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5-03-05
- 消息
- 1,936
- 荣誉分数
- 811
- 声望点数
- 223
第二十七拜
「一心觀禮,法王長子,七佛之師,勝妙吉祥,無垢大聖,願共眾生同生極樂,繫心一佛,專稱名號,即於念中,得見彌陀,一行三昧,大智宏深,文殊師利菩薩。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一心觀禮,法王長子」。過去的習慣哪,國王是立長子啊。「法王長子」,就是說這個是要繼法王位的嘛。而且是「七佛之師」啊,文殊雖然現在是菩薩,文殊是釋迦牟尼佛的老師啊;不但是釋返牟尼佛的老師,七個佛都以文殊為師,都是文殊的弟子啊。文殊菩薩名號中,「勝妙吉祥」,「無垢大聖」啊,這個名就代表他的德。有的只把(它)翻成「妙吉祥」,「勝妙」是更殊勝的妙啊,這個名字就更全哪。這樣兒大的智慧,這是最吉祥、最妙,殊勝的妙啊,所以「勝妙吉祥」。你這個「開明本心」哪,這本心是什麼?本心是「無垢大聖」,從來沒有染污。從來沒有染污,他是「無垢」,是「大聖」,從來是「不減」,「不增不減」,「無垢大聖」啊。
「願共眾生同生極樂」。所以這樣的,你看啊,佛的老師,而且又是本師釋迦牟尼的老師。文殊代表什麼?代表「根本智」啊。所以禪宗開悟就是先得到這個「根本智」。文殊就表示這個「根本智」,普賢就代表這個「差別智」。你得了「根本智」,你還要度眾生,要知道種種的行動,種種的救度;眾生有種種的根器,你就有種種的藥啊。種種的病,你有種種(的藥),應當應病給藥,這都需要智慧嘛。你這個藥投錯了,你不但不治病,你殺人,庸醫殺人哪。所以「說法」很難哪,關係人的慧命,這不是一個死的。你比方(說),你著涼了,你這個是中了寒了,你就給他吃一點熱藥,吃一點薑湯;你已經在上火,你去吃補藥,這個費(居士)他這已經有火,他吃那個生脈飲,吐血了。這不是說是人參就誰吃都好的。醫生一看,你壞了,你吃生脈飲吃錯了。所以這就叫「差別智」啊。文珠代表「根本智」,你由「根本智」再產生「差別智」,有這樣的大智,「願共眾生同生極樂」啊。
剛才我念的那個普賢菩薩求生的偈子,是七個字一句,四句。到文殊這兒,「願我命終時」,他把七個字變成五個字一句,「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四句內容完全一樣,但是字詞稍微有點兒變化,七言變成五言哪。而且在《文殊般若經》講到「一行三昧」呀,這是文殊所特別提出的「一行三昧」,就做這一件事兒,就可以入「三昧」呀。這個「一行三昧」就是「繫心一佛,專稱名號」,你把心就集中在一個佛的身上,專稱這一個佛的名號。「即於念中,得見彌陀」,它原來的(是)「得見彼佛」呀,我們這裡既然是念,就都是念的「彌陀」啦,這當然「得見彌陀」了,這個就是說他「一行三昧」裡頭。這就是文殊他這個「一行三昧」,完全都是,正是咱們稱名念佛往生同樣的主張。而且是繫心在一個佛上,就在阿彌陀佛上,你連本師釋迦牟尼佛都不用念了。你念佛幹什麼?你不用觀想,不用幹什麼,你只要稱名號,就這樣就夠了。你就在念中,在你念念之中,就自然而然見到彼佛了。這是「一行三昧」呀,它是了不起的三昧。
「大智宏深」哪。這「一行三昧」,這是殊勝的智慧呀。所以沒有殊勝的智慧,你不能相信這樣的事情,這麼殊勝的果實就這麼簡單,你念一個名字就能成功啊!所謂這種懷疑,就屬於情見了,情見之中。在情見之中,世間常識中沒有這樣兒的事情呀。所以現在就是,我們這個都是打破常規呀,是「文殊師利菩薩」啊。
