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侨白宫前升五星红旗纪念国庆60周年(ZT)

[先说明一点,我对他有能力争取在WH南草坪升中国国旗,十分敬佩。但是,作为新闻报道,不能借题肆意发挥。这是我想说的问题。未必是针对他本人。]

是的,人的一生难免有遇到各种困境或者有那种孤独无救的感觉的时候。

如果你遇到上面的情况,会在夜里上街找个中国国旗旗杆,搂着旗杆『失声痛哭』吗?

新闻报道不是写幻想小说,可以任意发挥,必须靠事实说话。即便他本人那么说了,作为记者就写上去?用点脑子吧!过于夸张就失去可信性。何况像他这样而立之年的人,不会如此脆弱吧?
那也只能怪这记者的写作功力仍不到家。不过如果你真要那样去较真,则几乎所有在战争中对英雄的描述都是不真实的了。要知道,文学不比科学,如果真要如科学般去如实描述,那这作品岂不形同嚼蜡,还会有谁看呢?3c 你这一板一眼的思维,是不是缺少了点浪漫呀?:p:p:p
 
那也只能怪这记者的写作功力仍不到家。不过如果你真要那样去较真,则几乎所有在战争中对英雄的描述都是不真实的了。要知道,文学不比科学,如果真要如科学般去如实描述,那这作品岂不形同嚼蜡,还会有谁看呢?3c 你这一板一眼的思维,是不是缺少了点浪漫呀?:p:p:p

我说过,这条稿件,不是文学作品,是个新闻报道。不客气地说,中新社的记者们,专业素质有点逊色。再看看他们发自多伦多的报道: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5/thread723952.html

新闻报道,就是不怕枯燥无味,不能那么浪漫,需要的是真实。如果您想拍个卖座的电影,或者想写本畅销书,任您发挥艺术才华。
 
那也只能怪这记者的写作功力仍不到家。不过如果你真要那样去较真,则几乎所有在战争中对英雄的描述都是不真实的了。要知道,文学不比科学,如果真要如科学般去如实描述,那这作品岂不形同嚼蜡,还会有谁看呢?3c 你这一板一眼的思维,是不是缺少了点浪漫呀?:p:p:p

无知了吧?提醒你一下,那个文章是新闻报道,不是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是真实。

你实际承认了新华社记者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是用文学创作的方式,胡编乱造。
 
我说过,这条稿件,不是文学作品,是个新闻报道。不客气地说,中新社的记者们,专业素质有点逊色。

如果您想拍个卖座的电影,或者想写本畅销书,任您发挥艺术才华。
其实『新闻报道』不也可以是『报导文学』吗?不知我说的对吗?
 
无知了吧?提醒你一下,那个文章是新闻报道,不是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是真实。

你实际承认了新华社记者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是用文学创作的方式,胡编乱造。
所谓真实,我的理解应该是事件的有与无,是与否,不是那些煽情细节的描述。
 
其实『新闻报道』不也可以是『报导文学』吗?不知我说得对吗?

又无知了吧?报告文学和新闻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报告文学在分类上仍然属于文学作品,实际就是Non-fiction Novel,属于以真人真事为主的记叙性质文学作品。

再提醒你,顶楼文章是以新闻报道的名头发表的。你最好不要谈文科,那不是你的强项。
 
其实『新闻报道』不也可以是『报导文学』吗?不知我说的对吗?

是问我吗?那不客气地说,不对,甚至是错的。

『新闻报道』绝对不等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应该是中国的特产,是半吊子的新闻工作者+好的文学工作者那些人的发明,在其他国家的新闻学里是个空白,在中国的新闻界也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另外,请注意,是『报告文学』 ,不是『报道文学』。顾名思意吧,您就。:D
 
无知了吧?提醒你一下,那个文章是新闻报道,不是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是真实。

你实际承认了新华社记者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是用文学创作的方式,胡编乱造。

我这人就是认真。哈

这几条稿件,不是新华社记者发的,而是中新社记者的大作。
 
我说过,这条稿件,不是文学作品,是个新闻报道。不客气地说,中新社的记者们,专业素质有点逊色。再看看他们发自多伦多的报道: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5/thread723952.html

新闻报道,就是不怕枯燥无味,不能那么浪漫,需要的是真实。如果您想拍个卖座的电影,或者想写本畅销书,任您发挥艺术才华。
其实,新闻造假中外皆然,不过有些人造得比较高明,有些人造得比较粗糙。我们也不需妄自菲薄,比起CNN来,我们还差它一大截呢。
 
其实,新闻造假中外皆然,不过有些人造得比较高明,有些人造得比较粗糙。我们也不需妄自菲薄,比起CNN来,我们还差它一大截呢。

您的这番话,真的差点让我哑口无言啊。

造假,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应该被唾弃的。我们就不能学点别人好的东西吗,我们就不能向他人长处看齐吗?难道在新闻领域,中国新闻界要同其他国家的新闻界,在造假水平上比个高低?

