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自言自语
二战犹太人之殇:揭秘希特勒疯狂大屠杀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德国曾经是犹太人众多、并且出了许多杰出人物的国家,但经过那场浩劫,剩下的已经不多。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及他们所称其他“劣等民族”的大屠杀,绝不是偶然的。
01
疯狂希特勒:一面讲“种族斗争”全力排犹 一面论“血统纯正”强制40万人绝育
与阶级斗争类似,种族斗争也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是胜利,就是灭亡。希特勒认为种族是生而不平等的,所以坚决反对欧洲启蒙运动提出来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认为那是以犹太人为代表的劣等民族为“反叛”优等民族统治而提出来的借口。他相信优秀的雅利安种族必将成为种族斗争的最后胜利者,统治整个世界。但为了赢得最后胜利,雅利安人必须具备“racial awareness”;仿照“阶级觉悟”的说法,大概可以翻译为“种族觉悟”。说到“种族觉悟”,希特勒又特别强调“feeling”(不妨也仿照中国人曾经十分熟悉的“阶级感情”的说法,译作“种族感情”),而不是“reason”(理智),他教导雅利安人说要仇视所有劣等种族,尤其是犹太人。
1933年1月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以后,立即从两个方面贯彻他的“种族和种族斗争”理论。一方面,政府向血统“纯正”的日耳曼人发放婚姻贷款,那是一种长期贷款,要到新婚夫妇生下孩子以后才偿还。所谓“纯正”的日耳曼人,指的是祖辈没有掺杂“非雅利安”血统,自己的外观也符合纳粹所定纯正雅利安人标准的人。当然没有谁敢指出,“元首”自己并不太符合那金发、碧眼、皮肤白皙的标准。对于有可能生出心理上或者生理上有缺陷后代的人,不管男女,都要强制他们绝育。根据有关记载,到第三帝国寿终正寝的1945年,德国被强制绝育的人竟达40万之多。此外,为了保证日耳曼人种的“优秀”,希特勒还实施了一项“消灭”有残疾的德国人的“系统工程”,被“消灭”的残疾人超过20万。
另一方面,从上台之日起,希特勒便着手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歧视犹太人的法律。1933年4月7日帝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授权政府解聘所有担任公职的犹太人。接着,对犹太人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设置限制。很快,不准犹太人从事的职业越来越多,还禁止他们拥有汽车,不准犹太儿童进入公立学校,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甚至剥夺他们的财产。到1938年11月9日那个让人无法忘记的“水晶之夜”,几千家犹太人商店被破坏、抢劫,无数门窗玻璃被砸碎,暴徒们还捣毁了76座犹太教堂,放火烧了另外191座,更有超过90名犹太人被杀害。接着,超过3万名犹太人被送进集中营,另外还有数万名犹太人被迫离开德国,其中很多是著名科学家。
为了说明什么样的人才具有“德意志血统”,专门发布了一个图表,人被分成三种、五级。第一种是“德意志血统者”,第二种是“混血者”,它又分成两“级”,第三种是犹太人,同样分成两“级”。按照这个标准,1933年德国有近79万犹太人,吞并奥地利以后,又加上185,246名犹太人和约15万名不同级别的混血者,总人数超过100万。到1943年4月1日,按照官方数字,仍然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以及不同级别的混血者只剩下3万人。
在戈培尔领导下,纳粹还开动宣传机器大肆进行反犹宣传。1937年,纳粹党中央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题为《另类的犹太人》的反犹书籍。从1937年11月8日到1938年1月31日,在慕尼黑举办同名展览,后来又在维也纳和柏林展出。1940年拍摄了一部反犹宣传电影《另类的犹太人,关于全球犹太人的文献纪录片》。在这部影片中,犹太人被描述为一个邪恶、堕落、寄生的民族,“仅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一,但借助于所掌握的资本,他们控制了世界股票市场、世界舆论和世界政治。”影片谴责犹太人应对德国通货膨胀和失业负责,不难看出,纳粹非常懂得利用人们的仇富心理,使这部电影具有极强的煽动性。
1938年,犹太人被禁止从事医学和法律工作,并且被强迫登记财产,以便将它们充公,或者强制以低价卖给雅利安人。这一年德国犹太人已经有三分之二被迫流亡国外,可看作是犹太人的又一次“离散”。仍然留在德国的犹太人必须随时随地佩戴六角星符号“大卫之星”。许多公共场所都标注有那个符号,告示:“犹太人在这里不受欢迎”。
02
从“上帝的选民”到社会“异端”:犹太人的跌落
希特勒的“种族斗争”理论,并不是他一个人或者纳粹一伙人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纳粹德国虽然是歧视、迫害犹太人的登峰造极者,但并非始作俑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歧视、迫害犹太人在德国、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渊源.在欧洲是“古已有之”而且非常普遍的现象,困扰欧洲(以及中东)两千多年。
