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从2亿公里外传来好消息:“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人的骄傲

祝贺!:good:
什么时候能看到实况图片或视频?
 
预防杠精专楼:我自己贴天问一号的国际合作吧!有部分国际合作的载荷,那又如何?

欧洲方面对天问一号很关心呀!我一直在油管的 AMSAT-DL 观看德国的波鸿 (Bochum) 天文台的一位老兄在火星落到地平线以下之前耐心地直播 20m 口径天线收到天问的信号,由于天问的变轨、天线信号在高增益HGA和低增益LGA信号间切换,推特上类似的还有至少2位。

天问一号有好几项国际合作,分别是欧空局 (ESA)、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 (CNES)、奥地利研究促进署 (FFG) 以及阿根廷国家航天委员会 (CONAE)。这四个国家和机构在此次项目当中确实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和载荷设备。

ESA 有环火卫星组成的 Mars Relay Network,虽然天问一号的轨道器 orbiter 自身在 着陆器 lander 实施软着陆的过程中承担了信号中继 signal relay。5月14/15号火星信号要传回地球,至少要走17分40秒以上。中国+阿根廷的地面测控站、天问一号轨道器、着陆器在火星的相对位置并不是所有时间段都适合信号传输,必要的时候 ESA 会提供中继协助。

追记:即使这次软着陆没有用上 ESA 中继,天问一号轨道器也有可能在执行90天的中继任务后先于火星车退役。ESA 表示将利用 Mars Express 轨道器为中国提供备用的数据中继支持。预祝 ESA 自己的火星任务也顺利开展、火星车也成功软着陆!

其中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 (CNES) 提供的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此仪器的作用是通过激光将火星表面的土壤进行灼烧,从而得到光谱,进而得到成分组成;奥地利研究促进署提供的仪器是磁力仪,磁力仪是使用在环绕器上的装备,可以分析火星磁场,增加项目安全性;而阿根廷国家航天委员会 (CONAE) 提供的是内乌肯深空站,该深空站的作用是当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被挡住的时候,来提供项目必须的通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内乌肯深空站基本是由中国进行投资和建设,是中国所能使用的第一个海外深孔深空站,该深空站耗资超过3亿美元,之前是为我国的探月项目进行准备,后期将承担更多的深空探测任务,并且内乌肯深空站的建成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深空探测能力提升到全球层面的国家。


如何解读波鸿天文台接收到的天问轨道器信号


加拿大的业余无线电大神 Scott Tilley 也在试图追踪天问和祝融的信号


 
最后编辑:
着陆实况
这录像是怎么拍的?

 
#17 楼,天问一号的国际合作
印度的?欧盟的?抑或非洲某国的?反正不会是美国的,因为美国的技术还在
 
着陆实况
这录像是怎么拍的?



这类着陆没有实况,科学家都是看传感信号来确定是否着落。

不知道第一张火星照片什么时候传回来。
 
祝融号着陆火星时机也真巧,正赶上印度陷入疫情炼狱。去年印度搞个绕火星探测器,让印度人以为超出中国了。现在被甩无限远。这个差距是印度望尘莫及的,20年之内都不会有争论。
 
最后编辑:
这个是根据实时传回的参数展示、指挥中心用的动画。17号轨道器调整到了适合同时接收着陆器数据也适合向地球回传数据的轨道。

目前压缩照片回传还没有展示,先要回传着陆地点周围环境的数据、规划巡视路径,白天储蓄太阳能、进入夜晚后释放热能抵御低温,火星车要等22号释放。
着陆实况
这录像是怎么拍的?

 
最后编辑:
不容易,希望后续一切顺利!
 

