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集

《PRETEND》


看见有人评论村上春树的小说《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时候,如此描述:

“村上是肯定写不出这样直白的话的,他的风格是含蓄唯美,比如形容男孩对女孩的初次心动,如果是我,可能会说:她的美丽让我心动,或者:她注视我的目光那么温柔,让我有心动的感觉......,等等之类的。看看村上是怎样形容的:“她的表情里有一种撩动人心弦的东西,......,仿佛能把人心的薄膜一层层温柔地剥离下去。至今我仍清晰记得她那伴随着表情变化而细微地改变形状的薄唇,记得那眸子深处一闪一灭的隐约光亮。那光亮令我想起在细细长长的房间尽头摇曳不定的小小烛光。” 怎么样,有诗意吧?美吧?大师就是大师,出手就是不凡。”

为此我专门去找到这本《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翻开第一章,就听到了这首《pretend》,一开腔就是“pretend you are happy when you're blue, it is not very hard to do",悠扬的老爵士唱腔,歌也好,歌词也好都与全书的格调异常的配合,那么温情款款地诉说着人生的不尽人意。

失意的男人对自己说:

Why don't you pretend....

Pretend you're happy when you're blue
It isn't very hard to do
And you'll find happiness without an end
Whenever you pretend

Remember anyone can dream

And nothing's bad as it may seem
The little things you haven't got
Could be alot if you pretend.

我专门看了那段落中“....”的原文,发现是“带有肉欲意味”六个字。不知道为什么引文故意抹去了它们,让整个段落在情绪上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带有肉欲意味”就是典型的男性的青春觉醒,其实并没有多么不妥当。但是女性读者却划掉这样的字眼,或许是因为在潜意识里,记得少女的自己并不是被肉欲所唤醒的,所以不愿接受这种过于直白和突兀的表达。

少女的爱相对于性感,更着重于美感。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样,爱情萌芽了,原本平淡的世界忽然变得诗意盎然,色彩,触觉,感受,都莫名的细微而优雅,想象力也如此丰富。爱的过程始终有着诗意的美,哪怕是悲伤也是美的,世间的一景一物都她被注入了情感,婉约的幽深的精细的情感,犹如艺术品。

初恋在不断的回忆中被逐渐美化,最让人陶醉的莫过于那种不可把握的神秘和纯净。那是一个迷幻的仙境,是一个伸手触摸的姿态。本质上又是不可以靠近,不可以得到的,如同一朵落在手心的雪花,爱是忧伤的,惆怅的,带着无法永恒的遗憾,如晨光般迷人的光柱,旋转在太阳出现之前,一切都在依旧稚嫩的心灵中掀起惊涛骇浪,无论男女对初爱都有最深刻的记忆,感叹那个清澈如溪流般的少年,爱得太单纯,太投入,又太笨拙。

成年后的女人变得实际起来,虽然依旧爱美,但更多的是从实际的层面去考虑,房子要美,院子要美,衣服要美,孩子要美...都是接地气的美化,越是幸福快乐的女人越是在意身边实实在在的美感。这时的男人感受爱情的能力和肉欲已经分开,肉体得到满足,灵魂反而飘忽悠远,开始了对光的渴望,它们是悬浮在林间的光粒,一切丑陋平淡的事物,只有在那流光的眼眸下才变得光彩夺目动人心弦。这时,他回忆起他的初恋,那心如小兽般紧张不安的窒息感,那过于炫目的美好和喜欢,那全然忘我的痴迷和欲罢不能的渴望,都是灵魂最深处的神秘鼓音:一个平凡的少年,忽然间置身于无人之境,大雨泼洒在他的头顶,那曾顽劣的,如孩童般的稚气被一种陌生的敬畏所替代,好像要攻占一个未知的堡垒,好像要了解人生的真相,那萦绕在心间的柔情,和那少女的一颦一笑莫不相关,爱了,就是灵魂的觉醒,爱了,就是生命的雷鸣。



一个真正爱着的人必定是诗意的....女性的美妙就在于她可以唤醒那种诗意。



转一段对《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书评,虽然书我才刚刚开始看但是因为书评就已经喜欢上了: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也许可以称为《挪威的森林》的翻版或续篇,但实际上它是村上根据妻子阳子的建议 以《奇鸟形状录》第三章为基础构思成的另一个故事。


37岁的男主人公,在东京市区拥有两家兴旺的酒吧,还有娇美的妻子,可爱的女儿,他是一位真正的成功人士。但是,他的内心还是感到饥饿干渴,事业和家庭都填补不了,而让他那缺憾的部分充盈起来的,是他小学时的女友岛本。岛本不愿吐露自己的经历、身份、只希望他就这样接受眼前的自己,只把她当成小学时那个爱古典乐的女孩。然而,就在他接受了这不可能接受的条件时,两人却在箱根别墅度过了销魂的一夜。翌晨,她一去杳然、再无踪迹可寻了。


可以说,这部书中的主人公在不断寻找自我,徘徊于虚幻和现实之间。书中的主人公一生经历了四个女人---岛本、泉、泉的表姐和他现在的妻子(有纪子),但不管在中间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什么到最后他还是回归安于现实,就像作者在书中一再提到的那样“最后留下的只有沙漠”这沙漠就是现实。尽管这是一个理想的现实但“我”还要身处其中,因为“我”再也不想回到那一个人孤寂苦闷的深渊。

在小说《国境以南,太阳以西》里,岛本说每当听纳特.“金”科尔的曲子时,便会想像国境以南到底是什么?国境以南是什么地方?后来,长大以后,才明白,歌词说的是墨西哥。即使墨西哥对许多人来说是奇妙的地方,但它也只是属于日常世界中一个 “普通”的地方。并不是岛本想像中的边界之外的异世界,一个彻底的异境。边界之外的异世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异境??是《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中,世界尽头的影子世界?是《舞!舞!舞!》中,昨日的海豚旅馆?是《奇鸟行状录》里黑暗的井?还是《寻羊冒险记》中的羊男,神秘的山中别墅与几乎被遗忘的小镇??还是说所谓的外界边境只是释放灵魂的地方?不晓得,数据不足,无法解答,一切的想像都是徒劳,想像只能是想像……


小说里,岛本还提到一个地方——太阳以西,在还没有把书看完以前,觉得,仅仅是觉得而已,太阳以西就是黑夜、黑暗、一个灵魂的栖息地。看到书的差不多结尾部份才知道太阳以西的寓意。岛本说了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一个人住在西伯利亚荒原,每天每天都在地里耕作,举目四望一无所见。北边是北边的地平线,东边是东边的地平线,南边是南边的地平线,西边是西边的地平线,别无他物。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升起,就到田里干活;太阳正对头顶时,你就收工吃午饭;太阳落入西边的地平线时,你就回家,吃饭,然后睡觉。”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过日子。一天,农夫觉得自己身上有某些东西死去……


想像一下,你是那个农夫,每天拿着锄头,看着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升起,划过高空落往西边的地平线。每天就是这样周而复此的过活。当你如此目睹这光景的时候,你身上有什么突然咯嘣地一声死了。于是你扔下锄头,什么也不想地一直往西走去,往太阳以西……


太阳以西有什么?我不知道。或许什么也没有,或许有也不一定。我想应该是和国境以南多少有点不同的地方。或许太阳的以西就是国境以南……


如果你是那个农夫,你会扔下锄头吗??会走向太阳以西寻找国境以南??


