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潜伏》话“军统” (四百三十六)
那是杜月笙立下“毒誓”——“我将来回来,一定要一身光鲜,一家风光!”接着就来到上海“闯码头”之后不久,杜生了一场大病,病得很重,差一点就死了。章君榖在《杜月笙传》中说:
“他这次生病,一上来便声势汹汹。客地病重,生死俄顷,朋友们表现得很够义气。王国生掏腰包帮他请医生抓药,袁珊宝把他背到隔壁,睏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以便就近照料。可是,杜月笙的病势来得太猛,发高烧,说胡话,一连几天昏迷不醒,医生说他有性命之忧,望着他连连摇头,推托的不肯再开药方,于是袁珊宝着急,王国生发慌,两个小伙子全都没了主意。”
正巧这时杜月笙醒了,他们“忙不迭”地问:“月笙哥,你在高桥乡下,还有什么亲眷吗?”
章君榖说:“杜月笙身体虽然虚弱,头脑倒还清醒,他一听这话,就晓得自己一定是不行了。两位好朋友无非是在问他,一命呜呼了以后,该去向谁报告凶耗?他满心酸梗,强忍热泪,聚精会神的想了想:父母双亡,继娘不知流落何方。唯一的胞妹送给别人家了,听说外婆已经过世,老娘舅一早就看他不顺眼,生母朱太夫人说是说还有一位嫁到黄家的妹子,自己和她从来没有连系。至于他的伯父和堂兄么,从小到大,面都不曾见过几回,自己的死活跟他们有何相干呢?想来想去,想不起一个关心自家的亲人,天地宽阔,杜月笙像是一只断线风筝。不尽悲戚,无穷伤感,杜月笙索落落拋下成串的热泪来。”
袁珊宝见他不说话,接着追问:“月笙哥,你快说,你有什么亲眷要去知会一声?”
这时,杜月笙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他说:“要末,侬去告诉我格姑母,伊是我爷格阿姐,我姑丈在高桥乡下种田,名喊万春发。伊啦有个伲(儿)子,叫万墨林,今年十岁,前一晌听说伊也到小东门来了,勒浪(在)一家铜匠铺里学生意。”
章君榖说:“当时,杜月笙断断续续,竭力挣扎,把这一段话向他的两位好友交代清楚,住后杜、王、袁三人全都不约而同的说,这是杜月笙死里逃生,否极泰来的一大关鉴。如果那时候说漏了一句,或者王国生和袁珊宝听错了其中几个字,他们两位找不到万墨林,请不来万老太太,杜月笙一定逃不过那次关口。王国生和袁珊宝听清楚了,等杜月笙又度神志不清,晕睡过去,两个人从他的病榻之前一跃而起,奔到街口,相互约好一左一右,分途去找铜匠铺里学生意的万墨林。”
“十六铺总共只有三五家铜匠铺,于是袁珊宝轻而易举,找到了那位十岁的学徒,万墨林年纪太小,不敢独自回高桥。他说出他家的地址,袁珊宝托一位经常往来上海浦东的朋友,带个口信到高桥去。三天后,杜月笙的姑母,万春发的太太,万墨林的母亲,迈动小脚,颤颤巍巍的走,走了大半天工夫,赶到十六铺来了。她一看到气息奄奄,仰脸躺在床上的杜月笙,扑上去便是一场号啕大哭。”
“多亏这位骨肉情深,心地慈祥的万老太太,她为了救治侄儿杜月笙的险症,不惜喧宾夺主,请袁珊宝让出房间,打张地铺,日以继夜,整整服侍了杜月笙一百天。医生不肯开方子,万老太太便到处求神拜佛,搜求丹方。不知是谁向她建议,蛤蟆粪是治他这种病的灵药。上海人谓蛤蟆粪,其实是癞蛤蟆所产的蝌蚪,色黑,头圆,尾巴细长,蠕蠕回折。据说其性奇寒大凉,然而杜月笙服了这一味怪药,居然寒热尽去,霍然痊愈,把他从死神的魔掌中救了回来。万老太太不胜欣喜,她又迈动小脚遄返高桥。”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万墨林的母亲对于让儿子投奔杜月笙一事很有把握。此外,杜、万两家,尚有一重姻缘。万墨林说:“我又和杜月笙先生的堂兄杜金龙先生的女儿订了婚。这一门亲事,使杜月笙先生和我的辈份煞难安排。他是我的表兄,又是我的叔岳丈。”
就这样,万墨林进了杜家,并自降一辈,称杜月笙为“爷叔”,对杜的夫人,则跟着自己的太太,叫“婶娘”。
时间过得很快,到1927年,万墨林已经是杜月笙的总管了,杜常用的一、二百个电话号码,万墨林记得烂熟于心,仿佛一个活的通讯录,更像是一部“移动电话”,杜月笙想找谁,不论在哪儿,随时联系,如臂使指,得心应手。二人虽名为主仆,实已合而为一,须臾不可分开。