天问一号着陆:中国成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

8 小时前


视频加注文字,
中国官媒播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时候,控制中心的情况。

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于北京时间5月15日7时18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5月14日23:18) 成功登陆火星,这是中国第一次成功的火星着陆任务,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成功派出探测器登陆火星的国家。

美国的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以及毅力号火星车分别于2004年1月至2021年2月数次登陆火星表面。

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器搭载有“祝融号”火星车,可以在火星表面上行走。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火神。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距今已有大半年时间,并在今年2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过去数个月它不断探测“乌托邦平原”的表面,寻找适合着陆的地点,避免火星表面的石块和坑洞,最终成功着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贺电,指天问一号成功着陆让中国“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美国太空总署助理科学主管祖尔布琴(Thomas Zurbuchen)也在社交网站发帖祝贺,期待中国的任务可以让人类更了解火星。
天问一号示意图

图像来源,CNSA
天问一号是首个成功登陆的中国火星探测器。这是祝融号火星车的示意图。

火星目前距离地球超过3亿公里,天问一号发出的讯号需要约18分钟才能传送到地球,因此科学家无法作出实时监察或操控,天问一号必须自主完成整个着陆过程。

天问一号准备降落的时候,着陆器和轨道器分开,着陆器由一个保护层包裹,并附有一个隔热层,当着陆器与火星空气摩擦的时候就会开始减速,之后会打开降落伞进一步减速,最后以火箭着陆。

着陆器之后用了17分钟时间张开太阳能板,并向地球的控制中心传送讯号。

另外,轨道器会继续在轨道运行,它除了会继续对火星表面作出探测外,还会为祝融号提供讯号中转服务,让它可以与地球保持联络。

天问一号的著陆器同时搭载有祝融号火星车,可以在火星表面上行走。

图像来源,CNSA
天问一号的著陆器同时搭载有祝融号火星车,可以在火星表面上行走。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后,中国科学家计划最少在未来90个火星日(Sol)透过它探测火星的地质结构。火星上的一天,长度大约是24小时39分钟。

它的设计与美国太空总署2000年代的勇气号(Spirit)和机遇号(Opportunity)相似,重量约240公斤,依靠可以张开的太阳能板供应电力。

祝融号也搭载一个可以伸高的天线,天线上装设有照相机,同时可以用来协助导航。祝融号本身也装设五个仪器,用来探测地质土壤,也会侦测火星表面下有没有冰块或水。
天问一号的设计与美国太空总署2000年代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相似。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天问一号的模型显示,其设计与美国太空总署2000年代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相似。

前苏联、俄罗斯、英国等多国过去都尝试进行火星着陆任务,但除了中国外至今只有美国成功。

前苏联在1960至1970年代多次尝试派出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最终全数失败。而美国的维京一号在1976年降落火星,是首个成功降落的探测器。

天问一号是中国第二个主要的火星探测任务,上一个任务是2011月与俄罗斯合作的萤火一号,原本计划会环绕火星运行并收集数据,但搭载着萤火一号的俄罗斯火箭出现异常,令萤火一号无法离开地球轨道,最终掉回地球大气层烧毁。

 
AI无处不在,巡步基本就是刷脸。。。
 
编一个故事,做一个动画,造一个神话,就有无数的信众
 
测控中心使用实时传回的参数来关联屏幕上的动画动作是常规,该有的压缩影像数据还是会有的。

祝融号白天储蓄太阳能、进入夜晚后释放热能抵御低温,还没有走下登陆器开始巡视,届时喊你出来看。

先用创下月球工作记录、还在运行的玉兔二号的影像吧!不要造谣说是在地球拍的,NASA 和 ESA 都有月球和火星的光学测绘卫星和信号中继卫星,其中 ESA 的 Mars Relay Network 是此次火星任务中天问一号轨道器做信号中继以外的备用中继。

玉兔二号走下嫦娥四号见 Scott Manley 视频的最后,或者 The Planetary Society 引用的视频 (第二个)







编一个故事,做一个动画,造一个神话,就有无数的信众
 
最后编辑:
中國官方的火星計畫指出,若是「祝融號」成功登陸火星,會先在登陸艙內停留1週左右,接著展開火星表面探測任務.
台湾自由时报, 5月14日消息。


中国航天局是否设一个 祝融 实时更新 + 乌托邦平原天气预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