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潜伏》话“军统” (四百二十一)
1932年,宁粤合流,汪精卫当上了行政院长,“改组派”的大小角色也都在政府或国民党的党务系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的位置还相当不错,像顾孟余的铁道部长、陈公博的实业部长,都是肥缺。另外,谷正纲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也是很关键的位置。
陈公博同时还兼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还在上海时,陈公博就认识了姜豪,在“扩大会议”期间,陈还曾派姜豪担任他与石友三之间的信使,对他印象很深,于是令姜在“民运会”工人科当了一个干事。
当年秋天,陈公博把姜豪派回上海,担任“民运会”驻沪代表。姜豪说:“我回上海后面临的第一场国民党内部厮搏,就是C.C系利用工潮逼迫陈铭枢垮台。”
宁粤合流以后,陈铭枢任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长,姜豪回忆说:“旧中国的交通部,统管邮电系统,于是C.C系的陆京士便秉承陈果夫、陈立夫的示意,首先发动上海邮务工人罢工、然后扩大影响到全国邮务工人,意图搞垮陈铭枢。”
陈铭枢并不是“改组派”的人物,但他也是广东人,与陈公博同属“粤系”,同时,陈公博主管的“民运会”和实业部两个机构,都与工人罢工息息相关,于是,二陈联袂来到上海处理此事。
一到上海,陈公博便找到姜豪,令他设法平息罢工,于是,姜豪找到了他原来认识的一些“工人领袖”,到工人中去“串联”,要求他们不要支持邮务工人的罢工,并以工人名义发表通告,要求邮务工人复工,这样一来,陆京士的邮务工会就被孤立起来,成了少数派。同时,交通部与邮务工人谈判,给他们涨了点工资,一场罢工就此收场。
按:另外有一种说法,说这场罢工是王亚樵帮着陈铭枢平的,说王找到陆京士,“啪”地一拍桌子,说:“你不知道陈铭枢是我的朋友吗,为什么要跟他捣蛋!说,你想死还是想活?”陆京士被吓住了,马上结束了罢工。不过这个说法,笔者觉得更像“演义”。
经此挫折,陆京士深感在上海人微言轻,从此投入杜月笙门下。姜豪说:“通过这一次事情,C.C系加紧抓起上海的黄色工会工作,陆京士一批人都投拜杜门,由是由C.C系和杜月笙的联合势力,以陆京士等为中坚,搞起了上海黄色工会的统一组织。”
姜豪说:“帮会势力在上海的广泛存在,使国民党各派系利用帮会势力在操纵工潮工运成为一种政治需要,陆京士等人早操纵邮务工潮由兴而衰后,益加认识到这一点,便正式拜杜月笙为‘先生’,成为当时的一件新闻。
出于同样地原因,姜豪早就加入了帮会组织,不过他先加入的是洪门。姜豪说:“其实要论这种‘党’与‘帮’的结合,我的起步比陆京士更早。即以平复邮务工潮这件事来讲,我所以能在国民党上海市党部职工委系统之外,运用个人的影响迅速挫败C.C系的阴谋,主要也是靠帮会方面的关系。”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姜豪就入了“湖南帮”的“楚荆山”。姜豪说:“这个组织中的一些老人,都参加过辛亥革命,其他一般成员也大都有正当职业,并无依靠帮会谋生的流氓。”
当时,“楚荆山”的一位老军人李午云对姜豪说:“你搞工人运动,需要加入帮会,楚荆山的成员都是正派的,我介绍你加入组织。”这时,正好“楚荆山”山主李华堂到上海,也很赞成,姜豪就这样加入了洪门。
在当时,加入帮会,有一整套很繁琐的程序,李华堂说:“大学生,就从简了吧。”于是就在李午云家摆了个“小香堂”,姜豪对着“关帝”鞠了三个躬,就算“入门”了,而且一下就是“内八堂”的“新服”。
按:洪门的组织因效法刘关张,故彼此间一律以“哥弟”相称,哥弟间分成十排,最高一级叫第一排,这也是一个洪门组织的核心领导体系,即所谓“内八堂执事”,职衔有山主、副山主、乡长、盟正、坐堂、新服等等,他们都是要承担具体“管理”事务的。从第二排到第十排,则是“外八堂”。