CNN的新闻报道,有诸多问题。我绝对不敢笼统地恭维他们。不过,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同CNN相比,确实"还差它一大截"。
 
是问我吗?那不客气地说,不对,甚至是错的。

『新闻报道』绝对不等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应该是中国的特产,是半吊子的新闻工作者+好的文学工作者那些人的发明,在其他国家的新闻学里是个空白,在中国的新闻界也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另外,请注意,是『报告文学』 ,不是『报道文学』。顾名思意吧,您就。:D

3c 请看,这是台湾方面对『报导文学』的说法:抱歉是繁体字。

報導文學

報導文學:報導+文學(真實的事件為其內容,以文學的技巧與手法來呈現,造成讀者可以進入其問題 的参與了解與思考。)
報 導:真實的事件
文 學:形式(技巧與手法)+內容
報導的對象:人、時、地、事、物;
報導的真實內容的採集方式:照相、錄音、錄影,加上文學的外衣。

【報導文學】一種具有新聞特點的敘事性文學。以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人事為題材,並用文學的角度﹑技巧來表達﹑報導。亦作報告文學。具有新聞及文學雙重價值。
報導文學是否像純淨新聞寫作一樣,具有一定的形式,是報導文學這個文體在 發展上,反覆受到新聞學界檢驗之處。又要 如何接近客觀?虛實之間應當如何拿捏?所謂「虛 實」、「主客觀」,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程度的問題。


報導文學的定義便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主觀與評論。潘家慶指出,報導文學是一種非虛構的事實,透過所謂文學 的表達形式,他的目的只是在發掘一些真相,主要能夠表達作者本身 的理念,而希望它能產生某一些效果(文訊月刊社,1987)。以這樣的標準,代表了允許作者表達本身理念的空間。


報導文學應當不像純淨新聞寫作具有一定的形式,如果有必要,「新聞寫作」 的常見框框還是可以打破的。當然事實就是事實,事實不是小說。但在手法上,把事實穿插連貫起來,展開情節,應為可行的敘事手法。為了讓讀者瞭解,縱令使用對話或一問一答方式,使文
章帶上一點小說形態,本質上還是報導文學。換言之,非虛構式文學寫作方式,是報導文學的重要特質。


報導文學的特點

(一)強烈的現實感----形象生動的語言寫出真人真事,有具體的形象感受。

(二)深刻的議論性----從情節與場面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的觀點,態度與評價,甚至加進大眾觀感、歷史感(承繼與創新的意義)。
(三)鮮明的文學性----除不允許虛構外,可以綜合多種文學寫法與技巧,發揮作者寫作的風格,使作品更具有藝術性。
(四)貼切的人道關懷與人生理想----報導文學寫作的抒情內涵,正是來自於作品中貼切的人道關懷,以及發現問題改善社會的人生理想。

寫作報導文學的步驟:
尋找主題─→找尋相關文獻資料,掌握主題的相關背景─→深入採訪、記錄→對照相關背景資料
─→構思、寫作
 
3c 请看,这是台湾方面对『报导文学』的说法:抱歉是繁体字。

報導文學

....
加上文學的外衣。

....報導文學應當不像純淨新聞寫作具有一定的形式,如果有必要,「新聞寫作」 的常見框框還是可以打破的。當然事實就是事實,事實不是小說。
...

没有关系,还能读繁体字。

您是想让我学学报告文学是何物?
 
您的这番话,真的差点让我哑口无言啊。

造假,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应该被唾弃的。我们就不能学点别人好的东西吗,我们就不能向他人长处看齐吗?难道在新闻领域,中国新闻界要同其他国家的新闻界,在造假水平上比个高低?

CNN的新闻报道,有诸多问题。我绝对不敢笼统地恭维他们。不过,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同CNN相比,确实"还差它一大截"。


hahaha

ccc you do have lots of free time!
 
鲁迅先生真有先见之明, 早就知道日后阿Q会横行, 非礼了小尼姑以后还振振有词:“怎么别人能摸, 我就不能摸!”
 
您的这番话,真的差点让我哑口无言啊。

造假,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应该被唾弃的。我们就不能学点别人好的东西吗,我们就不能向他人长处看齐吗?难道在新闻领域,中国新闻界要同其他国家的新闻界,在造假水平上比个高低?

CNN的新闻报道,有诸多问题。我绝对不敢笼统地恭维他们。不过,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同CNN相比,确实"还差它一大截"。
『造假,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应该被唾弃的。』3c ,我也希望如此,但现实中能吗?若真如此,这世界也就太平了。

这世界,有本事的造大假,没本事的造小假,这也是无奈的现实。我们总不能无视大假、而打小假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