三千年不算很长,所以他能看得到。这一份预言是从禅定里面产生的,比数学推算要可靠得多。数学推算会有错误,定中现量境界,几乎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280-一生跟定一个老师
1 真正善知识,他是观机,他会指出一条正路让你走,希望你在道业上成就。他帮助你开悟,帮助你破除迷惑,他不会害你、不会欺骗你,这是真正善知识。

2 眼前这个社会正是《楞严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多听了几个人,就没有办法决定我这一生想学什么、想走哪个法门,那就糟了!

3 你一生跟定一个老师,老师要负责任,还有一条路可走;你要是跟几个老师学,多听几个老师,那你就无路可走,这个很重要!

4 诸位在华严经上读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绝对不是到处去拜师父!你拜那么多师父也糟糕,这个师父说东,那个师父说西,你不又糊涂了?五十三参实际的意思,是“普观一切众生根”。

5 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代表我们现在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从早晨到晚上都要接触,他是代表这个,表法的。你从生活跟大家接触之中,你就学会很多东西,你就会开悟,五十三参道理在此地。

6 绝对不是说到处去拜师父,一个师父告诉你一条路,两个师父两条路,三个师父三叉路口,四个师父十字街头,那五十几个师父还得了,你往哪里走?你无路可走!


281-根本智
1 学佛是要从根本修。“从根本修”里头最重要的,教下着重在根本智。什么是根本智?《般若经》上说得好,般若无知。
2 什么叫做“般若无知”?离妄想分别执着,这就叫“般若无知”。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是《楞严经》上讲的“知见立知”。

3 “知见立知”,是你从知见上建立的“知”,这就错了。这是什么?楞严会上佛说得很好,是“无明本”,妄想的根本。
4 妄想的根本,就是你自以为有知,这个“知见立知”就是“自以为有知”。诸佛菩萨这些大圣者,他们绝对没有这个念头,他们无知,永远是无知,没有知的概念,这念头不起来,真的灭掉了,所以心境是一不是二,这就超越哲学了!
5 哲学,心境是二不是一,他有能、所。佛法里没有能、所,能生跟所生是一不是二,能即是所,所即是能,这不可思议,所以这法界叫“不思议解脱境界”。
6 修净土的人一定要知道,我们求的是什么?我们所求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怎样才能求得到?佛在一切大乘经典里讲得很多,“心净则土净”。《阿弥陀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在《无量寿经》里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总而言之,把它归纳起来就是根本智。
7 《心经》上讲的“无智亦无得”,“无智”就是根本智。可是诸位听了这个话,不要发生误会!“无智”就是根本智,这个世间有很多白痴的人,如果你认为他们都有根本智,那就错了。
8 这个“无智”是“无邪智”,他有“正智”,他没有“邪智”!这跟禅家讲“无念”的意思一样,他无“邪念”,他有“正念”,这就叫做“根本智”。


282-后得智是真实智慧
1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去见五祖,没说上几句话,五祖就派他到槽房里面去做苦工。他的工作是舂米破柴,八个月跟五祖没有见过面,你想想看:五祖传了他什么?

2 我们看好像没传给他什么,事实上,惠能大师是真正得受用!那是教他什么?教他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教他把一切知见统统放下,恢复到心地清净,一念不生。心清净,心不动,也就是《金刚经》末后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修这个。

3 他每天破柴、每天舂米,身在劳动,心里面没有一个妄念,他在黄梅是用这种功夫,完全在那里修清净心。“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他用这个功夫。这个功夫成就了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智慧就开了。

4 智慧开了,老师不会再留你,老师如果再留你在身边,他对不起你,一定要送你出去参学。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根本智得到之后,去参学了。参学是什么?成就你的后得智。

5 但是你根本智没有得到之前,决定不能离开老师;你离开老师,那就危险大了,你就会出麻烦,为什么?你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没有能力辨别是非,乃至于利害,你都不能辨别,你不跟老师怎么办!

6 由此可知,根本智得到之后,就有这个能力。一切诸法——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哪是邪,哪是正,哪是是,哪是非,一接触就明了,有这种能力,这才叫根本智,这个时候才出去参学。参学是成就后得智,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

7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切众生遇到佛,向佛请教,众生提出任何问题,这一提出,佛立刻就解答了,那个解答的能力就是“后得智”。诸位要记住,对方提出问题,不是去想一想这个问题,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答复,那就不是后得智了,那个没有智慧。

8 智慧是随问随答,没有去研究,没有去想一想该怎么答,不需要,随问随答。没有人问,佛是一念不生,有人问随问随答,决定没有起心动念,也没有分别执着,答复出来的是“无所不知”,这是真实智慧!


283-这是真出家人
1 这世间有很多寺庙,盖得很大,香火鼎盛,人很多,热热闹闹,那只是形式,不代表兴旺。

2 什么叫兴旺?古大德曾经说过,这个道场开悟的人多、证果的人多、往生的人多,这叫兴旺。

3 你看《西方确指》里面讲的,觉明妙行菩萨他那个道场只有十二个人,个个往生——这真正兴旺!

4 你这个道场,一个法会都是几千人、几万人,热热闹闹,一个往生的都没有,这不叫兴旺,这叫什么?热闹,都是来凑热闹的。

5 明理的人多、修行的人多、证果的人多,这叫兴旺。人那么多,对于佛法的道理不懂,什么叫修行也不懂,以为每天念经、念佛、敲着木鱼,这叫修行,全都错了。甚至对于佛教都不认识,把佛教完全误会了,这怎么能叫兴旺?

6 现在的佛教徒,说得好听一点,天台智者大师的话,“名字位中”。名字位是什么?有名无实。你是个佛教徒,佛是什么?不知道。你皈依了,你曾经“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是什么,你不知道。

7 佛是什么?佛是佛像,供的佛像,法是经典,僧是出家人。错了,不是的。出家人不是僧,不是僧是什么?出家人是冒充僧,冒牌的,不是真的。

8 真的是什么?真的一定修“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这是真出家人,那是真的僧,是僧宝!


284-真正的和合僧团
1 大概是三十多年前,我们佛门有一位老居士,赵默林居士,老一代的人都知道他,他在佛教里面很有名望,台湾这些老法师跟他交情都不错。有一天他在“功德林”请我吃饭,他向我提出一个问题。

2 他说:“五逆罪堕阿鼻地狱。”我说:“没错。”他说:“五逆罪当中,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都不容易犯,但是,犯‘破和合僧’这一条戒律的人很多,法师,这怎么办?”

3 听了这一句,我笑着对他说:“我们痛痛快快地吃饭,不必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他问:“为什么?”我说:“你好好想想,你这一生当中在哪里见过和合僧?”他想了一想,就笑了起来。

4 一个僧团要四个人以上,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修六和敬,这个团体就是“僧团”。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如果有人破坏这个僧团,那个人决定堕阿鼻地狱。

5 可是今天连一个清净的道场,我们都见不到,你说哪一个寺庙里头的出家人,真正守“六和敬”?现在的僧团里面,住三个、两个,天天都吵架、闹意见,哪里是“和合僧团”?所以我就告诉他:“我这一生当中也走了很多地方,我没有看到一个六和僧团。”这他才恍然大悟。

6 我在澳洲,住在图文巴这个小城,我在乡下买了一个房子,准备自己将来晚年可以进修。连我住四个人,两个出家人,两个居士,我不在的话,就三个人。三个人都吵架,都不和,搞得我没法子,叫他们三个都离开。你说有什么法子!

7 我是希望他们三个人都在那边长住,我们共同生活,彼此有个照应。不和,两个人都不能相容,这个在我面前说“他很难处”,那个说“他毛病很多”,你说叫我怎么办?统统走,全都走。
8 和合僧团,我们想一辈子,我活了八十多年,都没有见到一个。真正的和合僧团,我看只有到极乐世界去找了,这个世间找不到!


285-人身难得
1 佛常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你必须是得人身,又有缘遇到佛法,你才有机会往上提升;如果你得不到人身,或得人身但闻不到佛法,你这一生就空过了。

2 来生还得人身,要具足得人身的条件。得人身是五戒十善,这是佛讲的,那我们想想看,我们的五戒十善有没有做到?如果你做不到,你就晓得自己来生不能得人身!

3 现在我们五戒十善不谈,我们再降低一层,《弟子规》上讲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有没有做到?真正做到了,你就能得人身。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做到了,可以保住得人身。

4 如果《弟子规》上说的做不到,你只能做一半,还有一半做不到,那来生得人身的机会就是一半一半,没有把握。至少要能够做个八成、九成,你才真正有信心来生不失人身,你说这个多重要!

5 纵得人身,闻佛法的机会不见得遇到,一万个得人身的人,难得有一个人有机会闻到佛法,你说多难!闻到佛法,佛法还有真的、有假的,就像世间的货品一样,有假的,有伪造的。世间真的佛法少,假的佛法多,你学佛要学到假的,你这一生就空过了,白学了!

6 纵 然遇到真的佛法,你相不相信?你能不能理解?相信、理解了,你能不能接受?能不能依教奉行?一层一层淘汰,到最后没剩几个人。你不要看世界上七十亿人,到 后来七百个都没有,大概七十个差不多,这真是不成比例!七十亿人就变成七十个人,这是真正得利益的。佛法讲善根、福德、因缘,哪有那么容易?

7 为什么人死了一大半都堕恶道?他所学的全是负面的。你看现在小孩上幼儿园,父母就教他,“同学打你,你要打赢他”,你看就教这个。样样要跟人竞争,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提升就是战争。从小受这种负面的教育,他来生决定得不到人身!

8 得人身的教育是伦理、道德、因果、智慧。你想想看,违背了这四样,决定要往下堕落。再想想我们自己,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全是负面的教育,现在这个社会已经没有正面的教育,家庭也没有,学校也没有,教的全都是负面的;换句话说,全都是教你到三恶道去的!


286-你能放下是真实慧
1 我们现在还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在这个世间,不能离开社会,不能脱离人群,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要怎么做法?佛教给我们,要守住“六度”。这六个守则,你要能守住,那就不错了。

2 六度,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换句话说,处事待人接物总要看淡一点,不要太认真,不要太执着,这就是布施。你样样都认真,样样都执着,你的烦恼、妄想不容易断;你能把这个世间一切万法看淡,就容易断。所以,一定要放下。

3 念佛堂里头常常说“放下身心世界”,只提起这一句佛号,这个佛才能念得好,才能念得相应;又念佛又想前想后,这个佛号念不好,念得不会相应。所以一定要放下万缘,放下万缘就是布施。

4 为什么叫你放下?从事实真相来说,一切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正如《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佛在三千年前说的,三千年后,这个世间最聪明的科学家把这个话证明了。

5 在从前,都承认有物质,现在的科学家不承认了。这个世间没有物质,这些物象是什么?他们现在发现,这些物象是震动,就是光波波动的现象,不是实在的。如果是波动的现象,那不就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现在科学家发现的,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同。

6 既然知道了物质不存在,你在这里面执着分别,那真的是妄想!不是事实,这是从理上跟你讲,你要放下;从事相上讲,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黄泉路上无老少”,不要以为你还没死,你能保得住明天还在?没有一个人敢说:“我能保得住!”

7 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就要把握着每一分钟的命光,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学习,去修行。佛为什么教给我们要放下?放下是真实,你放不下是虚妄;你能放下是真实慧,你放不下是无明邪见。

8 真 正念佛的人,平常处事待人接物,样样都要看淡一些,不要太认真,不要太执着,得过且过就好。要紧的是什么?在人事当中,不动贪嗔痴的念头。你一生的功夫, 就在临终一刹那做最后的决定!你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又回到六道轮回,就在那一刹那之
间,这是平常不可以不留意的!

287-有了钱,什么毛病都来了
1 一般人生病,大概来说,是有三种原因:第一种,生理上的毛病。像伤风感冒、吃东西不谨慎、受了风寒,这是生理上的毛病,这要找医生。

2 第二种就是冤家、冤鬼找到你。你过去跟他有过节,这下碰到了,所谓“中了邪了”,这个找医生吃药没效。像悟达国师,他膝盖上长了个人面疮,那是冤家对头找上门来的,医生没有办法。这个要以佛法来调解,他如果接受了就会离开;他一离开,病就好了。

3 第三种是业障病,也叫老人病。这个事情麻烦了,医药没有效,诵经、拜忏、回向也没有效!这是自己今生或过去生中所造的罪业太重,所以到晚年就要受这个病苦。这种病实在讲就是“宿恶”,求生是不得生,求死也不得死,往往一病,就病个十几年、二十年,这很苦,非常非常的痛苦!

4 当然生这种病的人都是很有钱的、很有地位的,普通人害不起这个病。害这个病,日夜都要人侍候,你说请三班护士日夜轮流来照顾,一年的医药费,你想想看有多少?所以这都是很有钱、很有地位的人,晚年得这种病,这是“宿恶”。

5 这 就是他造作的罪业虽然很重,可是他这一生的福报太大了,还没有享尽。福报没尽,他已经没有寿命了,那怎么办?只好躺到床上享福。每天吃药打针,找这些医生 护士来伺候他,他这是“享受”!他在床上一躺,可能就要躺十年、二十年,他是躺在床上花钞票,这很可怜!钱统统用光了,他才会死。

6 业障病是罪障里头最重的,能不能救?也能,用真诚忏悔心能救。实在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如果他真正懂得佛法,这很容易解决。一方面以真诚心修忏悔法,另一方面把医药费统统捐出去,在社会上做慈善事业,问题就解决了。

7 医药费没有了,他有两种情形:如果他寿命还有,他的病就逐渐好了;另外一种,他寿命没有了,他很快就死了。死了也是解脱,不必再活受罪,不必再受病痛之苦。
8 所以同修们真正懂得佛法,每一年都应当捐一笔钱给慈善事业或者是医院,为什么?捐助医药,这是无畏布施。佛法里说,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说实在地,人没有钱好!没有钱,欲望少,心清静,百病不生;有了钱,患得患失,什么毛病都来了!


288-这不是愚痴是什么
1 我们今天得人身,甚至于得天身,正是《地藏经》上所描绘的,是从地狱里头出来度假的,没有几天又回去了。六道众生肯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必须要明白。
2 众生之苦,都是从愚痴而来的,佛怎样帮助众生?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示现在世间、示现在九法界,为众生说法,帮助众生觉悟而已。我们今天学佛,懂不懂佛的意思?能不能依教修行?真正要是明白了,决定要依戒定慧,要破贪嗔痴。
3 经论上说得好,贪心是饿鬼,人有贪心,贪而无厌,这堕鬼道。贪心是鬼心,嗔恚心是地狱心,愚痴心是畜生心。如果我们贪嗔痴还是这么严重,我们就晓得来生到哪里去?地狱、饿鬼、畜生,这三道进去容易,出来可就难了!
4 所以佛菩萨慈悲,为我们说明这些事实真相,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离苦得乐。苦从哪里来?苦从迷惑颠倒来的。乐从哪里来?乐从大彻大悟来的。由此我们就能够深深地体会到,世出世间法第一桩好事、无比殊胜的好事,是什么事情?帮助众生觉悟。
5 用什么方式来帮助众生觉悟?方式很多,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最殊胜的、最方便的是师道,所以这些诸佛菩萨选择的方式都选择作师,示现成佛。我们称佛为“本师”,换句话说,他是用教育的方式,所以我们今天称佛教为“佛陀教育”。
6 帮助众生,利益众生,一定要应机说法。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为众生讲经说法,要有这个时代的解释,我们解释用的词汇不一样,意思没有变,这就正确了,决不能把佛的意思讲错。
7 佛教导我们,我们展开经卷,一定要晓得,“佛是教我的,不是教别人”。“教我的”,我就得认真地学;“不是教别人的”,别人认不认真与我不相干。所以自己要想成就,就要发愿接受佛菩萨的教诲。

8 一般人学佛而不能成就,就是这个地方观念颠倒了,“佛是教你的,不是教我的”,天天责备别人,“你破戒了,你犯戒了”,起心动念都是找别人麻烦,这样造了一身的罪业,最后又堕到三途去轮转,这不是愚痴是什么?

289-念头一转,多么自在
1 往年,我们有一位校友到大陆去探亲,他听说大陆同胞喜欢黄金,就买了很多戒指、项链、手镯,带到大陆去准备送给亲戚朋友。进入大陆之后,他在车上遇到扒手,首饰全都被扒光了。

2 他也不生烦恼,他说:“我送给亲友,跟送给小偷,没有两样,反正都是送人的!”心开意解,他不生烦恼。亲戚朋友是同胞,那些小偷也是同胞,给哪个不都一样吗?念头一转,这个心多么自在,这叫福量。

3 如果斤斤计较,“这是我的家亲眷属,那不是我的同胞”,你就烦恼了,就算你生烦恼,东西也追不回来。所以学佛的人他会转,念头一转,多么自在!

4 何况我们学佛的人都相信因果报应,晓得因果通三世。“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自己造作业因定的。真的是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你真正通达明了事实真相,你才知道这个世间,人要想占人的便宜,没这回事情!说哪个人吃了亏,也没有这个事情,不可能!

5 这一生我占他的便宜,来生他占我的便宜,还掉了;这一生他吃了亏,来生我要吃亏,抵消掉了。理事都搞清楚、都搞明白,我们的心平静了,我们才真正懂得怎样生活。

6 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与性德相应,万万不可以与自己的烦恼习气相应;与自己烦恼习气相应,那“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真正通达明白了,我们才不会造业,才不会造罪。

7 过去生中所造的,在这一生当中要把它消掉,消业障,不再造业。还造作罪业的人,对于佛讲的道理他不契入!虽然学佛,依旧是迷惑颠倒;虽然天天读经,经里头讲的理论教诲,他完全不能够领会。

8 我们一般讲,这是业障太重了。对于这些人,我们要同情他、要原谅他,还要帮助他。业障稍稍消除,他就肯回头,欢喜回头。所以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总得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




 
290-病也是一法 / 病是自己治好的
1 佛在大乘经上给我们说了很多,“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上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众生、诸法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把根源跟我们说出来了。如果我们会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会不得自在?

2 我们生病了,病也是一法,病这一法从哪里来的?它的根源从心想生。我们讲它的因,因从心想生。

3 恶业、冤家、日常生活饮食穿着不注意,这是缘;因加上缘,病状就现前,病状是果。所以会治的人从因上断,那是从根本治疗,从缘上断是从枝叶上治疗。佛跟我们讲的,根本跟枝叶都说到。

4 我在很多年前在美国居住的时候,有一次我感冒去看医生,医生是中国人,我就跟他谈到佛法这些理论,我讲这个病,不是医生治好的,什么人治好的?是自己治好的,自己的信心。

5 我跟医生说,病人对医生要有信心,医生对病人要有信心,两方面有互信,病很容易好;至于处方医药那是缘,缘在其次。我这个说法,这位大夫听了之后,他同意,他说我讲的有道理。

6 我们今天生病了,相信不相信佛的教诲?如果我们对佛的教诲没有信心,就不能起感应道交的作用。当我们生病,尤其病重的时候,对佛就打了许许多多的问号,这时候一些家亲眷属来告诉你,这个有单方,那个有偏方,这个有神明保佑,于是你的心就乱了,你的信心完全丧失了。

7 古时候,有些人病了,就去找“巫师”。“巫师”用巫术,能不能治好?有的时候也能治好。什么原因治好?还是信心。如果你对巫师没有信心,他的巫术再高明,也没有法子帮助你。

8 由此可知,大经上讲的“信为道元功德母”,不但是佛道,医道也不例外。世出世间法,总的根源,就是一个“信”,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互信!


291-灵鬼确实有 / 迷信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1 中国民间,祭祀的鬼神很多很多。我小时候在福建念书,福建还有很多人祭祀孙悟空的,有大圣庙,庙大殿当中供的是孙悟空。我们作小孩的时候,他那边扶鸾时,我们好奇,常常都去看,听说很灵验,他的信徒也不少。

2 听说中国还有猪八戒庙,这都是从《西游记》来的,从《封神榜》来的就更多更多。可是这是小说里面的东西,写小说的人完全是虚构的、假想的,为什么民间祭祀,他就会这么灵验?以后我们学了佛才明白,只要有人祭祀,就有鬼神附在这个身上。

3 经典里面讲这个道理,我们细心去想想,很有可能、大有可能。这些灵鬼就附在这些偶像的身上,灵鬼如果过去生中他修的有慧,他就很灵验;他修的有福,他的信徒就很多,他福报大,所以亦有感应、亦有信徒。我们学佛之后,才把这里头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

4 一 般群众盲目迷信地崇拜,他不了解事实真相,他真的以为有这个事情。世出世间一切法,无论是动物、植物,乃至于矿物,要知道都有灵性,灵性在佛法里面叫做法 性——在动物身上叫做佛性;在植物、矿物叫做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所以《华严经》上才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5 灵鬼确实有,我们也信,需不需要求他?不需要。为什么?他对我们没有帮助,这一点一定要知道。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是诸佛菩萨,他的弘愿威神确确实实能加持我们,问题是我们信不信。如果我们有信心,决定就有效果。

6 所以过去出家人,现在出家人我就不知道了,我们在古籍里面、笔记里读到的,从前出家人生病用什么治疗?他不找医生,他也不吃药,他的治疗方法是修清净心、断食。我常说,真诚清净能够不受污染,因为疾病是生理感受到污染才生出来的。

7 所以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用心来改变我们的生理,让我们的身体恢复清净、恢复正常,这是从因上下手。缘上断食,生病期间,什么东西都不吃,只喝水。喝水,这是缘,把我们身体内部的脏东西统统洗干净,病就没有了,好好地养几天,元气就恢复了。这方法好,决定没有副作用。
8 诸位要晓得,吃药、吃什么东西,它都有副作用;佛教给我们这个,完全没有副作用。所以你找巫师、算命问卦、解奏、祭祀邪神,这都是迷信!民间迷信,自古有之,这里只是举几个例子。迷信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说也说不尽!


292-不要被别人耍得团团转
1 有同修来问我,他家里供养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有人告诉他,家里不可以供佛像,供了这个佛像,一切的缘分都不敢到家里来了。我说:“什么缘分?”他说:“升官发财、生儿生女。”

2 我说:“谁告诉你的?”他说:“有人告诉我的。”“那告诉你的人是妖魔鬼怪。自古以来,或者是现前,多少人家供佛菩萨形像,一家是事事吉祥如意。”

3 你们去念《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供养佛菩萨,只有什么人不敢来?妖魔鬼怪不敢上门。说话的人正是妖魔鬼怪,希望你把佛菩萨像拿掉,他好入门来。

4 现在这些谣言太多,妖言惑众,我们自己心里要明了。换句话说,学佛的人不要去算命看相、看风水,用不着!学佛的人没有一样不自在、没有一样不吉祥。什么是好风水?你看到,心里很欢喜、很满意,这就是好风水。

5 听别人胡造谣言,那是真可怜!被人家利用,说得不好听,被别人耍得团团转,那才叫愚痴。所以不要相信这些,要相信自己。要能转境界,不被境界转,念念身心清净,这个才对!

6 我们学佛的人,还会去找鬼神、还去算命看相、还去找人看风水,搞这个,全都是障碍;换句话说,就是根本不相信佛菩萨。心里面夹杂不干净,你虽然念佛,你怎么能得清净心?你怎么能得禅定?你怎么能开智慧?

7 吉凶祸福是果报,起心动念是业因,实实在在说,只要你努力断恶修善,你的心修到一定的纯度,一切境缘当中你一观察,自己将来的命运、因缘果报,你都能清清楚楚。

8 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你真正通达明了这个道理,你一生的际遇,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决定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因为你知道,命运是自己造的。


293-人不要怕死
1 我们这一生到这个地球上来,跟地球上这么多的众生在一起生活,自己要知道这是报土。报土里面有共业、有别业。

2 别业是个人的。我这一生当中住世若干年,我在这若干年当中,种种的受用,跟其他众生不相同,这是别业所感。

3 各个人贫富贵贱不相同,但是在这个大环境里面生活,受用与大众相同,那是共业所感。譬如气候与四季的变化,不分贫富贵贱,我们人人都是相同的,这是属于共业。

4 共业里面有别业,别业里面有共业,这里头的因缘很复杂!真正彻底明了这个真相,你这一生就知道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生活。

5 觉悟的人,他知道念念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提升自己高品质的享受。于是我们才晓得为什么菩萨们不断向上提升,我们看到了,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向他学习。

6 我们身边的这个环境,你看看一般人,他们对于自身的生活、周边的生活环境,绝大多数都不明了;不明了,于是糊糊涂涂地过这一生!我们必须警觉到,“人生一场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现在你要不觉悟,等到死的时候你才觉悟,那就来不及了,迟了!

7 一生短短几十年,确确实实一弹指就过去了,修行人、学佛人,不能不时时刻刻提高警觉。印光大师在他自己佛堂,佛像的背后写了一个很大的“死”字,那是什么意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个世间是假的,不是真的。什么是真的?那个死才是真的。

8 人不要怕死,怕死就能不死吗?怕死还是要死。所以对这桩事情我们不必害怕,我们要了解它。我们要明了“为什么会有死”、“死的意义何在”、“死了以后又是什么样的境界”,这才是重要的课题。你能把这个课题提出来,这个世间其他问题都是小事,小到不值得一提!


294-我们一天到晚都在造业
1 经里面一再告诉我们:造作善业有三善道的果报,造恶业有三恶道的果报,不管是善是恶都是苦。三善道也苦,我们现在人道,人苦不苦?我们今天作人,尝到人的滋味,人苦!

2 今天我们在这社会上,看到做大官的、发大财的,这都是过去世修福的。这官做大了,财发多了,一享受就迷了,迷了就造罪业。罪业造多了,死了之后,必然堕三恶道。

3 所以你在这个人间跟人比赛财富、地位,是迷惑颠倒,为什么?统统是假的,你死了之后一样都带不去,全是假的。

4 念佛法门真正是一生取办,这个一点都不假!你要不相信,这个机会你这一生就错过了。这一生错过,要想将来再得这个机会,相当相当不容易!

5 所以你自己要好好地反省,我们这一生死了之后,来生还能不能得人身?大有问题。什么原因?我们一天到晚都在造六道轮回业,六道轮回里面还不造三善道的业,专造三恶道的业——贪嗔痴。

6 现在的人贪名、贪利、贪财、贪色,样样都贪而无厌,这饿鬼道的条件具足了;地狱道的条件是嗔恚、忌妒、障碍;畜生道是愚痴,邪正、善恶、是非颠倒——把正法看作邪法,邪法认为是正法,颠倒错乱,这是愚痴,愚痴堕畜生道。由此可见,如果贪嗔痴不断,果报决定在三途。

7 你真正要把贪嗔痴断掉,那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个业障是无始劫来的习气。贪嗔痴的烦恼重,天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在干这个,一转眼就是来世,来世必堕三途,你说多可怕!

8 纵然你来生得人身,现在佛教界这么乱,你能碰到一个善知识来教你净土法门吗?纵然遇到了,你肯相信吗?你能接受吗?这都是些大问题,都是未知数,想想这些,真正可怕!如果要成就,决定不能等来生来世,一定要在这一生当中成功。


295-人命无常
1 我们今天学佛,受佛法薰习的时间太少了。一般学佛的同修,一天当中,只有一、二个钟点是佛法薰习,还有二十二、三个钟点是贪嗔痴慢烦恼薰习,这样子学佛,要想成就太难!

2 所以我劝同修们,只要一有空,就要念佛、诵经、听经,以弥补闻法之不足,这样我们薰习佛法的时间,才能得以延长。

3 严格地讲,我们一天即使是念佛诵经闻法十二个小时,还有十二个小时是昏沉烦恼,功夫是一半一半,能不能成就,还不太可靠!

4 像古人那个做法是可靠的,为什么?他三分之二是佛法薰习,不受佛法薰习只有三分之一,他每天功夫是十六个小时,的确是很有把握。

5 诸位要知道,我们人的寿命太短,能够使用的时间非常有限!纵然活一百岁,晚上睡觉就去了八个钟点;换句话说,少了三分之一,还得扣前面二十岁不懂事,八十岁以后年岁太老,已经没有体力来修行了,再扣掉穿衣吃饭、应酬,你一生能用的光阴实在是太短了!

6 人命无常,这是无可奈何,寿命转眼就到,今生不能成就,又得等来世!所以生生世世修行,到今天我们还是这个样子。

7 明白这个事实,你就晓得,咱们决定不能等来生,为什么?来生的情况可能还不如今生。要下决心,这一生一定要生净土,这一生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办到。

8 现在是末法时期,佛告诉我们,只有念佛带业往生这一条路可以走得通,除这一条路之外,别无第二条路,可见得念佛求生净土非常地重要!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天下大乱,人命无常,一口气不来就要轮回,这个事情想起来非常地可怕!


296-淫念愈来愈狂妄
1 世尊当年在世教导学生,启蒙就是持戒。戒律里头,最难持的是“名、利、财、色”,这四个字只要沾上一个,去佛远之远矣;去善知识,亦复如是。

2 印光大师,这是菩萨再来,对于现代人的毛病了解得最清楚、最透彻。他老人家曾说,“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现代人所贪的,一个是财,一个是色,难断!

3 我们世间红尘,“邪淫”是最容易犯的。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最极普遍的,电视节目里头有黄色的、有灰色的,网路里面比电视还要严重!这些东西在教,教什么?教邪淫、教贪财、教争名逐利。这些东西天天在教,多少人乐此不疲,这个社会哪有安定的日子?

4 印光大师的那个时代是六十年以前,看看近代,欲念愈来愈滋长,淫念愈来愈狂妄,世界难免末日!这个风气不仅是弥漫整个社会,出家修道人也波及,也被它毁掉,多少善根深厚的青年才俊都因此而丧亡,多么可惜!

5 我们同学当中,年轻的同学不少,有在家的、有出家的,他们很用功,晚上功课做到两三点钟、三四点钟,做的什么功课?网路上看色情的东西。他们在看这些东西,我清楚、我明白。

6 我常常在劝导大家,佛在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这个机缘,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如果你是忍不过,转眼之间,阿鼻地狱就现前,得不偿失!

7 如果你能够晚上工作到三、四点钟,你在佛法上你亲近诸佛如来,你是在积功累德;你如果离不开这些色情、离不开名闻利养的诱惑,你是在加速度地堕地狱。

8 你 们的状况我清楚、我明了!谁告诉我?鬼神告诉我。你们看看我的摄影棚,我摄影棚里面供的是九法界一切尊神,还供有城隍菩萨。这些尊神常常给我一些讯息,一 般人听起来这是迷信,他们不知道这是宇宙人生真相。要知道,贪财贪色,你的受用非常短暂,你将来受的苦,那可就够你受的了!


297-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
1 我们现在生活的大环境,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你看气候反常、灾难频繁,而且灾难一年比一年严重,地球真的是生病了!地球怎么病了?是我们的心不好把它搞病了。

2 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实在是恶劣到极处,我们内心有贪嗔痴慢的烦恼习气,外面有五欲六尘的诱惑,你能够不动心吗?外面环境天天都是在劝你贪嗔痴,劝你造恶业,你说这怎么得了!

3 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我们踏进这个社会,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乃至于所想到的,无不是自私自利、无不是损人利己、无不是贪嗔痴慢!我们世间人,实在说眼光太浅,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将来,这是佛在经上常常叹说的“可怜悯者”,真正是可怜可悯!

4 今天这个世间,心理上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乃至于生理的污染、生活环境的污染,都达到了极处。身心都受到污染,所以现代人身体多病。

5 这个世间奇奇怪怪的病,从前没听说过,为什么会这么多?污染。我们的心受到贪嗔痴的污染,所以我们的身有病。我们的心行不善,“依报随着正报转”,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变得多病。

6 现在这个世间,恶缘太多,恶缘的力量太大,什么人能够不受影响?什么人能够不受染污?真的只有甚深的定功、极大的善根福德之人,在这个染缸里面他不会被污染。

7 今天这个世间,真正是佛法讲的“五浊恶世”,我们要想找一个不会被污染的人,一万人当中一个都找不到!十万人当中、百万人当中,也许能找到一个,百万分之一,太难太难了!

8 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太大了,几个人能禁得起诱惑?六根对六尘境界,能够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说老实话,除了佛菩萨再来示现的,凡夫做不到!


298-清净平等觉
1 诸佛是怎么成佛的?平等心。你看《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菩萨要摄受一切如来无量无边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他用什么方法?平等心。平等心就是一念不生,这是大定。

2 诸佛是平等心成佛的,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也懂得这个方法,自己做不到,为什么?妄念纷飞。你不相信,你可以试验一下,你坐在这里,坐个五分钟,你看看有没有妄念?

3 妄念纷飞,诸佛如来的功德,你一分都不能摄受。我们一天到晚在打妄想,妄想如果是善念,你摄受一切众生善功德;如果是恶念,你摄受一切众生恶功德,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不可以不知道!

4 要想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要想念佛往生净土,经上给我们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外,还要积功累德。如果你积累一切罪业,你这一生佛号念得再好,蕅益大师所说,“风吹不透,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一样”,也不能往生。

5 为什么不能往生?西方世界那个地方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每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以清净心去的。换句话说,西方世界的共业都好,共业都是一心不乱,是共的这个业。不像我们这个世界共的是善业、是恶业,这个不相同。

6 我们看看现在这个时代,众生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地藏经》上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怎么是罪?损人利己,造作一切恶业,这就是罪。这个社会现象不是好现象,大灾难就快来了,这是共业所感。

7 但是共业里面有别业,我们要想避开这个灾难,一定要修善。什么是善?心地清净是善。《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这是善;换句话说,心不清净就是恶,心不平等就是恶,心里迷惑颠倒就是恶。

8 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很多,许许多多人都在忧虑,我们的心要安在哪里?要住在哪里?《金刚经》就讲这个问题,“应云何住”,我们的心应该安住在哪里?用《无量寿经》的经题,你安住在“清净平等觉”上,这就对了!


299-写文字怎么能不谨慎
1 《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讲:“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是讲真话!我们看看人心,有几个人的心是善良的?我们走遍全世界,走了许许多多国家城市,年年走,年年看,只看到贪嗔痴慢年年增长。

2 这个世间种种灾变从哪里来的?人心变的。依报随着正报转,这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的,我们要了解。大乘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世界怎么个变法,看大家怎么想法。于是我们就恍然大悟,影响别人思想的人,这种人负的责任最大。

3 你能够引导人正知正见,这是佛菩萨,这是世间大圣大贤;如果是以邪知邪见引导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走了错误的道路,这个罪过堕阿鼻地狱。

4 曾 经有人问我,假如这个人影响力很大,知见不正,误导众生,他堕到阿鼻地狱,几时才能出来?经上讲地狱罪受毕了,他就出来。什么时候受毕?他在这个世间误导 的影响完全消失,他的罪就受毕了。假如他是写文章的话,他这篇文章还在这个世间,他在地狱就出不来,为什么?误导众生。

5 诸位晓得,唐宋八大家韩愈,哪一个不佩服?韩愈,这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学者,唐宋八大家排名第一。他现在在哪里?在饿鬼道。我们怎么知道他在饿鬼道?章太炎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做过鬼王东岳大帝的判官,他在饿鬼道跟韩愈见过面、谈过话。

6 我们要问,韩愈几时能够离开饿鬼道?韩愈年轻的时候毁谤佛法,写了不少文字。现在古文里还有“谏迎佛骨表”,那篇文章还在,他就离不了鬼身。为什么?证据在,他还有影响力。幸好他晚年忏悔,因此没有堕地狱,而是堕在饿鬼道。在饿鬼道,也是痛不可言!

7 所以,写文字怎么能不谨慎?我们说话,说老实话,影响面小,不大,过几天他都忘掉,我们的业就消掉。如果写成文字,你是误导众生,那个麻烦大了!哪一天你这些邪知邪见这个东西没有了,你的罪业才消失。

8 现在说话也不行,说话录音,如果这个录音资料还存在,人家好心拿到图书馆去保存,完了!他保存一千年,你就在阿鼻地狱受一千年罪;保存一万年,你就受一万年罪,你说麻烦不麻烦!所以言语要谨慎,文字更要谨慎!


300-惭愧知耻非常重要
1 民国初年,我们净宗的大德印光老法师,他有一个别号叫“常惭愧僧”。在《百法明门》十一个善法里面有惭愧,惭愧是善法。

2 什么叫做惭?惭的意思是,自己做错了事情,心里很难过,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良心的责备”。人懂得惭愧,就不会去做坏事;做坏事情,受到良心的责备,心里会感到很不安,惭是这个意思。

3 愧?愧是外面的力量压迫你,你有羞愧之心。你做了坏事,很多人批评你,你听到很难过,再也不敢做坏事,这就是有惭有愧。人要是没有惭愧,那问题就严重了!

4 做错事情,你不会感到心不安——干坏事你心也安,外面的批评你不在乎,这就没有法子!所以,无惭无愧是大烦恼,这是严重的烦恼!

5 人要懂得知耻,“知耻”这两个字,世出世间的圣人都非常重视。在中国古代,管仲曾经说过,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6 这个话翻成白话文的意思是:礼义廉耻这四个字,国之四维。这个国家的国民不知道礼、不知道义、不知道廉(贪污就是不知道廉)、不知道耻,就是无惭无愧,这个国家就很危险,就很容易灭亡。

7 因此儒家跟我们说“知耻近乎勇”,如果我们能知道耻辱、知道错误,我们就能够发奋、勇猛、精进,所以这是在修行德目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

8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是一个严重病态的社会,毛病太多了!要治这个病,从哪个毛病治起? 从知耻治起。 确确实实,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知耻,都有惭愧心,我们就有救了。自己有救了,社会也有救了,国家也有救了,由此可见,这个惭愧、知耻,非常非常重要!


301-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1 学佛,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开。要知道,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经上讲得很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看,原来的心量多大,整个虚空法界在我们心里面包容着;现在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两个人都容纳不下,你说可不可怜!

2 学佛从哪儿学起?要从把心量拓开学起。要怎样把心量拓开?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这句话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念念要想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群。

3 诸佛菩萨他们存什么心?他们的存心、他们的动念,无非都是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谛”是谛实,实实在在,他那个心是实实在在帮助一切众生!诸佛菩萨希望一切众生开悟,希望众生都能够了解诸法实相,不再迷惑颠倒,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

4 我们在这个世间,要不学佛,不接受佛陀的教育,这一世是白过了;不但是白过了,这一世还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将来还有无穷的苦报自己要承当,这多麻烦、多可怜!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佛菩萨,心常谛住度世之道,帮助世间人觉悟。

5 我们学佛,无论是什么身份,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是菩萨。你在家里面,家庭就是道场,你要以真心帮助你一家人,帮助你的亲戚朋友们觉悟,觉而不迷。最真实的帮助,是帮助他念佛求生净土,要有这个心!

6 你 自己有一个公司,那就是你的道场。所有的员工你要发心去度他,不但你要照顾他的生活,要教导他,你还要帮助他了生死出三界,那你这个做老板的,就是菩萨老 板!你看《华严经》上无论哪一个行业,统统是菩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是菩萨!不是说学佛一定要出家,一定要住在寺庙里面,这你就搞错!

7 我们一定要有心,这个心念念无间,自己求生净土,帮助一切人求生净土。我们自己深信不疑,要帮助一切众生建立信心;这个人将来得利益,将来能往生,他感激你,因为是你介绍的、是你接引的。

8 大 慈菩萨讲得好,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真正劝两个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这比你自己念佛的功德还大!如果你能帮助十几个人往生,那你就是真正的菩 萨;你要能够帮助几千、几百个人往生,那你就是阿弥陀佛再来!所以,“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这句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学习,一定要努力去做!

302-父母要做得正
1 现代的教育,跟过去不一样!“教育”这两个字在中国上古时候就有,什么叫教?“上行下效”;什么叫育?“救失长善”。你有过失,我要来帮忙你、要来救你,要帮忙你增长善心、善行,这就是教育。

2 教育这个事情应该怎样实施?上行下效。要记住,上面要做给下面看,上面是父母,下面是儿女。你怎么样教你儿女?你自己做出榜样给他看。

3 诸位同学要晓得,《弟子规》不是儿童的课本,《弟子规》是什么?《弟子规》是父母做给儿女看的,身教!什么时候教他?以我的判断,小孩出生大概三、四天,他就会看,他就会听了。会看会听,他就在学习了。

4 你看这个时候,父母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这种印象就深深地印在他阿赖耶识里面,日久天长,他对父母感恩的心、对父母的爱心,就会油然而生!伦理道德的根是父母把它扎下去的,所以父母要做得正。

5 一般婴儿出生,父母的年岁都还不大,二十几岁、三十岁,父母的父母都还在,就是婴儿的祖父母。所以《弟子规》里面讲,父母呼唤你,“应勿缓”,赶快要答应,做给小孩看。父母叫你做的事情,立刻奉行,依教奉行,做好样子给下一代看,他就这么学会了。

6 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代代相传,至少传了五千年。这个教育现在在社会上没有了,多久没有?给诸位说,大概是七、八十年,我的观察不到一百年。怎么知道?我小时候,父母在我们面前就是这样教的,我们就是这么学会的。

7 我在十岁的时候,中日战争爆发,这个仗打了八年,把中国整个社会打乱了,每一家天天想着什么?逃难!于是这种家教就没有了,一直到现在不能恢复。

8 我们中国这种优良的传统教学,至少中断了八十年。八十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现在要救还行、还来得及。因为人的天性在,好善好德的心性,只要有人提起,他良心就会发现。人的天性,这就是我们佛门里面讲的“善根福德”,要有因缘把善根福德引发出来,
这是教学。

303-三餐服毒,真有道理
1 现代人喜欢标新立异,喜欢什么?改变自然生态。一、两年前,有人送来一盒桃,说这是新的品种,脆桃。这个桃是怎么培植出来的?是桃跟李混合,用压枝的方法让桃跟李混合。

2 我们学佛的人知道,让桃跟李混合,这是破坏自然生态。桃跟李混合不自然,不自然的东西,它对于人身体的营养,决定没有自然的好,为什么?违反自然的法则。

3 破坏自然生态,你要晓得,自然必定有报复,报复是什么?报复就是天灾人祸。这个人祸是什么?就是人为破坏产生的灾难。我们的饮食,一般人吃肉食,肉食是把动物的自然生态破坏了。

4 一只鸡、一只鸭,通常正常的,你去饲养它,大概差不多要半年它才长大。现在养鸡场里面养鸡,用化学饲料,五个星期就长得很大了,就可以卖掉了!在从前要五、六个月,现在五个星期,这就是什么?这就是把它的自然生态破坏了。

5 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的鸡,跟正常半年才长大的鸡不一样,所以吃这样的鸡,会吃出很多怪病。那个病是什么?那个病就是破坏自然生态给你的报复!这个道理,有几个人懂?

6 现在奇奇怪怪的病很多很多!古人警告我们,“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你想想看,有没有道理?病从哪里来的?吃得来的。

7 所以李老师早年,我们常常在一起的时候,他老人家常讲:“现在人哪里叫吃饭,三餐服毒!他怎么能不生病?”三餐服毒,真有道理!

8 我们吃素的人,吃素现在也不行,蔬菜都是用化肥、农药,这都破坏了自然生态,所以吃了也会长病。人不知道自爱,不懂这些道理,你说多可怕!


304-众生受报有两种业力
1 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众生受报有两种业力,一种叫“引业”,另一种叫“满业”。我们这一生当中到人道来投生,人道的引业是什么?是五戒十善。

2 我们过去生中修过五戒十善,不定是哪一生,也许是过去久远劫中,我们修了这个因,这一生当中缘成熟,就到人间来投胎得人身。父母是缘,“引业”才是亲因。

3 得到人身之后,我们晓得社会上人很多,每个人的相貌、体质、一生的际遇都不一样,这是什么?这是“满业”。我们一生的吉凶祸福、富贵贫贱是“满业”。我们的“满业”殊胜,是过去生中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得来的果报。

4 地狱里面的引业是什么?是嫉妒嗔恨。这个很可怕,所以人在临终的时候,心里不高兴,发脾气,肯定堕地狱,这个业力引导他到地狱去投生。

5 贪心堕饿鬼,活的时候对自己拥有的财物放不下,贪恋,临命终时有这个念头就到饿鬼道。如果临命终时糊里糊涂、迷惑颠倒,愚痴,邪正、是非、善恶都无知、都颠倒,搞错乱了,堕畜生道。

6 临命终时还想到人伦道德,还想到仁义礼智信,这个引业引导你到人道来投生,你来生不失人身。入佛法界是平等心,平等心是佛道的引业。我们今天讲得圆满一点,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心引导你到佛法界去,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7 成佛还有业吗?有,你成的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不是一真法界的佛。你就晓得,十法界里面都是众生,都是凡夫。大乘佛法里面讲凡夫有内凡外凡,内外怎么分?六道是个界限,六道里面叫内凡,六道外面四圣法界叫外凡,所以通常讲十法界都是凡夫。

8 为什么是凡夫?没有见性,还是阿赖耶识作主。四圣法界识心用得正,六凡法界也是用识心,用得偏,就这么回事情。四圣法界里面的佛也不错了,再往上提升一级就真的成佛,他就不是相似位,他是分证位,我们总要懂这个道理。


305-毁坏佛像的果报
1 我在中国大陆,很多人跟我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些红卫兵不懂事,砸毁寺院里面的佛像,他们的报应好快好快,不到半年、一年就死了,而且都是横死。

2 他们是出于嗔恚心,恶意破坏佛像,这等于出佛身血,这是犯五逆罪。佛在经上说,五逆罪必堕无间地狱,是一大劫中受无间苦!像我们一般无意当中毁坏了佛像,那只是有过失,没有这么重的罪。

3 所以,我们家里供的佛像,特别是画的佛像,年代久了,颜色不好看,我们恭恭敬敬地把这张佛像烧掉,换一张新的佛像,这个没有罪。

4 这张佛像火化之后,灰怎么处理?古大德教我们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把它包好,埋在山林中一块清净的土地下面;另外一种方法是把它包好,然后和一块大石头包在一起,让它沉在水底下。这个水最好是河流,是流水,都是取洁净的意思,所以这个我们要晓得。

5 这两种方法,居住在大都市里面都很不容易做到,我们如何处理?最好的处理法,如果这个地区有寺庙,在火化炉里面烧,那是最好的。所以,总要有“权巧方便”,最重要的是恭敬心!绝对不能把佛像任意丢弃,这个不可以;烧化成灰,也不能够任意丢弃。

6 现在的报纸、杂志里面,有很多印有佛像,所以有些人很头痛,来问我该怎么办,他说:“报纸上面印这么多佛像,我家里订的这些报纸,我该怎么处理?”我说这个没有关系,你跟一般报纸同样的处理就可以了。

7 他有收旧报纸的,但是这一份有佛像的报纸或杂志,你可以用干净的塑胶袋把它封起来,用胶袋黏起来,跟一般报纸一样让他们收去,这就行了,为什么?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恭敬心到了。

8 如果这个佛像是一整张的,我们可以把它裁下来,镶镜框供养。处理佛像的方法很多,决不能恶意对待佛菩萨形像,因为毁坏佛像,这是犯五逆罪,那个罪过太大太大了!


306-转不是一天转过来的
1 佛法的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阶段是转恶为善,第二是转迷为悟,第三是转凡为圣。教学虽然有三个层次,佛法教学的中心,是以“转迷为悟”为主。

2 第一个转变,是转恶为善。你懂得多少你就转多少,如果没有转,你就完全不懂。尽管你听得不少、读得不少,也会讲,那不是真懂,那是什么?那是孔老夫子所说的“记问之学”,你是人云亦云,你不是真懂得。你真懂得,你决定有转变。

3 所以世法跟佛法,古时候都讲教化,化就是变化,就是转变。教导你了,你还没有转变,还是老样子,这个教是白教了,没有收到效果,用现在的话来说,没有成绩可言。辛辛苦苦教学,而得不到成就,这是没有转变。

4 不但学的人要有转变,教的人更是要有转变,所谓“教学相长”。如果教的人没有大的转变,诸佛菩萨何以要讲经说法?他讲经说法为谁?实实在在讲为自己,这就是古德所说的“教学相长”。

5 听经要听得多,听经听得最多的,是讲经的人。讲经的人讲给别人听,实在讲,是讲给自己听。讲经是自他两利,别人听的,总没有自己听得那么丰富、那么圆满。我在讲台上讲了五十年,我自己就听了五十年!我天天受佛法的薰习,听了四十年,这才转过来。

6 转不是一天转过来的,逐渐逐渐转过来的。每一次讲经都有一点儿小的转变,累积到四十年,这才是个大转变。你们同修听到了、看到了,有没有体会?有没有领悟?至少应当要想到,修行证果是什么因素促成的?闻法。

7 闻法的因缘,不但不能错过,而且要懂得去创造条件,这个不算攀缘,创造条件也是随缘,但是你要有心去创造。创造条件就是找机会讲经,没有场所,没有讲台,这无关紧要,只要有一个、两个听众就行了。

8 随时可以讲,随处可以讲,喜欢给别人讲,讲一遍自己薰修一遍,自己薰修这一个力量远远超过听众。一般中下根性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这个方法最巧妙、最殊胜。不喜欢跟人讲,不愿意跟人讲,这就难了,不是障碍别人,实在讲是障碍自己!


307-毁谤
1 在我们这个世间,真的不识好歹、不知善恶的人多,毁谤的事情层出不穷,到处都有。我亲近的三位老师,我常常听到人毁谤。

2 方东美先生,我听到毁谤的人是哪些人?都是同乡。实在说,他们没有亲近过他,不亲近哪里晓得他的德行?人云亦云,道听途说,不负责任,这很容易造口业。

3 李炳南老居士,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跟他老人家,也听过许多的毁谤。不但在其他的地区,在台中市都有毁谤他的人。

4 章嘉大师,教内的、出家的这些大德,也常常在言语上批评他。我是冷眼在旁边观察,我明白了,凡是这些毁谤的人,都没有跟他亲近过,我们就晓得外面人那些批评,都是谣言,都不是真实的。

5 说老实话,这些真正清高士,他们从来不说别人过失,他们没有这些闲功夫!人家读书明理,我们接触,都会讲一番大道理来给我们听,从来没有听说他们去批评哪个人,从来没有过。

6 这些在我面前说这个长、说那个短的,他们从来没有跟这些善知识接近过。我从这些经验当中明白了,知道那些人是造谣生事、冤枉好人。冤枉好人的罪过很大!说老实话,那个好人你怎么样毁谤他,对他丝毫损伤都没有,所以,这个罪不是在他那里结的。

7 罪是在哪里结的?因为你的毁谤,使许许多多人对这个清高士误会了,你误导了众生,人家不敢亲近他、不愿意亲近他,把他这一生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断掉了,佛法里面讲破坏别人的法身慧命,罪是从这里结的。

8 所以你说的这个话,你要知道这个话的影响有多大,如果影响的面很大,很多人受你的误导,影响的时间很长,你的麻烦大了!毁谤别人,别人没有受到伤害,真正受到伤害的是自己。自己把自己毁掉了,这是愚痴到了极处!


308-因缘是第一因素
1 佛法的修学,实在说,一定要有善根福德因缘,这跟世法是一样的。一个人在世间,一生富贵、事业、学业成就与否,固然是要靠努力,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宿世的因缘。

2 在古时候,民间流行一句话,“富贵功名,是要靠阴功,要靠积阴德”。自己有德行,是祖先有阴功;换句话说,富贵功名也不是凭自己努力能得到的。但是有阴功,不努力,你得不到;没有阴功,你努力,也得不到。阴功再加上努力,这才能够一帆风顺,这才能得到。

3 佛法修学成就,亦复如是。古德告诉我们,今生这个修学,遇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你遇到的缘殊胜,你的修学就一帆风顺;遇缘要不殊胜,纵然过去有善根福德,你的因缘没有遇到。

4 《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讲往生。你不求往生,我们禅宗里面讲开悟,还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你要没有因缘,遇不到真正善知识指点,你也开不了悟。由此可知,因缘实实在在讲,世出世间法,它是第一因素。

5 所以,人在六道里面轮回,能够得到人身、闻到佛法,实实在在讲,这是希有的因缘。这个因缘如果不能够把握住;换句话说,我们虽然遇到佛法了,遇到佛法没有成就,这就是你没有能够把握这个机缘。

6 错过了这个机会,虽然在这一生当中积结善根,但是你没有能够断烦恼,没有能够开悟,没有能够超越三界,这就是没有成就!

7 佛对于我们的期望,是希望我们遇到这个机会,遇到这个因缘,能在这个时候急速成就。所有一切成就当中,最殊胜的成就,就是往生净土。为什么说往生净土是最殊胜的成就?因为生天不是成就,纵然你生到大梵天,生到非非想天,你将来还是会堕落,你还是会退转。

8 一般修学,能脱离六道轮回,就算是有成就;而往生净土,是一证永证,永不退转,这是最殊胜的成就,上上的成就,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的。所以,遇到净土法门这个机缘,万万不能够错过,一定要牢牢地把它抓住!


309-善知识
1 我们今天修学,真善知识不容易遇到。哪些是真善知识?古大德教导我们的标准,必须具足信解行证,这是真善知识。

2 真善知识遇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具足信解行,这是善知识。他能够依教奉行,不过他还没有证果,这是“善知识”;如果他证果,这是“真善知识”。

3 真善知识的标准,一般讲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这是真善知识。但是在《华严经》里面,真善知识的标准就高了,法身大士!他是有证,证得什么?证得法身,这才是真善知识。换句话说,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我们称为“善知识”。

4 四圣也不容易遇到,我们今天怎么办?唐朝智者大师教给我们,他老人家说:“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

5 你 们听听这两句话,能说又能行,具足信解行这三门,这是“国之宝”也!能说不能行,具足信解,当然他也行,未必能行得圆满,还有许许多多他还没能做到的,但 是他的信仰正确,“正信”,他的解没有错误,“正解”,正信正解,“国之师”也——我们可以跟他学,他可以做我们的老师。

6 老师教的学生,老师做不到,希望学生能做到,这就是古人常讲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这个老师教学成功;如果老师所教出来的学生不如他,或顶多跟他一样,没有办法超过他,这个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这个老师没有成就。

7 我们看看中国古时候政府的官员,他们戴的那个帽子,那个帽子叫“进贤冠”,那个帽子像楼梯一样,前面低,后面高出一层出来,那代表什么意思?前面是自己,后面是下一代,戴上帽子提醒自己,希望后一代一定要高过我们前面这一代,这才叫称职,这才叫做有成就、有成绩。
8 如果后面一代跟你差不多,你完全失败,你没有成绩可言。古人穿的这些衣服、戴的帽子,都含着很深的教学意义,我们佛法里面讲“表法”,你要懂得表法的意思,时时刻刻念念当中提醒自己。


310-教学这一个行业,愈老愈是宝
1 古时候从事教育工作的,一般都是穷秀才,一生清贫,甚至于三餐饭都有问题。他热心教子弟,热心教学生,学生做了状元、做了宰相,这是老师的荣耀,这是老师的成就。

2 古人知恩报恩,譬如你中了状元、中了进士,头一桩事情回家祭祖,报祖宗养育之恩;祭完祖之后就拜老师,自己的成就,是老师心血教导而成就的。拜哪一个老师?给诸位说,拜启蒙的老师。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大概是拜幼稚园的老师、拜小学老师。

3 我的根是他们栽培的,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不代表我们的根,根本重要!启蒙老师是我初读书,六、七岁的时候,第一个教导我的老师。启蒙老师,终身不忘,所以从前的社会跟现在社会不一样了,它有道理在,“知恩报恩”。

4 “知恩报恩”,真善知识决定不贪图名利,那我们要用什么报恩?普贤菩萨在《行愿品》里面讲得好,财供养比不上法供养。法供养头一句,“如教修行供养”,这我们就懂得了。老师怎样教,我就怎样做,一生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这是真正供养善知识,这是真正报恩。

5 老师是修道、行道之人,无论是世法跟出世法,他是社会大众的表率、社会大众的模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衣食住行方面,如果老师生活清苦,我们一定要帮助他;如果他还行有余力,还从事于教学工作,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全心全力来协助。

6 世间法里头,哪一个行业到一定的年龄都讲退休,现代这个社会,教员到一定的年龄也要退休,其实这是错误的!中国古代,唯有教学没有退休的,为什么?愈老,他经验愈丰富;愈是老,他契入的境界愈高。

7 所以在世间哪一个行业到老了就不行了,老了就没有用,唯独教学这一个行业,愈老愈是宝,真正到成熟的时候都是在晚年。我们从历史上去看,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七十岁以后真正成熟。我们净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就是一个例子。

8 修道这桩事情,年龄愈大,进步得愈快,为什么?放下得愈多。因为人到晚年,修道的人自己警觉性很高,知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带不去的统统放下了,想想什么?没有几年了。古人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个话是真的!


311-师生关系
1 真正的好老师,心目当中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有传人,也就是他希望他有后代,有传他道的,传他法的;否则的话,他一死,后继无人,这个心里面的难过,是他一生最大的痛苦,那真的叫死都不甘心!

2 一 位好老师遇到一个人真正肯学,他真的可以把所有一切摈弃掉,专心来教你一个人,这是我们看到老师传道之心,比我们求学的心还要切。李老师从前讲,学生想找 一位好老师难,好老师想找一位好学生更难!到哪里去找?所以一下遇到了,师资道合,那个师生关系比父子还亲切。这一点都不假。

3 我在学佛之前,那时候不知道有佛法,知道有哲学,对于哲学非常喜欢,找到方东美先生,当代的大哲学家,台大教授。也是老方法,给他写信,写了信之后,他就约我到他家里去谈话,就这样,他收了我这个学生。

4 我的要求很少,只要求到学校里去旁听他的课程,到学校去做旁听生;没有想到,他对我真是过分地爱护,他叫我每个星期天到他家里去,他给我上两小时课。星期天我有时间,他也有时间,学生只有我一个,特别教授,不让我到学校去,当时我非常感谢,可是不晓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

5 如 果到学校旁听,他多省事,为什么特别拨出时间来教我一个人?到以后学佛很多年,到了李老师的会下才恍然大悟。因为拜李老师的时候,限制的条件很多,然后才 晓得方老师用心良苦。这就是发现这个学生非常真诚、好学,是一张白纸,没有受过染污。好老师要想接受学生,选择的第一个条件:你没有受过染污。

6 我 那时候很想学哲学,哲学书没有念过,讲哲学的那些人我也没有去听过,一张白纸,所以方先生就看中了。以后我知道,到学校去,一定会认识很多同学,跟同学交 往,就会被染污;当然学校教授哲学的人还有很多,所以他把这些污染全部给你杜绝,他一个人来教,所以我学哲学是一个老师。
7 方先生大概对我这个教学,在台湾恐怕就是这一次,没有过的。到以后我在台北讲经,遇到方老师许多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很有成就的人,也都是现在大学的名教授,像从前在香港的唐君毅先生,都是方东美的学生,这都是很有成就的一代大儒。

8 他们知道方先生对我这个教学,对我是另眼相看,为什么?他说方东美先生眼睛长在头顶上,从来瞧不起人的,他能单独教你,那你一定很不简单!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一无所知,这就被方先生错爱,这就说明师生关系不是偶然的,彼此都是真诚!


312-世味没有法味浓
1 佛法之难,难在它所说的意思是在言语之外,“意在言外”,说的是这个话,意思在外面,因此你不能执着言说,你执着言说,你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得不到。你要懂得它言外之意,那你就欢喜了、你就得受用了。

2 古人常说,听经要懂得消归自性,什么是消归自性?消归自性就是心体离念。这归到自性,因为自性没有念。句句听得清清楚楚,绝没有一点分别、执着、妄想,才叫消归自性。

3 如果你把所听到的统统记在心里,那是不觉而有其念,就变成世间法,这是决定不可以的!那样学佛,无量阿僧祇劫也不能成就。

4 念经、念佛,若懂得消归自性,你就会得到法喜充满!心真清净了,你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不一样,这叫功夫,这是真实的受用。你得到这个受用之后,法味你尝到了。

5 你得不到法味,念经念多了、念佛念多了,你会疲倦,你味道没尝到。你那个念是口里头念,没有能够体会到心上去;会到心上去的时候,那真受用,法喜充满,无有疲厌。

6 有很多人对我说:“法师,你讲经讲两个钟点,很累,很辛苦!”他们不懂,我不讲经会累,讲经不会累!那怎么会累?早年我在洛杉矶的时候,一天讲九个钟点,不累!愈讲精神愈好,愈讲声音愈大。所以你真正读经、讲经的话,你不会累,不会疲倦,你尝到法味了。

7 听经也好,读经也好,讲经也好,修行也好,一定要得法味,要真正能尝到佛法的滋味,尝到法味,你就法喜充满!你学得身心快乐,这个在佛法里就真正有收获了。如果学佛学得很苦很累,不想念的也要念,念得没兴趣,那就是我们的路子走错了,或者方法错了,必须要改进。

8 古人说得好,“世味没有法味浓”,真的,你尝到你才晓得,你没有尝到你不知道!你贪图世味,你不知道法味,佛法里头殊胜的功德你见不到!要怎样才见到?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见到了。


313-佛为我们所制定的戒律
1 世尊在许许多多经论里头,教人断恶修善,善恶的标准在哪里?我们要知道,佛法是以“戒律”为标准。戒跟善不相同,戒的目的是得定,善的目的是得福。福报不能出三界,是在三界六道里面享福,戒可以出三界。

2 戒能得定,善生福,这个目标不相同。譬如十善里面,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有不妄语,它那个得福;五戒里面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它的目的是在得定。所以这个名称是一样,在修学境界上不相同,这是我们应当要把它辨别清楚。

3 善恶绝对的标准,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凡是与自性相应的这就是善,与自性相违背的这就是恶,这是佛法善恶真正的标准。这个标准实在讲太高了,我们望尘莫及,也不晓得从哪里下手。

4 其实高是真高,下手还是真难,但是在我们这个宗派下手不难。为什么说不难?我们这个宗派主张的是持名念佛,这句佛号就是性德的名号。所以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即性”,但是念佛人真正知道这一桩事情的人不多。

5 这个念佛法门,声声佛号都与自性相应,由此可知,念佛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真正是我们中国儒家所讲的止于至善。圆满的至善,善达到究竟圆满,没有一丝毫欠缺,这就是“一心称念佛号”。

6 我们这个说法,如果你跟一般学佛的人介绍,他们听了摇头,不以为然。但是我们读了许许多多大乘经论,我们明白,我们体会到了,这是决定真实。如果达不到这个境界,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次”就是佛为我们制定的戒律。

7 戒 律,戒是戒律,律是法律,持戒就是守法。但是,佛为我们所制定的戒律,毕竟跟世间的法律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目的不一样。世间法律的目的是维系伦 常、维系这个社会的安定和平;佛法戒律的目的,是要我们得定,要我们开智慧,要我们出三界证大菩提。目的不相同,因此它的标准当然就不一样。

8 世 间法律每隔若干年要修订一次,但是佛为我们所制定的戒律是永远不变的,为什么?因为它超越了时空。三千年前佛陀在世的时候,给我们制定这个戒律,非常适合 那个时代的人,帮助那个时代的人得定开慧、了生死出三界。三千年以后的今天,这个戒条同样能够帮助我们得定开慧、了生死出轮回,由此可知,它超越了时间、 超越了空间!


314-放下妄想分别执着
1 《金刚经》上教我们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说明一切有为法皆不可得。

2 我常常跟同学们说起,六百卷《大般若》,可以归纳成九个字,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我学般若的心得报告。

3 一切有为法皆不可得,这桩事情你果然明白了,你就看破了。看破,就是真相大白;你看破了,自自然然就会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

4 很多人误会了,听说我常常讲放下,结果他工作也辞掉,什么都不干了,他没有收入,过了一两个月,那一点积蓄花光,没有饭吃了,写信给我:“法师,你教我放下,我统统都放下,现在我没有办法活下去了,怎么办?”

5 错了!他把这个话听错了。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是放下工作。如果连工作都放下了,释迦牟尼佛何必要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他为什么不放下,还要做得那么积极、那么认真,帮助这些苦难众生?所以你要懂得,不能搞错。

6 诸佛菩萨积极地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全部是付出,没有一丝毫希求的念头,就是那个“放下”。工作要认真、要努力、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没有丝毫希求自己要得什么好处的念头,这就是放下。

7 世间人这个放不下,“我干的事情一定要有回报,没有回报的事情不做”。佛菩萨不要回报,把回报放下。你得搞清楚、搞明白,千万不能搞错,你搞错了,那就闹笑话了。所以经要多听,你才真的会搞清楚、搞明白,不致于产生误会。

8 只有真正放下,然后才能够全心全力地为一切众生服务,那个服务就叫度众生。服务的项目再多,总的目标就是这两句话——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315-闻过则喜
1 一般人造作一切的过失,总喜欢隐瞒过失、推诿过失。要知道,把责任推给别人,这个恶就重了!

2 自己造作的过失,自己要勇于承当、勇于认过,你这个过才能够忏除;如果故意隐瞒、掩饰、覆藏,这个罪业就重了。

3 所以,佛教给我们,要积阴德。什么叫阴德?阴就是不让人知道,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不要让人知道,纵然做再大的功德,也等于没有做一样。我们对一切人诚恳、谦恭,我们积的功德才能够保全;保全,将来果报就大了!所以,积功累德,不要让人知道。

4 我们造作罪业,不管造得多少,都希望别人知道。知道怎样?这个人骂你一声,那个人责你一声,这果报就报掉了,统统报掉了。一定要记住:自己造的种种恶业,要赶快报掉;自己积的那个善,不要让人知道。

5 你看现在一般人,他恰恰颠倒,一点点善,还要把它宣扬成大善,唯恐别人不知道。殊不知大家一恭维、一赞叹,善都报光了!

6 他造的恶,不想让人知道,结果恶统统攒在那个地方没动,一旦到阎罗王那里算总帐,这就坏了。这是愚痴人,不是聪明人!

7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事情,有什么不敢说的?菩萨都有过失,何况是我们凡夫。“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怕的是你不能改,你不能改就没法子了,你能改这就是大善。

8 所以古时候贤人君子,“闻过则喜”,听到人家说他的过失,欢喜感激,为什么?自己造作过失不知道,别人发现了告诉你,让你有机会改正过失,让你有机会提升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境界,你说,怎么能不感激?


316-名闻利养丝毫沾不得
1 莲池大师年轻时候,参访当代的一位高僧——遍融老和尚,他三步一拜,拜到老和尚面前,求老和尚开示。老和尚看他这么虔诚,就把心法传授给他,老和尚对他说:“你不要被名利欺骗了。”

2 老和尚只告诉他一句话,“你不要被名利欺骗了”。这么一句老话,在场的其他人听了,认为只不过是老生常谈;莲池大师听这一句话,却如雷贯耳。他告诉别人,他一生的成就,得力于这一次的开示。“远离名闻利养,老实修行”,真起作用!现在人有几个老实?

3 大概是三十年前,清度法师在日本,他跟我很熟悉,对台湾这些法师也很肯帮忙,他在日本搞了几个佛学博士头衔到台湾来赠送,他送一个给印顺法师,也要送一个给我,我谢绝了。

4 那个博士头衔是什么?魔王的圈套。套上你,你就落在名闻利养里面去了。拿个博士头衔,你会变得贡高我慢,瞧不起人,自以为是;福报一现前,你迷于五欲六尘、贪图享受,于是道业衰了,贪嗔痴慢烦恼天天增长,学佛学到最后,都到三途去了。

5 我们学佛,世间名闻利养丝毫沾不得,只要沾上一点边缘,你就堕落了。堕落到哪里?堕落在六道轮回、堕落在三恶道。你几时能断贪嗔痴,你几时清净心就现前。

6 什么叫修行功夫?顺境不起贪爱,逆境当中没有嗔恚。一切境缘当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顺逆境缘不动心,给诸位说,那就是禅定。禅定生智慧,我们要修行,就是修这个。

7 我们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就不行,那就是凡夫。哪一天在境界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有把握了,这时候什么东西现前?法喜,真正喜悦。纵然功夫没有成就,来生决定到天上享福。

8 可是,这里面要觉悟,你一定要求生净土,为什么?生天不究竟。怕的是一到天上去享福,你又迷了!天福享尽的时候,你怎么办?还要搞轮回、还要搞三途,岂不是大错特错?


317-财富来了我散掉
1 人有命运,所以一般看相算命,真正高明的人算得很准。诸位读《了凡四训》,孔先生对袁了凡算得就非常准确,不是对一个人,对所有的人都能算得很准确,这就说明人有命运。

2 命运从哪里来的?命运是心造的,是自己过去生中善恶业所造的。业力主宰着命运,命运它有个定数,凡夫逃不过这个数;逃不过这个数,就会被人家算得很准。

3 一切众生都有气数,只要你有烦恼,你会起心动念,你就逃不出这个数量。真正修行人心清净,他没妄念,他什么都不分别、不执着,那算命、看相的,对他无可奈何,对他没有办法。

4 像《金刚经》里面讲,你有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就有气数,你就会被人算得很准。哪一天你真正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对你就一筹莫展。为什么?你超越数量,你不在这个数上,你的心解脱掉了,这个时候,数对你毫无拘束。

5 谚语说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是命里面有的财,譬如讲发财,有少年时候发财的,有中年时候发财的,也有晚年时候发财的,你看命相书里头讲,晚年发财的是真的财,为什么?不容易失掉。晚年有财,才是真正的财富,真富贵!

6 少年时候发财的不是真正的财,往往到中年就丢掉了;中年发财的,还不见得是真的,若保不住,晚年苦!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年轻人飞黄腾达,他自己还很得意,年岁大的人看到笑笑,为什么?年轻发达,不是真正的好事,他晚年能不能保得住?

7 所以年轻的时候受一点苦难无所谓,有体力能忍耐得过去;晚年老了体力衰了,再没有人照顾,那个苦是真苦!诸位看看历史,古今中外你去看看,有多少人少壮时发达,晚年时候潦倒,苦不堪言!

8 佛教给我们,财富来的时候不要享受,怎么个不要法?来了我散掉,让大家去享受,我不享受,我的财还在。所以不必积财养老,修善积德养老,这才是真正的福报,真实的福报!


318-提升自己的灵性
1 在我们整个修学过程当中,选择法门非常重要,这个法门不但要能适合自己的根性,同时还要不妨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这样,修起来才比较方便,否则很不容易成就。

2 选择法门要靠智慧,否则很难成就。佛法的修学是以清净心为宗旨,如果有妨碍,这心就不容易得到清净。所以,在今天这个环境之下,我们一般的根性,持名念佛是最方便、最稳当、最殊胜的,所以我们选择这个法门。

3 法门选择了,接着要选择老师。没有一个好老师帮助你、指导你,法门选对了也很难成就。我们一生能不能有成就,老师的关系太大!

