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们学好中文

Bad Buy

知名会员
注册
2003-04-08
消息
442
荣誉分数
14
声望点数
128
看到一个关于中文学校的帖子,让我想起跟大家讨论一下怎样让孩子学好中文。

我是一个中文学校的老师。我感觉现在孩子学中文的效果很差,学到三册以后,孩子就开始忘掉前面的了。到了七,八册,很多孩子就不学了,在学的也只有少数学得还可以。多数的学生打开课本,满篇生字。

我老在想,家长是很想让孩子能学些中文,我们怎么能在北美这样的条件下,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效果呢?所以我想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学什么最重要的都是两个字:兴趣。
要是中文跟小孩子平常喜欢的好玩儿的、有趣的东西都没关系,他们自然就没兴趣学下去了。
 
首先从中文学校的管理层开始检讨。

1)为什么有不到入学岁数的学生可以入学?(招生的人好说话),这造成JK象个托儿所,老师除了带孩子上厕所什么的,还能教什么?这对真正JK的学生不公平。

2)为什么有不少河对岸的学生(魁省)过来入学?可以,但他们有按规定向安省教育局缴纳$160的费用吗?没有,因为很多人报名时用安省这边的朋友的地址。因为报名是中文学校是不需要任何证明文件。这也是对安省的学生及纳税的家长们极之不公平。

学校的管理层也如此,教师能有什么法子?还有,教师的层次也是很高低不一,造成好的老师的班人满满的,教起来也有心无力,差一点老师的班人就那么几个。但工资一样。

当然我所说只能代表一个学校的情况,其他的中文学校我不知道了。

另外,教育局给老师的工资低,很多人不愿意教,能吸引好的老师不多。教育局下来的拔款也不多,没钱不好办事。

最后是家长的重视问题了,作为家长,我们都为孩子能学好中文都做了些什么?送进去了,就指望由老师教好?
 
首先从中文学校的管理层开始检讨。

1)为什么有不到入学岁数的学生可以入学?(招生的人好说话),这造成JK象个托儿所,老师除了带孩子上厕所什么的,还能教什么?这对真正JK的学生不公平。

2)为什么有不少河对岸的学生(魁省)过来入学?可以,但他们有按规定向安省教育局缴纳$160的费用吗?没有,因为很多人报名时用安省这边的朋友的地址。因为报名是中文学校是不需要任何证明文件。这也是对安省的学生及纳税的家长们极之不公平。

学校的管理层也如此,教师能有什么法子?还有,教师的层次也是很高低不一,造成好的老师的班人满满的,教起来也有心无力,差一点老师的班人就那么几个。但工资一样。

当然我所说只能代表一个学校的情况,其他的中文学校我不知道了。

另外,教育局给老师的工资低,很多人不愿意教,能吸引好的老师不多。教育局下来的拔款也不多,没钱不好办事。

最后是家长的重视问题了,作为家长,我们都为孩子能学好中文都做了些什么?送进去了,就指望由老师教好?

如何学好中文,我觉得应该找内因,而不是外因取决定因素吧。中文学校只是一个媒介,只是一个提高与否的因素,我认为,中文的培养,家庭的语言环境非常重要。语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中文的兴趣与说中文的习惯对孩子来说,是决定因素。是否适龄的孩子入中文学校,或者是不是河对岸的孩子侵犯了安省纳税人的利益,都不是能否学好中文的决定因素。不要把过高的希望寄托在中文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从中文学校的管理层开始检讨。

1)为什么有不到入学岁数的学生可以入学?(招生的人好说话),这造成JK象个托儿所,老师除了带孩子上厕所什么的,还能教什么?这对真正JK的学生不公平。

2)为什么有不少河对岸的学生(魁省)过来入学?可以,但他们有按规定向安省教育局缴纳$160的费用吗?没有,因为很多人报名时用安省这边的朋友的地址。因为报名是中文学校是不需要任何证明文件。这也是对安省的学生及纳税的家长们极之不公平。

学校的管理层也如此,教师能有什么法子?还有,教师的层次也是很高低不一,造成好的老师的班人满满的,教起来也有心无力,差一点老师的班人就那么几个。但工资一样。

当然我所说只能代表一个学校的情况,其他的中文学校我不知道了。

另外,教育局给老师的工资低,很多人不愿意教,能吸引好的老师不多。教育局下来的拔款也不多,没钱不好办事。

最后是家长的重视问题了,作为家长,我们都为孩子能学好中文都做了些什么?送进去了,就指望由老师教好?
我们所在的中文学校,一定会看安省的健康卡,难道这样做,对岸的人们也可以来吗。

