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组织“渥太华中国妈妈互助小组“咨询意见

Sean Mama

Moderator
VIP
注册
2005-04-03
消息
5,314
荣誉分数
173
声望点数
93
就wiki妈妈的倡议,想组织一个“渥太华中国妈妈互助小组“,目的是让妈妈们互相帮忙照顾别人的孩子,好让妈妈们腾出一些私人时间,可以去考试、学车、面试、银行、看医生,甚至去按摩、做头发、吃饭、看电影,跟劳工享受一下二人世界等等。现想听取以下各位妈妈的意见,探讨下这个小组的可行性和欢迎程度,而决定组织与否。希望妈妈们踊跃发言。

我先来些建议,

1)以区域分组,例如东区Orlean,中区Carling Wood, 西区Kanata,南区Baheaven,北区Hull等等,有些妈妈如愿意跨区送孩子的也不妨。每区由一妈妈负责统筹该区的互助活动,而我Sean mama 就负责协调各区的互助活动,特别是一些需要跨区的互助。

2)每个妈妈以每次互助来积累小时,每次互助时间起码一小时,不设上限,只要有妈妈愿意照看孩子。由我统计各位妈妈的小时数。

3)如有需要的妈妈发emai给l小组里的所有妈妈,把时间,地点,对妈妈及其家庭的要求,和你孩子特别的需要,都详细的列出来。

4)每小时需要付多少钱?这个我想听听妈妈们的意见。

5)如果积累了很多个小时,而不需要用掉的,又该怎么处理?

另外,我很老实地说,我基本上不需要这互助,因为我很幸运地有足够的后备,家人和邻居。不过我很乐意参与这事,如果妈妈们觉得很有用的话。

我把有意参加的妈妈列出来,

中区(Carlingwood/bayshore) --- 黑人妈妈
 
支持Sean Mama一把。随便说两句哈,不合适大家别砸我。

1)刚起步,涉及到钱的话,事情是不是就会复杂些。因为每个家庭的条件不一样。既然是互助,尽量把钱排除在外。不如等事情成熟了些再加入资金的因素。

2)各区负责的妈妈最好是能通过某种方式大家选出来的,免得日后有人抱怨。基本章程列清楚。 我看老外办的toy library 的方式挺好,简单明了。

3)先搞一个示范点(比如sean mama的区:),然后扩充比较好,这样起步也快些,而且示范点的碰到的基本问题可以在其他点避免。

4)有没有可能将来从政府申请资金,这毕竟是有利的事情。是否可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是不是参加的妈妈都是在家的妈妈比较多? 如果需要上班的哪有时间参与?
 
支持Sean Mama一把。随便说两句哈,不合适大家别砸我。

1)刚起步,涉及到钱的话,事情是不是就会复杂些。因为每个家庭的条件不一样。既然是互助,尽量把钱排除在外。不如等事情成熟了些再加入资金的因素。

2)各区负责的妈妈最好是能通过某种方式大家选出来的,免得日后有人抱怨。基本章程列清楚。 我看老外办的toy library 的方式挺好,简单明了。

3)先搞一个示范点(比如sean mama的区:),然后扩充比较好,这样起步也快些,而且示范点的碰到的基本问题可以在其他点避免。

4)有没有可能将来从政府申请资金,这毕竟是有利的事情。是否可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谢谢闲云妈妈的建议。请告诉我们那老外的toy library是怎样搞法?你指的不是OEYC里面的吧?
 
THanks very much for organizing this. It is a fantastic idea!!! A few suggestions:

-Each mom may choose one partner (e.g. choose a Mom with the baby at similar age; or Mom with the baby living closeby), and have another back-up in case the partner is not avaialbe. If back-up is not avaiable either at that time, then the mom can send an seeking-help email to the group list in her area(e.g. Barrhaven Mom group list)

-Agree that it's better not involving money since this kind of activity is more a community program.