4 有了老师,还要选择同学。同学互相切磋琢磨,菩提道上有伴,这很重要。如果有老师,没有同学,好比你走路,你一个人没有伴侣,你会走得很辛苦。老师是指路的,同学是陪你走路的,不一样,这不可以不知道。

5 另外就是选择修学环境,每个人一生福报不相同、根性不相同、缘分不相同,所以这不是一桩容易事情。果然是利根,那就方便多了,为什么?他淡泊,天性柔和,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不论是顺境、逆境,他都能保持身心的平静,这是修道最好的条件。

6 你是中等根性以上,如果遇到好的老师,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你能够听得懂、能理解、能依教奉行,这就好。一个好的老师,能够把你中上根性,在这一生当中,提升到上上根性,这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

7 有很多人问我,人生在世的意义是什么?价值是什么?我老老实实告诉他,人生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不是升官发财,不是今天在这个社会上有地位、有权势,不是的,而是什么?提升自己的灵性。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个有意义、有价值。

8 我们过去生中造了许许多多的业,自己虽然不知道,但是阿赖耶里面习气种子在,它不但影响这一生,而且影响来世,这是个麻烦事情!我们纵然能活一百岁,一弹指就过了,有什么意义?可是来世的时间长,六道里头,哪一道都比人道的时间长,这个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


319-养生之道自然就在其中
1 现在过年了,中国人重视年夜饭,你看都是满满一桌十多个菜!饮食要讲求营养、要讲求卫生、要讲求适量,不要贪吃。贪吃,吃得太多,肠胃的负担太重,那就容易得病。决定不要吃得太多,这是养生之道。

2 我们学佛的人,最多六个菜。平常我们吃饭的时候,三个菜就很好,最多不可以超过六个。我们供佛,少的三个菜,最多六个菜,我们要学佛,不要跟这些凡人学。

3 我常常参加国际会议,国际会议那个宴席、国宴都是三个菜。我参加过美国布什总统的宴会,晚宴也是三个菜。可是我们中国人的宴会,菜比较多,不止三个,我在北京参加过人民大会堂正式的国宴,好像有六、七道菜。

4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资源比从前丰富得多。对于饮食,我们还是要节俭,坚持素食。素食里面,养分是非常非常的充分,决定有益于健康。

5 我初学佛的时候,很快我就选择素食,我学佛半年就吃长素。那个时候我还在工作,我的长官看到我这个样子,他说:“你怎么这么迷信?学佛可以,吃素不行,素食营养不够。”可是我依旧坚持。

6 那个时候我也很小心,我每半年去检查一次身体,检查出来很正常,那我就坚持下去。大概是这样三年的时间,以后就成习惯了。我已素食五十八年,形象在此地,身体不比吃肉的人差,反而比他们好,所以这形象度了不少人。

7 很多国外的朋友,听说我这么大年岁,问我:“法师,你身体不错,你是怎么保养的?”我告诉他:“两个方法,一个是素食,一个是清净心。”

8 我说:“我生活简单,工作也简单,每天读经、教学,除这个之外,我没有操心的事情。”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养生之道自然就在其中。

 
320-温馨晚宴
1 新加坡各个宗教都做慈善事业,他们有养老院、有孤儿院、有学校,还有医院。我就每个宗教送十万块钱新币,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慈善事业的赞助。

2 十年前,1998年,那是我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我就跟李居士商量,我说过年是一桩喜庆的事情,我就想到,孤儿院的孤儿、养老院的老人,在这种节日,他们的感受一定非常难过。

3 我说:“我们可以搞一个温馨晚宴,请他们一起来吃年夜饭。”于是,我们发正式请帖。请帖不是发给团体,我们把请帖送给每一个老人、每一个孤儿,这是什么?精神上的安慰。

4 你说他们一生当中,有几个能接到一个请帖?我们发个正式请帖,他们是多温馨、多安慰!我在那里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大概用了一百万新币,就把九个宗教团结起来。

5 温馨晚宴办得很成功,第一次的温馨晚宴,我们邀请曾士生部长,第二年是邀请纳丹总统,第三年是吴作栋总理。

6 我在那里三年,我离开之后,他们好像就没有再办,很可惜!这个温馨晚宴,应当年年办,这真正是宗教族群的大团结,对于社会安定有很大的帮助。

7 实在讲,新加坡居士林,我们在那边讲经也讲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信徒方面,他们都很善良,居士林的收入也很丰富,年年做,它确实是有这个能力。举办温馨晚宴,这是个好事情,不应该把它终止。

8 在新加坡这个事情做成功之后,王鼎昌总统,他夫妻两个都过世了,对这个事情很赞叹。他们传话给我说,王总统曾经召集九个宗教的代表,告诉他们:“你们虽然有个宗教理事会,五十年都没有团结起来;人家净空法师从外面来,一个温馨晚宴,就把你们团结起来,你们要跟他学。”


321-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别人
1 我们中国旧历年来了,我过年的时候,是以经书作礼物送给人。来给我拜年的,我都送一本经书给他,他不能不要,为什么?无量寿是他想要的,无量觉也是他想要的。

2 有人说,过年的时候不能送书,大家赌博的时候都怕输。我说这不是书,这是经,你不要经?而且是无量寿,你不要无量寿,好了,寿也不要,经也不要,那你问题严重了!所以,《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是最好的礼物,过年送人,亲朋好友都可以赠送。

3 我们学佛的人,自己在佛门里面真正得到好处、得到利益,这个好处利益,一定要与一切众生共享!与一切众生共享,这个是菩萨;绝对不可以独享,独享的是六道凡夫。

4 我们自己在这个法门得到利益了,别人还未学佛,或者是已经学佛,学的是其他的法门,我们眼看他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利益;换句话说,了生死出三界他办不到,我们要把这个法门推荐介绍给他。

5 我们要全心全力,以种种善巧方便,把净土法门介绍给一切大众,帮助他们离苦得乐、帮助他们转凡为圣。

6 譬如,我们手上常常拿着一串念珠,人家一看到,“阿弥陀佛”,你不劝他,他自己会叫,他叫这一声阿弥陀佛,功德无量,他将来一定得度,我们心里有数。所以我们家里门口贴一个“南无阿弥陀佛”,人家一看到阿弥陀佛,这就行了。

7 我们印的这些阿弥陀佛名号的贴纸、阿弥陀佛的佛像,同修们都可以请回家。过年了,我们门联就贴“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最吉祥的,没有比这个更吉祥的。

8 我在美国的那个房子,到处都贴阿弥陀佛,不管你从哪个房间看,都看到阿弥陀佛。这是自己种善根,也帮助别人种善根。能随时随地,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别人,这就对了!


322-玉皇大帝
1 我过去在台北讲经,住在沟子口法藏莲社,天主教的方豪神父跟我做邻居。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他只是初中毕业,完全自修成功,他专学宋史,是宋史专家。

2 方豪神父曾经担任过政治大学文学院的院长,也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我们在一起做邻居十几年,每一年的大年初一,方豪神父都来给我拜年。

3 他虽然是天主教的神父,他常常在我这里借《大藏经》去看。有一天他告诉我,佛经里面讲天堂,比他们经典里面讲得详细。他很感慨地说,好像佛真的到天上去过,介绍得这么详细。

4 我给他点点头,“对啊!你们是听说,没去过”。他承认佛说得比较详细,那是真的,我们佛门讲,三界之内有二十八层天,俗话说灵魂,这二十八层天,是灵魂所住的境界。能够生到这二十八层天,这叫生天,真正生到天上去了。

5 他们讲的天堂,我们根据它的教义理论与修行方法来判断,大概就是忉利天。中国俗称玉皇大帝,就是这一层天,玉皇大帝就是他们的天主。

6 这一层天在佛法里面讲,不高,二十八层,他才上去第二层,上面还有二十六层,所以这个天不高。如果说生天就是究竟的果报,这是很大的错误。不但忉利天不究竟,就是最高一层,非想非非想天,也不究竟。

7 非想非非想天,他的寿命长,八万大劫!这个数目字是天文数字,不管这个数目字多大,它有限量,既有限量,一定会到尽头,所以到了八万大劫,佛给我们讲,还是要轮回,还是要往下堕落。

8 他爬到最高,只有往下轮回,不能往上轮回。往上就出了三界,他出不去,当然只有往下堕落,所以把生天当作究竟,这是一个错误的见解。诸位一定要明了,唯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才究竟圆满!


323-灶神
1 在中国过去民间,每一家都供养灶神,年岁大一点的人,记忆应该很深刻。

2 在过去,一般家庭厨房里面都烧灶,不像现代用电器。 从前人建灶的时候,给灶神留了一个位置,留个小龛,里面供养灶神。

3 我还记得,灶神龛的旁边有一副对联,上联叫“上天奏好事”,下联是“下地保平安”。“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这是我们世人对于灶神的期望,既然有这个期望,我们要符合神明的期望。

4 “上天奏好事”,当然我们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他一定去奏好事,去报告我们的好事。“下地保平安”,他凭什么保佑我们平安?感应道交。我们积善修德,尤其是广积阴功,他凭这个保佑我们平安。

5 根据习俗,腊月二十四,灶神就升天去报告你这一家人这一年所造的善恶。现在人说这是迷信,每一家也不供灶神。不供灶神,灶神还管不管你家里?依旧照管。

6 中国古礼里头说得多,宅有宅神,门有门神,灶有灶神,不要以为现在我们不供灶神了,不供他就没有?不供照样有,灶神并没有撤销;你不供他,他照样有。

7 古时候,上自帝王,下至庶民,懂得祭山川、祭鬼神、祭祖先、祭灶神、祭门神,他们明白这些事实真相。

8 古人常讲“举头三尺有神明”,现在科学进步,现代人以为这个没有了,大家相信科学,不再相信传统、不再相信宗教。人要是不信传统、不信宗教、不信因果,世界末日就不远了!


324-新年如意
1 我们现在过年,有很多人见面的时候,都恭贺“新年如意”,怎样才能如意?给诸位说,放下就如意。

2 中国古时候大富大贵的人,手上常拿着如意,如意多半是玉做的,玉如意,这是很贵重的。这如意是什么意思?回首如意。如意的头是弯回来的,看到这个东西想到,我要知足、要回头,够了,不能再多。

3 回首如意,这一回头就如意,佛门讲“回头是岸”,富贵到某个程度,不能再往上去,再往上去祸害就来,所以到相当的程度,有智慧的人,他回头,他不再求。

4 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谦虚真正能享受利益,不知足的,到最后决定会有灾难的,所以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对于世出世间法都要知足。知足,心就定了,定才能开慧。

5 人在这个世间都有欲望,如果你没有欲望,你不会到人间来,你也不会到六道里轮转。六道众生统统有欲望,不管你是什么欲望,都要晓得知足。

6 佛教给我们要知足,样样事情不要做得太过分,不可以超过。纵然自己有福,有福如果能知足,这个福就变成德,我们常讲“福德”。有福报,不要自己享,给众生去享,让大家享,那个果报就不可思议!

7 所以中国从前有福的人、做大官的人,手上都拿个如意,手上拿这东西是表法的,表什么法?回头,回头就如意。

8 人一定要懂得回头,譬如说做官,官做得很大了,不必要再往上爬了,回头!发财,财发得够了,不能再多,够了,回头。够了回头,回头就如意;不回头,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回头就是放下,放下就如意。祝福同学们新年如意。


325-新年快乐
1 中国传统的农历年快到了,大家见面喜气洋洋,见面第一句话,“新年快乐”。这句话是称颂的话,怎么样把它落实?确实只有真正学佛,才能把它落实。

2 我年轻的时候,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方老师在最后一个单元,跟我讲的是佛经哲学。方老师告诉我:“佛是大哲学家,佛是圣哲,佛经是世界上高等哲学,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3 这不就是快乐吗?如果不是高等的享受,我们学它干什么?我们学佛,就应当要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能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一生就没有空过,这一生就没有白来。

4 人生最高的享受,现在问问,我们有没有得到?我告诉同学们,我得到了,所以我非常感激老师。不是老师教导我,我这一生也会生活在烦恼、痛苦的世界,哪里有这么自在?哪有这么快乐?

5 这么多年来,方老师教我,到今年五十七年了,五十七年来,确实我享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享受不在物质上,与名闻利养、与五欲六尘不相干,那个里面没有最高的享受。

6 说到这个地方,人确实是要有一点智慧,要觉悟!觉悟就快乐,迷了就痛苦。世间有许多人,他纵然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的财富,他不快乐,没有我快乐。我是一无所有,可是生活过得非常快乐。

7 我们在这个世界时间很短暂,如果活得痛苦,你想想值得吗?短暂时间能够生活得无比的幸福快乐,这个有价值。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在讲就在此地。我们跟着佛走就快乐,背着佛走,那就痛苦!

8 我们自己没有觉,佛菩萨觉了,他在前头走,我跟着他。虽然我没有真正觉悟,我跟着一个觉悟的人,也等于觉悟了。只要我好好地学他,学他那个样子,我就会得到他的快乐,所以觉悟比什么都重要。


326-这才是真乐
1 佛在经上劝勉我们“不求自乐”,这句话初学的人听起来,大概都不以为然。我们要求的,就是求自己快乐,谁愿意求苦、受苦?

2 佛法的大主义,也是告诉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为什么说“不求自乐”?这跟我们佛法里面讲的“离苦得乐”,不是冲突了吗?实在讲,绝对不冲突。

3 “不求自乐”,这个地方讲的乐,不是真乐,是假乐。佛跟我们讲,乐是坏苦,可见得它不是真乐。

4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遇到自己很喜欢吃的东西,你得到了,吃起来很开心,很乐!吃了一碗很乐,再吃一碗也很乐,叫你连吃个二十碗,你乐不乐?你就不乐了,乐马上就变成苦,可见得这个乐是假的,不是真的。

5 年轻人跳舞很快乐,看着你,叫你跳个七天七夜,要命!这苦死了!可见这个乐会变成苦,乐就不是真的,乐是假的。所以佛给我们讲,苦是真的,乐是假的。

6 譬如说苦,饿一餐很苦,饿十餐更苦,绝对不会饿到最后会乐起来,没这个道理!拿个鞭子打你,打一鞭很痛,打十鞭更痛,不会打到最后会快乐起来,没这个道理!所以你就想,苦是真的,乐是假的,我们一般人都没有留意这桩事情。佛很聪明,他告诉我们,我们想想真的,一点没错!

7 佛讲“不求自乐”,这个乐是苦乐之乐,这个乐既然会变成苦,我们也不要它。佛法所追求的是“离苦得乐”,苦也不要,乐也不要,这才是真乐。所以,佛法里面得到的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之乐是假的,我们要追求的乐是真的,是真正的乐。

8 我们凡夫一天到晚常生烦恼,这很苦!真正的乐是清净心,真正的乐是真实智慧,清净心能生智慧,这个乐!你看六祖大师在黄梅初见五祖,他就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个乐!这才是真乐!


327-发财
1 我们在这个世间,求财富可以说是现代人的第一个心愿。世间人求财,而不知道财从哪里来?佛在经上给我们说,财富是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得来的,是你命里头有的。

2 你想求财富,不肯修布施,要求神明、佛菩萨保佑你发财,这是昧因果。昧是什么?不明事理,迷惑颠倒。

3 佛菩萨、神明没有这个能力帮助你,你要求财富,一定要自己去修;求,决定是求不到的。人发财,纵然是发横财,说老实话,发横财也是你命里头有的;你命里头没有,横财也发不到。

4 譬如强盗去抢劫,有人抢到了,实在讲,他命里该有的;有的做强盗抢不到,不但抢不到还要去坐牢,这是他命里头没有。抢来的,偷来的,还是命里所有的,你说冤不冤枉?所以古人常讲,“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5 命里头没有而去强求,决定是求不到的!如果强求能强求得到,我看诸佛菩萨都拜你做老师了,为什么?他做不到!所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6 世间人不修财布施,一味求财富,决定是求不到的;我们学佛人知道要舍财,舍财才能够得财富。但是要知道,如果我们舍财的目的是要求得财富,能不能得?能得,得的不多。就好像你做生意买卖,你赚钱,赚的有限。你舍,一定有得。

7 如果你修布施,为一切众生服务,自己一无所求,你得到的福报更大。得多大的福?诸佛菩萨都说不出来,那个福报跟虚空法界相等。为什么?因为你没有界限。

8 我有求财的念头,这个财是个界限,你所得的不能超过这个界限。你无所求,这个果报殊胜,为什么?没有界限。没有界限,在佛法里叫“称性”。我们舍一块钱、舍一毛钱,都得称性的大福报!这个道理,懂得的人不多。


328-还争什么?不争了!
1 一个人一生在世间,确确实实“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一生能得多少财富,命里定的,中国谚语讲得好,“一生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你要是把这一句话参透,你在这个世间,就会无争无求。

2 你要是不安本分,命里是富贵的,还要用很多不正常的手段,干损人利己的事,希望自己得到更大的富贵,你果然得到了,殊不知你那个得到的,是命里头有的,你不用这些手段,不欺骗众生,你还是会得到。

3 所以古人常讲,“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不安本分,希求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非法的手段,来获得自己的利益,来获得自己的名利,这小人!

4 为什么说小人冤枉做小人?他命里本有的富贵,比他这一生所得到的,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因为他的心术不正,行为恶劣,他所得到的已经大大地亏折了!

5 他命里头的富贵太大了,亏折还有余福,譬如我们讲财富,他命里有一百个亿,有这么大的财富,因为他的心术不正,处处用非法的手段,他所得来的可能只有十个亿。这一百个亿他可能只有十个亿,九十亿亏折了,你说多可惜!

6 他要是用正常的心、仁慈的心,念念为苦难众生着想,时时刻刻愿意帮助别人,他命里只有一百个亿,可能他得到的是两百个亿。为什么?心好、行好。像做生意一样,他赚了钱,他有利息,增加了;心不好,行为不好,亏折了!

7 诸位一定要知道,你的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行为,天天有加减乘除,小的善恶是加减,大的善恶是乘除。

8 若是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中国古人讲“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他就无争。还争什么?不争了!


329-自己害自己
1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琉璃王发兵侵略释迦牟尼佛的迦毘罗卫国;迦毘罗卫国没有能力抵抗,这个国被他灭了,里面的人民全被他杀了。

2 当时像舍利弗、目犍连,实际上他们都是古佛再来,他们同台唱这场戏,他们也装着像我们一般人民一样,有气愤、有报复。

3 他们向佛陀请教,要怎样保护这些人民免除这个灾难。世尊就说,这是定业,佛也没有办法改变众生的定业,释迦族必须要受这个果报。

4 佛讲这段事情的起因:在过去生中,释迦族是一群渔夫,打鱼的,是这么个行业。当时有个很大的池塘,这里面鱼很多,释迦族把池塘的水放掉,把池塘的鱼一网打尽,统统杀了吃掉。

5 世尊说现在的琉璃王他们这群人,就是当年那个鱼塘的鱼,这一世他们得人身。释迦族那些渔夫也不错,也建立一个小国。多生多劫后,琉璃王他们这个怨恨还没有忘,他来报复,把释迦族灭掉了。

6 这是释迦族跟琉璃王这一族在多生多劫之前结下的冤仇,业因是在前世。前世你消灭他,这一生他消灭你,冤冤相报。佛法讲三世因果报应,你今生杀他,他来生杀你,冤仇愈结愈深,生生世世,永远没完没了。

7 释迦族遭琉璃王毁灭,这桩事情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必修的功课,就是不跟一切人结怨。无论别人侮辱你也好,障碍你也好,找你麻烦也好,都不能有冤仇。

8 所以学佛决定不跟人结怨,别人对我们有过不去的地方,千万不要放在心里!放在心里,这是一个大障碍,不但你道业不能成就,往生净土没有办法,就是对于六道轮回,你也不能得三善道。是谁害你?是你自己害自己。这是我们学佛人要深深警惕的。


330-改变命运
1 世尊当年在世,琉璃王要灭释迦种族,发动了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释迦牟尼佛自己也头痛,有没有方法救?没有方法。救也没有用,他有业感。

2 目犍连有神通,把他那个钵变得很大,把释迦族几百人放在钵里面,升到天空免了这个劫难。他以为没事了,再到佛面前一看,钵里头完全化成血水,没有一个是活的。

3 目犍连就问释迦牟尼佛:“这是怎么回事情?我把他们救出来了,为什么还不能免这个难?”

4 佛说:“这是业力,没法子救,你救他,他也是死。”由此可知,不是佛不慈悲,佛是真的慈悲到了极处。佛怎么样救众生?佛教你回头是岸。

5 你造作极重的罪业,有没有救?你造阿鼻地狱的罪业,只要你现在还没有堕阿鼻地狱,你就有救;你入阿鼻地狱那就没有法子,那就真的没救了。

6 还没有入阿鼻地狱,怎么救法?佛教你忏悔,可见得还是自己救自己。你自己要不能真正忏悔——改过自新、彻底回头,佛帮不上忙。

7 佛只是把方法教给我们,我们要想改变业力,得靠自己的愿力。真诚的愿心能改变业力!凡是能改,决定不是为自己,为众生才能改;为自己决定不能改,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8 真诚的愿力可以改变业力,世法里面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也能够改变业力。你们读《了凡四训》,你看了凡先生怎样改变他的命运,他那个改变命运,我们看得很清楚,一个是自己彻底觉悟了,另外一个,是得三宝加持!


331-赌博赢钱
1 中国人习俗过年,大家都赌博,都想赢钱。世间人喜欢赌博,赌博不是好事情。赌博赢钱,是掠取别人的财物,损害别人,这造罪业。掠夺别人的,还是命里头所有的,这等于自己的福报提前享受,这也是造罪业。

2 我们一定要懂得,财物各有其主,不义之财决定不可得,得到之后一定有灾难,决定没有好处。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状况不一样,有些人富有,有些人清贫。贫富状况不一样,这是什么?这是报。财富这个报从哪里来的?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是过去生中种的因不一样。

3 佛告诉我们,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报。他为什么有这么多财富?过去生中财布施的多,他这一生就得多财,是这么一个原因。财富有些人得来很轻松,有些人是很辛苦地经营才得到,这个与布施修因有关系。

4 有些人布施很痛快、很欢喜,他得报就很自在,就不费力气;有些人布施很困难,看到人布施,好像自己不布施不好意思,很勉强地拿出去,布施之后又后悔,他将来得的这个报,财富他能得到,他要很辛苦地去经营,很不容易才得到——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5 世间我们看到那些发大财的这些大企业家,都是好多生的修积,在一般经典上看,至少是十世。十世的修积,才能得这样的福报。

6 我们有福报,决定要给众生去享,不要自己去享受。自己不去享,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福报一味自己去享,几天就享完了。

7 这个事情跟世法没有两样,世间人储蓄很艰难,每个月赚一点钱,在里头提出一点储蓄,储蓄了几十年,才有一个可观的数目;如果拿去花天酒地,不到一个月就花光了;如果去赌博,恐怕几分钟就花光了,我们看得太多了。

8 实实在在,事实真相是这个样子,所以佛教导我们要惜福。释迦牟尼佛那是无量劫的修福,他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给我们看的,佛修福、惜福、积福。我们明白了,看到了,应当要学习,知道凡事都有因果,离不开因果。


332-善恶报应
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六道轮回完全是“善恶报应”——“身语意”三业善的,生三善道;三业恶的,则堕三恶道。

2 我们无量劫来,在六道轮回,生生死死、头出头没。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只要是在六道的众生,他必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

3 你要是不相信,你好好地想一想,我们从早到晚,从初一到三十,从正月到腊月,你去想想看,我们的善念跟恶念做个比较,就相信佛讲的话不错!确确实实,我们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

4 搞生死轮回,我特别提醒诸位同修,来生决定不如这一生!我们这一生在六道的人道,来生到哪里去?必定堕三恶道。不要说是学佛,学佛堕恶道的人更多,出家人也不例外。

5 国清寺,你们看看古人传记,是天台宗的祖庭,智者大师的道场。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菩萨化身,丰干和尚是阿弥陀佛化身,他们三个人在世的时候,在国清寺住过。

6 那个时候国清寺有个放生园,在厨房里做打杂工作的寒山、拾得,常常把吃剩的东西,拿去放生园喂畜生。他们喂畜生时,都叫畜生的名字,每叫一个名字,就有一个畜生跑来。所叫的名字,大家仔细听听,统统是国清寺从前死掉的那些出家人。

7 这在国清寺的寺志里面有记载,前一世是出家人,这一世是畜生,还好这些畜生被人放生了。出家人尚且如此,在家人也没有例外,这是我们要真正觉悟的。

8 所以佛教给我们放下,只要把贪嗔痴慢放下,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你就得自在、你就得安乐。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为什么?因为你不觉悟。如果你真正觉悟,你一定会放下。真正觉悟什么?觉悟生死轮回的可怕。你要不放下,换句话说,你就永远搞生死轮回!


333-吉祥如意
1 几年前我在澳洲,华藏卫视来了个传真,说过年了,要我给它写个对联,他们自己也拟了一幅,上联“修福积德迎新年”,下联“吉祥如意庆春节”,还要我给它加个横批。

2 我觉得,在这个乱世庆新年是没错,但是庆祝新年的时候要懂得观察。“吉祥如意”是果报,“修福积德”是因行,这个对联没错,有因有果。

3 我们往年在台湾过年的时候,我也写了一幅对联。那幅对联,我写的是,“诸恶莫作,岁岁平安;众善奉行,年年如意”。

4 前面四个字是佛经里面的偈语,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教诲,我们决定不能忘记!

5 现代人重视“趋吉避凶”,古代的人也不例外;中国人知道,外国人也知道。由此可知,“趋吉避凶”是一切众生本性,可以说是一切众生的第一个愿望。

6 我们今天社会上,大家常常说到的安定、和平、繁荣、兴旺,这都是“吉”;动乱、不安,这都是“凶”。佛告诉我们:吉凶是属于果报,果必有因。

7 修什么样的因才能得吉?依什么样的业才不会遇到凶灾?佛对于初学的同学讲,依十善业。佛教我们修十善,十善业归纳起来就是四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8 十善末后的三条,不贪、不嗔、不痴,这是“存好心”;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是“说好话”;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行好事”,整个合起来,那就是“做好人”。

9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样才能得到吉,中国人讲“吉祥”,如意吉祥、吉祥如意!自己能够修十善,现前得的果报,“身心安稳,吉祥如意”。
10 我们世间人有这一句话,“岁岁平安,年年如意”,那只是个愿望,谁得到了?为什么得不到?他不晓得道理,他不知道方法,虽然有这个愿,求不到。

11 学佛的目的在哪里?目的在离苦得乐、目的在有求必应、目的在自在如意。我们中国人常讲“吉祥如意”,学佛真正的目的在此地。

12 你要是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想想,佛法我们要不要学?我们要不学,这些愿求全部都落空了。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法里面,有理论、有方法,没有一样得不到的。

13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世出世间最难的是成佛,成佛尚且可以求得,成佛以下的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哪有得不到的?这样的好处,在从前没听说过,现在明白了,怎么不认真努力修学?

14 佛家教给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我们将这么好的方法,救自己、救大众,能尽心尽力普遍地去推展、去介绍,劝勉大家都来修学,这是善中之善!善里没有比这个善更大的,积德没有比这个德更高的。

15 弘扬净宗,就是大善大德!我们把这个法门普遍地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这是大善大德,这是我们应当要知道的。

16 世尊在经上,赞叹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佛土”,这个佛土里面,不但见不到不如人意的事情,连听都听不到。因为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个个都是觉而不迷、个个都是净而不染,哪里还有不如意的事?

17 所以,“吉祥如意”,只是我们世间人,作为祝福人的一句话。“祝福你吉祥如意”,实在讲,这是一句空话,为什么?不能兑现。

18 但是,这一句话要用在西方极乐世界,那倒是真真实实的,一点都不假!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人、没有一家不是吉祥如意、事事如意。“吉祥如意、事事如意”,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十方诸佛世界都做不到。


334-修福积德
1 俗话常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人有命运,富贵穷通,乃至于生死,都有定数。

2 凡夫很难逃得过定数,然而定数可不可以逃脱?可以,那要在乎你自己“修福积德”。

3 我们世间人,大家心目当中所求的都是一样的,求财富!哪一个人不想有钱?钱愈多愈好,外国人也不例外。

4 我在美国达拉斯遇到外国人,问他们要求什么?他们也求财、求聪明智慧、求健康长寿。古今中外,问问大家所求的,这三个大概都排在前三条,而这些确实有定数。

5 求是妄想,妄想怎么会求得到?我们求神明保佑,外国人求上帝降福,那叫迷信,那叫谄媚,那叫巴结鬼神。鬼神有权帮助你吗?没有。那叫迷信,那叫妄想,迷信妄想无济于事,求不到的。

6 佛教给我们,唯有修福积德,才能真正改造命运,所以人不能没有福,不能没有德。有福有德,你所求的这三样东西自然在其中;没有福德,纵然得来,也很快就失掉,保不住的,所以福跟德非常的重要。

7 佛教给我们,这个世间,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是小事。佛教给我们这三种是果报,果必有因,你修因就能得果。“种瓜是因,得瓜是果”,“种豆是因,得豆是果”,要知道因果。

8 我们要想得财富,财富是果报,因是什么?因是财布施。能施财,你得财富;能施法,你得聪明智慧;能施无畏,你得健康长寿。这三种是因,你不修因,哪来的果报?

9 什么叫施财?别人有缺乏的,别人有需求的,我们以财物,欢欢喜喜地帮助他,你种这样的因,你命里头就增加财富。

10 法布施,“法”是方法,别人不会,我们欢欢喜喜地去教导他,这个果报得聪明智慧。

11 别人有恐惧,身心不安,我们能够帮助他,使他身心得到安稳,离开恐怖,这叫施无畏,果报是健康长寿。
12 在佛法里面非常明显表现的,譬如不杀生、放生、护生、素食,这都是施无畏。你不恼害众生,不杀害众生,你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你不吃众生肉,众生对你不会有恐怖,你这一生得健康长寿的果报!

13 修因一定得果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佛给我们讲的真的是有道理,这个是世间小的果报,小因得小果,这三种施叫小因,得世间的小果。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个是世间小果报。

14 念佛是大福德,是最上无比的大福德,它是直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中修行的善因善果,统统做为我们现在的修因,这个真正不可思议!

15 所以念佛的果报,能超越六道轮回,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这个事情知道的人确实不多!

16 所以我们讲修福、积功累德,信愿持名是第一。这是无量的福,无比之福,一生当中“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换句话说,这是把佛果地上的福德,拿给我们做修因。

17 你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你不可能不念佛,而且你一定念得非常勤快,你不会中断。为什么?修大因证大果。

18 那个大果报,这些小的统统在里头,全部都包括了,小不能包大,大能包小,世出世间一切善果统统在其中。


335-世法要随缘
1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要懂得随缘而不攀缘,普贤菩萨教我们“恒顺众生”,这就是所谓“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懂得“恒顺众生”,我们对世间法会更认真、会做得更好,我们会更努力地去帮助社会大众,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

2 我们迷的时候,我们一切的工作努力,都是为自己、为家庭;悟了的时候,我们一切的努力,都是为社会、为众生、为落实佛陀的教诲。菩萨跟凡夫的差别:凡夫念念有自己,菩萨念念当中没有自己。

3 我们平常讲放下,《金刚经》上说“离一切相”,离相就是放下。放下什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放下,是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绝对不是“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不是的,这些现相存在,确实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4 佛教我们离相,是离我们心里面攀缘的相,这个要搞清楚!佛不是叫我们离这个四相,四相怎么离得开?离攀缘的相,心里不要着相,事上就没有妨碍。造成障碍的是心里的执着,与事不相干,这个道理要懂,决定不能够误会。

5 学佛,不是家也不要了,事业也不要了,那你就完全错了!佛法在世间,要真正能够利益自己、利益一切众生,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要懂得随喜,“随喜功德”。“随喜”就是随缘,随缘是遇到了,我们就要做,遇不到不要求;遇不到要自己想怎样怎样做,这是攀缘。

6 遇到就做,遇不到就不做,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清净平等就是真心,“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我们心地清净平等,与佛心就相应了,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如何相应?二六时中,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没有其他的。

7 极乐世界是什么?《无量寿经》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那就是极乐世界。所以经为什么要熟读,熟读常常可以忆念佛境界,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8 如果我们心里不想佛境,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是造轮回业;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修净业,果报不一样,所以世法要随缘,心里要念念不忘西方净土。


336-这哪里是乐
1 现在这个世间,一般人的念头是什么?贪嗔痴慢。造作的是什么?五欲六尘、种种不善。世间人所享受的五欲六尘、吃喝玩乐都是在服毒,这哪里是乐?

2 什么叫乐?离一切忧苦,这才是真乐。像释迦牟尼佛,他是王子出身,他舍弃他的富贵,过托钵的生活。佛的教学宗旨叫离苦得乐,富贵、五欲六尘的享受,那是苦;每天托钵,云游劝化众生,乐!他离苦得乐了。

3 这个道理很深、意味深长,你要不仔细去观察、细心去体会,你怎么会懂得?世间人所懂得的快乐,就像打吗啡、吃兴奋剂一样,这个打一下,就觉得很快乐,那是麻醉的,不是真乐!这种乐是苦乐之乐,苦乐之乐是假的,不是真的。

4 大乘经上讲的这个乐,不是苦乐的乐,苦乐两边都舍弃了,那才有真乐。西方极乐世界那个乐,不是跟苦相对的,这个诸位要明了,这才是真乐。

5 我在台湾有几个护法,生意做得很成功,住家都要请警察来守卫。他请我到他家里去坐坐、喝喝茶,外头警卫森严,保镖人员很多,他时时刻刻怕人家抢他、害他,很辛苦!这哪里是乐?

6 你看看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论语》里面记载,颜回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一箪食,一瓢饮”。箪食、瓢饮,箪是什么?竹子编的篓子,吃饭没有饭碗,那个竹篓子编的装饭;喝水没有茶杯,茶碗没有,用瓢来喝水,生活清苦到这个样子!

7 孔老夫子说“人不堪其忧”,要在别人,这是愁得不得了,生活苦到这个样子,忧虑!颜回什么态度?“回也不改其乐”,他一天到晚快快乐乐的。他乐在哪里?凡夫生活在相对的境界里面,有苦有乐,颜回超越了,苦乐两边都舍掉了,真乐!

8 怎么舍掉?忘掉了,不知道自己苦,苦乐都忘掉了,这才叫真乐!我们现在是什么?苦乐没忘掉,天天在计较,那怎么不苦?苦是苦,乐还是苦,乐是坏苦,你没有办法超越。


337-佛力加持
1 我们中国人在过年时,常常祝福人家,“事事如意,事事称心”。实在讲,“称心如意”是恭维的话,不是事实;唯独依照净土法门修学,称心如意你才能得到。

2 我们凭什么得到?凭诸佛如来威神加持。佛加持你什么?加持你开悟。你读经明理,这是佛力加持。

3 道理明白了之后,你就晓得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我们古人所讲自求多福,那是要你自己修的,你自己要不肯修,佛没有办法加持你。

4 佛在《无量寿经》上说,“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你只要把这句话做到了,你在这一生当中就事事如意,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佛教给我们的,佛教就是加持,佛教就是保佑,这里面没有迷信。

5 有些同修告诉我,他的事业做得很成功,赚了不少的钱,他自以为很能干,我说:“你能干的什么?你以为钱是你赚来的?”他说:“那不是赚来的,那是哪儿来的?钱是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错了,你前生修的因,这一生得的果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哪里是你赚来的?”

6 这些事实真相,佛在经上跟我们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你前生修财布施,你这一生得财富;你行法布施,你就得聪明智慧;你修无畏布施,你就得健康长寿。

7 财富、聪明、健康长寿是果,三种布施是因,佛把这个事实真相告诉我们,这就是保佑我们,这就是加持我们。我们觉悟了、明白了,我就肯修因,我真肯做。我肯做,我才能得果报。

8 我们天天读经,经典就是诸佛如来对我们的加持,也就是说,经典就是诸佛如来对我们的保佑。佛用经典来保佑我们,只要依照佛给我们讲的理论与方法去修学,一切的利益我们都能得到!


338-最高明的养生之道
1 “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想自己要健康长寿,想自己美貌,那是大错特错,没有这个道理!

2 希望自己相貌美好,你的心善,你的心好,相貌自然就美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你的心地清净,不胡思乱想,自然就健康长寿,这一定的道理!

3 学佛的人,说老实话,是可以不生病的,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晓得修行的秘诀,确实不生病!学佛的人还有病痛,自己要觉悟,这个病痛是什么?业障现前。

4 业障现前,要至心忏悔,忏除业障!我们要怎么忏悔?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忏悔。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没有恶念,这是真忏悔!只要业障忏除了,病就会好。可是真正相信的人不多,不相信的人太多太多!

5 要忏除业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业障?乱心是业障、妄想是业障、烦恼是业障、忧虑是业障、牵挂是业障。在心上只有这句佛号,业障就统统消除了。

6 诸位要知道,佛法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养生最重要的,要懂得养心!我们身要动,心要静;心不但要静,心要虚。心里头一无所有,“身心清净,一丝不挂”,这样的人决定长寿,这样的人决定不生病!

7 诸位要想一生不生病,不胡思乱想就不生病;你胡思乱想,一定会生病。病从哪里来?今天大家知道了,从胡思乱想来的。你想得愈多,病就愈多;不想,病就没有了。

8诸位要是有什么病痛,从今天起念阿弥陀佛,什么都不想,念上三个月,不要看医生,病就好了,就没有病了——这是佛法,这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


339-心想事成
1 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为什么说得这么肯定?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向自性里面求,有求必应。我们现在人学佛,是专门作外表功夫,作形式上的功夫,没有向自性里面求,所以求不到。

2 你要向自性里面求,“自性是佛”!去向佛求,不是向外面的佛求,是向自性佛求,那就有求必应!你向外面的佛求,那是迷信。外面的佛是表法的,看到佛就要想到“自性是佛”,他提醒你,是这个意思,这个要懂得。

3 谚语常讲世间有二难:求人难,上天难。向自己求就容易了,你向世间自在王求也不行,他也帮不上你忙,他只能教你,你一定要自己去求。佛法里常讲,一切法不离自性,自性就是《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的“心作心是”。

4 念佛成佛的原理,就是《观经》这两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要真的明白这个道理,是心是佛,是心就作佛;是心是菩萨,是心作菩萨;是心是人,是心就作人。什么是人?五戒十善是人,你在十法界里,那个心就变成人,就作人。

5 是心是鬼,是心就作饿鬼。鬼是什么?贪心。人贪心重,我们都说他那个人鬼头鬼脑,这个心已经作鬼了,将来他到哪一道?饿鬼道去。如果这个心要有嗔恚,嫉妒嗔恚,是心是地狱,是心就作地狱。一切万法不离自心,佛给我们说这个道理。

6 我们起的念头是因,阿赖耶识里结业习种子是果。世间人最大的业障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里面最严重的是贪心。从贪心里面贪得了,于是就吝啬;贪不到就生嗔恚、生嫉妒,由于嫉妒、嗔恚,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既然造作罪业,就不能没有果报。

7 世出世间,真相说穿了,无非是因缘果报而已。所以佛家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知道“因果不空”,你决定不会作恶。我们是六道凡夫,妄念从早到晚都没有停止过,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所以佛劝我们修一切善,断一切恶。

8 我们起一个善念,跟佛菩萨立刻感应道交;我们起个恶念,立刻跟魔王、妖魔鬼怪起感应。魔王、妖魔鬼怪,他是来助长你的恶,帮助你赶快下地狱,如果你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怎么敢起一个恶念?怎么敢做一桩坏事?所谓“心想事成”,你起什么念头,用什么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340-常常做恶梦
1 我们天天晚上睡觉都会做梦,有人梦中很快乐,有的人天天做恶梦,尽做些恐怖的梦,梦从哪里来?梦是从念生,如果你没有念,就没有梦了。你有善念就有好梦,你有恶念就做恶梦。

2 你心地非常善良,天天想好事情,你晚上做梦都做好梦,梦中那个物质受用都非常之华丽;如果你天天想恶事情,每天晚上都做恶梦,梦到有人要来杀你、害你,梦到的尽是妖魔鬼怪,这个很可怜!

3 梦中的天堂、地狱从哪儿来的?你自己心里变现的。善心就变善境界,恶心就变恶境界。你晚上睡觉还做恶梦,是你的心不善;你的心要善良,怎么会有恶梦?

4 从每天晚上做的梦境,就能测验自己的功夫、自己的境界。没学佛之前,恶梦好多;学佛学了几年,虽然还是做梦,恶梦逐渐少了,这就是进步。

5 再进一步,恶梦都没有了,所做的梦不会很乱,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更殊胜的,就是常常梦到佛菩萨、梦到讲经、梦到听经、梦到念佛。

6 白天在修行,晚上还继续不断,这就是好境界;如果一个人常常做恶梦,常常被吓得一身冷汗,这人很可怜,佛法里面讲“可怜悯者”。

7 真正念佛的人不做恶梦、不会遇到灾难、不会遇到横(hèng)事;你念佛还做恶梦,是你念佛的功夫不得力;换句话说,你念佛还掺杂着妄念在里头,所以你晚上还做恶梦。

8 诸位一定要晓得,六道轮回就是做恶梦!我们没有出离六道轮回,那就是继续在做恶梦,佛菩萨看起来,冤枉!


341-念佛机
1 我们佛堂里,二六时中,一年到头,佛号决定不中断的。我们讲经的时候,把佛号放到最小;不讲经的时候,佛号稍微开大一点,日夜都不断。

2 为什么佛号不能断?我们知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念佛机坏掉一个再接一个,何况一个念佛机用好几个月都不会坏。

3 从前道场殊胜,它是每天讲经、每天念佛,一天给你讲上八个钟点经,念上八个钟点佛。我们今天用随身听、用念佛机(用耳机)听佛号,不干扰别人,不亚于古时候的道场。

4 念佛机打开,二十四小时佛号不中断,跟古时候那个念佛堂就没有什么两样!今人有这个福报,这是古人梦寐也不敢希求的。今人虽然有这个福报,他会不会用?他会不会享这个福?

5 说实在话,今天真正用功,还不如在自己家里。现在修学环境不如从前,但是说到方便,比从前又要殊胜。现在我们可以利用随身听、念佛机,把佛号提起来,不使它中断,这是从前没有的。

6 我们现在用念佛机,佛号二十四个小时都可以不间断,我们要请个法师帮助我们念佛,二十四小时人家还做不到。

7 念佛机确实可以日夜不中断,用这个非常好,日夜提醒自己,使佛号不中断,这对于真正发心求生净土,有很大的帮助。

8 家里念佛机二十四小时不中断,许许多多幽冥界的众生都会跟着你念佛。“这样一来,我不是把鬼都找上门来了?那还得了?”你不要怕,没错,鬼会很多很多,都在你家里,都是你的护法神,为什么?他受你的恩德,知恩报恩。


342-智慧德能相好,从哪里求?
1 “阿弥陀佛”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量觉”,这个名号义理、境界都说不尽,没有边际。

2 无量是讲的自性,自性本具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无量。宇宙之间一切无量的无量,总不出这三大类。“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自性的德号,我们用这个名号,声声把自己的自性唤醒,恢复我们的自性。

3 中峰国师在三时系念法事开示里面讲,“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你们想想看,他这个话说得对不对?完全正确。

4 世间人,说老实话,天天打妄想,迷失了自性,满脑袋里面求什么?求钱财。他不知道,“阿弥陀佛”名号里头有无量的财富,这个财富包括在相好里头,相好是属于福报。

5 世间人有一等人,一生拼命努力在学艺,就是学一种能力,学一种技术,殊不知自性的本能具足无量无边的才艺,什么都会,而且什么技术、才艺都是圆满的,都是究竟的。

6 自性的本能是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他不向自性里头求,他到心外去求,心外求法,这一生能够学到多少?太有限了。

7 佛以什么帮助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佛以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智慧不是从外面求来的,我们今天一般人修学的方法错误了,观念错误了,本末倒置。

8 世间人今天从哪里求智慧?从广学多闻里头求。诸位要知道,广学多闻里面所求得的是常识,你所得的是佛家所说的“世智辩聪”。诸佛菩萨求智慧不是这个求法,诸佛菩萨求智慧是向自性里头求,所以佛法叫内学,佛法叫内明,它不是从外面求,是从里面求。


343-别人称你大师
1 佛是觉行圆满,所以佛称之为“人天大师”,人间天上的好老师。“大师”是最极的尊称,尊称到极处,大师就是佛。

2 现在人有不少自称大师,这个事情在古时候没有。你看看古时候翻经的这些法师,他的道德、学问、修养都达到高水平,人家谦虚,我们在翻经名题上常常看到“三藏法师”,更谦虚一点的称沙门,不敢称法师。

3 通达经律论的称三藏法师,经律论通达一种,不敢称三藏法师。通达戒律的称“律师”,通达论典的称“论师”,通达经教的通常称“法师”,不敢加“三藏”,三藏是统统都通,没有人敢称大师的!

4 大师是佛,这一点我们同学要记住!将来千万不能够自称“大师”,你称大师,你太傲慢、太过分!别人称你大师,要把这些事实跟他讲清楚、讲明白,不可以这样称法。称dafa师还勉强,那个“大”是尊敬你,不可以称大师,这个要懂!

5 就跟世间一样,名称不能乱用的。大师是佛,他不是佛,他称大师,这有过失的。譬如说,你不是总统,你出去跟人家说“我是总统,你们都要称我总统”,这成什么话?世间人这样做是犯法的,在佛法犯不犯法?犯法。世间法不制裁你,护法神要制裁你,你做得太过分了。

6 但是有许多祖师大德过世之后,后人尊称他大师,这是对他特别的礼敬,这个行。可是有一个例外,净土宗的祖师一般称大师,称大师也不是他在世,都是他往生之后,后人尊称的。

7 净土宗祖师从哪里来的?是后人选举出来的。这个人对于净土宗修行有成就,对净土宗有很大的贡献,后人称他为祖师,不是他自己称为祖师。所以净土宗的祖师是民选的,称为大师,但是都不是他在世。

8 印 光大师在世的时候,都称印光法师,你看最早的《文钞》,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印光法师文钞》,没有称大师。他老人家往生之后,后人称“印光大师”,行! 他在世的时候不可以称。“人天大师”,佛称,佛可以,菩萨都不行,菩萨称大士、称开士、称正士,不能称大师,这是常识,我们必须要懂得!


344-佛像光碟坏了,该如何处理?
1 有同学问我一个问题,他说现在有很多报纸、杂志里面印的有佛像,我们佛弟子拿到手上应该怎么处理?还有像念佛机,现在念佛机上面也印有佛像,甚至于这些光碟坏了不能用,如何处理?有许多人就很纳闷。

2 最高的一个原则——恭敬心!我有恭敬心,我没有轻慢,怎么样处理都是对的。你就是有好多方法,你依照方法去做,心里没有恭敬心,那都是错的,所以“恭敬心”比什么都重要。

3 我们在澳洲,外面土地很多,像这些东西坏了,不能使用,包得整整齐齐,恭恭敬敬的,在干净的地方挖土,埋到地下,这个很好;如果住在河边,这个水最好是流动的,可以把它丢到水里,这都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处理方法。

4 如果能焚化的,把它烧掉,纸灰包起来,也是这种处理法,埋在土地里面,或是丢在河里。现在没这个环境了,你不能到海边去丢,海边去丢,海水染污,那你还得犯法。

5 现在的一般寺庙都有焚化炉,在焚化炉里面焚化,这个行,最重要的是要有恭敬心。

6 实实在在没有方法,那就恭恭敬敬地把它折叠,包得整整齐齐,照一般垃圾处理,我们的心尽到了,就没有过失。

7 如果是很轻慢、很草率、没有恭敬心,你就是依照古人讲的方法去做,都有过失。

8 所以最重要的是恭敬心,对三宝不轻慢,这就是有功德,我们的心才能安、才能够平。


345-只管自己,不管他人
1 佛家的戒律是戒自己,不是戒别人的,所以佛法这个戒律,真正值得我们赞叹。戒律,我们自己守,不管别人,别人守不守与自己不相干。

2 六祖说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不见他人过,你就得定了。自己修行得好,看这个也不顺眼,看那个也破戒了,戒律持得再好再严,不会得定。为什么不得定?心地不清净、心不平等。

3 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定是清净平等心,看到别人不持戒、破戒,心生烦恼,怎么能得定?一定要知道,定是清净平等心,这个很要紧很要紧!

4 一心决定是清净、平等的,如果我常常拿戒律衡量别人,我这个“一心”这一生当中决定得不到。我的戒律学得很好,看到他今天又破戒了、他又犯戒了,我还能得一心吗?不能得一心。

5 佛的戒律真正是伟大,真正是了不起,他的戒律只戒自己,不戒别人。别人犯戒也好、破戒也好、持戒也好,与我统统不相干,我对于一切人决定不起心、不动念,我自己才能得一心。

6 所以佛教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守戒律,不要管别人,这真正是了不起!这种构想非常符合现代人讲的科学精神,纯粹是叫我们自律而不律他。每一个人都能自律、每一个人都能容忍,自己守规矩,不管别人,这个团体当然和合。

7 别人不守规矩的,有,僧团里头有不守规矩的,佛教我们一个方法——默摈。默摈就是不理他。不要管他、不要理他,我们的心才能保持清净。

8 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才能达到一心不乱,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诸位要记住,我们修的是觉正净、学的是戒定慧,只管自己,不管他人,他清不清净、觉不觉悟,我们不要理会;一定要问问自己有没有觉悟,自己有没有清净,这个叫做学佛。


346-心善行善,自然有好果报
1 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诸佛如来、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

2 我们动一个念头,这个念头遍法界虚空界,不要以为我动一个恶念,没有人知道,天地鬼神都知道,没有一个不知道的。鬼神有他心通、有天眼通,他怎么不知道?

3 我们中国人常讲“举头三尺有神明”,你连神明都蒙蔽不了,怎么能蒙蔽佛菩萨?所以你为什么不动善念,去动恶念?

4 你动恶念、做坏事,瞒得过凡夫,你瞒不过天地鬼神;你动善念、做好事,不让人知道,天地鬼神都知道,冥冥当中自然保佑你。

5 我们起心动念,天地鬼神都知道,而且那边都有档案、都有记载。阎罗王那里有一份档案,忉利天主那里有一份档案,还有专门管这些惩罚的神明统统都有档案,我们自己哪里晓得?

6 《华严经》上讲,每一个人一出生下来,就有两个神常常跟随着你,一个叫同名,一个叫同生,这两个神住在我们左右肩膀上,时时刻刻不离开,我们信不信?

7 如果你相信,决定不敢为非作歹。知道什么?起心动念,一举一动,神明鉴察,自然不敢造罪业了,你就会欢喜修善。为什么?修善好。这些神每两个月都上去汇报一次,我们行善,心善行善,自然有好果报。

8 我们学佛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知道谨慎,知道约束自己,不敢造罪业,不敢起恶念,不敢动一个不善的念头,为什么?知道将来有果报!


347-小小风动,无名火就上来了
1 学佛的人,真正用功的人,会不会有人冤枉你?会不会有人轻贱你?肯定是有。为什么会有?这是无始劫以来跟众生结的冤业,因缘遇到了,果报就现前。

2 在这个时代,你们想想看,毁谤孔子的人有多少?毁谤释迦牟尼佛的人有多少?连佛都有人毁谤,何况我们这些凡夫?所以,你要能常常作如是观,你就明了了。

3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诸位看看经典里面记载的,毁谤、侮辱,甚至于陷害,佛常常遇到,可是佛从来不介意,一丝毫怨恨都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都没有,因此感动一些外道。

4 这些外道毁谤世尊,这里头有些人替世尊说话,他说世尊释迦牟尼怎么样不好,但是你骂他、你侮辱他,他不生气,这很了不起!这就是大德,这就是真实智慧,这就是一般人比不上的。

5 小小风动,无名火就上来了,这叫大错特错,那是自己糟蹋自己、自己在作贱自己。所以,这个道理你真正要懂得了,人只有自己作贱自己是真的,其他任何人想作贱你,不可能,没这个事情!

6 别人侮辱你、毁谤你、陷害你,你能够无动于衷,你的境界提升了。他没有真的作贱你,他帮助你提升境界、帮助你消业障、帮助你开智慧,好事,不是坏事。

7 如果你受不了,起了忿恨心,那是你自己作贱自己,你必定堕落。佛法里面讲真正修行功夫,最低的功夫,最起码的功夫叫什么?八风吹不动。你们这个风轻轻一吹,马上就动了,那算什么?这叫自己作贱自己,自己往下堕落,与人不相干。

8 如果境界现前,你不生烦恼,你还能保持着清净、平等,那你就是佛菩萨,你就超越六道,你就超越生死了。为什么诸佛菩萨、真正修行的人,他能够在逆境、顺境都往上升,都不往下堕落,这个道理要懂!


348-统统放下,成就的是道业
1 中国谚语有一句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话有道理,读书是什么?清净身心,提升境界,也正是佛法里面所说的,能带得走的。

2 诸位想想,在这个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的眷属、你的地位、你的权势、你的财富、你的房舍、田园、土地,哪一样你能带走?

3 现代这个社会,大家最重视的名闻利养、金银珠宝,没有一样你能带得走!你把你的时间、你的精神、你的精力,完全用在控制这些东西、占有这些东西的事上,这个错了,大错特错!

4 你的地位、权力、田园、宅舍、金银珠宝,一样都带不去,所以佛法里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真正聪明觉悟的人,他对这些东西全盘放下,甚至于连自己家亲眷属,统统放下,为什么?带不去。你要认为他是无情无义,那你错了!

5 他统统放下,成就的是道业,真的是有情有义、有恩有德,为什么?道业成就了,回过头来才能帮助家亲眷属,才能帮助社会一切众生。你自己没有能力,所谓是自身不保,你怎么能保别人?

6 佛家讲大孝,只有佛一人真正尽到究竟圆满的大孝,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孝养父母还欠缺一分,没有能达到究竟圆满。

7 所以世间人称释迦牟尼佛为世尊,世尊是什么意思?世间值得人尊敬的人。在中国,现在一般尊称人都称尊敬的某某人,某某先生,前面加一个尊敬的,世尊就是这个意思。

8 尊敬的释迦牟尼佛,尊敬的阿弥陀佛,世尊就是这个意思,是一种敬称,你看看一切放下了,才是世尊,名实相副的世尊。


349-那是虚情假意,那不是真爱
1 这个世间,大家都觉得爱情很可贵,殊不知那是虚情假意,那不是真爱,那是假爱。今天爱得不得了,明天两个又闹成冤家对头——你看看现在国内国外报纸上常常登的,爱得不得了,两个人结婚了,结婚还没多久,上法庭里打官司要离婚,这不是假的吗?哪有真的!

2 世间人带着感情这个爱是假爱,靠不住,为什么?它会变化,爱到最后会变成冤家、仇敌,所以那种爱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可靠;可靠的爱,需要找佛菩萨才行,那是真的,决定不会变。

3 佛菩萨那个爱永远不变,你尊敬他,他爱护你;你毁谤他、害他,他还是爱护你,从来没有变过心,这叫菩提,这叫真的。

4 所以真正的爱是在佛法里头,世间没有。世间人虚情假意,一定要搞清楚,不要上当,所以佛叫你要理智,不要轻易去动感情。

5 感情是迷,理智是觉,要以理智作主。虽然有感情,是从理智里面生的,不是从迷惑颠倒里面生的,不是从迷执里面生的。

6 从理智里面生的,我们不讲爱,换个名称,叫慈悲,慈悲就是爱。换句话说,从分别执着情识里面生的就叫爱,从真诚心里面生起的就叫慈悲。

7 诸佛菩萨、古圣先贤,他们一生的行谊显示出无尽的慈悲、永恒的爱意,他们爱护一切众生,无微不至,这是我们应当要体会的、应当要学习的。

8 我们对于所有一切众生,都要用一个真诚爱心去爱护他!不但对于一切有情众生,对于花草树木、泥沙石块,都是用一个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去对待他们,这就叫佛心——永恒的爱心。
 
350-出声读经,这个功德很大!
1 读经能够出声读是最好,出声读一定要把意思念出来,这个功德很大!

2 你要度你的家人、邻居,你跟他讲佛法,他不能接受,他要排斥;你念经,如果念的声音很好听,抑扬顿挫,把经里面的意义都在言语里面表达出来,他一听就懂,听了生欢喜心,来请教你念的是什么,这样子他就会学佛了。

3 如果你念经没有抑扬顿挫,念了半天,人家一个字也没听出来,他当然不能接受。读经应该用什么方法?电视剧里念台词,句句讲得清清楚楚,能感动人,读佛经也要这样念法。

4 你念经的时候,我们眼睛看不到的一些鬼神,他们在听,你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经义表达出来,能感动这些鬼神回心转意向善,对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5 社会动乱,鬼神先乱!度鬼神这个用意很深,尤其现在妖魔鬼怪充斥在社会里。度鬼神要用什么方法?是不是要用《地藏经》?不必要。

6 《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两部净土经,古人讲这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你就晓得这是一切经里的第一经。我们还要用第三、第四、第五吗?用不着了,就用第一经来度他们。

7 用什么方法?每天念经。念经,他们在听,我念就等于讲给他们听一样,代佛宣讲!

8 我们把意思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回向。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念,这个力量很大!


351-念佛最要紧的,是把妄心念掉
1 念佛最要紧的,是把妄心念掉,把真心念出来。哪些是妄心?贪心、嗔恨心、嫉妒心、愚痴心、我慢心、得失心,天天用这些心,苦死了,这造业!真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这个心多自在!

2 今天政府提倡,要提高生活品质,从哪里提起?念佛才是唯一真正提高了生活的品质,使你真正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

3 念佛并没有与我们生活脱节,念佛就是我们实际的生活,可是诸位要记住,如果你用妄心,无论你怎么念,这种好处利益你得不到。

4 你念佛,如果你有贪婪、嗔恚、嫉妒、愚痴、傲慢,你来生还是要堕三恶道,只是阿赖耶识里种几个念佛的种子而已,你还是要受业力果报。

5 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说,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两、三个,什么原因?能够依教奉行的人才能往生,不能依教奉行的人不能往生。

6 心中还有贪嗔痴慢,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只是念佛,没有依教奉行,那有什么用处?这道理我们要搞清楚。

7 真心是清净心、平等心,如果你在境界里有分别,这个心不清净;如果你在境界里面不平等,这个心不清净。

8 清净心的相一定是平等的,一定是无分别,你能够懂得这个原理,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在境界里就练这个。


352-只要你真的回头,阿弥陀佛都能包容
1 西方世界是舍一切世界不善之大成,集一切世界善法之大成,他这个超越诸佛国土是这么来的。

2 其他的诸佛为什么没这么做?佛佛道同,成佛了,智慧、德相、神通、能力完全相同,为什么别的佛没做?其他的一切佛都是在老地方成佛,老地方就是旧社会,旧社会里面很多习气不好改。

3 你看看阿弥陀佛,他建一个新社区,那就好办了。阿弥陀佛欢迎大家移民过来,移民有条件。什么条件?你有恶业的不准你进来,你修善的欢迎你进来。

4 你住那个老社区,无量劫来积习的烦恼习气太重,你不能把它伏住,这个事情就难搞了。

5 他那个世界是新建立的世界,那里的善人是四面八方移民过来的,条件限定得那么严,是可以带业,但是决定要能把业障习气伏住,不让他起现行,才能往生。心净则土净,他的条件就是这个。

6 我们持名念佛,目的在哪里?目的是心净。心净则土净,所以往生净土的人都是修清净心,你看这个条件多好。

7 你的心不清净,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你的心清净,一念清净心,一念就往生了,所以不怕你造恶,佛要求的是你要真正悔改,中国谚语所讲的“浪子回头金不换”。

8 真正悔改,五逆十恶,地狱罪业,阿弥陀佛都能包容,只要你真的回头,这才是慈悲到了极处!你要不能真正回头,你诵经拜佛没用处,那是种善根,你不能往生。


353-佛不问自说,这是慈悲到了极处!
1 佛说法的规矩都是请法而后说法,总是有启请的,这样大家对佛法才会尊重。《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是“不问自说”的,什么原因?这是因为这个法门太重要,对众生有莫大的利益,但是又没有人有这个智慧来启请佛来讲,所以佛就自己说出来。

2 在现前这个时代,唯独这个法门能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修这个法门,确确实实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丰富了自己的生命。

3 我们的生活过得幸福快乐,不学佛、不念佛的人不能感觉到;你真正学佛、念佛,你才会感觉到。所以你要想真正离苦,想得真乐,想得究竟之乐,你只有修这个法门。

4 在所有一切法门里头,唯独这个法门与佛的本怀相应,也就是说确确实实能帮助一切众生,在这一生当中圆成佛道。

5 《弥陀经》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经典,佛不问自说,这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所以我们要弘扬、要护持这部经、这个法门,为什么?唯有这部经、这个法门是真正畅佛的本怀。

6 佛说一切经都是不得已,说这个经是最痛快了,为什么?说别的经,你不见得能成功,指点你别的路子,你的障碍还很多;说这个经,你是决定能成功,一生决定成佛。所以这个经是第一经,这个经是“一切诸佛之所护念”,道理就在此地。

7 实在讲,只有修这个法门,是究竟圆满的得度,是真正的得度。十方如来教化众生就是希望众生快快成佛,众生有缘遇到这个法门,依照这个法门去修学,一生当中果然成佛了,那诸佛心里,他的愿望达到了。

8 所以依照这个法门修学,以这个法门劝导一切众生,这是诸佛的本怀、诸佛的本愿。与诸佛同心、同愿、同行,那诸佛怎么会不护念?护法神怎么会不保佑?


354-周恩来爱国爱民
1 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无论他是示现什么身份,即使示现国王的身份、大臣的身份,你仔细去观察,他一生是在教学。

2 无论示现什么样的身份、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是教人正法。身份、行业是手段,不是他的目的。他利用这个手段、利用这种方便,弘扬正法。

3 所以你细心去观察,他决定是为众生,不为自己。我们在近代所知道的,中国大陆周恩来总理,那是菩萨,他确实没有为自己,他示现的是宰官身,护持正法、弘扬正法。

4 正法就是为一切众生!我们佛法讲度众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度”是服务,真正是为人民服务、为众生服务,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意念在里头。

5 周恩来总理是菩萨,这是我们知道的。我们相信,还有许许多多的菩萨,像周恩来一样,没有人知道。

6 中国历代,我们在历史上所看到的,中国古人所讲的清官,一生爱国爱民、为国为民,退休下来之后两袖清风,一无所有,那都是佛菩萨的化身。

7 所以无论他示现的是什么身份,无论他示现从事哪一种行业,他确确实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一个正法纯正的典型。我们从这个地方去观察、去体会,你就能过佛菩萨的生活。

8 我们时时刻刻不离善知识,时时刻刻亲近诸佛菩萨,我们跟诸佛菩萨做朋友,诸佛菩萨就在我们的周边,我们要有能力观察得到,我们要有能力体会得到!


355-佛法治学像大树
1 今天,一般学佛的人为什么都不能成就?他学得太多太杂,所以不能成就。要想成就,一定要专精!专精一门,你的心就定了。

2 中国自古教学就是“贵以专”,要专心,专攻一门。这个法门你要是专修三年的时间,纵然不能达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是决定可以达到。

3 到自己功夫成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有把握,什么时候想去,就什么时候去。这个时候,有这样的功夫本事,再去看其他的经论就无所谓,你多学一点、多看一点,不碍事;没有到这个功夫,你多学是碍事。

4 学佛这个方法跟世间人治学不一样,胡适之讲做学问要像金字塔,先要博学,最后要专精,他讲的也有点道理,但要知道,这是世间法。

5 佛法不是如此,佛法治学像大树一样,先要有根,有一个干,然后枝叶花果才会遍布。它不像金字塔,它先要精,先要专,然后一切贯通,所以一经通则一切经通,一个法门通达了,一切法门都通达,它跟胡适之的讲法完全相反。

6 《六祖坛经》里面记载,法达禅师念过三千部《法华经》,一部念下来差不多要五个小时,一天念一遍,念了十年。经是念得滚瓜烂熟,但是意思他不懂,念了十年没开悟。

7 法达到曹溪去请教六祖,六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没念过经,他叫法达把经文念出来,《法华经》二十八品,法达只念到第二品,六祖说:“不要念了,我统统知道了。” 六祖给法达讲解,法达一听就开悟了。

8 为什么六祖有这个本事?他的心清净,心境一如,所以一切经都通达了。这一切经通达,说实在话,不是说他样样不学就明了,不是这样的,他不接触不知道,一接触就知道。


356-妄念来了不要怕
1 佛法的修学,无论大乘小乘,无论哪一个宗派,无论哪一个法门,它的原理原则是一个——就是离名字、离言说、离心缘、离念。

2 如果掌握不住这个原则,不管修学哪个法门,统统不能成就。为什么不能成就?你的心不能恢复清净。

3 所谓离念,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我念佛了,心中只有阿弥陀佛,别的念头都没有了,别的念头都离开了,这叫离念。

4 般若里面讲离念的功夫,是不许你有一念;我们净宗的方法是教你抓住一念,用一念除一切妄念,这个方法就来得容易。

5 有许多同修说,他不念佛的时候没有妄想,愈念妄想就愈多。其实他不知道,他不念佛的时候妄想就是那么多,他没有觉察;这一念佛的时候,想把这个念头伏住时他才发现。

6 并不是念佛的时候他妄想多,而是念佛的时候才发现妄想那么多,如果说念佛的时候妄念多,没有这个事情!所以要知道,在念佛的时候妄念很多,这是必然的现象。

7 不要去理会妄念,为什么?因为你愈是理会妄念,妄念就愈多,那佛号就忘掉了。所以妄念来了不要怕,最要紧的是把全部的精神贯注在佛号上。

8 你只要注意佛号,根本不去理会妄念,这个妄念必定会减少。妄想才一起来,马上就换成佛号,二六时中只有佛号,没有妄想,这叫功夫成片,这就算是成就了,带业往生决定有把握。


357-经有一种力量,能摄持一切众生
1 我们展开经卷,真的欲罢不能,看一遍欢喜,看二遍更欢喜,十遍、二十遍、千遍、万遍,永远看不厌,这是“摄”。

2 你们看报纸,看一遍之后还会看第二遍吗?不会。什么原因?那个文章没有“摄”这个力量。“摄”是欲罢不能,为什么佛经有这么大力量?那就是它里面有无量义。

3 经遍遍有新意思,我们看一遍发现一点,再看又发现一点,天天有新发现,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经有没有讲法?给诸位说,经没有讲法,因为有个讲法那就是死的。

4 我们在此地讲这部经,一遍是一个意思,第二遍又是一个新意思,第三遍又是新意思,遍遍不一样。如果把这遍讲下来都用白话文写出,死的。这个死的东西,“摄”没有了。

5 佛经没有讲法,没有意思,般若无知;我们谈谈,讨论讨论,无量义,无所不知。因此学佛不能死在字里行间,不能死在言语之下,万万不能执着,一定要记着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教给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

6 离心缘相就是心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听得清清楚楚,神听,这样听法会开悟;听不懂,我想一下应该会懂,愈想愈糟糕,想就落在第六意识,落在妄想里面。

7 妄想怎么会开悟?妄想障碍你的悟门,不会开悟。悟是一接触就豁然明了,这叫悟。通过思考就落到心意识去了,那个开悟是世智辩聪,不是真正的开悟,真正的开悟不用心意识。

8 诸位要是离心意识读经,那其味无穷,真是快乐无比!所以要知道,经有一种力量,能摄持一切众生。


358-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
1 佛告诉我们,没有证得阿罗汉以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自己意思真的不能相信,为什么?因为你是六道凡夫,你的知见都不正。

2 为什么不正?你的见解里面有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你的思想里头有贪嗔痴慢疑。你有见思烦恼,你的知见怎么会正确?

3 六道凡夫知见都不正,如果你以为自己的想法、看法正确,那是大错特错!

4 你的想法错误、看法错误、做法错误,这必然遭致一个错误的结果。错误的结果是什么?佛在经上讲的六道轮回。

5 如果你不承认自己想法、看法是错误的,你就没有办法回头,所以我常常劝勉同学们放弃自己的成见,也就是说,放弃自己对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

6 什么叫回头?我们依经,依靠佛的教诲、遵守佛的教诲,放弃自己的想法、看法,这就是回头。我们现在没开悟,我们就离不开佛、离不开法。

7 法就是经典,要以经典为依据,对经典要深信不疑,经上教给我们做的,我们要认真做;经上教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就不做。

8 什么时候你才能相信自己意思?佛告诉我们,你见思烦恼断了,贪嗔痴慢没有了,你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时候你才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


359-见思烦恼是根本烦恼
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烦恼有三大类: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是执着,尘沙烦恼是分别,无明烦恼是妄想。这三类烦恼,特别是见思烦恼,是我们六道轮回造业受报的因缘。

2 见思烦恼是根本烦恼,因为我们有见思烦恼,我们的一切智显不出来,我们脱离不了六道轮回;阿罗汉是见思烦恼都断了,超越六道轮回了。

3 见思烦恼包括五种见惑、五种思惑,一共有十类。见惑尽了,你不堕三恶道;思惑尽了,你就超越六道轮回。你把这十类统统断掉,你的一切智就透出来。

4 见惑有五大类,第一个是“身见”。一般人执着这个身是我,以为身就是我,这是错误的。我们都把这个身体看作是自己,起心动念第一个想到自己的利益,这是一切祸患罪恶的根源。

5 第二个是“边见”,边见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相对,我的对面是人,大的对面是小,长的对面是短,在相对里面起了分别执着,麻烦就来了;第三类叫见取见,第四类叫戒取见,“戒取见”是修因的成见,“见取见”是果报上的成见;不属于上面四大类,一切错误的见解都叫“邪见”。

6 思 惑也有五大类,贪嗔痴慢疑。“贪”是生死根本;“嗔”是修定最大的障碍;“痴”是邪正、是非、真妄不分;“慢”是贡高我慢、目中无人;“疑”是对佛法、正 法怀疑,这个损失太大,因为佛的教训是我们这一生得度的机会,你一怀疑,这个机会错过,下一次再遇到,不晓得要等到哪一生哪一劫?

7 贪、嗔、痴、慢、疑,我们想一想,这五种思想上的错误,我们能断得了吗?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错误的见解,我们能不能断?如果不能断,换句话说,我们三途还有分,三恶道免不了。
8 所以要知道,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特别为我们选择净土法门?因为末法时期的众生,烦恼太重,修其他法门,见思烦恼没断,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修净土容易成就,不需要断见思烦恼,可以带业往生。


360-把佛菩萨当作神明膜拜
1 佛在经典里面一再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就有出离生死、超越轮回的机会;你要是不闻佛法,这个机会就得不到。但是遇到佛法,一定要正确了解佛法的义趣,我们才能真正得利益。

2 在现前这个社会里面,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佛法,他只是把佛菩萨当做神明去膜拜,求佛菩萨保佑他升官发财、保佑他平安,这是迷信,这搞错了!

3 有很多人做了坏事,以为到佛门去修供养,佛菩萨会保佑他,会赦免他的罪,这完全搞错了!天天干坏事情,回来之后一忏悔,罪就消灭了,没这个道理,这讲不通!

4 如果这个道理要能够成立,那做坏事情的人尽管做坏事,尤其黑社会的大头目,什么坏事都干,可以请一批法师天天在家里给他拜忏,他这边做坏事,那边就消掉,那不就没事了,哪有这种道理?

5 在我们周边,有很多人说他学佛,你要问他,佛法是什么?佛教我们什么?几个人能答得清楚?甚至于还有很多皈依了、受戒了,仔细去盘问,都是受的糊涂戒——迷迷糊糊皈依、糊里糊涂受戒!

6 佛法是师道,佛是教导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教我们怎样做人、教我们怎样处事,所以它是智慧的教育、是圆满的教育,这要清楚!

7 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是经教,我们把经典的教训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这叫学佛。离开经典,烧香拜佛,求佛菩萨保佑,没这回事情!你把佛菩萨当作神明去膜拜,那你是迷信!

8 佛菩萨是觉悟的人,他不是神,我们皈依了、受戒了,还把佛菩萨当作神明来看待,那就错了!说实在的话,神还是没有觉悟,他们福报比我们大一点、智慧比我们高一点,其实高也高不了好多,都没有超越三界六道,这些事跟理我们都要清楚!


361-念念为自己,那是害自己
1 佛法没有别的,破迷开悟而已!这个“破迷”,你要晓得“为什么迷,迷在哪里”,你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众生最严重的疑惑,是对佛菩萨的教训怀疑,也就是说,他对于佛的经论、佛的教训,不能相信,不能信受奉行。

2 对于佛菩萨教诲半信半疑,这个对你的损失太大了,障碍你自己的善行,障碍你所修学的功德,障碍你自己的成就。

3 有许多学佛的同学,对经典怀疑、对圣教怀疑、对修行怀疑:我要照佛这样做法,一切都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我在社会上难免会吃亏!他不晓得,用真心决定不吃亏,用自私自利的心才吃亏,什么原因?自私自利是所有一切业障的根源。

4 一个人自私自利,什么样的业障都有;能够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起心动念利益一切众生,你的业障就从根拔掉了,没有业障了。怎么说没有业障呢?没有“我”了。没有“我”,哪有业障?

5 所以佛告诉我们,利益众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帮助别人才是真正帮助自己。帮助自己什么?帮助自己在这一生圆成佛道。

6 念念为自己,那是害自己,这是世间人想不通的。为什么是害自己?我们学佛之后才知道,念念为自己,是坚固的我执,我执不能破,换句话说,六道轮回就出不去。

7 自私自利的心是轮回心!人之所以自私自利,是因为念念只为自己,这都是不了解事实真相,这都是疑虑在作祟,妄想执着在起作用。

8 我们学了佛,还生活在妄想执着里面、还生活在一切疑虑里面,这是菩提道上的大障碍!这个障碍不清除,我们怎么能成就?


362-我没有家,天天在作客
1 在这世间,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把这个世界当做旅馆看待就好了。我过去常常到国外去,这对我自己学佛有很大的帮助,有很深的体悟,悟什么?天天在作客。我有没有家?没有。

2 我们眼前一切所有的,我常常说,我们要的是使用权,不要所有权。为什么?所有权是假的。你以为这所有权状是你的,你死的时候,一样也带不去,所以要觉悟!

