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James 发布
很多大人岂止不好意思,应该羞愧才对。年纪一大把,说话仍然非黑即白,“右派”们逢中就反,“左派”们逢美即骂,好像脑袋里只有一根筋,还不如思怡小朋友能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最初由 acetone 发布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毛这富农出身的主注定了是穷困百姓的对头。
最初由 horn_by 发布
真要思考历史,那就请在毛身上找教训吧,免得中国再走弯路。
最初由 James 发布
中国的大国地位是蒋介石确立的,到现在中国都没找回当时所受到的国际社会发自内心的尊重。
最初由 肖邦 发布
居然还有人为毛岸英上前线感动,看来再高等的教育也弥补不了少年时期的毒害。
最初由 acetone 发布
不知道你们村里的农民们受过老毛什么恩惠?
最初由 James 发布
麻烦你先搞清楚几个问题:1、蒋经国那时的年龄是否适合当士兵?2、如果不能,一个不懂军事的人能当什么官(国军可没有政委)?3、蒋经国在赣南的成绩?4、蒋经国与青年军的关系?
最初由 I捶妮春visitor 发布
近来从《中外历史》淆了些把式,不知好使不?先用您垫垫场子。
按这里的规矩,说毛必说蒋,那就听听俺村老人讲:
当年,俺村有姓蒋家的小子叫兆和,放着诗书不读,偏要学画画。
据说画了个叫“流民图”的东西,我听着就不吉利,结果让他本家的总统老爷知道了。
这个蒋老爷就对着俺村口子上的黄河大坝来了仨响屁,有人说是炸弹,俺不信,哪有总统往老百姓头上扔炸弹的?结果大水一来,方圆百十里,没准儿千八里,就真成“流民”了。不过这次都是躺着流的。
你说兆和这小子可恨不可恨?俺太爷爷就坐着他爷爷为自各儿准备的棺材板才逃了出来。路上让人给了俩窝头才拣了条命,后来一打听,说毛主席正为这事儿和蒋大总统干仗呢,自此,就盼上了红太阳。
不知道“爱死痛”明白了点儿不?再说句外行话,您那名字俺听着也有些哪个,不过俺是村里人,没您城里人有学问,就不说了。上面的段子要是和书上写的不一样(书上说流民在前,图在后,俺把它翻个个儿,也是受了大家的启发),您就当个乐,别和俺乡下人计较。
最初由 I捶妮春visitor 发布
您这问题响当当,俺一庄稼人可回答不了。
按俺们地头儿的嚷法,您这道道儿不行:
拿蒋总统批评毛主席,不就象拿项羽批刘邦吗?腰杆儿不硬。
这老子不成了,就比儿子,这到有点儿象咱庄稼人了。但是象样的儿子也死了。
可咱蒋家还有孝字辈儿的孙子们,他毛家不就独苗一棵吗?早晚得让咱比下去。
你说啥?现在不兴这个比法了?那俺得好好淆西淆西了,几天不听匣子就误事儿,对了,还是到矿上去听的好,咱不是也得“与石巨近”吗?
最初由 James 发布
回答问题还是直接一点的好,我在跟大屁股、松鼠热闹的时候就要求过他们,遇到问题不要绕着走。哪怕只是瞎扯,上了点年纪的人也总得学会扣住主题吧?当然,我那受过辩论专业训练的小师弟告诉我,东拉西扯把人扯晕,使自己从不熟悉或不得要领的地方转出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战术。
拿毛比蒋,始作俑者不是我,我只不过觉得有趣后来加进来的。记录都在,你不妨查查看。不过即使比,总能比出点什么来?不是吗?同样是独裁者,两者的个性、修养,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总还是有区别的吧?
说到比孙子,好像那个巨无霸独苗现在也贡献了一个重孙了吧?而且产房由保安守着,手机由秘书接听,风光得很哪。那孝字辈的跟他比排场可就差远了。不知这样的一个人给国家作什么贡献了,有这么好的待遇?(张玉风生孩子的时候好像排场更大,住的是政治局委员的病房,连江青都去看她。)作为大家看不起的有很深封建流毒的农民,我是不反对优待先帝子孙的,但不该拿出来张扬,毕竟时代不同了。
最初由 acetone 发布
敢情饿死上千万人是“新中国的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