小说里,岛本最终的离开,使小说中的“我”陷入迷失中。最终的“我”无从选择,只能返回“现实”…… 在小说里的最后一页,有这样的一段描述:黑暗中我想到落于海面的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无声息地、不为任何人知晓地降落的雨。雨安安静静地叩击海面,鱼们甚至都浑然不觉。……


现实中我总是迷茫以及失去自己,找不到自己的所在位置。每天都是拧发条式的生活。对之于生活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我无法具体说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用怎样的一种存活方法活着。我无法具体细致说出。反正活着就是。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村上所言有国境以南这个异境,我只知道现在的我是没有扔下锄头却走向太阳以西寻找国境以南的农夫。但是怎样都走不到太阳的以西的人……


本来的我,应该是介乎在外界之中的人。虽然不是国境以南,但说到底也是两者之间。或许什么都没有,没有所谓的国境以南和太阳以西。但是,我却可以做我想做的事,做我喜欢做的事。为我的梦想而努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做一些没意义而我又不喜欢做的事。不用每天上下班,不用在上班的时间里挤在别人下班时间拥挤的大马路上,不需要用虚伪的伎俩而赖以生存,不需要用虚假的微笑来掩饰心中的讨厌。在现实的社会里我总是脱离不出虚假。我无法具体说出我是多么的讨厌,之于现实中又是怎样的一种讨厌。讨厌到想吐,真的想吐……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
后记:
村上的书总是给人一种虚空感,人生的意义好像是从一种迷茫走向另一种迷茫,于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美成为了生命不可或缺的音符.....

刚刚看完了《国境以南,太阳以西》,说实在的,感觉很失望。觉得村上春树的格局怎么这么小啊,一个中年人还在冒着那样的迷茫挺不可思议的,看到后来甚至都觉得矫情。男主是个多么缺乏责任感,又空虚度日的中年男人啊,浑浑噩噩的,不肯长大.....这本书远没有《挪威森林》那么打动人。:(:(

这本《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我在渥太华的图书馆借过,几次想读,读了开头几页就读不下去了。
我想一个作者会有一些很好的作品,也会有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作品,《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大概属于我无法理解的作品。
 
《终身情侣---萨特和西蒙波娃之间的失败实验》

浏览附件569388

对于男人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婚姻和事业可以两者兼顾,到底是爱情第一,还是事业第一,从来都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女人,人们总是宁愿祝福她们生活幸福,而非事业成功,为事业而放弃爱情婚姻的女人,即便事业成功也往往被贴上寂寞孤苦的标签。可是女人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才能和事业就一定会幸福吗?无数的事实证明,丈夫背后的好女人们有一天忽然发现男人看自己的目光如此呆板平淡,全无曾经的赞赏和爱慕,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平淡无奇的附属品在婚姻的保险箱中自动贬值了。此时,女人年华逝去,才情不再,虽然后悔着曾经的牺牲,却也无计可施,唯有任命这一条路可走了吧。好歹婚姻是枷锁也是保障。



女权主义者们显然不能满意为人妻为人母的附属角色,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没有婚姻呢?如果女人独立自主依旧保有事业,同时也和男人一样兼顾着爱情,这样就可以拥有天长地久的爱情了吗?面对这样一道高难度的命题,最富于挑战精神的是萨特和女权运动之母西蒙波娃,他们向世界宣告终身不结婚保持情侣关系,不用婚姻去绑架爱情,因为真爱必须是伟大的,真挚的,自由的....



爱人之间,情侣之间,夫妻之间的爱都有排他性,占有欲是爱的明确标志,但萨特和西蒙波娃似乎要用自己的经验去证明世间存在一种真爱,就是给对方空间,给对方自由,不用契约去捆绑对方,不用围城去囚困对方....爱应该存在于两个独立的人之间,你做不到是因为你不够宽容,不够自信,不够无私。所谓无私就是指那种不计得失,不占有,不嫉妒。这是一个伟大的尝试,我也一度被西蒙波娃的勇敢坦诚所震撼,敢于不要婚姻的女人一定是非常自信的吧?直到我查阅书籍,发现了硬币的另一面,传颂在世人口中的自由之爱只是被断章取义的传说,真相其实非常痛楚非常丑陋:



曹长青的《理性的歧途——东西方知识分子的困境》中对莎特和波娃之间的关系有过这样的阐述:

“萨特和萨特和西蒙波娃在相爱初始就定下原则,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是本质的爱(essential love),与此同时,他们各自可以体验和他(她)人的偶然情爱(contingent love affairs),条件是两人要相互绝对坦诚,不向对方隐瞒任何事情。出於女性本能,西蒙波娃对这种做法一开始就有所畏惧,但是在理性和理论上接受,加上对萨特的一往情深,所以答应了。在准则定下之後,萨特首先付诸实现,并坦然地和西蒙波娃谈论他的女人们。

面对这种情形,西蒙波娃在第二卷自传《鼎盛人生》(The Prime of Life)中写道:「在我这方面是没有嫉妒的┅┅我既然已经接受了这个原则,那就没有困难接受这个事实。」但这完全不是西蒙波娃的真实。在她毫不讳言是根据自身经历而写的第一本小说《女宾》(She Comes to Stay)中,女主角在无数次理性和感性的挣扎、妒火和原则的冲突中痛苦不堪,最後把她的情敌杀了。而且是完全按照存在主义哲学理论做的,小说这样结尾:「『我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这样做了』┅┅她选择了自己。」

为了实践「各自可以体验和他人的偶然情爱」的理论,西蒙波娃在一次到美国的旅行中和芝加哥的作家艾格林(Nelson Algren)相爱,并给他写了後来发表出来长达五百多页的情书。她在信中写道:她有「使自己幸福的天才」。但真实并非如此,她的美国情人不仅没能使她缓解对萨特情妇们的妒嫉,反而更增加了一层困扰。

尽管对描述自己的真实情感相当有保留,西蒙波娃在她的几部传记中还是经常流露出她和萨特关系的痛苦。她多次提到经常喝酒,经常泪如泉涌,或突然无法控制地痛哭,随後是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沮丧,觉得周围一切都是灰色的,毫无生气。由於萨特定期去见他的其他女人,西蒙波娃写道:「和萨特分离总是令我非常痛苦。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都长时间地哭泣。」

难以想像这个曾被《纽约时报》称为「女权运动之母」、这个令无数女性羡慕、佩服的榜样,竟常常如一个小女人般可怜。她的经历无法不给人一种感觉,她本人是她那种女权主义的最大受害者,只不过她用巨大的理性克制了自己。她说希望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种样板式的经验。於是为了成为样板,为了实践一种理论和设想的生活方式,她宁肯忍受巨大的痛苦,宁肯扭曲自己。

西蒙波娃这种情愿牺牲自己的情感,也要满足萨特情欲的做法,从男性自私的角度来看,似乎应该感激。但事实是,她不仅摧残了自己,也害了萨特。正是在西蒙波娃的耸恿下,萨特才坦然地、理直气壮地放纵自己,最後把男人的自私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里,西蒙波娃是负有相当大责任的,她扮演了一个既可悲、又可怜的角色。

她不仅容忍、耸恿了萨特的女人们,甚至帮助拉皮条,勾引自己年轻的女学生送给萨特。在和萨特关系的痛苦和沮丧中,她试图从女人中寻找情感安慰,和萨特的女人们发展同性恋关系。但这种荒唐的关系不仅没能给她带来解脱,反而更把她拖向痛苦的深渊。

而萨特也净找些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就要那种被崇拜的感觉。他自己对需要各种女人的解释是:「敏感和智慧不能分割,敏感是智慧的一部份」;他「希望从女性那里得到男人在成长过程中失去的敏感」。这话听起来满有道理,但他似乎忘记了,敏感不只是指自己对外界事务的感觉,还包括对他人的理解。虽然西蒙波娃拼命努力去理解萨特,而萨特却从未理解、甚至从未想过去理解那个和他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女人,就更别提其他女人了。萨特的做法是左派的典型,他们总能拿出各种听来满是那麽回事儿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和实践无论怎样脱节,都无关紧要了。

在这些和女人们的关系中,萨特和绝大多数男人完全一样,要满足的只不过是男人的征服欲、肉体快感和被女人们宠着的得意。但这两个所谓的哲学家,硬要从这里面解释出各种意义,西蒙波娃更是拼命努力地要去理解萨特那些根本不存在的「独特」,并为只有她能「理解」萨特而自得。谁知道萨特的其他女人们是否也或多或少地持同样想法呢?