3 在从前,这些寺院庵堂是国家的,是属于地方上的,不是属于个人的,所以叫十方道场。只要你是出家人,任何一个寺院都可以挂单,你可以去住,在那边吃饭,没有人问你要钱。

4 现在变质了,现在道场是私人的,出家人都有产权,都有所有权状。这一有所有权状、有产权,这又回家去了,他有“家”了。

5 从前出家人没有家,从前出家人对于寺院道场,他有使用权,他没有所有权。他可以在那里住,安心在那个地方修道;今天你出家了,想到别的寺院去挂单,人家不会答应,甚至于连一餐饭都不招待,所以现在出家修行不容易。

6 我常常说,我不要道场,我不要所有权!我处处作客,到哪个地方,你看我都坐首席,人家伺候我,都把我当贵宾招待,一点心也不用操,非常自在。

7 别人建道场,我去住道场,他们有所有权,我有使用权。我不要所有权,所有权会累死人。我在那里住一天,我使用一天;住一个月,使用一个月。

8 我有使用权,我不要所有权,这个就得大自在!有所有权的人操心,有使用权的人不操心,所以人真正是想通了,我这一生在这个世间,只做客人,不要做主人。


363-自利决定损人
1 真正大圣大贤,他绝对不去过那种特权生活,他一定过大众化的生活。你看孔老夫子一生平民化,释迦牟尼佛一生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要跟社会最贫苦的人打成一片,不过特权生活,这是圣贤人的教育。
2 在新加坡,诸位知道许哲,许哲的一生过的是圣贤生活。她不是没有能力提高自己的生活享受,她有能力。我们问过她,你为什么不把生活稍稍改善一点?她答复得很好:“我要帮助最穷的人、最苦的人,我的生活要不跟他们一样的话,我怎么能帮助他?”
3 “我生活过得太好,他们不能接纳!我跟他们一样贫穷,他们看到我欢喜,喜欢跟我讲话,喜欢跟我接近,我可以多了解他,可以多帮助他。”圣贤人的生活、圣贤人的思想、圣贤人的教诲,许哲现身说法。
4 所以你要学圣学贤,头一个就是要把物欲放下。佛法自始至终就是教我们看破放下——放下是放下烦恼,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
5 了解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性相、理事、因果,这是大学问,你为什么不能成就这个大学问?就是因为你的欲望。欲望是烦恼,烦恼把你的真心、智慧盖覆住了。
6 你自性里头确确实实是有跟诸佛如来一样的智慧、德能、相好,为什么不能现前?因为你烦恼太重,念念贪求物质享受,迷在物欲之中。
7 纵情纵欲,果报是后患无穷,为什么?你要贪图享受,必定损害别人。所以起心动念,自己冷静思维:是不是在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你说:“我没有,我虽然是利己,我没有损人。”
8 你没有仔细观察,这个地球上物质资源只有这么多,我要多享受一分,肯定就有人少得到一分,这个资源不是无尽的!六道凡夫起心动念,哪有说自利而不损人的道理?没有,自利决定损人。


364-真正皈依三宝,身光就不一样了
1 实在讲,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身上都有光。心术不正,造作恶业的,他的光是灰色的、是黑色的,黑色是最不好的;殊胜的光是白色的光、黄色的光、金色的光。如果我们心地清净,能看到每一个人的身光。

2 佛的身光八尺,凡夫的光只有几寸。每个人身上放出的光,颜色都不相同,金色的光最好。修定的人,修清净心的人,甚至于练气功的人,从你身上光的颜色大小,能看到你身体健康的状况,能晓得你什么地方有毛病。

3 为什么?光里面有障碍,某一部分光透不出来,那地方就有病。光与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都有密切的关系。佛心纯净,大慈大悲,所以他的光明殊胜。

4 烦恼是障碍,你心不清净,你有烦恼,你有贪嗔痴慢,放出的光不大,灰灰暗暗的,你当然就多病;如果你心清净,身上放出来的是白色的光、金色的光,光很大,那你身体一定健康。

5 由此可见,殊胜的身光、智光是修得的;虽然是本性里本来具足,可是你要是不修,你的性德就不能现前。你要问怎么样才能让性德现前?皈依三宝。

6 你真正皈依三宝,鬼神看到你都对你恭敬,为什么?鬼神能见到你身上的光明。你真正皈依三宝,身上放的是金光,这是光明里面最为殊胜的,你的光胜过他,他看到哪有不尊敬的道理?

7 可是“皈依”两个字不容易,我们今天讲皈依,这是形式上的皈依,没什么大用处!你真正回头,依自性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才叫做“皈依三宝”。

8 你真正皈依三宝,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身光、智光也是依报,这个光大小就不相同了,色彩也就不一样了。


365-中国人讲妖魔鬼怪
1 中国人讲妖魔鬼怪,修菩提道的人不断淫,就变成魔;不断杀的,就变成鬼;不断偷盗的,就变成妖精。

2 这一些妖魔鬼怪,在末法时期很多,《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妖魔鬼怪常常附在人身上作祟,被附着的人他自己不知道。

3 我们冷静地去观察,不难发觉,这些妖魔鬼怪到处都是,所以社会大乱!可是最重要的,我们自己要冷静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妖魔鬼怪,这才重要。

4 别的人我认识了,我对他敬而远之。为什么要敬而远之?诸位要晓得,这些妖魔鬼怪也有护法神,他的势力也非常之大,这个时代是“法弱魔强”,得罪不起!

5 因此我们对他的态度,应当是“敬而远之”。“敬”是对他恭敬,“远”是不学他,不效仿他。

6 我不学他,我也不得罪他,这个样子,我们在菩提道上,他也晓得,他也不会干扰我们。为什么?我们没有妨害他。

7 今天邪正很不容易辨别,《楞严经》上说,妖魔鬼怪都入了佛门,也都剃头受戒,披上袈裟。这些妖魔鬼怪所作所为都不是正道,而且常常要挟人,要你给他办事情,他要盖庙,他要化缘,你要替他募化。

8 今天这个世间,妖魔鬼怪太多,到处都是。你要是认识它,它对你就无可奈何;你要是晓得修行的原则,你就不会上它的当。


366-你给鬼神开导,他接受,他欢喜
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你要想生天,至少十善业要修成功。你生天绝对不是上帝爱你、上帝提拔你,不是的,是因为你具备这个条件,他见到你来了,表示欢迎你,是这个道理。

2 你有这个资格,你到他这里来;你要没有这个资格,他虽然慈悲希望你来,你还是来不了。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从今而后对于天地鬼神用什么态度?孔老夫子说了,“敬而远之”。

3 天神鬼神是六道众生之一,他们的程度跟我们差不多,如果说我们求他们保佑,那是假的,没这个道理!

4 你自己行的善,你不求他保佑,你也得善报;你要造了恶,你求他保佑,他没有这个能力,他没有这个权柄,你求他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加了一层过失,什么过失?就等于说你造罪业,向政府官员去行贿,又加上这个罪业。

5 你给鬼神行贿,他不敢随便接受你,只好把你这罪过又记上一笔,你是罪上加罪,没有好处,所以佛弟子到庙里去不要礼拜鬼神。诸位要记住,如果你是正式受过三皈的,不要去拜鬼神。

6 三宝弟子不要去拜鬼神,为什么?他担当不起,你拜他,他不敢接受你的礼拜。你可以给他问讯、给他说法、劝他皈依三宝、劝他念佛求生净土。

7 鬼神嗔恨心重,杀业很重,你得罪他,他会找你麻烦;如果你能持戒念佛,你有二十五位菩萨日夜保护你,一切鬼神不敢靠近你。

8 我们对鬼神要有礼貌,我们也不轻视他,也不轻慢他。你劝他念佛,劝他护持正法,有很多鬼神,你给他开导,他接受,他欢喜。


367-修最胜福田,不需要钱
1 众生要想修福,说实在的话,最殊胜的福报是在三宝。所以,供养三宝是无上的福田。佛法僧三宝不但于我们有恩德,功德也具足,所以这是最殊胜的福田。

2 要知道怎样修法,《无量寿经》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假令供养恒沙圣”,圣是圣人、诸佛菩萨,供养多少?恒河沙数那么多,佛告诉我们,“不如坚勇求正觉”。求正觉,那是依教修行供养。

3 法布施胜过财布施,以财供养恒沙圣,不如依教修行供养,所以修最胜福田,不需要钱,人人可以修。

4 有钱的人只修财布施,他修不到这最胜福田,他只能修一点小福,更何况圆满的功德,不在于布施财富的多少,关键是在心量的大小,所以布施供养要有智慧。

5 从前人讲佛门是“最胜”的福田,这话是没错,但是现在佛门里面有了问题,问题在哪里?就是经上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6 邪师就不是真正福田,你的种子要是种在那里,你不但没有福,还把你的种子糟蹋掉了,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的!

7 哪些是真正的福田,哪些是假的福田,你自己要用智慧去辨别。其实要辨别不难,如果寺院道场里面的出家人,天天在那里精进用功,天天讲经说法、弘法利生、领众修行,这是真正的福田。

8 如果我们供养的道场,住众天天争名夺利,天天打架,争夺庙产,那就造罪业了。我们不供养没罪业,一供养,罪业都来了,为什么?道场没有道,住众没有道心。


368-佛法重视重复
1 佛在讲经时,往往讲完一段开示之后,会用偈颂的体裁,很整齐的句子,把这个意思重复说一遍,这叫“重颂”。

2 世尊对我们非常了解,知道我们的根性不利,所以他讲完之后,用偈颂重新再讲一遍。偈颂文字少而且押韵,容易背诵,便于记忆。

3 偈颂就是要你记住,长行文不能够背诵,你就读偈颂。能够记住经文,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才能够奉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立刻会想到,我们的心行跟佛的教诲相应不相应。

4 重颂的意义很深,因为经文必须要记住,如果不记住,你就没法子观想,但是长行文太长不便于记诵,所以佛把它里面重要的意思用偈颂的体裁再说一遍,便于大家记诵,这是第一个意思。

5 另外一个意思,佛讲经的道场跟学校不同,学校学生上课是按时都要来的,佛讲经道场没有限制,有先来后到,有的经讲一半他才来。

6 佛非常慈悲,对于后到的人,前面没有听到,用偈颂很简单地把前面的大意重复一遍,使后来的人也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大慈大悲的设施,所以经中常有重颂。

7 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是以音声为教体,也就是说教学主要的方式是演说,让学生们多听,而且要重复地听,长时间的薰修。

8 佛法重视重复,这里面还有一个很深的道理,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就是在重复读诵里头一次完成。现在人不懂这个道理,不知道这个方法,所以得不到这样殊胜的利益,很可惜!


369-活着是为了什么?
1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

2 我 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目的何在?这个问题很难答复。你看看这个社会上,我们同修也不免,每天追求财富,天天想发财,忙得不亦乐乎,这个 目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不是真的?纵然你有再多的财产,你死后全部都要给别人,如果人生以这个为目标,那真是愚痴到了极处!

3 人到底到这个世间来是干什么的?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是来酬偿业报的。这是什么?这是事实真相。我们过去生中造的善业,这一生来享福;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这一生来受罪,这就是佛所讲的“人生酬业”。

4 过去的因,现在受果报,这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要以此为目的,那就可悲,为什么?每况愈下,你决定往下坠落。所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接受教育。人所以异于禽兽者无他,只是接受圣贤教育而已。

5 圣贤的教育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个目的正确!我们这一生在人道,来生提升到天道,从天道提升到超越轮回、超越三界,这个目的纯正。

6 人生的意义何在?意义就是要和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你在一生当中,心里面对一切人、一切众生没有丝毫怨恨的念头,你这一生过得有意义;你还有冤家对头,那就很糟糕!怎样才能做到这个境界?必须要有相当的觉悟,你才有能力化敌为友。

7 人生的价值何在?在佛法里面讲,人生真正的价值,就是在“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个价值是真实的,决定不落空,这是真实功德,不会随我们死亡而消灭。

8 所谓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聪明人要为带得去的去努力。“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的功德可以带得去的,由此可知,人生在世,不能不做好事,一定要知道——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定有恶报。


370-幸福的人生
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每一桩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我们这一生中所受的痛苦,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学佛人了解这个道理,所以绝对不会怨天尤人。

2 逆境是我过去造的恶因,顺境是我过去造的好因,都能够欢欢喜喜地去承受,在这个里头不怨天、不尤人,就不再造业。这一报,这个帐到这儿就结了,后面就没有了。

3 凡夫不知道事实真相,在受果报的时候怨天尤人;换句话说,这个帐结不了,后面又有,愈来愈多,这个事情就麻烦了,这叫愚痴。

4 所以要晓得佛教给我们离相,是心地不执着,不是叫你事上把它丢掉,那就大错特错。佛在经论上一再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佛希望你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幸福的人生,不能说学了佛,把家庭破坏了。

5 我不着相,我一切舍离了,家里事情也不要做,丈夫儿女都不要过问,那成什么话?这就把佛的意思错解了。佛不是这个意思,佛是教你以清净心来处理事情,为什么?清净心里面充满了自性智慧,你以清净心来处事,处理得更圆满。

6 染污的心里面是感情、情执。情,容易产生错误;智,你处理事情绝对正确,决定不会有错误。所以,要以自性智慧来处理事情,这样家庭才会真正美满,人生才会真正幸福。

7 你用自性智慧来引导你的一生,不离当下,没有离开生活、没有离开工作、没有离开处事待人接物,你这一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8 我们遵循佛的教诲,对社会、对大众是牺牲奉献、舍己为人;对自己是把自己的境界向最高的方面去提升,你说这个人生多么有意义,多么有价值!现在学佛的人很多,错解佛意思的人也很多,所以开经偈“愿解如来真实义”,不简单!
 
371-那你就完了,你这一生就空过了
1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说,生到西方净土,皆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七地菩萨,为什么一生净土就那么高地位?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这个机缘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你要把这机会错过,再遇到这个机会可不容易。

2 我们在这一生能遇到,遇到了要非常的珍惜。怎么能去净土?放下就能去。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你真正相信、真正发愿了,这个世间你自自然然就放下,你对这个世间一切的一切绝对不会放在心上。

3 你在这个世间,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贪嗔痴慢,统统要放下,你能把这十六个字放下,你这一生决定得生。

4 如果你还要跟这个世间人争名逐利,还要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你心里头还有贪嗔痴慢,那你就完了,你这一生就空过了。


372-酒肉穿肠过
1 很多人喝酒吃肉时,会用“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为自己找借口。他们不知道,这种话是佛菩萨应化在六道里,特殊状况之下教人开悟的。

2 对于一个持斋、持戒很严的学佛人,如果他非常执着、分别心很重,菩萨就用这个示现,让他知道,纵然他持斋、持戒很严肃,如果他不肯放下贪嗔痴慢,也是没用处。

3 像大家都熟知的济公长老、金山活佛,他们就是专门对付这种人的。他们心里真有佛,什么忌讳都没有,所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4 他们确实对人、对事、对物没有对立、没有执着。没有执着就是阿罗汉,没有分别就是菩萨;你还有执着,戒持得再好、斋持得再好,你都比不上他。

5 所以他们的示现,是帮你开窍,不是叫你不持斋、不是叫你破戒,不是的,他不是这个意思;他是提醒你,你要更重视实质的修行。

6 像济公长老、金山活佛这些大修行人,他不拘形迹、不拘小节,我们一般持戒的人、学戒律的人都说他是佛门败类,破坏佛教形象,哪里知道人家是圣人!

7 凡圣境界确实不相同,人家境界比我们高、持戒比我们清净,我们看不出来。形迹上他不持戒,心地上他清净,我们怎么能知道?我们怎么能比得上他?

8 人家形迹上不持戒,心地在这个世间确确实实一尘不染!我们戒律很严格,严持戒律,实际上处处都染着,这怎么能跟别人相比?如果你要轻视别人,瞧不起人,那是你自己在造罪业,这个道理谁懂?

373-金山活佛
1 我们同修当中,有不少人看过《金山活佛神异录》,这个小册子是乐观法师写的。乐观法师跟我也有一段因缘,我们也很熟悉。他曾经跟金山活佛在一块住过两三个月,对于金山活佛的行持很清楚。

2 金 山活佛出现在民国初年,是江苏镇江金山寺的一位出家人。他非常受人尊敬,任何在家人,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跟他顶礼,他一定立刻跪在地下给你回拜。乐观法师 看到这个现象,觉得不以为然,他想:在家人给出家人顶礼是应该的,出家人怎么可以回拜?他心里面起了这个念头,但是没说出来。

3 金山活佛到房间里跟他说:“我们出家人给在家人顶礼,你不以为然?”。原来他有神通,别人起心动念他都知道。乐观法师听了他的话吓了一跳,以后跟他相处了一段时期,知道这个人不是凡人。

4 金山活佛这个人无拘无束,他所表现的形态,有一点像传说当中的济公活佛。他什么也不在乎,但是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与佛法相应。

5 你们看看金山活佛,他没有分别执着。人家供养他好的菜饭,他也吃;人家吃剩不要的、丢在地上拉拉杂杂的东西,他也捡起来吃。别人吃了,肠胃决定受不了,他吃了没事,为什么?他没有分别执着。

6 他那个学不得,不能学的,你看那个书上记载,他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挂,他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人家供养他的钞票,他拿来放进嘴里就吃掉了,那个钞票上多少细菌,他没有分别执着,他吃了若无其事!

7 金山活佛一生都不洗澡,人家身上有香味!我们三天不洗澡就臭味难闻,为什么?我们的心不清净。心不清净,我们身上流出来的味道,是贪嗔痴三毒烦恼之味,这个味道难闻!人家那些修行人,示现一生不洗澡,他身上的味道是“法性本净”之味!

8 有 一天,金山活佛住在信徒家里,那个信徒好心地劝老和尚洗个澡。老和尚说:“好!洗澡。”他在洗澡当中,站在那个地方往生了,走了。你看,走得多潇洒、多自 在!更妙的是,他那个洗澡水可以治病,人家不管生什么难治的病,只要喝他的洗澡水,病就好了。“法性本净”,由此可见,清净心多么重要!


374-济公活佛
1 学道之人,一定要叫自己这个心,一切时、一切处,都要保持清净。一切境缘之中,心能保持清净,这个人叫真用功,这个人就是真正学佛,他可以不拘形式。

2 在中国大家晓得,完全把形式摆脱掉了,古时候有个济公活佛。这个人的举止好像疯疯颠颠、不修边幅,其实他的心真正清净,一切境缘当中他都不染着,人家这叫真修行。

3 济公活佛他没有拘束,他样样放得下、样样不执着、样样不计较,但是他的心清净,心里头决定不迷惑、不颠倒。虽然放荡形骸,你仔细去观察,他样样如法,没有一样是与佛法不相应的。

4 济公确有其人,他跟岳飞同时代,在浙江出现。他当年住在杭州灵隐寺,大藏经上《高僧传》里头有他的传记,但是跟市面上卖的小说不一样。小说是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的,我们一般人都被小说欺骗了,所以真正要了解济公,要看《高僧传》里面的济公传,那就没错了。

5 你们看《高僧传》里面,济公长老吃狗肉、喝烧酒。他是很邋遢的人,不洗澡、不剃头,一身穿得破破烂烂,什么地方肮脏,他到那个地方去,他也不在乎。他身上脏东西搓搓还能治病,为什么?他是以清净光明加持你,所以你吃了,什么病都能治好。这些道理、这些事实,你能懂吗?

6 济公长老吃狗肉、喝烧酒,一点都不假,他为什么示现这种相?我们要了解,他是来帮助人开悟的。济公有没有破戒?决定没有破戒,他决定称得上严持戒律,戒律清净。他那个种种示现只有一个目的: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深解义趣。

7 他是真正的圣者,确确实实在教化众生,他不是用讲经说法,不是正规的,他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常常跟大家在一起游玩开示的,说说笑笑里面总有几句真言,令人警悟。
8 你别看济公活佛疯疯颠颠的,其实这是菩萨示现的。要知道,有一些众生,他的缘成熟了,你用一般的方法,你度不了他,要用非常的手段,才能度得了,所以济公作如是示现,帮助他觉悟,这哪里是我们凡夫能够理解的?


375-济公为什么开戒
1 佛教是教学,是教育,佛大慈大悲,教给我们离苦得乐,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我们修净土的人,称阿弥陀佛为本师,称自己为三宝弟子,弟子是学生,所以我们跟佛是师生关系。

2 因此佛法不是迷信,佛法是教育,唯有教育,才能够真正帮助我们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唯有智慧,我们才能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3 佛法是方便多门,不拘形式,经权互用。 “经”就是我们讲正面的,“权”是讲反面的,正面、反面它可以互相配合着用,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教你开悟。

4 譬如说,佛法有三大纲领,这个三大纲领就是戒、定、慧,称之为三学。戒律非常重要,然而,如果你过分执着在戒律里面,死在戒律里面,那又错了。

5 诸位同修知道,在宋朝出现了一位出家人,济公长老。济公长老用的什么?用权,他不用经。道宣律师用的是经,规规矩矩、正正当当的,非常严肃地表现出家人的威仪。济公长老是随随便便的、疯疯癫癫的,不像个出家人。他们二人都是高僧!

6 有许多学佛人,见到戒律很严的人,他很尊敬,愿意跟他学;另有一些人,看到戒律严肃的人,他就敬而远之,不肯跟他学了。于是乎菩萨就示现各式各样的形相态度,表现在世间。菩萨他示现某种身份、某个形相,是为了度某一类的众生,这是我们要晓得的。

7 你看看《济公传》,济公长老有他一套的做法。为什么?他度的是另一种人。当时的达官贵人,一脑袋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叫他们把那个东西都丢掉来学佛,他们不可能做到,这样他们就没机会学佛,于是乎他怎么办?他条条戒都开了。

8 开戒不是破戒,开戒的目的是利益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给众生有闻法的机缘、给众生有入佛门的机会,让众生能够礼敬三宝、亲近佛法,“学佛不难,我也可以学”,这样,他就度了许许多多众生,这就是所谓“经权互用,大慈大悲”!


376-同人不同命,为什么?
1 我们大家都是人,可是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际遇不同、贫富贵贱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满业。满业是你过去所修的福报不相同。

2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业有两种,一种叫引业,一种叫满业。引是引导,引导你到哪一道受生。我们今天得人身,大家都得人身,我们的引业相同,满业不相同。

3 我们大家的满业不相同,所以有人富贵,有人贫贱;有人长寿,有人短命;有人享福,有人受罪。满业不相同,那真是苦乐悬殊,完全不相同!

4 我们讲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都是果报。举个比喻来说,财从哪里来的?财布施来的。所以财要散,财要布施。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财富,是愈施愈多;不施,不施就没有了。

5 我们这世间有很多亿万富翁,那是过去生中修来,现在果报现前。你再仔细看看,他现在再种不种因?他自以为聪明,以为自己有能力、有手腕、自己赚得的,这错了,不是他赚得的。为什么?比他聪明的人多,比他手段高明的人也多,为什么他们不发财?你要从这里冷静地去观察。

6 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聪明绝顶,大哲学家,广学多闻,你跟他在一块,听他谈天下事,头头是道。他一生教书,拿一点薪水,拿一点钟点费,只能养家活口。

7 当年在台湾,台湾印《大藏经》,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他很想买一套,可是没钱买,他必须要借贷才能够买。我们学了佛之后就晓得,他老人家过去大概生生世世修法布施,没有修财布施,所以他财用缺乏,生活勉强能过得去。这大学教授,名教授。

8 我们再看看,那个时候我出家了,有一位李居士护持我,这个人很有钱,李建兴的家人。李建兴在台湾是煤矿大王,他没念过什么书,发那么大的财!阳明山公园是他私有财产,他捐出来的,送给国家。那我们就知道,这个人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多,没修法布施,这就是讲满业不一样。


377-你有没有作佛的心
1 世间人常讲,人不立志,一生就无所成就。学佛,你看祖师大德许多著述里头都教导我们,修行最重要的是立愿为先。

2 你没有愿,你怎么能成就?你有多大的愿,你就有多大的成就,所以愿力与你的成就决定是成正比例的。我们世间一般人学佛没有成就,第一个因素在哪里?他没有愿。

3 我们稍稍留意,就能观察得到,很多人到佛堂来拜佛,你问他为什么要拜佛?为什么要学佛?求保平安、求升官发财,他的愿就这么大,他怎么能成就?

4 我学佛,实在讲第一部看的经典是《六祖坛经》。《六祖坛经》是在一个朋友家里看到的,是丁福保居士的笺注本。在《六祖坛经》之前,没有接触到佛经的时候,我读过《了凡四训》,朱镜宙老居士介绍我的。

5 我是有一次度假,有一个星期的假期,到台中住在一个老朋友的家里,在他的书房看到《六祖坛经》。我看了很欢喜,我大概用了三、四天的时间,就把这部经看完了,连注解都看完了。

6 我在这一生学习的当中,我只看到六祖惠能一个人与众不同。六祖大师当年到黄梅去参访,第一次见五祖的面,五祖忍和尚问他:“你来是为什么?”他说:“我是为作佛而来。”这个口气不得了!我从来没有听说一个人,他学佛是要来作佛的,没听说过,所以他成不了佛。

7 这真的是,修行最重要的是立愿为先!你根本就没有个愿望要作佛,你怎么能作得了佛?当然作不了佛。你口口声声要了生死出三界,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为什么念佛不能往生?你没有作佛的心。

8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作别的,是去作佛的!真正有作佛的心,念佛肯定往生。为什么?“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念佛,是要到西方世界去作佛的,我们有没有这个愿望?我们有没有这个心愿?


378-盗窃
1 佛在《地藏经》上讲,“若有众生,盗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这是《地藏经》里面给我们讲的真实话,不是吓唬我们的。

2 佛在经上讲,你造作五逆十恶罪,佛还能救你,你要是盗窃常住的东西,佛没办法救你。什么原因?佛法的道场叫十方道场。

3 在十方道场,常住的东西是属于十方的,属于诸佛菩萨的,我们如果偷盗了常住的物品,欠的是十方诸佛菩萨的,那怎么还得起?所以这个罪业真的是“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4 但是现在十方道场很少见了,古时候道场真的是十方道场,只要是出家人都可以去挂单,也就是说都可以去住,吃住都不要花钱,他都接待;可是现在道场不一样了,现在道场所谓是子孙庙,你跟他没有关系,他一餐饭都不招待你。

5 虽然现在的道场不是十方道场,结罪没那么重,但诸位要懂得,虽没那么重,还是很麻烦。你偷盗的,你将来要还债,你盗多少,那就要还多少,一点便宜都占不到。

6 类似这种情形非常多,譬如,有许多人用种种巧妙的方法逃税。逃税是偷盗国家的财物,是犯盗戒,这个罪很重,说起来太可怕了!应该纳的税一定要纳,千万不能有偷税的心,因为这个罪太重了,世间人不晓得,懂得佛法的人知道。

7 侵占常住的财物,侵占公家的财物,这个盗戒非常严重,它结罪的范围非常大,那个罪业之重不可思议!所以僧团的东西,常住的东西,甚至公共设施,决定不能据为己有!

8 道场的一切常住物,我们都要爱惜,不能轻易浪费。爱惜常住物是真正的修福,那个福报之大,也不可思议!诸位一定要知道,轻易损毁常住物,都有罪过。


379-他杀猫会成佛
1 如理如法的修学,叫做持戒。持戒,用现代话来说是守法。遵守佛陀的理论、遵守佛陀教导我们的方法,我们把它落实在我们生活上,我们过日子如法、我们工作如法、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如法,那叫持戒。

2 佛法里面,字字句句充满了高度智慧,为什么?人事物的变迁太大,法要都能适应,世法、佛法一样,都要懂得通权达变。所以法不是死的,是活活泼泼的,形式千变万化,原理决定不变。原理是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原理。

3 其实这些原理原则,戒经上都说得很清楚,这个戒里头有。持戒的方式有开、遮、持、犯,我们哪里懂得?每一条戒都有开缘,决定在利益众生那个状况之下,是可以有开缘,开戒不是破戒。

4 破戒是没有开缘的时候,你要开戒,那是破戒。开戒是为利益众生、是为感动一切众生、是令一切众生觉悟,他有特殊的做法。

5 也许你们看到宗门《语录》里面,南泉法师的公案,南泉斩猫,那不是杀生犯杀戒了吗?你要晓得他为什么去杀这只猫?他杀一条生命,旁边有个和尚看到,开悟了,成佛了。这是非常的手段,在某种特殊情形之下,它有开缘。这个你们不能学,你去杀猫,你会堕地狱;他杀猫,他会成佛。

6 明朝末年丹霞法师,把佛像拿来烧,他会成佛;你把佛像拿来烧,决定堕阿鼻地狱。他能干,你不能干,为什么?他用这种非常的手段,能令一个众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想想看,他烧那一尊佛像的功德多大!

7 我们烧一百尊佛像,也不会有一个开悟,那就是破佛身血,这是五逆罪,堕阿鼻地狱。非常的手段、非常的智慧、非常的行为,决定是度一个特殊的众生,令这个众生真正得度。由此可知,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我们一般人不懂。

8 现在受戒,传戒师都不能讲清楚、讲明白,糊里糊涂授,你就糊里糊涂学。他糊里糊涂传,你糊里糊涂受,最后糊里糊涂堕落,你都不晓得,还以为自己戒律持得很清净,这冤枉!


380-外遇/万恶淫为首
1 淫欲是邪业,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六道凡夫往往因为淫欲,而造了种种的杀业、盗业。

2 你看看这个社会,情欲泛滥在现在已经太普遍,所以社会动乱,世界不太平。这个事情不是小事情,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是两个人的事情无所谓,那个罪不大,这是大事情。

3 一个家庭里面,夫妻不能和合,现在人讲外遇,多半是先生有外遇,或者太太有外遇,这个家庭问题就来了。由于怀疑、嫉妒、嗔恨,口角决定不能避免,影响之大,不只两个人,直接受害的是子女。

4 尤其子女在童年的时候,父母是他心目当中的榜样,他天天在看,如果父母做出不善的榜样,这是影响他一生;他再影响社会,这个影响逐渐逐渐扩大。

5 由此可知,外遇是邪行,搞外遇是造无量无边罪业,很少人能想到这些问题,很少人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所以夫妻不和、家庭破裂,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你说你背的因果多大?

6 现在这个世界不安定、社会动乱,就是从这里来的。今天我们看到全世界离婚率这么高,说这个世界不乱,哪有可能?关系太大太大了。

7 如果没有这么严重的关系,佛怎么会把它定作根本戒?中国古大德常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我们要细细体会这句话,要了解这个道理。

8 淫欲是邪业,外遇是邪行,来生决定堕三途;不淫欲是培养自己的清净心,决定能超越三界、了脱生死,所以无论是出家、在家,淫欲要断,不能断要渐渐地断!一定要记得古圣先贤的教训,“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381-他那个爱完全是情绪化
1 我在讲席上常讲,家庭的核心是夫妇,从前夫妇是道义的结合,有“恩”、有“义”、有“情”、有“爱”,现在这四个字没有了。

2 现在我们看一般夫妻结合是什么?“利”、“欲”。你说多可怕!女的看到这个男的有钱、有势力,这是利;男的看到这个女的长得还不错,这是欲,夫妻之间没有爱,这个社会还得了吗?

3 今天有很多人讲夫妻结合是爱,我听了摇头,他哪里懂得“爱”?现代夫妻之间有没有爱?没有。这个“没有”,是没有人教他,所以他不懂。

4 世间人的爱是什么?占有。占有是自私,不是爱;真正的爱,是希望对方过真正幸福的生活。没有私心的爱,这才叫真正的爱。

5 这个“爱”字的意义深广无尽,一般凡夫不懂得什么叫爱,他能体会的非常有限。真正的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而世间人把这个爱想错了,世间人心里只有利、只有欲、只有贪嗔痴,他那个爱完全是情绪化,那是假的,不是真的。

6 我们现前的社会,实在说就是缺乏爱心。现代人几乎已经把“什么叫爱”给忘掉了,这个不得了!

7 中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佛法是爱的教育,所有宗教都是爱的教育,只是现代人迷惑,迷了自性,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爱。

8 今天社会的结合,从基本家庭的组织,到整个国家、世界,都是一个利、一个欲,你说还得了?有几个人看清楚这里头的业因果报?又有几个人肯回头?


382-言语不能不谨慎
1 古人常说:“人无信则不立”。无论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如何维护自己的信用,都非常重视;然而,世间人重视信是为了利,佛家讲信则是为了道。

2 如何能维护自己的信用,佛指导我们一个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就是“诚实”。诚实就是不妄语,说话要有分寸,一定要顾到现实周边的状况,让人听了不至于产生误会。

3 我们与人接触,别人是不是用妄语对待我们,这关系不大,我们受一次骗、受两次骗,就会学到教训,不会再上第三次当。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有没有打妄语?我们有没有欺骗别人?

4 可是在现前的社会,妄语已成了一种习惯,为什么?人们以为,只有用妄语才能保护自己,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不能不打妄语。可是你有没有想到,你的权益非常有限,你的损失可太大太大了。

5 你纵然打妄语可以得到整个地球,你还是免不了生死轮回。你因为妄语,你不能超越三界、你不能往生净土,把往生的机会错过,你的损失多大?一般人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往往随顺自己烦恼习气。

6 现在人爱打妄语,也不能怪他,他们是佛经里面讲的“可怜悯者”,为什么?《无量寿经》上佛讲得太好了,“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虽不怪他,但是他不能不受果报,他自己造的这个业因一定有果报,因缘果报是谁都不能代替的,所以我们的言语不能不谨慎。

7 与人交往,言语一定要很谨慎,纵然你是善心善意,你一定要明了,听话的人能不能体会到你的善心善意?许许多多地方,你善心善意,人家听了之后产生误会,说你是恶心恶意,所以开经偈里头一句话:“愿解如来真实义”,谈何容易!

8 我们修学所以不能成就,说实在话,是误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这个现象太多太多了!别的不说,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人交谈,别人的意思,我们往往也把它错解了,等到自己知道错了,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言语不能不谨慎、不能不学习。


383-佛号就是觉
1 众生因为迷惑,随顺烦恼、随顺习气,造作种种不善,所以得的果报不善,常常生活在苦难之中。
2 这个苦难不分贫富贵贱,有很多人地位很高、财富很多,但是生活非常痛苦。地位高了之后,朋友都没有了,朋友不敢跟他接近,找个朋友聊聊天都找不到。
3 他的财富太多了,时时刻刻要提防别人陷害,所以出门都要请很多保镖,行动不自由。真正知心的朋友没有了,所遇见的人他都提防,“他来见我,他是什么目的?他有什么企图?”,所以真正变成孤零零的一个人。所以富贵人有富贵人的苦难,贫贱人有贫贱人的苦难。
4 说到苦难,大家都一样,唯有菩萨能帮助他!菩萨于世间一无所求,与人无争、于世无求,菩萨能够以爱语安慰他。爱语是爱护他的言语,不一定是好听的,对他有真实的利益,打他骂他都是爱护他,这个道理我们要懂,这是真正的有爱心。
5 在今天的社会,大概只有父母对子女还有爱心、还有爱语,老师对学生都未必有了,朋友之间就更难,所以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悲惨的世界,伦理道德全部沦丧了,这是一个大乱的时代。
6 在这个时代,我们总算是有幸,过去世还修得有一点善根福德,在这一生当中还能闻佛法、还懂得要发心去修行,这个非常希有而难得,所以我们一定要保住自己这一念善心、要保护自己这一念善心。
7 一定要认清楚,如果你还随顺烦恼习气,退堕是决定不能够避免。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修净土的人,要常常记住,唯有这样,你才能降伏烦恼。
8 如果你还随顺烦恼、还随顺习气,没有随顺佛号,你这是迷惑颠倒,你没有觉悟。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么叫觉?佛号就是觉,立刻将佛号提起来,这就是觉。净宗法门殊胜,就殊胜在此地。


384-一定要永离妄语
1 妄语是说假话,欺骗众生,对人没有实话。人为什么会有妄语?无非是贪图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

2 妄语是严重的烦恼,所以古来祖师大德劝人修行,头一个要断妄语。其他的烦恼容易断,妄语不断,就肯定你的妄想习气一条都断不了。

3 一个不妄语的人,他的言论不会有过失。为什么没有过失?他有智慧。常常妄语是烦恼作主、习气作主,所以错误总是不能够避免。

4 妄语是佛门的大戒,所以佛教我们不妄语。我们能做到吗?做不到。什么原因做不到?自私自利在作祟。我要说老实话,对“我”不利。

5 《般若经》上一再跟你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为什么还要坚固执着“我”?诸佛菩萨为什么敢讲真话?他“无我”。换句话说,他没有利害,所以他讲真话。

6 我们凡夫起心动念,头一个就有利害,所以明知故犯。明知故犯是愚痴、是无明,你的损失太大了,你所得到的利益太小了。

7 你损失大在哪里?明心见性损失掉了,你看看这个损失多大!所以我们如果真正知道利害得失,你肯定会随顺佛陀教诲。

8 现在的社会,妄语成了风气,但是,诸位一定要知道,你如果要想在这一生成就道业,一定要永离妄语,否则你就决定脱离不了六道轮回!


385-丈夫跟情人
1 现在是五浊恶世,世风日下,一般夫妻结合是“利”和“欲”,所以很容易变心。

2 有一位居士,她丈夫变了心,在外头养情人,包二奶,且执迷不悟,她问我该如何做才如法?

3 我给她的答复是:“随他去。他不肯回头,只有随他去了。随他去,这不是省事吗?你不是更清净吗?”

4 “他有人照顾了,你可以不必再照顾他,好好地念佛,什么事都没有!你看你也欢喜,他也欢喜,大家都欢喜。”

5 学佛人真的是这样的,你看释迦牟尼佛把什么都放下,你学佛连这个还放不下,可见得西方极乐世界你去不了。这个要放下!如果是天天为这个受气,你的麻烦就大了!

6 人心里头看不开,心里常常受气,对于身心都造成严重障碍,那叫什么?那叫魔障,你的先生跟那个二奶都是你的魔障。

7 如果你统统都放下,那两个是菩萨!他到底是魔还是佛,不在他,在自己一念。自己一念觉悟,他是佛,他来帮助你的,成就你的清净心;你一念看不开,那两个是魔。

8 所以外面,佛讲得好,无佛亦无魔,佛跟魔都在你自己念头转变,一念觉,没有一个不是佛;一念迷,统统是魔。是佛还是魔,就在觉迷之间。


386-仁者寿,义者富
1 古人讲,“仁者寿,义者富”,这话很有道理。春秋战国时代,吴王夫差几乎灭了越国,越王勾践的大夫范蠡用美人计,他把自己的情人西施献给越王勾践,让越王勾践把西施送给吴王夫差。

2 吴王非常宠爱西施,疏于朝政,以致朝政日非、人心思乱,让越国有机会生聚教训,二十年之后复兴起来,把吴灭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中国历史上,国家被灭亡而又能复兴起来的太少太少了,越是第一个好例子。

3 勾践在亡国的时候,卧薪尝胆,他过的是最苦的日子,人民看到生同情心,爱护这个国王;如果他自己日子过得比人民好,他就没指望了。所以以后每一个朝代灭亡为什么没有办法再恢复?养尊处优,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降到人民的水平,得不到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4 范蠡对于越王勾践的为人很清楚,他知道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吴被灭了之后,他就带着西施偷偷地逃走了。那个时候勾践还有另一个得力的助手——文种,他写了一封信给文种,劝文种也赶快走,文种不相信,最后真的被越王勾践赐死。

5 他绝顶聪明,及时带着西施逃走,改个名字叫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范蠡。他们做小生意,做得两三年就发大财了,发了之后他把财统统布施掉,帮助那些穷苦的人。

6 范蠡发了大财,他不享受,马上再布施,帮助多少苦难众生!把财散掉后,过了不久,他又发了,而且发得比上一次更多,这说明了“命里头有财,丢都丢不掉”,这个道理,我们学佛的人心里明白!

7 范蠡这个人聪明,他把财统统布施掉,再从小生意做起,一两年又发了,三聚三散,这历史上很有名的。所以后世,我们中国人供财神就供范蠡,范蠡做了财神。过去我们在台湾,台湾人供财神是供关公,实在没有道理。
8 关公与发财不相干,虽然说是“义者富”,关公是义,那个义他做到了,但是“富”他并不明显。范蠡那个富就太明显了,他真的发大财,所以供财神就供范蠡,那就是实至名归,因为他确实是我们做人的好榜样。


387-不义之财不可取
1 在这个世间,哪个人不喜欢财?可是要知道,不义之财,决定不可以取;不义之财你要是取得,你命里头的财库就有亏损,你命中的福禄就大大地打折扣了。

2 你用偷、骗、杀生等不如法行为所挣来的钱,都是属于不义之财,这是犯了盗戒。你不应该得来的,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你得到的话,罪过都很重!

3 佛在经上教给我们,不义之财决定不可取,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不义之财,你这福报很短暂,一旦福享完了,恶报就现前,那非常可怕!

4 你要想得财富,你就修财布施,这是佛教给我们的正法。你想种种方法去赚钱,譬如搞股票,那是把别人的财富取为己有,是不义之财。不义之财,不可取得,你取得了,决定没有好的果报。

5 搞股票是赌博,在佛法里面,这是偷盗的行为!不义之财,你要是得到了,往往会有很难想象的灾难,为什么?有许多人因你而倾家荡产、离婚,甚至自杀。你说,你的罪有多大?

6 偷盗里面还有一种,譬如你有权有势,逼着别人不敢不贿赂你、巴结你,这也是偷盗的行为。因为送礼不是他甘心情愿的,你所得到的,是你不应该得到的,你得到了,这就是偷盗。

7 偷盗的果报是什么?贫穷下贱。你起心动念都想侵占别人的财物,损人利己,将来你就缺乏财物,你的物质生活会过得很辛苦。

8 贪图不义之财,这是贫穷的业因,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财物各有其主,不义之财决定不可得,得到之后一定有灾难,决定没有好处!


388-香火很盛,人多庙大
1 谛闲法师的那个徒弟,不认识字,什么也不会,他年岁大,所以谛闲法师在宁波乡下地方找一个破庙给他住,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2 这个徒弟真听话,真是不容易!他老实念佛,就念这一句,念了三年,人家站着往生,预知时至。死了以后还站三天,等师父来替他办后事。师父见到他这个样子,赞叹道:“当代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道场的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

3 他往生决定是上品上生,三年的功夫!所以,学佛要认真干。我们今天比不上人家,人家真正是老实念佛,我们不老实,头脑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我们要想在今生成就,就要认真努力,要修真实功德,不要搞假的。

4 黄念祖老居士在《谷响集》里面,就是《净土资粮》后面附的最后一段,他说的有几句话很重要,我非常赞同。他说在现代修行,第一,“同修贵精不贵多”。什么叫精?真干!我们十个人在一同共修,十个人将来都能往生,这个了不起!

5 我们今天道场有几百人、几千人,一个都往生不了,将来统统造恶业要堕三途,这个多有什么用?没有用处!所以同修贵精不贵多。

6 第二,“道场重实质,不重形式”,实质是真修,真正发菩提心、真正诵经念佛,不在形式。建筑庄严,布置富丽堂皇,香火很盛、徒众很多,都是属于形式,这些形式是什么?热闹的道场,不是真正修行。

7 第三,“真修要着重在一心、着重在清净心”,而不重境界、不重神通、不重视禅定、不重视感应,这些东西都不需要。我到这里求什么?求心清净。

8 所以,他这三条开示非常重要。如果能遵守这三条开示,虽然在末法时期,也不会走上歧途,不会走错路。虽是末法,一定会有不可思议的成就。可是我们现在多数人都犯了毛病,都讲外表、都讲好看、都讲形式。说香火很盛,人多庙大,这就是兴旺,这个错了,大错特错!


389-往生就是成佛
1 佛法不仅仅是在现前这个时代,实际上来说,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开始,佛教我们什么?虽然说的是八万四千法门,其实那都是不得已而说的——善巧方便而说的,真实说只有一门,就是念佛法门。

2 《华严经》上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法是什么?老实念佛就是一乘法。也许有一些同修听了不服气,以为我们念佛的人自己夸大,可是你细细地去推敲,无论是中国、外国,古代或是现世,没有不尊重《华严经》的。

3 《华严经》是根本falun,一乘圆教,这是古今中外所公认的。《华严》里面讲什么?跟诸位说,就是讲的念佛。念什么佛?念阿弥陀佛。

4 你们要不相信,你把《华严经》展开来看,讲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是教你念佛求生净土。这就是一乘圆教的秘密法门,原来如此!

5 仔细再看看经典里面的内容,你才知道,善财童子是我们修行人的榜样。善财童子从文殊菩萨会下奠定根基,什么根基?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信心。

6 我们要问一问,善财童子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他修什么法门?他修的是念“阿弥陀佛”的法门。这一点一定要明了!他修念佛法门,为什么还要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其实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代表八万四千法门,代表无量法门。

7 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无量无边的法门现在你面前,自己怎么样?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如如不动,还是一句弥陀念到底,这就是华严的秘诀,我们对这个一定要认识清楚!

8 念佛法门是第一法门,遇到这是你殊胜的因缘!换句话说,这是你成佛的机会。这个“成佛”,就是往生,往生就是成佛,你这一生能够把握住,那你这一生成佛了;你要是不善于运用,把这个机会空过,那真可惜,实实在在的可惜!


390-心要净,心要空
1 我们学佛人,心要净,心要空。什么是空?思议空。这个空,不是说相没有,而是说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空了。

2 佛教给我们心要空,心空就生智慧。我们一般世间人不懂得,偏偏把妄想杂念统统放在心上,我们的智慧为什么没有了,原因就在此地。

3 诸佛如来的心清净,他一念不生;凡夫的心里面有思,口头上有议。由此可见,真正有修行的人,他的言语必定少。

4 中国古圣先贤,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教人,言语要记住一个原则:简要详明。文字是言语的符号,写文章也是守这个原则,要简单、要扼要,又要详细、又要明白。

5 所以我们读中国的古文,文章真是做得好,符合这四个标准。好到什么程度?一个字不能加,一个字不能减。加一个字是累赘,可以删掉,少一个字它不通。文章做到不增不减,一流的文章。

6 我们学佛的人学过科判,用科判一摆开,就知道他的文章好不好。科判是一条线,一条线把它穿起来,废话穿不进去,多余的 字穿不进去 ;如果里面要紧的,断掉一个字、断掉一句,这科判判不下去,就中断了,所以做到不增不减。

7 说话说到不增不减,这是好言语,废话多表示什么?思想乱。思想乱,废话就多;心地清净,言语就少,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从你的言行,就能知道你修行功夫的浅深。

8 佛心是一念不生,由此可知,不思议是觉,思议是迷。《般若经》上讲得很清楚,“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什么叫无知?无知就是不思议。真正的智慧是不思议!


391-眼前的花报就不可思议
1 我常常告诉同修:“什么时候你佛法通了,你就是菩萨,你的生活、工作,跟别人不一样。”

2 你没有学通,你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为自己、为一家人的幸福,你一生就干这个事情。

3 如果你真正通达了,一切众生是主人,你是仆人,你会非常努力地工作,绝对不会懈怠。如果你的福报自己不享,让社会大众去享,这个果报不可思议!

4 为自己,果报很有限,纵然修善,善报也很有限,就算你五戒十善都持得不错,也不过是人天两道的福报。如果你一切都是为社会、为众生,现前的花报就不可思议。

5 我没有学佛之前不懂事,自私自利,非常吝啬,生活过得非常辛苦!学佛之后,受章嘉大师的教诲,这个观念改变了。我跟他见面头一天,他老人家就教我“看破、放下”,教我要学“布施供养”。我很听话,我依教奉行。

6 我对自己非常清楚,我这一生不但没有福报,也没有寿命。照佛家因果来说,我过去生中,大概是偏重在修慧,修慧不修福,所以没福报。

7 因为还有这么一点智慧,就是能够孝亲尊师、能够听话、能够辨别好歹,我依照老师的教导认真努力去做,这有六十多年了,你们现在看得到我的福报。我的福报在哪里?不是有钱,我没钱。我得到许许多多人热烈的爱护,我觉得这个福报太大了!

8 我们讲经,利用高科技的传播工具,向全世界传播,全世界的人都能听到。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佛,至少有两亿人以上,不会在两亿人以下的,眼前这个花报,就是依教奉行所带来的,所以要为众生,不为自己!


392-口为祸福之门
1 我们平常人喜欢开玩笑,可是说的人无心,听的人有意,往往就因此结成冤家对头,所以我们平时要谨言慎行,不能随便开玩笑。

2 孔子当年教学,头一条是“德行”,第二条是“言语”,可知言语很重要。古大德常说“口为祸福之门”,古人对言语这样的重视,不是没有道理。

3 古圣先贤教人“谨言慎行”,说话要很谨慎、行为要很慎重,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话多决定不是好事。

4 如果你是个话多的人,你的老板、你的长官、你的上司决定不会重用你,为什么?容易败事。

5 谨言慎行,是各个行业的领导人所器重的,因为谨言慎行的人能成就。如果你是闲话多、废话多、喜欢开玩笑,绝对不会被重用,为什么?怕你坏事。

6 中国古时候的教学,从小就教谨言慎行,《弟子规》里都有说到,现在我们对于这个教学疏忽了。现在的人言语多,而且不负责任,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7 这个时代,一般人心浮气躁,很容易冲动,我们言语稍不小心,得罪了他,那个麻烦马上就来了,所以我们的言谈要特别小心,要特别谨慎。

8 言语伤人,比杀人还要严重,这个事实真相,很少人知道!所以佛教人,十善里面,身业讲三条,意业讲三条,口业讲四条,你才知道口过的严重!口造业是最容易的,而且造得最多,来生的果报非常惨烈,几个人晓得?


393-两舌之害
1 我们凡夫,一天到晚都在造业。造业,在身语意三业当中,我们的口业造得最多最重,为什么口业会造得最多最重?无始劫以来的习气。

2 我们的习气太深,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不知不觉,一天到晚都会犯。在口业里头,最严重的是“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造谣生事。

3 妄语虽然很普遍,两舌之害超过妄语太多了!两舌小的,搬弄是非,叫你一家不和,破坏你的家庭、破坏你们夫妻;大的两舌,挑拨两个国家不和,甚至于发生战争,伤害许许多多的人命财产,这个罪很重!

4 更大的两舌是挑拨佛法,这是佛家讲的五逆罪里面的“破和合僧”,这个罪大了,比挑拨两个国家发生战争罪还要重!两国战争伤亡的是身命,破和合僧是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

5 挑拨佛法之罪非常之重,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上,佛就举了个例子。拘留孙佛的时代,有两位比丘讲经说法、弘法利生,他们的法缘非常殊胜,结果有嫉妒心重的人来造谣生事。

6 来破坏的人,也是个出家人,他造谣说这两位比丘破戒,没有德行,让信众对那两位法师失去信心。这个弘法的道场被破坏了,佛跟我们讲,他造这个罪业,堕地狱一千八百万年。

7 一千八百万年是我们人间的年数,他在地狱里面的感受,那真是无量劫,地狱太苦了,度日如年!

8 一千八百万年过后,他还要受余报,余报就是饿鬼、畜生。余报报尽,这才再得人身,得人身到人间来,还要受恶报,这个时劫之长,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我们读了这段经文,这才知道造作口业之可怕!这是我们要特别提高警觉的。


394-喜欢听好听的话
1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意无意都在造口业。我们六道凡夫,口业造得最多,也造得最重,所以佛把口业摆在第一个,特别提醒我们,一切时、一切处,要善护口业。

2 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在这四种口业里面,绮语可以说是最普遍的。

3 绮语,就是花言巧语。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利用绮语迷惑众生、欺骗众生。他说得非常好听,不怀好意,你听起来很舒服,结果你受害了,自己还不知道。

4 绮语这里面包括的范围,可以说非常之大,今天的电视、小说、电影,我们有所谓黄色的、灰色的、黑色的,都叫人邪思、邪念,叫人干这个,这都属于绮语。

5 十恶业里头的绮语,这个罪业很重,果报在地狱!一般人往往造作这个罪业,不知道这是一种很重的罪业,等到果报现前的时候,后悔已来不及了。

6 世间人迷惑颠倒,都喜欢听好听的话,都喜欢听花言巧语,他虽然知道那不是好话,他也喜欢听。现在人连是非好歹都没有能力辨别,你说这个多可怜!

7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上当吃亏被骗的人,太多太多了。你讲真话,他不相信,他不肯接受;人家用花言巧语欺骗他,他乖乖地被骗,这是愚痴到了极处!

8 现代人头脑里面装的是什么?贪嗔痴慢、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现在的人自私自利、自以为是、不肯接受正法,对于宇宙人生的真妄邪正、是非善恶,甚至于利害,都不能够辨别,所以佛在经上常讲这些人“可怜悯者”,真正可怜!


395-凡夫用的心是虚情假意
1 我们凡夫用的心是虚情假意,这个要知道,绝对不是真心。说老实话,夫妻、父子都不是真心。夫妻会闹离婚,父子也会吵架,也会闹别扭,那哪是真心?那不是真心,假的!

2 父子不但吵架、闹别扭,现在有好多还脱离父子关系,这是虚情假意,所以要晓得,凡夫用的心都不是真心。

3 因此,我们学佛的人知道,你说你对我真心,我点点头,我晓得是假的,不能当真,当真我们就吃亏上当了。这个世间的人,“我对你是假的,你对我也是假的”,都不是真诚的。

4 佛法讲修行,第一个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真诚之心永远不变,凡是会变的心,这个心是假的。所以世间人没有真心、没有诚意,都是虚情假意。

5 六道凡夫用的心都是虚情假意,自欺欺人,什么时候用过真心?从来没用过!给你说得怎样真,过两天就变了,可见凡夫用的都是妄心。

6 佛菩萨用什么心?佛菩萨是用真诚心。我们学了佛,我们就要学佛菩萨,我们要用真诚心对人对事对物。他假心假意对我,我还要真心真意对他;他搞六道轮回,我要作佛作菩萨,那怎么会一样?

7 如果你不甘心不情愿,他对我假的,我也对他假的,他堕地狱,我也去吧!那不就是这个意思吗?那叫迷惑颠倒。

8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真诚心!无论人家用什么心对我,我们一定用真诚心对人,绝对不欺诳一个众生。我跟佛是用同一个心,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396-究竟圆满的慈悲济世
1 我们是凡夫,一天到晚在造业。善业里面生贪爱,恶业里面生嗔恚;换句话说,见色闻声,你生烦恼。烦恼是什么?喜怒哀乐、七情五欲。你被业所系缚,不得自在,这是凡夫,业系凡夫。

2 佛教给我们放下万缘,就是放下业系苦,使自己在生活里面,无论处顺境或者是处逆境,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身心清净就是在一切法里面不去分别、不去执着、不打妄想。为什么?这些都不是真实的。

3 佛放下了,佛劝菩萨放下;菩萨放下了,菩萨劝一切众生放下。不但理上放下,事上也要放下。这个话初学同修不能听错,事有自己分内事,有自己分外之事,分内的事要做,本分以外的事情放下,决定不做。不是说事放下了,本分之内的事情也放下,那就错了。

4 如果说本分之内的事情也放下,佛又何必辛辛苦苦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普度众生,是佛分内之事,他做得很认真、很圆满;分外的事情,佛连边都不沾。商人经商,工人做工,各个行业,在他们是本分事情,在佛是分外之事,分外事情不沾,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5 那我们要问,佛法除了教学,要不要做社会救济慈善事业?社会救济慈善事业都包括在教学之中,不是离开教学,但是特别去搞社会慈善事业,那你又错了。佛法的慈善救济,是从根本上救起。哪是从根本救起?根本是教你转恶为善,这从根本救。

6 一切众生的灾难,种种不如意,从哪里来的?从恶业来的。佛做慈善救济工作,不是从枝枝叶叶,是从根本,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7 佛家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是世间人所讲的,他没有衣服穿了,去做几件衣服送给他;没有东西吃了,去送一点粮食给他,这是救一时,不是救永久。

8 诸位一定要晓得,最严重的、最大的灾难是什么?是六道轮回,是三恶道。佛讲经说法帮助我们觉悟,脱离六道轮回,这是慈悲救济到了极处!佛的教诲,是救我们永久,也不疏忽一时,由此可见,佛做的是究竟圆满的慈悲济世!


397-接受明师的教导
1 我在年轻的时候,初初接触佛法,知道佛法好,可惜没有人依教奉行,没有人为大家讲解。

2 我求佛菩萨保佑,希望有善知识现前,最后老师点醒我:求人不如求己。求人,非常渺茫!

3 古人常讲,世间难事有两种,一种是登天难,一种是求人难;登天难是比喻,求人难是实在的。我想老师的话有道理。

4 “求人不如求己”,自己认真努力修学,发心把佛法介绍给大众,我这一生就走这个路子。

5 善知识的引导,对于一个学人成功失败,那是真正的关键。

6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是我学的第一部经。展开经本,在第一个小段里面,佛就告诉我们,修学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要亲近“明师”——接受明师的教导,这是学佛头一个条件。

7 明师不是他名气很大,这个“明”是光明的明,我们看到这个字就晓得,这个老师有修有证,那才是个明师。

8 老师就告诉过我,有修有证的老师,现在这个世间没有了。没有,不得已而求其次,我们就把水平降低,现在这个世间还能找得到的,哪一种老师?有修有学,找这样的老师。


398-在日常生活当中练真心
1 我们今天学佛,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我们自己在那里分别是非、分别人我,作茧自缚。我们的心本来清净,六祖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现在搞得不清净,那有什么法子?

2 你本来没有妄念,你天天在打妄想,这个事情佛菩萨不能帮你忙,因为是你自生妄想。诸佛菩萨不能帮助我们断烦恼,不能帮助我们破执着;破妄想分别执着,是我们自己分内的事情。

3 会用功的人,他在这上面用功夫!不会用功的人,在名相上用功夫、在教条上用功夫,那个没用处的,那是不会有成就的。真正有成就,是要用心地功夫。

4 我们的本性,我们的真心,本来是清净的,六祖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心本来清净,所以心地功夫里面,我们修净宗的人,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处所,顺境、逆境,能保持自己心地清净,这就对了。

5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练什么?练真心。练什么都不思、什么都不想,这才是真的做心地功夫。虽然什么都不思、什么都不想,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不是样样不知道,样样不知道,那就变成无明了。

6 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不落在思想里头,这个高明,确确实实没有思、没有想,佛如是、菩萨也如是。你看!一切众生向佛菩萨请教,佛菩萨随意就答复了,就给你讲解了,他有没有思、有没有想?没有!想了才答复你,那个不是真智慧;不通过思想的答复,真智慧!

7 不通过思想能答复吗?能!就如同大磬一样,大扣则大鸣,小扣则小鸣,不扣就不鸣。我们敲它一下,它是不是想一想,我要不要声音大一点、小一点?“它没有想,它也没有思”,这个道理很深。

8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这样的训练,这就叫修行。我们常常遇到人、事、物,都会想一想,这是错误的。从今之后,不再想它,就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你不想,你的心是清净的,清净心生智慧,所以人家一问,你一看、一听,就了解、就明白。


399-拼命赚钱,能赚得到吗?
1 我们有不少同修,虽然天天听经,可是他要知道,光是听,听懂了也没用,为什么?你要不真正用功夫,你不能超越六道轮回。

2 你要想了生死、出六道,一定要真正地做。从哪里做?第一个,从得失里面去做。现在的人很苦,就是苦在患得患失!

3 因为我们烦恼里面,得失的烦恼看得最重,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们一样都不肯放下,样样总想据为己有,所以从这个地方去做,这是真修行。

4 你不要以为:我不要名闻利养,我不拼命赚钱,我明天的生活怎么办?所以人都打妄想,不晓得事实真相。你以为你打妄想,“我拼命赚钱,钱就可以赚到”,哪有这回事情?

5 佛告诉我们,你命中有没有财富,这是业因果报循环的相续,与你那个妄想毫不相干。如果你打妄想就可以得来,那佛菩萨又何必来教化众生?

6 金钱财富,不是打妄想能够得来的,你得来的,是命里有的。你命里有的,它到时候就会刹那刹那现前;换句话说,你不打妄想也现前,那你何必要打妄想!所以,深入经教、深明事理的人,他决定不打妄想。

7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还想什么?什么都不要想了,心自自然然就定下来。命运确实是有,但是命运可以改变,为什么?命运是心造的,是我们自己造的,所以命运可以改变。

8 命从哪里来的?我们前生造作的业因,这一生受的是果报。真正觉悟的人,他了解这个真相,所以他的心是清净的、平等的、充满真实的智慧。没有觉悟的人,心里面充满妄想分别执着,他天天生烦恼。迷跟觉的受用,显著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400-凡夫的心不快乐
1 佛告诉我们,“心清净,就得福”。一般人不懂得什么叫福德,以为发了财、做了大官,这个就有福了,这个观念都搞错了,这是佛法里头常讲的颠倒错乱。

2 一般人都看错了,是非看错了、利害看错了,不是福的看成是福,真正的福报,他不以为那是福。

3 今天物质生活丰裕,我们的忧虑牵挂烦恼,却是无量无边,所以那不是真正的福报。诸位要知道,真正的福报是清净心,佛菩萨在经典里面,虽然为我们说出来,而实际上,你没有那个境界,你怎么能够体会得到?

4 其实说穿了,真正的幸福快乐,决定不是物质的享受,从物质享受当中得到的快乐,就像什么?吸毒。物质的享受,是外面境界的刺激,离开外境,乐就没有了。必须有外面境界的刺激,你才会得到快乐,这个情形就像吸。

5 所以诸位要晓得,享受五欲六尘那个快乐就是吸毒。诸位很冷静地去想想,你看像不像?你才知道,得一点短暂的快乐,付出的代价,是把性命付出去。

6 佛跟我们讲,真正快乐是不需要外面境界,那个快乐,从内心里面生出来,像泉水一样,它自自然然往外推涌,叫法喜充满。那个快乐怎么得来?清净心。清净心会有什么快乐?生智慧、生般若,他怎么不快乐!我们凡夫的心不快乐,因为生烦恼。

7 诸佛菩萨、修行有功夫的人,他心地清净,他生般若、生智慧,这是真乐,那才叫真正有福。有福的人心里头生智慧,真快乐,那个是真有福报!这是说明,圣人的标准跟我们凡夫不一样,就是苦乐的标准都不相同。

8 我们凡夫哪有乐?天天等于说是在服毒,天天在打毒品,哪有什么快乐?所以,真的快乐要离分别心。先有分别,而后才有执着,分别心没有了,执着当然没有了!分别执着都是烦恼,烦恼都断掉了,你怎么不快乐?
 
401-十五的月亮
1 农历十五晚上,是月圆之日。在星宿里面,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十五的月亮是最大的,月光是最亮的,所以在星宿当中它算是王。

2 在佛法里面,十五的月亮,是比喻究竟圆满的智慧。月亮在没有圆的时候,它有一部分是黑暗的,另一部分是明亮的,佛用光明的这一部分代表智慧,用黑暗的那一部分比喻迷惑。

3 迷惑一天比一天少,光明一天比一天大,到满月的时候,黑暗部分完全看不到,所以把它比喻智圆满了。智圆满、惑断尽,这是什么境界?如来果地上的境界。

4 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断,他的智不圆,接近圆而不圆,像我们中国人讲十四的月亮、十六的月亮,接近圆还稍微差一点点,等觉菩萨。

5 初二、初三这月牙比喻什么?比喻初住、十住位的菩萨。那也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露出来虽然不多,他是真的。十五满月是如来,他跟如来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所以叫同生性。如来和菩萨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

6 诸 佛如来和菩萨,都是以真实智慧帮助一切还没有觉悟的众生。凡是没有觉悟,就是有苦难,在遍法界诸佛刹土里面,人数不少,佛菩萨用智慧去帮助他。诸佛菩萨无 论是现身、示相、说法,无一不是以智慧为根本,所以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真正的目的,断恶修善是附带的。

7 六道众生很苦,他迷得很深!迷不是一下就能断掉的,悟也不是一下就能开的,真的就像月亮一样,从初二、三到十五,阴暗分分少,光明分分透,所以菩萨开智慧,从圆教初住那是个月牙,到究竟圆满是个满月。

8 今天是十五元宵节,在中国古时候,在元宵节,人们都为一家人、一族人祈福,希望这一年每一个人都过得圆圆满满。十五的月亮,月光是圆圆满满,希望诸位在佛法上、在智慧功德上,也能圆圆满满!


402-用真心不用妄心
1 我们中国人,有这么多人在佛法里头成就,这是什么原因?他晓得“舍妄用真”。换句话说,就是晓得“舍识用根”。如果你懂得舍识用根,成佛真的不难,成佛真的不需要很长时间,关键就是你明不明了、你肯不肯干。
2 你要是不懂,盲修瞎练,没法子!佛法是要如理、如教、如法地修学,功夫不间断,才会有成就。盲修瞎练,“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你的功夫不得力,只是阿赖耶识里头落一个佛的种子,这个不能成就。
3 我们想一想,我们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偶尔有那么一念回光返照,我要舍识用根,还没用两秒钟又用识去了。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你是用一个小时,不行!不能成就。用一个小时,断二十三个小时,那怎么行?

4 所以真正讲用功,功夫决定不能间断,间断就不叫功夫,功夫要绵绵密密不能间断。在从前丛林寺院当中的日课、平常课程,每天是十六个小时,二十四小时,它做功课十六小时,这个力量能够伏妄想,功夫得力。

5 一半一半这不得力,所以我们今天讲修行,你不是真正用功,你怎么能伏得住烦恼?每天早晚课不缺,早晨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二十四小时才四小时,当中要断二十小时,怎么能成功?不能成功。何况用的还是妄心,不会用真心。

6 真心里面没有妄念,真心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能用真心的人,就叫做发菩提心。什么叫修行?发菩提心的人,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用真心待人接物,那就是修行。

7 我们现在用的心是生灭心,刹那刹那生灭,那是妄心。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全是生灭心,这个心是妄心,用这个心来念佛,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乱,但是不能到理一心。一定要用真心,才能够到理一心。

8 在佛法里面讲开智慧,是开的这个智慧——“舍妄心用真心”,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的智慧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因为诸佛与那些大菩萨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你也用真心不用妄心,你与诸佛菩萨有什么两样?

403-名副其实的永生

1 佛所说的一切法,也就是讲,这一切经就如同药一样,专治众生的毛病的。众生的毛病是什么?是烦恼、是习气、是生死轮回,这是大苦!这一种苦痛,可以说除了佛法之外,没有方法能够对治。

2 即使有一些宗教,那个治法是治标不治本,可以得一时的安慰,过了这一时,毛病又复发了;换句话说,不究竟,不能够根治!

3 高级的宗教,它能够帮助我们生天。生天不错,天上福报大,寿命长,还要不要死?还是要死,并不是说到了天上就永生了。说升天是永生,这个话是安慰人的话,不是真的。天人也有命终的时候,他的寿命长就是了。

4 通常我们讲忉利天,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我们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一般宗教里面讲的上帝,就是忉利天主。忉利天人看我们人间,人活得很可怜,寿命还不到一天,真的是朝生暮死,实在是可怜!

5 忉利天人的寿命是一千岁,他那个算法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的寿命一千岁,我们算起来是天文数字,但是寿命到了,他还是要死。

6 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现在灭度了,照我们中国的算法,今年是三千零三十八年,在忉利天上才一个月,释迦牟尼佛离开我们世间才一个月。

7 最高的天是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还是有个数字,八万大劫到了,他的定力失掉,他会往下退堕,还是要六道轮回,所以绝对不是究竟。

8 那些宗教能力再大,只救我们一时,不是永久的救苦。唯独佛法教给我们了生死、出三界,那所得到的才是名副其实的永生。

404-外道

1 我们在印度历史上看到,世尊当年在世,著名的外道有九十六种。这些外道,如果用现代的名词来说,是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都是了不起的顶尖人物。

2 所以“外道”,不是毁谤人、不是贬低人。“外道”这两个字的定义,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得很清楚,“心外求法”叫外道。我们自己要细心去检点、去反省,我们是不是心外求法?如果是心外求法,那也是外道。

3 这个外道,在佛门有个术语叫“门内外”。佛门里面的外道,虽然学佛、皈依受戒了,还是心外求法;换句话说,对于佛的经典没有深入,不了解经教的义理,念念还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这都叫外道。

4 与“外道”相对的是“内学”,所以,佛法从哪里学起?从内,内是心性。内是能现能变,外面是所现所变;能现能变是真的,所现所变是假的,你在假的那一面去求,那你哪一年才能见道?

5 这个“见道”,就是你见到心性,宗门讲“明心见性”,见性这才入门,佛家通常讲“入大乘之门”,才入门,距离登堂入室,那还相当遥远。这个入门,在《华严经》里面就是初住菩萨,《华严》是圆教,圆教初住菩萨才入门。

6 由此可知,佛法是从内求的,“内求诸己,不求诸人”这是佛法的殊胜。实在讲,内证的方法好,直接稳当,它不迂回,直接教我们从内证。

7 但是,我们往往不懂得佛的意思,不明了佛教导我们方法的所以然,于是有意无意当中,我们的思想言行跟佛所教的恰恰相反,这是我们不能证果、不能入门的真正原因。

8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有九十六种外道,佛以种种善巧方便摄受外道、降伏外道,帮助外道契入净土法门,如果我们懂得佛的意思,知道他的善巧方便,我们如理如法地修学,在一生当中契入境界,不是个难事情。

405-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1 我们佛法讲修行,怎么修法?要修“不动心”。《金刚经》上讲得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

2 不取相就是不着相,“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你把这个原则完全掌握到,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功夫没有不得力。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原则,“外着相,内动心”,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都不能成功。

3 我们平常一定要晓得用功,用功一定要晓得掌握原则,所以会修行的人,是在境界上修。《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做样子给我们看,什么样子?历事练心。

4 修行无过于历事练心,在境界事相里面练清净心,就练这个。万事万相你要不经历,你怎么知道你能够不着相、不动心?你没有接触过,那个功夫靠不住。

5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里面有一段故事,很能令人深省。他认识一个老法师,这个老法师往年修行很不错,可是到晚年就不行了,堕落了。

6 什么原因?法师年轻的时候住山,修行得很好,真的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可是在晚年的时候,信徒们在都市里面建了一个道场,礼请他去主持,于是他下山,一下山,就跟五欲六尘接触;一接触,他就退转了。

7 莲池大师就提醒他,他说:“有老修行住山,几十年不下山,他在山上养道,修得很不错;可是下山没多久,心就动摇了,贪嗔痴慢就起来了。”这法师听了之后,就向莲池大师请教:“这是谁呀?”莲池大师说:“就是你老兄!”

8 这说明什么?不接触大众,你的定是假的,没有经过考验,境界现前自己做不了主,烦恼习气统统现行了。所以,修行要在哪里修?在五欲六尘里头修。修什么?修“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唯有真正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修行,这才是真正得法。

406-听一家之言

1 我初学佛的时候,跟台湾大学严一平教授常常往来。他是教考古学的,人也很聪明,他告诉我:“佛法没什么,矛盾。”

2 我说:“什么地方矛盾?“他说:“《金刚经》里面,佛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自相矛盾。”他没契入经教,他不晓得,佛是应机施教,所以才产生误会。

3 你看看,大学教授,还是有名的教授!我听了只是笑笑,我那个时候二十几岁,他四十多岁,他是长辈,我不好意思跟他辩。你看看,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尚且是这样的知见,何况等而下之的人。说到这个地方,师承重要!

4 什么是师承?我只相信一个老师的话,我跟定这个老师,什么事情我要向老师请教,有疑惑问老师,决定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话。现在师道没有了,你们大家跟到我,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同学,我不敢称老师,我没有这个德行。

5 现在有没有师道?没有了。师道是学生对老师百分之百的服从,没有二话好说。我这个年龄在这个时代,还沾到一点师承的边缘,我非常幸运,我学哲学,跟方东美先生,一个老师,他老人家有善巧方便,不准我亲近别的这些老师、不准我接近他的学生。

6 他 在台大教书,我想听他的课,他每个星期天拨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家里给我上课,他不让我到学校去。什么原因?到以后才明白,老师对我很爱惜、很重视,重视什 么?我是一张白纸,没有被污染过。我对哲学有兴趣,很想学,没有读过哲学书,没有接受过任何哲学家指导过,所以是一张白纸。

7 他对我这么爱护,怕我到学校里面去听课,一定会认识其他的教授、认识很多同学,跟这些同学、教授混在一起,我的知见就杂了、就乱了,这一乱他就没法子教。老师有智慧、老师有德行,所以他把我管得很紧、管得很严。

8 我 那个时候还要上班工作,自己得养活自己,生活非常清苦。星期天两个钟点到他那里去,别的地方就不能去。“听一家之言”,老师用这种方法来教导,我终身感 激!以后学佛,章嘉大师也是这个态度对待我。所以我的老师是一个,不是两个。真的是一门深入,我们基础根基才能够扎得稳!