与清帮论辈分不同,洪门中人,彼此都以“兄弟”相称,第二排的见到第一排的,不论彼此谁打谁小,一律叫“大哥”,第三排的见到第二排的,也是如此,一律叫“二哥”,以此类推。
初入“洪门”的姜豪,一下就成为第一排的“新服”,第二排以后的“同门”,见了他都叫“大哥”。姜豪回忆说,他的太太印维纳见了这种情景,颇感不可思议,觉得他“堕入黑道”,学坏了。姜豪解释说,“连国父也当过大哥嘞。”
此后,姜豪认识了另一个洪门组织“民兴社”的山主汪禹丞,汪很看重姜豪这个大学生,于是便请他加入,帮他整理“整顿洪门”,于是姜豪便转到了民兴社。
1935年,汪禹丞将民兴社改为“五行山”,姜豪列在“坐堂”,仅次于山主汪禹丞,成为总管“山寨”事务的“左相大爷”。这时,27岁的姜豪,已俨然成为上海滩上的一位“人物”了。
姜比汪小40多岁,觉得跟他称兄道弟实在太不像话,因汪禹丞同时也是清帮“大”字辈弟子,于是汪提出介绍姜豪加入清帮,这样,他就名正言顺地比姜豪高出一个辈分,彼此两便。就这样,姜豪又成了清帮“通”字辈弟子,与杜月笙的“老头子”陈世昌同辈。
按,清帮的“前24代”按“清净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理,大通悟(无)觉(学)”排行,到上世纪30年代,最高的辈分就是“大”字辈了。除了汪禹丞以外,比较出名的还有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人称“天王老子”的张树生、张啸林的“老头子”樊瑾成、老同盟会会员徐朗西、还有陈世昌的“老头子”张仁奎。
汪禹丞与张仁奎是好友,曾带姜豪拜见过张,此后张去世,他的门徒“灵前孝祖”,为他代收了十个“门徒”,其中就有姜豪。
姜豪说:“陈世昌是张仁奎的徒弟,以后我‘过方’给张当徒弟,他就成了我师兄。这样,无论从辈分排列上讲,还是从师承关系上讲,杜都该尊我为前辈。但实际上他的气焰远比许多大字辈和通字辈还嚣张,我当然更不敢在他的面前摆谱。”
事实上,姜豪也无须在杜面前“摆谱”了,因为他已经搭上了上海市市长吴铁城的关系。
汪禹丞与吴铁城是好朋友,还在1912年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的时候,汪就以吴的引荐,为孙担任警卫工作。因此,姜豪一回上海,汪即带他拜见了吴铁城,从此姜豪又成了吴的“小友”。姜豪说:
“看见‘吴铁老’把我当做座上朋友,市党政机关的其他牛头马面也对我另眼相看了。有时中央民运会驻沪办事处与地方上打交道不顺手,便让我出面。稍久,我这个本来只是工人科驻沪代表的小角色,竟成了整个民运会的驻沪‘代表’。不但办实事,也撑虚劲——就是俨然以中央机关代表的身份出席各种公众集会,用现在的媒界行话来讲,就是频频‘出镜’。”
1933年,国民党上海市执监委员换届选举,谷正纲派人给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执委常委吴开先带话,请他确保汪派的林柏生当选执委。
吴开先是C.C系大将,号称上海的“党皇帝”,岂能容谷正纲这个小字辈在他面前指手划脚。选举结果一出来,林柏生连个“候补”都没有选上,反倒是姜豪被“选”为上海市党部监察委员。
姜豪就此走上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
对此,姜豪也感到很不安,马上赶到南京“解释”,谷正纲大骂吴开先“不讲信用”,同时,话里话外的意思,怀疑姜豪与吴开先暗地串通,“吃里爬外”。姜豪百口莫辩,只好表示自己不干这个监察委员,要出国读书。
到上海市党部“就职”典礼前夕,谷正纲给姜豪打电报,令他“暂勿就职”,结果姜的太太印维纳在翻译电报的时候,恰好漏掉了最关键的一个“勿”字,姜豪看电报让他“暂就职”,自然照办。把谷正纲气得七窍生烟,从此“改组派”与姜豪的关系就疏远了。