-It's a good idea try to apply for some administration funds through the city to cover communication cost or some free mom and baby activities (we might be lucky to get some funding from the community; you never know :)). The Funding application can be sent after we start the program; so it is more convincing to the city (this way, we can include in the funding proposal a list of participants as well as the feedback from participants' family)

-Working Mom or stay-home mom are all welcome; since they all may need some help at certain point of time.

Let's all help to make this happen!!!

Thanks again for willing to organize this program!!!

Ying









就wiki妈妈的倡议,想组织一个“渥太华中国妈妈互助小组“,目的是让妈妈们互相帮忙照顾别人的孩子,好让妈妈们腾出一些私人时间,可以去考试、学车、面试、银行、看医生,甚至去按摩、做头发、吃饭、看电影,跟劳工享受一下二人世界等等。现想听取以下各位妈妈的意见,探讨下这个小组的可行性和欢迎程度,而决定组织与否。希望妈妈们踊跃发言。

我先来些建议,

1)以区域分组,例如东区Orlean,中区Carling Wood, 西区Kanata,南区Baheaven,北区Hull等等,有些妈妈如愿意跨区送孩子的也不妨。每区由一妈妈负责统筹该区的互助活动,而我Sean mama 就负责协调各区的互助活动,特别是一些需要跨区的互助。

2)每个妈妈以每次互助来积累小时,每次互助时间起码一小时,不设上限,只要有妈妈愿意照看孩子。由我统计各位妈妈的小时数。

3)如有需要的妈妈发emai给l小组里的所有妈妈,把时间,地点,对妈妈及其家庭的要求,和你孩子特别的需要,都详细的列出来。

4)每小时需要付多少钱?这个我想听听妈妈们的意见。

5)如果积累了很多个小时,而不需要用掉的,又该怎么处理?

另外,我很老实地说,我基本上不需要这互助,因为我很幸运地有足够的后备,家人和邻居。不过我很乐意参与这事,如果妈妈们觉得很有用的话。

我把有意参加的妈妈列出来,

中区(Carlingwood/bayshore) --- 黑人妈妈
 
很好的主意 :cool::cool:
具体操作起来可能启动有困难,比如,妈妈们一般不会轻易把孩子托付给一点都不了解的人,
所以,我想这个活动如果有妈妈BABY不定期聚会做前提,让大家多认识一下,可能更顺畅一些。
这就需要一些热心妈妈首先开放自己家,邀请附近的几个家庭,形式随意,大家聊天,
建立联系,孩子们也熟悉了,在这个基础上,谁有需要,或者谁能帮忙,就比较好协调了。
还是支持LZ和LS的一些想法,比如,有LZ做总协调员,组织大范围的聚会等。
收费也没什么不妥,参考小BABYSITTER价格吧:)
我家在BASELINE 和 WOODROFFE 附近的MACDONALD旁边。
周围的妈妈如果感兴趣,欢迎周末到我家来,请QQH联系。
 
对不起,我没说清楚。对,OEYC的library就是尽量让每个参与的妈妈们支持library的运行(简单的目的),而且实施起来简单明了(要么贡献toy,要么做义工,要么交年费)。

我指的是Sean Mama的group,启动的时候目的最好简单点,这样妈妈们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先把这个group办起来,以后再逐渐完善也不迟。

楼上说的对,众口难调,咱们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哪些可以提供,哪些不可以提供,这样大家心里都有个明确的尺度。有时候如果没说清楚,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由于大家条件不一样,也许可以有些妈妈愿意为其他人提供活动场所来补偿小时数?这样的妈妈就不必照拿时间来替别人看孩子了?上班的妈妈可以在周末补偿小时数目.sean mama的group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互助.

是不是建议一个最高小时数和服务期限?毕竟是互助,如果有人要求的小时数很高,将来补上可能比较难.