这与欧洲特殊的宗教、文化背景有关。基督教诞生在中东,后来却主要在欧洲得到充分发展;而它的发展过程,就是“异教徒”一个接一个皈依的过程。皈依过程有些是和平的,更多则是通过暴力。在基督教与其他宗教或者其他信仰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宗教优劣、文化优劣的观念。在基督教的强大攻势下,一些原本影响范围就不大的比较原始的宗教信仰很快消失,但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那样的宗教就没有轻易认输,先后11次、延续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便说明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斗争的残酷性。值得注意的是,在穆斯林之外,基督教针对的另一对象便是犹太人。犹太人已经“渗透”到欧洲社会内部却又没有融入那个由基督教主导的社会,历史上一再发生反对犹太人甚至排挤、迫害犹太人的事,也就在所难免。
犹太人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亚伯拉罕,希伯来人的第一位族长。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他原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乌尔地区一个半农半游牧部族的首领,上帝启示他带领族人离开家乡,承诺:“我将由你造就一个伟大的民族”。这是上帝第一次与人订约,被以色列人看作自己民族发展的起点。亚伯拉罕信守订约,带领族人越过叙利亚来到上帝“应许之地”迦南,即现在的以色列。以色列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与上帝有特殊关系的民族,是“上帝挑选的后代”。后来纳粹把犹太人看作“劣等民族”,也许可说是“反其道而行之”;希特勒认为上帝选择了雅利安人、尤其是日耳曼人做主宰民族的思想,也许正是犹太人“上帝选民”思想的翻版。
公元纪年开始的时候,在耶路撒冷南面的伯利恒,出生了一个名叫耶稣的人。耶稣自己是一个犹太人,但他的出现,却导致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裂。基督教还创造了一个犹大出卖救世主的故事,把耶稣遇难归咎于犹太人的陷害,这样,犹太人就成了基督徒的敌人。
在欧洲,西班牙是最早建立宗教裁判所(“异端裁判所”)的国家,而建立之初针对的主要就是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皈依者”。被判不忠者会被处死,而且不用通常的绞刑办法,而是烧死在火刑柱上,以既消灭他们的肉体也消灭他们的“灵魂”。
德国是宗教改革的发源地,而发动这场改革的马丁·路德便是一个反犹主义者,在反对犹太人这一点上他和罗马教廷并无分歧,曾力劝领主们把犹太人从自己的领地上驱逐出去。
当然,在欧洲也并不是只能听到主张歧视、迫害犹太人这样一种声音。从17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初期,在欧洲,首先是在法国,发生了在世界近代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启蒙运动”,一个重要影响是带来许多人道主义改革。
总体上说,犹太人文化素质本来就比欧洲其他民族略高一些,这得益于他们重视教育的传统,每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都建有自己的学校。对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他们普遍持积极态度,这使他们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占得先机,成为那个时代“现代化”的率先受益者。如果看看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人们会发现那里面有很多犹太人,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他们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过在欧洲,上到王室贵族下至普通民众,都把犹太人看成世风败坏者。19世纪在欧洲正式提出“反犹主义”,自有其社会基础。进入20世纪,反犹主义仍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欧洲许多地方都发生过大规模迫害犹太人的事件。
03
大屠杀绝无仅有:1300万平民惨死于纳粹屠刀
1933年1月纳粹上台,随即开始大量驱逐犹太人出境。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纳粹开始考虑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办法。欧洲“二战”的第一个受害国是当时犹太人最多的波兰,德国攻占它的西半部以后,强迫那里的犹太人集中到隔离起来的犹太人区,大概可看作纳粹拟议中犹太人保留地的雏形。犹太人区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居住极其拥挤,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加之缺少卫生设施和医疗服务,造成极高的死亡率,仅仅在首都华沙犹太人区,1941年就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死亡。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也就在这个时候,希特勒发出消灭犹太人的号召,对犹太人的迫害迅即“升级”。7月2日,纳粹德国安全局首脑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发出命令,要求处死在苏联政府机构中任职的所有犹太人。但命令在执行过程中却被大大“发展”了,先是抓获到的所有成年犹太男子不管他们是否在政府任职都被杀害,接着更扩大到被抓获的犹太女子和儿童。
为了完成消灭苏联境内犹太人及其他“劣等民族”的任务,入侵苏联伊始在纳粹党卫队领导下就成立了四个专门执行这项任务的“安全警察特别勤务队”。死于“特勤队”行动的人至少有60万,很可能超过100万,主要是犹太人,也有一些苏联人(所谓共产主义分子)和吉普赛人。