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女性成了效仿西蒙波娃的受害者。好莱坞影星、美国女权主义分子简.芳达在她最近出版的自传《我迄今为止的人生》(My Life So Far)中就详细地描述了她怎麽帮助第一个丈夫找情妇、和妓女一起伺候丈夫的经历。这个「疯」了一辈子、现在政治上仍继续左疯的、离了三次婚的近七十岁的简.芳达,唯一在情感问题上开始醒悟:表示羡慕那些维持了一辈子婚姻的老人,遗憾自己没能有一次维持了五十年的婚姻。

左派们首先害了自己,然後害他人、害世界。西蒙波娃是个最典型的代表,她首先害苦了自己,其次害了萨特,害了萨特的其他女人们,然後他们一起害死了无数崇拜他们「高智商」、要模仿他们生活方式的年轻人。

西蒙波娃在扮演著女性「样板」的角色、不和任何一个萨特的情妇公开决裂的同时,绝对没有忘记报复她们。她在自己的五本传记中,(除第一本描述少女时代的之外)对萨特的女人们极尽嘲讽、挖苦和贬损。萨特死後,她出版了萨特给她的信件,把其中萨特对别的女人的议论,从性、爱、相貌,到年龄、智商等等,全都一古脑地倒了出来。她在传记中说,「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同志和战友般的关系使我们足以嘲弄我们和任何其他人的关系。」萨特对西蒙波娃说,「我和你是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也就是说他和其他女人是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萨特还多次跟西蒙波娃强调,她是中心,其他女人只是边缘。这些信件发表之後,令好几个萨特的情妇愤怒至极,她们意识到自己成了萨特和西蒙波娃的牺牲品。”


开放式的男女之爱,无私的只是表象,两者中爱得更多的那一位,付出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牺牲了却没有赢得战争的成果,一定憋着一肚子的委屈和伤心,爱得绝望又辛苦。自由的灵魂喜欢追逐无限的宽广,受宠的爱人无限度的滥用自己的权利,无视对方的感受,这样的爱是自私的也是悲伤的。我想萨特其实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否则他怎会无视西蒙波娃的愤怒呢?顾城也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否则怎会不在意谢烨无言的怨恨?



作为女权运动之母的西蒙波娃自得地宣告「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同志和战友般的关系使我们足以嘲弄我们和任何其他人的关系。」,她或许没有发现自己只是站在一群情敌的最上端自欺欺人。为了那个专宠的男人,她依旧是一个附属品,没有界限和底线的自由只会毁掉爱情,终身情侣或许是个贪婪的伪命题,如果是真爱,为何不敢给予承偌?

在终身情侣的实验中,被世人掐头去尾只讲故事的前半段,被用来夸大伟大爱情中的包容和大度,也被用来为人性中的滥情做借口,但事实上唯一能说明的是这样的爱情不平等,一个人太无私必定纵容了另一个人的太自私,所谓的终身情侣,终究不如一夫一妻制来得磊落有担当。



越是真爱越需要缰绳,愿意为爱着的对方约束自己,那才是爱的表现,因为爱所以克制,因为爱所以守诺。爱的无私不在于过渡挥霍自己的欲望,使用自己被宠爱的权利,而是珍惜那个爱自己的人,也全心全意的去爱对方,投入自己的感情。爱的无私表现在不过度索取,留给对方成长的空间,但同时也不能放弃自己,过分依赖对方。爱是两个人的行军,彼此照应,相互关爱,适当妥协,在同一片天空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潜能。
灵兮的这篇写得非常好,以前就拜读过,在文学城上又看见挂在首页上,点击多,跟贴多,比我的《红裙》小说的点击还高,跟贴还多。
“越 是真爱越需要缰绳,愿意为爱着的对方约束自己,那才是爱的表现,因为爱所以克制,因为爱所以守诺。爱的无私不在于过渡挥霍自己的欲望,使用自己被宠爱的权 利,而是珍惜那个爱自己的人,也全心全意的去爱对方,投入自己的感情。爱的无私表现在不过度索取,留给对方成长的空间,但同时也不能放弃自己,过分依赖对 方。爱是两个人的行军,彼此照应,相互关爱,适当妥协,在同一片天空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潜能。”这段结语我觉得非常赞同。萨特和西蒙波娃,无论他们怎么宣称是自己愿意保持这种关系的,我觉得是萨特在欺负西蒙波娃,而且萨特并不深爱西蒙波娃。我觉得西蒙波娃对萨特的爱远超过萨特对她的爱,两个人在感情生活里是不平等的,所以萨特可以为所欲为,西蒙波娃只能忍受,还得口头上强辩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是自愿的。“萨特还多次跟西蒙波娃强调,她是中心,其他女人只是边缘。这些信件发表之後,令好几个萨特的情妇愤怒至极,她们意识到自己成了萨特和西蒙波娃的牺牲品。”,这个报复非常强烈,也说明了西蒙波娃对于萨特这种不平等的关系的强烈不满。
 
这本《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我在渥太华的图书馆借过,几次想读,读了开头几页就读不下去了。
我想一个作者会有一些很好的作品,也会有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作品,《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大概属于我无法理解的作品。
我觉得前半部还不错,后半部比较失望,有种束手束脚的感觉,看见介绍里说,村上是因为妻子的建议写这个故事的,再拿渡边淳一写的小说与之做相比,就能看出春上的写作不够坦率,遮遮掩掩的。
 
灵兮的这篇写得非常好,以前就拜读过,在文学城上又看见挂在首页上,点击多,跟贴多,比我的《红裙》小说的点击还高,跟贴还多。
“越 是真爱越需要缰绳,愿意为爱着的对方约束自己,那才是爱的表现,因为爱所以克制,因为爱所以守诺。爱的无私不在于过渡挥霍自己的欲望,使用自己被宠爱的权 利,而是珍惜那个爱自己的人,也全心全意的去爱对方,投入自己的感情。爱的无私表现在不过度索取,留给对方成长的空间,但同时也不能放弃自己,过分依赖对 方。爱是两个人的行军,彼此照应,相互关爱,适当妥协,在同一片天空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潜能。”这段结语我觉得非常赞同。萨特和西蒙波娃,无论他们怎么宣称是自己愿意保持这种关系的,我觉得是萨特在欺负西蒙波娃,而且萨特并不深爱西蒙波娃。我觉得西蒙波娃对萨特的爱远超过萨特对她的爱,两个人在感情生活里是不平等的,所以萨特可以为所欲为,西蒙波娃只能忍受,还得口头上强辩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是自愿的。“萨特还多次跟西蒙波娃强调,她是中心,其他女人只是边缘。这些信件发表之後,令好几个萨特的情妇愤怒至极,她们意识到自己成了萨特和西蒙波娃的牺牲品。”,这个报复非常强烈,也说明了西蒙波娃对于萨特这种不平等的关系的强烈不满。
谢谢拥抱鼓励,我也是偶尔范进中举那么一回两回...:):)
 
