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妈妈不给B买书,B却不听,去借钱买书。B妈妈不能直接帮B把钱还了,这样B以后还会继续违背妈妈意愿的。
所以B妈妈不让B拥有这本书。她认为,既然是A的钱买来的书,就把书给A吧。
我理解她的初衷,但是不认同她的做法。A借钱给B,A并不想拥有这本书。B妈妈应该把钱还给A。书可以没收,让B用其他的方式来补偿B妈妈,可以做家务啊,可以做别的,反正不能就这么让B轻易地拿到书。
正如你所说,A可能并不想拥有这本书。B妈这么一来,她倒是啥也没损失,都转嫁给A了。我就不信B妈拿不出7块钱来。
B妈用这种方式教育B恐怕不是能不能拿得出拿不出钱的问题,那是让B去知道没有偿还能力的时候借债买书,不但书得不到,还有可能失去朋友的信任。B妈的做法是很自我的,而且的确吧损失转嫁给A了。但是A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啊 - 社会的现实恐怕比孩子们想象的要丑陋得多吧,与其明天失去$70,$700,$7000,今天失去的$7也未尝不是个好事。值得探讨的是A妈的态度,事先不该答应,因为她已经看到结果了,作为成年人是不是可以引导孩子一下,be firm呢?当然,现在A妈还是可以和A探讨的,不要make this a big deal,但是要让孩子明白道理。A妈要是实在心中不甘,可以找B妈聊聊,按B妈处理问题的方式,她一定会把责任推到A的身上的-没人强迫你啊,你可以说不啊,等等。关键是A妈要把A给引导好了,在该说不的时候要坚持,尽管很难。仅供参考。![]()