由于杀人任务过于繁重,四个特勤队常常忙不过来,不得不出动警察和德军其他部队协助。据估计在苏联境内参加过这种集体枪杀犹太人行动的德军总数达3万,不难看出杀人行动的规模有多大。1941至1942年冬天这种集体枪杀行动曾经一度中断,原因是天寒地冻,无法挖坑。但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大规模枪杀就又恢复了。
在大规模枪杀乌克兰犹太人的同时,1941年秋天,大规模屠杀行动又扩展到被占领的波兰和南斯拉夫(主要是塞尔维亚),而且还发明了用特别改制的封闭厢式瓦斯车杀人的办法。枪杀也好,用瓦斯车窒息也好,“效率”都嫌太低,不能让刽子手们满意。出于大规模杀人的需要,开始试验不同类型毒气的杀人效果。1941年9月首先在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对600名苏联战俘用剧毒氰化物气体做了试验。
1942年7月,纳粹党卫队和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头目希姆莱提出一个消灭犹太人的行动日程表,那个行动被命名为“莱因哈德行动”。为实施这个“行动”专门建立了三个毒气杀人中心,两个位于波兰东南部、离卢布林不远的别乌泽茨和索比波尔,另一个位于华沙东北的特雷布林卡。被纳粹用毒气杀死的犹太人,在别乌泽茨有60万,在索比波尔有20万,在特雷布林卡更高达75万~95万。其他集中营则兼具强迫劳役与肉体消灭两重职能,这里面最著名的无疑就是建在上西里西亚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根据留下来的记录,在1940-45年间,在奥斯威辛服苦役的囚犯大约有40万人,其中34万人被折磨致死。这告诉我们,苦役营其实也是一种“灭绝营”,用纳粹的话来说就是“通过苦役灭绝”。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只有约7,600人。纳粹撤退时掳走了没来得及杀害的囚犯58,000多人,他们中许多人后来也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
纳粹到底杀害了多少犹太人,是个很难确切回答的问题。一般认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被纳粹“消灭”的欧洲犹太人总数大约有600万(也有人估计为560万~590万),其中150万是儿童。不应该忘记的是,纳粹大屠杀并不仅限于犹太人。纳粹大屠杀的受害者还有330万苏联战俘(也有资料说350万)、170万南斯拉夫人(主要是塞尔维亚人)和150万波兰人(不包括波兰籍犹太人),此外还有约20万吉卜赛人(也有资料说50万)。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在集中营和监狱里被纳粹屠杀的平民总数超过1,300万,那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名副其实的“holocaust”(大屠杀)!
04
纳粹德国反犹后果:人才大量流失 壮大了别国坑害了自己
应该指出,纳粹大规模残酷迫害犹太人,受害的不仅是犹太人,还有德国自己。大量第一流学者被迫离开德国,对德国科学技术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哥廷根大学理论物理教授,1954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马克斯·玻恩是犹太人,希特勒上台第二个月就被解除职务,随即流亡英国。和他一起在哥廷根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其中不少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验物理教授、1925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詹姆斯·弗兰克也是犹太人,1934也被迫出走美国,后来参加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附带说说,曼哈顿工程技术负责人罗伯特·奥本海默虽然是美国人,但却是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是弗兰克和玻恩的学生。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哥廷根曾经在世界上享有“数学的麦加”的美誉,著名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去世以后接任的理查德·库朗是犹太人,1933年被迫流亡英国,第二年去了美国,后来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和苏联科学院国外院士。大卫·希尔伯特1930年退休,继任者赫尔曼·外尔的妻子是犹太人,他也于1933年流亡美国。他领导的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和库朗领导的纽约研究所,成为美国两个最权威的数学研究中心。
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的时候,自然科学类三个奖项中的两项(物理学、生理学或医学)都授给了德国人,只有化学奖得主是荷兰人雅各布斯·范特霍夫。接着,这种情况又在1909年、1918年、1925年、1931年四度发生,而1905年更是三个奖项全部落入德国人之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39年为止,三个奖项共颁发103次,获奖者129人;其中德国34次35人,英国20次22人,法国11次15人,美国11次13人,另外还有荷兰等14个国家有人获奖。不难看出,德国遥遥领先于所有其他国家。但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大举迫害犹太人和其他“非雅利安”学者,大批科学家被迫流亡国外,主要流亡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此后德国获奖者就大大减少,而美国却大大增加了
老兄,这个不好意思称为自言自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