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are sponsoring your aged parents, come here

最初由 happy 发布
我估计这话我说出来要挨砖. 抗议这个纯碎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怎么牵扯到整个华人的价值观. 要知道你年老的父母过来还要占医疗资源, 多过来一个, 我们其他人看病可能就要延迟, 一样可能会造成遗憾的.现在老年人基本占了90%的医疗资源, 从政府的角度, 也是为所有加拿大人好. 也是无可厚非. 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抗议没问题. 不要把一些人的观念冠上整个民族的标志.更牵扯不上主流和二等公民等问题.

很有意思,真正反对移民的,确往往是移民(先来的)本身.

CASE1: 一个移民家庭A,在2000年父母探亲时,在加拿大给申请父母移民(那时任何类别的移民都很快),2001年就办妥,2004年他的一对移民朋友B想给父母办移民,A给B说现在可难了,3年5年都说不定,现在这里人不喜欢太多老年移民.

CASE2: 一个89年前来学习的学生C,在89年赶上64大赦,既拿到绿卡又把老人接来,现在有人D要申请,C说D的老人来,会加长了C的家庭看病等候时间.....


................
 
取消父母团聚类移民的ohip和养老金就解决了所有矛盾了。
 
最初由 yoyofans 发布
取消父母团聚类移民的ohip和养老金就解决了所有矛盾了。

这不可能,可行的是
1)增加对SPONSOR 收入的要求
2)加大对在10年内不承担义务的SPONSOR的惩罚力度.
 
最初由 Rock2008sz 发布


很有意思,真正反对移民的,确往往是移民(先来的)本身.

CASE1: 一个移民家庭A,在2000父母探亲时,在加拿大给申请父母移民(那时任何类别的移民都很快),2001年就办妥,2004年他的一对移民朋友B想给父母办移民,A给B说现在可难了,3年5年都说不定,现在这里人不喜欢太多老年移民.

CASE2: 一个89年前来学习的学生C,在89年赶上64大赦,既拿到绿卡又把老人接来,现在有人D要申请,C说D的老人来,会加长了C的家庭看病等候时间.....


................

哎,把我的意思弄错了. 我对别人办父母是没有反对的. 个人有个人的利益.只是反感动不动把个人的利益和所有华人联系起来.
 
最初由 Rock2008sz 发布


这不可能,可行的是
1)增加对SPONSOR 收入的要求
2)加大对在10年内不承担义务的SPONSOR的惩罚力度.

这个方法好。此外,

3)将SPONSOR由10年改为20年。
 
最初由 happy 发布


哎,把我的意思弄错了. 我对别人办父母是没有反对的. 个人有个人的利益.只是反感动不动把个人的利益和所有华人联系起来.

华人的传统价值观中尽孝的部分是“父母在,不远游”吧?
 
最初由 Rock2008sz 发布


这不可能,可行的是
1)增加对SPONSOR 收入的要求
2)加大对在10年内不承担义务的SPONSOR的惩罚力度.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取消父母团聚类移民,改发长期visitor签证。这样,就既解决了人道问题,也解决了增加社会负担问题,可谓两全其美!
 
最初由 yoyofans 发布


华人的传统价值观中尽孝的部分是“父母在,不远游”吧?

远游的游子,想把父母接来共享天伦之乐,孝顺的程度应该更超过不远游的人吧.
富贵不忘父母,也是华人的传统价值观的发扬吧.

对于这样的人和家庭,能得到咱99.99%的支持!!!!

对于抱怨每年500中国老人移民(占加拿大老人总数的比例,万分之一)造成的平均等候时间延误2秒的人,只能得到咱0.01%的支持.
 
