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教言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iWen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菩萨虽然会有吃饭、走路等念头,但因他为众生而活着,所以日日夜夜都会想到帮助众生。那在这样的菩萨前皈依、赞叹、供养,功德就很大。
——出自《般若摄颂》
 
希望在座的道友,在以后的学佛旅途中,一定要有坚定的誓言——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中,在修学大乘佛法的旅途,不管遇到再艰难的事情,也绝不退转信心,一定要将佛法的精髓融入自心。若心里时时能发这种愿,当我们的身心遇到种种曲折不平时,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出自《心系众生 肩挑佛法》
 
快乐建立在心上,并非建立在物质上。如果建立在物质上,人的欲望始终填不满,最终得到的只有痛苦。所以,在短暂的人生中,不要成为欲望和贪婪的仆人,而应对自己有一种约束,要看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
——出自《心系众生 肩挑佛法》
 
在闻思的同时经常修行很重要。有些人还没听闻就开始修行,这种做法颠倒了次第。因为没有听,就不可能思维,也不可能修行。所以,大家一定要遵循闻思修行的次第,这对修行有非常大的帮助。
——出自《悲济天下 愿齐苍穹》
 
希望到一定的时候,佛陀的广大悲心和智慧,每一个人都要得到。在那时,无论我们在什么样的世界或众生界中,都不会有苦恼。哪怕为了一个众生的利益,在千百万劫中做仆人也愿意。所以,思想一定不要受限制,这样痛苦就会减少。
——出自《悲济天下 愿齐苍穹》
 
大乘佛子在弘扬、传授佛法的过程中,遇到家庭阻止、单位不理解、生活压力等违缘时,若以情绪化的态度或特别脆弱的心来对待,很快就会干涸、凋谢,而放弃自己的誓言;如果很坚强,以释迦牟尼佛因地时的行为和发心为鼓舞,就不会退转。
——出自《悲济天下 愿齐苍穹》
 
希望我们面对个人和集体的灾难时,心要镇定,即使遇到最大困难,也要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力和自己的修行力,坦然面对。这样以后,即生当中的很多违缘都会遣除,且能往生清净刹土,有诸多必要。
——出自《悲济天下 愿齐苍穹》
 
佛教不仅对自己的生活、健康、快乐等方面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乃至人和非人为主的一切众生,都会带去快乐和安详。因此,已发大乘心的人,不能独自享用佛法的美味,一定要与众分享,千万不能忘记众生。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承担一定责任,一定要有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积极性。
——出自《悲济天下 愿齐苍穹》
 
就像日本人平时在生活中有训练,遇到灾难就能坦然面对一样,如果修行人平时在生活中对死亡有所准备,在死亡面前就会很坚强。
——出自《悲济天下 愿齐苍穹》
 
在遇到灾难或苦难时,首先要祈祷上师三宝,或对本尊进行祈祷。这一点,藏民族已形成习惯,很多藏族人在遇到一点点违缘时,都大声祈祷上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在座的人也要提醒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要念自己所信仰佛尊的名号。
——出自《前行广释》
 
现在许多人互相传法、学法,成了一种表面形象,不重视因果的很多言行,常在众人面前表露无遗。我们作为修行人,若想真正得到解脱,务必要随时观察善恶因果规律,悉心毕力止恶行善。
——出自《前行广释
 
既然百分之百的众生都希求快乐,就应寻找快乐的因缘。这种因缘,完全要靠自己创造,并非依赖国王大臣、世间尊主施舍,否则,自己再勤奋努力也没有意义。那什么是快乐的因缘呢?就是做善事,如果不行善而去造恶,自然而然会招来痛苦。
——出自《前行广释》
 
三宝是非常殊胜的对境,在其面前无论怎样供养都会有一种力量,《宝灯经》中说:“在三宝前供养无垢的供品,则会远离四魔,在很快的时间内获证菩提。”藏文的《地藏经》中也说:“三界的快乐全部以三宝的力量而产生,世界上想获得幸福快乐的人一定要供养三宝。”
——出自《入行论讲记》
 
末法时代的可怜众生没有机会见到真正的佛陀,但是佛在有关经典如《右绕佛塔经》等中宣说了,佛塔就代表佛陀,它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它们与佛陀的真身没有差别。无论是画像上的佛塔,还是世界各地的佛塔,全都值得我们顶礼供养。
——出自《入行论讲记》
 
没有菩提心的话,活在这个世间上会特别痛苦,对别人一直看不惯,觉得这个是坏人、那个是坏人,每个人好像都是坏人。相反,如果生起了菩提心,那不管看到什么众生,都会觉得他们是菩萨、是佛陀,这样一来,修行也就很容易了。
——出自《入行论讲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