407-魔也会回头

1 有同学来问我:佛弟子当中菩萨示现,为什么还有作恶的?为什么还有专门跟释迦牟尼佛捣蛋的、还想种种方法障碍的?

2 他不知道事实真相,其实,那些来捣蛋障碍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大权示现,迹象上是障碍,实际上是帮释迦牟尼佛的忙。

3 譬如六群比丘,这是佛弟子,都是大菩萨,他们表面上很不听话、顽皮,天天在外面造作一切罪业,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让大家看了,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告状,“你的学生在外面干杀人的事情,在那里干犯罪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听到之后,制订戒律。

4 所以说没有他们造罪业,戒律怎么制法?他们故意造作许许多多的过失,让释迦牟尼佛一条一条订戒律,这是大权示现。

5 另外一个障道的是魔,魔王眷属,他为什么障道?嫉妒、嗔恚。从嫉妒、嗔恚里面生的这是魔,魔障道。

6 魔不希望大家道业成就,魔看到人受罪受苦,他就欢喜;看到人离苦得乐,他就不高兴。

7 我们自己要想想,我们是魔还是佛?如果我们是佛弟子,看到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会生欢喜心;看到一切众生遭难受苦,我们会有怜悯心,不忍心见到,这是佛弟子。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受苦受难,会生欢喜心;看到别人得福、得利益,心里起嫉妒心,我们是魔一类。

8 是魔一类的也不怕,只要有缘接触正法,魔也会回头,不再当魔,再作佛弟子。所以,接受佛法长时间的薰习,魔也会觉悟,也会回心转意来拥护佛法。

408-地狱门前僧道多

1 我们今天佛法衰,衰到最后会灭亡。怎么会衰灭?佛门不如法。怎么不如法?现在一出家穿上这个衣服就自尊自大,我已经出了家,在家人都要向我顶礼,都要向我问讯。

2 殊不知出家人堕地狱的,比在家人要多百分之九十九,所以我是不大劝人出家的。连你们来皈依,我都讲得很清楚,皈依要是不如法,你就皈依到阿鼻地狱去了,连皈依都如此,何况出家!

3 怎么说皈依会皈依到阿鼻地狱?我皈依某个法师,“某个法师是我的师父”,你就堕阿鼻地狱。因为你皈依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个法师,这个法师是给你作证明而已。

4 你认定这个是我师父,那个不是我师父,和合的僧团被你分化掉了,你干的什么事业?破和合僧。你去查戒律,“破和合僧”是什么罪?破和合僧是五逆罪,堕阿鼻地狱。

5 所以受皈依的人自己心里面,我皈依三宝,只要是出家人都是我师父,一律平等,没有分别,这个僧团才是和合僧团,这个才是如来的僧团。在今天这个世间,真正的和合僧团,我们看不到了。

6 每一个法师,“这是我的徒弟”、“我有多少多少皈依弟子”,就变成自己搞一党、搞一派;自己搞一个势力范围,搞一个圈圈,将来是师徒统统要堕落。

7 出家人贡高我慢,将来都是堕三途地狱!佛法就是要伏烦恼、断烦恼的,贪嗔痴底下就是慢,我慢是大烦恼,慢不但不能断,还增长,这怎么行?不出家,我慢心还小一点;出家之后不得了,我慢心增长了。

8 不出家,烦恼少、烦恼轻,他能往生,他修行能修得好,所以往生都有很好的瑞相。这一出家,烦恼增长,反而脾气大了,所以往生都往生到三恶道去了。我跟大家讲的,句句都是真实话!

409-学佛的人要像佛

1 我们读《华严经》,《华严经》到末后,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都发心求生净土,他们两个人带头,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跟着文殊、普贤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

2 我们想想这个境界:华藏世界的教主是毗卢遮那如来,文殊、普贤是毗卢遮那佛的大弟子(候补佛,等觉菩萨),他们在毗卢遮那佛的会下,把毗卢遮那佛的弟子统统都带走掉了;我们今天的人看到,这成什么话,你不是把我们道场都破坏了?

3 毗卢遮那佛看到,不但不生气,还鼓掌欢喜赞叹。佛的心量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因为自私自利没放下,所以看到别人好我们嫉妒,我们道场信徒被别人拉跑了,我们气得不得了,想什么方法来对付。

4 毗卢遮那佛何以不然?他知道这些人在他的会下要成佛,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到极乐世界,成佛就很快。佛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大家早一天成佛,快快成佛,现在有这么个机会,他到那里马上就成佛,毗卢遮那佛当然鼓掌、当然欢喜。

5 毗卢遮那佛不为自己,为众生,希望众生个个早成佛道,这是我们应当理解、应当学习的。

6 我们决定不可以以自己为主,哪个地方有正法,哪个地方殊胜,应当把我们自己的同学介绍过去,这是正确的,决定不可以障碍,障碍的果报不可思议!

7 诸位看看《弥勒菩萨所问经》,这部经还有个名字叫《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障碍众生的法缘,果报在地狱;如果你要赞叹随喜,功德无量无边。所以是邪是正,是罪是福,都在一念之间。一念为人是正是福,一念为自己是邪是罪。

8 所以,我们一切时、一切处,都要保持正念,这个重要!什么是正念?帮助别人、成就别人,这是正念。学佛的人,要像佛一样,决定不可以有自私自利的念头!
410-贪心最毒

1 佛在经论里面,将凡夫的烦恼说之为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就太多太多了,说话就不方便了,所以佛把它归纳成八万四千。这个八万四千,确确实实是一条一条说得出来的,不是一个笼统的数字,是确确实实有八万四千条。

2 八万四千要在平常讲演的时候,那也太琐碎了,所以就再把它归纳,归纳成一百零八。这一百零八类,叫百八烦恼,我们这个念珠是一百零八颗,它的意义就是断百八烦恼,是这个意思,把烦恼念掉。

3 可是百八虽然是不多了,说起来还是很罗嗦,再归纳,像天亲菩萨在《百法》里面给我们归纳成二十六个,这个就比较简单了。通常讲经说法要说得详细一点,都讲二十六个烦恼。但是一般情形,还不说这么多,这么多太麻烦了,再把它归纳成六个,贪嗔痴慢疑恶见,这六个叫根本烦恼。

4 这六个还嫌多,再归纳成三个,这三个是贪嗔痴。“贪嗔痴”称作三毒烦恼,所有一切烦恼都从这三个根本烦恼生出来的,所以叫做根本。贪嗔痴如果再要归纳,就归纳成一个,那就是最毒最毒的“贪”,贪心最毒!

5 佛教给我们布施,就是度贪心的。所以菩萨修行的纲领有六个,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度悭贪,我们知道它真正的用意,我们才会认真地学习。古人常讲,“爱不重不生娑婆”,你为什么会生到娑婆世界?为什么会去搞六道轮回?说实在话,都是贪爱的心太重。

6 贪爱的对象非常广大,包括世间的五欲六尘、出世间的大小乘佛法。世间法不贪了,贪佛法行不行?还是不行,还是搞六道轮回。佛是教我们断贪心,不是教我们换贪的对象,这一点要搞清楚。所以世法不可以贪,佛法也不能贪。

7 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一个烦恼最难拔除,可是非拔除不可;你要不能拔除,就不能出三界,就不能够免轮回,这个事情麻烦!我们讲了生死、出轮回,有一个很简单的定律,那就是不管你修学哪个宗教、哪个法门,你那个贪的念头是不是真的断尽了?

8 贪嗔痴果然断尽了,那你就决定能够超越轮回;你修行得再好,这个贪嗔痴念头不断,换句话说,你决定还是在轮回之中,你出不去!由此可知,布施供养是佛门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修学的手段。

411-误导众生

1 有一些同修来告诉我:“法师,你叫我们念阿弥陀佛,你叫我们念《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我过去念了好多经,念了好多佛菩萨,现在不念,那佛菩萨不是会怪我?”

2 你起这个念头,这就是谤佛!佛菩萨的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不但没有把佛菩萨当作好人,还把他当作一个有报复心的恶人,你怕得罪他麻烦大,你把他当作这种人,现在我们讲,当作黑社会的人,你说你这个罪过大不大?

3 你起这种心、动这个念头,这还叫学佛?鬼神你得罪他,他才会找麻烦;佛菩萨你得罪他,他不会找麻烦。但是你这种心,你把佛菩萨当作是个凡夫,还当作是个恶凡夫,这个罪很重。结罪是从这里结的,佛菩萨决定不会找你麻烦,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

4 如果你过去修行不如法,现在如法了,专门学一部经、专门念一尊佛,你过去拜的那些佛菩萨看到,欢喜都来不及了,怎么会找麻烦?世间一般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产生这么大的误会,这个误会就造罪业。

5 实在讲,众生自己造作这个罪,他并不晓得,不知道这是有罪,这有什么罪?我们觉得没说错,诸佛菩萨那个眼睛看到,我们凡夫犯了很大的错误。犯了什么错误?谤佛。

6 为什么是谤佛?你的想法、说法,会影响别人,会断掉别人一生成佛的机缘。你学佛又造了业,造这个业很麻烦,这个业不比世间的业,这个业是破坏别人法身慧命的业,这个业重了,这个业是谤佛、谤法、谤僧。

7 毁谤三宝,戒经里面讲,那个罪过是堕阿鼻地狱。不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你了不了解,你说这个话影响别人,就是误导众生,是从这个地方结罪的。

8 你误导众生,你错解了佛法,你知见不正,障碍别人往生,这个罪非常之重,你将来要堕阿鼻地狱!实在说,佛菩萨大慈大悲,你怎么样毁谤他,他绝对不会怪你,那个结罪是误导众生,罪是从这里结的。

412-七宝池里的莲花

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极乐世界有个七宝池。七宝池与往生的人,关系非常密切,为什么?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而莲花都生在七宝池当中。

2 经上讲,我们一发求生极乐世界之心,七宝池里面就长一朵莲花,就一个花苞。这个莲花上有你的名字,决定错不了,将来你往生,阿弥陀佛手上拿的莲花,就是你自己修的莲花。

3 换句话说,莲花是自己修的,七宝池是阿弥陀佛提供的。阿弥陀佛提供我们七宝池,莲花要自己种;自己不种莲花,阿弥陀佛不能变个莲花来给你。莲花是自己种的,这个事情千真万确,你看有许多人念佛的时候能见到莲花,可见得这个事情决定不假。

4 我们这里一起心、一动念,发个真心,“我要生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就有一朵莲花。你用功,你念佛念得很勤,这个莲花一天一天就大,光色一天一天就好。

5 如果你念得懈怠,念得不勤快,这个花长得就很慢,光色就差一点。我跟诸位说明白,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这是你真正能得到的。

6 这个莲花,跟西方极乐世界其他的境界不相同,其他的境界是阿弥陀佛自己的威神功德变现出来的,它没有从小长到大,没有生灭法;莲花是我们自己种的,它会慢慢长大,到我们往生那一天,就长到那一天为止。

7 所以花在经上讲“有一由旬者”,一由旬者是小的;“有十由旬、百由旬、千由旬、万由旬”,那个花就非常之大。

8 这些花的大小都是每一个人念佛功夫勤惰不相同,这不是阿弥陀佛不公平,是我们自己念佛功夫不一样,所以才有这样的差别。明白了这些事实真相,我们这个头脑里,不能想别的,一定要想阿弥陀佛,一定要想极乐世界!

413-专门搜集“不善”

1 我们今天这个心坏了!坏在什么地方?把外面许许多多的不善放在自己的心里,把本来是纯善的心,变成不善。

2 世间一切众生,佛常讲迷惑颠倒、可怜悯者,他迷在哪里?颠倒在哪里?可怜在哪里?就是专门搜集外面所有的不善。他专门搜集“不善”,外面一些善法,他统统遗漏掉了,所以给自己带来了许许多多灾难,这个灾难最严重的是三恶道。

3 新加坡有个很聪明的人叫许哲,她今年108岁,你看她跟我们讲的,她一生心里头专门搜集别人的善法,别人不善的,她都当作垃圾丢掉了,她决定不要,这是我们修行的好榜样。

4 几年前,东北有一个同修打电话给我,说那边有一些出家人,他们眼目当中所看到的是非常非常不如法。有些人就说要去控诉他,把他这个事情揭露。

5 但是又想想,这个事情可能会破坏佛教的形象,让许多学佛的人退了心,这个因果怎么办?他还不错,还能相信因果。

6 所以我就跟他讲,我说你自己好好地去衡量,最好还是不要管,“他是他的事情,我是我的事情”。他为非作歹,将来堕三途;我如果要揭穿,要让许许多多信众对佛教丧失了信心,我要堕阿鼻地狱!这里头业因果报、利害得失,一定要明了。

7 所以,一定要把恶断掉,恶该怎么断?看到恶人、看到恶事,绝不放在心上,恶就断了,是这样断法的。怎么修善?看到善人、看到善事,要去效法,这叫修善。我们能守住这个原则,菩提道上就一帆风顺,才不至于有退转。

8 凡夫修行不能成就,最大的障碍就是进的时候少,退的时候多,所以进一步,退十步,这才需要无量劫,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如果只有进步没有退步,决定是一生成就。怎样能够真正做到只有进步,没有退步?关键就在此地。

414-种善因一定得善果

1 世出世法总离不了因果的定律,学佛的同修,大概都能接受因果定律的说法。“种善因一定得善果”,这是事实,绝对不是假的!

2 凡事有因有果,我要善果,一定要种善因;不种善因,希求得善果,在佛法里讲“无有是处”!我们看到人家发财了,学佛的人绝不羡慕,为什么?晓得他过去世当中多行财布施,他种的这个因,现在他自然得到。

3 想发财的人很多,天天在那里想,他能发吗?发财毕竟还是少数人。纵然用非法手段得来的财富,还是他命里头有的。譬如抢劫银行,他抢了几千万,我们去抢,抢得到抢不到?抢不到!可见你命里没有,抢都抢不到。

4 命里面没有,一抢马上就被人抓去;能抢得到,还是他命里有的。他命里有,不抢,他还是会得到那么多,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所以古人说,真正懂得因果报应,“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所以一定要懂得因果报应。

5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过去世我造的是什么因,我这一生当中享受的就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来生果报怎么样,这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就是。

6 “种善因一定得善果”,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为一切众生真实的幸福去着想,你来生的业报一定非常殊胜。要知道,我们一生的受用是自作自受,与任何一个人都不相干!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就各得其所。

7 你这一生如果生在富贵家庭,或者你从事的行业发财致富了,你会安于富贵;如果生活很贫困,你也会安于贫贱,为什么?晓得这是自己过去世修因的关系,对于富贵人不会羡慕,他种的这个因,应当受这个果报,我没种因,不会怨天尤人。

8 懂得因果报应,那就快乐,知足常乐;不懂得因果报应,生活就很苦!真正学佛的人,相信因果报应,懂得守本分,懂得去种好因。“种善因一定得善果”,天天种好因的人,内心仁慈,一片祥和,他怎么不快乐?

415-我执不破,你不能入门

1 古大德教我们,修行要从根本修。根本,就是要转贪嗔痴三毒为戒定慧,这是如来世尊教导我们的。三毒是烦恼的根,戒定慧是一切善法的根,这是善、恶两个根本。

2 修行要从根本修,我们要知道,根本说的是什么?根本从哪里下手?这是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说的,根本的根本就是“我执”,“我执”不能不破。

3 世间人我执相当重,起心动念决定不把我忘掉,凡是做一桩事情,于我有没有好处,这是第一个念头。破我执是真实智慧,只要有我执存在,在整个佛法里面,大家都晓得,我执不破,你不能入门,大小乘都不能入门。

4 我们学佛学了多少年,功夫不得力,天天还在生烦恼。为什么功夫不得力?你没有去真干。天天读诵、天天讲解、天天研究讨论,不管用,这是在信解里打转转,没有去行。要行才能证,你不行怎么能证?所以真正肯行,这就是真实智慧。

5 真实智慧给我们带来两种殊胜的利益:一个是开悟,智慧现前;第二个,你得“真实之利”。真实之利,我们讲,是物质上的享受不缺乏,圆满了。

6 你得两种利益,福慧二足尊,这才有一点像佛,距离究竟佛虽然很远,但是你已经有这个样子,你已经像了。如果见思烦恼断不掉、伏不住,不像,你还是十足的凡夫,无论怎么样修行,你都出不了六道轮回,修得再好,也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

7 人天福报不算是果,在佛法里讲,超越六道轮回才算是真的有了结果,所以真正佛法是三乘:小乘是声闻(阿罗汉),中乘是缘觉(辟支佛),上乘是菩萨、是佛,这才是真正的果报。

8 真实的果报,都是由断见思烦恼开始,我们今天如果不把自私自利舍弃掉,怎么行?佛的教学,最重要的是破迷开悟。什么是迷?我执是迷、自私自利是迷。我们执着自己的根身以为是我、执着自私自利,这是迷,这不是悟!

416-真心就是阿弥陀佛

1 修行,佛门讲修行,跟世间人讲学习,是同一个意思。学习,学习圣人的教诲;修行,修正错误的行为。从迷归悟、从染归净、从乱心归到一心,这就是修行。

2 任何一个人,生生世世都在学习,永远没有中断,但是学习的内容有善有恶。我们搞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出不去,原因在哪里?我们学习,恶的多,善的少。那些菩萨他们觉悟了,他们的学习善多恶少,所以他不断向上提升。

3 提升的速度,有快有慢,这是每个人不相等的,那是什么原因?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善根不相同,第二个原因是勤惰不相同,所以成就有早晚。如果善根深厚,又非常勤奋,勇猛精进,那很快!

4 我们在《华严》末后,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生成就。像这些我们都要明了,要认真地去学习,希望我们也能在一生成就。但是,我们自己晓得,我们的根性不是上根利智,恐怕很难;但是一心取“凡圣同居土”,那是决定有把握。

5 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取凡圣同居土,古大德常讲“万修万人去”。佛门讲修行,“行”就是趋向、就是造作,我们要向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目标、这个方向走去,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与这个目标相应。

6 经中告诉我们修学的方法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三句最重要,这三句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

7念佛人“执持名号”,名号是四个字——阿弥陀佛,“南无”是皈依的意思,加上南无是六个字,六字洪名。我们念佛,要“念念明了”——“念”这个字是会意字,它的意思是“今心”,现前的心,现前的心“明了”,明了就不迷。

8阿弥陀佛是无量觉,觉而不迷,现前这个心是觉而不迷,这就是阿弥陀佛;念念都明了,念念都不迷,就是皈依无量觉。我们念这句名号,要把现前迷惑颠倒的心唤醒,要把真心念出来。真心就是阿弥陀佛,真心就是一心,念佛人所念,目的就是在一心。

417-借假修真

1 我们这个身体是“有漏之身”,什么叫“漏”?这是佛学里面一个术语,就是烦恼的代名词。换句话说,你有身体就有烦恼,有身体就有痛苦。

2 中国古代道家老子,他能体会到这一层,他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我有最大的忧患是什么?有身体,有身体就有忧患。我们现代人最大的障碍,是太爱惜自己的身体,误以为身体是自己,这是不了解事实的真相。

3 事实的真相是: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连这个身体都不是的。你仔细想,你睡着了,这身体还是你自己的吗?睡着做梦去了,早把这个身体忘掉了。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何况身外之物!

4 做梦的时候,身都带不走,你还能带什么?这个身体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它造业,你就上当、就吃亏了!所以一个觉悟的人,他知道身体是成佛、了生死、断烦恼的一个工具,他不会把这个身体当作自己。

5 佛门常讲“借假修真”,“我要好好地保养这个假身体,拿这个来修真”,这又误会了!借假,假是什么?佛法。佛法是假的,借这个假佛法修真性,而不是借这个假身体。所以这个地方,真是一点都不能搞错,一错就差太远了!

6 为什么说佛法是假的?假就是假名、假相。譬如心佛众生,这三个名词都是假名,从这个假名里面悟入实相,这是佛法的目的。

7 诸佛菩萨很聪明、很高明,他建立很多的法相名词,但这些法相名词都不是真的,目的是让我们从这些假名词里头悟入事实的真相,这个就叫“借假修真”。

8 “借假修真”,是借假的佛法修我们的真性,而不是指这个身,这个一定要明白。所以我们学佛,不能够死记假名,要懂得在假名里面去开悟!

418-儒释道三家的本质

1 在古代,好的老师教学,学生不远千里而来,所以在教育上,绝对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种族的界限,也没有宗教信仰的界限,只要肯学、只要好学,老师没有不认真教诲的,这就是现代所说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

2 我们看看《十善业道经》前面有一篇序文,雍正皇帝写的上谕,从雍正皇帝这一篇文章来看,我们就晓得儒释道这三家的教学,在清朝初年还是社会教育,教导社会大众“和睦相处、平等对待”。

3 和平,是中国古圣先贤教育的宗旨,它的内涵无不是孝亲尊师,所谓是“内圣外王之道”。“外王”就是和平,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内圣”就是内觉,圣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通达明了的意思。

4 对宇宙人生真相明了通达的人,就称为“圣人”,在印度称为“佛”、称为“菩萨”。孔老夫子通达明了,孟夫子通达明了,我们尊称他为圣人。印度人称佛,就是圣人的意思,他不是神仙。这些名词的含义,我们总得搞清楚、搞明白,才不至于迷信。

5 佛教变成宗教,现在我们在香港看到,儒也变成宗教。香港有孔教,亦变成宗教,这种转变是好是不好,很难讲。如果是像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先生所说的,宗教是感情的,要有宗教的热情,宗教总不免迷信,那圣人的教诲变成宗教,这是贬低了,这是不应该的。

6 所以,欧阳大师讲,“佛教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他的结论是:“而为今世所必需”,换句话说,是世间人必须要学习的。它不是宗教,它也不是哲学,它是什么?生活的教育。

7 儒家讲的是生活教育,道家也是生活教育,佛家还是生活教育,这是儒释道三家的本质,我们要认识清楚。他们的教学虽然有同异,我们可以说大同小异,可以相通、可以互注,彼此互相作注解。

8 古德讲佛经,常常引用道家、儒家的来解释;儒家讲学,也常常引用佛经来解释。它是开放的,它不是保守的,它不是专利的,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多元文化。

419-佛是世间的美男子

1 我们一般人讲庄严道场,道场要庄严,道场以什么为庄严?给诸位说,以清净为庄严。不是建筑金碧辉煌,不是法会兴隆、徒众甚多,不是以这个为庄严,而是以清净为庄严。

2 什么是庄严?我们通常人讲的美丽,就是佛法所讲的庄严。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七宝庄严,是自性清净心里面变现出来的,所以那是真正的庄严。

3 其次讲正报,相好光明这是正报庄严。看相的也会说:“相随心转。” 你常修慈悲心,人家一看见你,就晓得你很慈悲,你也不必告诉人“我很慈悲”,用不着,人家一看就晓得。

4 你心地很险恶,人家一看,“这个人不容易相处,很可怕”,一看就看出来。所以你要正报庄严,修清净、修慈悲。你看,天人的相多好!他为什么好?他修慈悲喜舍、他修十善业道。

5 相好是修来的,佛要成佛了,在成佛之前,还要一百劫专门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世间人所讲的德相,相书里面讲的贵相、好相,佛是统统具足,一条也不漏。难道佛还喜欢好相吗?不是的。佛成佛了,何必要修这个?是为众生修的。

6 大家晓得佛是世间的美男子,人家一见他的面,不要听他说法就舍不得离开他,他这个相好就能吸引众生。如果佛的相长得很难看,瘦巴巴的,脸黑黑的,他坐在那儿说法,人家不会相信,“这个人没有福报,他有什么了不起”,掉头就走了,所以佛一定要修相好。

7 相好是摄受众生的一种方便,你们一般所看的变相图,佛的相好,菩萨的相好,罗汉的相就希奇古怪不圆满,绝对比不上佛菩萨。所以,要发心弘法利生,正报庄严必定要修,那就是一定要修清净心、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8 我们的相貌,确实会随我们修行的功夫转变。相的确是随心转,心清净,身就清净,相就清净;心慈悲,相就慈悲,举止言语统统都慈悲。你真正有修行,修个三、五年之后,你拿没有修行之前照片对照一下,不一样!你功夫愈深,相貌也愈好,你这修行功夫骗不了人,一看就晓得。

420-这叫回光返照

1 我们凡夫业障深重,对于眼前世出世间一切事物,究竟哪是“真”、哪是“妄”;哪是“正”、哪是“邪”;哪是“是”、哪是“非”,搞不清楚!

2 我们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天天在造恶业,自己一身的毛病不知道,还处处自以为是。自以为是,这就颠倒了,自己造了一身的罪业都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正当的,这个可怕到了极处!

3 现在是末法时期,凡夫的根性下劣,他的观念都颠倒了,为什么?他的心、他的思想、他的见解,从他生下来那一天就开始染污,愈染愈浓、愈染愈厚,他怎么晓得邪正是非?不可能。

4 中国从前念书人,他从小念圣贤书,对于真妄、邪正、是非、善恶,认识得很清楚;现在大家不念圣贤书了,完全凭个人的感情,“我认为这个善就善,我不喜欢的这就是恶”,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5 每个人情绪不相同,每个人善恶的标准不一样,到底哪个是善?哪个是恶?于是乎问题就来了,这问题发展到最后,就是善恶没有标准了。善恶没有标准,那还得了吗?所以今天社会不安、世界动乱。根源在哪里?根源就在此地。

6 中国从前念书人,接受圣贤的教诲,对于一切法的想法、看法、做法,自自然然就有一个标准,古人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学佛更不必说,学佛,我们的志是要作佛,佛是大圣!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去作佛,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

7 我们对于一切事物的想法、看法、做法像个佛吗?佛是这样想法吗?佛是这样看法吗?佛是这样做法吗?诸位能常常这样想,这叫“回光返照”。佛门常讲“回头是岸”,怎么回头?这叫回头。

8 常常回头、常常反省,我们才会清醒过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要常常反省,常常回光返照,这样在造作一切业的时候,自然会收敛,不敢放逸。

421-一天到晚念钞票

1 真正修行人,家里供个佛堂,一尊阿弥陀佛、一本《弥陀经》、一个香炉,顶多再一个引磬、一个木鱼,什么都没有,心专一!案头还摆一大堆书,这不行,就不专;真正专的,顶多《净土五经》。

2 愈是精,他这个心就愈专,真正到专一,那个受用的确是不可思议!我讲,你也无法体会,为什么没有法子体会?因为你没有专过。你要是能专三个月,你就体会到这里头的味道,这个好处你就体会到了。

3 你就真干三个月,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统统不要看,一些不必要的应酬统统舍掉。不但世间这些书不能看,其他佛经也不能看,就专念一本《弥陀经》或《无量寿经》,念三个月;除念经之外就念佛,尽可能使佛号不要中断。

4 这是要真实的愿力支持你,你要是没有真实的愿力,见异思迁,外面境界一来,马上就动摇,马上就退转了。朋友找你打麻将,好了,你得要去应付一下;那个朋友请你去看电影,你去一下就完了,一切完了。

5 诸位一定要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全摄弥陀无量功德。我们用一念净信的心念这句佛号,把阿弥陀佛的功德,统统变成自己的功德,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就晓得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是世间很多人不知道!

6 《观经》上讲得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句话就是佛在《华严》、《圆觉》上所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是心是佛”、“本来成佛”,这是理,可是事实上不相应。事实上,我们念念都念六道、念十法界,不是念佛!今天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那就是“是心作佛”。

7 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念作佛;念二句阿弥陀佛,就是二念作佛。你这念头不间断,你是念念作佛,那就真的成佛了,诸位好好去想这个道理!你念菩萨就成菩萨,念阿罗汉就成阿罗汉,你念贪、念嗔、念痴,都有果报。念是在造因,后面一定就有果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8 今天有很多人一天到晚念钞票,你们想想,将来的果报是什么?钞票上有很多细菌,将来都变成那东西了。明白事实真相才晓得,一切法门没有念佛好,念佛是真好,真正究竟!

422-家是什么

1 在这个世间,一切众生都有欲望,殊不知这是烦恼的根源。佛在经上教给我们,五欲六尘是烦恼障,所以这个东西,一定要远离,一定要舍弃,一定要放下。

2 说实在话,你只要把生活的欲望降到最低的水平,你的生活就得大自在,你这一生就真正幸福美满。这个道理谁懂得?释迦牟尼佛懂得。谁做到?佛与他的学生们做到。他们过的生活,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什么负担都没有,他多自在!

3 世间人迷惑颠倒,贪着五欲六尘,想尽方法要成家立业。成个家,家是什么?你看那个“家”,要照古文篆字的写法,你就看出来,上面是个小房子,小房子里面是什么?是小猪仔,那就是家。所以佛聪明,佛不干这个事情。

4 小猪被关在笼子里头,那就叫家。你们一个个很喜欢“我成家了”,所谓成家是什么?成家,就是要关到笼子去了。关到笼子去,这叫成家了!中国古人造这个字的意思好深,这就是叫你要觉悟:家不是个好东西。

5 所以我们对于我们祖宗的智慧,真是非常佩服。祖宗对于后世的恩惠太大太大了,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没有的。所以这个文字含义非常之深,看到这个字,人就觉悟了,真正是佛法里讲的“觉而不迷”。中国文字有这种功用,提醒你觉悟。

6 早年我在台北讲经,有一个同修认识了一个女朋友,他大概有意思结婚,写了一封信来问我好不好?我就回他明信片,写了一个“婚”字寄给他,叫他好好地去看一看。他懂得了,他写一封信来,他说:“我不结婚了。”

7 那个“婚”是什么意思?见到“女”人头就“昏”了。他要“不昏”,所以他不要结婚了。实际上,我写给他的这个“婚”字,他错会了一半的意思,就是我们佛法讲,掉到两边去了。这一边是讲结婚,那一边一看,是不敢结婚,掉到那一边去了。

8 他不知道走中道,中道是什么?结而不昏。虽然结婚,一定要觉悟,不昏。成家不被家迷,结婚不被那个昏,“不昏”,这才是中道。所以,真正聪明是走中道,那是菩萨做的;他没有完全体会,他不晓得走中道,他掉到小乘去了,掉到那一边去了!

423-离心意识

1 学佛的人要自觉,什么叫自觉?离心意识,这就叫自觉。离心意识是怎么离法?假如我们在生活当中,处世待人接物,我们不分别、不执着、不落印象,这就叫离心意识,这叫自觉。

2 所谓离心意识,这个意是分别,识是执着,心是落印象,这是真正的功夫!诸位想想,你能不能做得到?不容易。你每天敲着木鱼念经、拜佛、磕头,那个都是装样子,装模作样的,样子装得再像,心里面不作功夫,没用处!

3 离心意识,我常常在讲席当中用四句话来讲,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要真正去做!真的这样去做,有人问我:“这不就变成白痴了吗?”如果白痴就是佛的话,那很容易,现在医院打一针就白痴了;成佛,何必要这么苦修?用不着了!

4 我给你讲的这个不分别,是“分别”跟“不分别”是一不是二,这叫不分别;“执着”与“不执着”是一不是二,这叫不执着;“动念”跟“不动念”也是一不是二;“起心”与“不起心”也是一不是二。这听起来就很玄了,但是我跟诸位说的这是真实话。

5 譬如我们待人接物,我们手上拿着一本书,人家问你:“法师,你手上拿什么?”我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人家问的,我一句话也没得说,那我不是呆呆的?

6 他问我是什么,我说:“这是书!”什么书?《弥陀经》。你看我是又分别、又执着、又起心、又动念,可是要知道,这个分别执着、起心动念是为他。他说这个是书,所以我才跟他说书,他说这个是《弥陀经》,我也跟他说《弥陀经》。

7 我自己心里面,有没有执着这是书、这是《弥陀经》?没有。所以对自己讲,确实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但是对人的时候,又起心又动念又分别又执着,所以它是一不是二。诸位要学这样子,这个叫佛。

8 可是,世间人跟佛不一样,他外面分别,里头也真分别;外头执着,里头也执着,这个事情麻烦大了!佛菩萨那个高明之处,就是外面对你,随着你的分别而分别,随着你的执着而执着,他自己根本没有分别执着,他的本事就在此地,这叫自觉,这是我们要学的。修行修什么?就修这个。

424-闻到异香

1 我们在拜佛诵经,或者是在念佛的时候,有时候会闻到异香,这是什么原因?那多半是天人经过你这里,看到你在念佛、看经,他对你很恭敬,他用这个香来供养你。

2 闻到异香,这是很好的瑞相,一个人修学真诚,会遇到这个境界。但是如果常常有,就不是好境界,那是魔境现前。这个境界不是求来的,如果你心有所求,一旦被妖魔鬼怪发现,他就会弄点香来诱惑你,让你着魔。

3 诸位要记住,你无心闻到的,那才是真的,这是感应道交。瑞相的感应也不能多,几年当中有个一次、二次,这是好境界;如果常常有,那你就快着魔了,这是我们要晓得的。

4 佛与魔的区别就在此地:佛的教法一切都是正常的,他教你增长戒定慧;魔的教法是非常的,他教你增长贪嗔痴慢。

5 所以,真正学佛的人,他纵然见到佛现相、闻到异香,也若无其事。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对了。

6 “闻到异香”这个感应现前,多半是在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你初学的时候,帮助你起信。你不太相信,帮助你起信,你真正相信以后,这个感应就没有了。

7 第二个时期,就是你功夫到某一个程度,你会闻到异香,那是佛来考试的,看你会不会动心;第三次是在临命终时往生,这个时候你一定见到瑞相,一定闻到香,这个我们在大本经上看得很清楚!

8 有些同修他来问我,他说他在初学的时候常常闻到香,现在这么多年来,一次都闻不到,是不是退步了?我就告诉他:“不是退步,如果你常常闻到,那你就完了!那肯定是着魔了!”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

425-我是决定有把握往生

1 佛菩萨是觉,我们凡夫是迷而不觉。确确实实,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晓得自己将来要到哪里去,甚至于不知道现在应该做些什么,这一生就糊里糊涂过去了,这就是不觉。

2 我们凡夫,所谓醉生梦死,糊里糊涂生,糊里糊涂死,一辈子迷惑颠倒。我们在这个世间争名争利,到后来是一场空,哪一样东西你能带得去?就是古人所讲的,人应当做到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所谓遗芳后世,这个观念还是迷而不觉,为什么?地球有成住坏空,你留不住。

3 佛菩萨是觉而不迷,他不迷,他就没有烦恼,他就没有轮回。“烦恼是因,轮回是果”,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就是你心里烦恼变现出来的,你心里没有烦恼,就没有六道轮回。佛在经上讲,小乘圣者四果罗汉超越轮回,他怎么超越?见思烦恼断了。断了,就超越三界、就超越轮回。

4 诸位同修要牢牢地记住,如果我们见思烦恼没有断,不管你学哪个法门,你都不能成就,为什么?你没有能力出三界。就像天台宗祖师倓虚法师讲的,修禅定、修止观,修到最好的程度,也不过是生天而已,没有出三界。

5 所 以诸位同修,你要想在这一生了生死、脱轮回,你要想真正离苦得乐,你必须对《阿弥陀经》、对《无量寿经》认真地去参究,因为除了念佛法门之外,任何一个法 门,你别想在这一生成就。法门都好,可是你用那个方法修,修来修去不能断烦恼;换句话说,你就不成功,你那个药吃了没效。

6 这个法门,不断烦恼也可以往生,妙就妙在此地!除这个法门之外,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要断见思烦恼,才能超越六道轮回,只有这个法门不必。你真正相信、真正发愿、真正肯念佛,你这一生决定成功。

7 这个法门没有别的诀窍,就像《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经》里面讲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你只要真正能照做,就决定成功。我跟诸位同修说,我是决定有把握往生,所以我今天这么肯定地来劝你们,就是我决定有把握!

8 我在这个世界上一天到晚欢欢喜喜、嘻嘻哈哈,为什么?我来旅行的,我是来玩的。我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怎么不自在?我在没得这法门以前,跟你们一样,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烦恼重重;得到这个法门之后,妄想杂念没有了,一切烦恼也没有了。这个法门的殊胜利益,我真正得到了!

426-我非常之快乐

1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种法喜,不是受外面境界刺激,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

2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保持自己心清净,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你怎么不法喜充满?

3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尤其是修念佛法门,能真正达到法喜充满!我今天是真正证实了人生最高的享受,所以我把这个法门介绍给诸位,无非是诱导诸位亲自尝到法味,希望大家都能真正得到法喜充满。

4 真正学佛的人,身心自在、快快乐乐!我看很多人学佛学得愁眉苦脸的,这个学佛没有得法喜,没有得利益,就好像我们有病,这个药吃了没效。希望大家要好好地检点、认真地学习,学佛的人就是快快乐乐。

5 我在国外能够有这么好的法缘,大家都希望来跟我,就是看到我很快乐!我这个快乐从哪里来的?念阿弥陀佛来的。我非常之快乐,我教大家,“你这么念,你就会很快乐”,这个就能接引很多众生。

6 如果我一天到晚板着脸孔、愁眉苦脸,谁都不愿意学佛了。你看学佛,学佛就是这个样子,这佛还能学吗?这佛不能学!

7 诸位要好好地认真学佛,假如我们佛法没有学好,不但我们对不起佛陀,我们破坏了佛法,为什么?我们吓得别人不敢学佛,这等于破坏佛法,这个罪过就无量无边。

8 我们总要叫人家一见到:学佛多好,那个人学佛,你看看那么幸福、那么快乐!第一个就要叫人家有这个印象,这样你就能普度众生,你就能普遍地接引众生。学佛的人一定是身心自在、快快乐乐,这很重要很重要!

427-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 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讲经,那时候我住在中华佛教图书馆,我很仔细地去看图书馆里面所藏的印光大师弘化社出的书,我有很大的感慨!

2 因为印祖是我们的祖师,我的佛法是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的,李老师的老师就是印光大师,所以我非常重视印祖弘化社出版的东西。结果我仔细去看,它的种类不多,大概只有一百多种,可是数量可不少,特别是《安士全书》、《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这三种东西印得最多。

3 我们看版权页,版权页三十多版、四十多版,每一版最少都是一万本,多的三万本、四万本、五万本,你们去看,我的计算都把我吓呆了,这三种书,我估计至少他印了有三百万册。所以我回去台湾之后,我在中国佛教会讲什么?讲《了凡四训》。

4 当 时就有一位法师来跟我说:“法师,你讲佛经不好吗?你为什么讲外道的东西?”我说:“我没有讲外道。”“你讲的不是佛经。”我说:“我讲的是佛经。”他 说:“你在此地讲《了凡四训》,我们大藏经哪里来的《了凡四训》?”“喔,你问的是这个,《了凡四训》是佛经。”我这一说,他呆了。

5 他说:“怎么是佛经?”我说:“是佛的法印印上去的。”“法印,什么法印?”我念了四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是不是法印?”他说:“是的”。“《了凡四训》打开来看看,合不合这个四句?”他一句话不说,面红耳赤,赶紧走了。

6 《感应篇汇编》是道教的,《感应篇汇编》那个注解你看看,都是佛经所注解的,它里面所讲的是不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只要是符合这个标准,就跟佛经没有两样,何必这么执着?这个执着是错了!不懂佛法的人执着,通达佛法的人不执着。

7 我在台湾南部讲《感应篇汇编》,煮云法师在听,下了台他就说:“法师,只有你敢讲,别的人不敢讲。”为什么我敢讲?我讲过《华严经》,我讲过《楞严经》,大经讲了不少,我再讲这个,人家不敢批评。如果我没有讲过别的经,“他拿外道东西来骗人”,人家要毁谤我。

8 住 在美国的同修说:“法师,只有你到美国可以弘扬净土,别的人不敢。”确实我到美国是专门弘扬净土。你问我别的我都知道,你说禅,禅的经我也讲过很多;你说 密,密我也懂得,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是密宗最高的领袖,我不吓唬人。我样样都经过,最后选择了念佛法门,这个法门要不是最好的,我为什么选择它?

428-这个身不是我

1 凡夫错的事情太多太多,佛把它归纳为五大类,第一类叫“见”。把这个身当作我,这是错误的看法。我在讲经的时候,也常常提醒大家,这个身不是我,身要是我,那就坏了!身死了我不就是死了吗?身不是我,身死我不死,我是永远活着的。

2 人是因为有我,才会受人伤害,无我就不受人伤害。《金刚经》上,有一段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小故事。忍辱仙人是谁?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歌利”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暴君,无道之君。

3 忍辱仙人这个修行人,在深山里面修菩萨道,国王到山上打猎,带着许多人,里面也有一些宫女。这些宫女遇到仙人,围在旁边向他请教。仙人给她们说法,这个国王看到,非常生气,说他不老实,调戏宫女,立刻把他凌迟处死。

4 “凌 迟”是用刀割肉,一片一片地割,这是最残酷的刑罚。忍辱仙人不但不恨这个国王,反而感激,为什么?通过这一次的试验,他知道他修的忍辱波罗蜜圆满。所以当 时他发了一个愿:“将来我成佛的时候,第一个度你。”所以释迦牟尼佛念佛成佛后,第一个得度的是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就是从前的歌利王。

5 忍 辱,是我们修学的关键,《金刚经》上所谓“一切法得成于忍”。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忍耐你就不会有成就。所以佛在经典教导大众修学,没有一个地方不提到 “忍”这个字。圣人之所以能成圣,贤人之所以能成贤,菩萨之所以能成菩萨,佛能成佛,没有别的,能忍而已。不能忍,这个世间小事都不能成就,何况是大道?

6 我们今天受别人一点侮辱,就生气、怀恨在心、念念不忘,这一种心态,这还得了?跟对方结下冤仇,冤仇怎么样?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多痛苦!这个苦从哪里来的?自作自受。你自己没有智慧,你执着这个身是我。

7 忍辱仙人被凌迟处死,为什么他不痛苦?无我相,他不执着这个身是我。我们今天被人家刺了、割了,为什么会痛苦?有我。你执着这个身是我,你就有痛苦;你不执着这个身是我,“他是在割别人”,你就不会有痛苦。

8 一切烦恼都是从我执来的,我们修行,首先一定要知道,这个身不是我。这个身不是我,那身是什么呢?身是我所。就好像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的,那不是我。几时你要是晓得这个身不是我,你就没有生死。不执着这个身是我,生死真的就没有了!

429-魔的伎俩高明

1 佛在经里面常常给我们说,魔说法契机不契理,听魔说法,会叫你的心不清净,会给你增长烦恼;换句话说,魔说法是给你添麻烦,让你的身心得不到自在。

2 在我们初学,师道第一,你能够守住师道,魔对你就没有法子。所以我只跟一个老师学,在我没有开悟、没有得一心不乱之前,我绝不亲近两个老师!我一生只跟定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说的我听他的,别人说的我不听,这样,在菩提道上,我才不会动摇、不会退却。

3 佛 在经上告诉我们,“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现前这个世间,我们不认识善知识,我们也找不到善知识,怎么办?找古人。古人里面的祖师大德都是善知识,不但当 时公认,后代都公认。我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对我非常爱护、非常关怀,他说学佛一定要亲近一个善知识,他介绍我印光大师。

4 印光大师是他的老师,他对我的态度不是师生,是同学。他看我是同学,我尊他是老师。他看我是同学,我们都依印光大师做老师。印祖现在不在了,印祖的《文钞》在,每天读诵《文钞》,深解义理、依教修行,印光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

5 换句话说,我们听听别人所说的话,听听别人这些知见,回去再到《印光大师文钞全集》里面去翻翻,印光大师有没有说?没有说,不听。我听老师的,我遵从老师的,我这一生成佛之道能走得通,没有障碍。

6 接受正法,能够帮助你伏烦恼,这是你得益浅的;得益深的能转烦恼、能断烦恼,你的感受是清凉自在、智慧增长。而魔不一样,他给你说法,你听了之后会动感情、会增长烦恼、会增长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佛跟魔不一样的地方。原理原则懂得,佛与魔就很容易辨别。

7 我跟李老学《楞严》,李老特别教导我们这些学生:魔的伎俩高明,他也给你讲经说法,也给你讲如来正法,他讲的法,一百句话里面九十九句都是正法,只有一句是邪法。你跟他学的时候,你完全不能够觉察,你跟他去了,那你就完了!

8 一句邪法就那么厉害吗?老师举个比喻给我们说,你茶杯里面盛一杯满满的醍醐,纯正之法,只要加一点点毒药在里头,这一碗醍醐你喝下去就要你的命。这个比喻,比喻得好,一百句法里头,九十九句正法,只一句邪法,就把你法身慧命断掉了!

430-这样学佛就学活了

1 修学贵在一门深入,开头一定要学一样,要把这一样东西学得熟透,为什么?唯有熟透了,才能提得起观照功夫。

2 所谓观照功夫,就是把你所修学的这些理论、方法、境界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上,用在穿衣吃饭、待人接物,用在处理世间一切事务上,这就叫做观照功夫,这样学佛就学活了。

3 活学活用的佛法绝不在多,多了就功力不够,所以,一定要在一部经上下功夫。我们要想成就,一定要知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容易得定得慧;换句话说,你处事待人接物,你不会有感情冲动,你会用理智不用感情。

4 如果动感情就迷了,观照就失掉了。什么是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佛法里面所讲贪、嗔、痴、慢、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都是情,都是烦恼,这就是迷。在境界里面,回过头来把你的迷情转变成佛号,这就是观照。

5 譬如我们眼见色,合自己意思起了贪心,迷了。理智里头不迷,理智里头没有贪心。不合自己意思起嗔恚心,也迷了。晓得自己迷了,“我在这个境界里面怎么又起贪嗔痴”,“阿弥陀佛”,一句佛号提起来就是观照。

6 如果我们佛号是这样念,就得力了。烦恼才起来,“阿弥陀佛”,烦恼就没有了,一句阿弥陀佛就把烦恼给化解,你怎么不自在?不懂得这个道理,“阿弥陀佛”愈念烦恼就愈多,本来就很烦恼,再念愈念愈烦恼。

7 阿弥陀佛是“自性觉”,念佛是唤醒自己圆常大觉。我们在迷的时候需要念佛,需要把觉性常常唤起来,就是要用观照功夫。觉悟的时候也要常常念,为什么?初初觉悟,这个力量薄弱,如果不念又容易迷。

8 所以诸位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能够在起心动念之处,马上提起佛号,把念头化解掉,这叫功夫得力。你这样念佛,二六时中,你的身心清净、你的智慧增长,无论处什么事情,你都比别人看得清楚、比别人高明!
 
431-一切法他都不挂在心里
1 有几位初学的同修到这里来看我,问我佛法,他们总以为佛法是非常深奥的哲学。我告诉他:“不然,佛法很容易入进去,一点都不难。”

2 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你放不下!第一个要把世间名闻利养放下,你肯不肯?你肯,就入门了;不肯,佛给你说法也枉然,你也没办法入门。

3 这个问题是在自己,它跟哲学不一样。哲学,愚痴一点、根性钝的人,他是真不能入;佛法不然,佛法没念过书的,不认识字的,像六祖都能入得进来。

4 六祖凭什么?凭清净心,一切法他都不挂在心里。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他就入进来了。

5 他不认识字,听人家念经,念经的人没有开悟,而他听了开悟。为什么?念经的人没放下,他虽然会念,他不开悟。听经的人放下了,虽不会念,他开悟了,就这么个道理。

6 不但世间法要放下,出世间法也要放下,为什么?出世间法放不下,心里面有拉拉杂杂的那么多佛菩萨名号、那么多经典,那都是障碍,你还是不能明心见性。

7 净土法门是顿教,顿教是一尘不染。你那个心不清净,不是被世间法染污,就是被佛法染污。所谓染污,就是动心。我们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欲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只要心里动了七情五欲,你这个心就被染污,你的心就不清净。

8 我们净土法门的修学,特别着重在清净心。心净则国土净,国土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修学,不但世法不染,佛法也不染,那才叫真清净。所以你要觉悟,心才一动,就要晓得:自己被染污了,要赶快回过头来依清净!净而不染,这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


432-善恶因果不能抵销
1 现代的社会,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这是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不和?你要讲原因,那是宿世的因缘。

2 家庭不和谐,别人的离间、挑拨,这只是缘。因是什么?因是自己过去曾经造不善业。我们过去常常去破坏别人,因缘果报自作自受,到后来也会有很多人来破坏我们,确实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3 夫妇、家庭如是,团体、社会、国家亦复如是。因果报应是世出世间的定律、真理,菩萨修行成了佛,也没有办法改变因果。“没有法子改变因果”,这个道理在佛经里面讲得很多、讲得很透彻。

4 而且佛法里面跟我们讲,善恶因果不能抵销,我们想想看,确实是很有道理。不能说是我过去造了很多恶业,现在我都做善业了,我将善业来抵销它。将功折罪,这个世间法有,佛法里头没有,所以善恶因果是不能抵销的,抵销是不合道理。

5 但是佛告诉我们,你造的不善业这是因,这个因要变成果,当中一定要有缘;不善的业因再遇到不善的缘,这个不善的果报才会现前。所以佛教给我们:我们不善的业因早就造了,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就造了——你没有遇到佛法,你随顺自己烦恼,天天在造业。

6 造不善因,是三恶道的业因,所以五逆十恶的业因,各个人都有。可是,作佛、作菩萨的善因,也是每个人都有,这是佛常常说的。我们十法界的业因统统都有,将来我们到十法界,在哪一个法界去受生?我们当然希望生天享天福,更高的希望,是希望作佛、作菩萨,得大自在、得大智慧。

7 我们这个业因全都有,关键在缘上;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随哪一个缘?如果我们随顺佛的缘,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决定作佛;如果你还要随顺烦恼的缘,随顺自私自利、随顺贪嗔痴慢、随顺十恶业,你将来的果报决定在三途!

8 一切果报都是自作自受,这个事在佛的经论里面讲得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们纵然受了不善果报,决定不能够怨天尤人。纵然是别人毁谤我们、欺骗我们,我们上了当,我们也不能够怪他。为什么?他只是个缘。我过去生中造作不善,所以今生才会受恶报,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433-这样的人不堕三途
1 我们这个世间行业里头,有人从事于杀生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不好,为什么?造杀生的罪业,果报必定堕地狱。一生造作杀生的罪业,他的果报必定是先堕地狱,罪受满了变畜生还债,这个事情不能不信。

2 我们世间人觉得那个肉好吃,你今天吃它半斤,你来生要还它八两。佛法里面因果讲得非常透彻,“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互相酬偿、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非常残酷!

3 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世间人因为贪欲,所以才造杀业。要知道,被杀的众生决定有怨恨,这个怨恨很难消除,于是造成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冤报总是一世比一世惨烈。所以我们处世待人接物,应当处处忍让,千万不能与众生结怨。

4 菩萨六度第三条就是忍辱,忍辱决定有好处。我们受了人家的欺负、侮辱,不必怨恨,冷静地去想想,他来害我,为什么不害别人?必定是我们过去生中有过节。

5 他来害我,我心里明白,这是我受报,我们的帐正好到这里就结了。心开意解,这个结化解了,没有怨恨心,我来生也不报复他,他也不再找我麻烦,帐了了,这是真正有智慧的做法。

6 如果受别人侮辱、陷害,心还不平,还怀恨在心,这就是恶的种子、恶的业因,将来遇到缘,就是遇到适当的机会,决定报复。这个报复绝对不会报复得恰到好处,总是过头,生生世世都过头一点,累积的时劫久了,那就不得了!

7 那个时候的果报,受害不是一个人,会连带许多的众生。譬如,由怨结引发的战争,两个人的怨恨,可是引发这个战争,千千万万人遭受生命财产的这种祸端,这个罪过就重。那个时候,果报在无间地狱。所以因缘果报辗转累积,非常可怕!

8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心地就能够平坦、能够忍辱,无论人家怎么陷害我们,就是被人害死也不怨恨,这个帐就结了,来生决定生到善处,不会生到恶道。“嗔恚堕地狱,贪欲变饿鬼,愚痴堕畜生”,心里清楚明白,帐了了,欢欢喜喜还了,这样的人不堕三途!


434-诸佛如来的大愿
1 在世出世间法里面,行与愿都不能够离开,以愿导行,以行践愿;换句话说,愿是行的方向,是行为的引导,行为就是愿望的落实。

2 所以在古代的中国,老人勉励年轻人要立志,人如果没有志向,一生当中就没有一个目标,这一生决定是空过了。“人贵立志”,人有志向,他一生有一个努力的目标、有一个精进的方向,非常重要。

3 佛法亦复如是,所以佛教导弟子们要发菩提心。菩提心这个意思很深,也很难理解,所以佛更具体地教导学生要发愿,发什么愿?“四弘誓愿”。其实,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的落实,四弘誓愿就是发菩提心。

4 而四愿里面,实在讲只有一愿,这一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后面这三愿,“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是帮助这一愿的落实。诸佛菩萨在因地发无量无边的誓愿,都离不开这四愿的范围,所以这四句话是一切诸佛如来共同的大愿。

5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我们细细归纳,也离不开这四愿。观音菩萨的十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诸位想想看,都离不开这四句偈。而第一愿的真正意义,我们一定要明白,是为众生服务。

6 “众生无边誓愿度”,“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服务。他这个心量大,众生无边是指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一个都不漏。我们今天事做不到,但是不能没有心愿,要发心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就是发成佛之愿。

7 佛乐意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服务,无条件的服务、无私的服务,服务的项目也一条都不漏,佛家所讲的大圆满,这是诸佛菩萨。凡是发这样心的人,这个人就是佛陀,就是菩萨。

8 我们在经论当中看到,佛菩萨示现应化在一切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族类,《普门品》里面所说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示现什么身份,所以说男女老幼、各行各业,只要真正发这个愿,那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


435-学教会有感应
1 学东西,说实在话,从前李老师讲,四十岁以前还可以学,四十岁以后,李老师就摇头,不行了,只有随喜随喜,很难谈成就。学东西愈年轻愈好,最好的时期是在二十岁左右,这个时候若能发愤,几乎个个都能成就。

2 我三十二岁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的医道非常高明,我那时候很羡慕,很想跟他学这一套。我那时候买了一套中医的书,全套精装二十多册。我在那边看的时候,我想到台中跟他老人家学。

3 李老师说不行了,他说:“你好好地学经好了。如果你是二十一、二岁,我教你。你今天三十二岁,我不教你,来不及了。”所以,学东西愈年轻愈好。但是,真正发心学教,那个情形不一样!学教会有感应,会有佛菩萨加持。

4 我们那个时候,同学当中,年龄最大的是林看治居士。林看治在十多年前往生,九十多岁。她学讲经是六十岁开始的,她是小学毕业的程度。小学毕业,六十岁,她来学讲经,那个时候在我们班上,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

5 因为我们都把讲经看作非常难,没有信心,结果一看到她都能学,那我们比她强多了。我三十二岁,初中毕业,高中只念半年;她小学毕业,六十岁,她都能学,那我没有问题。所以我这个路子,林看治对我产生好大的鼓励,我这样学成功了。

6 学世间东西,没有佛菩萨加持;你真正发心学佛,有三宝加持,所以后来林看治学成功了!她确实讲得好,她的法缘也很盛,每到一个地方去讲经,听众特别多,其他同学的法缘都比不上。

7 她老人家非常慈悲,有三宝加持,连带以后她也能写,出了一个小册子——《念佛亲闻记》。她拿铅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人,“请教这个字怎么写法?请你教我”,她是这样写成功的。

8 她老人家很了不起,这的确是现代人学佛的一个好样子。所以你们如果真正发心学讲经,林看治是个例子。你们的年龄都没有问题,只要真正肯用功,决定能成就!


436-从十善业道做起
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性下劣、愚昧无知。我们凡夫,烦障习气非常之重,天天造作极重的罪业,自己并不知道,也不晓得果报的可怕,这就是经上讲的“愚昧无知”。

2 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属于“愚昧无知”?细心地思惟、反省检点,我们自己确实是无知,为什么?虽然天天在学经教,依旧时时在犯过失,这不就是无知吗?

3 我们凡夫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言语造作的过失纵然不犯,起心动念,念头常常在犯,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遵守规矩、遵守戒律、不犯过失。

4 为什么佛菩萨要天天讲经?就是为这桩事情。几个人能够听一次经,听一部经,就能回头,就能觉悟,就能证果?这种人不是没有,太少了,几百年当中,我们才看见有一个,亿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由此可知,我们的业障习气非常深重,所以要善知识时时刻刻提醒我们。

5 在今天我们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善知识?实在找不到,古大德教导我们,供养三宝。我们供养佛像,供养菩萨像,用意何在?藉着这些形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见到佛像,就想到佛菩萨的教训,供佛像的用意在此地。

6 所以我们供佛像,不是把他当神明看待,不是祈求他保佑升官发财,是用他常常提醒自己。提醒第一个是读经,见到佛像就要想到要读经,读经就是听佛菩萨讲经说法,使我们明了义理。

7 “义”是什么?该做的。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这叫义;“理”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所说的一切经,它的内容归纳起来,不外乎就这两桩事情。“义”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是你应该做的;“理”是明心见性。从哪里做起?佛教导初学从十善业道做起。

8 《观经》“三福”给我们提出纲领,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要问,怎样孝亲?怎样尊师?修慈心、修十善,就是孝养父母、就是奉事师长。如果我们的“身语意”三业都不善,那就是不孝、就是不敬,就从这里做起。


437-心出身不出
1 《无量寿经》一开端讲“十六正士”,这十六个菩萨是在家菩萨,他们没有出家,身虽然没有出家,心出家了。他们是什么地位?等觉菩萨。他们的地位,跟观音、势至、地藏、弥勒、文殊、普贤同等,都是等觉菩萨。

2 在家菩萨给你列了十六个,十六是表法的。密宗里头,圆满的数字是十六,所以这部经它里面的内涵,有大乘、有小乘、有显教、有密教、有宗门、有教下。

3 所以古人讲《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说得一点也不过分!它把一切佛法统统都包含在其中,所以十六这是密教里表法的意思,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了。

4 由此可知,在家跟出家没有差别,差别在什么地方?差别在形相不一样。形相又代表什么意思?确实形相有表法的用意在,都是为了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5 用出家的身份方便,还是在家的身份方便,要看这个时代的时节因缘,哪种方式方便就用哪种方式,目的不外是护持正法,让正法久住,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

6 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以在家身份出现;他的老师印光大师,是以出家身份出现。他们都是菩萨,不是凡夫!

7 李老师工作非常辛劳,收入也相当可观,但是生活非常节俭,他老人家日中一食,五十年如一日。他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他确实完全舍弃了。

8 我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的言谈所作,不是普通出家人能够跟他相比的,佛在经上所讲的,他都做到了!他是“心出身不出”。


438-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1 我们六道凡夫,是被业缠缚住。“业”是什么?善恶业。善业里面生贪爱,被贪爱所缠缚;恶业里面生嗔恚,被嗔恚所缠缚。换句话说,见色闻声,你生烦恼,喜怒哀乐、七情五欲,都是烦恼。
2 我们被业所系缚,不得自在,所以佛祖教给我们放下万缘,使我们在生活里面,无论处顺境或者是处逆境,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所谓身心清净,就是在一切法里面,不去分别、不去执着,也不去打妄想。为什么?这些都不是真实的。
3 所以古人教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我们说的那些话叫废话,没有意义!我们要多念佛,诸位要晓得,念佛就是消业障,为什么?你起心动念打妄想就是业障,你一天到晚讲废话是业障。念佛,你不打妄想了,也不说废话了,你的业障岂不就消除了?
4 我们天天想求消灾,用什么方法?念佛就是最好的消灾方法、最好的消业障的方法,你要会用!如果我们真的会用,会觉悟,果报是相当殊胜;要是不会用,果报就不胜。果报胜与不胜,在我们一念觉迷。
5 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话说得很明白,那些往生的人是这样去往生的。我们一天到晚佛是念了,妄念还照样起来,口业身业还照样造,这个样子怎么能去得了?
6 口业最容易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有意无意都在那里造,非常可怕!我们六道凡夫不知不觉在造这些罪业,并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所以《无量寿经》一开端,佛就教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佛用心之苦,真正是慈悲到极处!
7 佛知道一切众生所有的一些误会、结怨,十之八九都是言语造成的,所谓“言多必失”,话太多了容易失言,容易引起别人误会、猜疑,于是就与人结怨了。结怨之后,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有意无意当中,造成菩提道上许许多多的障难。
8 诸位要知道,念佛是真实的善业,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尽可能地用“多念佛、少说话”来避免口过、用这个方法来杜绝口恶。“身、语、意”这三类的行为,佛教导我们从“善护口业”下手,真是有道理,所以古大德教给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439-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1 我们这个身得自于父母,父母对我们有生育之恩。父母一生照顾儿女、养育儿女,无微不至,儿女长大成人后,能为社会服务、为众生造福,这得自于父母的照顾,这是养育之恩。

2 一个小孩长大成人,谈何容易!佛在经论里面一再地教导我们,父母之恩跟佛恩是相等的,所以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

3 《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韦提希夫人她遭难,儿子不孝,把她幽禁起来,她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求生极乐世界的方法,世尊没有开示之前,先说“净业三福”。

4 净业三福,佛明白地教导我们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说得很重,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5 所有一切人修行成佛,方法决定不是一种,所谓是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能成无上道,哪一个法门都能成佛,所以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6 我们对法门的选择,是因为各人的根性不相同,选择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修学比较便利——这个要懂,法门平等,众生根性不平等。

7 但是无论什么人,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是以“净业三福”做基础,这个一定要晓得。我们学佛如果净业三福修不好,换句话说,你基础没有,你的道业怎么能成就?就像盖房子一样,你没有地基,你不能盖房屋。

8 三福是坚牢的基础,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所以佛法是孝道,佛法是师道。“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佛法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圆满。成佛了,就是孝道、师道做到究竟圆满,我们要认识清楚。


440-佛法教学始终不离因果
1 佛教化众生,是以因果为主要的讨论的命题。我们众生希求好的果报,一定要晓得,果报是怎样形成的;换句话说,一定要知道它的因缘。

2 佛告诉我们,世出世间法总不离因果,有因一定有果,有果当然有因。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佛是个过来人,他把修学的方法和经验提供给我们,我们能依教奉行,顺着他的道路去走,我们决定有成就。

3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地修行。修行是修什么?把错误的行为修正。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这是错误的行为,把这些错误的行为修正,永远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这就叫修行。

4 “修行”这两个字的定义,诸位一定要认识清楚,不是说我每天读经是修行,我每天拜佛是修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杀盗淫妄,那有什么用处?拜佛也没有用处,做再多的好事都没用处。这种例子很多很多,我们在古人笔记小说里边看到很多。

5 有一些人在一生当中,造了很多罪业,发了大财,但是这个财,是昧着良心、欺骗别人赚得来的。他到晚年也知道后悔,也知道错了,于是天天拜佛、修桥补路,尽做好事,可是最后还是得恶报,什么原因?这个业转不过来。转不过来,实在讲,是做得不得力。

6 欺骗别人,赚了十万,拿个两万来做好事、来拜菩萨,这有什么用处?所以我们仔细去观察,都是对于教理欠通,他所行的当然不力了。如果真的通达、真的勇猛精进,业报决定能转,哪有不能转的?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恶,临终忏悔还能够上品中生,由此可知,勇猛精进是真能转。

7 不是勇猛精进,是转不过来的!你做了十分恶,才做两分善,这怎么能转得过来?做了十分恶,必须有十二分的善,那才可能转过来。贪嗔痴没有完全放下,以为做一点好事就可以弥补了,哪有这种道理?

8 “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所以佛法教学始终不离因果。业因果报是真理、是定律,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的,不但是六道凡夫不能改变,就是诸佛如来,他也不能改变!


441-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1 明末清初,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这个人很了不起,他给《弥陀经》做的注解,叫《弥陀经要解》。他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积罪假使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2 什么叫积罪?我们生生世世造的罪业,累积下来的罪业就叫积罪。假使这个罪业要有体相,我们今天讲,要有个体积、有个样子,哪怕再小,像佛家讲的微尘,像现在科学里面讲的电子,甚至于比电子更小的这些物质,虚空法界都装不下。

3 我们造一个罪,就有一个那么个东西在,我们无始劫所造的罪业太多太多,虚空法界都装不下。好在造的罪业没有形相、没有体积,要有形相、有体积,你就会感觉太可怕了。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4 为什么我们遇到这样殊胜、这样方便、这样简单、容易、直捷的法门,我们修学起来还这么困难?这就证明我们无始劫来积累的业障太重!这样简单容易的法门,我们还感觉非常困难,这是业障太重,我们不能够不警觉、不能够不知道。

5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每念一声佛号,都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可是蕅益大师却说,我们纵然每天念二十万声佛号,每天不断,念上一百年,“所灭的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这是怎么一回事情?

6 经上给我们讲,念一声阿弥陀佛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你天天念阿弥陀佛,所灭的罪,就像我们在地上抓一把土撒下去,指甲里头还留一点,你灭的罪就这么多,为什么会是这样?你造的罪业太多了。是这么一回事情。

7 可是诸位要知道,会念的人念佛,他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确实能够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不会念的,灭不了那么多。不会念就是有口无心,那不能灭罪。

8 净 业三福,是修净土的大根大本,是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基础。“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建立在三种净业的基础上,那你句句佛号都相应,你才能说“一声 佛号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天天念这句“阿弥陀佛”,这三种净业都没有,这个佛号没有力量,不起作用,你的罪灭不了!


442-出家人没有家
1 古时候,出家人没有家,只要是道场,他都可以挂单,都可以受用。从前的寺院叫“十方道场”,因为信徒的供养是供养十方,所以一切出家人都有份。

2 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出家人没有家”这个理念一定要有。出家人是云游四海,哪里是家?处处都是家。哪个地方有缘,就在哪里住。

3 真正的出家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所以没有家。没有家,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你心才会安稳、才能够得到三昧现前、才能够开智慧。

4 佛有没有家?没有家,佛是以虚空法界为家。你看看佛经,我们展开经卷,“如是我闻”,佛“在”什么地方,没有说佛“住”什么地方,出家人没住!

5 《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怎么能住?“住”就迷了。“在”不迷,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

6 像我当年离开台湾,到新加坡去,接受李木源居士的供养。我在新加坡三年,在那个地方讲经教学,附带团结当地的宗教族群,做了不少事情。

7 在新加坡的缘尽了,刚好澳洲那边的大学送我博士学位,请我去担任学校教授,我便到澳洲去。我在那个地方建立一个小道场,这个道场的建立,是为安置当年从台湾离开,跟随我到新加坡去的这一批出家人,我自己并没有意思移民到澳洲去长住,没有。

8 我们今天在香港,说不定明天又在别的地方,“在”,这是不住。《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这个话绝对正确。心开意解、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哪里有缘,就哪里去,一点都不勉强!


443-明师可遇不可求
1 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头一条就告诉我们,要亲近明师。所谓明师,就是我们常讲的“善知识”。

2 “明”,不是说这个老师名气很大,现在讲的知名度很高,这个不见得有效果。佛家讲的“明”是明心见性,真正在修学上他有修、有学、有证。

3 当然,最好的老师是证果的;纵然没有证果的,只要他有真修实学,这样的老师,我们亲近他决定得利益。可是善知识很难得到,自古以来,所谓是“可遇不可求”。

4 善知识到哪里去求?愈是真善知识愈谦虚,决定不可能自赞毁他,说“别人不如我,我什么都行”,这种“善知识”古时候没有,现在很多。现在的“善知识”,都是赞叹自己、毁谤别人。

5 我们要晓得,凡是自赞毁他的,决定不是善知识。善知识都非常谦虚,处处都忍让,绝对不会说是任何场合站在别人前面,要争着出风头,没这回事情,他们决定不会干这个事情。

6 真正修道人,说老实话,他们的态度是“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他们的生活环境是极清净的,所以只有我们凡夫去找他,他不会找我们。自古以来,世出世间法,大家都说“求学”;学,是我们要去求的,他不会主动来教你,没有这个道理。

7 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是尊师重道,你才能求得到。求的态度要真诚、要恭敬、要谦虚,这三个是必须具备的条件。没有这三个条件,诸佛菩萨来教导你,你也得不到利益,这个是一定道理。

8 可是真正的善知识,无论是世法佛法,决定是仁慈的,你只要具备真诚、恭敬、谦虚的条件,你去求他,他绝对不会拒绝的。他要拒绝你,一定是这三个条件当中缺一个,他才会拒绝你;三个条件统统具足,没有拒绝的理由,他会很认真地帮助你、成就你。


444-西方极乐世界
1 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平等世界,这个世界的人,是十方无量无边刹土的众生移民过去的。因此,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大众、诸上善人,是从各个世界来的,什么样的根性都有。

2 我们通常讲世界,一般人的观念就是指这个地球;其实在佛法里那个范围大得太多,不是指一个地球,佛法里面讲的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一个银河系,这里面的星球真是数不清了。

3 佛经里面常讲,“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所以佛有没有灭度?没有,佛没灭度。我们说佛灭度,是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来说的,“释迦牟尼佛出现,释迦牟尼佛灭度了”。

4 如果就大世界来讲,佛没灭度,佛在我们这地球上灭度,另外一个星球上他又出现了,就这么回事情。所以佛实在是不生不灭,这是我们应当要知道的。

5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不属于我们这个银河系,而是另外一个星系,这个星系距离我们非常地遥远,经上说“十万亿佛国土”。

6 如果一个佛国土就是一个银河系,我们银河在这边,西方极乐世界那个银河在那边,当中有十万亿个银河系,这个距离就太远太远了。我们今天这些科学家怎么动脑筋,想坐太空梭,也到不了,距离实在太遥远了。

7 虽然遥远,我们要去还不难,还很容易,那就是说我们的神识,俗话说灵魂,它的速度非常快,任何科技交通工具没有办法跟它相比,一弹指间、一念之间,就可以从我们这个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8 现在有很多人移民到外国,我看都很苦,在外国生活的压力很重,在外国的生活不幸福,所以,我们应当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才是真正安稳的国土!


445-太太是大德的称号,知道的人不多
1 两年前,我们汤池文化中心,在家乡举办“好婆婆、好媳妇表扬大会”,这是地方领导宣扬伦理道德教育,所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非常难得!

2 伦理道德教育的宣扬,不仅真正落实胡主席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更是化解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许多的冲突、矛盾,恢复社会的安定与世界的和平,这是一条光明的大道。

3 这些年来,我参加了十几次联合国的世界和平会议,我在国际会议里面做报告,劝导从事于世界和平工作的这些专家学者要拓开心量、要肯定人性本善,这是中国儒家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4 我常常在会议上,向大会的宗教代表们和学者专家们,介绍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我告诉他们:唯有“仁慈博爱、诚敬谦和”的圣贤教育,才是真正化解冲突、恢复和平安定的唯一方法。

5 “仁慈博爱、诚敬谦和”,从哪里做起?从家庭做起。家庭是社会基础的组织,我们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所谓“家和万事兴”。所以要想化解冲突、促进和平安定,从哪里做起?从家庭做起。

6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色,是重视家庭教育,从什么时候教?从胎教。小孩还没有出世,做太太的在怀孕时,起心动念、言语动作都会影响胎儿,凡是有不好的影响,统统都要禁止,所以中国古人讲求胎教,非常有道理。

7 中国自古的教育教什么?教你在自己的本分上,怎样做好一个人。五伦里面,“夫妇有别”,这个“别”就是不同的任务。先生负责赚钱养家,太太负责教养下一代,一个家庭里将来有没有德学兼备的下一代,这得靠做太太的全心全力去栽培。

8 由此可见,做太太的,她所负担的任务比丈夫重,丈夫只维持家庭生计,后代能不能成圣成贤,是太太的责任,所以“太太”这两个字是大德的称号,可惜这些道理事实,现在知道的人不多!