我觉得前半部还不错,后半部比较失望,有种束手束脚的感觉,看见介绍里说,村上是因为妻子的建议写这个故事的,再拿渡边淳一写的小说与之做相比,就能看出春上的写作不够坦率,遮遮掩掩的。
也可能是小说翻译的问题,渥太华图书馆的这本也不知是谁翻译的,反正小说读起来疙疙瘩瘩的,看不进去。
 
《终身情侣---萨特和西蒙波娃之间的失败实验》

浏览附件569388

对于男人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婚姻和事业可以两者兼顾,到底是爱情第一,还是事业第一,从来都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女人,人们总是宁愿祝福她们生活幸福,而非事业成功,为事业而放弃爱情婚姻的女人,即便事业成功也往往被贴上寂寞孤苦的标签。可是女人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才能和事业就一定会幸福吗?无数的事实证明,丈夫背后的好女人们有一天忽然发现男人看自己的目光如此呆板平淡,全无曾经的赞赏和爱慕,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平淡无奇的附属品在婚姻的保险箱中自动贬值了。此时,女人年华逝去,才情不再,虽然后悔着曾经的牺牲,却也无计可施,唯有任命这一条路可走了吧。好歹婚姻是枷锁也是保障。



女权主义者们显然不能满意为人妻为人母的附属角色,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没有婚姻呢?如果女人独立自主依旧保有事业,同时也和男人一样兼顾着爱情,这样就可以拥有天长地久的爱情了吗?面对这样一道高难度的命题,最富于挑战精神的是萨特和女权运动之母西蒙波娃,他们向世界宣告终身不结婚保持情侣关系,不用婚姻去绑架爱情,因为真爱必须是伟大的,真挚的,自由的....



爱人之间,情侣之间,夫妻之间的爱都有排他性,占有欲是爱的明确标志,但萨特和西蒙波娃似乎要用自己的经验去证明世间存在一种真爱,就是给对方空间,给对方自由,不用契约去捆绑对方,不用围城去囚困对方....爱应该存在于两个独立的人之间,你做不到是因为你不够宽容,不够自信,不够无私。所谓无私就是指那种不计得失,不占有,不嫉妒。这是一个伟大的尝试,我也一度被西蒙波娃的勇敢坦诚所震撼,敢于不要婚姻的女人一定是非常自信的吧?直到我查阅书籍,发现了硬币的另一面,传颂在世人口中的自由之爱只是被断章取义的传说,真相其实非常痛楚非常丑陋:



曹长青的《理性的歧途——东西方知识分子的困境》中对莎特和波娃之间的关系有过这样的阐述:

“萨特和萨特和西蒙波娃在相爱初始就定下原则,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是本质的爱(essential love),与此同时,他们各自可以体验和他(她)人的偶然情爱(contingent love affairs),条件是两人要相互绝对坦诚,不向对方隐瞒任何事情。出於女性本能,西蒙波娃对这种做法一开始就有所畏惧,但是在理性和理论上接受,加上对萨特的一往情深,所以答应了。在准则定下之後,萨特首先付诸实现,并坦然地和西蒙波娃谈论他的女人们。

面对这种情形,西蒙波娃在第二卷自传《鼎盛人生》(The Prime of Life)中写道:「在我这方面是没有嫉妒的┅┅我既然已经接受了这个原则,那就没有困难接受这个事实。」但这完全不是西蒙波娃的真实。在她毫不讳言是根据自身经历而写的第一本小说《女宾》(She Comes to Stay)中,女主角在无数次理性和感性的挣扎、妒火和原则的冲突中痛苦不堪,最後把她的情敌杀了。而且是完全按照存在主义哲学理论做的,小说这样结尾:「『我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这样做了』┅┅她选择了自己。」

为了实践「各自可以体验和他人的偶然情爱」的理论,西蒙波娃在一次到美国的旅行中和芝加哥的作家艾格林(Nelson Algren)相爱,并给他写了後来发表出来长达五百多页的情书。她在信中写道:她有「使自己幸福的天才」。但真实并非如此,她的美国情人不仅没能使她缓解对萨特情妇们的妒嫉,反而更增加了一层困扰。

尽管对描述自己的真实情感相当有保留,西蒙波娃在她的几部传记中还是经常流露出她和萨特关系的痛苦。她多次提到经常喝酒,经常泪如泉涌,或突然无法控制地痛哭,随後是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沮丧,觉得周围一切都是灰色的,毫无生气。由於萨特定期去见他的其他女人,西蒙波娃写道:「和萨特分离总是令我非常痛苦。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都长时间地哭泣。」

难以想像这个曾被《纽约时报》称为「女权运动之母」、这个令无数女性羡慕、佩服的榜样,竟常常如一个小女人般可怜。她的经历无法不给人一种感觉,她本人是她那种女权主义的最大受害者,只不过她用巨大的理性克制了自己。她说希望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种样板式的经验。於是为了成为样板,为了实践一种理论和设想的生活方式,她宁肯忍受巨大的痛苦,宁肯扭曲自己。

西蒙波娃这种情愿牺牲自己的情感,也要满足萨特情欲的做法,从男性自私的角度来看,似乎应该感激。但事实是,她不仅摧残了自己,也害了萨特。正是在西蒙波娃的耸恿下,萨特才坦然地、理直气壮地放纵自己,最後把男人的自私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里,西蒙波娃是负有相当大责任的,她扮演了一个既可悲、又可怜的角色。

她不仅容忍、耸恿了萨特的女人们,甚至帮助拉皮条,勾引自己年轻的女学生送给萨特。在和萨特关系的痛苦和沮丧中,她试图从女人中寻找情感安慰,和萨特的女人们发展同性恋关系。但这种荒唐的关系不仅没能给她带来解脱,反而更把她拖向痛苦的深渊。

而萨特也净找些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就要那种被崇拜的感觉。他自己对需要各种女人的解释是:「敏感和智慧不能分割,敏感是智慧的一部份」;他「希望从女性那里得到男人在成长过程中失去的敏感」。这话听起来满有道理,但他似乎忘记了,敏感不只是指自己对外界事务的感觉,还包括对他人的理解。虽然西蒙波娃拼命努力去理解萨特,而萨特却从未理解、甚至从未想过去理解那个和他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女人,就更别提其他女人了。萨特的做法是左派的典型,他们总能拿出各种听来满是那麽回事儿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和实践无论怎样脱节,都无关紧要了。

在这些和女人们的关系中,萨特和绝大多数男人完全一样,要满足的只不过是男人的征服欲、肉体快感和被女人们宠着的得意。但这两个所谓的哲学家,硬要从这里面解释出各种意义,西蒙波娃更是拼命努力地要去理解萨特那些根本不存在的「独特」,并为只有她能「理解」萨特而自得。谁知道萨特的其他女人们是否也或多或少地持同样想法呢?