也是在这一年,万墨林亲眼目睹了戴笠与杜月笙的初识,他说:“关于戴雨农(笠)和杜月笙(镛)两位先生的结识经过,几十年来,曾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渲染附会,神乎其神。这些诚然都是很好的小说或戏剧材料,但却与事实真象,相距太远。如今,当年杜戴会晤,在场的四个人中,杜月笙、杨虎、戴笠,俱已作古,只有我还健在人世。因此,也唯有我方始能说得出当时经过。”
万墨林回忆说:“起先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戴先生专诚拜访杨司令(指杨虎)。杨司令眼见戴先生一表人才,谈吐不俗,态度尤其谦虚诚恳,又鉴于他所负责的工作相当重要。所以当时就很豪爽的对他说:‘你要在上海做情报工作,有一位朋友是非结交不可的。此刻我先跟他通个电话,假使他有空,我就陪你去见见他。’说罢,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而在华格臬路的那一头,接电话的正好是我。”
万墨林听了杨虎的话,即对杜月笙说:“爷叔,是杨司令的电话,他说他要带一位朋友来拜望你。”
杜听了说:“好,你请他们过来吧。”
万墨林回忆说:“我追随杜先生四十多年,深深佩服他识人的本领,确是天赋独厚,高人一等。那天杨司令陪同戴先生到访,戴先生穿一身整齐的西装,长发中分,梳得相当熨贴,两只眼睛大而有光,说起话来中肯而得体。他虽然刚刚离开军校不久,年纪又只有三十出头,但是他却能在杜先生和杨司令面前,侃侃而谈,并且要言不繁。三句两语寒暄过后,他便提起他对杜先生所作的要求。而杜先生也能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好的,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打电话来。假使我不在,你可以交代万墨林。’”
万墨林说:“当时,连我都感到有点出乎意料之外。诚然,杜先生是以‘有求必应’,‘言语一句’闻名于世的。但是,他对戴先生的要求答应得这么痛快干脆,毕竟是很少见的事情。往后,戴先生就每隔一阵时间,打一次电话过来。或是亲自前来和杜先生面谈。电话有时候由我接,有时候由杜先生亲自接听。他并没有什么事情要求杜先生办,多半是带连络性质的问候电话。杜先生和我接电话所不同之点是,杜先生每每会在电话里请戴先生过来谈天。
万墨林还说:“如所周知,早期杜先生藉赌钱联络各方,交结朋友的手段。经常在杜公馆出入的朋友,很少有不赌钱的。戴先生则是绝无仅有的一位。他们每次会晤都作长谈,谈话的题目很严肃,而且时间相当的久。”
那是杜月笙立下“毒誓”——“我将来回来,一定要一身光鲜,一家风光!”接着就来到上海“闯码头”之后不久,杜生了一场大病,病得很重,差一点就死了。章君榖在《杜月笙传》中说:
“他这次生病,一上来便声势汹汹。客地病重,生死俄顷,朋友们表现得很够义气。王国生掏腰包帮他请医生抓药,袁珊宝把他背到隔壁,睏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以便就近照料。可是,杜月笙的病势来得太猛,发高烧,说胡话,一连几天昏迷不醒,医生说他有性命之忧,望着他连连摇头,推托的不肯再开药方,于是袁珊宝着急,王国生发慌,两个小伙子全都没了主意。”
正巧这时杜月笙醒了,他们“忙不迭”地问:“月笙哥,你在高桥乡下,还有什么亲眷吗?”
章君榖说:“杜月笙身体虽然虚弱,头脑倒还清醒,他一听这话,就晓得自己一定是不行了。两位好朋友无非是在问他,一命呜呼了以后,该去向谁报告凶耗?他满心酸梗,强忍热泪,聚精会神的想了想:父母双亡,继娘不知流落何方。唯一的胞妹送给别人家了,听说外婆已经过世,老娘舅一早就看他不顺眼,生母朱太夫人说是说还有一位嫁到黄家的妹子,自己和她从来没有连系。至于他的伯父和堂兄么,从小到大,面都不曾见过几回,自己的死活跟他们有何相干呢?想来想去,想不起一个关心自家的亲人,天地宽阔,杜月笙像是一只断线风筝。不尽悲戚,无穷伤感,杜月笙索落落拋下成串的热泪来。”
袁珊宝见他不说话,接着追问:“月笙哥,你快说,你有什么亲眷要去知会一声?”