446-他当然快乐
1 从前人念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yuè)就是法喜。古人读书是享受、是乐事,为什么?读书明理。宇宙人生、过去未来,他都明白了,不但是明白,而且把他所学的,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他当然快乐。

2 古人常讲“读书乐”,那个乐就是因为他有法喜,他得到真正的快乐。对宇宙人生真正有深入的领悟,真的能生欢喜心,这是人生真正的享受!对宇宙人生真相不深入的人,那种法喜他尝不到。

3 从前读书乐,现在读书苦!为什么?从前读书人,他志心求道。什么是道?宇宙总的原则,我们称之为道。在大乘佛法里面讲,能够恒顺法性的总原则、总纲领,这是“道”。

4 现在人读书不是求道,现在读书是为争分数、争荣誉、替父母争面子、为将来在社会上赚钱,他目的在此地。这太苦了,这是把压力加在身上!

5 以前不是如此,古人受教育目的何在?绝对不是为升官发财,绝对不是想将来在社会找一个好的行业可以赚钱,不是的,中国古人读书目的志在圣贤。

6 圣贤什么意思?圣贤是明理,明白做人的道理。唯有明理的人,才真正能够牺牲奉献,为社会、为人民;不明理的人,自私自利。明理的人心胸开阔,谚语常讲“量大福大”,那是真的。

7 中国古代读书人,生活纵然清苦,但他精神生活充沛。反过来看,现在外国许多先进的国家,他们在物质享受上非常丰富,但是精神生活上非常可怜。这两种生活哪一种重要?精神生活重要,因为精神生活有乐,物质生活里没有乐。

8 我们看孔夫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夫子对他赞叹:过那样的物质生活,如果别人是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生活过得很快乐,他乐什么?他乐的是道!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迷、不邪、不染,他怎么不快乐!


447-回向众生、回向法界
1 众生,有有形的众生,还有无形的众生,谚语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那是无形众生。无形众生,比我们肉眼能看到的,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2 诸佛菩萨,我们肉眼看不到;天地鬼神、妖魔鬼怪,我们也看不到。这些众生里面,有善也有恶,数量不知道有多少,无量无边。

3 有形、无形的众生,跟我们都有缘分。无量劫来,我们跟他们都有关系,这里面的关系,世尊给我们讲,关系再复杂,不外乎四大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你要是把这人世间看穿了,就这么回事情。

4 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不仅父子是四种缘,夫妻也是,亲戚朋友都是,那就比较淡一点了,统统都是的。这是佛把人世间的真相给我们说出来了。如果没有缘,那真是“相见而不相识”,所以叫陌生人。

5 我们要怎样处理恶缘?佛教我们要化解,“解冤释结”,怨要化解。再跟诸位说,恩也要化解,为什么?恩爱一不谨慎,就会变成冤家。感情会变,所以不要认为恩爱是好事情,你看哪个冤家最初不都是恩爱,后来都变成了冤家的?

6 感情是迷,变幻无常,所以说所有的情结都要用智慧把它化开。智慧出自于真诚心,真诚是无私,决定没有占有、控制的念头。诸位要知道,所有的恶业,都是希望占有、都是希望控制,这不是智慧。

7 你有真实智慧,你就决定没有控制别人、没有占有别人的念头,与一切人往来,你就不会跟人结怨了。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冤亲债主无论是有形、无形,我们就知道怎样处理。自己一定要住在甚深高度智慧之中,《无量寿经》上教我们“住真实慧”,就是这个意思。

8 我们要用真实智慧来处理问题,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对有形的众生如是,对无形的众生也如是。我们要将自己修积的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回向法界,与一切众生共享,叫大家都欢喜!


448-穷劫受殃
1 佛告诉我们,“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小心谨慎,为什么?他知道将来会有果报的。我希望得善果,我绝对不会起一个恶念、绝对不会造罪业,善果是这样得来的。

2 《戒经》里面告诉我们,“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众生迷惑颠倒、胡作妄为,以为杀生吃肉没什么关系,他不晓得将来有果报!等到果报现前,这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佛跟我们说,“杀生之罪,穷劫受殃”,这句话是真的,非常可怕!

3 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这个事实,真的肯定这个事实,你想想,我们今后怎么办?如果不出三界,就决定要受果报,而且这个果报是一世不如一世,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状况,一世不如一世。为什么这样肯定?从我们的造作就看出来了。

4 我们这一生当中,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从早晨到晚上,我们动的是什么念头?我们说的是些什么话?造的是些什么业?从这里就看出来了。我们的造作,当然有善业,但是善业少,恶业多!善的力量弱,恶的力量强,“强者先牵”,换句话说,必定往下坠落。

5 细细观察我们周边的人,有几个认真修行!认真修行的,积功累德的,善业超过恶业的,善念大过恶念的,来生做人,来生生天,这往上升的,这种人很少,所以佛比喻人失人身,还能够得人身的,“如爪上土”。

6 世尊当年在祇树给孤独园,向地上抓了一把泥土,然后撒到大地,指甲上还有一点。学生们看到佛这个动作,就向佛请教这是什么意思。佛说:“人失掉人身,来生再得人身,就像我指甲上的土;来世不能再得人身,堕三途的,就像我撒在大地上的土。”

7 这是事实,所以我们自己冷静地反省,我来生还能不能得人身?我们自己知道,不要问别人。我们这一生当中,每天脑子里所想的,善念强过恶念,来生不会失人身;如果恶念多过善念,恶的力量强过善的力量,必定堕三途。

8 我们有很多同学,每天念佛、读经,为什么还是天天生烦恼?为什么罪业还是不能消除?要知道,心里真正有佛才能消得掉,有口无心没用处的。念经,经典是佛对我们的教训,要能做到才行!做不到,天天念经,消不了罪业。一定要真的做到,做到,罪业就消了。


449-四个字比六个字简单容易
1 说到念佛,念佛的种类有很多,就是持名,持名也有许多种念法。你要问:哪一种正确?很难讲,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你明了一个原则就好,哪一种腔调你听了很舒服,听了你的心能静得下来,这种腔调就最适合你。
2 念佛最重要的是:心口要相应!心里头真的有佛,真的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句佛号念起来才会得力。谈到得生净土,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持名念佛最重要的纲领,我们能不能得生,就是这一句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够做到!
3 世尊在经上,教导我们“执持名号”,名号只有四个字,“南无”是我们加上去的,南无是梵语,意思是皈依、归命、恭敬,所以从前莲池大师念佛念四个字,《竹窗随笔》里面有记载,这是他老人家自己笔记里面写的。
4 有人向他老人家请教:“你老人家教人家念佛,是怎样教法?你自己念佛是怎么个念法?”他就说:“我教人念佛,教他念六个字;我自己念佛,念四个字。”人家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你教人的跟自己念的不一样?”
5 大师就说:“我自己对西方净土有坚定的信心、恳切的愿望,这一生是决定要去,非去不可,所以我就遵守世尊的教诫,执持名号四个字。我教别人,别人未必有信心、未必有这个愿望,所以我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
6 换句话说,对这个世间还有留恋,还不想去的,加上“南无”好,客气一点,跟阿弥陀佛结个缘,种种善根,这一生不能去,还有来生,还有后生,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恭敬礼敬阿弥陀佛,那是对一般人讲的。
7 真正决心要生净土,跟阿弥陀佛就不要讲客气,客套都不要,直截了当就是这一句名号。这客气话不必要,愈简单愈好,祖师给我们做了典范、给我们做了模范,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应当怎样修学。
8 《阿弥陀经》上讲执持名号,名号只有四个字,所以,莲池大师在晚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他老人家就是一部《阿弥陀经》、一声阿弥陀佛。他念四个字,不念六个字,四个字比六个字简单容易。


450-这就是回头
1 佛门里常说“回头是岸”,回头,从哪里回头?从五欲六尘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从妄想无明回头。这样,才能回归到本性,才能回归到我们的自性觉。

2 佛号,就是提醒我们的觉心,唤醒我们的自性觉。“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的意思,“南无”是皈依,“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整个翻成中国的意思,皈依无量觉。

3 皈是回头,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觉。我们讲皈依,皈是回头,从什么地方回头?从分别执着妄想里回头。依什么?依定慧,定慧是觉,这叫真修行,这叫真会用功!

4 功夫,不管你是用什么方式、用什么行门,总而言之,就是求不动心,决不为外境所转。《楞严》说得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不被境界转,就转境界了。境界转成什么?转成定慧。任何境界到你面前都变成定慧,这就是如来,就是佛菩萨。

5 一切境界到你面前,你被境界转,马上就变成烦恼、变成知见,这个事情就麻烦大了!变成知见就是无明,“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正是清凉大师所讲的“增长无明、增长邪见”,这还能有成就吗?

6 佛法是要破邪见、破无明的,怎么可以增长邪见、增长无明?破了无明,定成就;破了邪见,慧成就。“持名”就是真正的修行,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所以,我在一切境界里面,无论是顺境、逆境,决定不动心。

7 心动了,动了心,自己要提起警觉:这个心一动就是造业,就是业障现前。我起了贪爱、起了嗔恚,起了贪嗔痴慢疑、起了分别执着,这个业障现前,马上就觉悟,“我业障又现前了”,这是一个警觉。你能够晓得你业障现前,这就是觉悟。

8 觉悟就是回头,从哪里回头?我把这念头归一,从这里回头。“一”是什么?阿弥陀佛。我没有第二个念头,只有这一念,不起念则已,起念就是阿弥陀佛,这就是回头!


451-佛像最重要的是表法
1 佛像是表法,我们见到佛像,不但是想到佛,还想到什么?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里头讲的是业因果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果,果必有因,所以佛像不能随便造。

2 现在造像不合乎规矩,现在是艺术,所以他造的是人像,不是佛像。佛像要怎么造法?要把三十二相造出来,八十随形好不容易表示,但是三十二相要做出来。

3 《大藏经》里头有部经叫《造像量度经》,这是佛说的。造像应该怎么造法,是有比例、有尺寸的。要依照《造像量度经》去塑造佛像,一定要把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造出来,决定不能够违背。

4 佛在世的时候,多少学佛的人,就是看到佛的相好,被佛诱入佛门的!楞严会上阿难为什么学佛?他自己讲得很清楚,就是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看到这个相太好了,他也想修得这个相好,这才跟佛出家。

5 至于佛像的起源,根据经上讲,跟优填王有关。世尊出家成佛之后,到忉利天为母亲讲解《地藏经》,三个月不在人间;优填王非常想念世尊,就找一个工匠雕塑释迦牟尼佛的像供养在宫中。

6 当时第一尊像,是用檀香木雕的。以后佛像种类就很多,有泥塑、木雕、金铜铸造,乃至现在有彩画的、印刷的。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造佛像一定要依据《造像量度经》里面所讲的规矩,把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刻画出来。如果随着自己的想象来造佛像,那就大错特错了!

7 佛像最重要的是表法,所以要把佛的相好这个特征显示出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与好都是果报,我们看到这个果报要知道修因。佛教给我们后世人,“修什么样的善因,就得什么样的果报”,供养佛菩萨形像要注重这一点。

8 供养佛像,含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其中。所以造佛像,一定要把“相好”这个果报显露出来,让人家一看到就想到:我想得这个相好,就要好好地去修因。“修因才能证果”,《造像量度经》上最重要的教育意义就在此地!


452-不昧因果
1 有位同修问:“不落因果”、“不昧因果”,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禅宗的一个公案,在公案里面,百丈大师度的那个野狐仙,过去是个法师,有人来问他:“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他这一句话说错了,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

2 不落因果是没有因果,过去造的恶不受恶报,这叫“不落因果”。昧是不明了,不昧是明了,知道现在受的果报,是什么样的业,过去什么因;现在所造作的,将来是什么果,这个前因后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不昧因果”。

3 世间人昧因果、迷执因果,觉悟的人不昧因果。我们读《高僧传》,安世高大师他在过去两次到中国广州还命债,那就是不昧因果。大师前世误杀了众生,这一世故意找到前世被他杀的这个人,跟他在一起,也被他误杀,这个因果就结了,帐就结掉了。

4 他为我们示现,他有这样的神通道力,他可以避免;但是你这一生避免,来生避免不了,生生世世这个帐欠在那里不是办法,总得要还清,“欠命的还命,欠钱的还钱”。

5 诸位从祖师大德这种种的示现,我们就觉悟了,我们就明白了。“这个世间,人与人之间,哪一个人想占哪一个人的便宜”,没有这个道理,为什么?你这一生占便宜,来生要还人家。

6 真正看清楚、看明白的,没有占便宜的,也没有吃亏的,所以今生如果你有钱财被人骗去了,你一点都不要难过,为什么?你现在没有神通,你现在是昧因果,不是不昧因果,你不晓得这个前因后果。

7 它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我过去世骗他,今生他把我的骗走了,这个帐结了,欢欢喜喜帐结了;如果我过去生中没有骗他,他来骗我的,没有关系,来生他会还我,我还有什么忧愁?

8 “不昧因果”的道理,如果你想通了,你生活在这个世间快快乐乐,欢欢喜喜,没有吃亏,也没有上当,也没有任何便宜好占。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因果通三世,要明白这个道理!


453-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
1 中国古时候有个公案,野狐禅,我想不少同修也曾经听说过。公案,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就是故事,公案不是寓言,这是确确实实有这么一桩事情。“野狐禅”这个公案,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误导众生,你要受果报。

2 唐朝百丈大师那个时代,大师常常讲经说法,听众里面有个老人常常来听,彼此都很熟悉,常常来听经的听众,对他也很尊敬。百丈大师知道他不是人,是个狐仙。这个狐仙有能力变化成人的形状,天天来听经。

3 有一天,这老人向百丈大师请教,他说,在五百世之前,他是个法师,有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的回答是“不落因果”,就这么一句话,他堕落在畜生身五百世。他现在修成人身,但是没有办法解脱,他请求百丈大师,指示他一条明路,帮他脱离畜生身。

4 百丈大师说:“好,明天我们在大众讲经的时候,你出来把从前别人问你这个话,提出来问我。”所以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他就出来请教:“请问老和尚,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给他改了一个字,不昧因果,大修行人不昧因果!

5 大修行人是什么?佛是大修行人,法身菩萨是大修行人,他还有没有因果报应?有,不是没有。他当年答复人说“不落因果”,这个“不落因果”就没有因果了,他这个答复错误了,百丈大师把它修正——“不昧因果”,他听了恍然大悟。

6 到第二天,百丈大师向大众宣布:昨天来提问的这老人,他是个老狐狸,住在后山,现在已经死了,他解脱了,脱离畜生道了。百丈大师领着大众到后山去看,果然看到有一个老狐狸死在那边,于是大师按照出家人的礼节把它埋葬,给它诵经超度。

7 你看,“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因此我们要明白,人家来提问题,解答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孔老夫子教给我们的一个原则,我们一定要遵守,那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8 我真的明了,没有错误,我给他解答。如果我自己有疑惑,我没有办法解答的,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这问题我答复不了”,这没有过失。强不知以为知,往往因爱面子而造罪业堕三途,你想想看,你吃的亏有多大?


454-这四条戒就是邪正的标准
1 佛法是从日常点点滴滴生活教育,一直到你彻底明了虚空法界真相,所以它是一个圆满的教学,我们应当理解,遇到是大幸。

2 许多政治家,对于佛教产生怀疑,这是他认识不够。为什么中国古代几千年来改朝换代,每一个帝王都尊崇佛教、都提倡佛教?原因是他了解、他认识佛、菩萨、自身,以及他教化的所有众生。

3 佛对众生最基本的教诲,是教人断恶修善、洗心易行、孝养父母、尊重师长。对国家来说,教化老百姓知道因果报应、知道安分守己,《梵网经》里面有两条基本的教诲。

4 第一条,“不作国贼”。出卖国家的利益、分离人民的感情、挑拨族群的纠纷,这是佛法决定不许可的。“不作国贼”,这个国主欢迎,这对国家有大利益。

5 第二条,“不谤国主”。国家领导人纵然有过失,不可以毁谤,为什么?他是全国人信赖的中心,如果对于国家领导人毁谤,引起全国人的猜疑,这个国家就危险了。所以可以规劝,不可以毁谤。我们想,这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所欢迎的。

6 教化老百姓的理论原则,《璎珞经》里面也有两条。佛教导我们第一条,“不漏国税”。现在多少人想尽方法逃税,这是佛法不许可的。佛弟子不尽义务纳税,这错了,犯戒了。

7 纳税,是人民应尽的义务。国家靠税收,以这个收入来建设国家。政府国库空虚,没有钱从事建设事业,人民就没福了。纳税是什么?纳税是造福社会、造福人群,这是慈善事业里面,第一个我们应尽的义务。第二条,“不犯国制”,国制是国家法律,一定要遵守。

8 你们想想这四条戒,政治领袖如果读佛经,知道这四条戒,他一定欢迎,他一定主动来推行佛陀教育。许多人问: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这四条戒就是界定邪正的标准。不知道爱国家、爱民族,倾向外国,欺负自己的国家,这是国贼,这个不是佛法。


455-这种人真正可怜
1 佛家常讲,断人慧命这个罪过大极了!“慧命”是什么?学佛的机会。你把人家学佛的机会给打断了,这个果报比什么都重!

2 唯有闻佛法、种善根才能够永脱轮回。闻佛法的机缘难得,所谓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好不容易他遇到佛法,你忍心把他断掉,你说你这个罪多重!

3 佛在经上讲,毁谤正法,障碍佛法流通,这个罪过是堕阿鼻地狱。为什么?因为你毁谤的不单单是他个人,毁谤他个人无所谓,那个罪不至于太重;你毁谤正法,障碍正法,令一切众生对正法失去信心,这个罪就重了。

4 所以个人造作不重,你影响别人就重了。换句话说,多少人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他这一生得人身、遇佛法,就有机会出离三界,你把他这个机会破坏掉了,让他丧失信心,这一生空过,这个罪过比什么都重。所以佛家说,断人的生命罪不重,断人慧命这个罪重。

5 生命真的无所谓,人死了经上讲四十九天他又投胎,他能够修五戒十善,他又得人身了。可是闻法的机会那就不容易,得人身未必来生又能闻到佛法。所以得人身的机会比闻佛法的机会多得太多了!能闻佛法的机会太希有了,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个要知道。

6 你能够促成众生闻法的机缘,帮助他得度的机缘,这个福报是最大了,世出世间修福没有比这个更大!反过来,你要把人家闻法的机会障碍了、断掉了,你造的罪过也是极大的罪过,这是阿鼻地狱的罪业。

7 由此可见,断人慧命的罪过,比杀人的罪不晓得重多少倍!人要是真正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懂得因果报应的事实,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就会收敛,决定不敢作恶。

8 可是,在我们这个世间,居然有一些人,往往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他就胆大妄为,毁谤三宝,障碍佛法流通;他怎么也想不到,断人法身慧命,换得的是阿鼻地狱无量劫的受罪!我们看到这种人,真是愚痴到了极点,可怜到了极点!这种人真正可怜,世界上没有比这种人更可怜了!


456-善事父母即是事佛
1 《大集经》里佛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一万二千年过去了,世间没有佛了,贤劫第五尊佛是弥勒菩萨示现成佛。

2 这个时间很长,《弥勒下生经》上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再来?五十六亿年之后。换句话说,五十六亿年,释迦牟尼佛法运过去之后,有这么长的时间这个世间没有佛,要等弥勒佛下生讲经说法,这个时候佛法才出现。

3 所以,佛在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真不容易!我们恰恰好能够生在这一万二千年当中,你才遇到佛法。

4 没有佛法的时候,佛说了,“善事父母即是事佛”。于是我们就晓得,佛法在这个世间消灭之后,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把度化众生的事情交给地藏菩萨。

5 观音菩萨他不交,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他都不付托,单单付托地藏菩萨,这是什么意思?地藏菩萨代表“孝亲尊师”,世间没有佛法的时候,你懂得孝亲尊师,就是跟奉事佛陀没有两样。这是个表法的义趣,我们都要懂。

6 佛陀的教诲,始于事亲。净业三福第一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佛教人从这里开始,也是到这里圆满。千经万论,长劫修行,到最后就是这两桩事情圆满,圆满就成佛了。

7 你把孝亲尊师的道理搞清楚了,圆圆满满落实在你生活当中,落实在你处事待人之处,你就叫成佛了。

8 由此可知,千经万论、四十九年的说法,说什么?无非是说孝道跟师道的大道理、孝道与师道的落实!佛就说这个。


457-一切众生皆是我们的父母
1 佛在《菩萨戒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我们不但要孝顺父母,我们也要把孝顺父母的这个心,推广到孝顺一切众生。
2 诸位一定要知道,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这是头一步;头一步做不到,其他的不要谈了!所以,第一步要把心量拓开。尽虚空、遍法界确确实实是自己,佛家讲的“清净法身”,那是自己的清净法身。
3 法身就是自性,性海,佛经上常常用这个比喻,“法性的大海”,这是真正的自己,你能够契入了,肯定了,你就证得清净法身。证得清净法身,你就是圆教初住菩萨,你的性德、智慧、德能就往外面透,你就得受用。
4 佛法从哪里学起?就从孝敬下手。孝顺一切众生、礼敬一切众生,知道自己跟一切众生是一体,是一不是二,从这里下手,你才会有进步,你的功夫才会得力。
5 所以一个人真正想明心见性,想恢复性德,第一个念头佛讲得好,“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佛这个方法妙极了,而且是事实真相,善巧到极处!
6 佛在《菩萨戒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你想想他孝养父母那个心量多大!佛又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个范围更大了,因为前面讲男子、女人是讲人道,讲一切众生,那十法界统统包括了。
7 蚊虫蚂蚁是众生,他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饿鬼地狱是众生,他也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诸佛是老师,你就想想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个范围多大?境界是遍法界、虚空界,这才叫大乘佛法。
8 佛指示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皆是我们的父母、皆是我们的老师”,这是佛说到了究竟处。这个话初学的人很难体会、很难接受;可是,如果你愈深入,你就愈发现佛这两句话很有道理。到什么时候,你才能够肯定接受?觉悟。


458-佛告诉我们生天不究竟
1 我们学佛的同修,都能够肯定,这个世间确确实实有六道轮回,今天西方科学家,也确实证实了轮回的存在。六道轮回,不是释迦牟尼佛首先说出来的,最早讲六道轮回的,是古老的婆罗门教。

2 婆罗门教,在中国称印度教,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比佛教早得太多了。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介绍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修禅定,这个禅定我们讲的是“世间禅定”,四禅八定。

3 我们知道六道是六种不同的空间,虽然畜生道有一部分我们见到,有一部分我们见不到。畜生的种类很多,我们见得到的,是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不同空间的,我们就见不到了。

4 六道是六种不同的空间,四圣法界又是四种不同的空间,一真法界也是一个不同空间。从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限量的。佛跟我们讲十法界、讲一真法界,是讲大的,没有讲细的,细的则是太多了。

5 空间怎么来的?是从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于是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着无量无边,所以不同维次空间当然是无尽的。今天科学家都在想方法,还是没有办法突破这个空间维次,如果能突破四度空间,那你就能见到过去、见到未来了。

6 要如何突破?禅定能够突破。禅定是什么?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婆罗门教修禅定,他放下的愈多,突破的层次就愈多,于是六道他见到了。六道的状况,古老的婆罗门修行人很清楚、很明了,他们说得不错,但是,轮回之所以然的道理,婆罗门教就没有法子说出来了。

7 婆罗门教是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佛这才出现在世间。佛来干什么的?他出现在世间,就是为大家解决疑难的。佛不仅是六道轮回所以然的道理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而且告诉我们轮回之外还有法界,有四圣法界,有一真法界,这是古老婆罗门教里面全都没有提到的。

8 四圣法界是相似的法界,六道纯粹是虚妄不实,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生天不究竟。许多人把生天当作究竟,佛告诉我们生天不究竟。天的福报比人间大,寿命比人间长,但是他寿命完了,就会往下堕落,还是要搞轮回。这些事实真相,我们总要清楚、总要明了。


459-历事练心
1 修净土,在修一切法门里面,我自己几十年当中所体验的,它妙!妙在什么地方?不管我们在什么环境里头,待人接物当中,我们就修一心,它没有障碍。

2 顺境里面大家欢喜我,我修一心,没障碍;逆境里,这个恨我、那个讨厌我,这个骂我、那个想打我,我还是修一心不乱,还是不妨碍。这是在自己心地里面修,不受外境影响。

3 但是修别的法门会受影响,譬如初学参禅,你一定要有很静的地方去打坐。念佛人,热闹场中一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口不念,我心念,不妨碍。行住坐卧都可以念,躺在床上也能念,但是躺在床上念佛伤身体,所以默念就好,金刚持也好。

4 今天说老实话,学佛修别的法门来不及了!不是别的法门不好,别的法门没有这么快、没有这么方便!这个方法是最容易成就的一种修行方法,可以说是毫不受外境干扰,像《华严》里头所示现的“历事练心”,事是什么?境界。在一切境界里练什么?练自己的清净心。

5 心清净,智慧就增长,这个时候面对外面境界,自己有没有贪心、有没有嗔心、有没有愚痴心,就能看得出来。面对一切人与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晓得空假中,这就不愚痴;顺境里面不起贪心,逆境里面不起嗔恚心,这就是一心不乱,这就是真正功夫。

6 所以你修行,离开外面这个环境,到哪里修?没地方修了。修行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人事环境,不能离开!因为什么?真功夫要从这个地方磨练。就如刀,刀要锋利,不能离开磨刀石。离开磨刀石,你的刀怎么锋利?删掉“去”

7 俗话说:要禁得起时代的考验、要禁得起这些人事环境考验,在这里头练什么?练一心不乱。练清净心,你这个功夫才能成就。清净心就是自己的真如佛性,要在这个环境里把自己真如佛性给显露出来,一心不乱就是你自己的真如、就是自己的佛性。

8 大乘法里常讲“历事练心”,念佛人的定慧在哪里学?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之处,在这里面修禅、修定、修慧。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在境界里面起贪嗔痴慢、起分别执着,就要立刻警觉到,我们的佛性又迷了。如何能常常保持觉而不迷,这是真正的功夫,这是真正修行。


460-菩萨三昧,这是真正享受
1 我们学佛,我在讲席里头常常讲,要把我们自己从前对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放弃,统统换成佛菩萨的想法、看法。

2 把佛菩萨的教诲,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这个能力,境界现前,对一切人事物,立刻就能够判断是非善恶。

3 善的要去做,不善的不但不能做,念头都不起,天天在一切境缘当中“历事练心”,这个样子我们的解跟行就相应,功夫就得力了。说实在话,改毛病、改习气不是难事!你所以会感觉到困难,是你很想做,而没有去做。想统统都做,做不来,要做的事太多了。

4 章嘉大师教我们,一天做一条,今天我修不杀生,我把它落实了之后保持,受持;明天,我修不偷盗。这样一天学一条,三个月你就脱胎换骨,你就不是凡人了。你能够保持个两三年,你就是真佛弟子!

5 所以功夫得力从哪里下手?绝不贪多,积功累德,一天一条慢慢地累积起来,你就成了德。古人讲“读书在变化气质”,真肯这样做法,三个月到半年,你的气质就不一样。

6 学佛的人,对别人要宽宏大量,对自己要严格地约束,不能纵容、不能姑息。你看看许多人学佛,学到老一无所成,什么原因?就这个地方搞错了,他对别人要求很苛刻,对自己很宽大。对自己放纵,德修不成,学不能进步,一直到临终才后悔莫及。

7 真正学佛要记住“菩萨三昧”。“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正受就是在一切境界里头,心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他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么?菩萨三昧。

8 所以一定要知道,最高的享受不是吃得好、穿得好,不是世间名闻利养、荣华富贵,不是这个。最高的享受是你真正觉悟了,身心清净、一尘不染。身语意业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菩萨三昧”,这是真正享受!
 
461-他不会做,他不会说,想都不想
1 佛在经上常常提醒我们,“财色名食睡”,这叫五欲,“地狱五条根”。你贪着一条你就会堕地狱,五个都贪,还得了!又贪名、又贪利、又贪地位、又贪权力、又贪女色、又贪财宝,非堕地狱不可!

2 儒、佛典籍里面所讲的“大丈夫”,佛典籍里面所讲的“大英雄”,什么叫大英雄?什么叫大丈夫?能够克服这些欲念的,这个人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大英雄,这个人叫大丈夫。

3 世出世间圣贤,都做出榜样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他是王子出身,别人求富贵未必求得到,他富贵现成的,他舍弃王位、舍弃富裕的生活,名闻利养放下了、五欲六尘放下了,一生过的生活,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

4 这个生活是最健康的生活,这个生活是回归大自然的生活。回归大自然是正常的、是健康的。他是全面的回归,今天讲的是全方位的回归。心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这才是佛经上所讲的真正的离苦得乐。

5 佛说的“离苦”不是苦乐之苦,佛说的“得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是相对的。苦乐忧喜舍,他全都放下了,他得的是真乐,我们现在的人体会不到。

6 所以,修行要想在这一生道业圆满成就,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正有把握,一定要严守五戒十善,决定不能够犯,决定要放下“自私自利”。

7 一定要知道,如果起心动念还是为自己的利益,这是凡夫,这是迷,没有觉悟。觉悟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为社会的安全、人民的福祉、世界和平。

8 真正觉悟的人,彻底觉悟“一切法无我”,对社会大众没有利益的这些事情,他不会做,他不会说,想都不想。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晓得怎样修行、怎样在这一生当中圆满证得无上菩提!


462-高度艺术化的教学
1 佛教重视艺术,雕塑、美术、音乐,乃至于建筑,它把艺术跟教学集合在一起,今天讲,这是“高度艺术化的教学”。这个教学好,让你六根接触境界全是教育,一切时、一切处都提醒你,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表法”。

2 经上讲的菩萨,菩萨是觉悟的人;诸天天王,是代表社会上各级的领导人,像国家领导人、省级领导人、县市领导人,这一类属于天王。

3 《十善业道经》里面,这是教龙王,龙王属于杂神类的,他不属于政治。你要懂得它的含义,它没有迷信,它把教学升华,用艺术方法来表达,含义就深了、活泼了。

4 佛讲这个经,在娑竭罗龙宫讲的。娑竭罗龙宫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娑竭罗”是梵语,照字面翻,“咸水海”,这海水是咸的、苦的。这代表什么?我们这个人世间是苦海,“苦海无边”,娑竭罗是代表苦海。

5 “龙”是什么?龙是善变的,龙跟蛇在古人心目当中是最会变化的,这是形容什么?世间人情事理变化多端。所以龙宫在哪里?在我们现前社会。谁是龙?每一个人都是龙。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叫龙。

6 “王”,就是各个行业里头的领导人。你在家里是个家长,你是家里的王;你开个小店,你是老板,你是小店的王,就是这个意思。哪来的迷信?你要懂得佛说法的深义。

7 所以佛法里头常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你要照着文字来解释、去理解,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你把他的意思全解错了,你不懂得他说话意在言外。意在言外,这才美,让你去体会,一句话意思无穷,这是说话的艺术。

8 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人会说话!赵朴初老居士讲得很好:“如果没有佛教,中国人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为什么?你一句话里头,你仔细去想想,很多名词术语全是佛教的,所以离开佛教的文化,就不会说话了。


463-身心清净,一丝不挂
1 我们的自性本定,一切染污都没有。所谓“染污”,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牵挂。有一丝毫东西放在心里面,心就不能够安;有一丝毫的染污,你这个心就定不下来。

2 自性本定,这个“定”不是修来的,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像六祖悟入的时候,他讲:“何期自性,本来清净。”真心是清净的,决没有染污。禅家常讲“一丝不挂”,就是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3 一丝不挂、一尘不染,这个就自在了。有一物就有牵挂,有牵挂就不自在。所以我们依从佛陀的教诲,从染污里面回头,把迷惑颠倒给解开、把生死轮回超脱,这就得“大自在”了。

4 佛门里常说“回头是岸”,回头,从哪里回头?从自私自利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从贪嗔痴慢回头、从五欲六尘上回头。这一回头,就回归到我们的真如本性。

5 迷,这一回头就觉;邪,这一回头就正;染,这一回头就清净。所谓回头,就是放下。大乘法叫你放下,诸位一定要知道,是心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

6 心上放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佛法所讲的毫无牵挂。事上应当怎么做法,我们就怎么做法。“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但不坏世间法,还成全世间法。你看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不都是成就世间法吗?

7 我们看法身大士,他在生活行持上怎么样?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他样样做得很圆满,事做得圆圆满满,心里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心里头清净,一点牵挂都没有,一丝不挂!

8 佛法讲修行,什么叫修行?放下就是修行。我们在这个世间,“身心清净,一丝不挂”,这样念佛没有不成功的,那真是永明大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


464-从看破来的,从放下来的
1 佛在许多经论里面告诉我们,身心世界、一切万法,统统看破、放下,那就叫无量觉。

2 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看破、放下,这个原则是最高的原则。他老人家一生在世,三衣一钵,彻底放下。换句话说,他过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一丝毫奢侈都没有,他真放下了。

3 当然我们不能够学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我们生的时代不相同、生活环境不相同。他那个时候,当年在那个地区,他们的气候、自然生活环境,许可他们过这种生活:每天托钵,吃一餐饭,日中一食。

4 他们那个气候,三衣就够了;晚上睡觉,三衣展开就是卧具。诸位晓得,现在把卧具都拿来垫着拜佛,不是的,不是拜佛用的。卧具是铺在地上睡觉用的,所以称为卧具,它不是拜佛用的。佛过那么简单的生活,我们要晓得,这是最健康的生活。

5 所以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要想真正得到自在解脱,要过最简单的生活。给诸位说,最简单的生活就是最健康的生活,为什么?因为心清净。心清净就身清净,身心清净就境界清净,所以是最健康的生活。

6 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放下了,放下一定看破。什么叫看破?对于一切万事万物,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看破。要晓得,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7 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人家没有预先准备,什么人来问,当时问当时就解答。智慧如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从哪来的?从看破来的,从放下来的。

8 所以你真看破、真放下,你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现前。佛教学的总纲领就是看破、放下,我们要在这上下功夫。


465-言词要合情合理
1 人与人相处,人之待人,言语占的分量太重太重了!所以儒家教学,言语列在重要的科目上。夫子教学四个科目,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由此可知,他把言语看得多么重。

2 言语是德行的表现,看你的言语、看你的表态、看你的动作,你德行的高低就一目了然。我们要怎样修德?要怎样积功累德?柔和爱语。诸佛菩萨在经论里面说得很多,又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

3 我们过去亲近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我们站在旁边观察他接待宾客、接待来学,我们看了深受感动,在这里面学习。他对学生跟对大众不一样,严厉的教训,对学生有,常常有,但是对大众没有。

4 学生,老师有责任帮助他、成就他,看到他有过失决定要说。所以从前老师对我们讲,说你过失的,只有两种人:一个是你的父母,一个是你的老师。

5 谁愿意说人过失?谁愿意跟人家做冤家对头?聪明人、有学问的人,跟人结善缘,绝不跟人结恶缘。你有过失,不会有人说的。

6 朋友、同学说过失,也是一而再,顶多讲两次,不会讲第三次了。两次你不改,第三次也不说了,为什么?说了就变成冤家了。那怎么对你?敬而远之。

7 什么叫“远之”?不与你共事。你在社会上做任何事业得不到别人帮助,你所得到的,是与你有利害关系的,道义的朋友你一个都没有,所以德行、言语不能不学。

8 言词过分,显得巴结人、讨好人;言词不及,显得傲慢、瞧不起人。言词要能够做到恰到好处,一般说的如理如法、合情合理,不过分,也不会不及,必须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练习,养成习惯。


466-信愿行/善根福德因缘
1 我们念佛,常说:“你会念不会念?”不会念的,嘴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没有信、没有愿,这叫不会念。

2 嘴里头一天到晚阿弥陀佛,心里面没有信愿,你这句佛号叫白念了——那不叫念佛,古人说得很好,叫“喊破喉咙也枉然”,一天纵然念十万声,不能往生。

3 怎么叫会念?每一声佛号里面都具足坚定的信心、强烈的愿望,这就叫会念。具足信愿行,声声都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对于西方净土就有份。

4 所以,这一声名号里面,我们的信心、愿心确实都在其中,才会与净土相应。要把阿弥陀佛念来,要跟阿弥陀佛相应,这叫会念。这样念佛就能够伏烦恼、就能够断烦恼。

5 一般人虽念佛,为什么不能够伏烦恼、不能断烦恼?实在讲有口无心。这个心就是没有信心、没有愿心!光这一句空的名号不行,伏不了烦恼、断不了烦恼,所以要会念。

6 会念的人,信愿行三资粮统统具足,这就是善根福德因缘都在其中。这怎么说?信心是善根,没有善根,不信;愿心是福德,愿意往生的人,大福报,没有比这福报更大了!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因缘,所以信愿行就是善根福德因缘。

7 换句话说,你不十分相信,不太相信,你善根少;还不想去,你福德少;一句阿弥陀佛,有的时候念,有的时候忘掉了,你因缘少。你善根福德因缘都少,你来生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你出离不了六道轮回!

8 《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换句话说,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多善根、多福德,还要多因缘,这是我们决定不能疏忽的!


467-十法界是怎么来的
1 佛常讲十法界,十法界是怎么来的?佛讲十法界,是依众生迷悟浅深不同而说的。十法界众生所迷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迷于事,一种是迷于理;一种是理事都迷,一种是理事都不迷。

2 佛理事都不迷,我们凡夫理事都迷。所造之业,把它归纳成纲领原则来说:地狱道是以嗔恚心所造的业,感受地狱的苦报;饿鬼道是以悭贪心所造之业,招来饿鬼道的不自在;畜生道是以愚痴的心所造的罪业。三恶道的业因,不外贪嗔痴。

3 什么叫愚痴?简单地说,对于一切事理的真相不明白就是愚痴。所谓真妄、邪正、是非、善恶,你辨别不清楚,把它搞颠倒——把善当作恶、把恶当作善、是非颠倒、真妄莫辨,这就是愚痴。愚痴的人往往有坚固的执着,这是畜生道的业因。

4 三善道里面,人道是遵守五戒。我们过去生中受持五戒,我们今生得人身的果报。阿修罗五戒十善修得相当不错,但他有一个很重的习气——嗔恚、贡高自大,这个习气没有断除,所以感得阿修罗的果报。不管在哪一道里面,只要是阿修罗,他的福报一定很大。

5 天道是勤修十善业道,如果是色界天以上,还要修四禅八定、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色界跟无色界的天人,决定没有嗔恚,他在见思烦恼里头没有嗔恚这一条,为什么?他有定。假如一有嗔恚心,定就没有了。

6 由此可知,嗔恚是修定最大的障碍,不要说出世间定你不能成就,世间定也不能成就。所以,初禅以上的人没有嗔恚,这是讲六道。六道是凡夫,六道以外,我们称圣人,四圣法界。

7 四圣法界里面,声闻修四谛法——苦集灭道;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万行;佛所修的是真慈平等,真正慈悲,真正的平等。这是简单跟诸位说出十法界的不同。

8 我们造什么样的业,就会有什么样的法界现前。我们如果想成佛,就得修真慈平等;要想作菩萨,一定要修六度万行;要想当鬼,那就要修贪心,贪求无厌,将来就作鬼去!


468-那就是不肯听话
1 佛教化众生是有差等的,譬如父母教子女,每个人的个性与性情不一样,有的很听话,有的很顽皮,那就不能用一种方法来教他。

2 对于很听话的,就叫他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这不要操心,决定成就;对那个很顽皮的,用种种方法来调伏他,很操心,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成就。

3 佛在《大集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4 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期,你要是修净土,那就很听话;你要是学其他法门,那就是不肯听话,辜负了本师释迦牟尼佛,同时又辜负了阿弥陀佛。

5 自己要是没有这个机缘,那就没话说。机缘难得,真正像开经偈讲的一样,“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这一生真正是多善根、多福德,才遇到这个缘分,确确实实不容易遇到!

6 我们遇到了,要是不肯好好地学,这是辜负自己。诸位要多想想,佛门广大,八万四千法门,你怎么就刚刚好遇到这一门?真正不容易!

7 我们生在末法时期,修学净土法门正是依教奉行,是佛的好学生!我们学其他的法门,那就是不肯听话,那没法子!

8 佛在经典上常常讲我们是“可怜悯者”,我们想佛这句话,愈想真的是可怜悯者。谁聪明?谁有智慧?听佛话的人聪明,听佛话的人有智慧。谁叫傻瓜?谁是笨蛋?自以为聪明,不肯听话的人,那才叫傻瓜!那才是真正的笨蛋!


469-一门深入,是成佛之道
1 佛说经,有了义、有不了义。不了义的是佛的方便说,多半是接引初机的,他对于事理的真相还没有完全透彻了解、对于三界六道还没有真正出离的意愿,佛跟他们讲的这些经论,是属于不了义教。

2 虽然是不了义教,他不想离三界,希望他在三界里面减少痛苦,不堕三途,常在人天,佛的目的在此地。了义教是超越三界,证得究竟圆满的无上菩提。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弥陀法门无比的殊胜,它在一切法门之上,是大乘中之大乘,了义中之了义!

3 诸位看《高僧传》、《居士传》,或者看语录,无论是出家、在家,他是怎么成道的?学一门。虽然过去他学了很多,拉拉杂杂的,到最后必定统统舍弃,专学一门。原来一门深入,是成佛之道,你要是看出这个门道,那就有受用!

4 我们过去也讲其他的经论,为什么?接引初机。因为初机的人,他心不定,还不懂什么叫一门,他还没这个念头,讲一些拉拉杂杂的,他听了欢喜,这个不错、那个很好,接引他来的。

5 到机缘成熟,他想真正悟入,想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想真的悟入、真的受用,那好,一切拉杂东西统统舍掉,专修一门。

6 说实在话,如果你是一个真干的人,你要叫我给你讲经,我就给你专讲净土五经,其他的我都不讲,为什么?浪费时间。我们今天要求的是一心不乱,怎么能分心?所以说要想成就,一定要专一。

7 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在末法时期,能够真正救度一切众生,救苦救难,救自救他的,唯独净土法门。这个法门是究竟圆满的成就,因此,我们介绍别人学佛,介绍他学什么?一定要介绍他念佛,劝他发愿求生净土。

8 念佛法门是靠佛力加持,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十方一切如来威德加持,帮助我们带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其他的法门没有说带业的,唯独这个法门带业,所以这个法门是当生成佛的法门,一生成就。


470-一念微善
1 大乘经上常讲:众生“一念微善”,都能感动诸佛菩萨。一念,是讲时间短促,一刹那,时间很短;微善,极其细微的一个善念。

2 我们想想,这种微细的善念、一念的微善,我们哪个人没有?可以说一切众生都有。为什么我们不能感动诸佛菩萨来示现?是佛讲错了,还是我们望文生义,曲解一念微善?

3 实实在在说,我们每个众生乃至地狱众生,善根福德都相当具足,哪里只微善?我们虽有善根、虽有福德,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执着把我们障碍住,所以不能感得诸佛菩萨现前。

4 由此可知,经上所谓“一念微善”现前,没有障碍,或者是有障碍,这个障碍很薄弱,好像很轻的云彩,风稍稍一吹,云彩就吹掉,这样才能感得诸佛菩萨现前。这“一念微善”是什么?这一念微善是性德的光明。

5 譬如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这个世间有一些众生“一念微善”现前,感得佛陀到这个地方来应化,“应以佛身而得度之”,所以现佛身来度众生。虽示现佛身,这些有善根的众生不认识佛,也不可能向佛请教,更不可能向佛学习。

6 在 这种情形之下,一定有诸佛菩萨来帮助这些善根福德成熟的众生。他们看到世间这些众生不知道向佛请法,他们来示现、来代我们启请。不仅如此,佛家常说,“一 佛出世,千佛拥护”,许许多多诸佛如来还示现外道,示现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乃至于童男童女,在各个阶层普遍地示现。

7 他们起带头的作用,听说这个世间有这么一个大智慧的人、大学问的人、大德能的人,都来皈依,都来亲近佛陀,做佛的弟子,带动整个社会,把那些一念善根成熟的众生都接引到佛门来。

8 《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讲,一念微善,都能得鬼神拥护、佛菩萨赞叹!《华严经》上说,一念微善、一点点小的功德都尽虚空、遍法界,福报无量无边!这个“一念微善”,不是我们凡夫能够想象得到的。


471-为什么会退转?
1 我们学佛,特别要注意的就是闻法。修行为什么会退转?就是不闻法。不闻法就容易退转,为什么?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

2 不要说是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就是讲这一生,从我们懂事到现在,我们六根所接触外面的境界,都是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我们不知不觉就被烦恼薰习。烦恼习气太重,我们一般讲业障太重,自己修行这一点功夫敌不过习气,所以,决定会退转。

3 但是你要有恒心、要有毅力,要把这个世间一切的缘看淡!无论是人、无论是事、无论是物,要看淡;一年比一年淡薄,那就是我们有进步。

4 如果你很用功,每天读经、念佛,但是你对于世缘还是看得那么重,还是那样的分别、执着,那你是毫无功夫!你的经是白听了,你的佛也是白念了,只是跟佛法结一点缘而已,这一生不得受用。

5 这样的情形,我们知道,我们在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如是。如果过去生中修学功夫得力,我们早就往生,怎么还会跑到这儿来?过去错了,希望这一次不要错了,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天天听经、天天闻法,用这个来薰习。

6 真修行人对一切人事物都要看淡,与一切人决定不计较!跟一切人接触,看到别人善,知道要向他学习;看到别人不善,绝对不会去宣扬,一定是自己回过头来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7 所以,善人、恶人、顺境、逆境,对修行人来讲都有好处,没有坏处。会修行的人,所有的环境都是道场,所有的人都是佛菩萨、都是老师,他不是在正面教我,就是在负面教我。会学的人,天天有进步;不会用心的人,顺逆境都是障碍。

8 我们这个世间,闻佛法的时间太短,听不到佛法的时间太长,所以容易退转。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环境里面,你要是随顺烦恼习气,你要是不能够转环境,你就会被环境所转;被环境所转,你就很难有成就!


472-我们要珍惜这个无比殊胜的因缘
1 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净土法门是当生成佛的法门,不是个普通法门,所以这个法门为十方一切诸佛所赞叹。

2 信愿持名,菩萨行门里头没有比这个更伟大了,为什么?信愿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念多久?认真念佛,三年、五年就能往生。

3 《华严经》上说,十地菩萨,十地始终不离念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哪有我们这样直捷痛快?我们认真念佛,三年、五年就能往生。

4 我们三年、五年时间就是他的无量劫,问题就是你肯不肯相信?你要不肯相信,佛说你是应该的,很正常的现象。这是难信之法,你要肯相信,佛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你会相信?

5 你能相信了,那就是经上讲的,你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要不然你不会相信。你相信了,换句话说,你这一生成佛的机缘到了,这绝对不是普通的因缘,这是无比殊胜的因缘!

6 开经偈上讲,我们闻到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何况你修的是净土法门!这一生遇到了这个法门,你要晓得你有多大的福报,才能够遇得到?

7 遇到净土法门,这是你无比殊胜的因缘,换句话说,这是你成佛的机会,这个成佛就是往生,往生就是成佛,你这一生能够把握住,那你这一生成佛了;你要是不善于运用,把这个机会空过,那真可惜,实实在在地可惜!

8 我们过去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都空过,今生遇上净土法门,是这一生的因缘好,缘具足了。这样殊胜的因缘我们要不能把握,那实在太可惜了!你要说是来生再遇到这个缘,很不容易!正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要珍惜这个无比殊胜的因缘。


473-佛法讲大慈大悲
1 佛法讲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这个爱心是以智慧为基础的,不是感情的。佛菩萨在什么地方现身、在什么地方说法,是依什么?依感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2 什么叫感?依教修行。这个地方依教修行的人多,佛菩萨自然就来了,不请他就来了。《无量寿经》上说菩萨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不必要请他就来了。如果请他就来,不请他就不来,那是藏教的小菩萨,不是大菩萨。

3 大菩萨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不用请他。即使是冤家对头,“这个人过去曾经欺骗过我、侮辱过我、陷害过我”,现在他回头向善,还是来帮他,真的是《佛说八大人觉经》上所说的“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要在这些地方学习。

4 大菩萨要帮助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所以不局限在一个佛刹,不局限一个地区,哪里有缘,哪里现身,“千处祈求千处应”!大菩萨用的是清净心、平等心,这个才叫大慈大悲。心稍稍有一点偏邪,纵有慈悲,不能称为大慈悲。

5 佛经上讲慈悲,常说的有四种,第一种“爱缘慈悲”,这很小的。我喜欢你,对你慈悲;不喜欢你,对你就不慈悲。这种慈悲凡夫都有。第二种慈悲是“众生缘慈悲”,这就是中国古人常讲的能够推己及人。

6 第三种叫“法缘慈悲”,那是对于佛法有相当程度的通达明了,他觉悟了,知道自己与一切有情众生的关系,知道修行证果必须要“自行化他”;化他实在是自度,自他不二,懂得这些道理,那个慈悲心是从这些道理里面生出来的,这是“法缘慈悲”。

7 如来果地上,这些道理都不需要讲了,所以第四种叫“无缘慈悲”。无缘,没有任何条件,为什么?“情与无情同一体”,还谈什么条件!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提醒,希望大家长时间地熏修,让这一个观念愈来愈深刻,不知不觉变成自己的见解、思想的依据。

8 “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如果我们有这个念头,这个慈悲是“法缘慈悲”;自自然然契入,连念头都没有,你已经契入了,这是“无缘慈悲”!


474-不为境转,真功夫!
1 我们念佛人要常常自己反省:我们有没有觉悟?还有妄念,有妄念就是不觉;不觉,就会被物所转。

2 觉悟的人,决不“为物所转”。这个“物”是包括自身以外一切境界,就是我们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只有迷了自性的人,才被外头境界所转,我们现在自己就是这个人。眼见色被色所转,耳闻声被声所转,真可怜!

3 眼见色,顺自己心的,起贪心;不顺自己心的,起嗔恚心,就是被它所转。耳闻声,喜欢听,多听听,被它所转;不喜欢听,听了讨厌,被它所转!几时能在一切音声里头,听得清清楚楚,如如不动,就不会为物所转。

4 你要是在一切境界里面起分别、起执着、起贪嗔痴慢,就被境界所转。被境转就造业,不被境转就不造业;不造业,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净业”。

5 学佛的人要记住佛陀的教训: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换句话说,学佛的人要能转境界,不要被境界所转。我们讲修行,讲功夫,什么叫功夫?不为境转。不为境转,这真功夫!处处为境界所转,那算什么功夫?

6 处处为境界所转,记住:没有法子超越轮回。你凭什么能了生死出三界?处处为境所转,不容易往生,带业也不行!到你往生的时候,又被境界拉回来了,你还是去不了。临终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还有琐碎事情没有放下,阿弥陀佛可不等你,你还是去不成。

7 所以,这个非常非常重要,要晓得什么叫做功夫。一天念多少声佛号、磕多少个大头、拜多少忏、念多少经,那不叫功夫,那叫课诵。

8 课诵做得多,没功夫,好像什么?书念得多,天天念书,一考试得个零分,不及格。及格是功夫!你考试,分数是功夫,高分数,那是功夫。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心还被境转,等于零,“喊破喉咙也枉然”!


475-学佛学什么
1 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学佛从哪里学?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念头。念头要善、念头要清净、念头要平等。

2 我在大众当中,觉得我自己身份特殊,觉得我地位跟别人不一样,这是不善,这不是善。总认为自己聪明智慧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这是烦恼,这不是智慧。

3 我们看看世出世间的圣哲,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跟众生完全打成一片,这是佛菩萨。中国人是讲世间法,重视世间法,孔老夫子是个代表。夫子一生的行谊,处世待人的态度是自卑而尊人,这是世间圣人。

4 世出世间的圣哲,给一切众生做最好的榜样,如果你还觉得“我比别人高一等,人家都不如我”,你就不平等、不真诚、不清净,你就迷了!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在佛法里面讲,这个人业障习气深重。谁知道?佛晓得。

5 所以,做佛的弟子,就要把佛法里面所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做出来给大家看,这是教化众生。你自己真正做到了,这是你的自受用,给别人看是化他。要认真去做、努力地去做。

6 学佛,从哪里学?从哪里下手?怎么样成就?在日常生活里面,充满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处事待人接物,充满了大慈大悲,从这里学,那你是真乐,真正离苦得乐。

7 所以学佛学什么?就是“纯净纯善”四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纯净,这是讲“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纯善,这是讲“行”。

8 纯净的心、纯善的行为,不夹杂毫分“不净不善”,你就圆满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不离这个原则,我们掌握这个原则,就知道怎样修行了。


476-念佛一定是心平气和,什么都不求
1 《阿弥陀经》是圆顿大法,经上讲,若一日到若七日就能成就。念佛法门,如果真正如理如法地修学,七天能成功。但是诸位要记住,“如理如法”,我把话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2 如果你没有搞清楚,你拼命在那里干,干上七天;也许这七天佛念完了,念了七天七夜往生没去得了,神经病院是住定了,那个麻烦就大了,走火入魔。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你不如法,操之过急。

3 人家念佛,是心平气和地去念,是没有一切欲念去念,这样才能念得成功。你有个欲望、有个念头,你这样去念容易着魔。因为你有希望在那里,魔就给你一个希望;换句话说,你有个把柄掌握在人家手上。

4 你什么希望都没有,魔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果你有欲望,你想要钱,他有很多钱诱惑你,你就会上当;你想要名,他给你一个名义,就把你套住了;你什么希望都没有,他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无可奈何。

5 所以念佛人心要清净,真正念佛,不求往生、不求一心不乱、不求功夫成片,什么都不求,就是一句弥陀念到底,念了几天,自然得一心,自然见佛往生——那是自然的,水到渠成,诸位要懂这个道理。

6 所以念佛的人什么都不能求,有求都是妄念。如果再求好胜的话,那就更是着魔,这与魔搭上缘了。好胜心,我要超过别人,这个不得了!西方极乐世界没好胜的人,这种心万万要不得。

7 现在打佛七,一天念到晚,都不是真念佛!打佛七当中有好胜的,你拜一千拜,我拜一千二百拜,我超过你,你不如我,这种心怎么行?

8 你一天念一万声,我念两万声,这比赛!要抢到第一,这个念头都错了。这个念头只会着魔,不会得好结果,所以念佛一定是心平气和,什么都不求。


477-符合道义,决定要守信
1 人与人往来、人与一切众生往来,最重要的是诚实,言而有信。你诚实,你说的话人家相信。

2 世间一切善人君子都守信,言而有信。可是,佛法是讲智慧的,佛菩萨是讲道义的,有时候在特殊情形之下,可以不守信用,那是什么?对方违背道义。

3 有一年我在台湾中部,有一个道场叫禅林寺,他们请我去讲《禅林宝训》,跟他们讲《佛学常识》。《禅林宝训》的分量很大,《佛学常识》是李炳南老居士编的,分量并不大。我记得我讲到第十一课,这个庙里出了问题。

4 庙是新建的,老和尚他的一些徒弟到处去化缘,把这个道场建好了。道场建得不错,很庄严。徒弟当中吵架,争地位、争权力,这个说:“我化了多少多少钱,当家师应该是我做。”那个说:“我化多少多少钱,知客师应该是我做。”天天在吵,吵得不像话,老和尚看这个情形也没办法,回避,躲起来。

5 我回到台中,把这个事情向李老师报告,李老师说:“算了,不要再去了。”我说:“没讲完!”他说:“没讲完也不要紧。”这个就是什么?义。“义”是合乎公益,既然道场不和睦,我们去讲没有用处,所以没有讲完也可以中断。

6 我们都晓得,佛法的僧团叫“和合僧团”,天天吵架,天天在争名夺利,这像什么话!虽然天天在讲,一句也没听进去;真听进去,他就能放下了。争这些干什么?人没有智慧,不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你们要争,全给你,当清众最舒服!”

7 在道场,就像做义工一样,什么事情都不操心,没有任何责任,你分配给我的工作,我老老实实把它做好,不背因果责任。这个道理,明了的人就不多了。明了,他就不争了;不但不争,还处处推让,你请我做,我还未必做,为什么?做事情要负责任,做得不好,就是过失;做好了,应该的。

8 儒跟佛这些道理都讲得很多,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讲到信用,要知道特殊状况之下,违背道义可以背信。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古圣先贤里头也有背信的,那是不是过失?不是。一切是以道义为标准,符合道义,决定要守信;违背道义,那就可以背信!


478-佛没有心想
1 我们学佛,说老实话,终极的目标,是希望契入佛境界。我们学佛学了很多年,为什么不能入佛境界?就是放不下妄想分别执着。

2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总是免不了起心动念。眼见也好,耳闻也好,鼻嗅、舌尝、身触,一接触就起心动念、就生分别执着,这是我们不能契入佛境界的原因。

3 佛何以能够证得究竟圆满,他们的本事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二念,他就一念。一念是了别,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换句话说,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他见的是一真法界。

4 才起心动念,外面境界必定受扭曲,就产生变化,就不是原本的样子,我们凡夫没有办法觉察。“一切法从心想生”,从心想生是凡夫。

5 佛没有心想,所以佛境界里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法尔如是,这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所见到的真实境界。

6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之后,肯定产生七情五欲,随之就生起来,怎么晓得?七情五欲是烦恼,是阿赖耶里面的习气。

7 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这个我要捧他、赞他,那个我要毁谤他、我要打倒他,搞这些东西,统统都在造罪业,统统都是妄想分别执着在做主宰。

8 所以,什么时候我们也像这些菩萨一样,于一切法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样一切佛法你就很快地契入了。


47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1 世间人俗话常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话是不是很有道理?

2 每一个人相貌不一样,为什么相貌不一样?心不一样。假如你两个人心一样,相貌一定一样,所以看相的人说“相随心转”,这话很有道理。

3 我曾经看到两个人相貌一样,奇怪,动作也一样!那个表情、态度、走路的样子都一样,他两个人不是双胞胎,两个人姓都不相同,是我在学校里的同学。

4 一个是在抗战期间在贵州一个同学,跟我是同班的。抗战胜利之后,我回到南京念书,这就不是同班,是隔壁班的一个同学。他长的样子,跟我在抗战期间读书的那个同学一模一样,我就把他找来,说他的长处、说他的缺点,说得他呆了。

5 他说:“你怎么知道的?你是不是会看相?”那时候我也没有学佛,因为我看到面貌一样,走路也一样,说话、态度都一样,我想必这两个人大概毛病、长处也都一样,试试看,把他叫过来说一说,果然一点都没错!

6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以看相的一见面,就能看出你的吉凶祸福,实在讲,那是看的人多,经验丰富了。

7 心里的念头全都在面孔上,骗不了人!那个看相的人,你骗不了他;还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有经验的人,你也骗不了他。他观察一个人,断定你的吉凶祸福,常言说得好,八九不离十。

8 我们过去在台中,李老师就有这个能力,他年岁大,看的人多了,特别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接触人的机会多,看的人多,经验丰富,你骗不了他!


480-佛家讲“教化”
1 佛家不讲“教学”,佛家讲“教化”。教了你,你真懂得、真明白了,立刻就产生变化,化迷为悟、化恶为善、化凡为圣,这就起变化。

2 古人所谓“读书变化气质”,这个“化”,现在的话讲,是从成绩上来观察。“教”是从事相上说的,“化”是从成绩上说的。到底有没有成效,效果如何,就看你有多大的变化。小的变化,是你得少分明了;多变化,你有多分明了;大变化,那你真的是明了了。

3 凡夫业障习气非常深重,障碍了佛菩萨圣贤的教诲,虽然天天学习、天天听,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依然没有一丝毫变化,你就晓得自己业障是多么重!

4 但是业障重不怕,用什么方法消除业障?不断地薰修。这个方法很妙,佛祖传下来,“长时薰习”。因为我们的烦恼习气非常之重,对于圣贤教诲薰修的时间太少、不够,所以要长时间的薰修,才会觉悟过来。

5 中国古来的大德,宗门教下,也不是短时间闻经听教就觉悟的,少则三年五载,晚则有三、四十年才开悟的。众生根性不相同,各人努力也不一样,可是十分认真努力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缩短时间、提前觉悟。

6 我们不但在经论当中要努力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把经典的教学落实在生活当中。因为离开了实际生活,悟门就堵塞了,这一点我们要明了。为什么古人三年五载、十年八年开悟了?他能够把所学的东西落实。

7 “信、解、行、证”,课堂里面,经本上的学习是信、解;解了之后,你要落实在生活当中是行。行是转恶为善、转迷为悟。通过了行,行是实验,通过实验,证实你解的没有错,这个证就是转凡成圣。

8 所以你要不能够落实在生活里面,生活包括工作、包括处事待人接物,你怎么能够契入?契入就是行。没有行,怎么能够入佛菩萨的境界?所以没有行、证,虽学不能化。


481-韩国人质金善日
1 我这里有一篇报告,那是澳洲雪梨净宗学会的郭居士,根据林心润居士的口述写的。这是一个感应的事情,很希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2 林心润居士是在2004年7月3号星期六,清晨两点多钟,做了一个梦。她梦到一个人哭哭啼啼地走到她面前,向她求救。她就问他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他说:“我就是在伊拉克遭到激进分子斩首的韩国人质。”

3 她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他叫金善日,真的把名字说出来。她就问他:“那你要我怎么救你?”他哭着说:“你一定能够救我。”她就拍拍他的肩膀说:“你不要哭。我唯一能救你,就是教你念佛。你现在仔细地听。”

4 她就带着他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面念,一面就教他念,然后问他:“你会不会念?”他说:“我会念了,我现在就念。”于是,他就念阿弥陀佛,她就醒过来了。

5 醒过来后,她在发呆,怎么会有这个梦?半夜醒过来。刚好她的儿子这个时候也起来,看到他母亲在发呆,就问她什么事情。

6 他母亲把刚才这个梦中境界告诉他,结果她儿子正好看到一篇报导,就是报导这个事情,而且这个报导里头,还有韩国人质金善日的照片。

7 她一看就是梦里头这个人,她感到非常惊讶,于是第二天就在净宗学会给他立牌位,大家在佛七当中,给他念佛,天天给他回向。到了第十三天,她清晨又做了一个梦,梦到金善日坐在一朵绿色莲花上面,真的往生了,向她道谢。

8 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我相信金善日过去生中是个念佛人,他有这个善根。他跟林居士一定有特别的缘分,所以找到她。找到她,她真的把他超度了、真的帮助他往生了,由此可见,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482-逆增上缘
1 增上缘有两类,有顺缘、有逆缘。一切合情合理的,这是顺增上缘;一切烦恼恶劣的,这是逆增上缘。

2 两类都会运用,你在菩萨道上就会一帆风顺;两类要是只会用一类,那你必定有障碍。

3 我们有没有觉察到,我们周边一切人事物,有许许多多是诸佛菩萨示现?

4 细细观察我们周边的人,有些欢喜帮助我们,有些处处障碍阻挠我们。你要是深入细心去观察,可能那些处处想方法阻挠我们的人,正是菩萨再来的。

5 他给我们做逆增上缘,使我们在菩萨道上,减少了障碍,又迈进一步,他不是善知识是什么人?你要仔细去观察,你才能发现。特别是真正发心、真正发愿,存菩提心、修菩萨道,必得诸佛护念。

6 我们在一生当中所有一切遭遇,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就像章嘉大师往年给我说,统统是佛菩萨替你安排的。

7 帮助我们的人,是顺境的恩人,顺的增上缘;毁辱我们的人,是逆境的恩人,逆增上缘。顺境、逆境对我们的修学都有利益,所以我们对于善人恶人、善事恶事,我们都要尊敬,决定不要有分别、不要有执着。

8 不分别、不执着,我们心在境界里面,永远保持着平静安和,自然就生智慧,自然就生一个感恩之心。“一切众生对我都有很大的恩惠”,这里头没有分别,我们渐渐境界就好了,就能够契入佛菩萨的境界。


483-地狱只有两种人见得到
1 我初学佛时,朱镜宙老居士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学佛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岁了,他是活了很大的年岁,九十六岁往生的。

2 他告诉我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是他亲身经历的,那不是假的。他本身是个学科学的,他早年从来不相信鬼神这个事情,当然佛法就更不容易接受了。

3 他的岳父章太炎,是民国初年的国学大师,非常有名望的一个人。章太炎在世时,得罪了袁世凯,袁世凯那个时候作大总统,怎么得罪他的?就是不肯骂他。

4 袁世凯很坏,人家都骂他,章太炎不骂。人家问他为什么不骂?他说不值得一骂。这个话传到袁世凯耳里,袁世凯听了非常生气,就找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抓去,关了一个多月。

5放出来之后没多久,泰山的东岳大帝派两个小鬼,请他去当判官。东岳大帝是鬼王,管五个省,判官就好像秘书长一样,地位很高,东岳大帝底下那就是他了,五个省里面这些生生死死,他都管。

6 他说,每到晚上,就有小鬼抬了个轿子,来送他去上班;到第二天早晨天快亮的时候,我们大陆上讲鸡叫的时候,这两个小鬼又把他抬回来。晚上要到阴曹地府上班,日夜都不能休息,他很辛苦。

7 这个事情是真的,那个时候,朱镜宙老居士说,他岳父晚上睡觉,就跟死人一样,摇都摇不醒。普通一般人你叫他的时候,他会醒过来;他不会醒的,一定要到第二天早晨他才会醒过来,确实他是上班去了。

8 他上了一个多月,有一天想想,太累了,便写个假条,试试看能不能请假。他用黄纸写,写了之后在门口烧掉,果然那天晚上,小鬼不来接他。

9 他做了一个多月的判官,见到阴间许许多多的事情,他常常把这些事情跟他的朋友们讲。大致上来讲,阴间跟我们阳世很相似,不过唯一一个现象,就是阴间里面看不到太阳,也见不到月亮、星星,天气永远是阴天。

10 他在阴间,看到鬼的寿命比人长。他见到唐朝时候的人、宋朝时候的人,他曾经读过这些人的文章,所以见面的时候,感觉特别地亲切,他还跟他们讨论文章,由此可见,鬼道的寿命比人间长。
11 他有一次想到,地狱里面有一种刑罚叫炮烙,他觉得炮烙这个刑罚太残酷了。炮烙是什么?就是把铁柱烧得红红的,叫受刑的人去抱。

12 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觉得这个刑罚非常残酷,他就发了个慈悲心,给那个东岳大帝建议:能不能把这个刑罚废除?东岳大帝听了也不答话,就跟他说:“你到现场去看看。”于是,东岳大帝派了两个小鬼带他到现场去。

13 走了很远,小鬼告诉他到了,可是他什么也看不见,他这才明了,东岳大帝根本就没有设这些刑罚,那个刑罚是你自己的恶业变现出来的。他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自作自受。

14 因为他自己本身没有这个业,所以见不到,他这才明了,地狱里面所有的刑罚,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没有人在那里设立的。

15 所以,《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地狱只有两种人见得到。一种人是有业力去受罪的,你没有这个业力,地狱在面前也看不到。

16 第二种是菩萨,菩萨要到地狱里面度众生,他能见到地狱,普通的人决定见不到。

17 从这个事就晓得,不但是地狱道,六道、十法界都是自性变现的境界,真的像《华严》所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8 大乘经上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佛把宇宙的来源,一句话给我们交代得很清楚、很明白。


484-不到这个境界怎么行
1 我们学佛,通过这么多年参究、学习,真正觉悟到“死生事大”!如果没有这个警觉,这一生必定是空过,我们这一生学佛,叫“白学”了。

2 学佛有没有成就,善导大师说得好:“总在遇缘不同。”缘里面最重要的是善知识,《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一句话就教导我们要求明师。

3 古人亲近善知识的标准是:自己没有开悟,决定不能够离开老师。这个开悟,是讲“明心见性”。

4 为什么?没有明心见性,等于走路我不认识路。我往哪里走?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在前面走,我们跟他走,不会走错。

5 大彻大悟之后,就可以独立,不必跟别人,你走的路决定不会错误。大彻大悟,禅宗讲明心见性,教下讲大开圆解,念佛人是得一心不乱,修到这个境界,那就毕业,告一段落了,从此以后就可以博学多闻。

6 现在人不懂这个道理,不但说是小有成就,甚至于根本就没有成就,自己就要去闯天下,就要去独当一面。没错,到最后都落在三途!

7 好心去弘法利生、度众生,结果被众生度了。贪名,被名度了;贪利,被财度了;贪色,被色度了,结果被世间五欲六尘度了。诸位要晓得,“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一条就要堕地狱,五条具足,永不翻身!

8 悟道的人不怕,他“财色名食睡”在面前,真不动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行,那才能度众生,不到这个境界怎么行?


485-言语少,心是定的/从手机的电波谈起
1 言语讲求的是“简要详明”,简单扼要,要详细还要明白,决定没有罗嗦。言语多了伤神、伤气,那不是养生之道。

2 我们平常跟一般人应对,言语愈简单愈好、愈少愈好。尤其现在用手机,听说手机这电波很容易伤人的头脑,我在讯息上看到有这样的报导,常用手机用了几年之后,他半边头脑麻木了。

3 手提电话不是好东西,它有副作用,所以用手提电话,用得愈少愈好,通话的时间愈短愈好,所谓“长话短说”。

4 我常常劝大家长话短说,没有必要的时候,绝对不要伤害自己;用这个东西是伤害自己,用得太多了脑神经一定受损害。尤其是身体不太好的人,每天用这个东西,岂不等于慢性自杀!

5 我也有个手机,一个月难得用一、二次,我手机不开,我也不晓得号码多少,所以我充一次电大概都用一、二个月。最好不要用手机,我们这是说养生之道,不要受这些电磁波的干扰。

6 我在香港,居住的地方有电话,但是我常常把电话线拔掉,天下本无事,没有什么好谈的。有重要紧急事情,我就把电话线插进去,只有我打给别人,没有别人打给我,清净很多。

7 我不看报纸、不看杂志,每天天下太平、天下无事,我生活很快乐!不要过那么紧张的生活,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何苦来?

8 连言语都是如此,话太多,伤神!真正修道人言语少,没有德行的言语多。言语多,妄想多,心不定;言语少,心是定的,“心定生智慧,心乱生烦恼”,这些道理事实,我相信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得到。


486-迷惑颠倒,这是大灾大难
1 众生苦难在哪里?不是他没得吃,不是他没得穿,世间富贵人也不少,他的灾难跟贫穷人无二无别,最严重的灾难是什么?是不觉悟,迷惑颠倒,这是大灾大难。

2 富贵人这一生享尽他的福报,来生到三途。往往富贵人造业比贫穷人造得重,不要说别的业,单单讲口福,富贵人一生讲求饮食,他所杀的这些生命、所吃的这些生命,决不是白吃的!因果中说:吃它半斤,来生要还它八两。

3 灾难怎么来的?冤冤相报,迷惑颠倒,愈报愈惨。为什么?他不会报到恰到好处,总是超过一些。被报的也不服,来生再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还得了吗?

4 你要是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你决定不肯吃众生肉,为什么?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每一次报复都超过分量,仇恨愈结愈深。

5 我这一生可以说非常幸运,年轻的时候生长在农村,贫穷落后,一个月能够吃到肉,大概只是一两次;我成年生活在台湾,虽然每天都有吃肉的机会,但学了佛我选择素食,这一生跟众生结的这个恶缘,便逐渐逐渐地断了。

6 如果我不学佛,那可就不得了,单单就是饮食跟众生结的冤业,麻烦就大了!年轻的时候贫穷,想吃没得吃;到生活环境好的时候,可以吃了,知道不能吃——佛菩萨救了我、度了我,让我明了不能跟众生结冤仇。

7 佛告诉我们,一切有情众生,没有一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你危害它生命,没有一个不是怀恨在心。所以你不要看蚊虫蚂蚁那么小,它也有嗔恚,它也会记仇,你杀害它,将来它得人身,你得畜生身,他也来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是非常地可怕!

8 佛给我们讲世间的战争,叫刀兵劫,刀兵劫从哪里来的?就是从杀生来的。战争的灾难,这是杀业的果报,如果这世间人统统不杀生,就可以避免这一切战争的灾难。所以,我们一定要与一切众生结善缘,决定不能跟众生结恶缘!


487-佛菩萨在流眼泪
1 三、四年前,有一个姓戴的居士,样子很年轻,从广东来香港见我。他是广东人,只会说广东话。

2 他跟我见面的时候,我看他至少有四个以上的灵鬼附身。我能听得出,他除了讲英语、日语,还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我们胡居士在欧洲住过的时间很长,她能听得懂。

3 此外,他还讲西藏语,所以我们就断定他不是一个灵鬼附身,至少是有四个以上。他给我们透露讯息,说我们的佛像看起来很庄严、很好看,其实不然,佛菩萨是天天在流眼泪,天天在哭。

4 为什么佛菩萨在哭?我们学佛都是做假的,不是做真的。佛菩萨看我们是冒充佛弟子,不是真正佛弟子,做的都不如法,跟经教、戒律里面完全相违背,所以佛菩萨在哭。

5 谚语常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想想,佛菩萨天天在流眼泪,这应该是真的,为什么?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对不起佛菩萨。

6 难得,他到我们这儿来示现!我说了,他不在别的道场里示现,到我们道场来示现,我们这个道场大概还有一点良心。

7 如果道场一点良心都没有了,他理都不理你,他不会来示现!他来示现,我们警惕,我们还能受感动、还知道反省、还晓得改过自新,他到这儿来就对了。

8 但是几个人回头?我相信一定有回头的。有没有不回头的?我想,不回头的人也不少!