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女性成了效仿西蒙波娃的受害者。好莱坞影星、美国女权主义分子简.芳达在她最近出版的自传《我迄今为止的人生》(My Life So Far)中就详细地描述了她怎麽帮助第一个丈夫找情妇、和妓女一起伺候丈夫的经历。这个「疯」了一辈子、现在政治上仍继续左疯的、离了三次婚的近七十岁的简.芳达,唯一在情感问题上开始醒悟:表示羡慕那些维持了一辈子婚姻的老人,遗憾自己没能有一次维持了五十年的婚姻。

左派们首先害了自己,然後害他人、害世界。西蒙波娃是个最典型的代表,她首先害苦了自己,其次害了萨特,害了萨特的其他女人们,然後他们一起害死了无数崇拜他们「高智商」、要模仿他们生活方式的年轻人。

西蒙波娃在扮演著女性「样板」的角色、不和任何一个萨特的情妇公开决裂的同时,绝对没有忘记报复她们。她在自己的五本传记中,(除第一本描述少女时代的之外)对萨特的女人们极尽嘲讽、挖苦和贬损。萨特死後,她出版了萨特给她的信件,把其中萨特对别的女人的议论,从性、爱、相貌,到年龄、智商等等,全都一古脑地倒了出来。她在传记中说,「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同志和战友般的关系使我们足以嘲弄我们和任何其他人的关系。」萨特对西蒙波娃说,「我和你是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也就是说他和其他女人是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萨特还多次跟西蒙波娃强调,她是中心,其他女人只是边缘。这些信件发表之後,令好几个萨特的情妇愤怒至极,她们意识到自己成了萨特和西蒙波娃的牺牲品。”


开放式的男女之爱,无私的只是表象,两者中爱得更多的那一位,付出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牺牲了却没有赢得战争的成果,一定憋着一肚子的委屈和伤心,爱得绝望又辛苦。自由的灵魂喜欢追逐无限的宽广,受宠的爱人无限度的滥用自己的权利,无视对方的感受,这样的爱是自私的也是悲伤的。我想萨特其实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否则他怎会无视西蒙波娃的愤怒呢?顾城也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否则怎会不在意谢烨无言的怨恨?



作为女权运动之母的西蒙波娃自得地宣告「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同志和战友般的关系使我们足以嘲弄我们和任何其他人的关系。」,她或许没有发现自己只是站在一群情敌的最上端自欺欺人。为了那个专宠的男人,她依旧是一个附属品,没有界限和底线的自由只会毁掉爱情,终身情侣或许是个贪婪的伪命题,如果是真爱,为何不敢给予承偌?

在终身情侣的实验中,被世人掐头去尾只讲故事的前半段,被用来夸大伟大爱情中的包容和大度,也被用来为人性中的滥情做借口,但事实上唯一能说明的是这样的爱情不平等,一个人太无私必定纵容了另一个人的太自私,所谓的终身情侣,终究不如一夫一妻制来得磊落有担当。



越是真爱越需要缰绳,愿意为爱着的对方约束自己,那才是爱的表现,因为爱所以克制,因为爱所以守诺。爱的无私不在于过渡挥霍自己的欲望,使用自己被宠爱的权利,而是珍惜那个爱自己的人,也全心全意的去爱对方,投入自己的感情。爱的无私表现在不过度索取,留给对方成长的空间,但同时也不能放弃自己,过分依赖对方。爱是两个人的行军,彼此照应,相互关爱,适当妥协,在同一片天空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潜能。

灵夕的短篇分析得很独到深刻。他们像二个挑战爱情极限的人,相信自己对爱情的耐力与宽容,宁愿付出、忍受超常的痛苦。那根爱情的缆索是否依然坚固呢?

或许很多丝已经早就断了;而其余的绳索还是侥幸地拉住了他们。可这还是爱情吗?它的样子好扭曲啊!
 
灵夕的短篇分析得很独到深刻。他们像二个挑战爱情极限的人,相信自己对爱情的耐力与宽容,宁愿付出、忍受超常的痛苦。那根爱情的缆索是否依然坚固呢?

或许很多丝已经早就断了;而其余的绳索还是侥幸地拉住了他们。可这还是爱情吗?它的样子好扭曲啊!
我总觉得你要是真爱一个人的话,是不会对别人动心的,也会约束自己,同时也不会允许对方跟别人好。

我觉得萨特和西蒙波娃,从始至终都不是真正的爱情。他们的故事,一点也不让人感动,反而觉得畸形。
 
灵夕的短篇分析得很独到深刻。他们像二个挑战爱情极限的人,相信自己对爱情的耐力与宽容,宁愿付出、忍受超常的痛苦。那根爱情的缆索是否依然坚固呢?

或许很多丝已经早就断了;而其余的绳索还是侥幸地拉住了他们。可这还是爱情吗?它的样子好扭曲啊!
一尘说的很好,我觉得西蒙波娃是女权反被女权误,高估了自己的理性。
人不可能把好事情都占全的,无限贪婪的背后是无限的膨胀,就好像是气球,总有撑不住的时候...更不用说爱了。
有人说波娃是骑虎难下,还是很形象的。
 
《骄傲的女人 vs. 得不到的爱》

3.jpg


我们生活的世界,光明和黑暗各占一半。

人的情感,也有着复杂的两重性,理性和感性并存,卑微和高贵辉映。好的小说可以抛开时代和环境抽离出来,你可以把故事情节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座城市:巴黎,德国,上海。故事的男主可以是一个阔少,一个军官,一个伯爵,一个钢琴师,女主可以是一个妓女,一个工厂的纺织女工,一个酒店的前台,一个护士,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无论在哪里,有什么身份,那种感情却是依然不变。一个痴心到底的女子,一个绝情的男人,看小说的人看得是故事,而写小说的人写得是感情。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往往放到哪里都一样感动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大多懂得克制忍耐,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偶尔沉溺在小说中去体验一下极致任性的爱情,哪怕是虚构的疯狂,也可以发人深省。



茨威格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让人震惊的爱情故事,一段沉默而卑微的感情,小说篇幅不长,文字非常流畅,情节和人物都不复杂,但这个故事前前后后我大概读过有三遍,每次都是依然的感动。



记得第一次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一开篇就读到了那句话“我的孩子死了”,突然就觉得一阵心悸。当一个女人说自己的孩子死了,觉得那真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然后作者用女孩的口吻娓娓道来,时而是痛苦的回忆,时而是恳切的哀求,如泣如诉的独白贯穿始终....将爱的痴迷刻画的深入骨髓。



女孩从13岁起就爱上了她英俊又才华横溢的邻居。他也同时是个花花公子。小女孩长到18岁,让他成为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她颤栗着幸福着,但是她又是如此了解这个男人,她知道,他将很快地离开,转向另一个女人。三个夜晚之后,果然,他说他要去旅行,然后就绝尘而去,全然不知女孩怀上了他的孩子。



女孩的爱是绝望而又沉默的,为了她深爱着的男人,她默默地生下了这个孩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婴儿,让孩子过上舒适的生活,女孩靠结交有钱男人来过活,她自己毫不避讳地称之为"卖淫"。但是,当她再一次偶遇男主,女人毫不犹豫地抛下对她倾心的情人,再一次与男人共度春宵,可是他居然没有认出这个用所有激情爱着他的女人正是他从前的邻居,也是那个曾与他春风几度的纯真少女。更让女孩心酸的是,最后就连男人的老仆人都认出了她,可是男人依旧对她记忆全无...后来女人和孩子双双得了流感,孩子在一个冬天的早上死去了,女人在死之前,把她对男人的毕生之爱,写在了一封信里,寄给了男人。小说的绝大部分,就是这封信的内容。女人的信写得很悲伤,却没有流露出一丝怨恨。



能爱得无怨无悔,狂热到偏执的地步,现实中是绝对没有的。这种狂热完全可以称之为"OBSESSION",至死不渝的偏执用尽了女人的一生,她强烈的自毁,无可救药的沉迷,让人惊叹爱情的不可思议的同时,又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倾慕?什么是迷恋?什么是不可解释的吸引力?什么是纯碎不含杂质的爱情?