理解楼主,更支持happy的帖子。加拿大是个民主社会,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利益去争取,但不要动不动就拿民族拉二等公民什么的说事。父母移民政策是对所有移民的,不是针对华人的,这个政策是考虑大多数加拿大公民利益的。
十年前,父母只要移民成功,只要到了退休年龄,立即可以申请老人金。后来加了要子女担保十年。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负担不起。胆子越重,每个人交的税就要越多,加拿大是福利国家,公民交的税已经够重了,不是你一个人的税是辛苦的。每个加拿大公民交的税都不容易。
你去downtow的几个政府老人公寓看看问问,你会看到很有些移民办了父母来加拿大,拿到老人金后,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子女又去美国发展,丢下父母在加拿大享受老人金了,先去看看,再来拍砖。
不是说你个人也会如此,政府的移民政策是会考虑这些因素的。
楼上有人说得好,如果实在摆不平,还有其他选择,比如子女回国。你可以问这里的华人父母,有几个愿意在加拿大生活,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没有亲朋故友,不会开车,接老人在这里谈不上真孝顺的,不得已罢了,不要给自己戴那么大招牌了。
既然选择出国,就要自己承担责任,包括对父母的愧疚,包括道义上的愧疚。这与加拿大政府加拿大移民政策有很大关系吗?所有的决定是你自己下的。
另外,给MP写信是好主意,但要是平时就注意参加社区活动,效果会更好。比如夏天选举时,我们华人去做义工的就很少。我个人做义工支持的候选人如今是个MP,如果有信要转交,我可以代劳。
 
加国的移民政策并不光是对华人的,华人只是受影响的一部分。问题是移民政策频繁改变给我们带来伤害,我拿到移民纸时我父母非常但心他们的未来,但我夸口说很快能把他们办来,结果今年七月递了申请才知道担保父母移民已变得遥无期,我正考虑放弃这边,因为父母那代人跟我们不一样,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养儿不能防老,他们会多失望,
 
hi

Here are some really bad and good news from my contact. Pay close attention on it. Do whatever you can to support ourselves

/********** news from my friend ******************/

Friends,

I visited my MP today again. I want to say you bad news. Nothing will change in New Year regarding Parents Sponsorship.

Our parents now depend only on us.

Please

1. ASAP spread info about us in your community papers, Forums and so on.

2. Send letters to opposition.

3. Send your story to

a) Editor INGRID.PERITZ from Globe and Mail: iperitz@globeandmail.ca



b) CTV News:



http://www.ctv.ca/generic/generated/news/FeatureRecommendation.html



c) National Post http://www.canada.com/national/nationalpost/info/contactus/mailto.html?name=queries&SUBJECT=News Tip



d) Toronto Star letlettertoed@thestar.ca



I’ll send you soon Petition to sign. Members of your family also can sign the Petition. We need at least 25 signatures. My MP will submit the Petition to the Government.

And be prepare for manifestation before Ms. Sgro office in Toronto in January.

Think about slogans.

Please help to bring attention of TV. I cannot do everything. I’m also very busy person.

We can do to do for our parents everything we can.
 
最初由 Rock2008sz 发布


对于有经济能力SPONSOR老人并能保证一定生活水平的移民,有什么不对的吗? 况且在移民申请中,SPONSOR要负担10年的费用.

Please check how many people keep their promise. Many people do not supoort their parent after landing, and those parents will apply for the social assistant. Our tax will pay for that.

Shame on these people,and I believe this is why the Canadian governemnt will slow down the sponsor process. Personally I suport the government.
 
楼上说的不错,去城里老年公寓做次义工,就知道有多少华人父母为子女来了加拿大,现在靠政府救济生活,我说的是讲普通话的父母,子女基本上是技术移民,不是30年前的广东移民。
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有的是老人自己要求来老人公寓生活的,申请还要排队呢。谁也没权力作道德评论家,只是希望我们自己在批评政府政策的时候,也要看到有这么个问题。
政府的钱来自何处?来自每个纳税人呀,涨税,你同意吗?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当初移民的时候,是有将来可以申请父母移民这一条的.这就象你答应人家说你买我这个东西A,将来你可以按某个价钱买另外一样B,可过了几年,你说成本提高了,B不能卖你那个价钱了.这样就不对了.即使成本高了,可你当初答应人家的,不能改.至于是谁交的税,耽误谁看病,那不是这个话题包括的东西.
 
