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气候变暖,根本就是障眼法

我比较悲观。现在的大环境还是把核列入污染物,投资不会多,出成果难。
 
年轻时看"回到未来",一罐可乐大小的东西倒入汽车,能量足以穿越未来,幻想过不了多久,至少技术上就能实现,人类宇航就能用上。到现在看来,有人想开着风车穿越星辰大海。
 
话是这么说,但发展中国家也不会容易就范,毕竟都想先过上好日子,中国是要开始转型,也旧顺水推舟。倒是西方把自己先捆起来了。另外要是有及其高效清洁的氢或其他能源,相信所有人都支持。但是现在的风能和太阳能只是鸡肋而已。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加国,人均资源消耗如此之高,自我约束一下也是应该。
至于发展中国家,除了印度,都没有多大的抵抗力。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加国,人均资源消耗如此之高,自我约束一下也是应该。
至于发展中国家,除了印度,都没有多大的抵抗力。
经济发展了资源消耗才高,这不一定是坏事,应该是促使人类提高技术水平或到外太空获得资源的动力。自我约束空耗地球资源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现在只是一味强调碳是污染,就限制自己的经济活动。
 
经济发展了资源消耗才高,这不一定是坏事,应该是促使人类提高技术水平或到外太空获得资源的动力。自我约束空耗地球资源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现在只是一味强调碳是污染,就限制自己的经济活动。

技术提高最快的是战争对抗的时候。不是和平发展时期。冷战后的发展不过是把那些军工导引的技术商业化消费品化。互联网革命是基于冷战时期的创新。火箭吨位更远远低于登月火箭。后进国家如中国印度,经济大发展不过是把过去的技术拷贝复制,放大数倍。十亿吨粗钢,百亿吨水泥,对人类未来有啥好处?多消耗资源,多糟蹋地球而已。人性的张扬就是对自然的反动。适当地抑制是必要的
 
最后编辑:
经济发展了资源消耗才高,这不一定是坏事,应该是促使人类提高技术水平或到外太空获得资源的动力。自我约束空耗地球资源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现在只是一味强调碳是污染,就限制自己的经济活动。
现在的经济发展资源消耗(浪费/散热),垃圾产量都非常高, 肯定是坏事吧?
 
@贵圈
海德格尔:
科学已经发展出一种在地球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权力,并且正在把这种权力最终覆盖于整个地球上。

1953年一句话就已经把现代世界的秩序跟结构解释清楚了
 
@贵圈
海德格尔:
科学已经发展出一种在地球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权力,并且正在把这种权力最终覆盖于整个地球上。

1953年一句话就已经把现代世界的秩序跟结构解释清楚了
 
这句话对我这个理工男太深奥了,特意问了一位爱好哲学的朋友,回答如下:


地球或者这个世界,本来是自然存在,按照一定规律发展的。人类早期的科学技术,还能遵循和利用事物的既定表象服务于人。而发展到现代科学,由于数学的介入,可以直接先验于表象并改变事物原本存在目的和规律,强行改变的结果无法预测。而现代科学始终无法自证其基础概念和公理的普遍性和绝对正确。所以所谓的权利带来的后果无法预测。我对他这些观点的理解,这个权力,也就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的禁果。


我的理解是,二战结束了,大家都回家过日子了,目睹了科技如何影响胜负(原子弹),同时享受到军事科技转民用后生活质量的飞跃,海德格尔对人类开始膨胀的警告。

现在科学和思想也正在学着敬畏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老家有一句话:人狂挨揍,狗狂挨砖。

@贵圈
海德格尔:
科学已经发展出一种在地球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权力,并且正在把这种权力最终覆盖于整个地球上。

1953年一句话就已经把现代世界的秩序跟结构解释清楚了
 
由于数学的介入,可以直接先验于表象并改变事物原本存在目的和规律,强行改变的结果无法预测。而现代科学始终无法自证其基础概念和公理的普遍性和绝对正确。
什么意思??o_O
 
大数据, 数学模型。

做实验的除了自己不信之外别人都信;做模型的除了自己信之外别人都不信。

 
什么意思??o_O
就是说本来存在的事物,现在由于科技进步把存在的东西消亡了,进一步说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会带来更多事物的消亡,
反过来说,气候变暖这个理论是否存在,是由于科技以及大量数据模型的引入才入才会被认识,而不是其真实存在。
有一种观点是海德格尔的哲学接近于道家的理论
 
抱歉,抱歉,这句话是我组课题讨论时同事间开玩笑的话。我做实验也做模型。严肃讨论结论的时候是反复检查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推理的逻辑。

我是全球暖化说的赞同者,支持CO2减排。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