透过13岁的女孩子的眼睛,茨威格这样描述男主人公:"在这最初的瞬间我就非常清晰地感觉到你所具有的独特之处,不仅是我,凡是和你认识的人都怀着一种意外的心情在你身上一再感觉到:你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既是一个轻浮、贪玩、喜欢奇遇的热情少年,同时又是一个在你从事的那门艺术方面无比严肃、认真负责、极为渊博、很有学问的长者。我当时无意识地感觉到了后来每个人在你身上都得到的那种印象:你过着一种双重生活,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这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我这个十三岁的姑娘,第一眼就感觉到了你身上的这种两重性,当时象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了。 "


一个可怜有卑微的女子,从头到尾都没有被真正爱过。她和他之间只有肉体的欢愉,但是最多不超过三天,他就厌倦了,他把她当作又一个轻浮的女人,从来没有认可她的精神,她的爱没有得到过对等的回报,凄惨的让人不忍直视。难怪很多母亲干脆将这个故事当作反面教材来告诫年青单纯的女孩们,不要相信爱情,不要飞蛾扑火,迷恋一个人有多么疯狂多么愚蠢多么不可理喻。



但我不得不说这个女人其实并不卑微,正相反她十分的高贵,即便她爱得尸骨无存,她也有着女人的骄傲,自始自终她没有乞讨过回报,她的爱是纯粹的:否则她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职责,而不去寻求他的帮助;否则她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他,却不肯告诉他自己是谁,否则她不会连代表爱慕的白玫瑰都是匿名寄出的。她一直希望他能够认出她,然后爱上她,被她打动,永远记住她,并且心甘情愿地留在她的身边。因为那样才是和她对等的爱情。她的爱很绝对,如果男人无法对等的爱她,她宁可被误解,被遗忘,甚至孤独的死去也不要让他知道,这是女人的骄傲,她也有自尊。

爱上一个人本来就是一件卑微的事情,一种祈求而膜拜的姿态,她为他倾倒,一开局就已经输了,但是她倔强地保持着尊严,她不屑于让他同情,虽然她爱得发了疯,却从来都尊重他的一切,她没有打搅过他,她只是按照他喜欢的方式出现并且离开,从来没有逼迫他做任何一件事情。最后的那一封信,如果不是因为太过孤单绝望,也是不会写的,或许因为死了就不再是她了吧。女孩没有要求见他最后一面,也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墓地,只是求他在生日的时候为她插上一朵白玫瑰,只要心里知道有过一个女人如此这般的爱过他就可以了,其它的都不重要了。



信的结尾,女人用最悲切绝望的口吻哀泣,他们的孩子死了,她也即将死去,她的爱终于可以平息了,她知道他从来没有对她有过哪怕一点点的怜悯,但是她用尽了一辈子去守望一个得不到的男人。爱情,即便是求之不得的爱情,即便是卑微到尘埃里,也可以纯粹到让人落泪。真是凄美极了。



茨威格最后将画面转向男主:“他两手哆嗦,把信放下。然后他长时间地凝神沉思。他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一个邻家的小姑娘,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可是这些回忆,朦胧不清,混乱不堪,就象哗哗流淌的河水底下的一块石头,闪烁不定,变换莫测。阴影不时涌来,又倏忽散去,终于构不成一个图形。他感觉的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可是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他仿佛觉得,所有这些形象他都梦见过,常常在深沉的梦里见到过,然而也只是梦见过而已。

他的目光忽然落到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蓝花瓶上。瓶里是空的,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他生日这一天花瓶是空的,没有插花。他悚然一惊: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阴冷的穿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飘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蓝花瓶的细节从第一次女孩去男主的房间就注意到了,在第一次相遇后,男主从花瓶里拿出4朵白玫瑰送给她,这里的蓝花瓶和白玫瑰像一个暗喻,男主将女人当作花一样,她们美丽,她们盛开,他只要她们最娇艳的一段时光,他并不真的在意她们,也不想认识和了解她们,就如同他从来没有打算将一朵白玫瑰和另一朵白玫瑰区分开一样,他享受的是肉体之爱,尽管他是一位有教养博学多才的人。而作为对比,女孩虽然一无所有,糟糕的家庭,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有着美丽纯粹的精神,她的出现恰恰反衬出男主博学背后的冷漠和寡情。当女人哀伤地述说着发生过的一切,没有申讨,没有指责,她只是想让他知道有一个女人曾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他,但她的爱仍然是她自己的,如果他没有同样的感觉,她不肯让他带上枷锁,不希望因为她的爱而给他任何负担。她真是个倔强的女人,骄傲得让人心痛。空空的蓝花瓶传递出男主惆怅的心情:生命里的看似平常的东西,失去后才知道珍惜....



合上书,不得不赞叹一声好小说就是这样的啊,作者不动声色的讲述着,每一个转折每一个细节都包含深刻含义,最后茨威格谦恭地将故事放在你的面前,将一切思考和评判留给了读者。即便在作者逝去后的多年,今天看他的小说也一点不觉得隔膜,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潮流在变,但是人性中最深层的情感终究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吧。
 
《骄傲的女人 vs. 得不到的爱》

浏览附件570603

我们生活的世界,光明和黑暗各占一半。

人的情感,也有着复杂的两重性,理性和感性并存,卑微和高贵辉映。好的小说可以抛开时代和环境抽离出来,你可以把故事情节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座城市:巴黎,德国,上海。故事的男主可以是一个阔少,一个军官,一个伯爵,一个钢琴师,女主可以是一个妓女,一个工厂的纺织女工,一个酒店的前台,一个护士,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无论在哪里,有什么身份,那种感情却是依然不变。一个痴心到底的女子,一个绝情的男人,看小说的人看得是故事,而写小说的人写得是感情。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往往放到哪里都一样感动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大多懂得克制忍耐,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偶尔沉溺在小说中去体验一下极致任性的爱情,哪怕是虚构的疯狂,也可以发人深省。



茨威格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让人震惊的爱情故事,一段沉默而卑微的感情,小说篇幅不长,文字非常流畅,情节和人物都不复杂,但这个故事前前后后我大概读过有三遍,每次都是依然的感动。



记得第一次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一开篇就读到了那句话“我的孩子死了”,突然就觉得一阵心悸。当一个女人说自己的孩子死了,觉得那真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然后作者用女孩的口吻娓娓道来,时而是痛苦的回忆,时而是恳切的哀求,如泣如诉的独白贯穿始终....将爱的痴迷刻画的深入骨髓。



女孩从13岁起就爱上了她英俊又才华横溢的邻居。他也同时是个花花公子。小女孩长到18岁,让他成为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她颤栗着幸福着,但是她又是如此了解这个男人,她知道,他将很快地离开,转向另一个女人。三个夜晚之后,果然,他说他要去旅行,然后就绝尘而去,全然不知女孩怀上了他的孩子。



女孩的爱是绝望而又沉默的,为了她深爱着的男人,她默默地生下了这个孩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婴儿,让孩子过上舒适的生活,女孩靠结交有钱男人来过活,她自己毫不避讳地称之为"卖淫"。但是,当她再一次偶遇男主,女人毫不犹豫地抛下对她倾心的情人,再一次与男人共度春宵,可是他居然没有认出这个用所有激情爱着他的女人正是他从前的邻居,也是那个曾与他春风几度的纯真少女。更让女孩心酸的是,最后就连男人的老仆人都认出了她,可是男人依旧对她记忆全无...后来女人和孩子双双得了流感,孩子在一个冬天的早上死去了,女人在死之前,把她对男人的毕生之爱,写在了一封信里,寄给了男人。小说的绝大部分,就是这封信的内容。女人的信写得很悲伤,却没有流露出一丝怨恨。



能爱得无怨无悔,狂热到偏执的地步,现实中是绝对没有的。这种狂热完全可以称之为"OBSESSION",至死不渝的偏执用尽了女人的一生,她强烈的自毁,无可救药的沉迷,让人惊叹爱情的不可思议的同时,又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倾慕?什么是迷恋?什么是不可解释的吸引力?什么是纯碎不含杂质的爱情?