学生胡乱编班倒是真的,但这样也有好处。同一年龄的学生,中文水平大不一样,同一水平的学生编在一起更加合理一些。

学中文,兴趣最重要,家长的参与辅导,甚至于适当的强迫,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孩的持续能力不强,这样,就需要家长参与来打持久战。

时间上也需要有保障,目前中文学校基本是一个月上两次,中间不是因为长周末,就是因为场地原因停课。如果能够坚持一周一次,或者一周两次,效果会好很多。

还有就是,孩子上了初中以后,英文课的作业也相对增加,学习中文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所以,要想学好中文,小学打基础,这段时间非常重要。
 
我不是移民,所以很多移民的心境我是不能体会的。
但是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或是曾经的中国人,在心底总会想要保存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角落,所以大家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好中文。
不过我可以想象,如果孩子并不是自愿学习中文,在像加拿大这样的英语(法语)国家要学好中文有多么困难!
没有大语言环境,没有吸引力,怎么叫孩子学好?就像在国内要让孩子们学好英语一样,对老师要求很高。
我觉得可以从成语、谚语或是诗词入手,孩子们可能会感兴趣吧,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要打好拼音基础。
还有,每个汉字都可以有故事,用“讲故事”来吸引孩子或者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看到一个关于中文学校的帖子,让我想起跟大家讨论一下怎样让孩子学好中文。

我是一个中文学校的老师。我感觉现在孩子学中文的效果很差,学到三册以后,孩子就开始忘掉前面的了。到了七,八册,很多孩子就不学了,在学的也只有少数学得还可以。多数的学生打开课本,满篇生字。

我老在想,家长是很想让孩子能学些中文,我们怎么能在北美这样的条件下,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效果呢?所以我想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孩子一直没有去上中文学校。想请教一下,中文学校收不收识字2400到2500字左右的孩子?中文学校教不教古诗,古文,中国传统知识?
 
求中文学校信息~~~!
 
中文学校如果不教古诗词不教传统文化,还能称之为中文学校?
 
教啊,我儿子刚刚的期中考试,就考刚学过的古诗二首,《游子吟》,《江雪》。试题是给出上句,学生填下句,或者反过来,这题20分,我儿子一个字也没写,写了一个句号,老师扣15分,给了5分,拿回家84分的试卷,让人哭笑不得。对古诗,他是特别地抗拒。

我对古诗也不在行,但是不得不说,祖先能用精辟的几个字概括很多东西是很了不起的,所以最好还是要有点诗词的积累。当然,如果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孩子并没有转换成有助于自己记忆的图片或是描述性的句子,他当然是没法记住的。

3楼说的“跟小孩子平常喜欢的好玩儿的、有趣的东西都没关系,他们自然就没兴趣学下去了”,这就是一例,古诗词和我家日常汉语差别太大了,孩子连现代日常用语都有限,古文,更是跟他平常不论喜欢还是不喜欢的东西,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学习是件艰苦的事情,不能一味迁就孩子“兴趣”,低幼年级要讲求从兴趣中学,学到一定程度,就不能总是用讲故事做游戏来学了,可是孩子未必会懂得这些。

我认为,在这里学中文与在国内学英文是近似的。开始的时候,必然是兴趣先导的,否则对孩子经后的学习没有好处;到了中高年级,要帮助孩子转型好,停留在兴趣上是没有后劲的。这就要看老师和家长怎样引导了。
 
我觉得教孩子学古诗,古文是最糟糕的主意

语言首先是要用的,不是来欣赏的。 在基本的使用功能不能掌握的情况下,就拔苗助长,教一些就连大人和突生土长的中国人也不唱用的东西,简直就是直接抹杀学语言的积极性

就像学英文,如果让我从小就学莎士比亚,我肯定一辈子恨死英文了。。

到现在,我也不会去翻莎士比亚的书来看。。。stand-up comedy多有趣啊,何苦为了附庸风雅折磨自己呢??
 
我只有在中文环境里教英文的经验,呵呵,我教的都是中高年级的孩子。
我的感觉是,语言不能光停留在语言表面的东西上,例如教材,而要调动各种因素让孩子喜欢你上的课,喜欢老师。要有欢乐,也要有目标,要让孩子明白我不是光玩玩的,我做好了这个老师会更喜欢我,因为我很喜欢老师上的课,很喜欢老师上课的样子。
我和学生的关系很好,虽然教出来的学生有点两级分化……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