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IB新生录取结果放榜了!

录取标准包括老师推荐,学校成绩,申请表问题的回答,和CAT成绩吧。有些是硬指标,有些是软指标。info night好象没有很清楚说各项指标占的比例吧。没被录取,没啥后悔,也谈不上被谁害了。

info night是没说各项指标占的比例,也不可能告大家比例。 但说的很清楚, 除了家长的评语不评估,其它都要评估。可以说是打分。最终是以打分排队录取。这里学校录取是有标准的,所谓的“软指标”也是有标准的,有偏差但不会很大。热老师有自身目的拿CAT一项说事,你去了info night, 申请时按要求交了申请, 就不应该仅拿CAT来说录取。再说 上了IB又如何呢?15-18是孩子长身体的年龄, 大量的作业, 孩子每天睡眠都不足, 家长看了都心疼。
 
我看你 把你娃给害了, 或者说热老师把你和你娃都给害了。热老师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在CFC发了成百上千的帖子把CAT考试当做IB学校的录取标准。热老师忽悠他哪儿的房价, 司马昭之心,大多CFCers皆知。你娃申请IB, IB 申请information night, 你没去吗? 什么录取标准information night 讲的清清楚楚,你不知道吗?
难得有明白人。请问你知道除CAT之外的因素占多大比例吗?范文,问题回答,老师推荐各占多少比例?有性别,种族,学校间平衡的考虑吗?
 
那请你帮忙找找这percentile的定义? 这percentile话题去年也有几个热帖提到,真是不能自圆其说。
这楼例子中孩子一堆99%,几个90%,怎么还进不去160/300, 160/400?又是极小概率事件撞车?
我的理解是在CAT 4 正式发行 之前,CTC 在全国的一些省市找了一些学校做测试。 根据这些测试的结果建立一个标准(norm)现在参加考试的孩子的percentile 是against 这个preset 的标准,和参加本次考试的300或400 考生无关。至于制定这个标准的样本的是否足够大,样本的代表性是否准确,那是属于专业范畴的东东了。
IB 录取不是高考录取,cat 考试成绩是录取标准的一个因素,不是唯一因素。这一点在CB 的IB INFO night 说的很清楚了。
 
完全同意ib录取不是只侧重cat考试成绩,若这样,那么邮件最好就不要在录取结果后面只是单独附上cat成绩,这很容易给家长一种错觉,以为cat成绩的排名决定了录取的结果。如果真要公布,那不如把推荐信、成绩单、essay以及申请表各项的权重后的得分都予以公布,孩子也知道自己真正的差距在哪里,而不是纠结于为什么我99%还在等候区。

我的理解是在CAT 4 正式发行 之前,CTC 在全国的一些省市找了一些学校做测试。 根据这些测试的结果建立一个标准(norm)现在参加考试的孩子的percentile 是against 这个preset 的标准,和参加本次考试的300或400 考生无关。至于制定这个标准的样本的是否足够大,样本的代表性是否准确,那是属于专业范畴的东东了。
IB 录取不是高考录取,cat 考试成绩是录取标准的一个因素,不是唯一因素。这一点在CB 的IB INFO night 说的很清楚了。
 
完全同意ib录取不是只侧重cat考试成绩,若这样,那么邮件最好就不要在录取结果后面只是单独附上cat成绩,这很容易给家长一种错觉,以为cat成绩的排名决定了录取的结果。如果真要公布,那不如把推荐信、成绩单、essay以及申请表各项的权重后的得分都予以公布,孩子也知道自己真正的差距在哪里,而不是纠结于为什么我99%还在等候区。
这里也许有个技术上的困难,那就是推荐信是保密的,所以推荐信的得分是不能公布的。
 
这里也许有个技术上的困难,那就是推荐信是保密的,所以推荐信的得分是不能公布的。

不仅有这样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存在这几项除了成绩单之外都很难完全做到标准客观量化,所以既然评价标准是主观性加客观考试成绩共同工作的结果,那就根本没必要单挑出客观成绩放在邮件里背锅。
 