关于付钱服务,如果有妈妈想付钱,而有的妈妈也愿意收费照看,这些妈妈们可以私下相互联系,group就不负责他们之间的协调,也不负责他们之间的纠纷.group只是给这样的妈妈们提供一个认识的机会,他们如果互相信任,他们可以进一步私下联系接触.这样sean mama 建议的group也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还有就是这个group的信息不能光在网上讨论,最好能在中国人多的地方(图书馆,中文学校等)也放一些信息,这样能帮到那些不上网的妈妈.当然这些可以以后再做,上网的妈妈"先得月":)

不如大家都来讲讲自己的需要:我需要的是我去办事情的时候,有人跟我一起去,在我办事情的时候帮看一下孩子,如果孩子需要喂或者哭闹,马上叫我.因为我是全母乳喂养而且孩子太小,孩子不在身边比较难控制,所以放在其他妈妈家的可行性比较小.

楼上妈妈说的都在理,支持一下.

谢谢闲云妈妈的建议。请告诉我们那老外的toy library是怎样搞法?你指的不是OEYC里面的吧?
 
全力支持

全力支持, 好主意, I AM A FULL-TIME WORKING MOM W/ 2 LITTLE KIDS. I CAN DO THE EVENING HELP AND WEEKEND HELP.

I AM LIVING IN DOWNTOWN, COUNT ME IN WHEN U ARE READY.
 
大家的意见都不错。我也觉得应该以互助为基础,适当收费,方便没有时间替别人看孩子的妈妈。至于收费,不太清楚现在的价格,但既然是互助,一小时5元应该不算过分。这个价格跟home daycare差不多。区别是时间上更灵活。

我休产假后(7月底的预产期)可以负责西区联系。
 
大家的意见都不错。我也觉得应该以互助为基础,适当收费,方便没有时间替别人看孩子的妈妈。至于收费,不太清楚现在的价格,但既然是互助,一小时5元应该不算过分。这个价格跟home daycare差不多。区别是时间上更灵活。

我休产假后(7月底的预产期)可以负责西区联系。

恭喜恭喜!不知道你准备又当妈了,是男?是女? 怎么总觉得你是住在东边?
 
谢谢两位!我已经30个月了,是女儿。Emma最高兴。
我住Kanata。

应该介绍你认识我们一位旧班主,她也住在Kanata,预产期比你早一个月,也是有两个女儿。她的名字也跟你的差不多,工作性质也差不多。 :)
 
支持!具体实施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孩子可能害怕生人,妈妈对新来的孩子不了解,但这些都可以走一步看一步,遇到问题逐步解决。
我觉得可以考虑在每个小区找个相对固定的地方,比如说某个妈妈的家里,由参与的妈妈轮流当值,每班一到两位妈妈,取决于需要帮助的孩子数量和妈妈的时间安排情况。这样至少在场地方面减少了孩子陌生感,相对的固定性和妈妈宝宝的流动性之间得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当然,贡献场地和当值的妈妈都应该得到一定的报酬了,有需要帮助的孩子家长按小时支付。
但这样一来,带出另一个难题,就是贡献场地的妈妈就要多数时间在家了,如果可以有两个妈妈共享场地,就可以有个轮换的机会。
 
支持!具体实施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孩子可能害怕生人,妈妈对新来的孩子不了解,但这些都可以走一步看一步,遇到问题逐步解决。
我觉得可以考虑在每个小区找个相对固定的地方,比如说某个妈妈的家里,由参与的妈妈轮流当值,每班一到两位妈妈,取决于需要帮助的孩子数量和妈妈的时间安排情况。这样至少在场地方面减少了孩子陌生感,相对的固定性和妈妈宝宝的流动性之间得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当然,贡献场地和当值的妈妈都应该得到一定的报酬了,有需要帮助的孩子家长按小时支付。
但这样一来,带出另一个难题,就是贡献场地的妈妈就要多数时间在家了,如果可以有两个妈妈共享场地,就可以有个轮换的机会。

这个我觉得不太现实,给提供场所的家庭带来太多不便。到别人家带别人的孩子也不太现实,大多数妈妈都是自己有孩子需要照顾的,自己家最方便,而且本来就是短时间的照看,要去别人家一来一去耽误时间不值得。

接触过一段时间宝宝总会熟悉的,不用太担心。真担心就不要让别人带。

我的意见是别把问题搞太复杂,先干起来,边做边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不然越讨论事越多,结果就不了了之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