488-聪明人不干这个傻事
1 在以往,修行人真正成就之后,总是讲经说法,或者著述经论留传给后世,帮助后人,这种作法是对的。今日之下呢?我跟诸位说,不对,完全错误了。

2 今天邪说充斥在世间,如何能把这些邪说统统灭尽,恢复我们本来面目?古人有一句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无书,心就清净,为什么?没有妄念。

3 书看多了的时候,妄念不得了!你看各地的书展,几十万本书摆在那里,那叫什么东西?一大堆思想的垃圾。这些垃圾,把我们的头脑都搞昏了!

4 曾经有很多人劝我:“法师,你要趁年轻时写一点东西,到老的时候,你就不想写了。”我说:“我根本就没那个意思。”为什么?古来这些人写了这么多东西,把我们的头脑都搞昏了,我还要多加一点东西,叫后人去负担,这个罪过太大!

5 古人的东西已经太多太多,如果我们真有一点东西超过古人,或者古人所没说过的,可以留下一点。如果我们所想、所说,古人也都说过,何必再画蛇添足?

6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本书不如少一本书,我们头脑才能得到休息、才能得到清净、才能开智慧。所以古人教人念书,只教你念一样,不会教你念十样、八样,不会的。你专念一样,你会开智慧。

7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教学,佛法也是如此,目的是教人开根本智,教人开智慧。今天教学的目标,是唯恐你的杂念、妄想不多,想尽方法增长你的邪知邪见、增长你的乱想,目标是这个。大家知见多,这个世间怎么会不乱?

8 世间从哪里乱起?从知见上乱起。每个人的看法、想法不一样,他就要打架,最后就战争,到最后就毁灭世界,大家同归于尽。你说这种人多聪明,聪明到了极处,最后同归于尽,大笨蛋一个!聪明人不干这个傻事,所以心要清净。


489-清明法会念什么
1 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他告诉我们:“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

2 换句话说,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念这一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就统统都念到了,这是不可思议!

3 我过去在台北,我们清明、冬至都念《无量寿经》,不念《地藏经》,为什么?这个经包括《地藏经》,《地藏经》不包括这个经;阿弥陀佛包括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不包括阿弥陀佛,这要搞清楚!

4 所以一切法统统用一部经,用一个佛号,再没有打闲岔,没有夹杂的了。求消灾也不要去念药师佛,也不要念《药师经》。念一样就够了,统统都念到了,一个都不漏了。

5 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的功德,确确实实超过《地藏经》。念《地藏经》是给他灭罪,不能帮助他往生成佛,念《无量寿经》是帮助他往生成佛。

6 你想想,成佛,罪有没有灭掉?当然灭罪,不灭罪怎么能往生成佛?很显然的道理。你要把它想通了,然后你才知道应该怎么做法。

7 所以专修净土的道场,佛菩萨的生日、清明祭祖、冬至祭祖,不念别的经,就念我们平常念的一部经,就念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这才叫专修专弘。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

8 知道这个事实,我们净宗的道场,在清明法会,就念我们平常念的一部经,就念阿弥陀佛;如果还要念《地藏经》,还要拜《梁皇忏》、《水忏》,这是大家认识不清楚。


490-今年的清明节
1 今天是清明节,今年的清明节格外地殊胜,因为从今年(2008年)起,清明节正式被国家订为法定的节日。这是个新的开始。

2 清明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清明节这天,也是中国人每年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日子。

3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重视清明的祭祖?孔夫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祀是怀念祖先、纪念祖先、效法祖先、继承祖先的美德,这确实给社会带来淳厚的风俗,对于和谐的社会,礼义之邦,长治久安,产生了很大的效果。

4 中国人非常幸运,祖宗有智慧、有经验,懂得教养后代。中国的教育从胎教开始,所谓是“教儿婴孩”,婴儿刚刚一出生就要开始教。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5 所以中国在这个世界上五千多年的历史,还能够屹立在今天,就是得力于祖宗的教诲,所以我们应当要知道“感恩戴德”。

6 我们要把祖宗的教诲认真落实,进而推广到全世界,帮助这个世间化解冲突,得到社会安定、世界和谐。

7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天灾人祸频繁不断,现在整个世界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混乱的。为什么会这样动乱?疏忽了圣贤的教诲——疏忽了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诲,动乱的根源就在此地。

8 因此,我们对于清明节就格外地重视,我们要利用这个节日提倡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帮助社会安定、帮助世界和谐,真正落实“继绝学,开太平”的使命,这是我们纪念清明节真正的义趣。愿跟我们同学共同勉励!
 
491-生起恭敬的心、感恩的心
1 我们中国的祖先最重视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五千年来,从尧舜禹汤一直到清朝末年,小孩从生下来,父母就教他怎么做人。反观现在的父母,他忽略了家教,小孩从小没人教了,可是小孩也在学,他从哪里学?他从电视学。

2 我在国外住的时间久,外面的情形,我知道得清清楚楚。在美国,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电脑,电脑里面除了学习他自己的功课之外,他能够收到很多的讯息,其中负面的占了百分之九十九。

3 电脑里面的这些讯息,几乎都是暴力、色情、杀盗淫妄,小孩从小受这样的教育,这个社会怎么能安定?怎么可能会有和平?要知道,现在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出了问题,因此要挽救这个世界,只有恢复圣贤的教育。

4 全世界古圣先贤的教诲,真是所谓“英雄所见,大略相同”,都是教导我们要放弃物欲。我们中国老祖宗讲得非常有系统,学习从哪里起?从格物起。格物,是革除欲望,在佛法讲,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格物致知”,物欲没有了,智慧才能生得起来。

5 一个人的心充满了欲望、充满了自私自利,哪来的智慧?他一生所学的只不过是知识,不是智慧,为什么?智慧是从清净心里生出来的,是从慈悲心里生出来的。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6 我们在国外看到,科学家确实是有些智慧,你仔细再观察科学家,他们的兴趣专注在研究、观察某个项目,确实他没有想到物欲,也没有想到个人的名闻利养、自私自利,他是全部精神、时间都用在研究方面,所以他有成就。

7 如果他自私自利的心很重、他的欲望意念很重,那个科学成就就没有了,就等于零。由此可知,世出世法的成就,都在我们老祖宗所讲的“教之道,贵以专”。

8 “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是真理,所以小孩从小学习,就要遵守这个原则:专攻,而不是杂学。一杂就乱了,只能学到常识、皮毛,不能够深入精髓,我们想到这些,对于我们的祖先,自然生起恭敬的心、感恩的心。


492-扰乱我们的魔
1 世尊当年在世,生活的方式是托钵,实在说,世尊一生都不愿意给别人添一丝毫的麻烦,我们在经上看到,他老人家在一切境缘里头,不分别、不执着,一切随缘。

2 世尊在世的时候,僧团的生活方式是托钵,佛法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绝对不可以叫人家单独给出家人做素食,添一层麻烦,所以人家给什么吃什么,给肉就吃肉,决不是提倡肉食!

3 可是你要晓得,世尊当年在世,比丘托钵托来的肉食,不是真的有生命,而是释迦牟尼佛以神力变现出来的,这是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的。

4 佛知道被杀害的这个众生,他心中的怨恨永远不会消失,只要他的怨恨存在,因缘成熟,他就要报复,这个事情很麻烦!

5 杀生是大恶,而且招来的是冤冤相报,所以佛交代四众弟子,决定不可以恼害众生。纵使令众生生烦恼都不应该,何况去害他、去杀他?

6 我们每一个人,不是只有这一生,我们还有过去世。我们在过去世中没学佛,造了许多的罪业,结了许多的怨仇,这都是事实。

7 生生世世,冤家债主无量无边,数不清!这一些冤家债主绝对不希望我们超越轮回,为什么?出了轮回,他讨债就讨不到了。我们要想超越轮回,他总想尽方法来阻挠,所以我们的菩提道上障碍重重。

8 佛在《楞严经》的末后,将魔归纳为五十大类。这个魔,实在讲,就是我们无量劫来的冤亲债主。诸位要记住,魔并不是只有五十个,那简单,容易对付;扰乱我们的魔,是五十大类!而每一类里面,又不晓得有多少!


493-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1 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不仅是五欲六尘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障碍,我们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都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障碍。

2 佛法里面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禅定。我们这个法门,经里面明白地告诉我们,“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个就是禅定。一心不乱就是上上禅,所以只要是障碍一心不乱,叫我们心颠倒妄想的,那就叫障碍。

3 现在这个世间,障碍不胜枚举,不但世法多障,再给诸位说,佛法里头也是障碍重重。世间人为五欲六尘所障,堕落在生死轮回;出家学道的人被见解所障,他不能得禅定,不能得一心,这就是多障。

4 所以我常常劝同修们:“学东西只学一样,学两样就分心,学三样那更糟糕!”正如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经题里面所说的,你学多了是增长邪见,真的一点不假!

5 什么叫邪见?只要是知见,都叫邪见。为什么?清净心里面没有知见。诸位读《楞严》就明了了,富楼那尊者请教释迦牟尼佛,无明从哪儿来的?佛告诉他,“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你有知见,那就是无明的根本。

6 《般若经》里面说“般若无知”,“无知”就是佛之知见,就是清净心的本体,它起作用的时候是“无所不知”。佛心清净,一念不生,面对着大众许许多多的分别、妄想、执着、苦恼,佛一一为我们解答、为我们破除,那就是“无所不知”。

7 “无所不知”,是从清净心里面流露出来的般若智照,这才叫真正的智慧。真正智慧是从一心不乱里面得来的;换句话说,是一心里面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学得来的。

8 我们要想修一心不乱,你走的路只能走一条!你走两条,你非乱不可;你走三条、四条,想不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经只能学一样,一门深入。读诵也是如此,读经是修行,是修一心不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


494-你肯不肯享这个福?
1 《华严经》是根本falun,一乘圆教,这是古今中外所公认的。《华严》里面讲什么?跟诸位说,就是讲的念佛。念什么佛?念阿弥陀佛。

2 念佛,有同修问,到底是念四个字,还是念六个字?《弥陀经》里面讲执持名号,名号就四个字,我们执持名号,这就对了。

3 如果我们真正下定决心,这一生要求生西方世界,来生不愿意再到人间,心里面这一句佛号,就要相继不断,念念相续。

4 也许有人要问:“我们要办事,我们要考虑问题,我们要在谈话当中答复别人的话,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把佛号放下,专心去办事;事情办完之后,佛号马上提起,这就行了。

5 有了佛号,就没有妄想;佛号一断,妄想就起来,所以必须有人提醒你,这就是从前大家念佛要共修,共修就是大家在一起互相地提携、提醒。能跟真正志同道合的同修道友在一起共修,那是有大福报!

6 现代人还是有福报,问题就在于你会不会享受这个福报?何以说现代人有福报?现在有随身听。你口袋放个随身听,一天二十四小时佛号不断,你的福报大!

7 古人离开念佛堂,佛号就没有了;现在离开念佛堂,走在马路上,佛号都不间断,甚至睡了大觉,那佛号也不间断,这个福报比古人大得多!

8 你要会利用,换句话说,你要会享,现在你有福报,你会不会享?你要不会享,那就没法子!你要是会享,人人都有大福报,人人在一生当中决定可以往生,就是你肯不肯享这个福?


495-上不上,下不下,最难度了
1 佛法的言语,你一定要懂得,它意在言外,如果依文解义,没有不讲错的。佛家有一句话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你错解如来真实义,三世诸佛都喊冤枉。

2 所以大经大论上佛提醒我们,“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世间第一等聪明智慧的人,没有法子理解佛的意思,一定要有人说。什么人?有修、有行、有证的人。我们常讲契入佛菩萨境界,他能听得懂,他不会把意思错解。

3 要契入佛菩萨境界,这个难!难,又不能不学,如果不学,换句话说,往后生生世世还要搞六道轮回,这个事情没完没了,这个事情很恐怖、很可怕!

4 我们不是上上根人,不是一闻千悟;我们也不是下下根人,下下根人也好办。下下根人老实、听话,没有什么妄想,也没有什么疑问,教他怎么干,他就怎么干,这种人容易成就。

5 倓虚老法师告诉我们,谛闲老和尚有一个徒弟,做锅漏匠的,中年出家,他不认识字,老法师就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人家念了三年,预知时至,站着走的,这就说明下下根人老实,容易成就。

6 我们不老实,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妄念不断;这个锅漏匠没有胡思乱想,他听话,这叫下愚。佛度众生,下愚和上根,这两种人好度,一点都不费事。

7 你看锅漏匠走得那么殊胜,没有生病,预知时至,这是我们应当要效法的,要学习的;但是学不来,这是事实。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常跟我说,他说他很想学下下根人,学愚人,他说学不来,学不像。

8 真的,一点都没错,上智下愚太简单了,几句话就打发掉了,我们这一类半吊子的人,上不上,下不下,最难度了。世尊当年出现在世间,苦口婆心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我们这些人、为这种根性的人。


496-真正念佛人,对生死不惊不怖
1 许多人想到死亡,都会感到恐惧,这种现象古今中外都有。有几个人不怕死?学佛的人也不例外。要怎样才能够把这种不正常的心态消除,只有一个方法:对于生死这桩事情的真相,你要搞清楚、搞明白。

2 你搞清楚了、搞明白了,这个问题就能化解。外国人研究死亡,他们的结论是人不会死,死的是什么?身体。身体有生死,身体不是自己。外国人现在承认有灵魂,他们认为灵魂是自己。

3 要用佛法来说,灵魂还不是自己,真正的自己是什么?真正自己是自性,那才是真正自己。灵魂是怎么回事?灵魂是本性在迷惑颠倒的状态。然而,说灵魂是自己,比承认肉身是自己,那是进步太多了。

4 所以一定要认识,佛家讲的真如、本性、真性,那是自己。你看大乘教常讲,学佛学什么?把自己“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找到,那就成功了。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那是自己。

5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真正自己就住在这个身体里头。《楞严经》上讲得非常清楚,什么是本性?在眼睛叫见性,在耳朵叫闻性,所以在六根就随着六根的名字,叫六种性。实际这六种性是一个性,是一个性在哪个地方产生作用。

6 真性的作用,它永远不迷。眼见色,耳闻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个人就是佛;还起心动念,但是没有分别执着,这是菩萨;还起心动念,还有分别,他不执着,这就是阿罗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都有,这是六道凡夫。

7 所以同修要晓得,自性是真正的自己,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这是真正的我。身体就像衣服一样,坏掉的时候,你们晓得马上就换一件。所以身体是可以常常换的,无量劫来我们不知道已换了多少次,这有什么可怕?有什么恐怖?

8 一般人错觉里以为有生死,其实人没有生死!佛门讲“了生死”,了是明了,你只要搞清楚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生,你不会贪生;死,你也不会怕死。所以,真正的念佛人,对生死不惊不怖!


497-你所在之处就是道场
1 道场,顾名思义,这个场所有道,才能称为道场。道有很多种,除了佛教,道教也是道,儒也是道,国外一些宗教也都是道。道,有正有邪,邪门外道,那也是场,也都是道场。

2 在佛门里面,道场要有道,不必有形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教学四十九年,他在哪里教?都是在山林树下,都是在旷野,没有建筑。

3 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晚上就在树底下盘腿打坐。佛一生都没有建过房舍,他所在之处,都是在教学,教学的那个场地,就叫做道场。

4 道场,最重要的是有道,明了这个意思,我们今天无论在什么处所,统统是道场。你就是在家庭也是一样,你一家人天天听经、诵经、念佛,一心向佛,那你的家就是道场。

5 在大乘教里面的定义,四个人在一起共同修行,都能够遵守佛陀的教诲,修六和敬,那就是佛家标准的道场。你一家有四个人,四个人都念佛求生极乐世界,都修六和敬,那你家里头就是标准道场。

6 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真正修道的人要万缘放下,心里头有道,那才叫真正道场。所以道场在哪里?道场在心地,不在外面。你心中有道,无论你坐在哪里,那个地方就是道场。

7 印光大师给我们开示,非常清楚明白,就佛教而论,佛家的法印,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不仅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如来教人,原则、方向、目标,就是这四句话。

8 四句话,实际上就是前面这三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这三句十二个字,这是一切诸佛教学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纲领。我们心里头常常有这四句话,你所在之处就是道场。


498-不是普通人能做到
1 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做到。法身菩萨是分证佛,他不但超越了六道轮回,他也超越了十法界。

2 佛在《华严经》告诉我们,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自己心变现的,就像我们做梦一样,整个梦境是我们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心能现,识能变”,这是佛法讲到最高的原理。

3 能现的是自己的心,能变化的是自己的识。“心是真心,识是妄心,妄心会变化,真心能现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这么一回事情。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真正懂得了,万缘放下,你的心就清净了。

4 你待人处世,你也有喜怒哀乐,但是你并不着相,为什么?就像戏台上唱戏一样,假的,不是真的。你是用这个做手段,来帮助别人断恶修善、帮助别人破迷开悟。

5 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也有喜怒哀乐,有时候也奖励人,很欢喜;有的时候看弟子有过失,他也板起面孔发脾气,你说他有烦恼吗?他有分别执着吗?他没有。他那是什么?那是众生有感,他有应。

6 你善心感,善的回应;恶心感,那就是打骂来回应,感应道交,决定没有心。没有心就是决定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没有妄心。这个功夫是上乘功夫,不是普通人能做到,六道里面众生,包括天人都做不到。

7 我们学佛,应当要学这个功夫,但是这很不容易成就。所以末法时期除了依靠念佛往生之外,能够在境界上把烦恼习气断掉,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是真的!

8 经上讲的这些道理,我们心里面向往,事实上是很不容易做到,所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念佛法门最稳当,我们只要把烦恼习气控制住,就能够带业往生,这是净宗法门不可思议之处!


499-你要入门后,才能登堂入室
1 我们修净土法门,念佛往生是我们的正行,现在为什么大家对正行疏忽?对净土往生经典了解不够透彻、不够深入。

2 要怎样才能契入经教?从《弟子规》、从《十善业道》入门。《弟子规》是第一道门,《十善业道》是第二道门,三皈五戒是第三道门,你要入门后,才能登堂入室。

3 所以没有《弟子规》,没有《十善业道》,三皈都没有。三皈我们讲得很清楚,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如果没有《弟子规》,没有《十善业道》,你还是迷邪染。

4 我们修行没有根,功夫不得力,现在从根本上修,这就对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大家学《弟子规》、学《十善业道》。

5 《弟子规》是世间法里头的根,是世间伦理道德、学问之根本;《十善业道》是佛法的根,无论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都是以这个为根。你不从根本上修,那你叫好高骛远。

6 譬如一个小学生,你让他到大学博士班,就算念十年,他能不能毕得了业?毕不了。原因在哪里?他底下基础教育没学过。

7 《弟子规》好比是幼儿园,《十善业道》好比是小学,这是根,你不从这上扎根的话,就很难入门,所以,还得从这个地方老老实实来学。这两门东西学好之后,你就有根,你就有本了。

8 根非常之重要,如果没有《弟子规》的根,没有《十善业道》的根,你佛法学得再多,那都是假的!


500-如何对治我慢习气
1 有许多学佛人,文字佛法修多了,学问大了,变成贡高我慢,眼睛长到头顶上,瞧不起人。学佛学成这样,很可惜!

2 佛把一切的烦恼归纳起来,称之为“贪嗔痴三毒”,在三毒里面,佛特地把傲慢提出来,为什么?人只要有贡高我慢,什么都学不成。

3 贡高我慢不但障碍修行,而且是很大的障碍,佛经里面所谓是“我慢高山”,这个高山很不容易通过。佛用什么方法对治我慢习气?佛用礼敬的方法。

4 我们今天学佛,见了佛菩萨的形像要顶礼三拜,为什么要顶礼?顶礼是折服我慢。以我们尊贵的头顶,顶礼佛的足,这是折服我慢。

5 我们要修到能够起作用,真正把我慢降伏,这要多拜佛。我们要从拜佛当中,真正觉悟过来,把一切众生都当作佛菩萨、都当作善知识看待,唯有这样,这个贡高我慢的心才会逐渐收敛。

6 顶礼是表诚敬,真诚恭敬,可是同修们要记住:见到法师、见到长老,合掌问讯就好,不要去顶礼。

7 你要晓得,顶礼是没错,但是叫旁边的人看到会吓到,“不能学佛,学佛要这个样子”,这会把人吓退,所以你要想到后果。

8 你合掌问讯,人家一看,“这个可以,我也能做得到”,这问题就解决了。不要以为“我趴在地上顶礼三拜,是表示我的恭敬心”,你要知道,你会吓退多少人发心!


501-一定要“专一”
1 我们在学校读书,要专攻一个科系;在社会上,要专精一个行业,才会有成就。佛法里面也不例外,如果专攻一部经典、专修一个法门,这个人一生当中,决定成就。

2 怕的是不专,学得很多、很杂,那成就就有限了。为什么?我们的精神、力量、时间分散掉了,所以一定要“专一”。

3 佛在经上讲,菩萨修行唯一的善根是“精进”,那个“精”,就是专精,“进”是进步,我们今天修学,是懈怠杂乱,怎么会有成就?

4 我们细细研究《高僧传》,自古以来那些高僧,甚至于在家居士,他们之所以成就,几乎没有一个例外,都是因为一生专攻一部经。

5 世出世间法,要想有成就,就一定要专、一定要精、一定要纯。尤其是佛法,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世间的学术,所谓是“隔行如隔山”,它不能够融会贯通。

6 佛法是贯通的,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你一生专攻一部经,一部经真正通达,通达就是开悟,一悟了之后,就三藏十二部经典全部都通达,这些都是事实。

7 我们是样样都学,结果是一样都不会通达,所以说一定要一门深入。真正到通达之后,你也会跟祖师大德一样,“一经通一切经通”。

8 我们净宗本科是“五经一论”,你一生专攻一部经,或者专攻一部论,你能得定,你能够得三昧;涉猎东西太多了,你心里杂乱,你不能成就,所以一定要“专一”。


502-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
1 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明白地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

2 佛在《佛说阿弥陀经》上说,他老人家自己是念阿弥陀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得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

3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说,“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讲这桩事。可见得蕅益大师说这个话,真的是有根据的。

4 有很多人《阿弥陀经》念得滚瓜烂熟,假如碰到一个人问他:“释迦牟尼佛修什么法门成佛的?”他就呆着,不知道!哪里晓得他老人家成佛的法门,就在《弥陀经》这一句,可见得我们天天念经,是有口无心!

5 如果你真正留意到,我相信其他所有宗派法门你都不要修了。为什么?不但释迦牟尼佛是这个方法成佛的,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这个方法成佛的。我不修这个方法,我还会修别的方法,不可能的事情!

6 蕅益大师真的对我们有大恩德,他要不跟我们点破,我们怎么能知道?说老实话,《弥陀经》我也念了几十年,也不晓得佛是怎么成佛的,读了大师的要解,这才恍然大悟。

7 等觉菩萨用这个方法成佛,大家相信,如果说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用这个方法也一样能成佛,大家就摇头了,不相信了。这是道理没搞清楚、对于事实真相不明白。

8 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才知道万缘放下——真的放下了,其他的什么都不搞了。古来有许多真正彻底明了的人,他在一生修行当中所表现的,就是一卷《阿弥陀经》,一声“阿弥陀佛”,其他的都舍弃了。


503-九十五岁都不需要人照顾
1 我们学佛学了很多年,没有成就,什么原因?放不下。这个“放不下”,害苦了我们。

2 祖师大德常常提醒我们:“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句话是真实话,这句话对于修行人是最重要的一句话。

3 身是身体,心是念头,我们常讲,你心里面的忧虑牵挂、烦恼习气统统要放下。身体随缘是最健康的,需要保养吗?愈保养麻烦愈大。

4 我见到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九十七岁往生,从来没有保养,饮食起居一切随缘。他老人家粗茶淡饭,一天只吃一餐,他的工作量,差不多是我们普通人五个人的工作量。

5 别人送给他的补品,他收,他不是不收;不收,人家心里多难过。人家来供养,都想要种福,老师照收。

6 可是那个人走了之后,老师就把这些礼物转送给别人,自己从来没有吃过,什么补的东西他都不要;送给他的衣服,也是转手就送人了。

7 老师讲经说法四十多年,向他学佛的学生超过五十万,在这些学生当中,有很多很苦、很贫穷的,老师把人家送给他的那些衣物,托人转送给他们,自己还是穿破破烂烂的衣服,一生如一日。

8 老师九十五岁都不需要人照顾,所以要知道,不需要人照顾,才显示自己健康,自己有能力照顾自己;到有人伺候的时候,这是什么?身体已经不行了,要靠别人伺候。


504-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1 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永恒不变的总纲领、总原则,如果与这个纲领原则相违背,那是魔,那不是佛。

2 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在菩萨道上,才能找到证入成佛之道。不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在佛法上无论怎么用功,你所学得的只是皮毛、形式,实质你一分一毫都没有契入。

3 换句话说,来生后世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你没有办法脱离业力,你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什么人能够出离?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的人,他老实念佛,他能生净土,他能出离。

4 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们,我们的生命很短暂,如果你以为自己的寿命很长,那是妄想、执着!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是讲真话。

5 印光大师常常教人,把“死”字贴在额头。我过去到灵岩山寺参访过祖师闭关的关房,他那个佛堂很小,一张桌子仅供一尊佛像,佛像背后,他老人家挂了一个“死”字。常常想到“死到临头”,你还有什么放不下?你还有什么好争的?

6 世间哪一样东西能带得去?学佛的人,相信都听过经上讲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除了业力,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去,你的钱财再多,你走的时候一分钱都带不去,你懂得吗?

7 你要是真正懂得、真正觉悟了,我今天有能力,我要多做好事、多做功德。为什么?这是带得去的。业力是带得去的,功德是带得去的;聪明人带的是功德,愚痴的人带的是业力。

8 业有善恶,善业你来生感得三善道的果报,恶业你所感得的是三恶道的苦报。经上说“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又轮回去了,所以真正修道人,他在时间观念上,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505-中国得救,世界就得救
1 古人讲得好,一个家庭会不会兴旺,有没有前途,看什么?不是看你有权力、你有地位、你有势力、你有财富,不是的,不看这些,而是看你家里儿孙有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2 同样一个道理,我们观察社会、观察这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判断它的兴衰,你就看这个国家的人民受的是什么教育。如果人人都明理、都如法,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无量。

3 我们中国人算相当幸运,诸位读历史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这是古代传下来的,但是今天这四大文明古国,三个没有了,只剩下中国。

4 中国为什么没有被历史淘汰?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中华儿女都受圣贤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儒释道三家的教育,所以传了五千年,在这个世间还能站得起来,道理在此地。

5 现在确实有了危机,危机从哪里来的?是我们对于老祖宗的教学信心动摇了,我们去相信外国人的一套。如果把我们自己祖宗的成法抛弃了,去学外国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也必定会被历史淘汰掉,这是没法子避免的。

6 今天讲到恢复社会秩序、恢复世界和平安定,还有一线希望,这是中国人。中国人虽然对老祖宗的成法信心动摇,可是对圣贤的教育总还有一点根,学起来比外国人要方便多了。

7 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导我们,把习性放下,恢复本性。本性是什么?纯净纯善。我们着重这个教育、加紧这个教育,这世界上就有一线的光明。中国得救,世界就得救;中国没救,世界就要毁灭。

8 我不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要特别夸赞中国,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我们是站在非常客观、公平的立场来说话,这些话都是有理论依据的。


506-人在福中不知福
1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普度众生,我们想作佛,要怎么个做法?阿弥陀佛就是榜样、就是模样,照这个样子做就行了。

2 阿弥陀佛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如何去模仿?阿弥陀佛的经典在我们的手中,我们依照经典里面所说的去做,这就对了。

3 有一些同修退休之后闲来无事,感到生活很无聊。在我观察,他眼前的福报,是多生多劫修来的,我们想都想不到,他有,他不会用,他不知道拿这个时间去作佛,你看多可惜!

4 这作佛从哪里作起?从读经作起。我们今天没时间,这些人有时间,一天到晚没事,也没人找他,正好读经。这个缘多殊胜,这个机会到哪里去找?他有,他不会用,他在那里无聊空过了,这真正可惜!

5 一个人衣食不愁、万缘放下,正是作佛的时候。全心全力修学,我们看古来大德那个修行的样子,快则三年,晚则五年,他就成功了。三、五年就成功了!

6 衣食不愁,在那里作无聊,把光阴浪费掉,那实在太可惜,俗话讲“人在福中不知福”,我对这个深深有感!

7 遇到佛法,尤其是净土法门,能帮助我们得到真正的永生,这种机缘,诸位要晓得,是无上的因缘,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会把这个机缘牢牢地抓住,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8 一般人对这个机缘认识不清,以为这种机缘是很平常、不希奇,不知道珍惜,这就是谚语常讲的,“人在福中不知福”。


507-什么原因?他不想
1 四年前,我在澳洲生病,我做了一个试验,什么试验?不执着。

2 一般人生病的时候,执着得赶紧找医生、得要吃药。他要不找医生、不吃药,这病不会好。

3 我不找医生、不吃药,多休息几天,病自己也好了。于是我们就明白,佛菩萨为什么不生病?他没有病的念头。佛菩萨不但不生病,而且不会老,什么原因?他不想。

4 可是你要是执着,“我生病了,不进医院不行,不找医生不行”,那你就非得去找医生;你要不去找的话,你的病会严重,你不会好。

5 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要去想病;就算生病了,我们想“早一天恢复健康”,境随心转,病自自然然就好了。

6 如果常常想着“我会生病”,本来没病,也会生起病来,为什么?你想病。一切法从心想生,想病,病就来了;想老,就老了;想死,就非死不可。

7 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身体健康,音声洪亮,往生前两个星期还讲经,不老!九十几岁的人,你看他大概只有七十岁的样子;他在七十岁的时候,你看他只有四十岁的样子,什么原因?他不想。

8 你不想老就不老,你不想病就不病,所以心理一定要健康。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理健康,你生理一定健康。生理是心理的附属,它是随心所转的,我们不能不明了这个大道理。


508-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1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没有定法可说,这个道理要懂。

2 所以,佛开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第一,门门都成无上道。为什么开那么多门?众生根性不相同。佛真是慈悲到极处!

3 现代人心浮气躁,没有定力,佛早就知道我们现代人的根性,所以在经上开了一个处方,留给我们后人做参考。这个处方就是: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4 现在的时代走向工商业、走上高科技,每一个人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都非常沉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神参究经教,佛大慈大悲,把净土法门介绍给我们。

5 净土法门最适合我们现代人的根性,而且这个法门的经教最少,净宗所依的经论是五经一论。佛自己给我们介绍的只有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就这三部。

6 其他三种是后人加的,《往生论》是天亲菩萨自己修学净土的心得报告,提供给我们做参考;《普贤行愿品》是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加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印光大师加上去的,所以现在是五经一论。

7 五经一论的来源要清楚、要明了!五经一论的分量不多,合印在一起也是薄薄的一小册,净土宗所依的经论全部在里头,这对我们现代的人太方便了。

8 自古以来世出世间法,真正善知识教学,真正爱护学生,都是主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因此这六门东西,只要选一样就行。五经一论,你专一一门,肯定成就;你这个六门都搞,就很难成就!


509-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功夫!
1 俗话常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论世出世间的善法,总有障碍;你必须要有能力、有毅力、有智慧,知道如何去应付,你才能成就。

2 不要说我们现前学佛、弘法有魔难,即使世尊当年在世,也有提婆达多、六群比丘这些人找他麻烦。佛都没有办法完全排除魔难,何况后世?

3 六祖大师,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他老人家得法之后,还在猎人队里面避难十五年,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后人,障难是不能够避免的,所以大家要修清净心,要修一心不乱,尽量把障碍减到最低的限度。

4 外面是非人我多,为什么?魔来破坏、魔来扰乱。因为你现在修道了,这些魔不让你成就,所以想尽方法来障碍你。你要是没有修道,外面就没有障碍,什么是非人我都没有了。

5 你一认真修行,一切障碍就都来了。你不想成就,他不来扰乱,为什么?他可以再等,将来你真正想成就了,他才来破坏。所以你一认真修行,魔就统统出现,就是这么个道理。

6 这种境界正是考验你,你果然能够在这个境界里头,佛在《金刚经》讲的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成功了,你超越了。

7 什么样是非人我的障碍到我这地方,怎么样?听而不闻。你跟我讲,我听,我也点头,之后人家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没听进去,我心清净、不染。

8 世间不管什么事情,听到也好,看到也好,与我都不相干,决定不把它放在心上,就什么事都没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功夫!


510-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1 我们现前修学最大的障难,就是不能够克服烦恼习气。可是一定要知道,烦恼习气是非克服不可;你要不能克服烦恼习气,你自己一定要晓得,你的果报决定在三途。

2 地狱饿鬼畜生苦!你还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是你不知道三恶道苦;要是你真正知道三恶道恐怖,你一定会生起畏惧之心。

3 古人教给我们,学佛要有畏心,畏心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畏惧因果报应,这个事很现实。所以学佛没有别的,转烦恼为菩提而已。

4 现在我们要问,怎么个转法?念头一起,马上转成阿弥陀佛,就是这个转法。念头一起,转成阿弥陀佛,就是转八识成四智。

5 什么叫八识?什么叫四智?此地不能细讲。八识是妄心,就是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是妄心。凡夫用妄心,佛与大菩萨用真心,真心就是四智,四种大智慧,这是智慧的心。

6 佛法讲破迷开悟,破迷就是破八识,开悟就是开四智,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我们马上能得到受用。我们刚才说过,佛与大菩萨用真心,真心就是清净心。菩萨修什么?自始至终,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是修清净心。

7 我们净土宗,所修的就是一个清净心。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念就是此地讲的清净心。六根怎么摄法?只要你专注忆念,六根自然就收摄了。

8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自古以来,有不少念佛人,他能成就无上道,就是一生信受奉行这八个字。


511-要为来生着想
1 佛经上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迷惑颠倒,不知道果报的可怕,所以他敢造恶业。众生在果报现前的时候害怕,但是害怕已来不及了。

2 菩萨知道果报之可怕,他知道果报如果不在今世,就会在来世、后世,所以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很小心、很谨慎。

3 诸位一定要知道,人不是一生,因此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不能不谨慎,为什么?要为来生着想。

4 佛说得好,我们这一生所受的,这是果报。果必有因,因是前生。前一世造的因,今生受果报;今生所造的因,来生受果报。

5 众生在果报来的时候害怕,菩萨果报来了他不害怕,他晓得怕也没有用,他懂得逆来顺受。菩萨怕什么?怕造恶因,怕有恶念,他怕这个。

6 我们要在起心动念处修行,我们要学菩萨,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要很小心、要很谨慎,决定不造恶业、决定不起一个恶念!

7 善恶的标准,在佛法是戒律。戒律就是善恶的标准,在世间法就是道德,中国古圣先贤讲的伦常八德,那就是善恶的标准。

8 但是,现在不仅是一般人,就是连许多出家人,对于这些标准也疏忽掉。我们今天的造作,恶业决定多,善业很少,如果不能往生,前途就不堪设想!


512-往生不是死
1 我们学佛,说实在话,目的何在?不死。我们念佛求往生,往生是活着去的。所以,往生真正是永生,往生不是死。

2 有很多人误会,以为念佛人都是求死,这大错特错!这个误会太严重了,所以有很多人不敢念《弥陀经》,他以为念《弥陀经》是送死的,这是很大很大的错误!

3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诸位要知道,是活着去的,没有说是死了去的。活着去的,没死!

4 你是活的,你没有断气,你的头脑很清楚,眼睛也看得见,耳朵也听得见,嘴巴也会说话,哪里叫死人?

5 福报大的,身体还很健康,六根很清楚,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会告诉旁边的人:“佛来接引我了,我跟佛去了。”你看,是活着走的,哪里是死了去的?

6 福报差一等的临终生病,他头脑也清楚,只是体力不够,说话没有声音。他嘴巴在动,不是在念佛,而是告诉大家:“我看到佛了,佛来接引我了。”这也是活着走的,不是死了去的。

7 你要是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往生?断气的时候相貌不好看,好像很痛苦,好像有恐惧,这就是没有往生;往生的人一定欢喜,欢喜一定面带笑容,这是决定往生。

8 在这些年当中,我们见到的、听到的,站着走的、坐着走的,预知时至,没有病苦,很多!所以,这个法门是不死的法门,大家要知道!


513-烧纸钱
1 佛教里头没有烧纸钱,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没有这个。但是佛门同修有不少也烧这个,也做这个事情。

2 大家都晓得有六道轮回,烧纸钱只有饿鬼道有用处,到其他的道都用不上。人死了之后轮回,有六个地方去,如果他到人道,又变成小孩了,他怎么用得上?

3 对于烧纸钱这桩事情,印光老法师在《文钞》里面讲过,他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为什么不赞成?佛法里头没有。佛法里面讲超度,只是念佛菩萨名号、诵经给他回向。

4 为什么不反对?假如他的家亲眷属真的到饿鬼道,你要说不可以,你把人家的财路断掉,这也是麻烦事情!

5 贪心是饿鬼道的因,我们一般人常讲,人死了都做鬼,这个话说得也不无道理。确确实实人死了之后,来生到饿鬼道的机会最多,为什么?你看看哪个人没有贪心?

6 学佛了还贪佛法,学得再好,将来果报还是在饿鬼道。不过贪图佛法,可能在饿鬼道里面果报会殊胜一点,做些小鬼王。

7 像土地公、山神,很多都是学佛的,学佛贪心没有断,就受这种果报,这我们不能够不知道。所以佛教我们断贪心,不是教我们换贪的对象。

8 没有学佛,贪世间的名闻利养、贪五欲六尘;学了佛之后,那个放下了,要贪佛法,那还是贪心没断,你饿鬼道还是离不开,这个道理要懂。


514-精进与贪欲,区别就在此地
1 佛教菩萨的修学纲领是六度,一般称为六波罗蜜。诸位要知道,这六个纲领是有次第的,要按照顺序来修学,不可以躐(liè)等。

2 菩萨第一个要修的是布施,第二个是持戒,你不能布施,持戒决定做不到;持戒做不到,忍辱一定做不到;不能忍,就决定做不到精进,所以它是有层次、有顺序的。

3 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舍弃。布施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把贪嗔痴慢给布施掉。只要去掉贪嗔痴慢,你后面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一帆风顺。

4 我们今天修菩萨道不能成功,就是不肯把贪嗔痴慢布施掉。贪嗔痴慢布施不掉,学佛也是贪心,烧香也贪图要烧第一炷香,烧第二炷香就不甘心,这怎么行?

5 学习法门,我也要学最殊胜的法门,到底哪个法门最殊胜?很难讲。佛在经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那是真的,法门是平等,每个法门都能成无上道。

6 佛经上也常讲第一法门,最殊胜法门,那个不是法门有差别,第一殊胜是从哪里讲?从根机上讲。适合我的程度、适合我的根性,我修这个法门一定有效,一定成功,这个法门对我来讲是第一殊胜。

7 可是同一个法门,对你未必是第一殊胜。佛在经上常常用比喻说,佛好像是个大夫,众生都是病人。每个人害的病不一样,八万四千法门就好像药方,对症了,你这个药服了,你的病就好了,这对你是第一。

8 如果不对症,这个药吃了,恐怕病加重,甚至于被毒死,那怎么能称殊胜?那怎么能叫第一?

9 所以法门应机就叫殊胜,就叫第一,是从这上说的,不是从法上说的。法没有高下,法没有分别,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10 所以学佛,首先要断烦恼,贪嗔痴慢是烦恼,不但学佛从这儿下手,儒家教人也从这儿下手。

11 你看儒家教学,《大学》里面讲的“格物致知”,这是讲真正用功,从哪里下手?格物。先是格物,然后再进入致知,再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顺序不能乱。

12 什么叫格物?物是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世间人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这是烦恼的根本;格是革除。你把烦恼革除掉,你才能有智慧,才能做到致知。
13 换句话说,你的智慧,是因为你有烦恼而把它障碍住;烦恼去掉,智慧就现前,这叫致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天到晚,眼看到的、耳听到的,全是学问、全是智慧,这就叫致知。

14 真正智慧现前,你的意就诚了;意诚之后,你的心就正了。你看看儒家讲这套功夫,也从断烦恼下手!

15 佛法讲得更清楚,要先破烦恼障,然后破所知障;破烦恼障成就你的德行,破所知障成就你的智慧。由此可见,精进跟贪欲不一样,精进里头决定不带烦恼。

16 我们凡夫今天讲精进,精进里面有烦恼。为什么勇猛精进?我有目的、我有企图、我有好处,如果什么好处都没有,就不干了。要知道,那是贪欲,不是精进!

17 你从这上你就懂得,世间里头哪有精进?都是附带名闻利养在里头,他才肯干;什么都没有,他还拼命努力干,那才是精进。

18 所作所为真的是牺牲奉献,是为利益众生、为成就自己真实智慧、成就自己德行,绝对没有名利在里面、决定没有企图在里头,这就是精进。精进与贪欲,区别就在此地。


515-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 我们今天学佛,样样都有障碍,障碍从哪儿来的?妄想、执着。由此可知,佛教给我们修学的是什么?断妄想、去执着而已。

2 佛所讲的一切法是不是真有?不是真有。佛法原来是假有,是因为众生迷了才建立。众生哪一天觉悟了,觉悟了就没有佛法。

3 觉悟还要执着有佛法,那又迷了,所以佛法也不能执着。《金刚经》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佛法,佛法也不能执着。

4 我们现在在迷位,还没有开悟,我们需要佛法。佛法可以帮助我们度过苦海、达到彼岸,但是佛法只是工具,工具需要用,不能执着、不能贪恋,这一点很要紧。

5 众生因为迷,佛才说法开悟他;悟了以后,佛法也没有了。如果悟了以后,还执着法,那又迷了——迷在法里头!所以众生很难开悟,总是执着。

6 佛给你讲,世间法是六道轮回的生死法,叫你要舍掉,你舍掉了,又执着佛法,殊不知执着佛法还是个生死法!佛是叫你破执着,不是叫你另外去换一个执着。换一个对象,那有什么用处?

7 贪是烦恼,佛叫你不要贪爱世间五欲六尘,好了,你不贪了,结果怎样?贪佛法。你贪心没变,只是换个对象而已。贪心在六道里面是饿鬼道的业因,你贪爱佛法,将来还是堕饿鬼道。

8 堕饿鬼道,并不是讲你贪爱对象去堕的,是说你那个贪心重去堕的!你贪恶法,在饿鬼里头是很苦的无财鬼;你贪佛法,佛法是善法,你在饿鬼里头是多财鬼,你还是个鬼!


516-老板投胎做儿子
1 我早年在台北讲经,有个邬老居士,他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抗战初期,他住在上海,他有一位朋友,生意做得不错,发了财。

2 这个朋友有一个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有一天,这个小朋友上学,身上带了十块钱。那个时候,一般学生身上只带几毛钱,身上带一块钱的很少,这是富家子弟,带十块钱上学。

3 在路上,他的钱丢了,他父亲的一个老朋友看见了,把钱捡起来跟他说:“你叫我一声伯伯,我把钱还给你。”这个小朋友看了看,说:“你叫我一声伯伯,我再多给你十块。”你看,教养到这种程度!

4 有一天,他父亲过生日,请了很多亲朋好友。客人来到家里,大家也谈到这个事情。宴客当中,做父亲的突然看到儿子的面貌是他的德国老板,他非常惊讶,立刻向大众宣布:所有的财产都交给这个儿子。所谓欠债还债,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5 到以后朋友问起,他才把真相说出来。原来他的财产,是一个德国人的。他替德国人做事,战争爆发之后,这个德国人回国,叫他代理经营。他经营得不错,所以发达了。这个德国老板抗战之后也一直没回来,以后听说已经死了,这个财产就变成他的了。

6 这个小孩就是他那个老板投胎来的,所以邬老居士给我讲这件事,我完全相信,为什么?因缘果报是真的,一点都不假。然后我们想想佛教导我们的,家人之间,夫妻、兄弟、父子什么关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7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你一定能够联想到,如果我们得罪一个人、欺负一个人、陷害一个人,这个人要投胎到你家里来,怎么办?将来不是演变杀父,就是杀母,总之要把你搞得家破人亡。

8 因缘果报,就是这么一桩事情,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肯定,任何一个人在世间,决定没有占便宜的事,也决定没有吃亏的事!


517-你是迷迷信
1 有个台湾的同修,来香港跟我见面,他说他身上有很多众生附身,希望我能帮助他。我用了很长的时间,发现这些众生不是附身,而是住在他身上。

2 这些众生最初进住的时候,都是来报仇的。他的祖先过去生中与这些众生有过节,现在他们发嗔恨心,要来报仇。可是他们发现这个人是个好人,于是想出来;但是时间太久了,他们出不来,希望我们来帮助他。

3 他为什么找到我们?晓得我们对于这个事情可以接受。如果我们对于这个事情完全不相信,理都不会理他,他也不会来找我们。

4 我一生遇到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这些幽灵界的找我就相当多。我总是帮他们忙,连“万姓先祖纪念堂”也是的,都是来找我的。这是不是迷信?一般人讲这是迷信,其实“迷信”这两个字,大家都含糊笼统,没搞清楚。

5 “迷”是你不了解,你对于这个事实真相、理事因果都不了解,你就相信它,这叫迷信。为什么叫迷信?你没搞清楚。没搞清楚,信它是迷信,不信也是迷信。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不叫迷信。

6 我们是在理论上搞得很清楚,事实上我们接触很多,真有这回事情。你说我迷信,我说我承认,但是你?你是迷信里头的迷信。你加了一倍,你比我加一倍,你是迷“迷信”,我比你还强多了。

7 这些事情我们也不要跟人争,他能信,很好,不信也好,总有一天他会信,信了之后他会后悔,可是太迟了!总而言之,我们今天所有一切问题,都在于念圣贤书念得太少了,所以要多念圣贤书。

8 我们学了佛,不但对人尊重,一生当中绝对没有一个恶念对人,也没有一个恶念对鬼神。我们与一切众生结善缘,决定不结恶缘,常常想到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多快乐!


518-贪佛法,行不行?
1 古人常讲“爱不重不生娑婆”,你为什么会生到娑婆世界?为什么会去搞六道轮回?说实在话,就是贪爱的心太重。

2 贪爱的对象非常广大,包括世间的五欲六尘、出世间的大小乘佛法。世间法不贪了,贪佛法,行不行?还是不行,还是要搞六道轮回。

3 贪佛法,也是贪心!佛法里面,有人贪爱佛像,有人贪爱经典,不管他对象怎么样,贪心不二,都是贪心!

4 学佛不能贪,贪到样样经都要学,样样法门都要学,那是没有用处的。学佛了还贪佛法,你说糟糕不糟糕?千万要搞清楚,佛是教我们断贪心,不是教我们换对象。

5 所以世法不可以贪,佛法也不能贪。贪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一个烦恼最难拔除,可是非拔除不可;你要不能拔除,你修行得再好,也不能出三界,也不能够免轮回,这个事情麻烦!

6 再告诉诸位,唯一例外的,你可以爱阿弥陀佛,这个行!这个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其他的都不行!其他的统统到饿鬼道去。

7 说老实话,你爱释迦牟尼佛也不行;爱释迦牟尼佛,你还是要到饿鬼道去。念阿弥陀佛,这个行!因为这是特别法门,你只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里,其余的统统放下,这就能往生!

8 为什么念别的佛不行,念阿弥陀佛行?念他是带业往生。带什么业?爱阿弥陀佛这个业。其他这一切诸佛净土没有带业往生的,唯独这个法门可以带业往生。


519-我就造这一个业
1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众生根性劣的,佛家常讲中下根性,佛教什么?教因果。十善业道是属于因果,你能够断十恶、修十善,你得种种殊胜的果报。

2 你要不肯修善,依旧造十恶业,你得种种的恶报。恶报是自己造成的,与别人不相干!但是世间有一些迷惑颠倒的人,认为自己的苦难是别人给他的,所以在境界里头怨天尤人。殊不知这是罪上加罪,往后果报更苦!

3 我们对别人好,别人对我们毁谤、侮辱、陷害,如果我们没有智慧,怀恨在心,常常想着报复,这就错了。为什么错了?你有这种心,你来世到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去投胎,你说冤枉不冤枉?

4 我对人家那么好,别人对我不好,什么原因?这是过去世的业因。我们想到这个地方,心就平了,就不再有怨恨了。佛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陷害,如果我们都能欢喜忍受,过去我们造的不善业,在这一生当中就报掉了。

5 所以,对于别人的毁谤、侮辱、陷害,学佛的人决定不嗔恚、决定不怨天尤人,所谓是逆来顺受!我们能在境界里面保持身心清净,这就是三皈依里面所讲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6 “心净则土净”,我们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要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西方极乐世界是众生净业所感、净业所现的,那个地方人人都修净业,你也修净业,与他们志同道合,与他们同一个境界,这才能生。

7 什么叫净业?二六时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里才起心动念,马上转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净业。

8 我每天只念阿弥陀佛,你要说造业,我就造这一个业,别的业都不造。这个业造成功了,将来我会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会来接引我去!
 
520-能忍,决定有好处
1 这个世间因为受业力的支配,想做一桩好事不容易,折磨很多!这些折磨从哪里来的?无始劫以来,我们造作的恶业所感。

2 俗话常讲“好事多磨”,为什么多磨?因为无量劫以来,冤亲债主太多了;换句话说,嫉妒你的人太多了,你想做好事,偏偏障碍你,不让你做圆满。

3 弘扬佛法,是出世间的大事、普度众生的大业!所谓“好事多磨”,好事愈大,魔障就愈多,所以“忍辱”是成就的一个关键。

4 “忍辱”,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忍耐。《金刚经》上一再强调“一切法得成于忍”,这很重要!一定要忍,对人要忍、对事要忍、对修行也要忍,不忍不能成就。

5 我们往昔、今生,造作的恶业太多了,所以在生活当中,在修行菩萨道里面,挫折、苦难是决定免不了的。

6 不要说我们没有办法免除苦难,我们看看过去诸佛如来,他们修行也免不了苦难,由此可见,我们修行要有成就,一定要忍辱。

7 佛在大经上教我们修忍辱,忍一切苦难、忍一切灾害。对于别人的嫉妒、毁谤、侮辱、陷害,我们要能够忍受得住,所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定要“能忍”。

8 能忍,决定有好处,为什么?能忍,这心清净,容易得定,修道容易成就!


521-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
1 禅宗的教学,提出一个问题,不讲,不答复你,让你自己去悟,你还有开悟的一天。你有这个问题,你不要求答案,这叫疑情。

2 疑情不同怀疑,我不了解,但是我相信。相信佛所讲的话决定是真实的,可是我不懂,这就叫疑情。

3 禅宗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就不会悟了。疑情绝对不是怀疑,怀疑就不行了,怀疑是烦恼,是贪嗔痴慢疑。

4 怀疑是不信,疑情是信。禅家讲,“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没有疑情不会开悟。所以禅宗不跟你讲清楚,如果跟你讲清楚、讲明白了,把你的悟门堵塞了,你永远不会开悟。

5 教下是讲,讲不是把悟门堵死了吗?确实,堵死,但满足你的现实,你现在很满足,往后不能满足,所以还是要你自己去悟。

6 一悟一切悟,宗门的方法跟教下不一样,教下是说出来,宗门是不说,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好处。像我们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的人,禅宗那种方法,我们是一点利益都没有,我们学了一辈子也不会开悟!

7 古时候宗门大德大慈大悲,你有疑情,他不跟你讲,他叫你去参,这是最好的教学方法。现在人他不懂得什么叫参,把胡思乱想当作参,糟糕不糟糕!

8 现在人天天在打妄想,不如给他说明白,堵死他的悟门,叫他老实念佛求生净土,那也就可以了。不求生净土是没办法,能求生净土还可以;不开悟没关系,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开悟去。


522-佛法之可贵处
1 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变现的,你要是明心见性,世出世间一切法,你没有一样不通达。

2 你没有见性,当然你没有法子通达,你也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个“不可能”,是你的妄见,不是正知正见;是你的妄想、是你的分别执着,不是事实。

3 只要见性,就能通达一切万法,这在原理原则上讲得通;在古今这些修学大德所表现的,我们也能够取得很好的证明。

4 唐朝禅宗惠能大师,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没有读过经,也没有听过人讲经。惠能大师一生,你看他的传记,没有在哪一次到哪个地方听法师讲经,没有,没有过。

5 可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你问他,他都很内行。佛门里面相宗、性宗他都通达,他答复法相,他所讲的八识,言语多么简单,讲得多么透彻!他没学过。

6 没有听过《法华经》,法达禅师在他面前,念到第二品方便品,他就告诉法达不要再念了。《法华经》二十八品,听了两品,他就完全明白了。他给法达禅师讲《法华经》大意,法达禅师开悟了。

7 他哪一样不懂?这就证明,除非你没见性,你要是见性,世出世间法一切法,没有一样不通达。佛法之可贵处,佛法之真实处,就在此地。

8 佛并不是要传授我们知识,佛传给我们的是真实智慧,佛是传给我们“明心见性”,这才可贵!


523-真正忏悔法
1 三毒烦恼,我们都有,要是没有,我们就不会到这个世间来了。到这个世间来的,三毒烦恼都有,只是程度浅深不相同、贪嗔痴的对象不一样。

2 有人贪财,有人贪色,有人贪名,还有学了佛的人贪佛法。学佛也不能贪,贪到样样经都要学,样样法门都要学,那也是贪心,只是对象不同而已!

3 佛是教我们断贪心,不是教我们换对象,所以这一点千万要搞清楚。往往一些人不知不觉地贪嗔痴统统在,只是换个对象而已,结果还是不免轮回,还是不免堕恶道,道理在此地。

4 所以,一定要把贪嗔痴这个意念断掉,怎么个断法?我们想佛,我们念佛,心里一有念头,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马上提起佛号,把妄念打掉。

5 我们是凡夫当然有妄念,没有妄念是圣人了。凡夫当然有妄念,妄念起来不怕,怕的是你不觉,不觉怎么样?那个妄念一个一个接着来,那就造业,那就可怕了!

6 妄念一起来,自己马上就觉悟,马上就能够把妄念打掉,这叫功夫。我们用什么方法?在所有一切法门里面,最简单、最容易的,就是念佛。

7 妄念一起,不要去想这个妄念是好还是坏,也不要去想我过去造那么多罪业,现在很后悔,你想这个干什么?你想一遍,就又造一次罪业,你还唯恐自己造的业不多,还要继续再造?

8 诸位同修要记住,忏悔不是在佛菩萨面前说,我过去怎么错、怎么错!错了一大堆,又造一次错,这哪里叫忏悔法?真正忏悔法是后不再造。能够把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地去受持,念佛不间断,你就不会造恶业了,所以这一句佛号是秘诀!


524-她要去打胎,这就是反常
1 现在这个世界反常,呈现一片混乱的现象。这反常怎么来的?我们现在的思想、言行反常。妇女怀了孕,她要去打胎,这就是反常。

2 佛经告诉我们,儿女跟父母的缘非常深,如果缘不深,他不会到你家里来投胎。儿女与父母有四种缘分,所谓“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3 来报恩的,过去你对他有恩惠,这一生他来投胎,就是孝子贤孙。他本来是来报恩的,你堕胎把他杀掉,不但恩没有了,还结了冤仇;下一次再遇到的时候,他来报仇,你说麻烦不麻烦!

4 来报怨的,是你过去跟他有过节,或者是杀了他,害了他,这一世他到你家里头来投胎。他今生是来报怨的,你把他杀掉,怨恨加上冤仇,冤仇愈结愈深,这个事麻烦了!

5 另外两大类是债务。父母欠他的,他来讨债;他要是来还债的,是好心、好意,也变成冤家了。无论是讨债、还债,统统都变成冤仇,这个事情麻烦了,所以整个社会反常。

6 冤仇不是一生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因果通三世”,一般社会人他不相信,那没有法子!不是说不信就没有,不信还是有;不管你信不信,这事实决定存在。

7 今天堕胎合法化,全世界流行,这个不得了!今天这个世界,你只要冷眼去观察,一家人里头报怨讨债的太多,报恩还债的太少,你就知道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8 堕胎是杀人,你杀了人,没有说不偿命的道理!堕胎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所谓“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要解这个冤结很费事,所以我们遇到有人要堕胎,要劝导她决定不造这个罪业!


525-丈夫有外遇,随他去吧
1 1998年,我离开台北到新加坡去讲经,有一位女居士带了供养送给我,带了不少,带了二十万台币送给我。这位女居士告诉我,她现在遭遇到困难,先生有外遇,问我怎么办?是不是离婚去打官司?
2 我问她:“你是不是一个学佛的?”,她说:“是。”我说:“你是不是真的想到极乐世界去?”“我真想!”“那就很好,随他去吧!”
3 “你欢欢喜喜,你也让你先生欢欢喜喜,让你先生爱的这个女人也欢欢喜喜,一团欢喜,问题不就解决了!你要上公堂打官司、搞离婚,你的家庭破碎,你给社会大众造成很不好的印象,人家会说,学佛的人学到这种程度!”
4 “你先生有外遇,爱上别的女人,那是前世的缘;缘聚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这个现象。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你明白这个道理,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你先生佩服,你先生的女人也佩服,了不起!社会大众看到你会赞叹,这个好!”
5 “一定要打官司,闹离婚,要干这些事情,身心忧恼,对身心伤害很大!只有和睦、欢喜,才能解决问题;纷争、仇恨,只有把那个怨愈结愈深,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她听了我讲的话,说:“我明白了。”
6 “你的目标在极乐世界,不在娑婆世界,你还要争这个、争那个,舍不得走!你求往生这个意念,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彻底放下,所以你遇到这个缘的时候,更要放下。”
7 “那个夫妻恩爱很难舍的,经过这样,那就彻底放下了,你的先生岂不是你的善知识?你先生外遇那个对象也是你的善知识,叫你把生生世世难分难舍的,从这里一下放下了、看淡了,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障碍了。”
8 非常难得,她很欢喜,她听懂了。我说:“你今天的二十万供养,没有白供。”她欢欢喜喜地离开,问题解决了。她一听就懂,这是真有智慧,这不是普通一般迷惑的人做得到的!


526-树神
1 在佛法里面讲,你们念《地藏经》就晓得,花草树木都有鬼神居住在那个地方,所以有树神、花神。

2 树神住在那里久了,他执着那是他的家。愈是年代久的树,那个神要是住得久,就变成树精。成了精,有时候他也会现形。

3 古时候,出家人修行,都住在山上人迹罕至之处,环境比较清净,就地取材,砍几棵树搭个架子,自己盖个小茅蓬。出家人要砍树,他一定先给树神打个招呼。

4 佛在《戒经》上说得很清楚,一棵树的高度有一个人高,就有鬼神寄居在那里,那是他的家。要砍这棵树,三天之前要去通知他,要去给他诵经、念咒,请这个树神搬家。

5 我们对树神有礼貌,他也会很合作,因为他看到你在山上修行,他也很欢喜。你提前通知他,他会跟你配合,他会搬走。

6 如果你没有去祭祀,没有去给他通知,那就结了冤仇。你把他的家破坏了,虽然他没有受到伤害,他会离开,但是他会很怨恨!怨恨的念头有,总是结了不善的缘,所以一定要晓得,三天之前要去通知他。

7 我们在澳洲,澳洲人诸位晓得,因为他们地广人稀,生活非常悠闲。你看香港人走路是跑步,他们走路是大摇大摆、慢吞吞;他们干什么事情都慢,鬼神大概也是这个习气,也慢!

8 我们在那边的小山上,有栋房子拆了之后重建。前面门口有四棵树,我们依照佛法去做,三天之前通知树神要砍树。以后这个树神托梦,他说:“请你们以后在七天以前通知我们,三天来不及搬。”我们这才了解这个状况。


527-不踏生草
1 佛在戒经里教人,“清净比丘不踏生草”。身心清净,真正接受佛陀教诲的人,他走路不会在草地上走。不在草地上走,不忍心去践踏它,这是慈悲心。

2 你看草长得活活泼泼的,你怎么忍心去践踏它?但是戒经里头有开缘,除非这个地方没有路,必须要从这个地方通过,那可以,这是开缘。

3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大地上的泥土、泥沙、石块,都有法性。它有见闻觉知、它有色声香味,怎么可以践踏它?践踏它那是没有法子,在这个时候,那只有中国谚语所谓的“两害相权取其轻”。

4 植物比矿物那就要高一等,为什么?它的见闻觉知、色声香味显著,比矿物显著。动物呢?动物就更显著,愈是显著的,我们从这个地方下手,决定不能够伤害。

5 对那个不显著的,像山河大地,我们也要恭敬。举足、下足,踏在这个大地上,几个人他有恭敬心?跟诸位说真有,什么人?菩萨。菩萨知道一切动物都有佛性,植物、矿物都有法性,所以他是一切恭敬。

6 菩萨的心是清净的、平等的,一切恭敬。天之所覆,地之所载,都有一个感恩的心,这是什么?这就是自性的流露。

7 一般人只知道尊重人,不知道尊重畜生,更不知道尊重花草树木,这是他不了解真相。所以,你要是以为可以任意践踏生命、杀害生命,那你错了!为什么?它们都有灵性!

8 我们在讲席当中,句句都是讲真话,绝不欺骗人!为什么?佛教导我们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我们怎么可以欺骗人?


528-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 有一些在家同修到处宣传,甚至劝说别人不要上寺院、不要供养出家众,说净空法师讲,如今修道不在寺院,寺院不是修行的地方,出家不如在家,在家人好修行云云…。

2 这些居士的做法,是犯了很大的错误。我讲的话全被他们误解了,这不是开经偈上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曲解了如来真实义、误解了如来真实义。

3 寺院里面不如法的是有,并不是说中国的寺院没有一个如法的,哪有这种道理?纵然寺院出家人做不如法的事,居士没有资格说,这个我在讲席当中讲得很多。

4 许多人不了解道场的情况,看到一些出家人破戒,就随意批评道场,这些人造作无量无边的罪过,还自以为是,这是可怜悯的一桩事情!

5 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对于这些事理、因果没有搞清楚,不能随便说,说了自己一定要负因果责任。这个道场究竟是如法不如法,你知道吗?如果你不能透彻了解,随随便便说,这个背的因果就大了!这是很可怜、很可怜!

6 你们看看《云谷大师传记》,这是一个修行得道的高僧。大师在晚年,许多寺院出家人破戒,大师看了,没有一句责备的话,都是劝勉他们、原谅他们。

7 说原谅他们,那是得道的高僧,我们连原谅人家的资格都没有。你要教训他的时候,你的境界比他高,你才有资格、有能力教导他;你没有这个能力,连“原谅”两个字,你也没资格,这个一定要懂。

8 所以,云谷禅师爱护出家人、帮助出家人、好言好语安慰劝导出家人,这是正确的,祖师大德做出榜样给我们看!当然这些榜样大家没有看到,所以一定要广学多闻,才不至于在处事待人接物上犯下错误。
 
529-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
1 康熙皇帝,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文学,为什么?文学里头有感情,容易走向邪思。

2 所以他规定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在德行上扎根,文艺方面东西一概不可以读,读诗词歌赋是在二十岁之后。二十岁之前读什么东西?读经、读史。经典是德行、是学问,史是见识,从这上扎根。这个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

3 中国传统教学的特色就是在家庭,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没有的。可以说这种教学在中国推行了五千年,到民国初年才疏忽,渐渐不重视了,在民国二十几年之后真的断掉了。

4 中国教育从什么时候教起?小孩出生,他眼睛张开他会看了、他会听了,从这时候教起。所以《弟子规》不是小孩做的,是大人做的,大人一举一动让小孩看、让小孩听,他慢慢就学会了。所以,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凭什么?凭家教。

5 你看,他会看、会听,他也不懂事,他也不会说话,那个印象就已经印到他阿赖耶识里去了。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他德行的根就扎稳了。

6 三岁之前扎稳了根,那个根坚固,就知道他到八十岁都不会变,接触这个社会他不会被染污,他的免疫力就是从小的时候给他种下去的。这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在外国其他民族没有听说过的。

7 所以,中国教育的根是家教。七岁上学,上学是家教的延续。七岁才开始读书,读的都是经史。没有说私塾里面开始的时候,就教儿童读这些诗词歌赋,决定没有。
8 诗词歌赋一定是在十五、六岁以上,他前面底子有了,才学这个东西。康熙要求的标准高,他规定子孙二十岁之后才可以学,这决定正确,为什么?不让你有邪思。


530-他把太太嫁给他的朋友
1 世间人的这个“爱”,是自私自利的执着、是感情的执着,在佛家讲,这是迷情、迷执。

2 世间人的恩爱是假的,常常会变化。那个爱是什么?贪爱。贪爱必定要控制、必定要占有,所以,几个人真正懂得爱?

3 早年我在美国凤凰城,住在韩馆长小儿子的家里,遇到一桩事情,他们常常在谈论,都觉得非常惊讶。

4 就在我们住的那个地区,有一户当地人,他的太太喜欢她先生的一个朋友,这个先生知道了,就把他的太太嫁给他这个朋友。

5 他的太太跟别人举行婚礼的时候,他还特地去祝贺,这个不可思议!人家问他:“你的太太现在跟别人走了,你做何感想?”

6 他说他很高兴,因为什么?因为他知道他那个朋友会更好地照顾他的太太。他说:“她跟他在一起,比跟我在一起更幸福!”这个人懂得爱,没有占有、没有控制。

7 爱心是什么?永远真正关怀你、爱护你。你能够得到更好的幸福,他在旁边祝福关怀,这就是爱心!

8 太太跟他朋友去了,还常常往来,到他家作客,看看他。所以我们那些中国朋友们谈到,都觉得这个不可思议。这个美国人在佛法里讲,那也是菩萨,他不是凡人,是菩萨在那里示现。


531-缘聚缘散
1 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有情众生这个相聚,都是缘聚缘散,都在一个缘上。

2 如果这个缘很重,这就变成一家,家亲眷属;如果疏远一点,就变成朋友这一类的,关系就比较疏淡了。

3 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他跟我们点头笑笑也是缘;遇到一个陌生人,他看你不顺眼而瞪你一眼,那也是缘,那是很疏、很淡的缘。

4 人与人之间,没有缘不会聚在一起。这个缘,佛告诉我们,它有四大类,这不能细说,细说非常非常地复杂。佛把缘归纳为四大类,所谓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5 没有这四种缘分,人不会聚集在一起,只要跟你有往来,一定是有这四种缘分。纵然相遇不相识,所谓陌生人,在这一生当中,只要与自己发生关系,必定是过去生中有这四种业缘。

6 夫妻的关系,也总离不开这四种缘。夫妻是缘,有报恩的,恩爱夫妻;有报怨的,结婚之后永远不会和睦,会给你带来家庭纠纷;有讨债的,有还债的,总是四种缘。

7 俗话常讲,“恩爱夫妻不到头”,没有到头的,终要别离,无论怎样恩爱的夫妻,命终的时候,再也不认识了,再也不会见面了。生生世世作夫妻的,那是小说家的幻想,不是事实!

8 小说里面写的“七世夫妻”,那是小说家胡造谣言,他不负法律责任,也不负因果责任。佛法说“缘聚缘散”,既有聚,哪有不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觉悟。


532-他不是真学佛
1 六、七年前,我在新加坡讲经,有人告诉我,说有一些人在中国大陆做生意,发了大财;以后学佛了,事业衰败,公司倒闭。所以,他们看到学佛不灵,不学佛的时候好,学佛的时候坏了。这个说法是“有心人”在破坏佛法。

2 是不是有佛教徒经营生意失败倒闭的?有!而且很多,我看到、听到,一点都不稀奇。什么原因?他不是真学佛,他是迷信。他是挂了学佛的招牌,实际上没有学佛。佛教他做的事情,他一样都没有做到。

3 这些假学佛的人,给社会大众造成负面的误导,他的罪过很重!他错在什么地方?一开头就错了,三皈依就错了。他皈依一个法师,皈依一个寺庙,从这一天开始错,一直错到底,他回不了头。

4 佛千经万论,处处教导我们,真是苦口婆心!从《无量寿经》一开端也是如此,“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他做到没有?“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一生规规矩矩做事情,遵守国家的法令规章,他有没有做到?“善护意业,清净无染”,那更不必说了!

5 “净业三福”里头第一条,都是教初学。“孝养父母”,这是佛教给我们的,我们做到没有?我们做子女的,对待父母有没有尽到作子女的责任,有没有好好地去照顾父母?父母不在了,有没有常常怀念父母?

6 “奉事师长”,老师教导我们,我们做了没有?老师不在,有没有常常还记住老师的教诲?这是佛的基本教诲,我们都做不到。
7 我们学佛,真正依照佛菩萨的教诲,命运会改变过来,“好会更好,坏会转好”,这样给社会大众做榜样,这是真正佛弟子。

8 那些假学佛的人,佛的基本教诲,他一样都做不到,他在社会上从事任何行业,衰败那是应该的,为什么?他是按照命运走。他什么时候该走运,什么时候该衰败,完全是按照命运走,他没有法子改变命运。


533-真正的佛教在哪里?
1 “听经、念佛,是人生第一等的享受,世出世间再没有比这个更享受的了”,我在年轻的时候,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他就是这样告诉我的。

2 我跟方老师学哲学,他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是被他这些话拉进来的。

3 原本我对于佛教是最排斥的,总认为这是迷信,从小就听说这是迷信,所以一直也没有接触,可是真正想接触,也接触不到,因为没有讲经的。

4 在那个时代,中国大陆没有听说讲经的,只有听说和尚给死人念经。到以后才晓得,讲经的法师太少了,在那个时代大概全国只有十几位,多半都在大都市,农村里头哪里能听到?

5 我们那个乡下,几十年没有人在那边讲经,我们不知道佛法到底是什么,所以产生严重的误会。我要不是从学术上得到老师的启示,对老师有尊敬心,我是很不容易接受的。接受之后,才知道这门东西真好。

6 老师当时教我,他说:“你到寺庙里头,你不要去找和尚,你不要去问他,你去找佛经看。”真正的佛教在哪里?在经典里面。

7 依照经典修学的人,是真正有修行的人。如果他对经典都不懂,你找他都没用,他也说不出一番道理来。我们对他客气就好,为什么?经书他可以借给你;你不客气,他不借给你。
8 经书是愈看愈有味道,真的一生当中欲罢不能!我学佛六十二年了,讲经也讲了五十五年,愈讲愈有味道,世间所有的乐事,没有这桩事快乐,所以我很感谢老师。他说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真的得到了,这个世间再没有比这个殊胜了!


534-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1 念佛法门殊胜,没话说!十方诸佛赞叹是有道理,不是随随便便赞叹的。你看哪个经上有十方诸佛赞叹?没有,找不到!只有这部《阿弥陀经》,十方一切诸佛赞叹!

2 修念佛法门,你真正得力,你的烦恼一定是天天轻,无明一定是天天减少,你这个觉性会透出来。到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你,佛光照你,佛力加持你,你在这个时候得一心不乱,一往生就圆证三不退,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这个才叫二力法门!

3 这样殊胜的法门要大力地去宣扬,这个宣扬,一个众生相信了,一个众生就成佛,不仅是得度,他成佛;两个人相信,两个人成佛。真正相信,那是大善根、大福德,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4 我们为众生能做的就是因缘,就是把这个法门的殊胜、法门的功德利益讲解给别人听。他相信了,他有大善根、有大福德;他不相信,他没善根没福德。虽没善根没福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的种子种下去,这一生不能成就,将来还会有成就。能把这一点做好了,就是报答佛恩。

5 我们平时用功修学一切的善法,都可以回向西方净土。我为什么做这些事情?为了求生净土。我们念念当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求生西方净土。

6 乃至于穿衣吃饭,我为什么要吃饭?为了求生西方净土。我要不吃饭,我的身体就没有力气;吃饱了,身体有力气,有力气干什么?有力气念佛求生净土。

7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功德回向西方,待人接物亦复如是。除非我们接触不到的人,凡是能够接触到的,都要劝他念佛。他相信很好,不相信没关系——不相信,“阿弥陀佛”他已经听进去了。
8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把阿弥陀佛已经介绍给他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求生西方净土。常常要这样地用心,与西方净土就接近了!