这时,杜月笙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他说:“要末,侬去告诉我格姑母,伊是我爷格阿姐,我姑丈在高桥乡下种田,名喊万春发。伊啦有个伲(儿)子,叫万墨林,今年十岁,前一晌听说伊也到小东门来了,勒浪(在)一家铜匠铺里学生意。”
章君榖说:“当时,杜月笙断断续续,竭力挣扎,把这一段话向他的两位好友交代清楚,住后杜、王、袁三人全都不约而同的说,这是杜月笙死里逃生,否极泰来的一大关鉴。如果那时候说漏了一句,或者王国生和袁珊宝听错了其中几个字,他们两位找不到万墨林,请不来万老太太,杜月笙一定逃不过那次关口。王国生和袁珊宝听清楚了,等杜月笙又度神志不清,晕睡过去,两个人从他的病榻之前一跃而起,奔到街口,相互约好一左一右,分途去找铜匠铺里学生意的万墨林。”
“十六铺总共只有三五家铜匠铺,于是袁珊宝轻而易举,找到了那位十岁的学徒,万墨林年纪太小,不敢独自回高桥。他说出他家的地址,袁珊宝托一位经常往来上海浦东的朋友,带个口信到高桥去。三天后,杜月笙的姑母,万春发的太太,万墨林的母亲,迈动小脚,颤颤巍巍的走,走了大半天工夫,赶到十六铺来了。她一看到气息奄奄,仰脸躺在床上的杜月笙,扑上去便是一场号啕大哭。”
“多亏这位骨肉情深,心地慈祥的万老太太,她为了救治侄儿杜月笙的险症,不惜喧宾夺主,请袁珊宝让出房间,打张地铺,日以继夜,整整服侍了杜月笙一百天。医生不肯开方子,万老太太便到处求神拜佛,搜求丹方。不知是谁向她建议,蛤蟆粪是治他这种病的灵药。上海人谓蛤蟆粪,其实是癞蛤蟆所产的蝌蚪,色黑,头圆,尾巴细长,蠕蠕回折。据说其性奇寒大凉,然而杜月笙服了这一味怪药,居然寒热尽去,霍然痊愈,把他从死神的魔掌中救了回来。万老太太不胜欣喜,她又迈动小脚遄返高桥。”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万墨林的母亲对于让儿子投奔杜月笙一事很有把握。此外,杜、万两家,尚有一重姻缘。万墨林说:“我又和杜月笙先生的堂兄杜金龙先生的女儿订了婚。这一门亲事,使杜月笙先生和我的辈份煞难安排。他是我的表兄,又是我的叔岳丈。”
就这样,万墨林进了杜家,并自降一辈,称杜月笙为“爷叔”,对杜的夫人,则跟着自己的太太,叫“婶娘”。
时间过得很快,到1927年,万墨林已经是杜月笙的总管了,杜常用的一、二百个电话号码,万墨林记得烂熟于心,仿佛一个活的通讯录,更像是一部“移动电话”,杜月笙想找谁,不论在哪儿,随时联系,如臂使指,得心应手。二人虽名为主仆,实已合而为一,须臾不可分开。
也是在这一年,万墨林亲眼目睹了戴笠与杜月笙的初识,他说:“关于戴雨农(笠)和杜月笙(镛)两位先生的结识经过,几十年来,曾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渲染附会,神乎其神。这些诚然都是很好的小说或戏剧材料,但却与事实真象,相距太远。如今,当年杜戴会晤,在场的四个人中,杜月笙、杨虎、戴笠,俱已作古,只有我还健在人世。因此,也唯有我方始能说得出当时经过。”
万墨林回忆说:“起先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戴先生专诚拜访杨司令(指杨虎)。杨司令眼见戴先生一表人才,谈吐不俗,态度尤其谦虚诚恳,又鉴于他所负责的工作相当重要。所以当时就很豪爽的对他说:‘你要在上海做情报工作,有一位朋友是非结交不可的。此刻我先跟他通个电话,假使他有空,我就陪你去见见他。’说罢,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而在华格臬路的那一头,接电话的正好是我。”
万墨林听了杨虎的话,即对杜月笙说:“爷叔,是杨司令的电话,他说他要带一位朋友来拜望你。”
杜听了说:“好,你请他们过来吧。”
万墨林回忆说:“我追随杜先生四十多年,深深佩服他识人的本领,确是天赋独厚,高人一等。那天杨司令陪同戴先生到访,戴先生穿一身整齐的西装,长发中分,梳得相当熨贴,两只眼睛大而有光,说起话来中肯而得体。他虽然刚刚离开军校不久,年纪又只有三十出头,但是他却能在杜先生和杨司令面前,侃侃而谈,并且要言不繁。三句两语寒暄过后,他便提起他对杜先生所作的要求。而杜先生也能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好的,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打电话来。假使我不在,你可以交代万墨林。’”
万墨林说:“当时,连我都感到有点出乎意料之外。诚然,杜先生是以‘有求必应’,‘言语一句’闻名于世的。但是,他对戴先生的要求答应得这么痛快干脆,毕竟是很少见的事情。往后,戴先生就每隔一阵时间,打一次电话过来。或是亲自前来和杜先生面谈。电话有时候由我接,有时候由杜先生亲自接听。他并没有什么事情要求杜先生办,多半是带连络性质的问候电话。杜先生和我接电话所不同之点是,杜先生每每会在电话里请戴先生过来谈天。
万墨林还说:“如所周知,早期杜先生藉赌钱联络各方,交结朋友的手段。经常在杜公馆出入的朋友,很少有不赌钱的。戴先生则是绝无仅有的一位。他们每次会晤都作长谈,谈话的题目很严肃,而且时间相当的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