透过13岁的女孩子的眼睛,茨威格这样描述男主人公:"在这最初的瞬间我就非常清晰地感觉到你所具有的独特之处,不仅是我,凡是和你认识的人都怀着一种意外的心情在你身上一再感觉到:你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既是一个轻浮、贪玩、喜欢奇遇的热情少年,同时又是一个在你从事的那门艺术方面无比严肃、认真负责、极为渊博、很有学问的长者。我当时无意识地感觉到了后来每个人在你身上都得到的那种印象:你过着一种双重生活,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这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我这个十三岁的姑娘,第一眼就感觉到了你身上的这种两重性,当时象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了。 "


一个可怜有卑微的女子,从头到尾都没有被真正爱过。她和他之间只有肉体的欢愉,但是最多不超过三天,他就厌倦了,他把她当作又一个轻浮的女人,从来没有认可她的精神,她的爱没有得到过对等的回报,凄惨的让人不忍直视。难怪很多母亲干脆将这个故事当作反面教材来告诫年青单纯的女孩们,不要相信爱情,不要飞蛾扑火,迷恋一个人有多么疯狂多么愚蠢多么不可理喻。



但我不得不说这个女人其实并不卑微,正相反她十分的高贵,即便她爱得尸骨无存,她也有着女人的骄傲,自始自终她没有乞讨过回报,她的爱是纯粹的:否则她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职责,而不去寻求他的帮助;否则她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他,却不肯告诉他自己是谁,否则她不会连代表爱慕的白玫瑰都是匿名寄出的。她一直希望他能够认出她,然后爱上她,被她打动,永远记住她,并且心甘情愿地留在她的身边。因为那样才是和她对等的爱情。她的爱很绝对,如果男人无法对等的爱她,她宁可被误解,被遗忘,甚至孤独的死去也不要让他知道,这是女人的骄傲,她也有自尊。

爱上一个人本来就是一件卑微的事情,一种祈求而膜拜的姿态,她为他倾倒,一开局就已经输了,但是她倔强地保持着尊严,她不屑于让他同情,虽然她爱得发了疯,却从来都尊重他的一切,她没有打搅过他,她只是按照他喜欢的方式出现并且离开,从来没有逼迫他做任何一件事情。最后的那一封信,如果不是因为太过孤单绝望,也是不会写的,或许因为死了就不再是她了吧。女孩没有要求见他最后一面,也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墓地,只是求他在生日的时候为她插上一朵白玫瑰,只要心里知道有过一个女人如此这般的爱过他就可以了,其它的都不重要了。



信的结尾,女人用最悲切绝望的口吻哀泣,他们的孩子死了,她也即将死去,她的爱终于可以平息了,她知道他从来没有对她有过哪怕一点点的怜悯,但是她用尽了一辈子去守望一个得不到的男人。爱情,即便是求之不得的爱情,即便是卑微到尘埃里,也可以纯粹到让人落泪。真是凄美极了。



茨威格最后将画面转向男主:“他两手哆嗦,把信放下。然后他长时间地凝神沉思。他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一个邻家的小姑娘,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可是这些回忆,朦胧不清,混乱不堪,就象哗哗流淌的河水底下的一块石头,闪烁不定,变换莫测。阴影不时涌来,又倏忽散去,终于构不成一个图形。他感觉的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可是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他仿佛觉得,所有这些形象他都梦见过,常常在深沉的梦里见到过,然而也只是梦见过而已。

他的目光忽然落到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蓝花瓶上。瓶里是空的,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他生日这一天花瓶是空的,没有插花。他悚然一惊: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阴冷的穿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飘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蓝花瓶的细节从第一次女孩去男主的房间就注意到了,在第一次相遇后,男主从花瓶里拿出4朵白玫瑰送给她,这里的蓝花瓶和白玫瑰像一个暗喻,男主将女人当作花一样,她们美丽,她们盛开,他只要她们最娇艳的一段时光,他并不真的在意她们,也不想认识和了解她们,就如同他从来没有打算将一朵白玫瑰和另一朵白玫瑰区分开一样,他享受的是肉体之爱,尽管他是一位有教养博学多才的人。而作为对比,女孩虽然一无所有,糟糕的家庭,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有着美丽纯粹的精神,她的出现恰恰反衬出男主博学背后的冷漠和寡情。当女人哀伤地述说着发生过的一切,没有申讨,没有指责,她只是想让他知道有一个女人曾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他,但她的爱仍然是她自己的,如果他没有同样的感觉,她不肯让他带上枷锁,不希望因为她的爱而给他任何负担。她真是个倔强的女人,骄傲得让人心痛。空空的蓝花瓶传递出男主惆怅的心情:生命里的看似平常的东西,失去后才知道珍惜....



合上书,不得不赞叹一声好小说就是这样的啊,作者不动声色的讲述着,每一个转折每一个细节都包含深刻含义,最后茨威格谦恭地将故事放在你的面前,将一切思考和评判留给了读者。即便在作者逝去后的多年,今天看他的小说也一点不觉得隔膜,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潮流在变,但是人性中最深层的情感终究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吧。
“爱上一个人本来就是一件卑微的事情,一种祈求而膜拜的姿态。 ”写得真好!! 赞同灵夕, 人性最深层的东西是一样的。 我们生活的环境会变, 生活方式会变, 生活水平会变。 但人的基本需求和感受都不会变。
 
《骄傲的女人 vs. 得不到的爱》

浏览附件570603

我们生活的世界,光明和黑暗各占一半。

人的情感,也有着复杂的两重性,理性和感性并存,卑微和高贵辉映。好的小说可以抛开时代和环境抽离出来,你可以把故事情节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座城市:巴黎,德国,上海。故事的男主可以是一个阔少,一个军官,一个伯爵,一个钢琴师,女主可以是一个妓女,一个工厂的纺织女工,一个酒店的前台,一个护士,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无论在哪里,有什么身份,那种感情却是依然不变。一个痴心到底的女子,一个绝情的男人,看小说的人看得是故事,而写小说的人写得是感情。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往往放到哪里都一样感动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大多懂得克制忍耐,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偶尔沉溺在小说中去体验一下极致任性的爱情,哪怕是虚构的疯狂,也可以发人深省。



茨威格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让人震惊的爱情故事,一段沉默而卑微的感情,小说篇幅不长,文字非常流畅,情节和人物都不复杂,但这个故事前前后后我大概读过有三遍,每次都是依然的感动。



记得第一次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一开篇就读到了那句话“我的孩子死了”,突然就觉得一阵心悸。当一个女人说自己的孩子死了,觉得那真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然后作者用女孩的口吻娓娓道来,时而是痛苦的回忆,时而是恳切的哀求,如泣如诉的独白贯穿始终....将爱的痴迷刻画的深入骨髓。



女孩从13岁起就爱上了她英俊又才华横溢的邻居。他也同时是个花花公子。小女孩长到18岁,让他成为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她颤栗着幸福着,但是她又是如此了解这个男人,她知道,他将很快地离开,转向另一个女人。三个夜晚之后,果然,他说他要去旅行,然后就绝尘而去,全然不知女孩怀上了他的孩子。



女孩的爱是绝望而又沉默的,为了她深爱着的男人,她默默地生下了这个孩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婴儿,让孩子过上舒适的生活,女孩靠结交有钱男人来过活,她自己毫不避讳地称之为"卖淫"。但是,当她再一次偶遇男主,女人毫不犹豫地抛下对她倾心的情人,再一次与男人共度春宵,可是他居然没有认出这个用所有激情爱着他的女人正是他从前的邻居,也是那个曾与他春风几度的纯真少女。更让女孩心酸的是,最后就连男人的老仆人都认出了她,可是男人依旧对她记忆全无...后来女人和孩子双双得了流感,孩子在一个冬天的早上死去了,女人在死之前,把她对男人的毕生之爱,写在了一封信里,寄给了男人。小说的绝大部分,就是这封信的内容。女人的信写得很悲伤,却没有流露出一丝怨恨。



能爱得无怨无悔,狂热到偏执的地步,现实中是绝对没有的。这种狂热完全可以称之为"OBSESSION",至死不渝的偏执用尽了女人的一生,她强烈的自毁,无可救药的沉迷,让人惊叹爱情的不可思议的同时,又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倾慕?什么是迷恋?什么是不可解释的吸引力?什么是纯碎不含杂质的爱情?