1932年,宁粤合流,汪精卫当上了行政院长,“改组派”的大小角色也都在政府或国民党的党务系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的位置还相当不错,像顾孟余的铁道部长、陈公博的实业部长,都是肥缺。另外,谷正纲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也是很关键的位置。
陈公博同时还兼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还在上海时,陈公博就认识了姜豪,在“扩大会议”期间,陈还曾派姜豪担任他与石友三之间的信使,对他印象很深,于是令姜在“民运会”工人科当了一个干事。
当年秋天,陈公博把姜豪派回上海,担任“民运会”驻沪代表。姜豪说:“我回上海后面临的第一场国民党内部厮搏,就是C.C系利用工潮逼迫陈铭枢垮台。”
宁粤合流以后,陈铭枢任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长,姜豪回忆说:“旧中国的交通部,统管邮电系统,于是C.C系的陆京士便秉承陈果夫、陈立夫的示意,首先发动上海邮务工人罢工、然后扩大影响到全国邮务工人,意图搞垮陈铭枢。”
陈铭枢并不是“改组派”的人物,但他也是广东人,与陈公博同属“粤系”,同时,陈公博主管的“民运会”和实业部两个机构,都与工人罢工息息相关,于是,二陈联袂来到上海处理此事。
一到上海,陈公博便找到姜豪,令他设法平息罢工,于是,姜豪找到了他原来认识的一些“工人领袖”,到工人中去“串联”,要求他们不要支持邮务工人的罢工,并以工人名义发表通告,要求邮务工人复工,这样一来,陆京士的邮务工会就被孤立起来,成了少数派。同时,交通部与邮务工人谈判,给他们涨了点工资,一场罢工就此收场。
按:另外有一种说法,说这场罢工是王亚樵帮着陈铭枢平的,说王找到陆京士,“啪”地一拍桌子,说:“你不知道陈铭枢是我的朋友吗,为什么要跟他捣蛋!说,你想死还是想活?”陆京士被吓住了,马上结束了罢工。不过这个说法,笔者觉得更像“演义”。
经此挫折,陆京士深感在上海人微言轻,从此投入杜月笙门下。姜豪说:“通过这一次事情,C.C系加紧抓起上海的黄色工会工作,陆京士一批人都投拜杜门,由是由C.C系和杜月笙的联合势力,以陆京士等为中坚,搞起了上海黄色工会的统一组织。”
姜豪说:“帮会势力在上海的广泛存在,使国民党各派系利用帮会势力在操纵工潮工运成为一种政治需要,陆京士等人早操纵邮务工潮由兴而衰后,益加认识到这一点,便正式拜杜月笙为‘先生’,成为当时的一件新闻。
出于同样地原因,姜豪早就加入了帮会组织,不过他先加入的是洪门。姜豪说:“其实要论这种‘党’与‘帮’的结合,我的起步比陆京士更早。即以平复邮务工潮这件事来讲,我所以能在国民党上海市党部职工委系统之外,运用个人的影响迅速挫败C.C系的阴谋,主要也是靠帮会方面的关系。”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姜豪就入了“湖南帮”的“楚荆山”。姜豪说:“这个组织中的一些老人,都参加过辛亥革命,其他一般成员也大都有正当职业,并无依靠帮会谋生的流氓。”
当时,“楚荆山”的一位老军人李午云对姜豪说:“你搞工人运动,需要加入帮会,楚荆山的成员都是正派的,我介绍你加入组织。”这时,正好“楚荆山”山主李华堂到上海,也很赞成,姜豪就这样加入了洪门。
在当时,加入帮会,有一整套很繁琐的程序,李华堂说:“大学生,就从简了吧。”于是就在李午云家摆了个“小香堂”,姜豪对着“关帝”鞠了三个躬,就算“入门”了,而且一下就是“内八堂”的“新服”。
按:洪门的组织因效法刘关张,故彼此间一律以“哥弟”相称,哥弟间分成十排,最高一级叫第一排,这也是一个洪门组织的核心领导体系,即所谓“内八堂执事”,职衔有山主、副山主、乡长、盟正、坐堂、新服等等,他们都是要承担具体“管理”事务的。从第二排到第十排,则是“外八堂”。