谁见过藤校发个录取邮件还给你附个sat成绩单的。当然,这成绩早就知道。所以,如果还想同时公布cat成绩,直接一键查询就是了,比你几百个学生的挨个贴附件高效多了,也不用混淆了录取标准的丰富性。
 
不仅有这样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存在这几项除了成绩单之外都很难完全做到标准客观量化,所以既然评价标准是主观性加客观考试成绩共同工作的结果,那就根本没必要单挑出客观成绩放在邮件里背锅。
听说以前IB录取是不附CAT成绩的。
 
看了大家的讨论,结合我娃CAT4成绩(4个total 分别是94,94,99,99)和平常的表现,俺真的怀疑IB录取标准。俺娃没被录取但俺没觉得有太多的遗憾,不去也没什么遗憾的。

再提醒一下,CAT4真的只是门坎,过了门坎,看的是其它。社区里有微信公众号文章分析过。
 
看大家讨论比较热闹,也来凑个数。朋友的小孩应该说成绩还不错。除写作87,阅读95,数学99, total battery 也是99。但还是被排在比较靠后的wait list 上了。好像绝大多数家长,估计90%以上都不清楚IB的筛选标准。应该呼吁教委真加透明度,公布一下选择的参考指标。CAT之外的因素占比多少?是否有性别,种族,学校平衡等考虑?
浏览附件818120

两校的info session有解释过,家长学生多跟学校沟通也能获取一些信息,微信群里的家长们相互交流很多,中国校友会公众号也发过几篇文章有过一些分析。这些都是信息渠道。
 
不去欧洲学习,没有什么好的。 北美大学更广泛的认可 AP。 IB 只有 HL被认可。 如果选 3HL+ 3SL, 上大学吃亏不少。 选 6 HL实在太难了,能拿 6 HL 高分的学霸,到哪里都没有问题。他们实际上被 IB 那些作业浪费了太多时间。从机会成本上讲,看不出 IB 有什么好处。留点玩的时间给小孩更好

当领袖需要 well round 的通才。 也就是孔子讲的君子不器。不过就是子贡这种大商人大外交家在孔子眼也不过是高级的器。一个普通人的成长道路是只能是成器,成大器,最后才有可能不器。西方由于阶级固化,上层阶级天生就不需要成器。 比如土豆这种人只需要接受通才教育,不需要任何专业才能。不过土豆不器可以当总理,普通人一开始就想不器,会变成眼高手低的废物。

美国学校越来越多地承认IB了,听讲座的时候好象是说美国有一千多所学校设置了IB。今年美国四藤校到CB推广,至少有两校的招生官明确说IB学生可以不用学AP。
另,IB的HL最少选三门,最多选四门。
 
不仅有这样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存在这几项除了成绩单之外都很难完全做到标准客观量化,所以既然评价标准是主观性加客观考试成绩共同工作的结果,那就根本没必要单挑出客观成绩放在邮件里背锅。

这种录取方式不能说完全客观,但没办法,现在藤校也是类似方法在录取,哈佛都被人告上法庭了,到目前也没公布他们的录取细节。
 
越来越多本身含意就是本来不够多。 更不用说有什么优势。付出和得到的不成比例。
而且说到学校本身, MH 本身不是什么好学校。 IB 办几年以后,整个学校的环境,包括课外活动等等才会有改善。
MH的基础比当年的CB要好多了。。一张白纸好作画,ceativity/inovation,leadership的能力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很多机会在established的学校反而没有。。IB的确课程重,需要合理分配时间才能处理好curriculum and EC的关系,time management的能力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这些soft skills在某种程度上对今后的发展比98/99/100还重要。。

你应该读读UWC的历史,它的创建就是冲着传统的伊顿,温彻斯特这类精英贵族学校去的,选用的就是IB教程。。加西也有UWC,但是还算不上加拿大最顶级的中学。。最顶级的是大多的UCC,百年老校现在也是选用IB 教程。。
 
最后编辑:
不仅有这样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存在这几项除了成绩单之外都很难完全做到标准客观量化,所以既然评价标准是主观性加客观考试成绩共同工作的结果,那就根本没必要单挑出客观成绩放在邮件里背锅。
成绩给考生是必须的。但这个也是私密的。其实ib考试就是一个考试而已。考不好也有运气问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