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注射后25分钟倒地死亡、 挪威33个老人接种后死亡。日本39人接种辉瑞死亡。美国132人接种2针后感染死亡

美FDA调查5人接种疫苗后过敏反应 怀疑致敏原是....​

文章来源: HK01 于 2020-12-19 12:45: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10683 次)

美国FDA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总监马克斯(Peter Marks)在记者会表示,这5宗有关过敏反应事件来自不止一州,当中包括阿拉斯加(Alaska)。

他称,辉瑞疫苗内成分聚乙二醇可能是触发过敏根源,而公众对聚乙二醇的过敏反应有可能比过往理解更为普遍。除了辉瑞疫苗外,莫德纳(Moderna)疫苗也有聚乙二醇成分。

美国FDA表示,大多数有过敏反应史的美国人仍可以安全接种辉瑞疫苗,只有以前对疫苗内成分有严重过敏反应者,才应避免注射。该局又表示,若然已知对莫德纳疫苗成分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同样不应该接种该疫苗。

 
美国的数据完全不可信。生产瑞德西维的公司就是例子。他们自己的试验结果总是有效,第3方的试验结果总是无效。现在我们知道了,第3方是对的。
 
Screenshot_20201220_073441.jpg
 
情况比较糟。美国的同学说周围越来越多的被感染,包括同事,朋友等等。在这种白痴控制策略下,谁都难以避免不被感染。另外疫苗没给人们足够信服的证据能给人们保护。
 
这试验设计和分析的真详细 - 这种科学精神值得称赞
 
这个结果的解读是误导性的.

这种结果, 非常有可能是因为, 参与3期的. 亚裔人士数量偏低, 导致的实验设计误差.
 
据说这次变异的正好是S-突刺蛋白, 真是不幸。
美国的两款mRNA疫苗可能废了。



浏览附件948003



目前,疫苗主要是针对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RBD),而新冠病毒的变异位点虽然在棘突蛋白上,却不在它的受体结合区域。也就是说,目前的变异位点不会影响疫苗对于新冠病毒的识别能力,疫苗依然可以保护我们。
 
不管老向怎么宣传,只要避开政治意识形态偏见,

目前研制成功的mRNA疫苗各方面都要强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灭活疫苗
 
不管老向怎么宣传,只要避开政治意识形态偏见,

目前研制成功的mRNA疫苗各方面都要强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灭活疫苗
老向时间闲估计已经退休了。不过从老向每天不遗余力地攻击美国,宣扬中国的宣传中,还是能获取不少有用的信息。
 

美再现疫苗过敏案例 美容人群易现副作用 罪魁祸首是....



据《纽约时报》12月25日报道,本周一开始大规模接种的Moderna新冠疫苗出现了全美首例严重过敏病例。当地时间24日,美国波士顿医学中心的肿瘤学家侯赛因·萨德尔扎德在注射Moderna新冠疫苗数分钟后,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

与此同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咨询委员会针对Moderna新冠疫苗发出警告称,曾进行过面部美容填充的人,可能在接种后产生副作用,症状包括面部肿胀或发炎。

而在此之前,较早开始注射的辉瑞疫苗已在英国和美国陆续出现了多例严重过敏反应。


随着新冠疫苗在全球多国开始大规模接种,有关接种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案例,引发了人们关于是否应该接种的焦虑。科学家们也正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并于近日“揪出了”可能的“罪魁祸首”——复合聚乙二醇(PEG)。

接受过美容填充的人可能出现副作用 但无大碍

据《纽约邮报》25日报道,FDA咨询委员会针对Moderna新冠疫苗发出警告,称曾进行过面部填充美容手术的人可能在接种后产生副作用,包括面部肿胀或发炎。

根据该委员会的说法,一些曾进行过面部填充的试验参与者都出现了副作用。ABC新闻报道称,加州皮肤科医生雪莉·齐博士介绍,在这些病例中,所有病人曾注射填充物的区域都出现了肿胀和炎症。一些人在接种疫苗前6个月做了脸颊填充物,还有一个病人在接种疫苗后2天做了嘴唇填充物,但所有人的过敏反应都在接受了类固醇和抗组胺药物治疗后消失。

齐博士表示,这属于免疫反应。“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会加速运转,这是疫苗的正常工作原理,所以当(免疫细胞)发现一些不属于体内自然存在的物质,就会进行攻击,这些区域从而发生免疫反应,这是有道理的。”

她同时指出,这种疫苗副作用很容易被治疗,人们不应以此为由拒绝接种疫苗。

“锁定”引发过敏的“真凶” 在两种疫苗中都存在

目前,各国监管机构表示,正在密切监控新冠疫苗相关的过敏情况,并正计划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不过,据《华尔街日报》25日报道,科学家们已锁定了一个可能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罪魁祸首”——复合聚乙二醇(PEG),且该成分在辉瑞疫苗和Moderna两种疫苗中都存在。

“虽然目前只是我们的推测,但众所周知,这两种疫苗中都存在的同一种成分,也就是PEG可能与过敏反应有关,尽管这种情况很罕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生物制品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彼得·马克斯曾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辉瑞疫苗和Moderna疫苗都属于mRNA疫苗。此类疫苗的工作原理为,mRNA进入人体细胞,教会细胞制造一种类似于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蛋白质,从而引发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当身体暴露在真正的新冠病毒中时,它能支撑身体的防御系统。

而PEG则是包裹mRNA的脂肪膜中的成分,含有PEG的脂肪膜则有助于确保mRNA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对此,一些过敏症专科医生和免疫学家反驳称,PEG存在于牙膏、洗发水及药品等一系列日常用品中,此前的一些疫苗也含有这类化合物,但对PEG过敏的情况极其罕见,并不排除是新冠疫苗中的其他物质导致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根据《科学》杂志报道,PEG以前从未在批准的疫苗中使用过,且在许多偶尔会引发潜在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的药物中出现,症状包括皮疹、血压骤降、呼吸短促及心跳加快等。

一些科学家则指出,某些类型的PEG比其他PEG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药物安全与免疫中心主任伊丽莎白·菲利普斯解释称,“(虽然)都属于PEG大家庭,但就过敏潜能而言,它们并不相同。较重的PEG类型通常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密歇根大学纳米技术医学和生物科学研究所免疫学家詹姆斯·贝克则指出,新冠疫苗中的PEG与以往产生过敏反应有关的PEG存在不同。“(新冠疫苗中PEG的)总体结构与以前含有疫苗非常不同,”他说道。因此,很难判断新冠疫苗中对PEG的过敏反应与对其他PEG的过敏反应有何不同。

专业人士:过敏不应妨碍继续接种疫苗

目前,还不能确定迄今出现的过敏反应是否属于典型的过敏反应,即涉及一种名为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体的免疫反应。

贝克表示:“我们必须考虑所有的可能性。” 《华尔街日报》报道,贝克和菲利普斯最近都参加了由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召开的视频会议,讨论新冠疫苗过敏反应。NIAID称,目前正在设计一项研究以便更仔细地研究这一问题。

NIAID过敏、免疫和移植部门主任丹尼尔·罗特森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回应道:“尽管PEG可能是罪魁祸首,但我们需要对其他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

不过,科学家们强调,新冠疫苗接种应该继续。“我们需要接种疫苗”,菲利普斯向《科学》杂志表示。“我们需要努力遏制这一流行病。但同时我们也迫切需要更多相关数据。”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