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断气了 - 俄罗斯要对欧洲下手了

无论建LNG船和码头,还是铺设通向中东的油气管道,都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

欧洲依赖的不只是俄罗斯能源,而是俄罗斯能源廉价。如果把廉价俄罗斯能源换成其他高价能源,欧洲的钢铁业化工业都会失去竞争力了。

如果欧洲能承受长期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那不服是不行的! 呵呵

既然欧盟已经下决心要减少俄罗斯能源依赖,肯定有相应应对措施。
当然短痛肯定是免不了的。
 
老美这次不会轻易放毛子走的。耗也要把毛子耗去大半条命。

打一战:沙俄垮了
打阿富汗:苏联垮了
打乌克兰:俄罗斯这22个自治共和国会不会散架?
怎么垮呢,你去划分一下俄罗斯。核武怎么办呢?
以前苏联分裂是因为本来苏联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二战时胜利以后强制组成的国家,现在俄罗斯连乌克兰白俄罗斯都分出去了,你还能怎么分?
美国唯一最好的结果是普京下台。分裂基本是不可能的,就像中国大陆一样,除了西藏内蒙新疆,不可能分裂的。

南斯拉夫国家分裂和印度巴基斯坦分裂也是宗教人种的问题而分裂,除非美国攻人俄罗斯,和周围国家一起划分俄罗斯,每个国家分一点。
 
最后编辑:
既然欧盟已经下决心要减少俄罗斯能源依赖,肯定有相应应对措施。当然短痛肯定是免不了的。

在欧洲,爱可以发电,正义可以当饭吃。不要高估欧洲人,欧洲的所谓精英不比环保少女强多少。
 
在欧洲,爱可以发电,正义可以当饭吃。不要高估欧洲人,欧洲的所谓精英不比环保少女强多少。
完全是两败俱伤的打法,俄罗斯可能永远失去欧洲能源市场,欧洲很多工业短期内垮掉,垮掉后再想回头,市场已经被美国中国甚至印度占领了,只能发展旅游业了
 
最后编辑:
在欧洲,爱可以发电,正义可以当饭吃。不要高估欧洲人,欧洲的所谓精英不比环保少女强多少。

从来没有高估欧洲,欧洲经常是一盘散沙。

现在是看俄罗斯能否击败这盘散沙,不交鹅币就断气,这是俄罗斯最后通牒。
 
从来没有高估欧洲,欧洲经常是一盘散沙。 现在是看俄罗斯能否击败这盘散沙,不交鹅币就断气,这是俄罗斯最后通牒。

最后通牒的长期目标是迫使欧洲逐步退出制裁。直接效果是欧洲的气价涨了30%,卢布基本上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如果用是否兑现最后通牒作为判断胜负,未免太天真了。核武器最有用时候是它还没有发射出去的时候。
核武器发射出,大家都死了,谈输赢还有什么意义?
 
最后编辑:
最后通牒的长期目标是迫使欧洲逐步退出制裁。直接效果是欧洲的气价涨了30%,卢布基本上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如果用是否兑现最后通牒作为判断胜负,未免太天真了。核武器最有用时候是它还没有发射出去的时候。
核武器发射出,大家都死了,谈输赢还有什么意义?

那你的意思是俄罗斯唾面自干也无所谓,无论怎样都赢了?
 
那你的意思是俄罗斯唾面自干也无所谓,反正都赢了?



国家的输赢都在嘴皮子上吗?你是要自证天真吗? 现在法国恢复了签证,芬兰恢复了货运, 瑞士由于资本外逃,现在改口称不支持将俄罗斯排除在多边机构之外,瑞士将继续坚持中立国地位。气价涨,卢布涨,俄国又输了,唾面自干了,好了哇?
 
俄罗斯这次如果不能让欧洲屈服,以后机会渺茫。
2021年,欧盟有45%天然气从俄国进口。

欧洲能源正在积极转型,希望戒除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欧盟矢言今年底前将俄国天然气进口减少3分之2,届时,俄能源筹码大幅缩水。
正好便宜了中国
 
美国需要拿出当年破苏联柏林封锁的劲头,要不然,制裁就成一纸空谈了。



柏林只有250万居民 。 完全没有可比性。 俄国每年输欧洲一千亿立方天然气,地球上没有那么多冗余产能。

工业社会建立在石化能源的基础上。不用俄罗斯的气容易,欧洲人就得把生活水平降下去。

让人民长期承受经济衰退,生活水平降低,民主国家的政府能维持多久?
 
国家的输赢都在嘴皮子上吗?你是要自证天真吗? 现在法国恢复了签证,芬兰恢复了货运, 瑞士由于资本外逃,现在改口称不支持将俄罗斯排除在多边机构之外,瑞士将继续坚持中立国地位。气价涨,卢布涨,俄国又输了,唾面自干了,好了哇?

战斗民族还没输呢,说不定断气了呢,至少要等到四月一号吧,你都准备好后路了?
 
战斗民族还没输呢,说不定断气了呢,至少要等到四月一号吧,你都准备好后路了?

不要把自己当个角了。都不过是吃瓜看戏,断气不断气,看戏的谁在乎?就算是一定要对号入座,犯得着到你找后路吗?
 
美国需要拿出当年破苏联柏林封锁的劲头,要不然,制裁就成一纸空谈了。

能源封锁,最佳参考可能是二次中东战争时期,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让油价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它的震慑力。为回击西方国家在战争中对以色列的庇护行为,10月16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70%,第二天又宣布每月递减5%的石油生产计划。面对阿拉伯世界如此明确的警告,美国仍坚持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结果引来致命一击——阿拉伯各产油国相继对美国发动石油禁运。据统计,从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国际油价从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暴涨的油价直接导致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遭受“池鱼之灾”的日本和欧洲也被迫放弃追随美国的中东政策。当时日本所需石油的七成来自中东,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日本工业生产下降超过20%。

即使西方能够完全制裁俄罗斯,中国印度都怕制裁而停止俄罗斯油气,这个世界也更惨,因为油气不够,完全禁止俄罗斯油气,石油价格会轻松涨到200美元。最好的办法是欧洲禁止俄罗斯油气,但是依然准许俄罗斯卖给亚洲
 
最后编辑:
不要把自己当个角了。都不过是吃瓜看戏,断气不断气,看戏的谁在乎?就算是一定要对号入座,犯得着到你找后路吗?

是你替俄罗斯找好了后路。

我在看戏,到底欧洲还是俄罗斯会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