与清帮论辈分不同,洪门中人,彼此都以“兄弟”相称,第二排的见到第一排的,不论彼此谁打谁小,一律叫“大哥”,第三排的见到第二排的,也是如此,一律叫“二哥”,以此类推。
初入“洪门”的姜豪,一下就成为第一排的“新服”,第二排以后的“同门”,见了他都叫“大哥”。姜豪回忆说,他的太太印维纳见了这种情景,颇感不可思议,觉得他“堕入黑道”,学坏了。姜豪解释说,“连国父也当过大哥嘞。”
此后,姜豪认识了另一个洪门组织“民兴社”的山主汪禹丞,汪很看重姜豪这个大学生,于是便请他加入,帮他整理“整顿洪门”,于是姜豪便转到了民兴社。
1935年,汪禹丞将民兴社改为“五行山”,姜豪列在“坐堂”,仅次于山主汪禹丞,成为总管“山寨”事务的“左相大爷”。这时,27岁的姜豪,已俨然成为上海滩上的一位“人物”了。
姜比汪小40多岁,觉得跟他称兄道弟实在太不像话,因汪禹丞同时也是清帮“大”字辈弟子,于是汪提出介绍姜豪加入清帮,这样,他就名正言顺地比姜豪高出一个辈分,彼此两便。就这样,姜豪又成了清帮“通”字辈弟子,与杜月笙的“老头子”陈世昌同辈。
按,清帮的“前24代”按“清净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理,大通悟(无)觉(学)”排行,到上世纪30年代,最高的辈分就是“大”字辈了。除了汪禹丞以外,比较出名的还有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人称“天王老子”的张树生、张啸林的“老头子”樊瑾成、老同盟会会员徐朗西、还有陈世昌的“老头子”张仁奎。
汪禹丞与张仁奎是好友,曾带姜豪拜见过张,此后张去世,他的门徒“灵前孝祖”,为他代收了十个“门徒”,其中就有姜豪。
姜豪说:“陈世昌是张仁奎的徒弟,以后我‘过方’给张当徒弟,他就成了我师兄。这样,无论从辈分排列上讲,还是从师承关系上讲,杜都该尊我为前辈。但实际上他的气焰远比许多大字辈和通字辈还嚣张,我当然更不敢在他的面前摆谱。”
事实上,姜豪也无须在杜面前“摆谱”了,因为他已经搭上了上海市市长吴铁城的关系。
汪禹丞与吴铁城是好朋友,还在1912年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的时候,汪就以吴的引荐,为孙担任警卫工作。因此,姜豪一回上海,汪即带他拜见了吴铁城,从此姜豪又成了吴的“小友”。姜豪说:
“看见‘吴铁老’把我当做座上朋友,市党政机关的其他牛头马面也对我另眼相看了。有时中央民运会驻沪办事处与地方上打交道不顺手,便让我出面。稍久,我这个本来只是工人科驻沪代表的小角色,竟成了整个民运会的驻沪‘代表’。不但办实事,也撑虚劲——就是俨然以中央机关代表的身份出席各种公众集会,用现在的媒界行话来讲,就是频频‘出镜’。”
1933年,国民党上海市执监委员换届选举,谷正纲派人给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执委常委吴开先带话,请他确保汪派的林柏生当选执委。
吴开先是C.C系大将,号称上海的“党皇帝”,岂能容谷正纲这个小字辈在他面前指手划脚。选举结果一出来,林柏生连个“候补”都没有选上,反倒是姜豪被“选”为上海市党部监察委员。
姜豪就此走上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
对此,姜豪也感到很不安,马上赶到南京“解释”,谷正纲大骂吴开先“不讲信用”,同时,话里话外的意思,怀疑姜豪与吴开先暗地串通,“吃里爬外”。姜豪百口莫辩,只好表示自己不干这个监察委员,要出国读书。
到上海市党部“就职”典礼前夕,谷正纲给姜豪打电报,令他“暂勿就职”,结果姜的太太印维纳在翻译电报的时候,恰好漏掉了最关键的一个“勿”字,姜豪看电报让他“暂就职”,自然照办。把谷正纲气得七窍生烟,从此“改组派”与姜豪的关系就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