535-要懂得观机说法
1 我们弘法利生,必须要了解接受的对象。譬如,我们讲经,这个经是对什么人讲的?在什么处所讲?在什么时候讲?这些如果不清楚、不了解,你讲的就不契机。

2 一切众生的根性不同,要懂得观机说法。我们对中国人是中国人的讲法,对外国人是外国人的讲法,为什么?他们的文化背景跟我们不一样,对于宇宙人生的观察、想法、看法不相同。所以,我们的教学的方法不一样,同样是一本经,讲的方法不相同。

3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历史来观察,佛当年在世,在印度对印度人讲的那些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释迦牟尼佛讲的原文,祖师大德们给我们一讲解,就变成中国的了,这就叫“本土化”跟“现代化”。

4 佛法是治心病的,佛法帮助我们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造作行为。我们中国人这些病症跟印度人不一样,经典所讲的是原理原则,这个细节在运用上要重新加以解释。

5 佛教是在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正式传到我们中国来。在汉朝时候,汉朝人的注解能够对治那个时候人的心病,他们听了非常得利益、很得受用。

6 到唐朝,汉朝那个讲法就不起作用了,为什么?他们的心病跟汉朝人不一样,必须要重新解释。你看,注解一部经,汉朝的注解、唐朝的注解、宋朝的注解、明朝的注解、清朝的注解都不一样。

7 如果是一样,一个注解就好了,何必要这么多注解?于是乎我们就了解,经是原理原则,是永恒不变的;讲法是随着时代、随着众生的需要,作种种不同的解释。每一个朝代人,他们的心病不一样,所以古来祖师大德的注解也不一样。

8 我们是现代人,我们的心病、我们的思想、见解,不要说是跟古人不一样,跟三十年前就不一样。换句话说,三十年前那些dafa师讲的经,我们听了得不到受用,由此可知,讲经不容易。讲经就是开药方,要开得很准确,药到病除,这个方子才是好方子!


536-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
1 我们听经,为什么不会悟入?我们一听经,就分别、就执着、就打妄想,这是没法子悟入的。我们看佛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经还没讲到一半,开悟的人就有好多个了,什么原因?他们是一心谛听。

2 经上常讲“谛听,谛听”,谛听就是离妄想分别执着。你在听经,夹杂妄想分别执着,那怎么行?佛没有这样教导我们,我们自己错了,自己没有懂得佛的意思。

3 所以佛的经本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你要说经本里头有意思的话,那你是侮辱释迦牟尼佛。没有意思,佛为什么能说得出来?佛没有心、没有念头。

4 早年释迦牟尼佛在世,就有个比喻。佛的大弟子当中,智慧第一舍利弗,他讲经说法,大家都赞叹。有人向佛请教,舍利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智慧?佛指着身旁的一面鼓说,舍利弗的心像鼓一样,这里面什么都没有。

5 鼓的心是空的,你一敲,它马上就响,“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所以他给你讲经说法,你一问他,他立刻就回答你,不会说“我想一想再给你讲”。想一想就完了,想想,你里面就有东西了。

6 佛没有心,圣人没有心,他们所说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流露。从哪里流露?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流露出来的,没有意思;有一丝毫意思,就流不出来,就堵塞了。所以,佛经典哪有意思,这个道理先要懂得。

7 正因为经教、圣人的东西确实如此,它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我们去用它的时候,无量义。所以我常讲,长说、短说,深说、浅说,你只要会了,体会到了,你就得大自在,就能够普遍应一切众生的根机

8 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这叫经。时空人事环境不断在改变,经里面所讲的真理原则永恒不变,这是它的高明之处!在这世间,几个人写一篇文章能超越时空?这什么道理?现在我们明了,经是从心性里头流出来的,所以它永恒不变。

537-诵经念佛
1 佛在经上说,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智慧。我们净土宗就一句佛号,就能成无上菩提,由此可见,念佛法门是多么地重要、多么地殊胜。

2 《大集经》上,佛有明文,持名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这还得了!禅起作用就是智慧,禅定跟般若是决定离不开的。

3 禅为体,般若是用;般若为体,禅是用。般若和禅,是互为体用,多少人念这一句佛号他并不知道!这一句名号那个意思你要是懂得,你就明白了。

4 念这句佛号不离般若智慧,为什么?体是般若智慧。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翻作智。你看看这个名号,要用中国话说,就是无量智慧、无量觉悟。

5 所以当我们自己身体有病痛的时候、我们居住的环境有灾难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帮助众生?诵经、念佛,这个效果最大。

6 现前我们身体很健康,没有疾病,我们的环境也很好,要不要诵经念佛?要。你平常做得愈多、做得愈殊胜,没有灾难、增益福慧;如果有灾难,消灾免难,所以不能不诵经念佛。

7 经典是我们自性性德的流露,因此,我们能够随顺经典、随顺圣贤的教诲,就是随顺自己的性德。能随顺自己的性德,那就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

8 所以,经不能不念、不能不求解;不但要求解,要深入。佛在经上劝导我们“深解义趣”,你解得浅,不够;你要解得深,你要做得彻底,才能够改变自己,才能够帮助社会、帮助众生。


538-船上有五百商主
1 戒律都有开缘,杀生的戒也有开缘,这是佛在佛经里面说的。

2 佛在经上举出一个例子。有一个出家的修行人,他要远行,他跟着一个贸易团体,搭他们的船渡大海。

3 这个船上有五百商主,经上讲“商主”,那就是现在人讲的贸易团体的团员。这些商人带的财物很多,其中有一个人起了一个恶念,他想把其他的同伴害死,独吞这些财物。

4 这个修行人有“他心通”,那个坏人一起这个恶念,他就马上晓得了。修行人晓得这个人是利令智昏,不能劝他;要是劝他,他知道秘密被泄漏,他会杀人灭口。

5 怎么办?修行人知道这件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趁那个人没有防备的时候把他杀了,这是开了杀戒。可是,你要晓得,这是开缘。出家人这么做,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所有人的利益,所以这是开缘。

6 杀死这个坏人,你要晓得,出家人统统都救了,其余这些人不至于被害,财物没有损失;如果这个坏人的阴谋得逞,其他的同伴被杀,财物被侵占,他是既犯杀戒又犯盗戒,果报在阿鼻地狱。

7 这个坏人现在被杀了,他不堕阿鼻地狱;换句话说,出家人是把他从阿鼻地狱救了出来。杀一个人,其他的人因而得救,这叫开缘。你知道了事实真相,你就一定要开缘,不开缘你就犯戒。

8 除非你不知道,你知道了,一定要救众生,统统都要救。佛法是活活泼泼的,它不是死板的。所以一定要懂得,开缘是为了利益众生,不是为利益自己。


539-绝不被他扰乱
1 《观经》下品下生章里头说,人业障很重,在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不能念佛,教他称佛、称名,一声、十声也能往生。可见得这一称佛号,戒定慧三学具足。

2 我们念佛,求的是一心不乱。如果理不通达、方法不懂、境界不明白,你得一心很难。不乱,是不为“世缘”所乱!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不为它所乱,不为佛法所乱,这就叫“不乱”。这些功夫,都要在平时去培养。

3 佛法大小乘宗派不一样,道理很多、方法很多,我们接触了也不为所乱。所以,这一点我们实在要感谢善财童子、五十三位善知识,他们在华严会上为我们做了示范。

4 五十三位善知识,显示了五十三种完全不同的法门。善财童子学什么法门?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先问,善财的老师是谁?文殊菩萨。

5 文殊菩萨修什么法门?在《华严经》上,文殊菩萨是念佛求生净土。他的得意门生、他的传人,当然也是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看,你才真正看到《华严经》的奥妙,把《华严经》的门道看出来。

6 再看善财出去参访,第一个碰到德云比丘,我们中国俗话说“先入为主”。这第一个善知识,那就是他主修的,先入为主,德云比丘教他念佛法门,这印证他跟文殊菩萨同一个路子。

7 向后这些善知识所表演的,实际上他所代表的,就是我们从早到晚,我们生活当中所接触的一切人物,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五十三参就是这么回事情。

8 我们接触一些世法、接触一些佛法,我们生活在这社会上,不能不接触,接触怎么样?心是定的,一心不乱,绝不被他扰乱!


540-这十二个字必须要遵守
1 中国的教育,概略地分,可以分为四种。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充,圣贤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

2 中国的教育离不开根,这个根教的是什么?伦理。那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君臣就是今天社会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这些关系,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3 所有关系当中的核心是“爱”,父子有“亲”,这个爱用在君臣上就叫“义”,君臣有义;用在夫妇上就是“别”;用在兄弟上,这是有“序”;用在朋友上,叫做“信”,全都是这个“爱”字的诠释。

4 这个“爱”字,在不同的族群里头,它是怎么个讲法,要怎么做法,如何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些道理我们一定要明了。

5 以后在学校,学校老师就要讲道德,什么叫道德?“五伦”是道,“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德。从“五常”再演变,说得更详细的,中国讲“八德”,八个科目。

6 “八德”有两种讲法,古时候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人有个新的讲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合起来看,就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要把人做好,这十二个字必须要遵守!

7 家庭里面教这些,学校教这些,你在社会上也是学这些,乃至于圣贤的教诲也不离这个范围。所以,这十二个字规范了中国人的思想、理念、言行、举止。我们的祖宗严格地遵守这十二个字,所以中国的民族是和睦的民族。这个和睦的族群,延续到今天五千年了。

8 现在一般人他不知道传统教育之可贵,他迷信科学、迷信物质欲望!你今天问人,在这一生当中他第一个想要的是什么?你问一百个人,可能一百个人都跟你说他要钱。现在大家都迷在财富里面去,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541-我是愈学愈快乐,法喜充满
1 我在去年年初遇到一些专家学者,他告诉我,他说我这几年在国内提倡《弟子规》,这个风气已经形成,在很多地方,很多人都在学习。他问我:“为什么要提倡《弟子规》?”

2 我说:“《四库全书》跟《弟子规》两个放在天平上,它两个重量是相等的。”我这一说他都呆了。《四库全书》我们现在印成精装本,一千五百册,是十五部《大藏经》的分量,《弟子规》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两个一起放在天平上,怎么能相等?

3 我跟他讲,学佛要扎三个根,《弟子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实,如果它不能落实在生活上,跟生活完全脱节,那有什么用处?我说《弟子规》是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于《四库全书》的生活化,你说重要不重要?这他才懂得了。

4 一部《十善业道经》就是整个《大藏经》的落实,你十善业道做不到,《大藏经》是废纸一堆。《道藏》也不例外,《道藏》的落实就是在《感应篇》。你要是有这种认知,你才会重视它,你才晓得原来这三教的宝藏落实在生活上就是这些东西,这是它真正的精华之所在。

5 你有这个基础,你才能向上提升,儒才能够真正提升到君子、贤人、圣人;在佛法里面,才真正能提升到阿罗汉、菩萨、佛陀。如果你不在这上扎根,你不会有成就!你要说成就,充其量你是学者,你搞的是儒学、佛学、道学,你不是学儒、不是学佛、不是学道。

6 学 儒,你就要真正立志,学做圣人。你做现代的孔子、孟子,你能救世;你把它当做一种学说研究,这个不行。就像我前年在伦敦大学、在剑桥大学,有很多汉学研究 生,他们用佛经、用儒家的经典写博士论文,他能够拿到学位,他将来能够做汉学家,实际上他们依旧生活在烦恼跟痛苦的世界

7 我在讲演当中说出来,他们大家都笑起来。我说,你不可能像我这么快乐、像我这么自在,什么原因?我学的跟你恰恰颠倒。我是学佛,你是佛学;我是学儒,你们是儒学;我是学道,你们是道学,不一样!

8 我学的这个管用,你看夫子《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我是愈学愈快乐,法喜充满!你们愈学愈烦恼,得不到法喜、得不到喜悦,关键就在此地,所以不能不知道。


542-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
1 今天的社会,人与人都讲究利害,有利就是朋友,可以往来;没有利就对立了,就是敌人。这在佛法里面讲,这是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这不是人法界。

2 人法界,佛讲得很清楚,人人都能够修行五戒十善,这是人法界。儒家里面讲,人人都懂得、都真正认真学习五伦、五常、八德,那是人法界。

3 佛经上讲真正发大菩提心,舍己为人,为一切众生服务,那是菩萨法界。所以作为佛的学生,我们自己想想,是不是真的学佛?是不是真的皈依?你真的是佛菩萨的学生,那你就得学佛菩萨,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

4 佛法是爱的教育、慈悲的教育。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更好,要感化他,把恶人变成好人、把坏事变成好事。绝对不是说这个人不好,我们就不要他、开除他,这不是教育。怎么样把不善变成善,把迷惑变成觉悟,这才是教育。

5 譬如,你现在学佛了,首先在家里,你是家人的好榜样,你的家庭是你邻里最好的榜样。你不可以说,我家里的人都不善、都不学佛,就因为他们不善、不学佛,你才要去度他们。你学了佛,要学以致用,帮助家人改变他们错误的想法和看法。

6 现在很多人觉得这个社会充满了罪恶,人与人之间的往来都没有诚意,人都骗人,只看谁骗得高明,这个观念错误。我们要劝人,特别是劝家人,要以真诚心、清净心待人接物。

7 人家说:“你这样做,你是傻瓜!”你要给他辩白:“这样做才是聪明,随波逐流的那个人才是傻瓜。我们决定不是傻瓜,如果我们是傻瓜,那佛菩萨不都是变成傻瓜了?傻瓜怎么能成佛菩萨?”
8 我们随顺佛陀的教诲,这是真有智慧;如果违背圣贤的教诲,那必定有苦难。我们把理事讲得清楚,自己做好样子给他看,久而久之,他会感动、他会回头。他这一回头,他就得度了。


543-做出好样子,给同行的人看
1 我们一切众生生到世间来,不想干的工作,也得要干,为什么?业力在支配你,你没有法子,你不能从心所欲。能从心所欲,那就不叫业力,那叫愿力。

2 我们为了生活,逼着不能不干,不想干也不行。我们中国有很多到外国留学的学生,我在美国就看到很多,他在中国念书,是他的志愿,他念的是他喜欢的东西。

3 可是,到外国之后,一看他所学的东西,在外国不能生活,找不到工作,不能赚钱,怎么办?改行,到外面学机械、电脑。

4 许多留学生为了好找工作、好赚钱生活,只好把自己的志愿都舍弃掉,尤其是学文科的,他们的社会是工业社会,需要技术人才,所以学文学、学哲学的,到那里去,都没有办法。

5 学数学的,除在那边教书之外,没有第二条出路,多半到那边学一、二年,就改行,这是受到业力的支配。

6 诸佛菩萨则不同,他出现在世间是愿力。愿力,诸位想想,哪一种工作最好?教学,这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行业。这个行业虽然不能致富,但最清高,所以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决定是教学。

7 菩萨身份示现,不一定用这种形式,菩萨也可以作官从政,菩萨也可以经商作商主,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身份、哪一种行业,说老实话,他还是在那里教学。

8 总而言之,他是以教学为主,绝对不会把他的本愿失掉,没有这回事情。他在哪一个行业,就教哪一个行业的人,他一定是这个行业的好榜样,我们今天讲,是这个行业的顶尖人物!做出好样子,给同行的人看,教导同行人,这就是佛菩萨。


544-出污泥而不染
1 佛门用莲花表法,莲出污泥而不染。污泥比喻六道的环境、境界,我们能在六道里面而不染六道的种种习气,那就像莲花一样离污染。

2 莲花代表清净的意思,“出污泥而不染”,代表清净心。我们这个世间是五浊恶世,是一个浊恶、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而我们在这个里面不染,能保持自己身心的洁净。

3 我初学佛的时候,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是密宗的大德,他没有教我念阿弥陀佛,他教我念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的,藏文的发音是“唵嘛呢叭咪吽”。

4 “唵”这个字的意思是身,“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六字大明咒的意思,用中国文法来念,那就是保持身意像莲花一样。

5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所以念这一句咒语,一定要想到我们自己身心清净无染。这个意思非常之好,老师传给我,我很喜欢,那时候我也常念。以后跟李炳南老居士,他劝我专修净宗,所以才改念阿弥陀佛。

6 六字大明咒是修清净心的,念“阿弥陀佛”,那个意思也一样。“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也是梵语音译的,翻成中国意思是,“皈依无量觉”。无量觉是什么?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由此可知,古大德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两句话是真话。

7 我们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土才是真正净土,才是真正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们终极的目标是在这个地方。而我们念佛往生,是莲花化生,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上选择的。

8 为什么不选胎生?这个胎生,第一不清净,第二情执重。母子有感情,那个情很难断,这很麻烦,这是六道轮回的根本;而莲花洁净,出污泥而不染,没有情执在其中,心容易得平等、容易得清净,所以阿弥陀佛舍胎生、取莲花化生。


545-心慈悲,相就慈悲
1 我们一般人讲庄严道场,道场是以什么为庄严?给诸位说,以清净为庄严。不是建筑金碧辉煌,不是法会兴隆、徒众甚多,不是以这个为庄严,而是以清净为庄严。

2 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七宝庄严,是自性清净心里面变现出来的,那是真正的依报庄严。其次讲正报,相好光明这是正报庄严。看相的也会说,“相随心转”。

3 你常修慈悲心,你的相就很慈悲,你也不必告诉人“我很慈悲”,用不着,人家一看就晓得。你心地很险恶,人家一看,这个人不容易相处,很可怕!一看就看出来。所以你要修正报庄严,你必须修清净、修慈悲。

4 相好是修来的,佛要成佛了,在成佛之前,还要一百劫专门修相好,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世间人所讲德相,相书里面讲的贵相、好相,佛是统统具足,一条也不漏。

5 佛成佛了,还要修相好,那是为众生修的。如果佛的相长得很难看,人家会觉得他这个人没有福报,没有什么了不起,掉头就走了,所以佛一定要修相好。

6 要晓得,佛修相好是摄受众生的一种方便,而不是他自己爱漂亮,所以,我们要发心弘法利生,正报庄严必定要修,那就是一定要修清净心,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7 确实,我们的相貌会随我们修行的功夫转变,你真正有修行,修个三、五年之后,你拿没有修行之前照片对照一下,不一样!你功夫愈深,相貌就愈好。你这修行功夫骗不了人,一看就晓得。

8 所谓“相随心转”,相的确是随心转。你心清净,身就清净,相就清净;你心慈悲,相就慈悲,你的举止、言语统统都慈悲。


546-有正念没有妄念
1 我们的本师,他的名号叫“释迦牟尼”。“释迦”翻作能仁,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就是慈悲的意思;“牟尼”翻作寂灭,意思是心地清净,一念不生。

2 在一切境界里面不起念,所谓不起念,跟诸位说明白,是不起妄念,不是没有正念。如果连正念都没有,那就不是佛法。

3 什么叫妄念?妄念是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正念是什么?正念是眼前一切的受用了了分明。眼能见,你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正念;耳能听,听得明明白白,这是正念;舌能尝味,意能知,六根都起作用,六根起作用这是正念分明。

4 我们再具体说明,什么叫妄念?贪是妄念,嗔恚是妄念,一切受用当中他起了贪心,这是妄念。

5 受用不是妄念,而是正念。譬如,我们穿衣吃饭,这是正念。肚子饿了,到时候吃饭,吃饭是正念;要讲求什么样的口味,要讲求什么样的烹调,做得不合口味就不吃,这叫妄念,这是邪念。

6 色香味是不是要讲求?是要讲求,讲求里头没有贪,讲求里头是一种艺术的境界,这是对的,这是正念。正念与妄念,这里面的区分就在贪嗔痴。

7 我色香味做得很好,供养大众,叫大众生欢喜心,这是正念;我供养大众,叫大众赞叹我,我在这里头得到一点好处,那就错了,那就是妄念。

8 佛家讲无念,是有正念,没有妄念。简单地说,凡是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的,这都是正念;凡是起心动念为自己的,那都叫妄念。


547-佛是以教学来接引众生
1 一个真正发心念佛的人,心如果清净的话,几乎常常能够感觉得到,佛在冥冥当中加持。我们见不到形相,也听不到声音,可是心里面能觉察得出来佛在身边。

2 除这种情形之外,也有现身的,这是比较少数。或者在念佛时候见到瑞相,或者是在静坐的时候见到佛身,也有梦中见到佛的。见佛,或者闻法,或者摩顶,这都是好现象,都是好境界。

3 不过这个现身,或者听到音声,偶尔一、两次可以,要是常常见到或听到,那就是魔不是佛了。佛不会常常让你见到,偶尔让你见到一、两次,是增长你的信心,给你做个证明;要是常常见到,麻烦就大,那决定不是佛,这一点诸位要记住。

4 有一些同修告诉我,他初学佛的时候有好多瑞相,现在统统没有了,是不是退步?不是退步。初学的时候为什么会常有?初学人,一定要帮助你建立信心。

5 已经入了门,已经生了信心,还常常示现,你必定会走到神通的路上去,走到神通就走到邪道。这一点诸位要记住:佛决定不以神通作佛事,凡是用神通作佛事的都不是正法。

6 佛菩萨的确都有神通,而且神通广大,为什么不用神通作佛事?因为魔也有神通,佛要是用神通作佛事,他们都用神通,我们就无法辨别佛与魔了。

7 佛以正法来教化众生,魔不行。魔如果也以正法来教化众生,那他就是佛,他不叫魔了。所以,佛必定是以正法教导众生。

8 凡是用神通手段来接引众生的,你要小心,这不是正法。风水命相这些东西,都是以邪法接引众生,都不是佛法。佛是以教学来接引众生,这是必须明了的。


548-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
1 佛到这个世间来帮我们什么,我们要清楚,就是帮助我们从业力转变成愿力。怎么个转法?转变的理论,一切经论里面都说得很多很多。

2 你能转多少,转到什么样一个程度,那是你自己的功夫。你自己真的依教奉行,认真努力地改习气、去烦恼,你决定转得过来。“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初学佛,刚入佛门,章嘉大师就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3 以后章嘉的学生甘珠活佛告诉我,他说:“净空法师,从前我们都在背后讲你,说你很聪明,可惜没有福报而且短命。可是你这几年讲经弘法的功德很大,你的命运转了,不但你有福报而且你还很长寿。”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4 没有福转变成有福,没有寿命转变成有寿命,怎么转的?断恶修善。李炳南老居士讲得更清楚、更透彻,他在我们同学当中看到面相很薄的人,我们一般讲是短命相、没有福报的相,他就劝他学讲经。李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学生,讲经的功德最大,转业力最快。

5 我们以后明白了,为什么?讲经是代佛说法。佛不在这个世间,什么人说法?发心代佛说法的这些人。代佛说法的这些人,得佛的智慧、得佛的寿命。佛无量寿,佛的福报太大了!发心代佛说法,就把自己的业力完全转变了。

6 我们是不是希求寿命?不希求。寿命长短无所谓,问题是在这一生当中要取得成就。什么成就?了生死、出三界。能够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这是第一等的成就,这是一切诸佛所赞叹的,我们如何取得?舍己为人,为佛法、为众生。

7 你不会讲,只要你发心,三宝会加持。我常常说,说了多少年,我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我肯借,你们不肯借。上台讲经,不是我说的,是诸佛菩萨说的。“把这个身体献给佛菩萨,借给他用”,我们要发这个愿心,要懂得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
8 对自己,要舍得干干净净,恢复到清净寂灭。愈清净、愈寂灭,诸佛菩萨加持的力量就愈显著、愈殊胜。如果我们心里头有疑惑、有妄想分别执着,佛菩萨想加持都加不上。要晓得,得人身、闻佛法,这是无比地殊胜,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决定不能等来生来世。


549-预知时至,坐着往生
1 有位同修来找我,他说女儿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每次劝女儿学佛,女儿马上就拒绝,他问我:“用什么方法能劝她学佛?”

2 用什么方法?实在讲,方法是有。香港何东爵士的老太太何东夫人,就是何世礼将军的母亲,她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3 何东爵士全家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家里只有老太太学佛。老太太在往生的那一天,开了个往生大会,把她的亲戚朋友都找来,对他们说:“我今天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给你们告别。”

4 老太太把儿子、媳妇也找来,她对儿子说:“家里信仰自由,我们各信各的教,彼此互不干涉。今天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们母子一场,你能不能念几声佛号送送我?”

5 老太太一生对儿子都没有要求,最后要求儿子念几声佛号送送她,这是合情合理,所以儿子、媳妇也就参加了她的往生表演大会。

6 老太太盘腿打坐,大家念佛助念,不到一刻钟,她真的走了。家人看到母亲预知时至,就这样走了,从此不再进基督教堂,大家都老实念佛了,为什么?亲眼看到的!

7 老太太现身说法,把一家人都度过来,这很厉害!所以要度人,平常不必多说,在往生时做出样子给他看,到时候统统都会得度、都会回头。

8 你看老太太多聪明、多有智慧,在她往生的时候,把一家人都度了。所以,我们家人不信佛没关系,你临终的时候也表演一套,全家就得度了。


550-只要老实念,就会得到
1 宗教不是迷信,宗教里面称为众神,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讲的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科学家证明,这个空间确实是多维次的,我们现在讲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在理论上讲,空间是无限度的。

2 现代科学家确确实实证明有十一度空间的存在,但是他们不懂得怎么突破;可是在佛法里面,早都把这个界限突破了。科学家讲不同维次的空间,我们佛家讲十法界,十法界怎么来的?从妄想分别执着来的。怎样突破?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就突破了!

3 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叫三昧,就叫禅定。所以禅定的功夫愈深,突破的层次就愈广;禅定的功夫浅,突破的层次就愈少。最容易突破的是饿鬼道,小小的一点定,你就能看到饿鬼道他们的生活状况。

4 更深一点层次,你可以看到欲界天,像四王天、忉利天,再往上去,那定功就要更深。所以禅定里头有境界,那个境界就是不同维次的空间。你禅定功夫深,你可以看到那些众生的生活状况。这是真的,一点也不假!

5 我们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境界就会现前;念到事一心不乱,六道状况你会很清楚;念到理一心不乱,十法界你都能突破。所以念佛也是修禅定的一种方法,而且非常殊胜!佛在《大集经》赞叹,“念佛是无上深妙禅”。

6 我们今天修学这个法门,修了很久,一点感应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不会念佛。怎么不会念?我们是“口念弥陀心散乱”,所以功夫成片这小小的定功都得不到。那要怎么样念才能得到?古德教给我们,要老实念。
7 什么叫老实念?大势至菩萨讲得最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尽量保持自己心地的清净,不看电影、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杂志,老实念佛,什么都不要想,我们功夫成片才容易成就。

8 等到你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了,你的智慧神通统统现前,你什么事都知道。外面事情,只要人家给你一说,一接触,你立刻就知道,你说这个多自在!我们很羡慕这种功夫,为什么自己不求?只要老实念,就会得到;不老实,那就得不到。


551-你真正觉悟了,你绝对不会做坏事
1 今天社会大众所看到的,假佛弟子太多太多了!出家人当中,假佛弟子、魔弟子很多!哪些是出家的魔弟子?毁谤三宝的,这是魔弟子。

2 在任何场合、任何人面前批评出家人、批评佛法、批评信徒、批评道场,这都是魔弟子。

3 如果是佛弟子,六祖能大师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那是佛弟子。

4 就是儒家孔老夫子的学生也知道隐恶扬善,看到别人的过失不说,看到别人的善事赞扬。儒、佛弟子,都是这样的形象。

5 是佛,我们应当要学习;是魔,我们应当要远离。跟魔走,后面有灾害——你的好运会变成衰运,你的衰运会变成恶运。

6 在中国,也有不少读经,也听我的这些光碟的,也在这里好像学佛的,到底是真学还是假学?很难说。总而言之,依教奉行的是真学,背师叛道的是假学!

7 表面上恭敬没有用处,佛不重视这些形象、不重视形式,所以一定要真正明了经典里面的道理。把佛经里面的道理、教训,落实在实际生活里、落实在工作行业里、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那才是真佛弟子。

8 依照佛的教诲,肯定没有错误;不依照佛的教诲,那你的麻烦就大了!由此可知,学佛的同修那么多,为什么不能成就?他没有依教奉行。

9 看他早晚课都不缺,礼佛、供佛,那一副样子也很恭敬、也很虔诚,为什么礼佛、供佛那么虔诚?造作罪业太多了,希望佛菩萨保佑他、赦免他、多多降福给他,他求的是这个。他不是真学佛,不是真正地改过自新!
10 改过自新就是修行,修正错误的行为,他没有在这上面下功夫,他只是在形式上讨好佛菩萨、巴结佛菩萨,甚至于还求佛菩萨帮他的忙,帮他多干一点坏事。以这样的心态学佛,他当然堕落。

11 我们学佛,先要把人做好,要像个人的样子。心里头有五戒十善,你才像个人样子。诸位要晓得,这个五戒十善真正修得好,来生才能得人身。

12 如果这个因行不具足,不能取得人道的资格。如果是自私自利,贪着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甚至于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纵然是念佛人,也要堕地狱。

13 修学的宗旨在“定”,定能生慧,慧起来了,世出世间一切法自然通达明了。所以障碍智慧的烦恼习气一定要断;如果不断,你怎么能成就?

14 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跟我们讲,有很多学佛的人,他们不是真学佛,而是在玩弄佛法。这些人闲暇没事做,拿着佛法来消遣,讲经说法也是消遣,做一切佛事还是消遣,与修行毫不相干。

15 佛经里面讲的“可怜悯者”,哪些人是可怜悯者?就是这一些玩弄佛法的人。玩弄佛法,罪过无量无边,来生必定堕阿鼻地狱!

16 什么是真学佛,什么是假学佛,我们要清楚、要了解!你们没有真正的智慧,你怎么能看得出来?

17 学佛是要求智慧,要求真实智慧,是为这个来学佛;不是为名,不是为利,不是求福报,不是求长寿,不是求儿女,世出世间法什么都不求,我就是求开智慧,这就对了。
18 学佛没有别的,只是求“正觉”而已。你真正觉悟了,你绝对不会做坏事,绝对不会存坏心。不存丝毫的坏心,这个人才是真学佛!


552-这叫念佛三昧
1 佛菩萨讲经,经是从定中流出来的。“定”是真心,那我们接受,也要用真心。我们的心很清净、很定,这一听就开悟;如果心不定,妄想分别执着很重,很用心地去听也不会开悟,为什么?你有业障。

2 业障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业障轻,心很定,一听就开悟,所以“三昧”比什么都重要。“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就是禅定。三昧又翻作“息虑凝心”,虑是什么?虑是妄念。妄念息了,就叫三昧。

3 妄念,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天到晚不断的,前念灭,后念生,睡觉都还打妄想,为什么?做梦。没有妄想就不会做梦,睡觉的时候梦多就妄念多,这个我们要知道,为什么?可以从这测验自己的功夫。

4 我们学佛的同学们大概都有这个经验:初学佛的时候恶梦很多;学佛学个几年之后,恶梦少了,有时候还梦到诵经、念佛,或者梦到佛菩萨。功夫得力了,恶梦就愈来愈少,与佛菩萨感应的梦会增多。这个增多不是天天有,如果天天有,那就是着魔了。

5 一年有个二、三次,这是正常的;如果说每个月都有,这就不是好事。纵然在梦中见佛菩萨,要记住佛在《楞严经》上所说的话,“不要执着,见如不见”。不要去理会它,你的心才能保持镇定;如果常常想起,一生欢喜心,“定”就失掉了。

6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决定不要放在心上,不要去在意,这样就好,这就正常了。所以正常的心没有念头,没有杂念。我们念佛的人二六时中常常保持“忆佛念佛”,不念佛的时候心里也有阿弥陀佛,那就真的有佛了。
7 心里真的有佛,别的都放下了,这就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不是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佛号二十四小时不断,不是的。你心里还有妄想,那哪里成片?心里头真的没有妄想,心里真有阿弥陀佛,口里没有阿弥陀佛,那是“功夫成片”。

8 口里有没有阿弥陀佛没有关系,心里要真有。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心里第一个想到的是阿弥陀佛,这叫真有。你心里头真有,真有就成功了。所以说,“念兹在兹”这条重要!这叫什么?这叫念佛三昧。


553-邪与邪感应,正与正感应
1 佛家常讲:“我们生命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慧命得自于老师。”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生命跟慧命做个比较,慧命比生命更重要。

2 如果人有慧命,这个人生生世世决定不堕三恶道;不但不堕三恶道,决定能够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由此可知,“慧命重于生命,佛菩萨的恩德超过父母”,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

3 可是现在在这个世间,能够真正让我们得到慧命的老师,几乎见不到了。佛家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为什么我们今天发心要求法身慧命,佛菩萨不来帮助我们?

4 我们学佛这么久了,对于经教也涉猎了一些,我们可以肯定佛菩萨的话是真实的,决定不是妄语!换句话说,佛菩萨决定不会舍弃我们,问题是:我们求道的心,是真的,还是假的?

5 如果我们求道的心不是真切的,佛菩萨就不来了,来了没有意思;如果我们是以恳切的真心求道,就决定有感应。由此可知,我们求法修行,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就、成就的早晚,都决定在自己。

6 自己有个真诚的心、有个清净的心,认真依教奉行,佛菩萨就来了,他有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在加持我们;如果有一丝毫的不诚实、不老实,就决定没有感应。

7 今人心之所感都是些妖魔鬼怪,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心里有贪嗔痴慢、心里有邪知邪见。邪与邪相感,正与正感应,这是一定的道理。

8 邪与邪感应,正与正感应,邪正不会互相感应的。你要是心正,就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你一念心邪,你就与妖魔鬼怪起感应,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554-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1 我们供养佛,一定要晓得,香花、水果这些供具都是表法的。真供养是什么?真供养是学佛。我们随顺佛陀,佛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学,这是真的供养佛。

2 “净业三福”,是我们净宗同学今天所依靠的最高指导原则。净业三福,第一条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怎么学法?我们怎样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3 《弟子规》,你们看看《弟子规》是不是讲孝亲尊师?慈心不杀,“善因善果,恶因恶报”,落实在《太上感应篇》;修十善业,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教给我们最殊胜、最简单、最明白的开示。净业三福第一条,包含了儒释道这三个根。

4 我们今天为什么提倡这个《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是儒释道的三个根。有了这个根,你才能入佛门。你有这三个根,那就是佛家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你有资格学佛了。我们随顺佛陀教诲来修学,这就是供养佛。

5 那什么是供养法?转烦恼为解脱,这就是供养法。我们随顺佛陀教诲,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懂得尊敬别人、懂得敬爱别人、懂得关怀别人、懂得照顾别人、懂得帮助别人,以前都不懂,现在懂得了,这就是转烦恼为解脱,这是供养法。

6 《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真正是得法,你有那个悦,那就是供养法。我们佛门讲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是真正供养法。

7 什么是供养僧?佛讲真正供僧,就是我们与大众相处,不是叫别人修六和敬,而是自己修六和敬。你叫别人修六和敬,错了;他跟我不和,我跟他和,这就对了。真正供养僧是与所有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
8 所有众生里面修供养僧,最重要的是怨亲平等。换句话说,头一个就是供养冤亲债主。冤亲债主用什么供养?只要你把怨恨放下,那就是供养。用我们的尊重、敬爱、关怀、照顾,全心全力地帮助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的供养僧!


555-出家人常到道场化缘
1 有同修问:“出家人常到道场化缘,或向道场信众化缘,是否如法?道场执事人员如何应付?”

2 道场化缘的事情很多,但是我们李老师传下来的,道场决定不能化缘。为什么?李老师的道场是个讲经弘法的道场,如果一化缘,大家吓得不敢来。

3 化缘的事情小,你把信众都吓跑掉,这个罪可不得了!所以讲经说法的道场是决定不可以化缘的,不要说外面人到这化缘不许可,我们自己也不能化缘。

4 我们这里要办什么事业,顶多是出个通告,绝对不会说“我们现在做点好事,你要出钱”,那人家下次不来了。你把人家的法身慧命断掉了,这个罪大!

5 你化缘能得几个钱,你把人家听经闻法的缘断掉,这个比断人身命罪还重。杀人是重罪,你破坏人家听经的机会因缘,这个罪比杀人的罪要重得多,为什么?人身虽然难得,比较起来还容易,佛法真的是难闻!

6 你看香港几百万人口,真正听经闻法的有几个?你从这个地方想想,你就晓得人身难得,佛法更难闻。所以说破坏人闻法的因缘,那个罪太大太大!说实话,障碍法缘的都是造阿鼻地狱罪业,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

7 执事人员如果遇到有人来化缘,要劝导他,要把这个因果利害说给他听。说老实话,化缘能化得到吗?化不到。真能化得到,我也去化缘。要晓得,你命里有的,不求也会得到;命里没有的,无论用什么方法,你都得不到。

8 连小偷出去偷东西都是命里有的,他才会偷到;命里没有的,还没有偷就被警察抓去了。这个事情大家去念《了凡四训》就明白。我们每个人的命都是注定的,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统统是注定,没有一个是例外的。


556-学佛决定不是迷信
1 有些初学者没有读任何经,可是拜过很多寺庙,也参加过dafa会,除了会念阿弥陀佛,什么也不会,他问,对于整天很忙的人来说,怎样做比较好?

2 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学佛,首先要明了“佛”是什么,如果对“佛”很含糊、不清楚,试问你学的是什么?你完全学错了。我们为了初学,特地作了一个专题报告——《认识佛教》,这个报告是在很多年前,我在美国迈阿密对美国人讲的,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入门。

3 《认识佛教》里面,我们提了三个中心的问题:什么是“佛”?什么是“教”?什么是“佛教”?佛教这两个字就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佛”,一个是“教”,一个是“佛教”,三者搞清楚、搞明白,然后你才懂得怎么学法。

4 佛教教些什么?我们学了有什么好处?应不应该学习?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念他?念他有什么好处?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后我才肯定我要不要念,所以学佛决定不是迷信。

5 “佛”这个字是从古印度梵文音译的,它的体是“智慧”,它的作用是“觉悟”。我们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佛”的智慧是圆满的、是究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于宇宙人生理事、因果彻底通达明了的人,我们就称作“佛”。

6 所以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人,最简单的话来说,佛是一个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目的是求真实智慧。唯有真实智慧才能解决问题,要懂这个道理。由此可知,佛教是智慧的学问、是智慧的教学。
7 “佛 法”,法是一切万事万物的代名词,佛是“能觉”,法是“所觉”,对于世间万事万物都通达明了,这叫佛法。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个事情才好办。所以,我们要 把佛法介绍给初学,最好从《认识佛教》下手。第二部最好是介绍《了凡四训》,让他真正明了因果报应的道理与事实真相。

8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介绍佛经给他看。看佛经,实在讲也不容易看懂。虽然古人是用最浅显的文字来翻译经典,可是这些文字我们现在看还是很深,必须要听讲解或者看注解,才会有帮助。所以接引初机,用《认识佛教》和《了凡四训》最好。


557-贪嗔痴念头愈少,你受的灾难愈轻
1 我们这个世间有大苦难,苦难从哪里来的?天灾人祸。人祸是战争。世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领导人,为了自己的权力、欲望,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许多的灾难,这是近因。这世间为什么有战争?说实在话,是众生杀生吃肉,这是真正的业因。

2 至于天然灾害,这个业因是谁造的?是我们自己造的。现代人造作一切恶业,都把过错推给别人,好像自己都没有错,受苦受难感到冤枉、冤屈。实在讲,世间没有受冤枉、受委屈的事,所有一切苦难,都是自作自受。

3 《楞严经》里面,佛给我们说出来,“贪”是水灾的业因。我们遭到空前的洪水灾难,洪水淹没了整个大地,这个水患业因是什么?贪心。过去生生世世起心动念,贪欲的念头累积到今天,变成大洪水。

4 我们知道地球里面的核心是大火,这个星球里面为什么这么多的大火?我们的嗔恚心变现出来的。佛在经上讲,“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的念头,我们生活环境之好坏,是我们念头变现的,由此可知,我们内心里头嗔恚的意念多么重。

5 “愚痴”,是真妄没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不分。我们六道凡夫,不但是非邪正没有能力分辨,甚至于善恶利害都没有能力辨别,愚痴到了极处。愚痴感得的是风灾。

6 所以贪嗔痴不要说行为,我们只要有贪嗔痴的念头,就感得水、火、风三灾,这个几个人知道?佛为什么教我们修戒定慧、教我们修清净心?佛是教给我们对治的方法,让我们息灭现在人讲的天然灾害。
7 佛为什么那么样强调,教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心里头把贪嗔痴断掉,水、火、风三灾就免了。纵然有水火风三灾,你不会受到伤害。哪些人受到伤害?贪嗔痴没断的人要受灾害。受灾害内外交感,你里面没有这个因素,外面虽有,感染不上。

8 《楞严》说得透彻,共业里面有别业。他有贪嗔痴,我也有贪嗔痴,这就有共业;他有贪嗔痴,我没有贪嗔痴,虽然业报现前,我们感受不一样。所以贪嗔痴念头愈少,你受的灾难愈轻;如果完全断掉,你就不受了。


558-一切众生与自己息息相关
1 近代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就像个网络一样,全是互通的,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独立生存。就像我们人的身体,差不多是五十兆细胞组成,每一个细胞之间都有联系,绝对没有一个细胞是独立存在的。

2 对于这个事实真相,佛说得更清楚、更明了,整个宇宙是自己一念造成的,叫一心造。谁造的?自己造的。

3 整个宇宙是一个自己,宇宙之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与自己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要负责任,我们起一个恶念,说不定别的地方就有灾难发生。

4 什么是恶念?贪嗔痴慢疑,佛说这是五毒。这个念头不好,对自身来说,容易感染病态;对世界来说,会带来各种灾害。

5 贪心感应的是水灾,嗔恚感应的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心里不高兴,发个脾气,你要知道,你又把地球温度增加了一点,真的是这样的。

6 愚痴感应的是风灾,傲慢感应的是地震,怀疑麻烦更大,所感的是地质松散、山崩地陷。怀疑对我们个人来讲,免疫能力破坏了。

7 我们如果对佛的教诲,有坚定的信心,一丝毫不怀疑,用现在的话说,它提升你的免疫能力。人要丧失了信心,很容易感染病菌、很容易感染这五毒。

8 现在人的存心,普遍都是贪嗔痴慢疑;现在人的情绪,都是怨恨恼怒烦;现在人言语造作,业障造得最重的是杀盗淫妄酒,这个地球怎么可能没有灾难?
 
559-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
1 我们弘法利生,乃至于种种示现,都必须要仰承佛力的加持。佛力的加持决定是平等慈悲的,既然是平等慈悲,为什么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

2 其中的道理,我们必须要懂得。用现代的话来说,诸佛如来威神平等加持,这里头需要有条件,条件不具足,佛力是加持你,但加不上。

3 譬如阳光普照大地,这个地区有很浓厚的云层,阳光照不到地面,这是不是阳光不平等?不是的,是你这个地方有乌云,决定不是阳光不平等。

4 佛对一切众生的加持亦复如是,如果我们自己本身有障碍,障碍佛光的加持,我们得不到加持,那不是佛不加持,而是佛加持不上。

5 这个障碍是什么?佛在经上说得很多,烦恼习气。烦恼里面包括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6 无量劫来,我们就被烦恼习气污染。佛力虽然像阳光普照大地,可是我们头顶上乌云密布,佛的威德好像一丝毫都加不上,其实佛力确实是平等普遍地加持我们,而是我们自己不觉悟,没有感受到。

7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肯断烦恼,远离烦恼,自己的智慧慢慢开了,你就能够觉察到佛菩萨在保佑我们、加持我们——不但智慧德能得到佛力的加持,我们这个身体也同样得到加持。

8 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知恩加持”。我们要如何报恩?实在上讲,爱护自己就是报佛恩。自爱自重,就是报恩;糟蹋自己,不爱惜自己,这是违背了佛恩。


560-心的力量强,口的力量薄弱
1 念佛法门叫二力法门。所谓二力法门,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自己先要有力量,佛的力量才帮得上;自己不相信自己,佛帮不上忙。

2 我们天天念佛求生净土,为什么感受不到显著的佛力加持?我们对于这个法门的事理真相,一点都没搞清楚,所以佛力加持不上。

3 佛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上讲,“万法唯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经论里面说得更多、更详细,都是归结到“心生万法”。由此可知,念头重要。

4 我们想佛就变佛,念佛就成佛,但是念不是口念,口里念佛,心上没有佛,那不叫念佛,那个叫有口无心,正是古人所谓“喊破喉咙也枉然”,没用!

5 念,是心上真有。我们中国的文字,的确是充满了高度的智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所没有的。我们的“念”字,是“今”、“心”,现在你心上有,这个叫念。心上真有就叫念,念从心不从口。

6 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是想,念是心上真有,果然能够做到“忆佛念佛”这四个字,阿弥陀佛跟你就没有界限了,就是一体了。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佛力加持。

7 佛力加持,是平等加持,我们心上有念、有忆念,我们就接受了,就跟他合而为一了。我们不忆不念,是我们自己有一个排斥的力量,不是他不加持,是加持不上,我们排斥的力量把它抗拒了。

8 我们心里头念什么?念“财、色、名、食、睡”,念这些。佛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要好好反省反省,我们到底在念什么?口里念佛,心里念地狱,心的力量强,口的力量薄弱,当然强者先牵,就先到地狱去了!这个不能不晓得。


561-赈灾
1 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很多,世界各地都发生严重的旱灾、水灾、地震,我们遇到了,要诚心诚意、出钱出力去帮助他们。

2 有一些人想赈灾,又担忧钱捐了出去,会被别人吃掉。有没有这类事情?有,在这个时代很平常。于是,“算了,干脆不捐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灾民肯定不晓得要死多少。

3 这种想法,表面上似乎有理,实际上是把自己修圆满功德的机会丢掉。我们以真诚心去救人,决不要去想捐出去的物资会被经手人吃掉。除非你自己到灾区去,否则你的物资援助就得经过他们、通过他们。

4 你的心真诚,你的功德就圆满;你的心有怀疑,你的功德就大打折扣。记住佛在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里想善它就善,你想罪它就是罪,这个道理大乘经上讲得太多太多!

5 赈灾,确实会有负责赈灾的人把这个钱贪污。可是要晓得,这些人把钱拿去,让灾民拿不到,他造了罪业,他要受果报。你不能因为有人贪污,而把自己的善心断掉,那你就错了!

6 他贪污,那是他的事情,那我们做的功德呢?我们的功德是圆满的。我们行善与他的造恶,根本是两码子事情,不能说是他把钱贪污了,我们的功德就没有了,不会的,我们的功德是圆圆满满的!

7 我们佛法讲因果,你不修善,你就不会得到福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要我们发的心是圆满的,我们得的功德决定是圆满的。

8 “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他经手,他在那里作弊,把赈灾的钱,自己贪污一部分,无论是多是少,他有他的果报,于我们出钱出力的人毫不相干!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


562-我们还能够侥幸平平安安度过
1 今天在这整个世界上,自然灾害愈来愈严重。为什么会有自然灾害?这个不是天然的,而是一切众生造作恶业感召来的。

2 灾难是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造成的,天灾与我们念头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念头不善,才有这些自然灾害。

3你看佛经讲的水灾,水灾的原因是什么?贪心太重,贪感水;嗔恚感应的是火灾、火山爆发;风灾是愚痴,愚痴感风。如果我们大家都把贪嗔痴断了,水灾、火灾、风灾就没有了。

4地震是傲慢、是不平,你的心傲慢不平,才会有震动;如果我们傲慢不平都没有了,地震就没有了。所以只要我们自己把贪嗔痴慢断掉,灾害就能够幸免。

5 用什么方法断?念佛的方法。贪嗔痴慢的念头一起,“阿弥陀佛”,用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掉。念佛是至善,善中之善,我们天天想求消灾,用什么方法?念佛就是最好的消灾方法。

6 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到处都有灾难,随时都有灾难,我们只要心善,就能改善山河大地,这就是境随心转。所以,灾难虽然频繁,大家也不必惊慌;真正值得惊慌的,是我们的贪嗔痴慢没断,这个事情才是大事情!

7 贪嗔痴慢要是断掉,什么灾难都没有了。《楞严经》里头佛讲得很清楚,我们在这个世间有共业、有别业,别业是个别的,共业是大家的,但是我们的别业如果力量强大,就能够化解共业。

8 佛法讲业报,有共业、有别业,这个社会大多数人造罪业,这是共业,我们也没办法不能不受牵连;我们自己不造,这就是别业。在这个共业苦难的社会当中,我们还能够侥幸平平安安度过,这是别业果报。


563-愈是在灾难的时候,我们愈要懂得修福
1 佛常在经论上说,没有福报不能度众生,所以度众生一定要有福报。在三皈依的誓词里面,我们念到“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就是智慧、福德,“足”就是满足、圆满。佛是福慧二足尊,就是福跟慧都圆满的人。

2 佛是“二足尊”,佛的福圆满了、慧也圆满了。学佛就是学福学慧,福慧怎么学?要修!要认真地去修。佛法自始至终就是要求我们修福修慧。

3 佛教导我们,平常修慧重要,修福也重要。如果修慧不修福,修持很好,戒律精严、教理通达,但没福报,没福报如何?上台讲经说法没有人听。所以,修福很重要。

4 佛教给我们,菩萨在没有成佛之前,他要修一百劫福。有了福报,去度众生,法缘就殊胜。你看,佛为度众生都要修福!世间人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你要想事业发达,你要修福;你不修福,你那个事业要发达,很难。

5 修福,就是与一切众生结善缘。你能够跟大家结善缘,才能够得大家的尊重、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不衰之地。古时候人懂得这个道理,现代人不相信因果报应,那没有法子了。

6 我们现在看到许多大企业家,确实他也飞黄腾达一时,但是没有多久,听说他倒闭了、破产了、销声匿迹了。什么原因?福报享尽了。这个就是说他在福报现前的时候,他疏忽了,不知道修福、不晓得因果的道理,这非常非常可惜!

7 过去在中国,一般富贵人家遇到有灾难的时节,像旱灾、水灾,这些富贵人家会自动出来布施、来救济。最常见的,就是施粥、供养饭菜。他做这个事情,跟广大的众生结缘,救济他们,使他们免于饥寒,这个福报很大。

8 我们要明了,要知道修福,修福非常非常重要!愈是在灾难的时候,我们愈要懂得修福!如果你觉悟,如果你真有智慧,这是修福最好的机会,为什么?愈是艰难的时候修福,这福报就愈真实。


564-人没有生死,只是换个身体
1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是给我们做榜样的。我们学佛,就应该学他那个样子。首先他给我们示现,把世间的荣华富贵、名闻利养统统放下。

2 他是王子,他却选择出家。你说王位,想争取的人有多少?他是已经得到,他舍弃。他为什么舍弃王位?为什么要舍弃荣华富贵?因为他知道这些求欲望的心理、行为,都属于轮回业。轮回苦,你不知道,他知道。

3 人活在这个世间,什么是人生意义?什么是人生价值?世间人全都搞错了。诸佛菩萨、古圣先贤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人生真正的意义跟价值,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灵性。

4 这一生的时间不长,只是数十寒暑,你要是所行的都是逆道,都是违逆自性,你这一生纵然得到荣华富贵,你来生必定往下堕落。生死轮回,佛说得很多,现在西方人也说得不少,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佛不教我们别的,他教我们不断地提升灵性。

5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人有没有生死?没有。有没有来去?也没有。你在六道里头舍身受身,从无量劫到今天,还不是你吗?你哪有生死?你只是在六道里头不断地换身体,这是真的!

6 这就是告诉你,身体有生死,有生灭,灵性不生不灭。你了解这个事实真相,知道没有生死,只是换个身体,你就不会贪生怕死!学佛的人,说老实话,最大的安慰,就是真正了解事实真相,知道没有生死。

7 没有学佛的人贪生怕死,对这个死非常恐惧!学佛的人晓得没有生死,只是换个身体。如果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那个身体愈换愈好——我这一生是人身,来生换的是天身,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修得最好的到极乐世界换成菩萨身。

8 但是,你要是造作罪业,那就差了,你的身体愈换愈糟糕——现在是个人身,来生换成畜生身、换成饿鬼身、换成地狱身,这是什么?这就是愚痴、糊涂!


565-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
1 佛在经上讲“积财丧道”,这是对出家人讲的。在家人当然要积财。出家人积财,钱要是多了,他一天到晚念着钱财,阿弥陀佛就忘掉了。念财,他就不念佛了。

2 这个财,我们固然需要它来推动佛教事业,要它来弘法利生,但是,我们不能够贪图物质享受;若贪图物质享受,我们决定堕落。

3 佛法流传到今天,时代久远,凡是一桩事情传久了,弊病是免不了的,现在的弊病就很多。古时候出家人是贫僧,出家人、修道人都很清贫,所以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有善心人自动来供养。

4 现在这个社会不同了,出家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是富僧,不是贫僧——供养多。僧要是富,道心就没有了。佛在三千年前,对于现代这个社会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在经上无数次地提示我们:“积财丧道”。

5 出家人要是把钱财、名利看得重,道心就没有了。在家同修懂得布施、供养,他虽然没有道心,他还能修一点福;出家人积财,他修不到福,说句不好听的话,他是在造业。

6 积那么多钱财、积那么多产业,实际上,这是在打妄想,没有一样是自己的。每天还是穿出家的衣服,每天也不过吃三餐饭,怎么样享受还是有限;可是造作了罪业,不久后却要到阎罗王那里去报到,三途苦报,那个时劫之长不可思议!

7 好心出家造罪业,将来要去堕地狱,这不叫愚痴?世间人还有哪一种人比这个更愚痴?我想没有了。出家人堕地狱太容易了,古人常讲,“地狱门前僧道多”,这不是随便说的,也不是挖苦出家修道人,这是事实。

8 “积财丧道”,虽然是对出家人讲的,但是,如果在家人懂得散财,把财储存在一切众生的福报上,那他的福报就享受不尽了。所以,我们的收入无论多少,衣食足了,要懂得节俭。节俭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


566-供具都是表法的
1 佛弟子不能不供养佛像,无论在什么时候,不能离开佛像,见到佛像,如同见到真佛。

2 供佛像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知恩报恩——不忘本。这样殊胜的法门、无与伦比的学问,是佛传下来的,今天我们有缘接触到,我们要想到最初说法的这个老师——本师释迦牟尼佛。

3 他老人家教导我们,一定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所以我们供养佛像,多半供养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就想到本师教我来拜阿弥陀佛,我们听话,这是真报佛恩。

4 第二个意思,比前面这个还要重要,是见贤思齐——他是凡夫成佛,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佛像,时常提醒自己要学佛、提醒自己要成佛。换句话说,佛像放在那个地方,是提醒自己、启发自己。

5 我们供佛像,佛像前面有一些供养具,我们一定要懂得,供养具是提醒我们自己要精进不懈!供养具里面,香花是最普遍的。供花什么意思?如果认为供花是给佛菩萨欣赏的,那就错了。

6 见到花,佛在经上教导我们,花表修因,提醒我们要修善因。我们供果,果也不是给佛菩萨吃的,看到花果,要提醒我们自己,花是善因,果是善果,“种善因,得善果”。

7 油灯跟蜡烛是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这是我们讲牺牲奉献、舍己为人。香代表戒定慧,“戒定真香”。戒定慧是真香,性德之香,让你看到燃香或者闻到香的气味,就想到我自己要修戒定慧,是这么个意思。

8 一切供养具里头,最重要的是供水,供水最好是用玻璃杯或水晶杯,透明的。水代表什么?水代表清净平等觉。看到水,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所以不可以供茶,茶有颜色,污染不清净。供具都是表法的,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


567-内心里面没有怨恨
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父母跟儿女的缘有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报恩的,是父母过去对这个儿女有恩。凡是来报恩的,一定是孝子贤孙、家庭和睦。

2 来报怨的,是过去生中的冤家对头,他投胎到你家来,他来干什么?来报仇的。他长大之后是败家子,一定要把你的家搞得家破人亡。

3 他是来报仇的、来报怨的,这个事麻烦了!《弟子规》里面教导我们,报怨要短,报恩要长,怨最好把它忘掉,不要放在心上。

4 所以,来报怨的儿女,从小就要很有耐心地教他。如果能够从小就给他灌输圣贤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就能够化解他对父母的怨恨。

5 这个儿女前世是我的冤家、是我的对头,这一生到我家来了,种种思想行为叛逆,我怎样化敌为友、化怨为亲,这是佛法,这是佛陀的教育。

6 佛法不讲因生,讲缘生。因是已经种下去了,不能改变,缘可以改变。佛法重视缘,缘里面重视教,你要懂得怎样去教他。这是佛陀的恩惠、佛陀的慈悲,我们从这里头去学,学了就有用处。

7 他是来报怨的,怨要化解,这个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方法没有一定,只要你运用得非常恰当,就能把怨化解。但是化解冤结,是从自己,不是从对方,最重要的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忍辱。

8 古人常常教导我们逆来顺受,我们自己要永远保持仁慈的心、宽恕的心、报恩的心。人家是来报怨的,哪有什么恩?冤结化解就是恩。内心里面没有怨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这个帐,到这个地方就了了。


568-善心、善行从哪里培养出来的
1 佛教化众生是分很多等级的,就像办学校教年轻人一样,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有研究所,每一个阶段强调某一个阶段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现在在佛教只能算是在小学,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2 为什么我们修学,学了这么多年,不能说不努力、不能说不认真,功夫还是不得力?我们没有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十善业道。试问问,这十善业道我们做到了没有?这是佛法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都是用这个做基础。

3 我们讲净土,净土最基本的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唯有真正修十善业,孝亲尊师慈悲才落实;如果没有十善业道,前面孝亲、尊师、慈心全是假的。

4 具足这一个条件念佛,才生凡圣同居土;净业三福三条,具足两个条件,往生的时候生方便有余土;三个条件圆满具足,生实报庄严土。所以我们最低限度要把第一条做到,第一条就落实在十善业道。古人是走这个路子,所以他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有成就。

5 我们今天疏忽了,不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在修学上没有扎根,起心动念都落在自私自利,这怎么行!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把贪嗔痴慢舍掉。别人赞叹我们,我们欢喜;别人骂我们、侮辱我们,我们心里怨恨,这样搞法,功夫怎么会得力?

6 我们看看古人对于顺逆境缘的心态:听到别人赞叹,自己感到恐惧,“我做的是不是像他赞叹的”,不会生欢喜心;遭到别人毁谤,“他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一定是我做得不好,不能令他满意”,自己一定回过头来反省、改过自新,决定不怨恨别人。

7 所以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他的心地清净、平等、慈悲,没有一个恶的念头,没有一个不善的行为。他与大众相处,只记别人的好处、只记别人的恩德,决定没有不善、抱怨的念头。
8 善心、善行从哪里培养出来的?从一切顺逆善恶境缘培养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个个都是上善,我们要不是上善,虽然具足信愿行也不能往生,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569-把恶缘变成善缘,这是聪明人
1 佛告诉我们,父母跟子女是四种缘。第一种是报恩的,过去生中彼此相处很好,你对他有恩德,他到你家里来投胎、来报恩,这个小孩就是俗话讲的孝子贤孙。

2 第二种是报怨的,过去生中结了冤仇,他今生来报仇。他长大之后一定是犯法、犯罪,叫你家破人亡。

3 现在我们看这个社会,很多人说儿女不孝,儿女不听话,儿女不好教,说实在话,这里头都有因果,不是无缘无故的,不是偶然的。

4 你要是学佛,你就会想:我这个儿女是来报恩的,还是来报怨的?我们一生对待别人,是布施恩惠多,还是跟人家结的怨恨多?自己想想就知道。

5 如果一生你存的是善心、行的是善行,处处都为别人着想,你的儿女一定好。为什么?他没有报怨。

6 如果看到人都不满意,时时刻刻批评人、教训人、侮辱人、羞辱人,你跟人结的就是不好的缘,人家到你家来投胎做你的儿女就是不孝,就这么个道理。这是报恩、报怨。

7 缘还有两种,讨债、还债。你欠别人的,人家来讨债。讨债,你欠得少的,讨完他就走了。比如小孩养到三岁、五岁,也花了不少钱、花了不少心血照顾他,他走了,死了。你欠得少,他讨得也少。

8 你欠他多的,你会培养他到大学毕业,拿到学士,正好可以到社会上去工作了,还没有工作,他就走了。你在他身上所花的钱、所用的心血,统统付诸于东流。你欠得多,他讨的债也多。

9 另外一种是来还债的,还债的就看他欠你多少。他要欠得多,他发了大财,对于父母物质生活上照顾得很周到,可是他没有孝心,对父母没有恭敬心。

10 如果欠得少,他对父母的物质生活就相当刻薄。他自己过好日子,父母只能够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给父母遮蔽风雨,够了。

11 他自己住的是豪华的住宅,父母住的是小房子,生活也能照顾,只是很平常的生活。他欠得少,他不要还那么多。

12 佛讲得有道理,你愈想愈有道理!“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你要是明白,学了佛懂得,你就都能忍了。

13 来报恩的,很好,孝子贤孙,希望他能够学佛,大家将来同成佛道。

14 来报怨的,你能够化解,你不再怨恨,纵然家破人亡,也会点头,应该的。过去我是这样对他的,今天他这样报回来,一报还一报,到这里终止了,来生不再有怨恨心。
15 至于来讨债的,他走了也不要过分悲痛;来还债的,纵然还得很少,知道过去他欠我的不多,所以也就不必过分要求。平平安安度日子,好好念佛求生净土,到极乐世界去做佛去,又何尝不好?

16 物质生活太富裕了,你不会想离开这个世间;生活很清苦,儿女对自己不尊重,正好念佛,为什么?他不来干扰你。所以你想通了,都是好的增上缘;想不通,你怨恨自然就生起来,你不平、你怨恨。

17 不平、怨恨,是自己在继续造业,这是错误的!我们遇到恶缘,要用善巧方便把它化解,就是别人怎么样对不起我们,也不要放在心上,若无其事。

18 佛菩萨教给我们,随顺环境,逆来顺受,不要去计较;我们没有怨恨不平之心,这帐就结了,了了。了了以后,善缘就来了。把恶缘变成善缘,这是聪明人,这是真正有智慧!


570-常存布施的心
1 常存布施的心、布施的心意,一分钟一秒钟都不间断,你就是菩萨。

2 菩萨法没有别的,自始至终,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学什么?布施而已。

3 我们要常存布施的心、布施的意念、布施的行为,我所有的,无论是财、是法、是无畏,只要遇到缘,就尽心尽力去做。

4 菩萨布施,决定是对众生有利的;世间人布施里头,确实有利益众生的,也有对众生有害的。

5 至于妖魔鬼怪的布施,决定是有害的;你初接触,似乎他很和善;可是到最后,你会吃亏上当,后悔莫及。

6 我们要常存布施的心,什么叫布施的心?中国古大德常讲“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就是布施的心。

7 别人有善事、有善行,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他在做,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全心全力去协助他、去成就他,这就是布施。

8 施心好,布施好!没有财力布施,你有布施的心,那个功德还是不可思议,你布施的心愿遍虚空法界。

9 我有业障,我没有福报,我有一点就施一点。没有外财,我还有身体,我还有内财,我还可以帮人做义工。

10 帮助别人做义务工作是内财布施,内财布施果报超过外财。所以,不是说穷人不能修福,没这个道理!往往穷人修的福,比富贵人修得大,比富贵人修得殊胜。

11 布施是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放下烦恼。怎样才能得到清净心?把悭贪布施掉、把嗔恚布施掉、把恶业布施掉、把烦恼习气布施掉,你才能得到清净心。

12 布施的心量愈扩大,你的烦恼就愈轻,智慧就愈长。实在讲,布施的物多寡没有关系,要紧的是布施的心。你布施很少,你的心量广大,你以诚敬心来修这个布施,布施的物虽然很少,果报不可思议。

13 假如说布施的物品很多,心量不大,换句话说,那个果报也就小。由此可知,布施的心量不相同,得的果报就不一样。

14 布施的心有两种:对自己来讲是放下,有没有放下一切这个心;对别人来讲,我们要帮助他们,无论什么样的人都需要帮助,诸佛如来也需要我们帮助他。

15 我们帮诸佛如来宣传,帮他介绍佛法,帮他推荐佛法。我们帮助他,他帮助我们,这是布施。
16 你布施佛法给别人,把佛法推荐给别人、介绍给别人,将来所得果报的大小,与你布施的法,与你布施的心,决定是成正比例。

17 一切法门当中,我们今天知道了,念佛求生净土是第一法。从前不晓得,我们在大乘法里面,样样都好,都来布施;现在知道了,当然要把最殊胜的法门,布施给众生。

18 布施最殊胜的法门,你将来得的果报是第一!


571-将来你运衰的时候,怎么办?
1 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是一切众生所希求的。我们仔细观察六道众生,他活在这个世间,终身的追求,不外乎这三桩事情。
2 佛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没有偶然的,没有侥幸的。这三桩事情是果报,果必有因。你要不修因,哪来的果报?佛告诉我们,因是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3 佛在经上说“积财自丧,厚财贱道”,世间几个人知道财是罪业?你能够舍财,你就修福了。积财就是罪业,你晓得这个世间人,多少人缺乏财用,你把财留在你自己身边,让一些人受苦受难,这不是造业是什么?

4 何况这个财积在身边,增长贪欲;如果不离开贪欲,你修因证果依旧得不到自在。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社会,社会上确实有发大财的,他累积财物达到几十亿美元,他有没有得到自在?他不自在。为什么不自在?他没有离开贪欲,所以他不自在。

5 他的财常常有人打主意,想窃取他的、想瓜分他的,这个事情太多了!甚至于在我们佛门,有许多道场建得很大,财力很雄厚,出家在家人都变了心。他们把道业忘得干干净净,心目当中只有名利,他们争名夺利,贪欲天天在增长。贪欲的增长,佛告诉我们,果报在饿鬼道。

6 贪嗔痴这三种恶业,感召的是饿鬼、地狱、畜生;贪心是饿鬼,嗔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三种罪业都造,这个果报就很可怕,这是未来的;现前?现前不自在!你的冤家、债主、盗贼都把你当作目标,都把你看成了猎物,这个不自在非常明显。

7 出门都要请保镖,这就显得不自在,如果自在何必要保镖?时时刻刻要提防别人的伤害,他怎么会自在?外面的伤害容易防止,内里面的伤害难。如果这个冤家债主投生到你家里,做你的儿女,再晚一辈做你的孙子,这一些就是佛法里面所说的败家子,防不胜防。

8 你现在拥有的财富还没有散,是你的福德因缘,我们世间人一般讲,你现在走好运。你在兴旺的时候,这一些冤亲债主在你旁边不敢动;可是运会衰,不会永远保持着兴旺,将来你运衰的时候,怎么办?


572-要代替佛陀普度众生,这才是真实的纪念
1 今天是佛历二五五二年卫塞节。卫塞节就是佛诞节,这个节日是印度与南洋一带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日子,与我们中国佛门里面,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浴佛节的意思相同。

2 古时候做这个纪念,是在纪念三个大节日:第一个是纪念世尊示现、出生在世间;第二是纪念世尊成道的日子;第三是纪念世尊入灭。

3 我们试想,如果世尊当年不在这个世间示现,这个世间今天会变成什么样?实实在在讲很难想象。世尊展示了究竟圆满的智慧,为我们解决了许许多多疑难的问题,帮助我们化解了无数的天灾人祸,我们深受佛恩,可是有几个人知道?

4 我们纪念这个庆典,最重要的,是要把世尊的恩德教诲,介绍给社会大众,使大家都能够知恩报恩。

5 我们用什么方式来报恩?也就是说,用什么方式来纪念?唯有依教奉行,才能报佛恩。其次,我们要极力地宣扬,把念佛法门介绍给别人,这样才能报佛恩;否则的话,没有法子报佛恩。

6 我们遵守世尊的教诲,依教奉行,我们自己真正得到幸福的人生、得到美满的家庭、获得成功事业的当儿,也为和睦的社会、富强的国家、和平的世界尽一份力,这个纪念就有意义、就有价值。

7 古时候跟现代,虽然都纪念这个日子,可是意义上有很大的质变。在过去,这个节日是纪念佛陀诞生、纪念佛陀成道、纪念佛陀入般涅盘。现代人纪念这个日子,只注重形式,没有实质,这个没用处!

8 所以,身为佛弟子,在这个节日当中,我们提醒自己、振奋自己,要绍隆佛法、要续佛慧命、要代替佛陀普度众生,这才是真实的纪念。否则的话,徒具形式,就没有什么意义。


573-世间灾难再多,与他不相干
1 古时候人讲修行,修行的条件是什么?先解后行。信、解、行、证,你要不解,你怎么能行?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不离开这个原则。

2 唯有净土这个法门特别,你不解你也能行,但是你得要知道,净土不是说不注重解,净土还是注重解,净土是叫你一面行一面解,就是解跟行可以同时;其他宗派里面,解跟行不同时,先解后行。

3 净宗可以解跟行同时,方便在这个地方,不是说不要解。哪一种人可以不要解,念佛就能成功?老实人他可以不要解,一句佛号念到底,他就能成功!

4 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头脑里头没有一个妄念,那叫老实人。我们这些人不老实,一天到晚妄想一大堆,怎么办?只好听古大德的教训,解跟行同时并进。

5 解,目的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我们不疑了,完全相信了,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了,我们可以不要读经,也可以不要听经。

6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时间不要很长,三年、五年就成功了,具备这个条件是老实人。老实人没有杂念,我们还有妄想、还有分别、还有执着,就是不老实。

7 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常常在解答问题的时候,跟大家说得很清楚,来问问题的都是不老实的,老实人他没有问题,他也不会来找我。

8 有一些人听到我讲这个话,虽然他问题一大堆,他担心我说他不老实,他不好意思来问。不老实而装老实,那个亏可吃大了!为什么?他有一大堆的疑团,他不来问,这个疑会障碍他。

9 《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疑”是菩萨修行最大的障碍。佛为什么那么慈悲、那么辛苦,天天为大家讲经说法,而且说了四十九年那么久?还不是为了帮助众生破迷开悟。

10 有疑不能不问!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许许多多的声闻、缘觉、人天大众,向释迦牟尼佛提出许许多多问题,在《华严经》上,就提了三百一十个问题。

11 有疑一定要问,真正到没有疑了,你自己心里明了,你对于一切法通达无碍了,最低限度,你已经是老实人了。

12 老实人会不会到道场来参加佛七?不可能!为什么?他不管在什么地方,他一天到晚佛号都不中断,他到这里来干什么?到此地来,跟他在家里、在任何地方没有两样!你这才晓得,世间老实人少。
13 再跟诸位说,真正老实人,他跟我不相往来。我听到不少同学说,某个地方有某个法师,或者某个在家居士大德,对我很赞叹,虽没见过面,他也不会来看我。我住在新加坡、住在澳洲、住在香港,他从来都不来看我。

14 他大概是听过我讲经的录相带、光碟,欢喜赞叹,那是什么人?老实人!那些人肯定有成就,往生的时候一定有希有的瑞相,给念佛人做证明。

15 老实人心地清净、慈悲、随缘,决定不攀缘,所以我们录相带、光碟流通,他一接触,他就明白了。

16 他不要听多,听个五分钟、听个十分钟,够了,统统清楚,这是真修行人!这样的人不多,确实有,在中国有,在马来西亚有,在美国、在加拿大都有。

17 真正老实念佛,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这些人跟诸位说,没有灾难!世间灾难再多,与他不相干。共业里面有不共业,所以再大的灾难他不受害,他有不共业。

18 一旦机缘成熟了,他随时能往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纵然在灾难面前,他也不惊不怖,若无其事!