透过13岁的女孩子的眼睛,茨威格这样描述男主人公:"在这最初的瞬间我就非常清晰地感觉到你所具有的独特之处,不仅是我,凡是和你认识的人都怀着一种意外的心情在你身上一再感觉到:你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既是一个轻浮、贪玩、喜欢奇遇的热情少年,同时又是一个在你从事的那门艺术方面无比严肃、认真负责、极为渊博、很有学问的长者。我当时无意识地感觉到了后来每个人在你身上都得到的那种印象:你过着一种双重生活,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这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我这个十三岁的姑娘,第一眼就感觉到了你身上的这种两重性,当时象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了。 "


一个可怜有卑微的女子,从头到尾都没有被真正爱过。她和他之间只有肉体的欢愉,但是最多不超过三天,他就厌倦了,他把她当作又一个轻浮的女人,从来没有认可她的精神,她的爱没有得到过对等的回报,凄惨的让人不忍直视。难怪很多母亲干脆将这个故事当作反面教材来告诫年青单纯的女孩们,不要相信爱情,不要飞蛾扑火,迷恋一个人有多么疯狂多么愚蠢多么不可理喻。



但我不得不说这个女人其实并不卑微,正相反她十分的高贵,即便她爱得尸骨无存,她也有着女人的骄傲,自始自终她没有乞讨过回报,她的爱是纯粹的:否则她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职责,而不去寻求他的帮助;否则她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他,却不肯告诉他自己是谁,否则她不会连代表爱慕的白玫瑰都是匿名寄出的。她一直希望他能够认出她,然后爱上她,被她打动,永远记住她,并且心甘情愿地留在她的身边。因为那样才是和她对等的爱情。她的爱很绝对,如果男人无法对等的爱她,她宁可被误解,被遗忘,甚至孤独的死去也不要让他知道,这是女人的骄傲,她也有自尊。

爱上一个人本来就是一件卑微的事情,一种祈求而膜拜的姿态,她为他倾倒,一开局就已经输了,但是她倔强地保持着尊严,她不屑于让他同情,虽然她爱得发了疯,却从来都尊重他的一切,她没有打搅过他,她只是按照他喜欢的方式出现并且离开,从来没有逼迫他做任何一件事情。最后的那一封信,如果不是因为太过孤单绝望,也是不会写的,或许因为死了就不再是她了吧。女孩没有要求见他最后一面,也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墓地,只是求他在生日的时候为她插上一朵白玫瑰,只要心里知道有过一个女人如此这般的爱过他就可以了,其它的都不重要了。



信的结尾,女人用最悲切绝望的口吻哀泣,他们的孩子死了,她也即将死去,她的爱终于可以平息了,她知道他从来没有对她有过哪怕一点点的怜悯,但是她用尽了一辈子去守望一个得不到的男人。爱情,即便是求之不得的爱情,即便是卑微到尘埃里,也可以纯粹到让人落泪。真是凄美极了。



茨威格最后将画面转向男主:“他两手哆嗦,把信放下。然后他长时间地凝神沉思。他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一个邻家的小姑娘,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可是这些回忆,朦胧不清,混乱不堪,就象哗哗流淌的河水底下的一块石头,闪烁不定,变换莫测。阴影不时涌来,又倏忽散去,终于构不成一个图形。他感觉的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可是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他仿佛觉得,所有这些形象他都梦见过,常常在深沉的梦里见到过,然而也只是梦见过而已。

他的目光忽然落到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蓝花瓶上。瓶里是空的,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他生日这一天花瓶是空的,没有插花。他悚然一惊: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阴冷的穿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飘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蓝花瓶的细节从第一次女孩去男主的房间就注意到了,在第一次相遇后,男主从花瓶里拿出4朵白玫瑰送给她,这里的蓝花瓶和白玫瑰像一个暗喻,男主将女人当作花一样,她们美丽,她们盛开,他只要她们最娇艳的一段时光,他并不真的在意她们,也不想认识和了解她们,就如同他从来没有打算将一朵白玫瑰和另一朵白玫瑰区分开一样,他享受的是肉体之爱,尽管他是一位有教养博学多才的人。而作为对比,女孩虽然一无所有,糟糕的家庭,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有着美丽纯粹的精神,她的出现恰恰反衬出男主博学背后的冷漠和寡情。当女人哀伤地述说着发生过的一切,没有申讨,没有指责,她只是想让他知道有一个女人曾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他,但她的爱仍然是她自己的,如果他没有同样的感觉,她不肯让他带上枷锁,不希望因为她的爱而给他任何负担。她真是个倔强的女人,骄傲得让人心痛。空空的蓝花瓶传递出男主惆怅的心情:生命里的看似平常的东西,失去后才知道珍惜....



合上书,不得不赞叹一声好小说就是这样的啊,作者不动声色的讲述着,每一个转折每一个细节都包含深刻含义,最后茨威格谦恭地将故事放在你的面前,将一切思考和评判留给了读者。即便在作者逝去后的多年,今天看他的小说也一点不觉得隔膜,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潮流在变,但是人性中最深层的情感终究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吧。

茨威格的这一篇,真正不愧是大师之作。
故事感人至深,随然知道这就是一篇小说,现实世界里不可能有这样的故事,还是被书里的对感情的描写感动。
书中的女人让人羡慕,虽然她贫穷无助,但是她心里藏着一份儿真正的爱情。我们大多数人都庸庸碌碌地活着,有几个人真正心里有爱情呢?
 
“爱上一个人本来就是一件卑微的事情,一种祈求而膜拜的姿态。 ”写得真好!! 赞同灵夕, 人性最深层的东西是一样的。 我们生活的环境会变, 生活方式会变, 生活水平会变。 但人的基本需求和感受都不会变。
谢谢一尘。能传世的作品里常常蕴含着普世的道理。真挚的感情总是很打动人。
 
茨威格的这一篇,真正不愧是大师之作。
故事感人至深,随然知道这就是一篇小说,现实世界里不可能有这样的故事,还是被书里的对感情的描写感动。
书中的女人让人羡慕,虽然她贫穷无助,但是她心里藏着一份儿真正的爱情。我们大多数人都庸庸碌碌地活着,有几个人真正心里有爱情呢?
谢谢拥抱。最美的爱情一般都发生在学生年代,走入社会后就越来越难遇到真正的爱情,现代社会的高压和快节奏已经让爱情成为奢侈品了。
 
谢谢拥抱。最美的爱情一般都发生在学生年代,走入社会后就越来越难遇到真正的爱情,现代社会的高压和快节奏已经让爱情成为奢侈品了。
假设:双方都保持着诚挚朴素的感情,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都追求并忠实自己的梦想, 都有宽容和理解, 为什么这样的爱情不存在呢?
爱情之所以是奢侈品,不是因为爱情奢侈; 而是具备缔造,保持高品质爱情的人太少了。就像很多时候,人埋怨命运;可是很少有人自责,当盼望的那种运气降临的时候, 当一个完美的女人或男人出现的时候, 自己有那种承担的素质和能力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