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报道关于韩春雨实验结果无法重复的争议

啊哟,全世界只要跟教主有不同意见的统统都可以扣上方黑的帽子,然后就可以随便攻击了。:buttrock:
 
copy + paste ,简单搬运,偶也会,耶!

岳东晓又给出了详解,方舟子还怎么辩解?

实按:岳东晓在《方舟子妄批柴静捏造数据的错误》一文中指出方舟子虽然阅读了原论文,却根本没看懂。但方舟子还反驳说岳东晓把图看错了。现在岳东晓又给出了详解,方舟子还怎么辩解?

岳东晓
详解方舟子没看懂的雾霾曲线 精选
已有 233 次阅读 2015-3-13 14:05 |个人分类:反民科|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下面这张图最近在科学网引发了巨大的争论,起因是柴静引用了这张图,而方舟子说柴静对原图数据进行了【捏造数据】的改动。该图是 Pei Li等人发表的《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中的图六。方舟子可能是最早给出图出处的。在《方舟子妄批柴静捏造数据的错误》一文中,我指出方舟子虽然阅读了原论文,却根本没看懂。我在文中同时做出了正确的解读。但由于我之前并没有阅读论文,而只是读了这张图,对图中数据点的具体来历并不清楚。

现在我终于读到了这篇论文。下面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特别是讲讲图中的几个数据点到底是怎么来的,希望通过这个详解,能让大家对原论文以及下图有更清楚的了解。


该论文顾名思义是分析北京雾霾对死亡率的影响,这个分析是一个时序统计分析。作者根据的原始数据包括(1)2005-2009年每天的PM2.5等污染指数;(2)每天的温度、湿度等气候数据;(3)每天的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病死亡人数。论文使用的模型公式是:
c689a5f.jpg




其中 E(Y )代表死亡人数期待值,X代表PM指数 (如PM 2.5、PM10),PM指数X 前β
是需要通过分析确定的系数(其意义我在后面会重点讲)。上述公式看起来复杂,各种因素堆在一起。因此,我做一个简单的调整,把左边的对数换成为右边指数,使之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14040099tft3l73t96flw6.jpg



其中 f(T, RH, ...) 是一个未知的温度 T, 湿度RH 及其他变量的函数,在论文中使用多个分段三次曲线 s() 的乘积代表,我们就不必去追究细节了。PM指数的影响在最后的指数项里。论文作者们使用 R软件包中MGCV模块的 gam 程式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 X前面的系数 β。这个计算仅仅是一个调用软件的过程,我们就不必去深究了。问题是 β 的意义是什么。
由上述公式,在其他变量不变,而改变X时,我们有
1403598hslhl56ll514lcv.jpg




可见 β 的意义是:当PM指数X增加一个单位时,死亡率增加的比例。(因为人口固定,死亡率增加比例与死亡人数增加的比例是相同的)。
明白这一点之后,上面那副图的数据点就很清楚了:它们是用2005-2009四年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算出的各年的β值 (upto a multiplying constant)。

原论文图的正确描述应该是【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estimated percent increases in daily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10 ug/m^3 INCREASE of PM2.5 in recent years. 】 原论文图下的描述少了大写的部分。也就是说,原图是 PM2.5 值每增加10,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比。

至于为什么我之前说的根据该图 2006-2009 死亡率几乎直线递增是正确的(当然也符合统计数据),就留给大家思考了。
另外,该论文的模型是否可以改进,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就不在这多讲了。
 
啊哈哈哈,copy 完又在这文章下面看到这段评论,太好玩了:dx:
邵井子1314
是啊,方是民会用百度量身高,会吓死人的。// @芋头微波 : 最右你竟然敢小看永远不错、永远不会输、永远啥都懂的方科唬?!你就不怕方科唬说你身高造假吗?! @棒棒医生 大郎主任是不?[-围观]// @为什么不懂的是我 : 方舟子连概率都不会算,就他那数学水平还指望他能看懂数理统计模型?
 
