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断气了 - 俄罗斯要对欧洲下手了

能源封锁,最佳参考可能是二次中东战争时期,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让油价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它的震慑力。为回击西方国家在战争中对以色列的庇护行为,10月16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70%,第二天又宣布每月递减5%的石油生产计划。面对阿拉伯世界如此明确的警告,美国仍坚持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结果引来致命一击——阿拉伯各产油国相继对美国发动石油禁运。据统计,从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国际油价从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暴涨的油价直接导致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遭受“池鱼之灾”的日本和欧洲也被迫放弃追随美国的中东政策。当时日本所需石油的七成来自中东,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日本工业生产下降超过20%。

反正美国就算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也不能坐视欧洲怂了不管,要不然这盘棋不就砸了吗。或者真是资本在后面说话,完全没有国家利益和大战略在后面?
 
反正美国就算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也不能坐视欧洲怂了不管,要不然这盘棋不就砸了吗。或者真是资本在后面说话,完全没有国家利益和大战略在后面?
战后可能世界真是一锅粥,衰退是免不了的。
 
战后可能世界真是一锅粥,衰退是免不了的。

一战,二战后相当长的时间美国指数可都是大涨的,当然美国当时本来就是赚翻了,和现在不是一个数量级
 
一战,二战后相当长的时间美国指数可都是大涨的,当然美国当时本来就是赚翻了,和现在不是一个数量级
欧洲搞倒了,以后也脱离不了美国,加拿大应该比美国更得利,什么战火也不会烧过来,又没有美国的那种死磕让欧洲人反感,能源也是很多。
 
凡人打架,上帝不趟浑水。梵蒂冈银行开始和俄罗斯用卢布结算天然气
 
基辛格说过,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一场美国坑盟友的大戏继续上演。
 
[转]欧洲领导人不是傻子。特别是德法的领导人。在俄乌冲突上,他们熟悉地使用了三个成语:见风使舵,欲擒故纵,引虎驱狼。

在俄乌冲突爆发时,首先坚持整治正确,必须谴责制裁俄,这是大势,大风向。这时难道他们不知道离不开俄的燃气粮食?他们当然知道,但是他们也知道那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必须去谴责和制裁,保持道义上的正确。至于谴责,那跟吹口气一样。至于制裁,那是可以解除的。所以他们审时度势,来了一招,见风使舵,保持道义高度。不得罪美国,他们很在乎美国,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在乎民意这东西。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三股势力,美国,国内民意,俄的燃气。每一样都得罪不起。于是他们又用了一个成语:欲擒故纵。他们深知美国不敢上,但他们要拿到美国的把柄,于是他们欲擒故纵使劲烧火,看美国表现,于是美国就只能说,臣妾做不到啊!得,你美国都做不到更何况我们,你美国以后也别说我啥,你先怂的啊,不是我们不跟,别怨我们。于是拿下了美国。

于是又故技重施,引用民意和俄的燃气较量。刚开始民众一股风地制裁,于是他们就连俄罗斯的猫也制裁了,不可谓不顺应民意。真没燃气没粮食时,群众先怂了,游行,跟领导人吵架,其实这正是领导人想要的。于是就开始说,看,用俄的燃气这是人民的要求,于是开始讨论卢布买燃气。俄罗斯肯定也不会死吃德法,肯定也会就坡下驴,想办法让欧洲人用上燃气,毕竟知道谁才是幕后主谋,犯不着跟欧洲上火,都是演戏给美国看。要不马克龙天天跑普京那里一谈都是几个小时,说不准就是在对剧本。

最后拿民意这老虎去斗美国,看,民意不可违背!美国也没啥可说。

所以,这就是“正值”智慧,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要说什么情怀,情怀的底层也是利益。
 
愚人节新闻:

俄总统新闻秘书:俄方不会从4月1日起断供天然气.

俄罗斯不会从4月1日起就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用卢布结算天然气法令不适用于已供应的天然气。
 
德国继续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德国用欧元支付给俄罗斯最大天然气集团银行GazpromBank(GB),GB卖出欧元,买卢布,然后转到俄罗斯。卢布定价的,卢布今天70了,等于德国替代俄罗斯央行,帮助卢布升值
支付欧元后,俄愿意换成什么是俄的选择,与德无关。
 
赤脚的不怕穿鞋的。毛子少开采一点,油气还在那里。

如果欧洲被高油气价格去产能,时间拖长了,就会变成被去工业化。那是永久的损失。

从G7一致否决到同意讨论卢布作为天然气结算货币的需求,现在肯定是毛子处于谈判中强势主动地位。

离婚官司还能打个3年五载,何况这种涉及到生存生产基本刚需问题的谈判。靴子一时半会落不下来。
最终不是照付欧元?俄的举动只能加速欧盟摆脱对俄的能源依赖,一旦找到替代品,欧盟将与俄彻底切割。这是个短期阵痛,俄才面临长期的大麻烦。
 
完全是两败俱伤的打法,俄罗斯可能永远失去欧洲能源市场,欧洲很多工业短期内垮掉,垮掉后再想回头,市场已经被美国中国甚至印度占领了,只能发展旅游业了
战略上去俄化利大于弊,俄这把其实是帮欧盟下了决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