「一心觀禮,法王長子,七佛之師,勝妙吉祥,無垢大聖,願共眾生同生極樂,繫心一佛,專稱名號,即於念中,得見彌陀,一行三昧,大智宏深,文殊師利菩薩。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一心觀禮,法王長子」。過去的習慣哪,國王是立長子啊。「法王長子」,就是說這個是要繼法王位的嘛。而且是「七佛之師」啊,文殊雖然現在是菩薩,文殊是釋迦牟尼佛的老師啊;不但是釋返牟尼佛的老師,七個佛都以文殊為師,都是文殊的弟子啊。文殊菩薩名號中,「勝妙吉祥」,「無垢大聖」啊,這個名就代表他的德。有的只把(它)翻成「妙吉祥」,「勝妙」是更殊勝的妙啊,這個名字就更全哪。這樣兒大的智慧,這是最吉祥、最妙,殊勝的妙啊,所以「勝妙吉祥」。你這個「開明本心」哪,這本心是什麼?本心是「無垢大聖」,從來沒有染污。從來沒有染污,他是「無垢」,是「大聖」,從來是「不減」,「不增不減」,「無垢大聖」啊。
「願共眾生同生極樂」。所以這樣的,你看啊,佛的老師,而且又是本師釋迦牟尼的老師。文殊代表什麼?代表「根本智」啊。所以禪宗開悟就是先得到這個「根本智」。文殊就表示這個「根本智」,普賢就代表這個「差別智」。你得了「根本智」,你還要度眾生,要知道種種的行動,種種的救度;眾生有種種的根器,你就有種種的藥啊。種種的病,你有種種(的藥),應當應病給藥,這都需要智慧嘛。你這個藥投錯了,你不但不治病,你殺人,庸醫殺人哪。所以「說法」很難哪,關係人的慧命,這不是一個死的。你比方(說),你著涼了,你這個是中了寒了,你就給他吃一點熱藥,吃一點薑湯;你已經在上火,你去吃補藥,這個費(居士)他這已經有火,他吃那個生脈飲,吐血了。這不是說是人參就誰吃都好的。醫生一看,你壞了,你吃生脈飲吃錯了。所以這就叫「差別智」啊。文珠代表「根本智」,你由「根本智」再產生「差別智」,有這樣的大智,「願共眾生同生極樂」啊。
剛才我念的那個普賢菩薩求生的偈子,是七個字一句,四句。到文殊這兒,「願我命終時」,他把七個字變成五個字一句,「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四句內容完全一樣,但是字詞稍微有點兒變化,七言變成五言哪。而且在《文殊般若經》講到「一行三昧」呀,這是文殊所特別提出的「一行三昧」,就做這一件事兒,就可以入「三昧」呀。這個「一行三昧」就是「繫心一佛,專稱名號」,你把心就集中在一個佛的身上,專稱這一個佛的名號。「即於念中,得見彌陀」,它原來的(是)「得見彼佛」呀,我們這裡既然是念,就都是念的「彌陀」啦,這當然「得見彌陀」了,這個就是說他「一行三昧」裡頭。這就是文殊他這個「一行三昧」,完全都是,正是咱們稱名念佛往生同樣的主張。而且是繫心在一個佛上,就在阿彌陀佛上,你連本師釋迦牟尼佛都不用念了。你念佛幹什麼?你不用觀想,不用幹什麼,你只要稱名號,就這樣就夠了。你就在念中,在你念念之中,就自然而然見到彼佛了。這是「一行三昧」呀,它是了不起的三昧。
「大智宏深」哪。這「一行三昧」,這是殊勝的智慧呀。所以沒有殊勝的智慧,你不能相信這樣的事情,這麼殊勝的果實就這麼簡單,你念一個名字就能成功啊!所謂這種懷疑,就屬於情見了,情見之中。在情見之中,世間常識中沒有這樣兒的事情呀。所以現在就是,我們這個都是打破常規呀,是「文殊師利菩薩」啊。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