574-对于自己,决定是一句佛号念到底
1 我们每天听经、读经,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断疑生信。如果你已经相信了,决定没有丝毫怀疑,这个经教就不要了。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专修专弘,一句佛号念到底。

2 往年印光大师的念佛堂,就是一句佛号。起香的时候念一遍《弥陀经》,那是为什么?为了摄心。在进念佛堂之前,心是散乱的,一卷《弥陀经》念下来收心,意思在此地。

3 如果心清净,心不散乱,连这一卷《弥陀经》都是多余的,然后才知道,人家最上乘的功夫是怎么用法。印光大师的念佛道场,没有讲经、没有法会、没有经忏佛事,长年佛七,一句佛号念到底。

4 我们今天念佛,又想念《地藏经》,又想念《行愿品》,还掺杂许多法门,一看就知道他是薄福之人,不是佛法里面讲的最上乘人。最上乘人,他就只念这一句佛号。

5 我们道场每天还讲经,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接引初机、帮助社会消除灾难,所以讲经就很有必要。

6 我们是帮助一切众生消灾免难,才每天讲经;对于自己,决定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7 你如果信心不具足,还有疑惑,还有怀疑,遇到境界还会动心,就需要听经、读经。听经、读经,最好也是一部。就像莲池大师所说的,“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他老人家一生就是一部《弥陀经》、一声阿弥陀佛。

8 “广学多闻”是为谁?为别人,不是为自己,这个一定要知道。我学得很广泛,我能度很多不同根性的众生,所以学是为别人,念佛是为自己。自利跟利他,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利他绝不妨害自利,自利也能帮助利他,这样就好。


575-地震给我们的启示 /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1 人在这个世间很短暂,佛给我们讲,“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个话是真的。世事变化之大,真如沧海桑田,年岁愈大的人,感触就愈深刻。

2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居住在地球上,确实要有高度的觉悟!佛在《八大人觉经》上跟我们讲“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我们今天读了这个经典,确确实实深有所感。

3 国土真的是危脆,一个地震,几秒钟的时间,再坚固的建筑物都毁掉;人命无常,转眼之间就是来世,不要以为我将来还有多少年好活,没那回事情!

4 佛教我们念无常,《八大人觉经》一开端佛就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两句话不是消极,而是非常积极,你要把它看作消极,错了。佛是说出事实真相,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

5 印光大师一生,他做了个好样子给我们看,他把“死”字挂在他的佛堂里。他那个佛堂干干净净,什么陈设都没有,佛堂当中挂一个大大的“死”字,下面供一尊阿弥陀佛的佛像、一个香炉、一杯供水,那么简单。

6 当一个人想到自己随时就要死了,他的警觉心就高了。觉悟的人,快要死了,还不做好事吗?所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会再有恶念了,这确实是个警策、是个警惕。

7 我们处在现前的社会,眼看许许多多众生迷惑造业,所造的都是极不善业,感得的都是三途果报。现代人造业的心行勇猛,感得的果报也快速。

8 佛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两句话在今天我们念起来感触特别深!人命无常,转眼之间就是来世,来世到哪里去,你有没有想到?如果我们再不肯回头、再不肯觉悟,不得了!


576-众生有苦有难,要尽心尽力帮助他
1 我们活在这个世间,不要为自己,要为众生,要为正法久住,为什么?正法是救度众生的,正法是帮助众生觉悟的,这在佛法里面讲“续佛慧命”。

2 续佛慧命是自己真干,有解有行。这个觉悟是“解”,真正把自己的过失修正过来,这是“行”,解行相应。我们在做这个工作,做给别人看。做给别人看是利他、化他;自己这样做是自度,自度度他。

3 自度度他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你要度他,首先要自度;你不能自度,决定不能度他。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你们看看,哪一个不是自度度他?都是从自己本身做起,连儒家教学都是。

4 《大学》里头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讲修身,佛家讲修行,名称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所以,一定要从自己真修干起。有过失不怕,怕的是你不修正。现在人有很多爱面子,不肯认错,这是最大的错误,这个业很重很重!

5 中国谚语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觉悟了,他勇于认错、勇于改过,这个人就是圣人、就是贤人。

6 死爱面子,不肯承认过失,死不悔改的人,这是凡夫,我们很清楚,他的前途是往下坠落;只有知过改过,这个人的灵性是向上提升。

7 读圣贤书没有别的,圣贤书里头常常指出我们自己的过失在哪里。平常没有人指责我们,我们读圣贤书就知道了。譬如你读《十善业道》,知道杀生的念头是错误的,知道念头错误就要改。我们要爱众生,要慈悲一切!

8 我们看到一切众生有苦有难,要尽心尽力、毫无条件地帮助他。佛告诉我们,没有条件的帮助,功德无量无边;有条件的是属于福报,福报是有限的。福德有限,功德无量无边!功德跟福德,差别就在此地。


577-无量功德在哪里显现
1 我们在家居士,供养佛菩萨的形像,只供一尊,一生都不能改变,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佛没有相,他随你的心现相,你天天拜,喜欢这个相,到临命终时,佛就现这个相来接引你。

2 可是,我们念佛人也要明理,为什么?帮助你放下。如果不明道理,坚固执着,一丝毫不能放下,执着念佛也不能往生,这个道理要懂!你不明理,你坚固执着,那你来生就到佛像里去了。

3 有很多人喜欢古董佛像,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来收藏,不肯舍弃、不肯放下,来生到哪里去?变成佛像里面的寄生虫、佛像里面的老鼠,就变成这这些,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4 我见过有一些出家人,非常爱经书,将来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书会生蛀虫,他就投胎作蛀虫。所以要知道,一切相是自性变现的,相虽然不能舍,也不能执着。
5 什么是不能舍?每天我念佛的课诵完全照仪规去做,这就是不舍;虽然做,做的时候心地清净,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丝毫不执着,这就对了。这是大乘菩萨法,具足修学无量功德!

6无量功德在哪里显现?就在你生活当中。你穿衣吃饭、你工作、你待人接物,无一不是功德。功德是什么?即相离相。我做的没有一样不如法,没有一样不跟戒律相应。跟戒律相应是事如法,跟经论相应是理如法,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7 没有执着,没有一样做得不好!更高明的没有分别,再高明的没有起心动念。没起心动念,你是法身菩萨应世,法身菩萨再来;你还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你已经到菩萨的阶层。

8 你没有执着,你是阿罗汉这一级,你发愿求生净土是生方便有余土。我们一般念佛人,执着虽然不能完全放下,至少也要放下几分;放下几分,能帮助你往
生!这些理事统统要搞清楚。

578-这才真正恐怖,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1 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教我们修福,修大福。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最大的福是什么?觉悟众生。

2 佛说我们这个世间叫做“五浊恶世”,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浊恶不堪,众生迷惑颠倒、自私自利,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感来了许许多多的天灾人祸。

3 所以真正造大善、积大功、累大德的是什么人?佛菩萨。佛菩萨行三种布施,其中以法布施为主,其他财布施、无畏布施是助缘。佛菩萨主要是行法布施,帮助众生觉悟。

4 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要想修大福、积大功、累大德,该怎么修?一定要依教修行,那就是持戒、得定、开慧。自己先要觉悟,自觉而后才能觉他!你自己不觉悟,你怎么能觉他?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5 修行人不能依教修行,口善心不善,口里头讲得头头是道,心口不相应。虽然天天诵经、拜佛、念佛,可是心里面十恶不断,这样修行有没有用?没有用,你的业障消不了,不但消不了,你的业障天天在增长。

6 自己想想就晓得,自私自利是不是在增长?名闻利养是不是在增长?贪嗔痴慢是不是在增长?如果这些东西还在增长,没有减少,你不是真学佛,假的!你连自己都度不了,你还能度人吗?哪有这个道理?所以要真干。

7 在今天这个时代修学,障碍很多,不容易成就。我们这么多年来细心地去观察,现在的修行人,无论是出家在家,是进得少,退得多。他们都退到哪里去了?地狱道。不是在饿鬼道、畜生道,而是在地狱道,这是非常非常地可怕!

8 为什么修行人会沦落到这个地步?佛法的修行,不论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从哪里修起?都是从十善业修起。十善业做不到,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跟十恶相应,跟十善不相应,这就完了,这才真正恐怖,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579-中国人懂得三世,不会怨天尤人
1 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善心现善境界,三善道;恶心现恶境界,三恶道,要断除浊恶,恢复清净,必须从心地下功夫。

2 佛在经上特别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人心是贪嗔痴慢疑。贪嗔痴慢疑现的是什么境界?三恶道的境界。现在三恶道已经现出来了,我们不必到三恶道去看,我们这个世间就是。

3 人心有善有恶,你说三恶道苦,三善道也苦!这个世间,天灾人祸,灾难频繁,像地震、水灾、风灾这样的大灾难,我们今天都受到了,由此可知,六道都苦。

4 苦日子,贫穷的人容易体会,富贵的人不容易体会。他没有受过苦,你跟他讲三界统苦,他没有办法体会。除非一个大灾难出现,他没东西吃了,他才会晓得饥饿苦;他没有衣服穿了,他才知道冻的苦。必须到他失掉的时候,他才知道苦。

5 苦乐的果报是自己修的,自己去受用,全是自作自受,决定不可以怨天尤人。现前一般贫穷的人家,他不觉悟,怨天尤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要真正懂得因果报应。

6 财富是命里头有的,命里怎么有的?是你前世所修的,这是因果通三世。因果报应,现在连外国人也知道,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钱。

7 我们的老祖宗有智慧,他教导我们,要明了因果、要懂得修福,决定不可以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只要心里踏实,贫穷也有贫穷的乐趣,生活也一样可以过得很快乐。

8 西方文化跟中国不相同,他们要是遇到灾难,他们会怨天尤人;中国人懂得三世,眼光看得长远,不会轻易怨天尤人!所以人一定要明了因果报应,如果眼光短浅,不知道三世因果,认为人只有这一生,没有来世,那造业就重了。


580-佛陀教育是干这个事情的
1 释迦牟尼佛一生从事于教学讲经的工作,这是我们的典范。人生在世,不能无所事事,总要对社会、对大众有一点贡献。这个贡献就是你一生从事的事业。

2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家人在这个社会上接受大家的供养,我们用什么回馈?那你先要理解出家人在这个社会上,到底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3 我们仔细看释迦牟尼佛就知道,他一生教学,教学就是教育。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经三百余会,这三百余会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办活动,他办大型小型、长期短期的这种活动三百多次。

4 像我们现在办佛学讲座、办短期的培训班、办长期的学院,有时候也接受其他地方的邀请,短期讲经、讲演的这些活动,世尊这三百余会就是这样的。

5 释迦牟尼佛天天从事于教学,教化的对象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这就是现在人讲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我们要看清楚、看明白。
6 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做过像现在这样的法会,没有!超度,没有!为死人诵经,没有!我们要细心观察,这些像现在做的这些法会,超度的法会,是后人流传下来的,不是佛留下来的。这些历史我们要懂得、要明了,不能把方向目标搞错了。

7 所以,什么是“道”,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中国儒家讲的道,是伦理道德;佛法讲的道,是觉悟的理论、觉悟的方法、觉悟的境界,这是道,道路!大道是什么?成佛之道,转凡成圣之道。

8 佛陀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是高度道德的教育,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天天讲经,天天教学,他的事业就是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佛陀教育是干这个事情的。


481-我们能“换心”,我们的受用就不一样了
1 从前李炳老讲《华严》,教导我们要换心、要改心,他常说“换心”,这一句话的意义很深长、很值得玩味!

2 我们现在人的心行是什么?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果报决定在三恶道。

3 佛菩萨是念念为众生,我们虽然是学佛,可是起心动念,念头一起来,第一个是自己。第一个念头都是为自己,自私自利,我们跟佛菩萨不一样地方就在此地。

4 所以学佛怎么个学法?学佛的大根大本,就是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们讲的,改心、换心。把妄心换成真心,把虚伪的心换成真诚的心,这就对了。

5 用真诚的心处事待人接物,绝对不吃亏、绝对不会上当。你们大家看,我学佛五十多年,我也给你作证明,表面上看到是吃亏上当,实际上后面来的是大福报。
6 一次大的冲击、困难,我们不放在心上,心里头若无其事,想办法避开就是。避开之后,海阔天空!我常常讲,走出去之后,金色光明,无比地殊胜。

7 所以一切障难,我们佛门讲魔障,不是魔,是佛菩萨在那里示现,也是佛菩萨来考试。考试通过了,马上就升级,通不过呢?通不过就堕落,就往下坠落。

8 时时刻刻有些障难,统统都是考试,天天在这里小考、大考,我们天天都通过,天天都在往上升,这就自在!所谓自在,就是烦恼轻,智慧长,决定不生烦恼。

9 所以对于找麻烦的人,我不但没有怨恨心,还心存感激,为什么?他是来考我的。他来毁谤我,看我生不生气,看我接不接受,来考我的。

10 如果我不接受、不生气,我就通过了;我要是接受过来,我很恨他、气他,那我就堕落。
11 你说他是佛还是魔?如果他来毁谤我,我就生气,我就恨他,他是魔,我就遇到魔了;他来毁谤我,我不生气,我一点嗔恨心都没有,我还感激他,他替我消业障,他是佛。

12 中国古大德常讲:无佛亦无魔。佛跟魔都是自己的心变现的,你一念清净平等觉,对方统统是佛,没有魔;你一念迷邪染,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统统都是魔,没有一尊是佛。

13 所以告诉你,外面无佛亦无魔,佛跟魔从哪里来?我们自己的心变现的。觉正净变的统统是佛,迷邪染变的统统是魔,这是真理!

14 懂得这个道理,然后你就能够体会到,这个世间,哪个人是善人、哪个人是恶人。你用善心对待他,没有一个人不是善人,人人都是好人;你烦恼起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恶人,没有一个是好人。
15 这就是佛经上常讲的,境随心转。你自己要会转境界,你才会有快乐。所以快乐、烦恼都是你自己心里变的,你怎么能怪人?你不怪人,你能转境界了,楞严会上讲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就跟佛菩萨差不多了。

16 佛菩萨的本事就是能转境界,凡夫之所以可怜,就是被境界转。被境界转,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

17 你能转境界,马上就超越六道轮回了。我们学佛,这一点本事没有学到,叫白学了。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就在这一点。

18 学佛没有别的,李老师从前常常讲,要换心、要改心。换心,就是换一个想法、换一种看法、换一种境界。我们能“换心”,我们的受用就不一样了!


582-你觉悟了,别人没有觉悟
1 世尊当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教学四十九年,单单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可见得般若确确实实在教学里面,它是中心,它是一个重点。

2 般若是智慧,从历史上来看,我们就知道佛教化众生确实是以般若为中心。如果没有般若,六度前面的五条,从布施到禅定都是善。

3 你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你的果报在欲界天;如果你修禅定,你的果报在色界天跟无色界天,出不了三界;如果有般若波罗蜜在里面,就超越三界,不但超越三界,而且超越十法界。

4 般若虽然讲了二十二年,讲得这么多,诸位如果去读《大般若经》,在佛经里面部头最大的《华严》只有八十卷,《大般若经》有六百卷,里面重复的句子,千遍万遍都不止。

5 中国人不喜欢重复,喜欢简要详明。自古以来,中国的言语文字都讲求简单、扼要、详细、明白,这是古时候文章言语的标准,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才是好文章、好言语。

6 可是印度人跟中国人的习性不一样,印度人喜欢不断地重复,一遍一遍地重复,我们仔细去想想,重复确实有它的好处。话讲一遍、两遍,人就回头觉悟了,少!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他才会回头、才会真的觉悟。

7 对现代中国人来说,佛法这个方法有效果,我们中国古老的方法虽然好,效果比不上佛法。

8 佛法重视不断地重复,你就是已经回头了、已经觉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还是这样地重复,什么原因?你觉悟了,别人没有觉悟。


583-我们有好地方去,何必要躲避
1 我们有幸遇到净土法门、听到这个法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就,说实在话,关键在于能不能放得下,只要肯放下,没有一个不成就;凡是不能成就的,是他放不下!

2 名闻利养放不下、五欲六尘放不下,再一个什么?不肯舍命,贪生怕死。放不下,这个没有法子,功夫决定不得力。功夫得力也没有别的,秘诀就是放下,这比什么都重要。

3 一定要懂得,这个世间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你带得去。人命无常,一口气不来就要轮回,非常之可怕!纵然你身体很健康,现在这个世间意外事故非常之多,你能够保证自己不会遇到吗?

4 遇到意外事故,人往往措手不及,如果不是真有功夫,意外死亡的,都不能往生。譬如,因遭遇车祸而死亡的,在临终那一刹那,他是不是念阿弥陀佛?如果最后一念是念阿弥陀佛,他就能往生。
5 念佛往生,是自己作主去的!出了车祸,人多半是惊慌失措,心里一慌一乱一着急,跟阿弥陀佛的缘就断掉了,那只好随着业力去投胎,自己作不了主。

6 你想想看,临命终时,你能不能作得了主?大灾难现前,你能不能作得了主?如果你念佛功夫得力,大灾难现前,你依旧是一句阿弥陀佛,所谓不惊不怖,再猝然的灾难现前,你也不会有恐怖。

7 有同学来问我,如果第三次大战爆发核武战争、生化战争,这时候我们怎么办?我们到哪儿躲去?不必躲避!我们的身毁灭了,我们的灵性不灭,我们有好地方去,何必要躲避?

8 何况,人生死有数,所谓“在劫难逃”,逃也逃不了!所以,纵然核子弹爆炸,我们要像看放烟火一样,不惊不怖。我们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何必去找个什么地方躲避?


584-如果走错了道路,那就苦了
1 《无量寿经》里面一再说明,我们要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最重要的是舍己为人。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全是为了度化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真正的菩提心。

2 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是为了度化苦难众生,那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我想这个问题是在十四岁。

3 我十四岁就想到:我来这个世间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想到这些问题,人就会有所领悟。那个时候正是抗战时候,到处看到难民流离失所,战争的恐怖,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

4 现在灾难频繁,这个世间有许许多多苦难众生,我们看到这种悲惨的状况,我们要全心全力地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5 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我在那个时候,还没有接触到佛教,所以就向经济这个方向去想。要帮助一切众生解决问题,离不开经济,所以头一个就想到这个问题。

6 第二个,我们遭受日本人的侵略,为什么有这样的苦难?我们的军事比不上日本,所以就想到军事问题。继续往下想,就想到行政上的问题、教育上的问题、外交上的问题,最后想到的是哲学上的问题。我很小的时候,脑子里就统统想这些东西。

7 我二十六岁遇到佛法,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政治不如佛法。如果政治上万一有一个错误的措施,多少人受害!而佛法救世间,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个话说得有道理,所以我走佛教这条路子。

8 我们这一生走哪一条路,一定要用智慧去选择!我们这一生所选择的这一条路,一定要走得通;如果选错了道路、走错了道路,那就苦了。


585-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1 我在香港的时候,有个同学告诉我一桩事情。他是公务员,有个小儿子六岁,很难教,很顽皮,常常顶撞父母。有一天,他从我们学会带了一本有注解说明的《地狱变相图》回去,放在书桌上。
2 几天之后,他发现这本书有人看过,从书本的样子看出来,好像翻的遍数不少。结果他就问:“谁翻了这本书?”他小儿子说他翻了,然后问他爸爸:“这里头讲的是真的吗?”他说是真的。从此以后小儿子就变乖了,就听话了,不敢再顶撞父母了!
3 《地狱变相图》没有白画,真起作用!过去旧社会里面,城隍庙的阎王殿真起作用,这个约束人心。我们小时候,城隍庙还在,每年城隍庙总得去个好几次,母亲到城隍庙去烧香,实际上那是带我们去接受因果教育。
4 我们看了阎王殿会问:那些人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父母就会告诉我们,这是造什么样的业,做什么样的坏事,将来死了以后受这个果报。看了之后,印象非常深刻,自自然然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一生当中不敢作恶。
5 现在的社会,大家迷信科学,把宗教看作迷信,城隍庙是迷信,不要了。人们不再相信因果,社会风气变坏了,犯罪率大幅度地上升。
6 多年前我到香港讲经,有个陈郎老居士,他是李嘉诚先生的顾问,他在香港很著名,常常来听我讲经。他是四川人,他告诉我,从前人相信因果、相信佛,寺庙很多;现在人不相信了,犯罪率上升了差不多十倍!
7 想想从前这些风俗习惯,对于维持社会安定,还是起一定的作用。现在人认为这个东西是迷信,不相信因果报应,他什么坏事都敢做,不知道六道轮回的可怖!

8 业因果报,如果诸位很冷静地观察,就在你的周边、就在你的眼前。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一定有恶报!佛家常讲,“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因果的定律是决定逃不过的。

586-你得要真干,不能再干假的
1 现在全世界的灾难,诸位知道,一年比一年严重。这次四川发生大地震,很多学佛的人在这次的灾难当中,真的醒悟过来了,特别是对巴西的预言家所讲的有一点信心,觉得他讲的不是开玩笑。

2 怎么个救法?佛门里面有很多规矩,有很多理论方法,也有外面很多信息传过来,要求我们吃素、念佛、忏悔、忏除业障。你说我们哪个人没有业障?没有业障,你就不会到这个世界来。

3 到这个世界来的是两种人,没有业障是菩萨,他不是凡人,他是来救世的。救世一定比所有凡人做得更好,凡人戒律只能做一分,菩萨来做是一百分,他是来救世界、来度众生的。

4 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都是戒律精严、生活清苦、名闻利养舍得干干净净。你仔细去看《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比丘戒、菩萨戒,他统统做到,这叫大德。要做出来给人看,说出来没有用处!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这个道理要懂。

5 忏除业障,你不但度了自己,你也真的度了周边大众。别人看到你,向你学习,这就是你度了他。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做得再好,心不向道,那是假的;我们现在知道这些讯息,“这个灾难过不去”,这是真的。

6 巴西预言家讲我们整个世界,只讲到二○四三年,今年是二○○八年,还有三十五年。三十五年之后,这个世界上的人口只有十几亿。现在将近七十亿,也就是说,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在世间,都过不去。剩下来的很少,十个人只剩两个,八个都走了。

7 不是真正学佛的人,都没有办法避免这一次的劫难,这是给学佛同修提出严重的警告:你得要真干,不能再干假的!假的是欺骗佛菩萨、欺骗众生,这个罪过就太重了!
8 我们普通骗一个人是有罪,你怎么能打妄语欺骗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你怎么能欺骗遍法界虚空界这些学佛的同修们?你就想到这个罪多重!


587-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
1 大家都晓得,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我看到他非常忙碌,从早到晚没有休息。他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在中兴新村大会堂讲《佛学概要十四讲》,听众大部分是省政府的官员,他每个星期去一次,一共讲了十四次。

2 我们这些人都是常随众,他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有一天他当众宣布:他往生自在,他想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就可以走;在这世间多住两年,也不碍事。我们听了这番话,几个同学就商量,老师既然生死自在了,我们就希望他能多住世几年。

3 经过再三斟酌,最后决定请他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经很长,他要不讲完,总不好意思走!这个提议是我提出来的。他以后也曾经说过,他说他把《华严经》讲圆满,再讲一遍《阿弥陀经》,他就走。

4 同学们来问我,老师住世大概要多久,我看他讲了二十多年《华严经》的进度,我说照这个进度来讲,他应该活一百三十岁,但是他九十七岁就走了。他九十五岁时宣布,这个经他不讲完他就要走了。他不要讲完就走,这里面当然是有种种差别因缘。

5 这是说明他往生自在,他想什么时候走就走,像这样的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李老师的功夫到什么境界?我跟诸位说,绝对没有到事一心不乱,没有到这个地步,但是凡圣同居土的上三品,应该是没有问题。

6 如果要讲到事一心、理一心,那的确就不是我们这一生当中有把握能做得到;但功夫成片的九品,我们是有能力做到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可是,诸位一定要晓得:这个放下,不是事上放下,而是心上放下。

7 事没有妨碍,妨碍的是念头;换句话说,妨碍的是你心里的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碍事。起心动念这个有妨碍,事没有妨碍,真的是事事无碍!但是有的人说,事影响到情绪、影响到心理;他心上放不下,那这个事就有障碍了。

8 我们看李老师的工作量很大,大概他一个人做的工作,至少是普通人四、五个人的工作,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地清净,事确确实实没有障碍,所以真正功夫是讲心地功夫,这比什么都重要!


588-立愿为先
1 世间人常讲,人不立志,一生就无所成就。学佛,你看祖师大德许多著述里头都教导我们,修行最重要的是立愿为先。

2 你没有愿,你怎么能成就?你有多大的愿,你就有多大的成就,所以愿力与你的成就决定是成正比例的。我们世间一般人学佛没有成就,第一个因素在哪里?他没有愿。

3 我们稍稍留意,就能观察得到,很多人到佛堂来拜佛,你问他:为什么要拜佛?为什么要学佛?求保平安、求升官发财,他的愿就这么大,他怎么能成就?

4 我学佛,第一部看的经典是《六祖坛经》。《六祖坛经》是在一个朋友家里看到的,是丁福保居士的笺注本。在《六祖坛经》之前,没有接触到佛经的时候,我读过《了凡四训》,朱镜宙老居士介绍我的。

5 我是有一次度假,有一个星期的假期,到台中住在一个老朋友的家里,在他的书房看到《六祖坛经》。我看了很欢喜,我大概用了三、四天的时间,就把这部经看完了,连注解都看完了。
6 我在这一生学习的当中,我只看到六祖惠能一个人与众不同。六祖大师当年到黄梅去参访,第一次见五祖的面,五祖忍和尚问他:“你来是为什么?”他说:“我是为作佛而来。”这个口气不得了!我从来没有听说一个人,他学佛是要来作佛的,没听说过,所以他成不了佛。

7 这真的是,修行最重要的是立愿为先!你根本就没有个愿望要作佛,你怎么能作得了佛?当然作不了佛。你口口声声要了生死出三界,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为什么念佛不能往生?你没有作佛的心。

8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作别的,是去作佛的!真正有作佛的心,念佛肯定往生,为什么?“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念佛,是要到西方世界去作佛的,我们有没有这个愿望?我们有没有这个心愿?
 
589-十善好比是大地
1 我们看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原点在十善业。《十善业道经》不长,诸位只要看看就晓得。佛讲得很清楚,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乃至于人天法,统统是依这个为根本,依这个为基础。

2 佛做的比喻,比喻得太好了,十善好比是大地,大地上所有一切的生物都依大地而生长;没有大地,一切万物都没有了。这个比喻不难懂,这个比喻是非常的深刻。

3 如果我们没有十善业,等于说你没有土地——你没有土地,什么种子都没有用,都不能生长,你才晓得十善业是多么重要。所以说,佛法建立在十善业的基础上,我们要从这里下功夫。

4 十善业道的精华,是教我们“转恶为善”。这种修行法,在佛家称为“根本法”。我们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离开十善业道——参禅不能离开十善业,念佛也不能离开十善业。念佛里面没有十善业,就叫白念了。

5 学佛,要落实在十善业道。你看佛在《十善业道经》上说,这个十善是人天的根本、是声闻菩提的根本、是缘觉菩提的根本,乃至无上菩提的根本。无上菩提是究竟佛果,也是从这个地方修成的。

6 你没有十善业道,换句话说,你来生得人身都得不到,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没有十善业道,你来生到哪里去?你受业力支配,你自己做不了主,你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你就晓得这个问题多严重!

7 我们学佛,从得人身到成就无上菩提,这个根是十善业;十善业要是没有,就没有佛法,那搞的是佛学。搞的最有名,也不过是佛学家而已,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
8 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落实《十善业道》,才是真正佛弟子。现在十善业为什么做不到?没有根。这个根是什么?《感应篇》跟《弟子规》。如果我们真的力行《弟子规》、《感应篇》,要落实十善业,一点都不难。所以,要真干!不真干,全是假的!


590-一定要把贪嗔痴给念掉
1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一愿是“国无恶道”。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道,为什么没有恶道?阿弥陀佛在没有成佛之前,听老师介绍十方诸佛刹土,又亲自看到六道的状况,感觉恶道太苦了,所以决定舍弃恶道。

2 没有恶道,首先讲没有三恶道。三恶道决定是修学的障碍,只要有三恶道,就不可能一生圆成佛道。不但有三恶道是障碍,即使有六道,人天也是障碍,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

3 十方诸佛刹土是业力变现的,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业。唯独阿弥陀佛的世界,是他自己的愿力成就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道。

4 诸位要知道,恶道是果,有果一定有因。三恶道的业因当然是非常之复杂,最主要的是贪、嗔、痴这三毒烦恼。西方世界的人,心地都是清净的,没有三毒烦恼,你要想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些地方不能不留意。

5 所以,不要认为我们念佛就能往生,念佛不一定能往生,为什么?你念佛,心不清净,还是不能往生;一定要念到心清净,才能往生。所以,现代的社会里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

6 从前我在台中,李老师常常感慨地说,我们台中莲社的莲友有二十多万人,真正能往生的,也不过三、五个人而已。换句话说,那个比例是万分之一都不到。一万个念佛的人,难得一个往生,原因在哪里?佛是念了,没错,是好事情,念得不及格。

7 什么条件之下才叫及格?得到“念佛三昧”,那才叫及格。得到念佛三昧,那就没问题,往生是决定可靠。什么叫“念佛三昧”?你的心清净,妄念少了,智慧增长了,这就叫“念佛三昧”。你心里头还有贪嗔痴,三昧就没有了。
8 诸位要知道,贪嗔痴叫三毒烦恼,所以一定要把贪嗔痴给念掉,不但对世间法没有贪嗔痴,对佛法也没有贪嗔痴。“心净则土净”,你有贪嗔痴,有三毒,你的心不清净,这不能生净土,这是大家一定要认识的。


591-修行修什么?
1 我们今天求佛,好像佛菩萨都没有感应。其实有,你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你烦恼太重、你妄念太多。如果你能把妄想、杂念放下一些,让你的心清净,那你就很明显地感到。由此可知,修行修什么?修清净心、修真诚心。

2 千万记住,贪嗔痴慢不能增长,为什么?贪嗔痴慢是三恶道的心。贪心是饿鬼,嗔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傲慢是罗刹、修罗。

3 如果自己还有贪嗔痴慢的念头,就要痛改前非;否则的话,人命无常,佛经上讲“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你有没有想到,一口气不来,来生会到哪里去?要晓得,这才是大事!其他的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4 你这一口气不来,你来生到哪里去?西方极乐是你向往之处,你未必能去得了,什么原因?你烦恼太重、业障太重。自私自利的念头太重,这是大障碍!我这么多年来常常勉励同学,你要想入佛门,首先一定要放下“自私自利”。

5 要想入佛门,我教人放下十六个字,这讲了几十年。放下哪十六个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嗔痴慢”这十六个字。

6 这十六个字,只要有一个,你就入不了佛门!换句话说,这十六个字,只要有一个,极乐世界你去不了。所以自己想想,有没有资格到极乐世界,不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吗?

7 经听多了,真听进去了,你自然就觉悟,就晓得怎么修法,不再迷惑颠倒,不再自己欺骗自己。欺骗自己,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别人欺骗我们无所谓,没有关系,自己欺骗自己,这个麻烦可就大!

8 别人欺骗我们,我们欢喜接受,这是消业障;自己欺骗自己,那是造罪业,那不是消业障。自己欺骗自己,还欺骗别人,这叫自欺欺人,那业障更重!


592-我们要惜缘,要珍惜缘分
1 我学佛五十七年,讲经五十年,五十年当中,你们大家都晓得,我走了许许多多国家地区,我没有被污染,我没有被境缘所动摇,这是什么原因?心行在道、在经论上。我没有一天不读经,没有一天不契入,世味没有法味浓,我尝到了。

2 我说的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你能不能放下?如果你不能放下,你自己要反省;如果还常常受这个影响,还常常被它钩牵,你自己要觉悟!

3 赶紧回头,你还有救;你要不回头,你没救了!就算你一生在佛门里面,充其量只是修一点有漏福报而已!这一点有漏福报,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说得很好:“生死大事,福不能救。”

4 “了生死,证菩提”这个事情,你修福报没有用,你要修戒定慧才有用。戒定慧是功德,我们读经、念佛,真的念到心清净,那就属于功德。

5 功德跟福德要分清楚,福德解决不了生死问题,有福的人没有办法出三界,一定要有功德,才能够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这是一定要晓得的。

6 今天这个大时代,众生福薄!不要看到物质文明突飞猛进,众生的福报是真薄。修学的环境糟透了,处处都在诱惑你,都在帮助你增长自私自利、增长贪嗔痴慢,诱惑你争名夺利、诱惑你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这样的环境怎么能修行?

7 你在这种环境里头,你要有相当功夫,你才能够克服得了。一般人确实没有能力抗拒,所以修学环境不能不选择;但是,你要有大福报,你才能有所选择;没有福报,你想选,哪有这么简单?老师、道场、同参伴侣,能随你选择的吗?

8 要晓得,缘分遇到不容易,那是多生多劫修成的。每个人一生的成就,也都在遇缘不同。遇的缘殊胜,你就会很有成就;遇的缘不殊胜,你随业流转,造作无量无边罪业,那就可惜了!所以我们要惜缘,要珍惜缘分。


593-值得骄傲,那就完了
1 佛学跟学佛,我们要把它辨别清楚,学佛才真得受用。把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都搞清楚、搞透彻,并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那才叫学佛。

2 学了佛,能够把佛菩萨的教诲落实,变成我们的思想、变成我们的见解、变成我们的言语行为,我们才真得受用、真得利益。

3 没有学佛之前,别人批评我、骂我,我会生气、我心里会不平。现在学佛了,你再来骂我,你再来侮辱我、毁谤我,我不生气了、我没有不平的现象了;不但没有这些负面现象,而且欢喜接受、认真反省。

4 对于那些批评我、毁谤我、责备我、侮辱我的,甚至于陷害我的,我生感恩的心。感什么恩?消我的业障。如果我没有这个过失,他冤枉我,好!消业障。没有过失,是真消业障。

5 如果我果然有错,他提醒我,让我认真地反省,我有机会改过自新,他对我有恩有德,我怎么能够生气?他不提醒,我疏忽了,幸亏他提醒,我才能改过,我怎么不感激?

6 在从前,别人赞叹我,我很高兴,甚至于感觉得很骄傲,这都是毛病。现在学了佛,别人赞叹我,我内心里面一定回光返照:他赞叹我这些好处,我有没有?如果我没有真实的德行,人家来赞叹我,要生惭愧心。

7 如果他赞叹的是事实,我有没有起傲慢心?有没有起欢喜心?也就是说,我的情识有没有动?如果有动,立刻要警觉、要收敛。动了情识,那是凡夫,那是没有觉悟。

8 觉悟的人怎么样?如如不动。虽然如如不动,要懂得恒顺众生,你不能板起面孔像个木头一样,让人家说你学佛学呆了,连人情都不通。人情要通,也要谦虚、谦让,“承蒙过奖,愧不敢当”,绝对不是现在一般人讲“值得骄傲”,那就完了!


594-恶的不提,这是高深的修养
1 《华严经》悟后起修,是以十大愿王为原则。普贤十大愿王,第一个是“礼敬诸佛”。悟了的人,对待任何一个人,一定是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决定没有贡高我慢、决定没有自赞毁他。
2 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佛一样来看待。我们要把对佛的礼敬,扩展到对一切众生的礼敬。造善的是诸佛,造恶的也是诸佛,所以,我们要一样地礼敬。
3 可是,赞叹就不一样!十大愿王第二个是“赞叹如来”,如来是什么?如来是性德。与性德相应的赞叹,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换句话说,与德行相应的好事,我们要称赞;不是好事,我们一句话也不提。

4 说到大乘根本的修行,从哪里修起?从“礼敬诸佛”修起,从“赞叹如来”修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从早到晚,每天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普贤菩萨教给我们,都要礼敬、赞叹。

5 所谓礼敬,是一律平等,对于一切众生真的是平等,没有亲疏远近、善恶邪正,我们以极清净的心来修礼敬,决定没有分别执着。赞叹就不一样,这里面就要有差别,与性德相应的要赞叹,与性德相违背的不赞叹。

6 善的要赞叹,不善的只限于不赞叹,不要批评,这是佛教我们修行,修什么?修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

7 为什么只有赞叹,没有批评?有批评,就有分别执着。赞叹是劝善,劝人行善,不劝人作恶,所以恶的不提,这是高深的修养。

8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能够学会佛菩萨对我们的教诲,我们跟一切人相处、一切物相处,就能够相处得非常和睦。


595-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1 古人说得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谁是是非人?说是非的那个,就是是非人。他要不是个是非人,怎么会见到是非?

2 他说的那个是非人,未必是是非人;说别人是非的,决定是个是非人!所以,人家来给我说这个是非、那个长短,我脸上笑笑,心里明白:来说是非的这个,就是是非人。

3 这个是非人,佛门叫“业障鬼”。我们遇到这种人,要特别谨慎,为什么?他会在我面前说别人的是非,肯定他在别人那儿,也会说我的是非。

4 我们对是非人,一定要保持远距离,“敬而远之”!我们对他尊敬,我们对他保持远距离,尽量减少造业。

5 现在这个社会,制造事端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天下大乱、灾难频繁。灾难与动乱,是谁造成的?就是这些人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我们自己也要反省检点:这些人当中,有没有我在里头?

6 现在还有一些颠倒的人,专门喜欢听是非,这不是一个真正修道人。真正修道人,看到人家讲是非,会立刻离开。他这一个动作,是帮助是非人觉悟。

7 说别人是非的人,如果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他一看到人家这种态度,他就会觉悟,知道自己错了,自然会收敛。

8 说别人是非,批评别人长短,这是造罪业,我们知道,他的前途决定在三恶道。六祖大师在《坛经》上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一个真正修道的人,他的心贯注在道上,决定不说别人是非!


596-多一个善人,就少一个恶人
1 佛告诉我们,所有一切罪业都是从贪嗔痴生的。贪嗔痴三毒是恶,无贪嗔痴就是善。佛说善人,什么是善人?心里面没有贪嗔痴,心地清净,这就是善人。

2 所以,正法跟邪法,实在讲,不难辨别。正法里面没有贪嗔痴,心是清净的;邪法里面有染污,带着贪嗔痴慢、名闻利养这些东西。

3 现在是末法时期,学佛的外缘很不好,弘扬正法的人太少了,还有许多高明的外道假借佛法来蒙骗众生,他也讲《金刚经》,他也讲《阿弥陀经》,实际上,他是行外道。

4 今天,邪师太多,正如佛在《楞严经》里面所讲的,“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他是以佛门法师的身份行外道,所以我们要有慧眼,要能够辨别。

5 邪师讲的是佛经,印行流通的也是佛经,可是怎么样?不是佛的意思。我们要问,什么叫佛的意思?叫你一心不乱,叫你离开一切分别妄想,叫你舍离一切贪嗔痴慢、名闻利养,以大慈悲心服务一切众生,这是佛的意思,这是佛的教诫。

6 佛教给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我们学佛的人,能遵守佛的教诫,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我们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善人。

7 诸位要晓得,世间多一个人学佛,多一个人明了佛法,世间就多一个善人。“多一个善人,就少一个恶人”,善人多,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就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

8 我们明了,世间多一个善人,世间多一个菩萨,众生的劫难就减一分,众生的业障就消一分,所以,我们要尽心尽力把正法介绍给大家。


597-从善护三业做起,这比什么都重要
1 我们学佛,过去我年轻的时候,老师常常提示我们要明了因果。你能明了因果,你就能改造命运。

2 《了凡四训》里面,自始至终就是说明因果的理论与果报。袁了凡先生接受云谷禅师的开导,他明白了因果的道理,于是一生认真地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后半生的命运完全转变了。

3 因果的道理、因果的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明了因果,我们每一个人,就能够创造自己幸福美满的前途。人的命运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上,自己可以改变、自己可以创造。

4 命运可以改造,这是学佛最小的利益;你的命运都没有转变,你的佛就白学了!最低限度,你的命运改变过来了,你的佛才没有白学。

5 学佛功德究竟圆满,是往生净土;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祖师大德告诉我们,都是圆满的成就!

6 修其他法门,我们这一生当中确实没有把握;取净土往生,善导大师讲,“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漏”。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7 既然是真的,为什么李老师又说:一万个修净土的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二、三个?古来祖师大德说“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漏”,这里头有没有矛盾?给诸位说,没有。“万修万人去”,条件是什么?如理如法地修学。

8 如理如法地修学,没有一个不成就!念佛人之所以不能往生,是不如理或是不如法,或者两者兼有。既不如理,又不如法,那就没法子!理与法都在经典当中,所以我们对于经典,要依教奉行。
9 我常常说,经典不是读的,你要懂得里面的意思,你要把经典的教训、经典里面所讲的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这才叫学佛。

10 佛在经上,教给我们许多修学的方法。从日常生活、做人,到修行证果,都有方法。每部经上都有修学的方法,我们只要依一部经就行。

11 依照佛在经上讲的理论跟方法认真修学,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会成就。这个成就是究竟圆满,不但脱离轮回,而且脱离十法界!这是无比的殊胜,我们不能不知道。

12 《华严经》也是处处指归西方净土,你看,到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由此可见,大方广佛华严的大圆满,也是归极乐世界。

13 往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

14 我们的菩提心有没有发?没有。想发,发不出来,什么原因?没有十善业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修行最高的一个阶段,它的基础是什么?十善业道。

15 佛法的大根大本,是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没有十善业道,就什么法都没有!我们没有具备十善业道,所以菩提心发不出来。

16 念佛,许多人念得不相应,不相应的原因在哪里?心行不善。《无量寿经》正宗分的前面,佛说得很好,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善护三业”做起,这一句经文比什么都重要。

17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三句是什么?这三句就是《十善业道》。
18 《十善业道》非常重要,佛陀教化众生,根本就在这部经上!《十善业道》还有基础,基础是什么?基础是《弟子规》。


598-我们所获得的功德跟他一样大
1 善恶的标准,总的来说,就是“利他”跟“利己”。一定要记住:“利他”是善,“利己”是恶。这句话很多人听不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2 为什么说“利己”是恶?学佛,如果对佛法稍稍有一点契入,他懂得,为什么?利己,你“己”没有忘掉,“我”没有忘掉,你还有我执;我执不除,你三界出不去!你说,“利己”是不是恶?

3 佛法头一个教我们学习的,就是“忘我”,《金刚经》上教给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学佛,先从“无我相”下手、从“无我见”下手!

4 无我,只有别人没有我,这个人修行容易契入,他契入佛境界的条件有了。念念执着我,你要晓得,有我,连带的,就有贪嗔痴慢、就有名闻利养、就有嫉妒障碍。

5 看到别人比我好,心里难过,严重的,“怎么样去障碍他,怎么样去破坏他”,那你就造恶业。你自己造的业,你自己要受果报!

6 你障碍别人的道业,你自己决定不能够开悟、决定不能够证果;你障碍别人的教学,你的果报一定得愚痴。如果我们能把念头转过来,看到别人有好处,能生欢喜心、能生随喜心,那功德就无量。

7 所以,我们要把念头转过来。从哪里转起?从自私自利转起。我们的心里头,不要有自己、不要有自私自利、不要跟一切人事物对立。我们的念头里面,不能有嫉妒、不能有控制、不能有占有。

8 佛法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我们看到别人做好事,要生欢喜心、全心全力去赞助;没有能力赞助,口头上要宣扬、要赞叹。要晓得,我们随喜赞叹他、帮助他、成就他,我们所获得的功德跟他一样大!


599-天天修财布施,你准发财 / 有舍才有得
1 中国人常讲“舍得”,社会上很多人都会用,但是不知道这个术语是从哪儿来的?其实,“舍得”这个名词,是从佛经上来的,是佛家的术语。

2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你舍财,你得财富;你舍法,你得聪明智慧;你施无畏,你得健康长寿。你舍什么,你后头得什么。

3 所以,如果你想发财,你就得天天修财布施。天天修财布施,你准发财。佛是不骗人的!

4 你能舍,就有得,可是要知道,得了之后还是要舍。因为你能把你得到的舍掉,那就变成功德;如果你舍了之后得到,你就在那边享受,那是福德,不是功德。

5 有舍才有得!你舍得多,你得的就多;你舍得少,你得的就少;你不肯舍,你就一无所得。所以你想得财富,你不舍怎么行?

6 至于你得财富,或者你做生意做买卖,或者你做工,或者你做某一个行业赚了钱,那一些都是缘,不是因。

7 因,是过去生中你舍的财多,那是你命里头有财。你命里头有财,不管你干哪一个行业,你都会发财。行业是缘,有因有缘,果报就现前,就这么回事情。

8 我们要清楚,别人做这个事情发财,我们跟他同样去做,我们发不了财。他发财,我们赔本,什么原因?我们命里头没有财。缘相同、因不相同,果报就不一样!修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所以,如果你想发财,你就得天天修财布施。


600-有些布施,不需要花钱
1 我们凡夫生活在烦恼当中,那是什么原因?我们不肯过菩萨的生活。菩萨生活里面,第一个是布施,布施什么?这里面的范围很大很深,不是我们一般人想象得到的。

2 布施的意义,我们一般人都把它想得太窄小了。一般人以为到寺院、庵堂里面去舍一点钱,这就叫布施;其实错了,那不是布施的真正意义。

3 在事上讲,一切众生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全心全力地去帮助他,这叫布施。人家生活上有困难,我们帮助他,这多半是属于财布施。

4 佛教你修财布施,目的是帮你断悭贪,你自己要量力而为。如果你有家庭,你有负担,你一定要考虑家庭最低生活的需要,有多余的,这才可以修布施帮助别人。

5 如果你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家庭生活,你全都布施掉了,你就会遭遇困难,那不是佛教你的,那是你自己的迷信,是你自己把佛的意思错解了,佛不是这样教你的。

6 佛教你修财布施,是叫你断悭贪,而不是叫你把钱财都布施掉。何况,有些布施,不需要花钱!要晓得,佛法里面,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另一种是内财布施。

7 财布施是外财布施,内财布施是什么?做义工。你们这里需要帮忙,我到这里来帮忙,这是用我的体力、用我的能力、用我的智慧来布施,这个比外财布施的功德还大。内财布施,人人都可以修。

8 除此之外,别人在精神上感到痛苦,有很多疑虑解不开,我们去教导他、去劝勉他,把他心里面的痛苦和疑虑解除,这是属于法布施。别人处在危难之中,我们帮助他脱离,这是属于无畏布施。由此可见,布施的范围很大很深,如果你只想到钱上面去,那你就错了!


601-讲到修行,这个与富贵贫贱不相干
1 大约在三年前,我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解答问题,有一个同学提问,他说他在道场,听到不少误会或错误的谈话,他举的例子不少,其中一个是:有师兄说,只要有钱就可“修行”……这个话大有问题,那没有钱的人就不能修行?

2 “修行”这个名词,五十多年来,我们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你看看这些光碟、录音带,常常讲到。实在讲,说这个话的人,听经听得太少了,即使他来听经,他也没有听懂。

3 修行,行是行为,行为包括太深太广,说不尽,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把无量无边的行为归为三大类,这三大类就是身、语、意。所有的行为,总不出这三门。身是你身体的造作,语是言语,意就是起心动念,行为有错误,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

4 中国人喜欢简单,简要详明,现在简单不行,会引起误会。修行是什么?烧香拜佛,以为这就是修行,错了;布施、供养是修行,也错了。现在应该要加几个字进去,“修正行为”,这样讲法,大家就不会产生误会。

5 我们起心动念,总是自私自利,我们能把自私自利的行为修正为大公无私,这是修行;贪嗔痴慢是错误的,自性里头没有贪嗔痴慢,把贪嗔痴慢修正过来,叫修行。你的思想、行为、言语有错误,把它修正过来,这就叫修行。

6 你看看最近这几年,我们特别提倡《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就是修行的标准。身业里面,杀生是错误的、偷盗是错误的、邪淫是错误的,你能够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那你的身业就修正了。

7 妄语,说话不诚实,是错误的;两舌,挑拨是非,是错误的;绮语,花言巧语骗人,是错误的;恶口,说的话很难听,是错误的,你能够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业就修正了。
8 意业里面,贪嗔痴是错误的,佛教你不贪、不嗔、不痴,你用这个方法,把你的意业完全修正过来,这叫真修行!这个与钱多少不相干,怎么能说有钱就可以修行?讲到修行,这个与富贵贫贱不相干,这个诸位一定要懂。


602-三轮体空
1 我们修布施的时候,教下讲求“三轮体空”。不要想到“有能布施的我”、不要想到“有接受我布施的人”、不要想到“我布施的这些物”,这叫“三轮体空”。三轮体空,我这个布施的心才清净,才没有染污。

2 我们念佛的时候,口里是声声不断,心里面怎么样?没有能念的我,也没有所念的佛,亦无当中这个佛号,这就叫“三轮体空”。

3 念佛,所谓是“念即无念,无念即念”,有念是事持,到念而无念这是理持。念跟无念是同时的,不是分阶段的。“有无”是一不是二,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才叫做“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4 你看《楞严经》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这句“阿弥陀佛”一天念到晚没中断,可是他心里面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虽然一天念到晚,绝不着相。

5 真正的“三轮体空”,是不执着有一个“能念之我”,也不执着“所念的佛号”,能所双亡,可是他在事修上并没有间断。所谓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

6 我跟大家讲的十念法,要把事持与理持相应,比较容易,为什么?因为这十句里头不起一个妄念,人人做得到。念这十句佛号,字字分明,这是“念”;虽然念十句佛号,这个短短时间当中,三轮体空,没有分别执着“能念的我”,也没有分别执着“所念的佛号”,那就是“无念”。

7 一个真正发心求生西方净土的念佛人,平常在这个世间,一定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心里一个恶的念头都不生,这就是“诸恶莫作”。

8 虽然做一切善事,“三轮体空”,做了以后就不要去想它,只想什么?想阿弥陀佛,这个要紧!善恶都不想,就想阿弥陀佛,这个人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603-医生说他只能活三个月
1 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病也是一法,所以身体有病,不要去想病,天天想健康,你那个病自然就没有了。

2 2000年,我在新加坡居士林讲经,一位同修得了癌症,只剩下三个月到六个月,他不知该如何安排日子,他来请求开示。

3 我当时告诉他:“十二年前,居士林代林长李木源居士得了癌症,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内脏,医生说他只能活三个月。李木源居士知道这个状况,万缘放下,到居士林来念佛,他天天想阿弥陀佛,六个月后,癌细胞就没有了。”

4 “一切法从心想生”,没有病,天天想病,也会把病想出来。李居士得了癌症,他有病不想病,天天想阿弥陀佛,那个病就变成阿弥陀佛,他的病就好了。

5 我们放下万缘,一心专念,若我们寿命到了,正好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往生;若我们还有寿命,这个病是灾难,我们一心念佛,病一定会好。

6 诸位同修要知道,癌症是小病,算不了什么,许多得癌症的人死了,怎么死的?都是被癌症吓死的。你说冤枉不冤枉?所以,不要去理会病痛,要一心念佛。

7 这个病痛正好是逆增上缘,没有这个缘,你念佛念得不恳切、不能一心、不能专心;有这个缘,逼着你不能不专心念、不能不一心念。

8 你专心念、一心念,在短时间内就能成就!《弥陀经》说:“若一日到七日就能成就”,所以我告诉他:“你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了,要好好念佛,不要害怕!”


604-重罪轻报
1 圣贤人教我们,好的事情要隐藏,不要让人知道,你这个善就愈积愈厚;恶的事情要宣扬让人知道,别人知道了,轻贱你、责备你,你这个罪就报掉了。所谓是“重罪轻报”,罪报掉,好!

2 现在人不一样,行一点小小的善事,巴不得人家知道,到处宣扬,人家看到他,称赞几句,善福立刻就报掉了;造的恶深深地隐藏着,不让人知道,结果恶愈积愈厚,善没有了。这会招来什么样的果报,我们想想就明白了。

3 我们这一生行善,还受人侮辱、受人陷害、受人糟蹋,有没有得善报?有,过去生中许许多多不善的恶报,我们佛门讲“重罪轻报”,报掉了。别人侮辱我们、陷害我们、糟蹋我们、轻贱我们,我们常讲,统统都是替我们消业障。

4 经上讲,我们无始劫以来造的罪业很重,我们真正发心努力修学,还受人糟蹋、被人轻贱,这个罪就报掉了。这个轻贱就是报,换句话说,重罪轻报,所以受人糟蹋、被人轻贱,这并不是一个坏事情。

5 讲到重罪轻报,这里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出家的时候,有一个同参道友,台湾的广化法师,很多人认识。他出家前,是在军中管钱财的,他告诉我,他一天吃一只鸡,吃了好几年,恐怕至少吃了一千只以上!

6 学了佛之后,知道自己杀业很重,感到很后悔,所以他持戒持得很严。我们出家同学当中,讲戒律,都没有广化持得严。有一天他在洗澡的时候,那些鸡突然出现,几百只鸡往他身上飞,他这里躲,那里躲,结果在浴室里面跌了一跤,腿跌断了。

7 他把这个事情告诉我,他说他自己很清楚,这是“重罪轻报”!幸好他有修行,只是受一生残废的果报;如果不是学佛,不是认真持戒修行,那个果报就更严重了。这是“重罪轻报”摆在我们眼前的例子,我们看得清清楚楚。

8 唐朝玄奘大师圆寂的时候,他生病,有学生就问他:“您老人家修行有这么好的功夫,一生翻译这么多经典,有这样大的功德,怎么走的时候还生病?”他说那是无始劫以来的罪障,在这一次病痛当中,所有罪障都消除了——这就是佛法里头常讲的“重罪轻报”!


605-一切人与事,有什么好执着的?
1 学佛的人,一切人事物要看淡。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古人教给我们,“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定要用平常心。

2 什么叫平常心?平是平等,常是永恒,跟一切人往来,永恒存一个平等心,这叫平常心。平等心是佛心,平等心是真心;着了四相,就有你我他,就不平等。

3 我总比你强一点,这是什么?傲慢,贪嗔痴慢。有我,执着这个身是我,决定就有贪心、有嗔恚、有愚痴、有傲慢,要知道,这叫做轮回心。

4 轮回心起作用叫轮回业,你造轮回业,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所以这些懂得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什么都看淡,什么都无所谓,这叫真正用功。

5 什么事情最重要?“清净平等觉”最重要。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如何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心,这个最重要!为什么?六道里头没有“清净平等觉”,六道里头是“贪嗔痴慢疑”。

6 所以细细想想,我们自己起心动念是“清净平等觉”,还是“贪嗔痴慢疑”?如果是念念都没有离开“贪嗔痴慢疑”,六道轮回是决定出不去,念佛都不能往生。如果起心动念跟“清净平等觉”相应,那就恭喜你了,你念佛求生净土一定成功。

7 所以这个世间,一切人与事,有什么好执着的?有什么好认真的?这全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执着它干什么?既然是假的,应该要放下;放不下,这是烦恼习气。

8 放下,慢慢来,一天放一点,天天放,放到一定的程度,就很容易,就不困难了。开头很难,突破这个瓶颈之后,慢慢就容易了。往后愈来愈容易,到法身菩萨,就完全没有自己了。


606-贪吃,这是一切众生的通病
1 俗话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都是口业。五欲里面,财色名食睡,世间人哪一个不贪吃?这是大病,世间人许许多多的病都是贪吃得来的,所以饮食卫生要特别留意。

2 尤其是现前这个时代,什么样的怪病、病菌到处都有,不小心就传染了,传染的时候你不晓得,病发作的时候来不及了,没救了,所以饮食样样要小心。

3 实实在在说,饮食挑口味,谁知道味道?舌头。舌头就三寸,为了这个三寸的舌头,一天到晚忙来忙去,实在不值得!

4 不管是怎么样的美食,到喉咙下面就没有味道了,为了三寸舌,人们费多少精神、费多少心血,甚至于杀害多少众生,为谁造的业?为这三寸舌头造业。这不值得,实在不值得!

5 饮食不能没有,我们要靠饮食来维持身命,来养这个身体,可是古人又说“病从口入”,由此可知,饮食要讲求营养、要讲求卫生、要讲求适量,但是可不能贪吃。

6 暴饮暴食,这个对自己讲是不自爱。你贪吃,吃得太多,超过分量,你的肠胃消化系统负荷不了,那就容易得病,那问题就严重!

7 贪吃,这是一切众生的通病。世间人好吃、贪吃,吃的是众生肉,在一生当中,为了三寸的舌头,不晓得造了多少罪业。就为这么一点点舌根的享受,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实在不值得!

8 所谓“食色性也”,无论是古今中外,可以说很少不贪色的、很少不贪吃的,一切物欲当中,这两种是什么性?六道轮回的根性。诸位要晓得,这两样东西贪着,不能放下,六道轮回就不能出离。


607-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1 六道凡夫,每个人的烦恼习气不相同,有人爱财,有人贪名,有人好色。

2 好色的念头是淫心。淫心是我们罪业的根源,诸位要晓得,世间许多的罪业都从这里生的。世间人常讲“业障深重”,这就是业障的根源。

3 《楞严经》上讲,“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换句话说,只要你淫心不断,你出不了六道轮回。

4 六道凡夫,总离不开淫欲,有一些同修问:“淫心很难断,净土宗讲‘带业往生’,我这个念头没断,能不能往生?”

5 我在此地老实告诉诸位,断有二种,一种叫灭断,一种叫伏断。“伏”是把它伏住,虽有这个念头,它不起作用。灭断难,伏断容易。

6 《楞严经》上讲的是灭断,为什么?这个经不是专门对净土宗讲的。换句话说,修其他的法门要灭断,才能出三界;修念佛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灭断也行,只要伏断。

7 所谓“伏断”,就是用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控制住,有人比喻叫“石头压草”。这个佛号有力量,你能善用这句佛号,你就能往生。

8 其他法门是斩草除根,那个当然要除得很彻底。净宗不必斩草除根,只要把这个念头控制住,不让它起作用,你就能往生,古德讲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就是这个道理,这也就是净宗法门无比殊胜之处!


608-这叫习气,这叫烦恼,这叫业障
1 《礼记》一开头,圣人就教给我们“傲不可长”,儒家讲的是世间法,那是伏烦恼。佛家要出三界,决定要断烦恼。烦恼从哪里断起?从傲慢的习气先断起。所以佛法的修学,首先要把骄慢的习气断尽,然后才有资格学道。

2 傲慢的习气断了,心清净了,对人才会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这才成为一个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甚深之法是如来平等性法,有一丝毫傲慢,有见思烦恼,这决定不是个法器。

3 见思烦恼,思惑里面,贪嗔痴慢疑,你有一条就不能成就。不但一般佛法你不能成就,你念佛也不能往生,这是真的!你念佛,你还在世间贪财、贪名、贪利,你能去得了吗?

4 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有贪心,那里股票涨价,你要赚钱,你怎么去得了?你儿孙很多,还没跟他们见面,还没交代清楚,阿弥陀佛可不会等你!你有嗔恚,这个人过去对不起我,我还没报复他,你怎么能去?

5 贪嗔痴慢疑,统统是往生的大障碍,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统统不可以有,这叫习气,这叫烦恼,这叫业障!

6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业障很重”,是的,业障很重,业障重的人不能往生!希望这一句佛号把你所有的业障统统消掉,贪嗔痴慢疑的念头一起来,马上转变成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掉。

7 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必须要念得熟,念念当中这佛号起现行,贪嗔痴慢念念减少,这个就功夫得力,这就是好境界。

8 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还是起贪嗔痴慢,那个没用处的,那就是古人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只是口善,意不善,不能往生!


609-违背了自性,你就堕落了
1 今天这个世间,大多数的人,起心动念都跟贪嗔痴慢相应!你看现前的社会,有几个人不贪财?有几个人不好色?有几个人不好名?有几个人不贪吃?环顾四周,有几个人不傲慢?有几个人不愚痴?

2 要知道,“善心感得善果,恶念感得恶报”,心是贪嗔痴慢,言也是贪嗔痴慢,行为也是贪嗔痴慢,起心动念损人利己,来生就是三恶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诸位一定要牢牢地记住!

3 那你要说:“在现实的社会,大家心不善,我的心善,我跟大家在一起,也免不了会受连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业力有共业、有别业。

4 共业是什么?大家都有的,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间,就与这个世间有共业。别业是个人的,所以各人在这一生当中遭遇不相同。我们这一生当中,能遇到佛菩萨的教诲真不容易,我们能依教奉行,那就是我们的别业,跟一般人的别业不一样。

5 佛的教诲最重要的是十善业,这是根本法,佛教给我们不杀生,我们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言语、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行为;我们起心动念,是护生、利益众生,决定没有伤害。

6 别人毁谤、侮辱我们,我们若无其事,决定不生嗔恚,我们不但没有报复的念头,而且还怜悯他,怜悯他什么?他的思想行为有过失。什么过失?违背他的性德。

7 每个人的本性本善,贪嗔痴慢、是非人我,这是不善。自私自利、是非人我、五欲六尘、贪嗔痴慢,自性里头本来没有;你有这些不善,是违背了自性。违背了自性,你就堕落了,从一真法界就堕落到十法界去了。
8 自性本无贪嗔痴慢,贪嗔痴慢这个烦恼习气,你要不能够觉悟,你要不能把它改正过来,你就愈陷愈深,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轮回,苦不堪言!


610-愿解如来真实义,不简单!
1 佛说法是意在言外,你要懂得弦外之音,可不能死在文字里头;死在文字里头,那就糟了。所以,念经的时候,决定不能随文字转,要用文字把自性本具的智慧光明引发出来,这样念才行。

2 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你要从言语、文字里面去领略、去体会佛经的义趣,这样才能得道。

3 念经的时候,以真诚心、清净心,恭恭敬敬地去念,经的义趣自然会显现。不执着文字、不执着名词术语、不执着佛经里头的意思,你这才能真正体会到如来所说真实义。

4 佛讲经说法,意在言外,你要会体会,决定不能执着;你要是执着佛的言语、执着经上的文字,那就错了!佛在经上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三世诸佛都喊冤枉!

5 开经偈说得好,“愿解如来真实义”,你要是去想,这是什么道理,那是什么意思,你完全落在意识里,那你就完全错解如来真实义了。

6 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从无分别心流露出来的,你用有分别的心去想,你绝对得不到它的意思!

7 你必须把分别执着妄想统统打掉,这样念经,才能得如来真实义。你天天念经,念到最后是错解如来真实义,那很冤枉!

8 现在学佛的人很多,错解佛意思的人也很多,所以开经偈,“愿解如来真实义”,不简单!我们看很多人,曲解如来真实义、错解如来真实义,那就没法子!


611-佛经,真是百读不厌
1 佛经,真是百读不厌,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念上无量劫都念不厌,这是为什么?因为它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出来的。

2 本性是无有穷尽,所以佛经的言语文字里所含的法味也就无有穷尽。它有很浓厚的义味,虽有这些义味,如果没有文字来引导我们,我们没有办法得到。

3 这个法味从哪里来的?法味从自性来的。诸位要知道,法味,绝对不是文字里头有的;如果文字里有法味,每个人读文字应该都可以领略到。

4 为什么说法味无有穷尽?因为是你藉着文字,把自己的心性引发出来,所以其味无穷——这就叫法喜充满,这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悟处。

5 这个“悟”有没有止境?没有,没有止境的。你去念经,天天有悟处。也许有人说,“我天天念经,都没有悟处”,为什么没有悟处?你念经不得法,一面念经,一面打妄想,所以没有悟处。

6 念经的时候,心地不清净、态度不恭敬,不会有悟处。你要是用诚敬心、清净心来念经,没有说是没有悟处的,只可以说,悟的有浅深差别,一定有悟处!

7 念一遍有一遍的悟处,念两遍有两遍的悟处,这个悟处没有止境的,所以佛经从初发心到成佛都念不厌,就是这个道理。

8 念经,是把自己真如本性里面无量的智慧、德能统统念出来,妙就妙在这里,这不可思议!所以佛劝我们,佛经不可不读!《观经》三福,最后是读诵大乘,由此可见,读经非常之重要。


612-我们听经、听佛号,是“听而不闻”
1 天天念经,是天天亲近佛菩萨,所以我们应当养成习惯,天天念经。

2 念经时,一心念,不要思惟,不要想经里面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念会开悟。

3 你一想,那就二心、三心,心都乱了,这怎么行?你念得再多,也不会开悟。一心念经,那个意思会突然出来,不是你想的,这叫“悟”。

4 一心念经,这是修定;一部经从头到尾,念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这就是慧。样样都明了,离妄想分别执着,这是根本智,这是真正智慧。

5 智慧开了以后,应用在生活当中,叫做“三慧”。三慧是闻思修。三慧是在一刹那中圆满成就,不是有次第的,这个诸位要记住。

6 三慧里面,接触是“闻慧”;读经、听经,不去研究、不去思考,一接触就明了,明了叫“思慧”;明了当然就不迷,不迷就叫“修慧”。

7 什么人会闻?菩萨会闻。菩萨念经、念佛,是闻思修三慧同时薰修。

8 我们有没有闻?没有。我们听经、听佛号,是“听而不闻”,古人听经会开悟,我们现在人听经为什么不会开悟?一面听经,一面打妄想,怎么会开悟?


613-念经是修行
1 学佛从哪里学起?从戒定慧学起,这是最根本的法。戒定慧是整个佛法的三大纲领。读经跟念佛,都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

2 佛所说的经论很多,不是教我们统统都学,他老人家要求我们只学一样,“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的心是定的,定就容易开慧。

3 念经是修行,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什么是戒律?戒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小乘戒是“诸恶莫作”,菩萨戒是“众善奉行”。

4 我们念经的时候,心地真诚、恭敬、清净,心里没有一个妄念、没有一个恶念,“诸恶莫作”就做到了。

5 经典是如来从真如本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真正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了,所以读经是“众善奉行”。

6 念经的时候,心里头不起一个念头,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修定。把经文念得字字分明、句句清楚,没有念错、没有念颠倒,这就是修慧。

7 念经,在初学的阶段,往往超过了念佛,为什么?佛号只有四个字,一面念佛号,一面还可以打妄想。念经,一打妄想,字就会念错,所以精神要集中。

8 念经是修行,念经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所以念经的功德无量。我们应当养成习惯,天天要念经!天天念经,天天亲近佛菩萨,天天不离佛菩萨,你怎么会不成就?


614-要降伏妄念,从念经下手
1 学佛的同修,念经也好,念佛也好,不能降伏妄念,不能摄心,统统叫盲修瞎练。念经、念佛号,还在胡思乱想,这就是修行功夫不得力,久修无成的关键所在。

2 要降伏妄念,从念经下手。念佛,一句佛号滑口过去,有时打妄想,自己还不觉察;念经夹杂妄想,自己容易发觉,因为妄念来了,经就念错了。

3 在初学半年当中,只要把经念熟,当中夹杂妄想没有关系;半年之后,希望大家走上修行的道路;换句话说,就是你念经当中,打个妄想,念错一句,这一遍就不算,从头念起。

4 念经不夹杂妄想,在初学阶段,你一天一定念不完一部经,为什么?你会打妄想。所以,开头半年,希望你把经念熟,打妄想没关系;熟了以后,决定不许可有妄想。

5 念经念到摄心,从头到尾一个妄念都没有,那叫功夫。这种功夫,比念佛的功夫要坚固。佛号毕竟很短,念佛比念经容易得多,就算有时打个妄想,底下还是“阿弥陀佛”。

6 读经的时候,起一个妄念,这一遍不算,从头再来,你就晓得,这个比念佛号要难得多!但是对修行人来说,念经的功德利益确实胜过佛号。

7 开头的时候,希望用念经的功夫,真正念到心地清净。念到妄念不生了,然后不读经,就专念阿弥陀佛。念这句阿弥陀佛,也不夹杂妄念,功夫成就了,你决定往生。

8 人在世间最大的福报是什么?不是财富,不是长寿,而是临终的时候不生病,预知时至,想坐着走、站着走,爱怎么走就怎么走。我把这个事实真相告诉诸位,希望大家要认真努力!


615-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我执
1 “无我、无私”,我常常念着这两句话。我们学佛,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就从这个地方转。

2 众生念念当中,希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是恶,我们怎样帮助他断恶?我们自己先把它放下。你看,你们要的,我都不要;你们求,我都不求。

3 你们世间人要求富贵、要求名利,你看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他是王子出身,他要不出家,可以继承王位,他舍弃掉了。

4 世间人所希求的荣华富贵,释迦牟尼佛全都得到,统统舍得干干净净,为什么?那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希求这个、享受这些,你冷静去思惟,那是造业。

5 你造的是善业,也不过是三善道的果报;造的是恶业,那就更可怕了!总而言之,你脱离不了六道轮回。

6 名闻利养,释迦牟尼佛连边都不沾!他饮食起居得大自在,别人供养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选择,这个人叫佛,他是示现给我们看的、教我们的。

7 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不仅仅是“言教、身教、意教”三轮教学,真正做到“无私、无我”。我们今天最困难的头一关,就是有“我”。起心动念,念念有我,这就完了!

8 念念有我,这是轮回心,轮回心所造的业是轮回业。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根本的原因就在此地。我们要怎样把轮回心转过来?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我执。


616-你的机缘成熟了,他一点你就通了
1 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目的是帮助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学他这个样子,模仿他、效法他。这里面示现最圆满的,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2 释迦牟尼佛绝对不是这一次在印度示现才八相成道的,八相成道是演戏,他在《梵网经》里面说了实话,这一次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应化是第八千次。他老人家常来,来了八千次,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什么样子?凡夫修行成无上道。

3 我们如果在一生当中,想成就无上菩提,你学他那个样子就行。他是什么样子?从前章嘉大师跟我说的,“看得破、放得下”。我们学佛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看不破、放不下。

4 释迦牟尼佛示现真的看破、真的放下了!确确实实,示现从一个凡夫觉悟之后修行,示现成道,智慧现前,烦恼习气断干净,心地清净一尘不染。

5 释迦牟尼佛,真正让我们在他的身上、在他的行持上,看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我们最好的一个榜样。

6 再细细观察历代祖师大德,许多许多都是佛菩萨示现来的、阿罗汉示现来的。细细去观察,他示现在某一个时代,一定是那个时代大多数的众生犯了修学上的错误,他示现在世间,是来帮助一切众生把错误纠正的。

7 他也不说,他让你看,让你细心去体会,你豁然觉悟了,这才真正有受用。要是常常给你讲,你开不了悟,为什么?你的疑根拔不掉,所以说法要知道有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不成熟不能说。

8 所谓因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机会。机缘没有成熟的时候,虽然跟你讲,你懵懵懂懂,你不能够体会,或者体会的深度不够;你的机缘成熟了,他一点你就通了!


617-迷惑的人,佛来了也是魔
1 蕅益大师说得好,“境界里无佛亦无魔,魔与佛都在你自己心中”。

2 外面境界是无佛亦无魔,佛与魔是自心变现的,境随心转!魔与佛是“唯心所现”,是一念觉迷变现的境界,你一念觉,外面统统是佛;一念迷,外头统统是魔。

3 说穿了,真正外境是无佛亦无魔!你自己心里有把握,做得了主宰,什么境界都“不取相、不动心”,外面境界统统是佛菩萨。

4 你心清净、平等,外面统统是佛菩萨;你心不清净、不平等,外面统统是魔、是障,找不到佛菩萨。

5 你是一个染污的心,是随风飘荡的心,你去找佛、找菩萨,到哪里去找?你在这里找无量个阿僧祇劫也找不到,尽虚空遍法界里也找不到。

6 假如你的心清净,外面纵有再多的诱惑,你不为所动,佛菩萨就在你面前,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如果不懂得这些原理原则,你怎么修?你那个不叫盲修瞎练叫什么?

7 一说盲修瞎练,你马上就生气,一点没错,这就叫盲修瞎练!境界风稍稍动一下,你禁不住,你就受不了,你马上就垮了,这怎么行?

8 你要是觉悟了,人家来赞叹你,或是来侮辱你,他来考你,你如如不动,他是佛!所以,觉悟的人看一切人都是佛;迷惑的人,佛来了也是魔。


618-真实的福报,世间人往往见不到
1 世间人认为,有财富、有地位,这叫福报,这是看错了!说实在话,真正的福报,真实的福报,世间人往往见不到。

2 《华严经》上佛说,打你不还手,骂你不还口,心平气和,没有一丝毫怨恨的意念,这个人有福报。有福报的人,能感动诸佛菩萨护念、能感动一切善神护持。

3 稍稍受一点不如意的事,心里面就怨恨,就怨天尤人,几天都不能平息,给诸位说,这个人纵然是大富大贵,也是薄福之相,没福。

4 他那个大富大贵,是前世修来的,很快就享完了,什么原因?他这个相不是一个有福德的相,特别容易发怒,轻易造业,这是没福之相。

5 为人稳重,远离恶法,一心向善,能忍让、能节俭,真正做到“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真正的福相。

6 遇到正法,能死心塌地,没有二念,依教奉行,这个人有福,这是大福德相;纵然遇到正法,不肯认真努力学习,这是薄福之相,他这一生不会有成就。

7 学佛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我们在一生当中能遇到正法,尤其是遇到净土法门,这是非常希有难得,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

8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净土法门一生成就,其他的法门一生不能成就。我们遇到净土法门,在这一生当中,就有超越生死轮回的机会,所以要晓得,这才是真正的福报,这才是真实的福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