最初由 Spike 发布
楼上说的不错,去城里老年公寓做次义工,就知道有多少华人父母为子女来了加拿大,现在靠政府救济生活,我说的是讲普通话的父母,子女基本上是技术移民,不是30年前的广东移民。
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有的是老人自己要求来老人公寓生活的,申请还要排队呢。谁也没权力作道德评论家,只是希望我们自己在批评政府政策的时候,也要看到有这么个问题。
政府的钱来自何处?来自每个纳税人呀,涨税,你同意吗?


最初由 northeast 发布


Please check how many people keep their promise. Many people do not supoort their parent after landing, and those parents will apply for the social assistant. Our tax will pay for that.

Shame on these people,and I believe this is why the Canadian governemnt will slow down the sponsor process. Personally I suport the government.

看来很多人对那些在老人公寓里住的中国老人背后申请的动机表示很强烈的批评. 据所知现在华人老人住得比较多的带有福利性质的两个楼一个在ROCHESTER,一个是中华大厦. 是否说申请时,必须说儿女不履行抚养义务才能入住?好象并不是这么回事. 有相当多的人是出于文化和生活习惯和子女住不惯,才提出申请的.有很多人的子女还在OTTAWA住.

如果儿女还在OTTAWA居住,父母以儿女不履行抚养义务而申请并成功入住, 这里CREDIT很重要.这些儿女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很多老人拿的是老年金,不是招人鄙视的社会救济金,很多人经常搞混.在加拿大住够了10年,他们拿老年金,进老人公寓并没有错,其他老人也拿,很多本地人不用10年这个限制.这些老人及其家庭并没有滥用这个系统. 这些人居住老年公寓和子女是否履行抚养义务,根本是两码事.

如果儿女去美国发展,不CARE这里的CREDIT,倒有这样的可能.我认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100%说是ABUSE福利政策. 在老年公寓的华人老人能有多少人呢? 这一类儿女去美国发展, 并在10年未到期前,把老人以无人抚养的理由而申请的人倒底有多少呢? OTTAWA地区华人也有4-5万人移民过来的老人少说也有4-5千吧.我知道的大多数移民成功的老人都在和子女一些住.这100多华人老人真正属于滥用的倒底有多少人?和4-5千其他老人相比比例是否算高?

如果真有这些"滥用"统计数据,我烦请大家贴上统计数据,说说倒底有多少华人老人在领"社会救济金"?占领""社会救济金"总人口的比例?有多少华人老人住带有政府补贴性质的老人公寓,占全部老人的比例. 也算是提醒教育华人朋友.

极少数移民或留学生在申请时提供假文件而进入加拿大,我们华人TAX PAYER是否要发动一场请愿,请政府注意这种现象,并关闭移民或留学的大门?我们不能用少部分人的错误,而否定所有的人.

OTTAWA老人公寓有很多,华人选择这两个楼主要是因为离CHINA TOWN近,买东西方便.OTTAWA还有很多带有福利性质的老年公寓,其他种族的老人也有很多人在申请或享用或"滥用"这个政策.为什么很多华人朋友眼睛就盯在少数享受这福利制度的华人老人呢?为什么更有圣人把"不道德"的标签贴在这些老人身上?

如果这些老人极其背后的申请都有这么多"负面"的原因,这几天华人社团搞演出所得给老人公寓是否又是自找麻烦?

为什么很多人这么在意他的TAX MONEY 花在这些住在老年公寓的100多华人老人上,而不去抱怨TAX MONEY 花在其他民族的老人,加拿大政府的福利支出或有争议的支出有很多,比如几亿加币的GUN REGISTRY,SPONSOR SCANDAL, 双语政策,引入过多难民并给难民全面提供吃穿主行等.那些地方我们这些华人TAX PAYER有多少人去COMPLAIN???? 当很多TAX PAYER在义正词严的批评那些少数滥用制度的同时,是否也关注一下其他滥花更多钱的地方. 如果以此来质疑绝大部分以亲情家庭团聚等申请父母移民的人,就有点小气了.

我倒是在其他场合听到的COMPLAIN多半是有人申请老人排队一直没有排上而对先进去的人的动机表示气愤的.很多人申请是出于两代人住不惯,而老年公寓租金相对便宜的原因. 这种气愤倒是比较符合中国特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