岳东晓有什么要打的?
还可以期待更多的方黑会陆续到《自然》杂志的读者留言上去“揭批”方舟子。
有个网名叫“亦明”的,自从方舟子四年前得了捍卫科学奖之后,一直持之以恒地给《自然》写读者来信揭露方舟子的“罪行”,据说已经写了49封了。
 
岳东晓说方是民不懂行也没读懂韩的论文,依方是民的脾性,敢对他有任何不敬的都是他的打假对象。估计方是民这会儿正埋头研究看看能不能在岳东晓三十年前的论文里找出一点瑕疵来呢。:monster:


地球上骂方舟子的人比骂习近平的人还多。
如果他是你说的如此,他还不早累死了。
 
地球上骂方舟子的人比骂习近平的人还多。
如果他是你说的如此,他还不早累死了。
我说的不严密,让你抓到一个空子:任何对方是民不敬的都是他的打假对象,应该再加上限制条件:但凡有一定影响力的。普通人骂方舟子的太多了,他当然骂不过来,但是岳东晓不是,所以方肘子是一定要把岳打成方黑的,否则怎么继续维护在教徒心里的永远不败的形象呢?:monster:
 
岳东晓很固执,聪明人的特点。不过上面这句话用个词“几乎”就相当于认错了。
你读完整篇文章了?有没有读岳东晓说方舟子没看懂图的第一篇文章?
实话说,我只看了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evil: 但是为认为这个“几乎”是他引用的上一篇文章的用词,不可能是在这里起弱化结论的意思.:p
 
你读完整篇文章了?有没有读岳东晓说方舟子没看懂图的第一篇文章?
实话说,我只看了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evil: 但是为认为这个“几乎”是他引用的上一篇文章的用词,不可能是在这里起弱化结论的意思.:p
原文被删除了。
 
原文被删除了。
我转帖的那篇文章里的链接都这样。你有兴趣再google 吧。
我反正不会把从来有过正经工作、唯一一篇第一作者身份的学术论文还造假、科普完全靠抄袭盗图的方是民的东西当严肃读物看待的。他就一小丑,我都是把他当笑话看的。
 
我转帖的那篇文章里的链接都这样。你有兴趣再google 吧。
我反正不会把从来有过正经工作、唯一一篇第一作者身份的学术论文还造假、科普完全靠抄袭盗图的方是民的东西当严肃读物看待的。他就一小丑,我都是把他当笑话看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4007-876217.html
看了一下链接,里面的图中数据有矛盾啊。
 
中国的科研环境是很好的。有人很形象地比喻说:
“面对学术造假的质疑,首尔大学调查了黄禹锡,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调查了小保方晴子,河北科技大学以及科学网高山等博主调查了方舟子。 ”
 
公布实验的protocol根本就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否则怎么让其他人重复?根据这个protocol重复不出其实验结果才是重磅消息,说明其实验protocol无效或做假。
据这个protocol重复不出其实验结果是重磅消息, 很多nature里面的结论都没法根据protocol被重复(如果不是大部分), 在科研界里面一点都不稀奇。不能说明造假,有时甚至只能说明你笨。 就像烹调,你有配方也做不出名厨一样的味道, 太多细节根本没法写在实验方法里面。
 
据这个protocol重复不出其实验结果是重磅消息, 很多nature里面的结论都没法根据protocol被重复(如果不是大部分), 在科研界里面一点都不稀奇。不能说明造假,有时甚至只能说明你笨。 就像烹调,你有配方也做不出名厨一样的味道, 太多细节根本没法写在实验方法里面。
公开发表的科研实验,别人能重复只是你不能,说明你笨;别人都不能重复只有你自己(或匿名者)说能,说明你聪敏过头了。
 
据这个protocol重复不出其实验结果是重磅消息, 很多nature里面的结论都没法根据protocol被重复(如果不是大部分), 在科研界里面一点都不稀奇。不能说明造假,有时甚至只能说明你笨。 就像烹调,你有配方也做不出名厨一样的味道, 太多细节根本没法写在实验方法里面。
我以前以为老向们是LAB里的,可现在估计他LAB都没混下来,因为他连怎么喷人都不懂。自然杂志上那些生化论文,70%的实验都是重复不出来,这是基本事实。。。拿着数学物理的伦理去喷生化界,对不对两说着,首先他属于川朴型的装B,脑子坏了。
喷韩春雨得从数据筛选、数据修改、数据造假开始入手,而数据筛选数据修改是每个生化博士博士后的必修课,连国际知名的生化公司都这么干,这既是产业的潜规则,又是业内人要求匿名的主要原因。
凭空捏造数据的指控不是内部人恶斗是拿不到证据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